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金属材料--第一章-耐蚀合金化途径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39
主要试题题型:一、简答题(约30分)二、填空题(约20分)三、选择题(约10分)四、腐蚀事例分析(3- 4小题,共40分)第一章 腐蚀电化学基础1、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特性——双电层金属浸入电解质溶液内,其表面的原子与溶液中的极性水分子、电解质离子、氧等相互作用,使界面的金属和溶液侧分别形成带有异性电荷的双电层。
2.电极电位电极电位:电极反应使电极和溶液界面上建立的双电层电位跃。
3.金属电化学腐蚀的热力学条件(1). 金属溶解的氧化反应若进行,则金属的实际电位必更正于金属的平衡电极电位。
E>Ee,M(2)去极化反应若进行,则有金属电极电位必更负于去极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电位。
E<Ek0上述条件需同时满足。
4、极化极化现象:电池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流流动而引起电极电位偏离初始值的现象。
极化现象的根本原因:电极反应与电子迁移的速度差。
极化曲线定义:用来表示极化电位与极化电流或极化电流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作用:判断电极材料的极化特性。
腐蚀极化图定义:将构成腐蚀电池的阴极和阳极极化曲线绘在同一E -I 坐标上得到的图线,简称极化图。
对给定的腐蚀电池,工作稳定时的腐蚀电流为Icorr ,则初始电动势问题:如增加最有效的阴极的面积,或添加去极剂,搅拌等,将使Ex -S 水平线向正方向移动(为什么?)5、超电压(过电位)腐蚀电池工作时,由于极化作用使阴极电位变负,阳极电位变正。
这个值与各极的初始电位差值的绝对值称为超电压或过电位。
以η表示。
超电压量化的反映了极化的程度,对研究腐蚀速度非常重要。
6.金属的耐蚀性能评定(针对全面腐蚀 为什么?)金属耐蚀性也叫化学稳定性,即金属抵抗介质作用的能力。
对全面腐蚀,通常以腐蚀速度评定。
对受均匀腐蚀的金属,常以年腐蚀深度来评定耐腐蚀的等级7、腐蚀速度的工程表示方法重量法:以金属腐蚀前后金属质量的变化来表示,分失重法和增重法。
常为实验室采用。
失重法适用于腐蚀产物能很好地除去而不损伤主体。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耐蚀性1 耐蚀材料:金属材料:铁碳合金的耐腐蚀性,耐腐蚀低合金钢,耐热钢与高温合金,不锈钢,铝和铝 合金,镍和镍合金,其他有色金属及合金。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合成树脂,常用塑料,橡胶,耐腐蚀无机非金属材料,炭、石墨材料,复合材料。
2 纯金属耐蚀的原因由于自身热力学稳定性而耐腐蚀;由于钝化而耐蚀;由于形成有保护作用的产物膜而耐蚀。
3 合金化提高耐蚀性加入适当的合金化元素,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加入适当的合金化元素,提高材料的钝化能力;加入适当的合金化元素,形成表面保护膜的能力。
4 腐蚀的热力学条件: ,去极化剂0还原反应的平衡点位大于金属M 氧化反应的平衡点位。
5 两类常见的去极化剂:氢离子,氧6 金属腐蚀决定因素:热力学+动力学;热力学-反应倾向,动力学--反应速度7 金属钝化条件:氧化性或含氧介质;金属非钝化条件:在非氧化性介质中或还原性介质;钝化膜的破坏: F-、Cl-、Br-等卤素离子。
8 工业性污染大气腐蚀性最强,其次是城市及沿海地区的大气,内地农村地区的大气腐蚀性最低。
9 耐蚀材料选用原则:1强还原性或非氧化性环境:由于材料不易钝化或钝化膜不稳定,因此不宜使用可钝化材 料,应选择依靠自身热力学稳定的耐腐蚀材料2 氧化性很强的环境:应该选择钛与钛合金、锆合金等;3 氯离子环境:不宜使用钝化金属;4 允许的腐蚀速率:使用不同类型的材料和构件,耐蚀性要求相对较低的通用材料一般可允许有较高的腐蚀速率;5 对受力结构或重要构件:特别要防止发生应力腐蚀破裂,选材时要避免可能导致应力腐蚀的材料—介质组合。
6 利用已有经验第六章 铝和铝合金1 合金元素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电位正移元素:Mn 、Cu 和Si ;电位负移元素: Zn 和Mg ; 牺牲阳极保护设计:加入Zn 、Al ,形成电位低的Al-Zn-Mg 第二相,作为阳极牺牲保护基体Al 相。
2 晶间腐蚀(1)腐蚀表现形势:腐蚀由表面开始,沿晶粒边界向材料内部发展;(2)两类情况 ① 晶间相电极电位比基体负:如Al-Mg 合金,其晶间相Mg5Al8电极电位比合金基体要低;② 晶间相电极电位比基体正:如Al-Cu 合金,其晶间相CuAl2电极电位比合金基体要正。
《材料腐蚀与防护》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何谓腐蚀?为何提出几种不同的腐蚀定义?2.表示均匀腐蚀速度的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联系?3.镁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为 1.45g/m2.d, 问每年腐蚀多厚?若铅以这个速度腐蚀,其ϖ深(mm/a)多大?4.已知铁在介质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1mA/cm2,求其腐蚀速度ϖ失和ϖ深。
问铁在此介质中是否耐蚀?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热力学1.如何根据热力学数据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如何使用电极电势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2.何谓电势-pH图?举例说明它在腐蚀研究中的用途及其局限性。
3.何谓腐蚀电池?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可能引起的腐蚀种类。
4.金属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区别是什么?5.a)计算Zn在0.3mol/LZnSO4溶液中的电解电势(相对于SHE)。
b) 将你的答案换成相对于SCE的电势值。
6.当银浸在pH=9的充空气的KCN溶液中,CN-的活度为1.0和Ag(CN)2-的活度为0.001时,银是否会发生析氢腐蚀?7.Zn浸在CuCl2溶液中将发生什么反应?当Zn2+/Cu2+的活度比是多少时此反应将停止?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反应动力学1.从腐蚀电池出发,分析影响电化学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
2.在活化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浓差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混合电位理论的基本假说是什么?它在哪方面补充、取代或发展了经典微电池腐蚀理论?5.何谓腐蚀极化图?举例说明其应用。
6.试用腐蚀极化图说明电化学腐蚀的几种控制因素以及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
7.何谓腐蚀电势?试用混合电位理论说明氧化剂对腐蚀电位和腐蚀速度的影响。
8.铁电极在pH=4.0的电解液中以0.001A/cm2的电流密度阴极化到电势-0.916V(相对1mol/L甘汞电极)时的氢过电势是多少?9.Cu2+离子从0.2mol/LCuSO4溶液中沉积到Cu电极上的电势为-0.180V(相对1mol/L甘汞电极),计算该电极的极化值。
《金属腐蚀原理》作业题绪论1、金属腐蚀按照腐蚀过程的特点可以分为几类?2、均匀腐蚀情况下金属腐蚀速度的衡量指标有哪几种?第一章金属电化学腐蚀倾向的判断1、什么是内电位、外电位、电化学位?2、什么是绝对电极电位、相对电极电位?两者有何区别?3、相间电位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什么是金属的平衡电极电位?5、结合电位-pH图说明处于腐蚀状态的金属可以采取哪几种防腐蚀方法?第二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1、什么是原电池的极化作用?什么是阳极极化、阴极极化?2、极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3、掌握电化学极化时,极化电流与过电位之间的关系方程式。
4、熟练掌握稳态极化时的动力学公式,掌握强极化区和微极化区极化过电位和极化电流之间近似极化公式的推导过程。
5、什么是共轭体系?分析课本p61页图2-17中各点所对应的电流和电位的物理意义。
6、结合图2-19详细说明牺牲阳极保护法的基本原理。
7、结合活化控制的腐蚀体系极化公式(课本公式2-60)分析金属腐蚀速度测试的电化学方法都有哪些?8、腐蚀体系中,当电流处于强极化区时采用何种测试方法?微极化区采用何种测试方法?各有何适用条件?各自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弱极化区的测试方法有哪几种?掌握两点法和三点法的推导过程。
第三章氢去极化腐蚀和氧去极化腐蚀1、什么是氢去极化?什么是氧去极化?各自发生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氢过电位?氢过电位的数值大小对氢去极化腐蚀有何影响?3、金属中具有不同氢过电位的杂质存在对基体金属腐蚀速度的影响情况是什么?4、什么是铂盐效应?以铁和锌在酸中的腐蚀速度为例说明氢过电位对于腐蚀速度的影响情况。
5、氧去极化腐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6、什么是氧浓差电池?在氧浓差电池中何者做阳极,何者做阴极?第四章金属的钝化1、什么是钝化作用?什么是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2、结合金属的钝化曲线分析钝化过程中的电化学参数,并说明阳极保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阳极钝化曲线的测定和塔菲尔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时的极化曲线各自采用什么方法测定?4、目前钝化理论主要包括哪几种?每种钝化理论所能够成功解释的问题是什么?第五章常见的局部腐蚀1、什么是电偶腐蚀?其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差异效应?什么是正差异效应、负差异效应?3、电偶序的排序理论依据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构成电偶腐蚀的原电池如何判断其阴阳极?4、什么是小孔腐蚀?小孔腐蚀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小孔腐蚀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小孔腐蚀的电化学测试方法是什么?5、什么是缝隙腐蚀?缝隙腐蚀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与孔蚀相比较,缝隙腐蚀有什么不同?6、什么是晶间腐蚀?结合不锈钢说明晶间腐蚀发生的机理是什么?7、什么是应力腐蚀破裂?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的条件是什么?8、什么是腐蚀疲劳?磨损腐蚀?选择性腐蚀?第八章腐蚀控制方法1、什么是阴极保护?阴极保护包括哪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何不同?2、什么是负保护效应?什么是阴极保护的最小保护电位?3、说明牺牲阳极保护法和外加阴极电流保护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能够结合伊文思极化图进行分析。
《材料腐蚀与防护》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何谓腐蚀?为何提出几种不同的腐蚀定义?2.表示均匀腐蚀速度的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联系?3.镁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为1.45g/m2.d, 问每年腐蚀多厚?若铅以这个速度腐蚀,其深(mm/a)多大?4.已知铁在介质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1mA/cm2,求其腐蚀速度失和深。
问铁在此介质中是否耐蚀?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热力学1.如何根据热力学数据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如何使用电极电势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2.何谓电势-pH图?举例说明它在腐蚀研究中的用途及其局限性。
3.何谓腐蚀电池?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可能引起的腐蚀种类。
4.金属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区别是什么?5.a)计算Zn在0.3mol/LZnSO4溶液中的电解电势(相对于SHE)。
b) 将你的答案换成相对于SCE的电势值。
6.当银浸在pH=9的充空气的KCN溶液中,CN-的活度为1.0和Ag(CN)2-的活度为0.001时,银是否会发生析氢腐蚀?7.Zn浸在CuCl2溶液中将发生什么反应?当Zn2+/Cu2+的活度比是多少时此反应将停止?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反应动力学1.从腐蚀电池出发,分析影响电化学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
2.在活化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浓差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混合电位理论的基本假说是什么?它在哪方面补充、取代或发展了经典微电池腐蚀理论?5.何谓腐蚀极化图?举例说明其应用。
6.试用腐蚀极化图说明电化学腐蚀的几种控制因素以及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
7.何谓腐蚀电势?试用混合电位理论说明氧化剂对腐蚀电位和腐蚀速度的影响。
8.铁电极在pH=4.0的电解液中以0.001A/cm2的电流密度阴极化到电势-0.916V(相对1mol/L甘汞电极)时的氢过电势是多少?9.Cu2+离子从0.2mol/LCuSO4溶液中沉积到Cu电极上的电势为-0.180V(相对1mol/L甘汞电极),计算该电极的极化值。
金属耐腐蚀合金化原理§5-1 金属耐腐蚀合金化原理工业上所用的金属材料中,纯金属并不多,应用较多的则是铁、铜、镍、钛、铝、镁等各类金属的合金。
本节讨论如何通过合金化与热处理等途径,从成分与组织上使合金具有高的耐蚀性,并阐明其作用原理。
一、提高金属的热力学稳固性以热力学稳固性高的元素进行合金化,向不耐蚀的合金中加入热力学稳固性高的合金元素进行合金化,可在合金表面形成由贵金属组元构成的连续保护层,提高其耐蚀性。
比如,铜中加金,镍中加铜,铬中加镍等。
但是其应用是有限的。
由于,一方面要耗费大量的贵金属,经济上昂贵;另一方面,由于合金组元在固态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许多合金要获得具有多组元的单一固溶体是比较困难的。
二、降低阴极活性在阴极操纵的金属腐蚀中,可用进一步加强阴极极化的办法来降低腐蚀速度。
如金属在酸中的活性溶解就能够用降低阴极活性的方法减少腐蚀。
具体方法是:1.减小金属或者合金中的活性阴极面积金属或者合金在酸中腐蚀时,阴极析氢过程优先在氢超电压低的阴极相或者夹杂物上进行。
假如减少合金中的阴极相或者夹杂物,减小了活性阴极面积,增加了阴极极化电流密度,增加阴极极化程度,阻碍阴极过程的进行,提高耐蚀性。
比如,当铝中铁含量减少时,其在盐酸中的耐蚀性提高,如P128图1。
这是由于铁能形成阴极相。
关于阴极操纵的腐蚀过程,使用固溶处理获得单相固溶体组织,可提高耐蚀性。
反之,退火或者时效处理降低其耐蚀性。
2.加入氢超电压高的元素加入氢超电压高的元素,可提高阴极析氢超电压,显著降低合金在酸中的腐蚀速度。
但它只适用于不产生钝化的析氢腐蚀。
如金属在非氧化性或者氧化性低的酸中的活性溶解过程。
比如,在锌中含有铁、铜等电位较高的金属杂质时,加入氢超电压高的镉、汞,可使锌在酸中腐蚀速度显著降低。
又如,在含有较多杂质铁的工业纯镁中,添加0.5-1%锰可大大降低其在氯化物水溶液中的腐蚀速度,这是由于锰比铁高得多的析氢超电压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