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表法和外标法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2
GC/MS2010仪器使用作业指导书(定量操作部分)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12月1、定量操作过程一个完整的方法文件包括采集参数和数据处理参数两部分。
采集参数包括样品信息、GC参数、MS参数、系统配置信息等参数,采集参数是在实时分析中形成。
数据处理参数包括定性参数、定量参数和碎片参数、数据浏览参数等,数据处理参数是在后处理部分产生。
2、创建化合物表创建化合物表的目的是确定对TIC表中哪些峰进行定性、定量处理,以及确定对这些峰处理的定性、定量参数。
在辅助工具栏中点击创建化合物表,在数据浏览器中打开标准的scan数据文件。
已经打开scan数据文件首先要对scan数据进行积分处理,点击峰积分标签。
选择峰积分标签,如果选择自动峰面积或峰高,则自动按峰面积或峰高由大到小自动积分,输入要积分蜂的数量、半峰宽、最小峰面积或峰高值。
如果选择详细,符合以下参数的峰将被积分。
输入斜率值、半峰宽的值一般输入2或3、漂移一般选择默认值“0”、时间变参一般选择默认值“1000”、最小峰面积或峰高值,峰面积、峰高大于此值的峰才能被积分。
如果要对总离子峰进行平滑处理,可在平滑方法中选择。
输入平滑次数、输入平滑参数。
如果不需要平滑,则在平滑方法中选择无。
选择质谱处理标签,以下是质谱处理参数,会影响质谱库检索相似度。
点击确定完成积分。
如果以上过程中有的色谱峰没被积分,也可以选则手动积分。
首先将未积分的锋在MIC图中放大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点击工具栏中手动积分按钮,把鼠标移动至色谱峰的起点处,点击左键,在把鼠标拖至峰的终点处,移开左键,选择基线类型。
点击确定,手动积分完成。
点击辅助栏中的定性表。
点击TIC标签,TIC表中显视的是符合积分条件所有的峰。
在TIC表中确定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峰,不需进一步要处理的峰,可点击右键删除。
确定TIC表中所有的峰都是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峰后。
点击菜单栏中的编辑,选择全部。
在此点击菜单栏中的编辑,点击注册到质谱处理表。
气相色谱法测定广藿香油中百秋李醇含量陈桂琴;罗香;李桂生;黄优生;陈瑛【摘要】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patchouli alcohol in patchouli oi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DB-5MS capillary column(30 m ×0.32 mm, 0.25μm),n-octadecane as an internal standard,hydrogen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for inspection,and quantified by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2-2.0 mg/mL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 7.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1μg/mL. The recoveries were 90.0%-100.6%.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ation of determination result was 1.22%(n=6). The method has good accuracy and its precis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external standard.%建立了气相色谱仪测定广藿香油中百秋李醇含量的方法。
用毛细管色谱柱DB-5MS(30 m×0.32 mm,0.25μm),正十八烷为内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
百秋李醇含量在0.2~2.0 mg/mL范围内,百秋李醇峰面积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与百秋李醇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
外标法名词解释一、外标法定义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参考某一时期已公布的对企业资产或经营成果进行的审计调整数据和相关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运用专家判断和风险调整后的报表数据确定其调整金额,计算确定各项目的实际调整数。
二、外标法原理与假设基础1、外标法的原理与假设基础:社会经济现象具有不确定性,无法事先确定应予调整的项目;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及有限理性等。
2、本文所说的外标法是指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3、本文所指的“外标法”就是假设未来可以获得稳健性相对较高的估计值,使财务报表更为可靠。
4、本文所称的外标法主要用于某些特殊项目的会计调整。
三、外标法计算过程步骤①以实际数据作为权重,参考历史审计调整数据,确定其在表中的分配金额,即参考数。
三、外标法计算过程步骤步骤①以实际数据作为权重,参考历史审计调整数据,确定其在表中的分配金额,即参考数。
②根据审计调整分录的数据,调整实际数据,求出实际数的调整分录,并将其代入上述参考数中,求出其所占比例,即相关数。
③将上述三种数据合并,以求出该项目的实际调整金额。
四、外标法适用范围1、由于“无法获取有关项目和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信息,也无法知道影响未来现金流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外标法无法适用于企业的全部财务报表项目。
但是,它通常适用于不会影响财务报表编制者可接受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项目”。
2、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具体的项目时,如果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把握能够将项目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可以考虑采用外标法。
五、外标法局限性1、使用外标法时,由于不同的审计项目需要使用不同的外标数据,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2、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必须保证财务报表中存在真实完整的项目信息。
如果企业的会计处理模式是基于“企业为对外交易而持有货币资产的合理确认,将以持有资产而获得的回报作为经济利益流入企业”,那么在外标法中,为满足这一要求,必须针对不同的项目来选择不同的外标数据,从而降低审计效率。
Excel 电子表格验证方案1. 目的证明实验室 Excel 电子表格检验记录在整个设计到应用的过程中准确、可靠,能够满足数据完整性的要求,符合 GMP 规定。
2. 责任验证实施小组:负责再确认方案的起草,并负责再确认的实施,出具再确认报告。
确认与验证领导小组:负责再确认方案及报告的审批。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 HPLC含量测定电子表格检验记录的确认与验证。
4.先决条件确认:按附表1所列项目,逐一检查并记录。
以下条件应满足:●确认方案已签批;●所有参与本方案执行的人员已经过本方案的培训;5. 内容5.1. 实施验证人员5.2. 概述我公司部分检验记录涉及比较复杂运算,普通手工计算占用分析人员较多的时间,且计算过程与结果须经多次复核才能保证计算无误,不利于工作高效开展。
现有部分记录设计成电子表格能大量节约分析时间,且缩短复核过程。
为保证电子表格在整个设计到应用的过程中准确、可靠,符合预定要求。
根据公司验证相关规定,对电子表格检验记录的设计、安装、使用、及变更进行确认、验证和控制。
本方案验证涉及的引用标准和专业术语如下。
5.2.1. 原始数据任何实验室工作表,记录,备忘录,笔记副本均属于原始数据。
也包括照片,微缩胶片电脑打印、磁介质,口述资料及自动化仪器记录数据(天平称量、LC、GC、UV 等)。
5.2.2. 二级数据二级数据指计算过程与结果产生数据,利用原始数据(标准品、样品的称样量,稀释倍数,稀释因子等)产生的结果,也包括观测数据,如出现错误可以重新建立。
为验证二次数据,填入表格的原始数据需要手工输入,验证的结果需要记录并签字确认。
5.2.3. 手工计算操作人、复核人或审核人用有统计功能电子计算器或windows 附件中计算器对原始数据、二级数按照规定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
5.2.4. 单元格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可拆分或者合并。
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附件 1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依据《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中所涉及的内容要求,制定本准则。
本准则规定了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定义、折算系数、营养成分分析和标示方法、数值表达、允许误差和推荐的营养标签格式等内容。
一、术语和定义1.预包装食品(prepackaged foods)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2.营养成分(nutritional components)指食品中具有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
包括营养素、水分、膳食纤维等。
3. 营养素(nutrients) 指食品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缺少这些物质,将导致机体发生相应的生化或生理学的不良变化。
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五大类。
4. 能量(energy)指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在人体代谢中产生的能量。
推荐以千焦(kJ)或焦耳(J)标示,当以千卡(kcal)标示能量值时,应同时标示千焦(kJ)。
食品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如表1所示:表1 食物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成分kJ / g(*kcal/g)成分kJ / g(kcal/g)蛋白质17(4) 乙醇(酒精)29 (7)脂肪37(9) 有机酸13(3)碳水化合物17(4) 膳食纤维8 (2)* 1千卡(kcal)的能量相当于4.184千焦(kJ)。
5. 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可通过“总氮量”乘以“氮折算系数”,或食品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总和来确定。
在测定出“总氮量”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蛋白质(g/100g)=总氮量(g/100g)×氮折算系数不同食品的氮折算系数如表2所示,对于原料复杂的加工或配方食品,统一使用折算系数6.25。
表2 不同食品氮折算系数*食物折算系数食物折算系数小麦鸡蛋全小麦粉5.83 鸡蛋(整)6.25麦糠麸皮6.31 蛋黄 6.12麦胚芽 5.80 蛋白 6.32 麦胚粉 5.70 肉类和鱼类6.25 燕麦 5.83 动物明胶 5.55大麦、黑麦粉5.83 乳及乳制品6.38小米 6.31 酪蛋白 6.40 玉米 6.25 人乳 6.37 大米及米粉 5.95 豆类坚果、种子类大豆(黄)5.71巴西果 5.46 其它豆类6.25花生 5.46杏仁 5.18其他如核桃、榛子等5.30 其它食品6.25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6. 脂肪和脂肪酸(fat and fatty acid)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脂肪有粗脂肪(crude fat)或总脂肪(total fat)之分,在营养标签上均可标示为“脂肪”。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杂醇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及其规律2、了解气相色谱法最常用的定性定量方法及其应用3、了解Agilent 6890N 气相色谱仪的构造并掌握其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利用不同物质在互不相容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流动相和固定相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分配,是有些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组分产生很大的分离效果,从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
食用酒精由粮食发酵酿造而成,在酿造过程中会产生其他醇类,因此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对这类杂醇进行分析监控。
如图,根据不同醇类极性的不同,在进样后对样品气化分离,根据出峰时间、峰面积、结合分配系数等参数,可以对不同醇类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测试。
利用保留值定性测定是在一定的固定相和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测定各色谱峰出现的时间或相应保留体积,通过与标准样品对照判定峰代表的物质。
该法有经验规律即碳数/沸点规律:一定温度下同系物保留值Z得对数和分子中的碳数/沸点n成线性关系,即:logZ=a*n/T+b归一法定量测定是在一定操作条件下,被测组分i的质量或其在载气中的浓度与检测器响应讯号成正比,及m i=f i A i,各组分含量X i=m iΣm i ∗100%=f i A iΣf i A i∗100%(其中x i 为待测样品中组分i的含量,Ai为组分i的峰面积,fi为校正因子)三、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Agilent 6890N 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Hamilton 10μl进样针试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标准溶液,六种醇的混合液,二锅头白酒,甲醇洗液。
四、实验步骤1、开机:打开电脑,打开气体发生器,待压力达设定值后打开气相色谱仪。
2、打开电脑中色谱工作站,设定实验参数:程序升温:起始温度:40℃,保持3min,以15℃/min升到100℃;进样口温度200℃,分流,分流比50:1;载气:N2;检测器:FID;基温:250℃,辅助气:40ml/min。
外标法和内标法
外标法和内标法是两种重要的读写技术。
外标法是指通过标记(标示)来识别文件内容的技术。
它通常使用一些特定的标志来确定文件的特性,比如字符集大小,文件编码,数据表对齐,数据类型,字段长度等。
外标法在文件分析、文件分割和其他程序中非常有用。
内标法是指在文件中直接使用标示符来标记文件内容的技术。
它通常使用一些特定的符号,比如字符,字符列表,字符串,数字,数字等来帮助识别信息。
此外,内标法还可以使用转义字符,如反斜杠,分号等,用于指定文件的特殊含义。
与外标法相比,内标法更加灵活,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 1 -。
燃料与化工Fuel &Chemical ProcessesJan.2009Vol.40No.1苯中噻吩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GB/T4327-93《苯中噻吩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该方法分析一个试样全过程约需2h ,而且测定所用的无噻吩苯需要人工用浓硫酸洗苯,500mL 无噻吩苯需消耗6瓶浓硫酸,浪费大量试剂,污染严重。
如果用气相色谱检测苯中噻吩含量,可以大大缩短分析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苯产品的检测速度。
1实验部分1.1主要仪器设备Agilent GC 6890型气相色谱仪,Agilent cerity QA-QC 色谱数据工作站,Canon S200SPx 打印机,填充色谱柱,FPD 检测器,CYH 500A 氢气发生器,SPB-3空气发生器。
1.2使用试剂色谱纯噻吩,无噻吩苯,纯度99.995%以上的氢气,纯度99.995%以上的氦气,纯度99.995%以上的空气。
1.3试验条件柱箱:初始温度80℃,初始时间7min ,最高温度300℃,平衡时间0.5min 。
后进样口:初始温度200℃,载气流量10.0mL/min ,氦气做载气。
填充色谱柱:最高温度300℃,恒定流量8.9mL/min 。
FPD 检测器:温度200℃,氢气流量45.0mL/min ;氧化性气体类型:空气,流量100.0mL/min ;尾吹类型:氦气,流量5.0mL/min 。
1.4标准溶液的制备1.4.1无噻吩苯的制备将纯苯导入分液漏斗中,每次用1/3苯量的浓硫酸洗涤,洗涤2~3次,至硫酸层不染色为止。
再用蒸馏水洗涤数次,最后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按GB/T 4327-93《苯中噻吩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其消光度,消光度应不大于0.005。
1.4.2噻吩标准溶液的制备1)称取噻吩1g (称准至0.0002g)于装有1/3无噻吩苯的100mL 棕色容量瓶中,然后用无噻吩苯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液为1g/100mL 噻吩标准溶液。
2)分别取标准溶液1.0、2.0、3.0、4.0、5.0、6.0mL 于10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无噻吩苯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噻吩含量分别为0.01g/100mL ~0.06g/100mL 苯的标准溶液系列。
实验三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以及单晶电子衍射花样指数化方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电子显微镜相机常数的方法。
2.学会利用MoO3晶体标定磁转角。
3.掌握单晶电子衍射花样的指数化方法。
二、相机常数测定原理及方法1.原理图3-1是普通电子衍射装置示意图。
晶体样品的(hkl)晶面处于符合布拉格衍射条件的位置,在荧光屏上产生衍射斑点P′,可以证明Rd =Lλ(3—1)式中,R—衍射斑与透射斑间距;d—参加衍射晶体的晶面间距;λ—入射电子束波长;L—样品到底版的距离。
通常L是定值,而λ只取决于加速电压E的大小,因而在不改变E的情况下K=Lλ是常数,叫做电子衍射相机常数。
相机常数是电子衍射装置的重要参数。
对于一幅衍射花样,若知道K值,则只要测出R值就可求出d值,从而为花样指数化打下基础。
公式(3-1)是电子衍射的基本公式。
对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而言,在物镜背焦面上得到第一幅衍射花样。
此时物镜焦距f0就相当于电子衍射装置中的相机长度L。
对三透镜系统而言,第一幅衍射花样又经中间镜与投影镜两次放大。
此时有效相机长度实际上是:L′=f0 M i M p(3—2)式中,f0—物镜焦距;M i—中间镜放大倍数; M p—投影镜放大倍数。
这样,公式Rd=Lλ将变为Rd=L’λ=K',称K' 为有效相机常数,它代表透射电镜中衍射花样的放大倍率。
因为f0、M i和M p分别取决于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的激磁电流,所以有效相机常数K’随之变化。
因此,必须在三个透镜电流都恒定的条件下标定它的相机常数。
而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恰好就是在各透镜电流都恒定情况下的衍射,为计算方便则有必要测定选区电子衍射情况下的相机常数。
图3-1 普通电子衍射装置示意图图3-2 四透镜系统衍射光路示意图1)三透镜系统选区电子衍射的相机常数看图3-2衍射光路图,对三透镜系统而言,物镜背焦面上第一幅衍射花样Rd=λf0,总放大倍数(3—3)式中,M i—衍射时中间镜放大倍数;M p—衍射时投影镜放大倍数;L i2 —衍射时中间镜像距离(对物镜背焦面上花样而言);L i1 —衍射时中间镜物距(对物镜背焦面上花样而言);L p2—衍射时投影镜像距;L p1—衍射时投影镜物距。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胶黏剂中的苯、甲苯、二甲苯韩术鑫;马虹;李剑;周延生;王兴民【摘要】Benzenes in adhesives were determined by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s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5 samples could get 0.999 99 as no substances of reagent blank and samples disturbing the internal substance. The results were not affected by dosages of samples with high viscosity,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which were 0.06%-0.30%(n=9), and the recovery rates were 98.93%-100.98%as benzenes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40 to 600 mg/L. The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in both precision and accuracy.%以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胶黏剂中苯、甲苯、二甲苯,在试剂空白和样品组分不干扰内标物的情况下,5种目标物线性相关系数均达0.99999;测定结果不受高黏度样品进样量的影响,相对标准偏差为0.06%~0.30%(n=9);在40~600 mg/L的3个浓度水平内,加标回收率在98.93%~100.98%之间。
内标法测量精密度与准确度均优于外标法。
内标法
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
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加入一种内标物质以校谁和消除出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拄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在少数情况下,分析人员可能比较关心化合物在一个复杂过程中所得到的回收率,此时,他可以使用一种在这种过程中很容易被完全回收的化合物作内标,来测定感兴趣化合物的百分回收率,而不必遵循以上所说的选择原则。
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的比值?
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包括:
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
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
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说,色谱方面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色谱上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渗漏)对绝对面积的影响比较大,对面积比的影响则要小一些,但如果绝对面积的变化已大到足以使面积比发生显著变化的程度,那么一定有某个重要的色谱问题存在,比如进样量改变太大,样品组分浓度和内标浓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检测器非线性等。
进样量应足够小并保持不变,这样才不致于造成检测器和积分装置饱和。
如果认为方法比较可靠,而色谱图看来也是正常的话,应着重检查积分装置和设置、斜率和峰宽定位。
对积分装置发生怀疑的最有力的证据是:面积比可变,而峰高比保持相对恒定。
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是色谱分析中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尤其在没有标准物对照时,此方法更显其优越性。
内标法是将一定重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参见内标物条)加到一定量的被分析样品混合物中,然后对含有内标物的样品进行色谱分析,分别测定内标物和被测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及相对校正因子,按下列公式即可求出被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Ai fi Ws
Wi %=-----------------100%
As fs W
式中Wi %为被测组分的百分含量;Ai ,As分别为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fi,fs分别为组分和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Ws为内标物的重量;W为样品的重量。
在制作内标标准曲线时应注意什么?
在用内标法做色话定量分析时,先配制一定重量比的被测组分和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测量峰面积,做重量比和面积比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准曲线。
在实际样品分析时所采用的色谱条件应尽可能与制作标准曲线时所用的条件一致。
因此,在制作标准曲线时,不仅要注明色谱条件(如固定相、柱温、载气流速等),还应注明进样体积和内标物浓度。
在制作内标标准曲线时,各点并不完全落在直线上,此时应求出面积比和重量比的比值与其平均位的标准偏差,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单点校正,若所得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小于2,曲线仍可使用,若大于2,则应重作曲线,如果曲线在铰短时期内即产生变动,则不宜使用内标法定量。
外标法
外标法不是把标准物质加入到被测样品中,而是在与被测样品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单独测定,把得到的色谱峰面积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进行比较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外标物与被测组分同为一种物质但要求它有一定的纯度,分析时外标物的浓度应与被测物浓度相接近,以利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外标法在操作和计算上可分为校正曲线法和用校正因子求算法。
校正曲线法是用已知不同含量的标样系列等量进样分析,然后做出响应信号与含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也就是校正曲线。
校正曲线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定量分析样品时,在测校正曲线相同条件下进同等样量的等测样品,从色谱图上测出峰高或峰面积,在从校正曲线查出样品的含量。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校正因子求算法(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时将标样多次分析后得到的响应信号与其含量求出它的绝对校正因子,再根据公式求出待测样品中的含量。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定量分析中怎样选择内标法或外标法
内标与外标都是定量的一种方法而已,至于哪一种方法好与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做不同的分析,面对着不同的要求,再加上分析成本分析效率等等问题,简单而有效进行定量分析来满足要求才是最重要的。
应用外标法能够满足要求,首选还是外标法了,毕竟简单而省事。
对于精密度要求比较高、结果准确度会产生重大影响、实验室条件不是很理想的等等条件下,用内标法还是必要的。
无论应用那种方法,方法的验证和确认都是很重要的,只要是按照程序经过验证和确认的方法,都有其应用的空间的。
外标法:
优点:1、校正检测器的响应;2、只对欲分析的组分蜂做校正;3、操作相对简便。
缺点:1、进样量必须准确;2、仪器必须有良好的稳定性;3、需要定期做再校正。
内标法:
优点:1、进样量不严格要求;2、校正检测器的响应;2;只对欲分析的组分蜂做校正。
缺点:必须加入一个组分到样品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