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学2003真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780.88 KB
- 文档页数:9
第三节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英布战争:A、原因:以罗得斯为首的英国垄断集团企图完全控制德兰士瓦德金矿开采,但这个掠夺计划遭到当地布尔人政府德反对。
B、时间:1899—1902年。
C、双方签订《费雷尼欣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英国确立了在南非的最高统治权;两个布尔共和国丧失了独立,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和约保证了布尔上层分子的经济权力和政治地位。
第四节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干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A、评价:义和团运动虽然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质,但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它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地阴谋。
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C、辛丑条约:①、勒索巨额赔款。
规定赔款四亿五千万两,连同利息为九亿八千万两。
并指定关税,盐税地收入作为赔款之用。
②、加强军事控制。
第一,帝国主义地军队可以自由地派遣到北京来;第二,自大沽口至北京之间的炮台,一律拆毁。
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地军队可以在京津,津榆两铁路上驻兵。
这就在取得军舰停泊权后,又取得了陆军驻扎权。
③、禁止反帝斗争。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刑。
地方官如不弹压,“立即革职,永不叙用”。
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第五节英日同盟和日俄战争1、英日同盟:1902年,签订的《英日同盟条约》共有六条,其主要内容为:A、针对俄国的扩张,双方强调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并使该两国的任何一国“完全不受侵略”。
鉴于条约双方的利益,倘双方的利益因别国的侵略行为或中国,朝鲜内部骚乱造成损失时,任何一方为了保护这种利益均可采取必要的措施B、英国和日本如有一方同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另一方则严守中立。
如果同盟国一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交战时,缔约国另一方则应协助同盟国作战,媾和时亦须和同盟国一道协商。
英日同盟纯属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
2、日俄战争:1904—1905年,俄败绩,签订朴资茅斯和约:日本并吞朝鲜,并把旅顺,关东省,库页岛以及中东铁路的支线由旅顺岛长春间的一段转让给日本。
2002考博试题招生专业:政治学理论(国政系)考试科目:政治学理论论述题:(每题50分,合计100分)1、什么是民主化的第三次浪潮?如何理解这一现象?(50分)2、试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50分)考试科目:外国政治制度论述题:(每题50分,合计100分)1、试述总统制、议会制与半总统制(混合制)的联系与区别。
(50分)2、试析西方主要国家政党及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及演变。
(50分)考试科目:现代西方政治思潮(加试)论述题:(100分)一、必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分析罗尔斯正义学说的理论价值。
(30分)2、试评析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危机论。
(30分)二、选答题(每题40分,任选一题作答)1、试述现代西方自由主义国家干预原则的理论根据。
(40分)2、试分析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40分)考试科目:西方政治思想史(加试)论述题(总分100分)一、必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评柏拉图的正义思想。
(30分)2、洛克的天赋人权学说及其影响。
(30分)二、选答题(每题40分,任选一题作答)1、近代分权学说的提出与发展。
(40分)2、试析近代西方人民主权学说。
(40分)招生专业:政治学理论(原党史系)考试科目:政治学理论论述题:(每题50分,合计100分)1、什么是民主化的第三次浪潮?如何理解这一现象?(50分)2、试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50分)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论述题(每题50分,总分100分,任选两题作答)1、20世纪初元的民族主义思想评述。
(50分)2、试评胡适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50分)3、“乡村建设派”的思想与实践评述。
(50分)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加试)论述题(每题50分,总分100分,任选两题作答)1、试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对中国近代制度变革的意义。
(50分)2、“五权宪法”评析。
(50分)3、论1949年的“新政协”。
(50分)2003年考博试题招生专业: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考试科目:政治学理论试题:(第一题为必答题,考生可在第二与第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每题50分,合计100分。
各专业共同考试科Fh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试题外国语(含第二外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 口语由国家统一命题, 241英语、242俄语、243日语、244德语、245法语、246西班牙语、247朝鲜语由我校自行命题自命题参考书H:241英语:任选一套大学本科外语专业学生所用英语二外教材242俄语:大学俄语《东方》(1-3册),丁树杞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43日语:《大学日本语》(1-3册),王廷凯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44德语:《德语》,吴永年、华宗德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45法语:《法语》(1-3册),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马晓宏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或《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孙辉编著,商务印书馆(任选其中一套)246西班牙语:《现代西班牙语》(1-2册),刘元祺、徐蕾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或《西班牙语速成》(上下册),李威伦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任选其中一套)247朝鲜语:《轻松学韩语》(初级1、2,中级1、2), ? ? ?韩国语补习班编箸,罗远惠译,北京大学出版社010103外国哲学初试参考书冃:631哲学综合《哲学通论》,孙正聿,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哲学史》(上、下),冯友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3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政治哲学导论》,托马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冃:《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人民出版社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初试参考书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参考书冃:《课程理论》,施良方,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教育史》(修订本),王天一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50101文艺学初试参考书冃:622文艺学综合《文学理论教程》(修订四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22西方文论《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理论导读》,(英)塞尔登等著、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史07北大国际关系史试题24年日内瓦公约 NPT 天羽声明二十年危机的影响脾斯麦同盟的影响克林顿与小布什对外政策的异同,分析原因2000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史一、填空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____根据____条约继承了西班牙王位。
2、英法协约具体分为三个小条约,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3、第一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年_____月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国协定的。
4、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提出了一个_______,两个_______。
5、马约的正式名称是_________,包括两个具体的条约_______和_______,它的生效时间是________。
6、欧共体国家与第三世界签定的第一个南北合作的协定是________。
二、简答1、门罗宣言2、1878年柏林会议3、新欧洲巴黎宪章4、PKO法案5、第二次魁北克会议6、哈尔斯坦主义三、论述1、论述30年代德国扩军备战的过程,以及为什么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遏制。
2、论述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内容、性质和影响。
2000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政概论一、填空(共20分)1、肯尼斯. 尔兹是国际关理论中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2、为了对付日本提出的雁行模式,美国提出了______。
3、日本提出的雁行模式的根本内容是_______。
4、日本著名的右翼分子,刚当选为东京都知事的是_____。
5、亨廷顿对9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的描述是_____。
6、中国威胁论提出的根据是______。
7、拉美国家经济在经历了70年代的迅速发展后,进入80年代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
8、研究第三世界发展的经济学派是________。
9、英国首相布莱尔针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合流的趋势提出了_____。
10、依附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______。
二、答题思路及技巧答题思路①对于简述题首先要回答出题目中相关概念的内容,然后再回答题目所问问题。
例如2012年试题“20 世纪上半期地缘政治研究当中的陆权理论的发展演变及核心观点”要先回答什么是陆权理论,20世纪上半期地缘政治研究中的陆权理论有何内容,发展变化具体情况,核心观点。
等②对于论述题要遵循,找出题目中的最基本概念→涵盖基本概念的分析→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确定答题框架→结合具体知识作答的顺序来回答论述题。
具体的答题技巧我们在分析相关真题时会提到。
三、《国际类综合》近三年真题解析2012年《国际类综合》真题一、简述题1、简述罗伯特•基欧汉关于国际制度内涵的基本解释。
答:罗伯特•基欧汉认为,国际制度的是国际制度包括的三方面内容。
国际制度的作用。
2、简述列宁关于金融资本和垄断资本国际政治经济含义的主要观点答:回答列宁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观点即可。
3、简述建构主义的国家利益观答:结合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国家利益是在国际社会中建构的,国际社会的规范、政治文化、共有观念对国家利益产生重要影响。
4、简述20 世纪上半期地缘政治研究当中的陆权理论的发展演变及核心观点。
答:对什么是陆权理论简要回答。
20世纪上半期陆权理论有哪些内容---从麦金德到斯拜克曼二者观点的内容发展---斯拜克曼的理论建立在麦金德之上各自的核心观点,各自的三段论。
5、简述俄国在1848 年革命中的作用答:简要回答这场革命的基本形势,各国的基本情况。
最后指出,俄国在其中起到了欧洲宪兵的作用6、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成及影响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于国际货币安排对于IMF的安排影响:美国的经济和金融霸权,可以从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入手。
7、简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答:回答的时间范围是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
内容包括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援助的主要国家。
8、简述中美《八一七公报》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答:八一七公报签订的背景八一七公报的内容八一七公报的意义二、论述1、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当前亚太地区形势及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808-政治学综合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808-政治学综合课程介绍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
狭义的政治学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政治学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学界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看法还不尽一致,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主张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或政治关系。
认为政治学是研究社会中各种政治关系的科学,是研究关于社会政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或者是研究社会各种政治势力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另一类主张,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或以国家为中心的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
政治学研究方法按层次可划分为:哲学层面的方法、范式层面的方法和技术层面的方法。
哲学层面的方法起到整体性的指导作用。
范式层面的方法可分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哲学层面每一门学科的研究都是将具体问题抽象化、系统化的一个过程,这就离不开一定的哲学知识,特别是逻辑学的知识。
虽然行为主义政治学一再强调价值“祛除”,但是实践证明,政治学研究是无法做到真正的“价值中立”的。
政治学研究离不开学者的主观意识,这就需要学者具有哲学思辩、逻辑推理的分析能力。
古代以及近代的政治学者大部分自身也是哲学家。
诸如《理想国》、《政治学》之类的古典政治学名著同时也是哲学名著。
当代许多优秀的政治学者也同样具有深厚哲学功底。
因此无论采取何种现代化的先进方法,政治学者都应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
无论哲学分析是否能产生终极价值,学者们对于哲学的推理和分析功能是予以承认的。
范式层面“范式”一词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
“政治科学中的范式是为了组织相关概念、理论和实践模型而建构的。
理论范式指的是理论逻辑模式,它是由理论的构成要素、要素的结构方式等方面组成的。
范式简单地理解为研究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则的总称,它是对某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体综合或抽象,反映学者整体的研究思路。
二、出题老师简介(研究方向、著作和论文等)时殷弘老师。
时老师是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很有分量的老师,他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国际关系史、战略理论、当今国际政治、中美两国对外政策和战略、东亚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
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的课程为:国际关系理论思想、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思想史、国际政治经典文献导读、当代世界和中国研究方法、现代战略思想:从拿破仑到越南战争、战略原理与中国对外战略等。
时老师在《国际关系综合》科目中出题是国际关系史方面的内容,但并不是每年都出题,时老出题很有特色,例如关于体系比较、体系演变的题目,大战略等,如2012年考试中关于德国的世界政策的论述就颇有时老出题的色彩。
吴征宇老师。
吴老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思想与理论、战略思想与理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他对于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很有研究。
对于国际关系理论中均势、安全困境等经典概念有深入理解,而且其研究对于主要国际关系思想流派均有涉猎。
如从《霍布斯到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思想的古典与当今形态》。
吴征宇老师出题涉及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史。
时间充裕的考生在梳理IR理论流派的时候,可以阅读吴老师的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关论文,这是十分重要的参考。
房乐宪老师。
房老师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欧洲一体化、欧盟外交安全政策与中欧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与对外战略等。
房老师出题涉及国际关系理论。
金灿荣老师。
金老师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金老师的研究方向包括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政策等。
主要著作:《多边主义与东亚合作》、《中国学者看大国战略》等;已发表论文和评论数百篇。
金老师出题涉及中国外交的内容。
黄大慧老师。
1999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获法学(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国际政治学
招生专业: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中心—外围”说
2.“边缘地带说”
3.尼克松主义
4.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5.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列宁时代学说的主要内容。
2.简述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
3.简述莫顿·卡普兰的国际系统模型。
三、论述题(共65分)
1.如何认识国际关系的相互依存及发展趋势。
(25分)
2.试析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国际政治学
招生专业:国际关系(单考)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国际行为主体
2.上海合作组织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地缘政治学
5.国际恐怖主义
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简述国家实力的构成。
2.简述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50分,共50分)
试析经济因素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