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嘹亮》:记录时代 唱响经典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52清风2022.07 第07期 总第175期文史春秋History and culture编辑/宋子健*******************_曾长秋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产生了许多经典歌曲,它们记录了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史,歌颂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中国人民,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新中国。
新时代,我们回顾各个时期的经典歌曲并品味其背后的故事,以此汇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奋斗不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典歌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先历经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期间的经典歌曲主要有《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义勇军进行曲》《红军歌》《八路军军歌》《新四军军歌》《游击队歌》《解放军军歌》《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延安颂》《南泥湾》《松花江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毕业歌》《团结就是力量》《八月桂花遍地开》《解放区的天》等等。
这些歌曲反映了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程,伴随着革命者前进的足迹,从战争年代走向新中国。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35年创作于上海。
随着电影的热映,《义勇军进行曲》在观众中引起了共鸣,成为流行极广的抗战歌曲,不仅当时国民党中央电台定期播放,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印度及南洋各国的广播电台也经常播放,还被多国录成唱片并翻译成不同语言(歌名大多翻译为《起来》)。
《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起了巨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曲《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创作于延安。
作品展示了与黄河相伴的中华民族历史与当时的民族灾难,并鼓舞人民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由九个乐章组成,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为题材,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时代气息,唱出了母亲河的奔腾咆哮,成为全民族抗日的精神武器,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力量。
唱响时代经典■解析西藏歌舞曲《洗衣歌》郜一丹【内容摘要】西藏经典歌舞曲《洗衣歌》由罗念一、李俊琛、董荣作词,罗念一作曲。
该曲创作于1964年,作 为西藏民主改革时期著名的歌舞曲,深刻、细腻的刻画了军民鱼水情。
因为该作品具有艺术形式独特、内容深 刻、音乐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特征、旋律动听、歌词时代感强、便于群众学习传唱等特点,因而成为了西藏当代 音乐中的经典佳作。
本文通过对歌舞曲《洗衣歌》进行解析,试图揭示其艺术风格特色,从而为西藏当代音乐创 作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西藏歌舞曲;《洗衣歌》;艺术特色研究中图分类号:J文献标识码:J6 文章编号:ISSN1004-6860( 2018)01-004-07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 在西藏平息叛乱中实行民主改革的若干政策 问题的指示(草案)》,标志着西藏民主改革的 开始。
从此以后,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了 崭新的历史阶段。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人 民挣脱了封建农奴制的枷锁,翻身得解放。
以 罗念一为代表的音乐工作者用音符记录和描 绘了这一特殊的历史变革,生动地表现了民 主改革时期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以 及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
西藏经典歌舞曲《洗 衣歌》正是此类音乐中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罗念一(1932-),中国著名作曲家,四川 合江人。
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8军,1950年作为文艺兵随军进藏,谱写了众多具有藏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如:歌曲《叫我们怎么不歌唱》、《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等。
他的音乐作品巧妙运用藏族音乐元 素,融人了西方的作曲技巧,突出了鲜明的时 代主题和时代特色,真实的反映了藏族人民 的生活及心声。
其音乐创作推动了西藏音乐 走向世界,为众多听众所了解。
藏学家喜饶尼 玛曾评价他为“藏汉合声第一人”。
罗念一创作了 600多件音乐作品,记录 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他 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独唱、重唱、套曲等声乐作品,如:歌曲《圣城之夜》《夏尔巴的歌声》,大型声乐套曲《雪域之恋》。
适合记者节的歌曲摘要:一、记者节的背景和意义1.记者节的起源2.记者节在我国的重要性二、适合记者节的歌曲推荐1.歌曲《新闻工作者之歌》2.歌曲《为了谁》3.歌曲《无冕之王》三、歌曲与记者工作的关联1.歌曲表达对新闻工作者的敬意2.歌曲传递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3.歌曲激励新闻工作者追求真实与公正正文:记者节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节日,每年的11 月8 日,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的贡献,鼓励他们为公众利益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来听听几首适合记者节的歌曲,感受新闻工作者们所面临的挑战和责任。
第一首歌曲是《新闻工作者之歌》。
这首歌曲由著名作曲家聂耳作曲,以简洁明快的旋律和激昂向上的歌词,表达了新闻工作者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歌曲中的“为了追求真理,为了维护正义,我们永远奋斗在新闻第一线”等歌词,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和责任感。
第二首歌曲是《为了谁》。
这首歌曲由著名歌手韩红演唱,歌词中描述了新闻工作者在灾难现场、在战争前沿、在人民群众中采访、报道的艰辛和危险。
歌曲表达了新闻工作者为了公众利益和社会进步而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同时也传递了新闻工作者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信念和情怀。
第三首歌曲是《无冕之王》。
这首歌曲由台湾著名音乐人李宗盛作曲,以深情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表达了新闻工作者们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历史、揭示真相、推动社会进步的担当和责任。
歌曲中的“我们用笔和镜头,记录下时代的变迁,无冕之王,为人民代言”等歌词,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和价值。
这些歌曲都是对新闻工作者职业的赞美和鼓舞,表达了新闻工作者们所面临的挑战和责任,同时也激励着新闻工作者们为公众利益和社会进步而不懈努力。
谈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热播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文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自2020年开播以来,备受观众喜爱,也一度引起了全民热议。
该节目以“唱响经典,传承中华”为主题,通过音乐、诗歌等多种形式,让观众在欣赏美好艺术品味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节目背景《经典咏流传》是由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频道和新华网联合打造的大型文艺节目。
该节目的主创团队十分强大,如导演温晓光、出品人张文艺等皆是国内知名文艺大咖。
节目的主持人是著名主持人李思思、章洁等。
《经典咏流传》于2020年4月22日正式开播。
该节目的目的是挖掘传统经典文化精华,通过歌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当下年轻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搭建平台。
热播原因1.强大的主创团队:正如前面提到的,节目的制作团队由多名国内知名文艺大咖组成,这为《经典咏流传》的创作和制作提供了强力支持。
制作团队的强大保证了该节目的制作质量和艺术水准。
2.跨界融合的形式:《经典咏流传》融合了音乐、诗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元素,通过音乐的形式将传统诗词呈现出来,唱响经典,更加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3.充满感染力的演唱:是的,正是演唱成为了《经典咏流传》的一大卖点。
不仅是歌曲本身深受观众喜爱,而且每位选手的演唱都饱含了情感和能量,足以打动万千观众的心。
4.传统文化呈现的创新性:《经典咏流传》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诗词搬上舞台或变成歌曲,而是通过改编、组合、创新等形式让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这样的做法不仅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方便了观众学习和了解这些传统文化。
5.官方平台宣传扶持:与其它文艺节目相比,《经典咏流传》的官方推广和宣传力度相当大。
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经典咏流传》都有大量的宣传和推广。
优点和争议优点:《经典咏流传》以美妙的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表现形式、强大的制作团队以及现场互动等因素成为2019年以来收视率最高的文艺节目之一。
《永远的花样年华》陈燕独唱音乐会唱响经典熊怡;Liao Wei【期刊名称】《重庆与世界》【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4页(P50-53)【作者】熊怡;Liao Wei【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8年10月12日晚,重庆大剧院中剧场座无虚席,《永远的花样年华》中外歌剧经典唱段—陈燕独唱音乐会,吸引了近千名观众现场聆听,女高音歌唱家、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燕,以13首脍炙人口的曲目唱响经典。
On the evening of October 12, 2018, the Chongqing Grand Theater was filled with audience. The Solo Concert of Chen Yan, a classic among Chinese and foreign opera arias named "The Everlasting Blossom Age ", attracted nearly 1,000 audience for the live performance. The soprano and associate dean of the Art College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en Yan, performed the classics including 13 popular songs.师者,以身作则,弘扬爱国奋斗精神陈燕,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声乐教师,经过多年潜心专研、刻苦训练,演唱了大量中外声乐作品,对歌剧更是颇有造诣。
曾经成功举办过7场个人独唱音乐会。
特别是 2010年她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举办的个人独唱音乐会,获得了极大赞誉,她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以及母语中文演唱了16首中外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同年,陈燕应邀随密苏里管乐团在北京音乐厅、成都娇子音乐厅等6个城市巡演,担任独唱。
央视表扬的正能量歌曲
央视表扬的正能量歌曲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1.《中国人民万岁》:这首歌歌颂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和团结,鼓舞
人心,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
2.《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以乐观向上的旋律和歌词表达了对祖国
的深情和坚定信念,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3.《明天会更好》:这首歌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相信明天会更
美好,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希望。
4.《出发》:这首歌以鼓舞人心的旋律和励志的歌词,表达了为梦
想不断奋斗的决心和力量。
5.《风雨同路》:这首歌歌颂了团结友爱、互相支持和共同前行的
精神,鼓励人们在困难时期保持坚强和勇敢。
这些歌曲都具有明确的正能量主题,旋律优美,歌词意义深远,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和向上力量。
它们被央视表扬是因为能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舞人心,为广大观众带来正面的影响。
关于新时代十年的歌曲有:1.《时代之歌》: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展现了新时代十年间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
它表达了对这个时代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2.《梦想起航》:这首歌曲以其清新明快的旋律和积极向上的歌词,激发人们在新时代勇敢追梦、努力奋斗的热情。
它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3.《辉煌十年》:这首歌曲以豪迈的旋律和热情洋溢的歌词,回顾了新时代十年间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歌颂了这个时代的辉煌成就。
4.《共创未来》:这首歌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呼吁人们在新时代携手共进、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它传达了团结和奋进的精神。
5.《追梦人》: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新时代人们追逐梦想的历程,歌颂了他们的奋斗和坚持。
6.《青春之歌》:这首歌曲以清新明快的旋律和充满活力的歌词,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激情,激励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7.《奋斗之路》:这首歌曲以铿锵有力的旋律和催人奋进的歌词,赞美了在新时代奋斗拼搏的人们,歌颂了他们的付出和收获。
8.《创新之歌》:这首歌曲以充满活力的旋律和富有创新的歌词,颂扬了在新时代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9.《家园情怀》:这首歌曲以深情的旋律和温馨感人的歌词,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家园的眷恋,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0.《信念之光》:这首歌曲以庄严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传递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它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主持人康辉演唱的歌曲引言康辉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知名主持人,以其深厚的主持功底和亲和力受到观众的喜爱。
除了主持工作,康辉也是一位热爱音乐的人,多次在不同场合展示过他的演唱才华。
本文将探讨康辉主持人演唱的歌曲,走进他音乐的世界。
康辉的音乐才华康辉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乐器和声乐。
通过多年的坚持努力,他培养了出色的音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康辉演唱的经典歌曲康辉在不同的场合演唱过许多经典歌曲,以下是其中几首深受观众喜爱的歌曲:1. 《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曲是康辉在一个音乐节目中演唱的一首摇滚歌曲。
他用他磁性的嗓音和激情四溢的演唱方式征服了观众,获得一致好评。
康辉在演唱中展现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舞台的自信。
2. 《爱情转移》这首歌曲是康辉在另一个音乐盛典上演唱的。
作为一首抒情曲,康辉用他独特的嗓音和情感表达能力,将歌曲中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给观众。
他在演唱中展示了他的细腻和深情。
3.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这首歌曲是康辉在一档纪录片中演唱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
康辉用他温暖而磁性的嗓音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草原的眷恋。
他的演唱让观众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4. 《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经典的中文歌曲是康辉在一个晚会上演唱的。
康辉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柔美的嗓音,向观众展现了他对这首经典歌曲的诠释。
他的演唱令人陶醉,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康辉音乐作品的影响康辉的音乐演唱不仅在表演界产生了影响,他的作品也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康辉通过他的歌曲,传递了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表达。
他的演唱不仅令人陶醉,也激发了观众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影响一:鼓舞人心康辉的音乐作品中充满了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情绪。
他的演唱方式以及歌曲中的正面价值观念,激励着观众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康辉的演唱让人们感受到希望和勇气,激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影响二:传递情感康辉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深情和情感。
2013年1月7日—1月13日(一周)CCTV3周一22:00—23:23《非常6+1》周二22:00—22:59《回声嘹亮》: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将推出全新栏目--《回声嘹亮》,节目以“向经典的文艺作品致敬”为核心,通过推荐人推荐自己心中的经典旋律和作品,讲述他们推荐的理由,用他们的声音唱响时代的旋律,表达不同人群对时代作品的不同情怀!在整期节目中,四位推荐人分别推荐“90、00年代”、“70、80年代”、“50、60年代”、“50前年代”的作品。
他们将带来怎样的作品?又会有怎样的精彩表现?1月2日晚,敬请关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全新节目《回声嘹亮》!每一个时代,都有一部或多部引起每个人共鸣的经典文艺作品,它们代表着每一个时代的最强音,也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心中留下了共鸣的“回声”,通过代代传唱和传承,使得“回声”更加嘹亮!《回声嘹亮》节目以“向经典的文艺作品致敬”为核心,通过推荐人推荐自己心中的经典旋律和作品,讲述他们推荐的理由,用他们的声音唱响时代的旋律,表达不同人群对时代作品的不同情怀!在整期节目中,将有四位(组)推荐人分别推荐“9000年代”、“7080年代”、“5060年代”、“50前年代”的作品。
在您的心中,您会推荐哪一部经典作品呢?您的推荐理由是什么呢?如果您愿意,带着您推荐的经典作品和您的推荐理由,来到《回声嘹亮》的舞台吧!让我们一起分享您的时代记忆!23:30—23:35《向幸福出发》:《向幸福出发》是CCTV-3综艺频道全国首创的真人秀娱乐互动点歌节目。
2011年3月21日全新改版、重磅亮相。
曾经风靡的点歌节目强势回归,用独特的角度、创新的表达方式,把每个人心中最质朴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用歌声来表达,寄情于歌,寓情于心。
在我们这个情感表达相对含蓄的民族,在这个由来已久重视慈孝礼仪等传统文化的国度,感恩作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诉求,被岁月所铭记镌刻,而现在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情感的表达,来减少摩擦增进和谐,《向幸福出发》就是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点歌给你要感恩的人,并且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你能大胆唱出自己的感恩之情。
《回声嘹亮》:记录时代唱响经典
作者:祝媛莉
来源:《综艺报》2018年第14期
《回声嘹亮》是CCTV-3综艺频道2012年推出的以传承经典为宗旨的音乐节目,如今走到第6个年头。
7月,节目将迎来大刀阔斧的升级改版,旧貌换新颜。
节目制片人刘林强调,新的节目形式将在经典文艺作品创作故事的挖掘上更见深度和广度,引发人们产生时代共鸣,继承时代精神的作品将重新释放光彩。
他表示,作为经典歌曲传承人,节目组在做的是“一个极其繁重,但又极其有成就感和电视职业获得感的节目;一个平凡但又特别不普通的节目;一个常规,但又具有‘拯救式’意义、具有非常影响力的节目。
”
周播节目《回声嘹亮》于每周四19:30播出,全年52期,累计播出逾300期。
节目以“向经典的文艺作品致敬”为核心,通过翻唱经典表达真挚情怀。
2012年开播以来,《回声嘹亮》收获了一批忠实拥趸,CSM媒介研究全国网收视率一直稳定在1左右,连续多年被评为央视品牌栏目。
“当今音乐综艺竞争激烈,受众的注意力分散。
要想把观众留住,形式新鲜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用内容把人留住,让观众的情感与节目发生不可割舍的联系。
” 刘林告诉《综艺报》,自己亲历了《回声嘹亮》的诞生和两次改版。
迭代过程中,节目在演唱嘉宾、对抗形式、赛制流程、舞美、曲风等各个方面调整变化,以适应观众欣赏口味的变化。
7月26日,《回声嘹亮》将迎来第三次改版,在宗旨和主题不变的基础上,节目“将在表达方式上进行180度转弯,深度讲述一首经典作品的诞生故事以及传唱以来对世人的影响。
通过一首首歌曲串联起时代的传承,情感的延续。
”
节目每期设定一个主题,邀请2-3位经典推介人带来3首他们心中最经典的歌曲,并同词曲作者、演唱家以及受到这首歌曲影响的经典致敬人一起,讲述歌曲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每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曲最后将通过一个致敬仪式被收入“回声曲库”。
节目中经典歌曲的判定,首先由团队讨论达成基本共识,再请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给出专业意见。
此外,节目组通过官网等渠道搜集网友建议,挑选大众心目中的时代经典。
7月12日晚,在位于北京大兴的录影棚内,《回声嘹亮》正在进行全新改版后的首期节目录制。
走进录影棚,偌大的舞台上垂着红色幕帘,上方璀璨的灯光映衬得幕布的颜色更加鲜艳。
舞台前方白色座椅组成了一个访谈区,是主持人和嘉宾将要讲故事的地方。
改版后,《回声嘹亮》的舞美发生了变化,主体营造庄严、大气的剧院风格。
根据节目环节设计,舞台被划分为讲述区、主舞台以及访谈区,三个区域分别发挥经典推荐、情景演绎、故事讲述的功能。
“情景演绎”是新版《回声嘹亮》的一大看点。
“增加这一环节,也是为了增加讲述这首歌曲的多元方式,是综艺节目另一种电视呈现手段。
”刘林说。
为了能够充分挖掘每首歌背后的故事,主创团队需要提前完成大量案头工作,搜集关于经典文艺作品、词曲家、歌唱家的素材资料。
导演还要详细采访当事人的创作细节,常常一个电话打过去,一聊就是一俩小时。
“一首歌下来,我们基本把能够挖掘的故事都做透了,无论是创作者和演唱者,还是受到这首歌影响的各年龄层的人,我们将他们请到节目中来,一起回溯歌曲的老故事,更要呈现精神的传承。
”刘林介绍。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军歌蕴含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时间回到1966年,浙江奉化的一名小战士即将远赴东北,在家乡的桃花树下与心爱的恋人依依惜别。
小战士在乌苏里江边冰天雪地的军营艰苦服役时,正是他的家乡桃花开满枝头的季节,小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就化成对那片桃林的念想。
节目现场,节目组除了邀请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邬大为、铁源,以及将歌曲唱红的蒋大为揭开那段尘封往事,还邀请不同年代的10余名战士,包括90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讲述他们的赤子丹心,一同重新高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非常震撼人心。
作为节目主持人,也是串联歌曲故事的讲述人,李思思会在每期节目开头和结尾阐述一段“思思心语”,将自己录制中的感受,以及挖掘到的节目细节娓娓道来。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李思思讲道:“几代军人共同受到一首歌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战士前赴后继,只为守卫心中那一片有家、有国、有梦想的桃花林。
”
2013年,《回声嘹亮》促成82版《西游记》剧组30年再聚首,导演杨洁携剧中演员悉数亮相,打开记录那段时光的泛黄的岁月相册。
节目中,剧作家、词作家阎肃还忆起了电视剧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的创作趣事。
节目播出后的几年里,阎肃老师和杨洁导演相继离世,回首再看当年那期节目,已然成为珍贵的电视影像。
刘林说,制作《回声嘹亮》是件很有意义的事,节目通过时尚化包装,对老歌进行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重新编曲、翻唱,老歌得以生机焕发,经典文艺作品得到普及和传承,而那些老艺术家的艺术生命通过节目被延长,成为珍贵的文化宝藏。
“我们的节目是在做时代经典的记录者。
尽管做了6年节目,老艺术家能来的都来一遍了,但还有许多歌曲的创作故事未被人周知,还有许多经典没有被传唱,改版后的《回声嘹亮》更需要承担起这份‘拯救式’挖掘工作。
”
2014年,80多岁的歌唱家郭兰英在《回声嘹亮》名家专场重新唱响《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曲调刚一响起,台下就有观众哭了,那一刻非常动人。
今年,86岁的著名作曲家铁源,85岁的著名词作家邬大为,82岁的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以及更多老艺术家即将登上全新《回声嘹亮》的舞台,铁源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创作手稿也会随着音乐故事的展开而在节目中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做好经典传播和传承工作,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网融合”战略统领下,CCTV-3综艺频道将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典音乐广播合作,《回声嘹亮》节目播出后第二天即在广播频率播出音频版本。
节目组也将充分运用新媒体碎片化传播特点,提炼每一期节目中的亮点,制作成若干短视频片段在互联网平台传播。
“对于做内容的人来说,原来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必须让受众知道巷子里面有酒。
如今,节目传播的多渠道和时效性,对节目品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比节目制作还重要。
”刘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