《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谭浩强版复习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23
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主编)课后答案下载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主编)课后答案下载《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是202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由阳光网我整理关于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主编)课后答案下载地址,盼望大家喜爱!点击进入: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主编)课后答案下载地址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主编)图书简介Java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又是一门通用的网络编程语言,在Internet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书全面介绍了Java语言的功能和特点,主要内容包括Java语言基础学问、Java语法构成、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常用系统类的使用、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图形处理、多媒体处理、异样处理、多线程技术和访问数据库技术等内容。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大量的实例,从有用的角度解释了Java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介绍了Java编程技巧。
本书不仅适合没有编程阅历的读者学习,也适合有肯定程序语言基础的读者自学,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或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
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主编)图书名目第1章Java语言概述1.1Java的起源1.2Java语言的特点1.3Java的运行机制1.4程序设计算法及描述1.5Java程序的开发过程1.5.1JDK的下载与安装1.5.2Java工具集与标准类库1.5.3Java程序的开发过程1.5.4源文件命名规范与解释语句1.5.5Java程序示例试验1习题1第2章Java语言基础2.1数据类型2.1.1Java的数据类型2.1.2常量与变量2.1.3变量赋值2.1.4关键字2.1.5转义符2.2基本数据类型应用示例 2.2.1整数类型与浮点类型 2.2.2字符型2.2.3布尔型2.2.4数据类型的转换2.3表达式和运算符2.3.1表达式与运算符分类 2.3.2算术运算符2.3.3关系与规律运算符2.4程序掌握语句2.4.1语句2.4.2键盘输入语句2.4.3顺序掌握语句2.4.4if选择语句2.4.5switch语句2.4.6循环语句2.4.7跳转语句试验2习题2第3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3.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3.2类3.2.1类的`定义3.2.2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3.3成员方法3.3.1方法的定义3.3.2方法的调用3.3.3方法重载3.3.4构造方法3.4对象3.5面向对象特性3.5.1封装性3.5.2继承性3.5.3多态性3.5.4其他修饰符的用法 3.6接口3.6.1接口的定义3.6.2接口的应用3.7包3.7.1创建自己的包 3.7.2压缩文件jar试验3习题3第4章数组与字符串 4.1数组4.1.1一维数组4.1.2多维数组的应用 4.2字符串4.2.1字符串的表示4.2.2字符串的常用方法4.2.3StringTokenizer字符分析器 4.2.4正则表达式4.2.5main()中的参数4.3StringBuffer类试验4习题4第5章图形用户界面设计5.1图形用户界面概述5.2窗体容器和组件5.2.1窗体容器JFrame类5.2.2按钮和事件处理5.3面板容器和界面布局管理5.3.1面板JPanel类 5.3.2界面布局策略5.4JComponent类组件的使用5.4.1JComponent类组件5.4.2文本组件和标签5.4.3单项选择按钮、复选框和下拉列表5.4.4卡片选项页面(JTabbedPane)5.4.5滑杆(JSlider)和进度指示条(JProgressBar) 5.4.6表格(JTable)5.5菜单与对话框5.5.1菜单5.5.2弹出式菜单5.5.3对话框5.6树5.6.1树的概念5.6.2树的构造方法试验5习题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当前面向对象方法已逐渐取代面向过程方法成为程序设计领域的主流技术,这是程序设计发展历史的一个里程碑。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C++语言为工具,向学生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练习与上机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在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语言与程序设计工具三方面受到严格、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更系统、更严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能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牢固掌握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复合数据类型、基本控制结构、函数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与对象、继承、多态性等基本概念;掌握类属机制、C++输入输出机制、程序断言、异常处理等高级机制;对面向对象程序构造方法、抽象数据类型、软件重用思想、其他程序设计风范、其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导论》、《C语言》,后续课程有《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等。
二、课程目标1.知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等。
对面向对象程序构造方法、抽象数据类型、软件重用思想、其他程序设计风范、其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有所了解。
2.理解该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等。
3.掌握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复合数据类型、基本控制结构、函数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与对象、继承、多态性等基本概念;掌握类属机制、C++输入输出机制、程序断言、异常处理等高级机制。
4.能够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能利用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2012年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F ebruar y 2012 第3期总第253期Inner Mongolia Science T echnology &Economy No .3Total No .253C 语言中几个知识点的学习技巧X段文秀(德州学院计算机系,山东德州 253023) 摘 要:对于初学者,自加自减运算符、变量、指针等知识点是C 语言中较难理解且易混淆的内容,但这几个知识点也是C 语言中精华的部分,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必考的内容。
文章对这几个知识点的学习技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提高C 语言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加自减;变量作用域;指针;学习技巧 中图分类号:T P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3—0121—01 C 语言是结构化的面向过程的高级语言,是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在大量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今天,由于C 语言的诸多优点,C 语言仍是计算机专业或其他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但是对于初学者,自加自减运算符、变量、指针等知识点是C 语言中较难理解且易混淆的内容,但这几个知识点也是C 语言中精华的部分,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必考的内容。
所以有必要对这几个知识点的学习技巧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提高C 语言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 “++,--”运算符的使用“++,--”的使用是C 语言灵活性和简洁性的表现之一,但也是初学者经常感到迷惑的问题之一。
首先,“++,--”是单目运算符,运算对象是整型、字符型、指针型、数组元素等变量,不能是常量和表达式。
作用是对变量做加1减1运算,结果仍是原类型。
运算符和变量可构成前缀表达式(例:++i ,--i )和后缀表达式(例:i ++,i --),它们的使用规则如表1。
假设有定义:int a,b,c,d;a=b=c=d=10。
表1++--运算符的运算规则表达式使用环境运算规则运算结果表达式的值变量的值a ++在表达先取a 的值作为表达式的值,后a 做加1运算1011++b 式中作b 先做加1运算,后取b 的值作为表达式的值1111c --为子表先取c 的值作为表达式的值,后c 做减1运算109--d达式d 先做减1运算,后取d 的值作为表达式的值99而语句a ++;或++a ;的功能都与语句a =a +1;完全相同,语句a --;或--a ;的功能与a =a -1;完全相同。
农业知识综合三(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农业知识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基础课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本大纲是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内容及要求的总规定,按照国家对考试的有关规定,本大纲根据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的目的和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水平的要求设置的。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以本大纲为依据设计试卷、命题并制订标准(参考)答案,试题及标准(参考)答案依照农业知识综合三知识体系客观产生。
推荐教材是命题和制订标准(参考)答案的参考而不是直接依据,因此,应考人员应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学习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本大纲主要由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三大部分考试内容组成。
二、评价目标《农业知识综合三》侧重于信息技术综合知识的考查。
考试内容应分别涵盖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等基本知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领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由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三大部分考试内容组成。
(一)C程序设计基本要求(一) 熟练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二) 掌握程序设计中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三) 在C程序集成开发环境下,能够编写一定难度的C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C语言的结构1.1 程序的构成,main()函数和其他函数。
1.2头文件,数据说明,函数的开始和结束标志。
1.3 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1.4 C语言的风格。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2.1 C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空类型等)及其定义方法。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
根据c 语言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解决办法,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本文就c语言的特点并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对该课程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驱动一、领会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认真分析教学大纲,开课前多与学生进行全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根据大纲制定好教学计划。
将教材中涉及到学生未掌握的基础知识方面的例题进行更换,避免学生因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失去对c语言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之初,教师应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才不会枯燥无味,同时还要重视c语言基础知识学习,现在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思想,认为c语言这门课不仅难学,而且已经被淘汰了,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学习没有动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不能回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c语言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明确c语言没有过时和落后,在计算机应用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c语言后,也将为后续c++、java语言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还要给学生展示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创新作品,从而培养学生们对c语言的兴趣。
二、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在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教师常常讲解语言知识、语法知识,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编程练习,这样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并不乐观。
为此,我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将每章教学内容尽量归纳为一个有趣的案例,为学生分析和讲解,这样既解释知识要点又推动学习内容发展与完善,一改传统课堂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模块,将各个知识模块浓缩在一个个有趣、实用的案例里,课堂上分析讲解,实践中学生可采用自愿分组,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采用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开发大型程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树立“项目”意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龚卫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01期【摘要】C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课程,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
在教学,传统教学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体会。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C语言程序设计一、引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国内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必修课,该门课程是程序设计的入门学科,是学生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
在多年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多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占主导,学生被动吸收,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不高,对下一步软件设计的深入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善于动手”的应用型人才。
在教学中,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联系实际,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在任务驱动下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积累程序设计的经验,产生对后续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主要包括“任务描述”、“任务咨询”、“任务实施”、“任务拓展”四个过程。
“任务描述”是提出任务,分析任务。
“任务咨询”是给出基本理论,从易到难分解任务。
“任务实施”是解决任务。
“任务拓展”是任务升级和拓展。
本文以“双重循环”教学为例,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任务描述“双重循环”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熟练掌握了“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基本循环结构”内容的基础上,而“双重循环”又是学习后续内容二维数组的基础。
教学中,任务的选择相当重要,任务既要贯穿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又要考虑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笔者在教学中,以如图1所示图形作为“双重循环”学习的任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2970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总学时/学分:48/3(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目标1:运用C++语言基本语法、抽象、封装、继承、多态、运算符重载等方法进行程序设计。
目标2:运用函数模板、类模板STL框架于C++程序设计中。
目标3:对C++程序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形成报告。
目标4:针对C++程序设计方案,采用C++编程(VC、VS或QT)工具进行程序编写、编译、调试、运行。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三、教学过程安排四、实验或上机内容五、课程目标达成方法六、考核标准本门课程考核包括6个部分,分别为考试、作业、实验、大作业、讨论、测验。
具体要求及评分方法如下:4、大作业大作业主题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维在系统中的运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熟悉场景,分析其主要需求,运用所学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知识,独立设计出实例场景中的5、课堂讨论要求学生须事先按照讨论题目分组查阅资料,归纳总结,课堂汇报。
讨论课主题为大作业的成果,全班按大作业的课题任务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讨论前提交设计报告和汇报ppt。
讨论课的实施分两个环节:(1)学生上台汇报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课外查找的知识内容、总结比较本组的讨论和设计成果。
自愿或指定每一个案例上台陈述的小组,陈述时间10分钟以内,小组其他成员补充。
(2)课堂互动讨论陈述完后,同一案例未陈述的小组提出问题并讨论,讨论时间为5 分钟,最后老师点评。
6、测验随堂测验,老师给出题目,学生回答。
具体由任课老师给出评分标准。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传智播客高教产品研发部.《C++程序设计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2] 邵兰洁.《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 朱战立,宋新爱.《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C++语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4] 谭浩强.《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5] 杜茂康,李昌兵等.《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重庆交通大学电信类 15级《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复习题(2016年 5月)一、选择题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 C++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B. C++程序总是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2. 下面有关构造函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 A. 构造函数可以带有返回值)。
B. 构造函数的名字与类名完全相同 D. 构造函数必须定义,不能缺省C. 构造函数必须带有参数 3. 在声明类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 可以在类的声明中给数据成员赋初值B. 数据成员的数据类型可以是registerC. private ,public ,protected 可以按任意顺序出现D. 没有用private ,public ,protected 定义的数据成员是公有成员4.在下面有关析构函数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A. 一个类可以有多个析构函数)。
B. 析构函数与类名完全相同 D. 析构函数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参数C. 析构函数不能指定返回类型 5.构造函数是在(B )时被执行的。
A. 程序编译B. 创建对象C. 创建类D. 程序装入内存6. 下面有关静态成员函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 )A. 在静态成员函数中可以使用this 指针B. 在建立对象前,就可以为静态数据成员赋值C. 静态成员函数在类外定义是,要用static 前缀D. 静态成员函数只能在类外定义 7.下面有关友员函数的描述中,真确的说法是(AA. 友员函数是独立于当前类的外部函数) B. 一个友员函数不可以同时定义为两个类的友员函数C. 友员函数必须在类的外部进行定义D. 在类的外部定义友员函数时必须加上friend 关键字C. C++函数必须有返回值,否则不能使用函数D. C++程序中有调用关系的所有函数必须放在同一个程序文件中8.友员的作用之一(A )A. 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B. 加强类的封装C. 实现数据的隐蔽性D. 增加成员函数的种类 9.使用派生类的主要原因是(AA. 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C. 加强类的封装性 ) B. 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D. 实现数据的隐藏10.在C++中继承方式有几中(C) A. 1 B. 2 C. 3 D. 411.派生类的对象对它的基类成员中( A )是可以访问的。
第一章C++ 基础endl 换行并刷新输出流setw(n) 设置字段位数为nhex,oct,dec 十六进制,八进制,十进制表示setfill 定义填充字符setprecision 定义浮点数的精度left,right 左对齐,右对齐showpoint 强制显示小数点以及全部尾部0C++通过给常量命名的方式定义常量:const<数据类型名><常量名>=<表达式>用const定义的标识符常量时,一定要对其初始化。
在说明时进行初始化是对这种常量置值的唯一方法,不能用赋值运算符对这种常量进行赋值。
函数声明的一般形式为函数类型函数名(参数表)函数模板的定义template<typename 或class T>函数定义例子:template<typename T>T max(T a,T b){return(a>b)? a:b;}定义函数模板时可以使用多个类型参数,每个类型参数前面只需加上关键字typename或class,用逗号分隔:template <class T1, class T2, class T3>例子: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T1 max(T1 a,T2 b){return (a>b) ? a : (T1)b;}有默认参数的函数:实参与形参的结合是从左至右进行的,因此指定默认值的参数必须放在形参列表中的最右端引用定义对变量起另外一个名字(别名alias),这个名字称为该变量的引用。
<类型> &<引用变量名> = <原变量名>;其中原变量名必须是一个已定义过的变量。
如:int max ;int &refmax=max;refmax并没有重新在内存中开辟单元,只是引用max的单元。
max与refmax在内存中占用同一地址,即同一地址两个名字。
对引用类型的变量,说明以下几点:1、引用在定义的时候要初始化2、对引用的操作就是对被引用的变量的操作。
3、引用类型变量的初始化值不能是一个常数。
4、一旦引用被声明,它就不能再指向其它的变量。
5、对引用的初始化,可以用一个变量名,也可以用另一个引用。
6、引用同变量一样有地址,可以对其地址进行操作,即将其地址赋给一指针。
当&m的前面有类型符时(如int &m),它必然是对引用的声明;如果前面无类型符(如cout<<&m),则是取变量的地址。
7、对常量(用const声明)的引用使用如下方式:int i=5;const int &a=i;内联函数定义的一般格式为:inline <函数值类型> <函数名>(<参数表>){<函数体>}作用域运算符::a表示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a。
注意:不能用::访问函数中的局部变量new运算从堆中分配一块与<类型>相适应的大小为<元素个数>的数组存储空间,若分配成功,将这块存储空间的起始地址存入<指针变量名>,否则置<指针变量名>的值为NULL(空指针值,即0)。
new的使用格式为:<指针变量名>=new <类型>[<元素个数>];delete运算符用来释放<指针变量名>指向的动态存储空间。
使用格式如下:delete <指针变量名> 或delete[] <指针变量名>第2章面向对象基本概念面向过程编程与面向对象编程的区别:面向过程编程先确定算法,再确定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编程先确定数据结构,再确定运算。
类定义:class <类名>{<访问控制符>:<成员函数的声明><访问控制符>:<数据成员的声明>};<成员函数的实现>若在类体外实现,则需要使用作用域运算符“::”,用它来标识某个成员函数是属于哪个类的,其定义格式如下:<函数值类型> <类名>::<成员函数名>(<参数表>){<函数体>}类外访问对象中的成员可以有3种方法:通过对象名和成员运算符访问对象中的成员。
<对象名>.<公有成员>通过指向对象的指针变量访问对象中的成员。
<对象指针名> -> <公有成员>通过对象的引用访问对象中的成员。
析构函数其定义格式如下:<类名>::~<类名>(){<函数体>}在一般情况下,调用构造函数与声明对象的顺序相同,而调用析构函数的次序正好与创建对象的顺序相反。
三种构造函数Box(); //无参构造函数Box(int h,int w ,int len):height(h),width(w),length(len){}//带参构造函数复制构造函数定义<类名>(<参数表>);<类名>(const <类名>& <对象名>)Box(const Box& b);//复制构造函数复制构造函数只有一个参数,并且是对同类对象的引用。
静态成员是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的成员,而不是某个对象的成员,它在对象中不占存储空间,是属于整个类的成员。
静态成员定义格式如下:static<静态成员的定义>;不能用参数初始化表对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也不能在构造函数体内初始化,静态数据成员只能在类体外进行初始化。
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格式如下:<数据类型> <类名>::<静态数据成员名>=<值>;在类的成员函数中可以直接访问该类的静态数据成员,而不必使用成员访问运算符或类名限定修饰符。
在类外必须使用成员访问运算符或类名限定修饰符访问公共静态数据成员。
<对象名>.<静态成员><类名>::<静态成员>静态成员函数就是使用static关键字声明的成员函数。
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直接访问该类的静态成员,但不能直接访问类中的非静态成员。
第3章详解对象对象指针就是用于存放对象数据起始地址的变量。
声明对象指针的一般格式为:<类名> *<对象指针名>;对象指针的初始化一般格式为:<数据类型> *<对象指针名>=&<对象名>;<对象指针名>=&<对象名>;通过指针访问对象成员一般格式如下:<对象指针名> -> <公有成员>boxp->volumn();(*<对象指针名>).<公有成员>(*boxp).volumn();this指针是一个特殊的隐含指针,它隐含于每一个成员函数(静态成员函数除外)中,也就是说,每个成员函数都有一个this指针参数。
this指针指向调用该函数的对象,即this指针的值是当前被调用的成员函数所在的对象的起始地址。
复制构造函数中隐含使用this指针:TAdd(const TAdd& p){this->x=p.x; this->y=p.y;cout<<"copy constructor."<<endl;}同样也可以使用*this来标识调用该成员函数的当前对象。
x this->x (*this).xthis指针是一个const指针,成员函数不能对其进行赋值。
静态成员中不能访问this指针,因为静态成员函数不从属于任何对象。
指向非静态数据成员的指针一般形式为:数据类型名*指针变量名;定义指向公有成员函数的指针变量的一般形式为:数据类型名(类名:: *指针变量名)(参数列表);使指针变量指向一个公有成员函数的一般形式为:指针变量名=&类名::成员函数名常量定义格式如下:const <数据类型名> <常量名>=<表达式>;常对象是其数据成员值在对象的整个生存期间内不能被改变的对象。
const <类名><对象名>(<初始化值>);<类名> const <对象名>(<初始化值>);常成员函数通过常成员函数来引用本类中的常数据成员。
<数据类型><函数名>(<参数表>)const;声明一维对象数组的一般格式为:<类名> <数组名>[<下标表达式>]第4章运算符重载重载为类的成员函数格式如下:<类名> operator <运算符>(<参数表>){ 函数体}A operator + (A &);++为前置运算符时,它的运算符重载函数的一般格式为:<type> operator ++( )++为后置运算符时,它的运算符重载函数的一般格式为:<type> operator ++(int)运算符重载函数不能定义为静态的成员函数,因为静态的成员函数中没有this 指针。
友元声明以关键字friend开始,只能出现在被访问类的定义中。
具体格式如下:friend <函数值类型> <函数名>(<参数表>);friend class <类名>;友元函数可以访问该类中的所有成员(公有的、私有的和保护的)通常使用友元函数来取对象中的数据成员值,而不修改对象中的成员值,保证数据安全。
重载为类的友元函数语法形式friend <函数值类型> operator <运算符>(<参数表>){ <函数体>;}++为前置运算符时,它的运算符重载函数的一般格式为:A operator ++(A &a)++为后置运算符时,它的运算符重载函数的一般格式为:A operator ++(A &a, int)重载提取运算符的一般格式为:friend istream & operater >>(istream &, ClassName &); istream & operater >>(istream &is, ClassName &f){…}重载输出(插入)运算符的一般格式为:friend ostream & operater >>(ostream &, ClassName &); ostream & operater >>(ostream &is, ClassName &f){…} 重载类型转换运算符函数格式:operator〈返回基本类型名〉(){……return 〈基本类型值〉}类类型转换函数只能是成员函数,不能是友元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