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共建筑乙类建筑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市规发〔2008〕112号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发布《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编制要求》的通知各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建筑节能设计的管理工作,规范建筑节能设计文件的编制,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部分从事施工图审查的专家根据相关规范编制完成了《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编制要求》(以下简称《编制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在施行过程中,我委将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新颁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对《编制要求》适时进行补充完善。
特此通知。
二〇〇八年一月二十四日主题词:建筑设计节能Δ通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1月24日印发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电气专业)一、对施工图设计的要求:1、在设计说明中增加“节能设计”内容,用规范性语言概括地说明建筑电气采取的节能措施和采用的先进技术,以及选用的能耗低、运行可靠的产品、设备。
2、在照明设计中,根据工程性质、规模,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的有关规定,确定主要房间及场所的标准照度值及相应的功率密度值(不含住宅套内房间),并对其各有代表性的房间及场所的照度和功率密度值进行计算。
将计算结果列表,其格式如下表。
二次装修房间(场所)预留用电量并确定二次装修的照度标准值以及照明功率密度。
照明照度及功率密度计算表注:照明照度及功率密度值计算表可列在电气专业总说明中,也可分别列在各层照明平面图中。
3、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3.2.2条及3.2.3条选择光源。
一般情况下,除3.2.4 条规定外,室内外照明不应采用普通白炽灯作为照明光源。
4、选用荧光灯和气体放电灯应配电子镇流器,或配节能电感镇流器并加电容补偿,功率因数大于等于0.9。
5、选用高效率节能灯具,效率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3.3.2条规定。
二、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条文: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办公建筑6.1.2条商业建筑6.1.3条旅馆建筑6.1.4条医院建筑6.1.5条学校建筑6.1.6条工业建筑6.1.7条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第10.1.4条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95 第5.2.10条三、有关问题的说明:1、“照明照度及功率密度值计算表”中应列出本工程在规范中对应建筑类别强制性条文列出的房间(场所),以及在本类建筑中规范强制性条文虽没有列出但可参照其他类别建筑强制性条文规定的标准相当﹑功能类似的房间(场所)。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一、计算参数信息1.1 热工参数和计算结果1.2 室内计算参数表二、能耗计算结果2.1建筑累计负荷计算结果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3.4章的要求,并参照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计算,本建筑的建筑累计负荷如下:表 7 累计负荷计算结果2.2 建筑全年空调和采暖耗电量计算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 3.4章的要求,应按照附录B.0.6所给的公式计算建筑物全年耗电量: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式中:E——建筑物供暖和供冷总耗电量,(kWh/m2);E C——建筑物供冷耗电量,(kWh/m2);E H——建筑物供热耗电量,(kWh/m2);Q H——全年累计耗热量(通过动态模拟软件计算得到),(kWh);η1——热源为燃煤锅炉的供暖系统综合效率,取0.60;q1——标准煤热值,8.14kWh/ kgce;q2——上年度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发电煤耗,2008年数据为0.360 kgce/kWh;Q C——全年累计耗冷量(通过动态模拟软件计算得到),(kWh);A——建筑总面积,(m2);SCOPT——供冷系统综合性能系数,取2.50;η2——热源为燃气锅炉的供暖系统综合效率,取0.75;q3——标准天然气热值,取9.87 kWh/m3;Φ——天然气的折标系数,取1.21 kgce/m3。
依据以上建筑全年累计负荷计算结果与附录 B.0.6条所给参数,计算得到该建筑物的全年空调和采暖耗电量如下:表 8 全年空调和采暖耗电量本建筑的单位面积空调和采暖耗电量结果如下:表 9 全年空调和采暖耗电量指标能耗分析图表如下:表 1 能耗分析图表三、结论该设计建筑的全年能耗小于参照建筑的全年能耗,因此该项目已达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节能要求。
表B.1.3-2建筑总体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表表B.1.3-2 建筑总体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表注:1 表中涂灰单元格中为采用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可采用电子计算表自动计算填入2 本表是按照一般多层、高层住宅的外围护结构形式制定的,对于低层别墅建筑因其体型较为复杂,使用该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进行修改计算工程号工程名称设计人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年月日层高(m) 2.9 建筑面积(m2) 7459.3 建筑类型和主朝向一类高层、朝向东南建筑层数19层建筑物体形系数S外表面积∑F(m2)建筑体积Vo (m3)S设计值S限值≤3层:0.52.4~8层:0.33, g~13层:0.30,≥14层0.26北向是否有凸窗(有或无)传热系数K [W/ ( m2 .K) ]与非供暖空间相邻的隔墙设计值1.41限值1.5空气换气耗热量Q INF(W)楼梯间不供暖Q INF=1.94 户门 1.85 2.0 楼梯间供暖Q INF=2.10 建筑物各朝向窗墙面积比 M 1朝向东西南北东西向窗墙面积比M 2≥0.30开间的遮阳系数SC 1)=SC 2)·SD 3)是否有房间之间无门窗隔断的封闭式阳台或无活动外遮阳的外窗轴线号M 2 设计值限值设计值0.30.4:0.35限值/ 最大值0.35/0.45 0.35/0.45 0.50/0.60 0.30/0.40 (有或无)建筑物耗热量指标H q楼梯间不供暖2H HT TY ( 1.94)/ 3.8(W/m )o o q Q Q V A =-+-限值≤3层:14.5,4~8层:10.5,9~13层;9.5,≥14层:8.5楼梯间供暖2H HT TY ( 2.10)/ 3.8(W/m )o o q Q Q V A =-+-注:1. 当东西向存在与房间之间无门窗隔断的封闭式阳台和厨卫,且不设置活动外遮阳的情况时,应进行该开间M 2计算;当M 2大于0.3时,应进行SC 值的计算和判断;否则相应项不填写。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计算工具: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软件开发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应用版本:1.12.a版建筑节能计算分析报告书此项目判定依据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45/T 392-2007)项目名称:业务楼项目地址:贵港市建设单位:贵港市港南区横岭卫生院设计单位:南宁综合设计院施工单位:设计依据:1、《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45/T 392-2007)。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
5、《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一. 建筑概况城市:贵港(北纬=22.8°,东经=108.3°,海拔=80m)建筑名称:业务楼建筑朝向:南偏西3度建筑节能计算面积:678.24 m2建筑表面积:1103.72 m2建筑体积:2221.99m3体形系数:0.497建筑层数:3建筑物高度:10.05m二.建筑围护结构1.围护结构构造外墙类型(自外至内)1:耐碱玻纤网布抗裂砂浆(5mm)+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20mm)+页岩多孔砖(240mm)+混合砂浆(20mm)屋面类型(自上而下)1:细石混凝土(内配筋)(35mm)+防水卷材(4mm)+水泥砂浆(20mm)+水泥膨胀珍珠岩800(20mm)+水泥聚苯板(120mm)+钢筋混凝土(120mm)+混合砂浆(20mm)外窗类型1:普通铝合金热反射镀膜玻璃6mm单层,自身遮阳系数0.37,传热系数6.4 W/m2.K外门类型1:木(塑料)框夹板门和蜂窝夹板门,传热系数3 W/m2.K2.建筑热工节能计算汇总表主要热工性能参数:外墙类型传热系数表 1热桥过梁类型传热系数表 3热桥楼板类型传热系数表 4外墙传热系数判定表 6东、西向外墙传热系数判定表7屋面传热系数判定表9外窗传热系数判定表10 (该工程未设置遮阳)可见光透射比判定表表11门窗的气密性判定表表123.结论综上所述:规定性指标未满足要求,须进行权衡计算。
1 总则1.0.1 为认真贯彻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2005),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1.0.3 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应按本标准进行。
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和隔热性能,提高采暖、空调、通风设备及其系统的能效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余热回收等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条件下,有效地降低采暖、通风、空调的总能耗。
1.0.4 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透明幕墙 Transparent curtain wall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
2.0.2 可见光透射比 Visible transmittance透过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
无因次。
2.0.3 建筑物体形系数(S) 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的面积。
单位为m2/m3。
2.0.4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envelope trade-off option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
2.0.5 窗墙面积比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某一朝向的外窗总面积,与同朝向墙面总面积(包括窗面积在内)之比。
无因次。
2.0.6 遮阳系数(SC)Sunshading coefficient实际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透过3mm厚透明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之比值。
无因次。
2.0.7 参照建筑 Reference building采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时,作为计算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用的虚拟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