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华信SCADA系统解决方案
- 格式:pptx
- 大小:406.37 KB
- 文档页数:33
11 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迄今为止,管道运输在世界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管道运输的国家之一,但其发展却比较缓慢。
1949年以前,我国的管道运输几乎是空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东输油管网及西南输气管网、西北一带油气管网已初具规模。
全国石油、天然气产量的90%通过长输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向炼油厂、化工厂及海运码头。
作为油气长输管道自动化系统同样经历了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早期主要采用就地通用指示仪表为主,主要设备的控制(如阀门的开、关;输油泵的启、停等)均由手动控制,输油工人通过巡视记录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70年代末,由于当时国内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与国外相比处于严重落后的地步,国内企业纷纷通过技术转让、合资合作、集团经营等形式改善设备。
如在长输管道上广泛应用1151、2088等压力变送器、瑞士SAAB雷达液位计等,流量计量方法已由原始的计量仪表检测、手工计算产生报告发展成为由流量计产生信号远传至流量计算机或RTU、DCS、PLC等站级控制系统进行流量累计计算并自动生成相应报告。
80年代末,计算机硬件、软件、特别是网络、通信的发展,管道运输行业均配置了先进的SCADA系统,如“东营-黄岛输油管道”是我国第一条实现全线自动化技术的输油管道,该管道是与加拿大努法公司联合设计的,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此后,进入90年代后,通过对世界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运用国内自己的技术力量先后设计和编制了以站控为主的花土沟-格尔木输油管道;轮南-库尔勒输油管道;鄯善-乌鲁木齐输气管道;陕甘宁气田-西安输气管道;陕甘宁气田-北京输气管道;陕甘宁气田-银川输气管道等。
11.1 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概述11.1.1 SCADA系统概述近20年来,随着4C(Computer, Control, Communication,CRT)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upervisory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简称SCADA系统,广泛用于电网、水网、输油气管网、智能建筑等领域,通过主机和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远程终端装置RTU、PLC(或其它输入/输出设备的通信收集数据,实现整个工业网络的监控,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运作及优化控制。
配网自动化系统(SCADA)信息平台建设工程方案及参考预算广州市智昊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前言关键词:配网自动化 SCADA 馈线终端工业通信 FTU/DTU 大致预算配网自动化系统是近年来电力系统重点建设的内容。
其主要完成功能如下:实时监测,可视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减少故障发生。
自动故障定位,遥控实现故障隔离与恢复供电,减少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快速调度、派修,加快故障修复。
遥控分段开关进行倒闸操作,减少停电时间。
如果建设一套功能完善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即满足目前需求又方便扩容升级的高性价比的配网自动化系统。
是建设者考虑的问题。
一、电力公司配电网情况分析大部从城市都有10kV架空配电线路数百条,配电变压器过万台,柱上开关千余台,电力电缆千余条,开闭所过百座,部分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安装分段开关、联络开关和与之配套的FTU数百台。
近年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日常电网的运行、检修和处理电网事故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通过几年的实践,认识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要将城市电网规划纳入国家电网发展的整体规划,做到网架结构合理,自动化功能配置合理,通信方式适合。
实施架空配电线路落地后的自动化改造,面临着新技术、设备、施工和资金等方面的困难。
在电缆化线路自动化改造过程中要着重对以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1)针对城市电网的特点做好一次电缆网架的规划和设计;(2)规划设计方案做好一次设备,如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开关站的选型与自动化控制终端的电气接口、技术参数选择;(3)对落地后的自动化终端设备结构、防水、防潮等进行研究,确定其使用条件和运行、维护规范;(4)针对电缆化线路的运行特点合理配置自动化系统功能;(5)对配电自动化的通信组网方式进行研究,确定适宜的自动化通信方案。
二、配网自动化系统完成功能配电电缆网自动化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将来要纳入生产管理平台。
系统设计全面遵循IEC 61970/61968国际标准,以SCADA 为基础,以配网调度作业管理为核心,全面提高配网调度管理水平。
油气管道SCADA系统业务接入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随着油气行业的发展,油气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监控和控制管道系统的运行,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被广泛应用。
然而,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业务接入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系统安全挑战油气管道SCADA系统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以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或破坏。
在面临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时,确保系统安全性变得愈发重要。
解决方案:采用多层次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系统。
例如,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来监测和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此外,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传输,在访问控制方面进行严格限制,并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
2. 高可用性挑战油气管道系统是关键的基础设施,需要实现高可用性来确保业务的持续运行。
然而,在面对自然灾害、电力中断或设备故障等情况时,系统可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解决方案:采用冗余设计和备份系统来增加系统的可用性。
例如,使用多个数据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备份,并通过冗余服务器来分担系统负载。
此外,实施灾备方案,将数据备份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以防止单点故障。
3. 大规模数据处理挑战油气管道系统需要在实时基础上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包括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流量数据和控制指令。
这些数据量庞大,需要高效的处理和存储方式。
解决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和大数据技术,以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
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来分散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压力,并通过数据压缩和索引技术来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4. 通信可靠性挑战油气管道系统的SCADA系统需要与远程站点进行数据通信,而这些站点通常分布在遥远的地区。
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对于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解决方案:选择可靠的通信技术和设备,例如使用专用网络连接或卫星通信来建立远程站点的数据通信。
同时,实施冗余设计,以确保当通信中断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通信通道。
城市热网SCADA系统解决方案一、方案概述集中供热是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或部分地区生产和生活使用的供热方式,它具有舒适、节能、环保、安全等特点,由于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集中供热网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换热站的数量越来越多,供热面积越来越大,所以实现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热网监控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 各换热站大都采用人工监控,一方面浪费人力;另一方面在出现事故隐患时操作人员很难及时发现,容易造成设备事故的发生。
2. 各换热站都独立运行,难以达到供热系统整体最佳状态,易造成热力失衡,影响供热效果而且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3. 供热的管线、线路覆盖地域范围大,对于动态生产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方案主要就是针对现热网监控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个稳定高效的热网监控系统,需要配有可靠的硬件设备和功能强大、运行可靠、高效数据存储、灵活的数据分析、界面友好的工业软件系统,而且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经济效益、智能控制的需求。
二、方案亮点1. 降低能耗该方案解决了热网运行失调现象,实现了热网平衡运行,大大提高了供热效果。
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监控中心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热力站供水温度,从而最大程度的节约了能耗,并且提高供热的服务质量。
2. 实时监控该方案设计的热网监控中心的数据与现场数据保持同步,系统24小时在线运行,杜绝了用户偷水的想法,现场计量出现故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将故障时间记录备案,避三、系统架构本方案中所设计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热力站、通讯网络、监控中心,如下图1所示。
四、系统功能1. 热力站热力站的硬件设备可以分为三部分组成,如下图2所示:负责测量参数和执行动作的传感器与执行器等;负责现场逻辑运算与信息交换的现场控制器及网络设备;负责现场运行参数展示设备。
Scada系统实施方案一、引言。
Scada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的系统,它能够实时地获取、处理和显示各种工艺数据,为操作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控制指导。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Scada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Scada系统的实施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部署和应用Scada系统。
二、需求分析。
在实施Scada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工业过程的监控和控制需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所需监测的参数、控制的范围以及对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只有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设计出合理、高效的Scada系统。
三、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Scada系统实施的核心环节。
在设计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硬件设备、软件平台、数据通信方式等关键要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界面设计、报警设置、数据存储和备份等方面的详细规划,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并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四、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是将各个硬件设备、软件模块和通信网络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完整的Scada系统的过程。
在集成阶段,需要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软件的配置和调试、网络的连接和测试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整体联调和功能测试,确保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工作,实现系统整体功能。
五、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是保证Scada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调试阶段,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只有通过严格的调试工作,才能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六、系统应用。
系统应用阶段是Scada系统实施的最终目标。
在系统部署到实际生产环境中之后,需要进行系统的使用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地使用系统,并能够及时处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运行监测和维护管理,保证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scada 实施方案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控和控制分布式工艺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在一个SCADA系统中,传感器和执行器将实时的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站,中央控制站则根据这些数据来监测和控制工艺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SCADA实施方案,包括可行性研究、系统设计、系统部署和后期维护等。
一、可行性研究在实施SCADA系统之前,需要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可行性研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需求分析:与相关用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确定SCADA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技术评估:评估现有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选择最适合系统需求的技术方案。
3.经济分析:评估项目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析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
4.风险分析:识别和评估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二、系统设计1.功能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SCADA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功能流程,并绘制功能流程图。
2.数据采集设计:确定需要采集哪些数据和传感器,设计数据采集方案,包括采集频率、传输速度等。
3.人机界面设计: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以便操作员可以直观地监控和控制工艺过程,包括图形界面和报警界面等。
4.网络设计:设计SCADA系统的网络架构,包括局域网和远程访问网络,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可靠性。
三、系统部署1.硬件采购: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采购所需的服务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
2.软件开发和配置: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SCADA系统软件的开发和配置,包括报警设置、数据记录等功能。
3.硬件安装和调试:安装和连接硬件设备,并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硬件设备可以正常工作。
4.软件安装和调试:安装SCADA系统软件,并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培训和使用:对操作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SCADA 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SCADA/EMS/DMS一体化系统主站技术方案综述目录第一章主站系统的现状及新技术的发展 (1)1.1 概述 (1)1.2 电力企业控制中心应用系统现状 (1)1.3 电力企业控制中心的技术发展 (3)1.3.1 CORBA中间件技术 (3)1.3.2 国际标准IEC 61970 CIM/CIS与企业集成总线(UIB) (4)1.4 建设一体化系统主站的技术关键 (4)1.4.1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分布式运行平台 (4)1.4.2 遵循CIM标准的数据库平台 (5)1.4.3 基于CIM的图-模-库一体化的人机交互平台 (5)1.5 建设一体化系统的意义 (5)第二章一体化系统的特点及结构 (6)2.1 设计原则 (6)2.1.1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原则 (6)2.1.2 标准化和互操作性原则 (6)2.1.3 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6)2.1.4 安全性和可靠性 (6)2.2 技术特点 (6)2.2.1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一体化平台 (6)2.2.2 遵循国际标准IEC 61970 CIM/CIS的数据库平台 (6)2.2.3 分层构件化的分布式系统设计 (7)2.2.4 基于CIM标准的图-模-库一体化技术 (7)2.2.5 强大的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能力 (7)2.2.6 Web报表和Web浏览技术 (7)2.2.7 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电力应用软件包 (7)2.2.8 面向电力市场 (7)2.3 体系结构 (7)第三章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案 (9)3.1 概述 (9)3.2 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 (9)3.3 数据库平台 (10)3.4 网络平台 (10)3.5 应用平台 (11)3.6 一体化系统方案 (13)第四章一体化系统功能概要 (15)第一章主站系统的现状及新技术的发展1.1 概述能量管理系统作为电力系统控制中心用于电网监视、控制和优化的计算机系统总称,其目的是用最小成本保证电网的供电安全性。
机房监控SCADA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工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不断寻找更稳定、更高效的机房监控SCADA系统解决方案。
机房监控SCADA系统作为一种智能化的监控和控制系统,可以对机房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提高机房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机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报警,确保机房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如何选择合适的机房监控SCADA系统解决方案,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二、机房监控SCADA系统概述机房监控SCADA系统是指一种可编程的、可视化的、分布式的、实时的监测和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监控机房的运行状态、环境参数和安全问题,实现机房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机房监控SCADA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监测部分、控制部分和管理部分。
1.监测部分:主要负责机房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包括机房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电能、空气质量、光照强度等。
2.控制部分:主要负责机房设备的远程控制,包括机房空调、UPS电源、发电机组、照明设备、安防设备、门禁设备等。
3.管理部分:主要负责机房监控SCADA系统的管理,包括系统的配置、运行状态的查看、故障报警的处理、历史数据的存储和分析等。
三、机房监控SCADA系统解决方案为了满足不同企业对机房监控SCADA系统的不同需求,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机房监控SCADA系统解决方案。
1.监测型解决方案监测型解决方案主要针对机房环境的监测和报警,包括机房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异常报警。
该解决方案适用于对机房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企业,如金融、电信、IT等行业。
2.控制型解决方案控制型解决方案主要针对机房设备的远程控制,包括机房空调、UPS电源、发电机组、照明设备、安防设备等的远程控制。
该解决方案适用于对机房设备的智能化控制要求较高的企业,如制造业、电力行业等。
3.综合型解决方案综合型解决方案是监测型解决方案和控制型解决方案的组合,即能够同时实现机房环境的监测和机房设备的远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