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常见病及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常见鸡疾病的防治措施-鸡病防冶本文主要介绍了鸡的常见疾病,对鸡新城疫、鸡细菌性呼吸道病、春冬季节鸡常见疾病的种类和防治措施、鸡舍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前言我国是鸡的养殖大国,很多生产链及销售链都依靠鸡的养殖来维系。
鸡在生长的过程中常会发现很多疾病,只有加强对常见疾病的防治才能使鸡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二、鸡新城疫本病的病原体是新城疫病毒。
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家禽都可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90%以上,以春季多见。
1.临床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垂头缩颈,鸡冠和肉鬓明显发苷,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饮水增多,口鼻多有粘液流出,倒提病鸡,嗉囊内流出酸臭浑浊粘液。
后期有神经症状,如摇头、瘫痪、扭脖子如观星状,排黄绿色的稀便,产蛋下降,产软壳蛋。
2.剖检病理变化腺胃乳头明显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肠壁不同程度的坏死,枣核样溃疡灶,突出于粘膜表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卵巢变形,坏死。
泄殖腔粘膜严重出血和充血,直肠有明显的出血带。
鼻腔、喉头、气管内有浆液性、渗出物和出血,蛋鸡多见卵泡出血,坏死及破裂,进而形成卵黄性膜炎。
3.防治措施一旦发生疫情,可及时注射鸡新城疫,高免蛋黄抗体,或用4倍剂量Ⅳ系苗紧急接种。
三、鸡细菌性呼吸道病1.鸡呼吸道疾病有很多种原因,其临床实践往往是多病因。
主要病原包括细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曲霉属、某些病毒和寄生虫。
除此之外,环境潮湿、通风不良、养殖密度过大等不良环境因素也是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1.1雏鸡沙门氏杆菌病。
雏鸡沙门氏菌病是通过卵孵化感染常见的传染病,在南方一些地区目前的这种疾病有增加的趋势。
个体养殖过程中的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死亡率甚至达到30%。
本病的特点是排便为白色糊状,养殖户一般称该种病为白痢。
这种疾病更多发生在雏鸡中,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
雏鸡染病之后羽毛相对蓬松,临床表现为翅膀打开、提腹式呼吸动作加快,并且伴有咳嗽声。
鸡常见的病症及防治方法一、马立克氏病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逐日消瘦,缩头闭眼不愿走动。
歪头,嗉囊下垂,垂翅,瘫痪。
有的见虹膜混浊,边缘不整齐,瞳孔缩小甚至失明。
少数见皮肤长瘤。
拉青白粪便。
预防:出生24小时内注射第一次疫苗。
用药:目前还未有特效药物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出生时免疫二、(鸡瘟)新城疫:传染源:新城疫病毒(副粘病毒)症状:黄绿粪,发烧(43-44度),闭嘴不吃东西,怪叫,精神不振,减食费食,鸡冠发紫,摇头,呼吸困难,嗉囊涨气,有呼吸道症状(假呼吸道)解剖:淋巴出血坏死,腺胃肿胀,乳头有出血点,肌胃有出血,用药:清新乐(中药成分比较稠,要用开水烫)或新城疫疫苗5-6倍量急性接种饮水三、法氏囊病症状:精神沉郁、毛松、怕冷、打堆、体温升高、步态不稳、卧地,常见两翅下垂,头颈贴地。
食欲不振或废绝,饮水增加。
黄白色或浅白色水样稀粪,胀嗉。
发病后很快出现死亡。
解刨:肌肉出血,法氏囊水肿出血,腺胃有出血点,肾苍白、肿大。
预防:14日龄用法氏囊疫苗。
四、鸡痘症状:冠、肉髯、眼缘、嘴边及喉等无毛部位长出痘疮。
由于痘疮的影响,会出现精神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的可见因吃不到料、饮不到水或呼吸窒息而死亡。
预防:18-30日龄时剌种鸡痘疫苗。
此病在夏秋季高发,注意鸡场驱蚊虫。
五、球虫(寄生虫病)症状:炸毛,精神不好,不入大群,闭眼睡觉,脸部发白。
拉红粪,血便解剖:肠壁增厚,有粘液,有出血点盲肠书虫血便:颜色鲜亮,亮红色小肠球虫血便:浅红色用药:磺胺类,地克珠利,驱球止痢六、大肠杆菌症初期:腹痛,拉白稀,炸毛,眼睛流泪,鸡冠有白屑。
严重:拉黄粪,绿粪,肿眼睛,肿头解剖:气囊浑浊增厚,肺上有出血黏液,口腔喉头气管有黏痰,包心包肝用药:单硫酸卡那霉素,白头翁口服液,新霉素,氟苯尼考,麻杏石甘等。
散养鸡的常见病及防治散养鸡养殖技术要点1.粘虫病:主要表现为羽毛脏乱、跛行、烦躁、体重下降等。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定期给鸡洗澡、保持清洁卫生,使用驱虫药物如敌敌畏、拜芬古等。
2.结核病: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精神萎靡等。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定期给鸡消毒、强化饲料营养、注射结核病疫苗等。
3.鸡白痢:主要表现为大便异常、羽毛脏乱、食欲减退等。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饮水加药如磺胺类药物或地塞米松,保持鸡舍干燥卫生。
4.鸡伤寒:表现为厌食、发烧、腹泻等。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强化饲料营养、加强饮水卫生,注射或滴眼抗生素。
5.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表现为烧孔、排粪异常、消瘦、死亡率高等。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鸡场消毒、定期检查并治疗病鸡,使用疫苗进行免疫。
6.鸡结膜炎:表现为眼泪、发红、结痂等。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增加饮水量,眼部清洁和预防感染。
7.鸡脑炎:表现为神经症状、行动不便、发作性瘫痪等。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提高饲料质量、加强环境卫生,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8.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强化饲料营养、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散养鸡养殖技术要点:1.鸡舍设计:鸡舍应充分考虑通风、遮阳、保暖等因素。
合理的饮水设备和饲料投放设施也是必要的。
2.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饲喂方法是提高产蛋率和保持鸡健康的关键。
饲料中应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3.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饮水和饲料的消毒处理,注意鸡舍的卫生和通风。
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并对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4.排泄物处理:散养鸡的粪便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定期清理和处理粪便,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5.群体管理:散养鸡的群体管理要注重群居鸡的适应性和社会行为,保持群体的平衡,避免相互攻击等问题。
6.疾病监测: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包括鸡群的体温、食欲、粪便等指标的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
家养鸡常见病和防治方法家养鸡常见病和防治方法家养鸡是很多人的爱好,但是在养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家养鸡常见病和防治方法。
一、感冒感冒是家养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眼泪、呼吸困难等。
感冒的主要原因是寒冷潮湿的环境和不良通风条件。
预防措施:1.保持干燥: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湿气,保持干燥环境。
2.适当通风:保证鸡舍内空气流通,可以设置通风窗或开启机械通风设备。
3.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饲料,增强鸡的抵抗力。
治疗方法:1.提高环境温度:在鸡舍内设置取暖设备或增加灯泡等辅助供暖。
2.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饲料,如蛋黄、鸡肝等。
3.药物治疗:可以给鸡喂食抗生素或中药治疗。
二、腹泻腹泻是家养鸡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粪便稀水、色泽发黄等。
腹泻的主要原因是饮用污染水源或进食变质食物。
预防措施:1.保持清洁: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残留食物,保持环境卫生。
2.提供干净水源:保证饮用水源干净卫生,每日更换一次水。
3.注意饲料质量:选择新鲜、干燥的饲料,并避免进食发霉变质的食物。
治疗方法:1.停止进食:停止给予不适当的食物,只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等。
2.补充电解质: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电解质溶液,帮助恢复体力和水分平衡。
3.药物治疗:可以给鸡喂食抗生素或中药治疗。
三、传染性疾病除了感冒和腹泻,家养鸡还可能患上一些传染性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
这些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死性。
预防措施:1.消毒:定期对鸡舍内的设备、器具和地面进行消毒处理。
2.隔离:将新引进的鸡隔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患病迹象。
3.加强免疫:按时给鸡接种相关的疫苗,增强其免疫力。
治疗方法:1.及时发现: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的鸡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2.药物治疗:可以给鸡喂食抗生素或中药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3.安乐死:如果无法控制传染情况或者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需要考虑安乐死处理。
河南农业2019年第6期(上)YANG ZHI TIAN DI养殖天地接种疫苗。
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表现症状为昏睡、萎靡、排白色水样稀粪、饮水增多。
该病是以胸和腿的肌肉出血、法氏囊水肿、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病毒病,主要为害20~40日龄的鸡,15日龄 以下的小鸡很少发生。
(一)症状若健康鸡突然发病,严重时,2~3 d 可使60%~90%的鸡发病,高度昏睡、萎靡、排白色水样稀粪、饮水增多,少数鸡头、颈、身躯有震颤现象。
一般该病发生3天后鸡开始死亡,7~8 d 停止死亡,并且日龄鸡可鸡用弱毒苗进行第2次成年鸡较多发病,当吸气时,头颈高高举起和伸出,张开嘴,费力吸气,同时有“咕咕”声,常咳出黏液,最终气管里黏液蓄积过多而窒息死亡。
(二)防治方法1.健康鸡群应进行接种。
2.要经常消毒,引进鸡要多观察,发现病鸡立即隔离。
3.成年鸡用氢化可的松、土霉素进行治疗。
五、鸡痘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表现为痘痂和白喉型的假膜,鸡一般不会死亡,但影响产蛋和生长。
(一)症状鸡主要发病在70日龄以后,鸡冠生长快,可分为白喉型、皮肤型和混合型。
1.白喉型。
有1层灰白色的豆腐样薄膜在口腔和咽喉的黏膜上,不易剥离,并逐渐变厚,致鸡呼吸和饮食困难,情况严重时窒息死亡。
2.皮肤型。
在皮肤无毛处,如冠、眼皮、内髯等有麸皮样覆盖物,形成白色小节,很快变大,变为棕褐色痘痂。
3.混合型。
鸡若同时有上述2种症状出现,极易死亡。
(二)防治方法一是对症疗法。
若有假膜,可剥去假膜,涂碘甘油(80 m L 甘油+ 5%碘酊20 mL)。
二是免疫接种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6日龄以上小鸡及成年鸡可于25日龄及120日龄各刺种1次。
六、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一)症状该病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表现为产蛋下降、呼吸困难、高度致死。
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主要是体温升高、活动量减少,母鸡产蛋下降,同时有咳嗽、喷嚏、罗音等。
(二)防治方法一是疫苗接种,用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二是引进无病鸡;三是对鸡场进行消毒。
鸡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鸡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家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但是鸡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对鸡的生长、生产和健康造成影响。
所以,了解鸡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对鸡的养殖非常重要。
1. 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病季节在冬春季节。
禽流感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易引起家禽大规模死亡。
禽流感传染性强,一旦发生,病毒易在鸡群中迅速传播。
防治方法:①饲料及饮水消毒;②鸡舍保持干燥,定期清洁,一般每3个月进行一次彻底清洗、消毒;③加强鸡的营养供给,提高鸡的免疫力;④病鸡及时隔离治疗,对疫苗免疫的鸡进行加强免疫。
2. 气管炎气管炎是鸡的常见传染病,病原体主要为支原体、黏液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等。
气管炎主要是由于饲料过硬、饮水不洁、环境恶劣、温差大以及病原体感染等引起的。
防治方法:①合理设计鸡舍,保持鸡舍的通风良好、温度适宜;②定期对鸡舍进行清洁消毒;③尽量避免鸡舍内的湿度过高;④加强饲料的营养均衡,提高鸡的免疫力;⑤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很重要,定期更换饲料和饮水。
3. 鸡传染性法氏囊肿鸡传染性法氏囊肿是由法氏囊肿绦虫寄生于鸡的肝脏内引起的疾病。
法氏囊肿绦虫卵经粪便排出,鸡吃下感染的饲料后成虫在肠内寄生产卵,并通过循环经胆管再进入肝脏内,使肝脏组织发生炎症、成囊肿,鸡在生长过程中,暴发性病死率高。
防治方法:①定期进行驱虫,给鸡使用驱虫药物,控制绦虫的数量;②加强对鸡的管理,保持鸡舍的卫生,间接减少虫卵的传播;③防止鸡吃下感染的饲料,加强饲料的消毒和质量检测。
4. 新城疫新城疫是一种高致病性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家禽,很容易传播。
新城疫的传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后鸡出现典型的急性突发病症,死亡率很高。
5. 鸡传染性腹水病鸡传染性腹水病是一种由鸡传染性腹水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气管和消化道传染,常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腹水病的主要表现是腹部腹水及肝脏肿大,引起鸡的死亡率较高。
鸡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常见鸡病症状与治疗方法鸡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当前正是夏秋季节更替时节,温度变化大,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是畜禽、鱼类等动物的易发病时节。
此时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病害,造成畜禽和鱼类因群发性和流行性病害死亡,损失较大。
因现将这个时期鸡常见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
一、加强饲养管理夏季要保证鸡舍通风凉爽,及时供应饮水,勤换垫料,注意降低饲养密度;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杜绝大小鸡混群饲养。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的含量。
饲料要新鲜、无腐败、无霉味。
为减少应激,促进生长,提高产蛋率,可在饲料中加杆菌肽锌或碳酸氢钠。
二、搞好卫生消毒鸡舍内外要勤清扫,饮槽、饮水器要勤洗刷,粪便要勤除,同时要定期进行消毒,经常灭鼠、灭蚊蝇、灭蟑螂。
三、加强鸡病防治对鸡的病毒性传染病和部分细菌性传染病,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检测制度化。
鸡病一旦发生,要及时进行治疗。
1、鸡喉气管炎。
病毒唑、大青叶、链霉素配合应用,可提高治愈率。
病毒唑每支用于5只成鸡,大青叶每只鸡1毫升,链霉素每支注射10只鸡,肌肉注射,每天2次,3天~5天即愈。
2、鸡痘。
可用病毒灵、VC、土霉素同时内服,一般这三种药物各一片,天天1次~2次,连服5天~7天即愈。
3、法氏囊炎。
卵黄抗体,每只鸡每次注射.5毫升~1毫升,一般1次~2次即愈。
不愈的加用“酮安合剂”,疗效可达100%。
4、鸡新城疫。
可用Ⅰ系疫苗大剂量喷雾,能有效地进行防治。
喷雾时要注意鸡的密度要大,雾滴要小。
门窗封闭要严。
喷后闷半小时,一般24小时即减轻。
病情不见好转的再注射抗体.5毫升~1毫升,3天~4天即愈。
5、产蛋下降综合症。
用“蜂安乳合剂”治疗,5天~7天即愈,一般每次用更年安l片、人参蜂王浆1毫升、奶粉5克,治愈率可达99%。
6、曲霉菌病。
可用制曲霉菌素,每片.5克,每片喂鸡20只,连喂5天~7天,同时饮用红霉素水。
鸡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8篇第1篇示例:鸡是我国民众常见的家禽之一,因其产蛋多、肉质好而备受青睐。
鸡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了解鸡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对于饲养鸡的养殖户至关重要。
一、鸡的常见病1. 气管炎:气管炎是鸡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
患病的鸡会出现打喷嚏、流清鼻涕、呼吸困难等症状。
2.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是引起鸡腹泻和尿囊炎等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会导致鸡体重下降、毛色暗淡、食欲不振等症状。
3. 新城疫: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会导致鸡出现突然死亡、呼吸困难、咽喉及眼睛肿胀等严重症状。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会导致鸡出现打喷嚏、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
二、鸡的防治方法1.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卫生,适时更换鸡舍内的垫料,并定期进行消毒,有效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2. 饲料合理搭配:科学搭配饲料,保证鸡群的营养均衡,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 注重环境卫生:保持鸡舍通风、透光、温度适宜,避免鸡群受到湿度和寒冷的影响,减少疾病的传播机会。
4. 定期检查鸡群:定期对鸡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
5. 注射疫苗:定期给鸡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鸡群重要传染病的发生。
对于饲养鸡的养殖户来说,了解鸡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才能确保鸡群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加强管理,科学养殖,做好疾病防控,确保鸡群的健康和生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第2篇示例: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禽之一,但是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鸡的常见病也日益增多。
了解鸡的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确保鸡的健康和生长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鸡病以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鸡的常见病1. 鸡传染性喉炎:鸡传染性喉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鸡的几种主要传染病防治
鸡是人类重要的农业家禽之一,但是鸡也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这些传染病不仅会导致鸡的死亡,还会对养鸡业产生严重的威胁。
了解鸡的传染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1. 新城疫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毒在鸡的体内繁殖迅速,会导致鸡的呼吸困难、羽毛蓬松、眼睛肿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死亡。
防治新城疫的主要措施是疫苗接种,及时隔离感染的鸡群,并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保持鸡舍的清洁。
2.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该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感染以及食入污染的饲料和水源而传播。
感染禽流感的鸡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大量鸡的死亡。
预防禽流感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避免与野生鸟类接触,及时发现感染鸡群并隔离,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卫生。
3. 传染性法氏囊炎
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法氏囊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菌可在鸡的鼻子和喉咙部位繁殖,并通过呼吸道传播。
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鸡会出现喉咙肿胀、呼吸困难、痰液分泌增多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鸡的死亡。
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鸡的常见病治疗如下1、鸡新城疫(ND)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
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
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
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
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
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竭而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
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
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
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
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
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鸡常见疾病与预防控制措施
鸡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食品来源之一,其加工品种和各种肉制品广泛应用于生活
和餐饮业中。
然而,鸡疾病的发生对鸡的生产和繁殖限制很大,甚至会直接影响食品安全。
下面介绍几种鸡的常见疾病以及预防控制措施。
1. 新城疫
新城疫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瘟疫,其主要症状为呼吸道炎症、神经炎和器官出血,新
城疫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鸡的整个鸡群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其死亡率可高达90%。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和环境清洁卫生。
(2)采取隔离措施,对患有新城疫的鸡及时处理。
(3)注射专门疫苗,预防鸡群被感染。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为咳嗽、打喷嚏和呼
吸急促。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以致使鸡的生长速度变慢,严重的情况会导致鸡的死亡。
(2)控制饲料和喝水的来源和质量,确保健康的饮食环境。
(3)及时将存在传染病的鸡和鸡群移走,进行隔离,避免病菌的扩散。
3. 鸡霍乱
鸡霍乱是一种由细胞毒素引起的急性肠道疾病,主要症状为拉肚子、呕吐等。
若不及
时治疗,鸡霍乱会导致鸡甚至整个鸡群死亡。
(2)保持饮水卫生,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3)对病菌进行灭菌和消毒,尽量避免病菌传播。
以上三种鸡疾病都是十分常见的疾病,预防控制非常重要。
要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每天做好鸡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调整鸡饲料和水,注射疫苗、
采取隔离措施,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做好这些预防措施,才能确保鸡养殖业的持续、稳
定和有利的发展。
鸡常见病症状与防治措施一.病毒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流感,鸡痘,马立克,白血病,减蛋综合症。
1.新城疫:症状:呼吸困难,伸颈气喘,有特殊的“咯咯”叫声,排绿色稀便,扭颈,转圈;蛋鸡产蛋下降,产软壳蛋、沙皮蛋等。
剖解:腺胃乳头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小肠有“枣核样”出血或坏死灶。
防制:(1).定期疫苗接种,发病时用“蜂胶急救液”“败毒强抗素”“新法毒克”+“应激爽”饮水,连用3—5天。
(2).为控制继发感染用“保心肝”或“克杆菌”饮水,连用3—5天。
2.法氏囊炎:症状:排白色或米汤样稀便。
剖解:腺胃出血,胸肌,腿肌条斑状出血,肾脏尿酸盐沉积,呈花斑肾,法氏囊肿大,出血,呈紫葡萄样。
防制:败毒强抗素或新法毒克+黄芪VC多维健+大败菌饮水,连用3—5天,晚上用保肝护肾或肾达欣饮水,连用3—5天3.传染性支气管炎:症状:(1).呼吸繁殖型:呼吸困难,张嘴呼吸,产蛋下降,沙皮蛋,软皮蛋。
(2).腺胃型:过料,消化不全,消瘦。
腺胃肿大如球,切面外翻,腺胃粘膜出血。
(3).肾型: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呈花斑肾,排白色石灰样稀便。
防制:呼吸殖繁型:蜂胶急救液(可喷雾)或败毒强抗素+阿奇毒克或太妙强喘饮+黄芪VC多维健饮水连用3—5 天。
用炎毒咳喘拌料连用5天。
肾型:新法毒克或五疫毒克+速补2000饮水连用3—5天,晚上用保肝护肾或肾达欣饮水连用3—5天。
拌料用肾畅连用3—5天。
腺胃型:腺胃炎消+肠毒血刹+败毒消食灵饮水连用3—5天。
用百消丹+胃肠黏膜保护剂+小苏打拌料连用3—5天。
4.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呼吸极度困难,喉头肿胀出血,咳血,甩血。
防制:蜂胶急救液(可喷雾)或败毒强抗素+阿奇毒克+速补2000饮水连用3—5天,拌料用炎毒咳喘或咳喘感克连用3—5天。
5.禽流感:症状:鸡冠青紫,脚鳞出血,呼吸困难,肿头肿脸,突然死亡,温和型的产蛋下降,沙皮蛋,软壳蛋,咳嗽气喘。
剖解:腺胃出血,气管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卵巢出血坏死,输卵管和子宫水肿。
鸡常见病的诊断及防治一新城疫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效接触性败血传染病。
〈1〉症状患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喘,张口呼吸,闭眼呆立,排黄绿色或白色稀类,嗉囊内充满粘液,倒提流出大量酸臭液体,鸡冠及肉垂暗红或青紫。
蛋鸡则产蛋迅速下降、蛋壳奶色、粗糙、并出现畸形蛋、软皮蛋。
后期见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转圈、扭劲、头触地或抬头望天等。
非典型新城疫主见呼吸困难,鸡只零星死亡,拉绿粪,生产性能下降,个别见神经症状。
〈二〉剖检:嗉囊内积有酸臭液体,气管环充血,内有粘液;腺胃乳头点状出血,腺胃两端粘膜可见出血和溃疡,肌胃角质膜下偶见出血条纹,十二指肠近末端,卵黄遗迹后4—5厘米处,盲肠尖回肠、盲肠扁桃体等见肿胀,出血或溃疡,直肠针尖关出血,腹腔脂肪见出血点,卵泡充血、出血、畸形、液化,肝脏有时见出血点或坏死灶。
〈三〉防治:1、4—5 倍量新城疫系Ⅳ苗饮水紧急接种。
2、乳酸环丙沙星5g/200斤水连饮4 天。
3、电解多维饮水。
二、传染性法氏病〈一〉症状:突然发病,病鸡精神沉郁,采食下降,羽毛蓬松,缩头呆立,闭眼卧地不起。
拉白色稀粪,后迅速死亡,两爪干桔。
〈二〉剖检:胸肌、腿肌散布点头出血或条纹状出血斑,脾胃和肌胃交界处见血带和出血斑,肾脏肿胀,尿酸盐沉积呈“花斑肾”。
法氏囊肿大变硬,浆膜水肿,呈胶冻样,外观浅黄色或柴葡萄状,切开囊腔,皱褶水肿,内见血液或粘液性渗出物,后期法氏囊萎缩,内有黄色干酷样物质。
〈三〉防治1、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2mL/只一次性注射。
2、电解多维饮水。
3、蒽诺沙星5g/200斤饮水,连用4天。
三、马立克氏病本病最早3周龄发病,但多数在2—5月龄发病。
<一>症状病鸡消瘦、贫血、鸡冠萎缩,呈苍白色,拉绿色稀粪,生产性能下降或丧失,最终衰竭死亡。
神经型患鸡见神经状如大劈叉、垂翅、软劲等。
眼型常为一侧眼失明,虹膜褪色,瞳孔缩小,边缘不整齐。
皮肤主见局部皮肤增厚,上有灰白色大小不等的肿瘤病灶。
鸡常见疾病与预防控制措施
鸡是人类常见的家禽之一,它们在农村和城市都有广泛的养殖和饲养。
鸡也容易患上
各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鸡疾病,并讨论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传染性鼻窦炎
传染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鸡疾病,由鼻窦炎病毒引起。
该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并
可迅速在鸡群中传播。
鼻窦炎病毒引起的鼻窦炎可导致鸡群中的生产力下降和死亡率增
加。
预防和控制措施:
1. 合理的饲养环境:饲养场应保持干燥和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过度拥挤。
2. 规范的养殖管理:加强饲养场的卫生监控,定期清洁和消毒鸡舍。
3. 强制疫苗接种:定期给鸡群接种鼻窦炎疫苗,以增强鸡的免疫力。
二、新城疫
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新城疫病毒在鸡群中传播迅速,能导致高死亡率。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四、鸡腹膜炎
鸡腹膜炎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腹膜炎可以导
致鸡的死亡率增加,对鸡群的生产力造成严重影响。
总结:
针对鸡常见的疾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强制疫苗
接种、规范的养殖管理和饲养环境控制。
严格的检疫措施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步骤。
只有通过综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我们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鸡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
保证鸡的健康和生产。
鸡病诊断与防治第一节鸡新城疫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有神经症状,产蛋急剧下降,浆粘膜出血,传播快,死亡率高。
它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流行特点1、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特别是在初春、秋冬季节交替之时更易发生。
鸡新城疫流行时以鸡的易感性最高,鸽子、鹌鹑、鹦鹉、火鸡、鸵鸟等都可以感染发病.特别是鸽子和鹦鹉对本病的流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2、病死鸡是主要传染源.健康鸡接触病鸡、病鸡的排泄物及分泌物、病鸡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和消化道感染发病。
3、近几年来,一些养鸡场常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其特点是发生在免疫鸡群,尤其是在30日龄、100日龄、250日龄左右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雏鸡最初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其后表现出新城疫的神经症状.100日龄左右的育成鸡主要表现为病鸡生长不良,消瘦、瘫痪和排稀绿粪,鸡群有零星死亡,影响鸡的产蛋性能,产蛋率达不到标准水平.产蛋鸡群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产蛋量下降,蛋壳质量变差,褪色蛋、白壳蛋、软皮蛋增多,死亡率稍有增高,病程较长,产蛋率回升缓慢,产蛋水平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临床症状与诊断1、潜伏期一般为3———5天,雏鸡和育成鸡发病比成鸡严重。
2、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离群呆立,羽毛蓬松,缩颈闭眼。
3、呼吸困难,张口伸颈,时有喘鸣音或咯咯声,有吞咽动作.鸡冠肉髯呈请紫色。
4、嘴角流涎,常有甩头动作。
倒提鸡时从口角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粘性液体。
5、采食量减少或废绝,下痢,粪便呈黄绿色或白色水样.6、部分病鸡出现脚、翼麻痹、瘫痪,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这种症状多见于发病的雏鸡和育成鸡。
解剖诊断1、口咽部蓄积粘液,嗉囊内充满酸臭、混浊的液体。
胸腺肿大,有暗红色点状出血。
2、喉头和气管粘膜充血、出血,有粘液.3、腺胃乳头出血、溃疡,腺胃与食道、肌胃交界处粘膜有条状出血或溃疡.法氏囊细沙样点状出血。
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一、概述鸡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的传染病,细菌性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普通病。
病毒性的传染病主要有鸡新城疫、禽流行性感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鸡痘等;细菌性的传染病主要有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有:鸡球虫病、鸡蛔虫病及鸡羽虱等;普通病主要有啄食癖等。
二、病毒性传染病(一)鸡新城疫鸡新城疫(NDV),又名亚洲鸡瘟,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神经紊乱、扭颈、严重下痢、粘膜和浆膜出血等症状。
该病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民间俗称“鸡瘟”。
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的粪便及口腔粘液。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尘土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结膜传染易感鸡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空气和饮水传播,人、器械、车辆、饲料、垫料(稻壳等)、种蛋、幼雏、昆虫、鼠类的机械携带,以及带毒的鸽、麻雀的传播对本病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能感染,但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大龄鸡。
纯种鸡比杂交鸡易感,死亡率也高。
某些土种鸡和观赏鸟(如虎皮鹦鹉)对本病有相当抵抗力,常呈隐性或慢性感染,成为重要的病毒携带者和散播者。
此外,人员、野禽、乱屠宰病鸡、死鸡带毒鸡或未经消毒处理的禽产品往往是造成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临床症状(1)最急性最急性型常于流行初期发病,病程极短,往往无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表现废食,衰竭,不立,冠髯呈紫色,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白色,有的病鸡呼吸困难,多余数日内死亡。
(2)急性体温升高,可达43~44℃;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紧闭目呈昏睡状,翅尾下垂,头下垂或伸入翅下,;鸡冠、肉髯紫红色或紫黑色;呼吸困难,时常张口呼吸,常有“咯咯”喘鸣声;倒提鸡时从口内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黏性液体;嗉囊内充满气体或液体;下痢,呈黄绿或黄白色蛋清样稀粪,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味恶臭;产蛋鸡产蛋量减少或停止,并见软蛋增多。
鸡的常见病及防治
教学目的:
1.掌握鸡的几种常见病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2.能够区分相似鸡的常见病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
鸡的常见病及防治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鸡是我们农村常见的家禽,疾病是养殖业的大敌。
经常观察鸡群,正确及时诊断治疗非常重要。
最常见的疾病有:
二、新授
1、鸡新城疫
群众叫“鸡瘟”获“传鸡”。
属于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冬春两季流行。
症状与病理变化:高烧、提问在43 o C -44 o C,精神沉郁,鸡冠和肉髯发紫,下痢。
粪便为绿色,呼吸困难,常带有咯咯声。
嘴内鼻腔有大量粘液流出。
剖检可见腺胃(也称小胃)乳头有出血点,这是本病的特异症状,肌胃角质层有呈竖条排列的出血点,消化道粘膜及喉头有出血点或溃疡。
预防:最有效的是接种新城疫疫苗。
接种疫苗必须按免疫程序进行。
处理:一旦发现有本病发生,染疫及同群的鸡都要就地扑杀,挖土深埋。
其他可用新城疫疫苗,按说明书要求作紧急预防接种。
另外要及时封锁隔离,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鸡舍,所有用具及地面2%-3%火碱水消毒。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又叫腔上囊病、甘布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破坏鸡体液免疫中枢器官——腔上囊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由于本病发生导致其他许多疫苗对鸡群的免疫失败。
各品种的鸡均能感染。
3-4周雏鸡最易感染。
病鸡下痢,排白色水样稀粪、口渴、脱水、厌食、翅下垂、体温43 o C -43.
5 o C,嗜眠、步态不稳。
剖检法氏囊病变,肌肉出血。
预防:预防本病主要是接种法氏囊疫苗。
坚持对种鸡检疫,搞好鸡舍卫生,严格消毒,隔离措施,使鸡群免受早期感染。
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现今多采用高免蛋黄液肌肉注射,雏鸡0.3-0. 5毫升,成鸡每千克体重2毫升,可收到良好效果。
3、鸡马立克氏病
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表现腿麻痹,各种内脏器官、眼睛及皮肤发生肿瘤性病变。
鸡对本病最易感染。
日龄越小,易感染性越高。
但发病和死亡多在2-5日龄。
本病根据病变部位和症状,可分为:
神经型:侵害坐骨神经,发生不全麻痹,不能行走,有的病鸡出现劈叉姿势。
内脏型:主要侵害心、肝、脾、肾、输卵管、卵巢等,发生肿瘤。
眼型:视力丧失,虹膜褪色,成为“白眼病”。
皮肤型:大腿、颈、背部皮肤增厚,有结节或痂皮,毛囊周围呈肿瘤状。
预防多采用出壳24小时内接种疫苗。
本病一般无特效药物治疗,现今多采用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病毒灵、病毒唑等。
4、鸡白痢
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常在5-6日龄开始发病,10-14天为发病高峰。
主要表现为白痢,并呈急性败血症经过。
症状:常见鸡肛门外面粘有黄白浆糊状的或堆积成块粪便,堵住泄殖腔。
粪便排不出,而发生“叽叽”痛哭声。
病鸡精神沉郁、呆立、怕冷、翅膀下垂、不食不饮、远离群体。
预防和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注意改善环境卫生环境,提高鸡只得抗病能力。
对病鸡可选用抗菌素治疗。
5、球虫病
是由球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及盲肠上皮细胞内产生的一种原虫病,从21日到49日龄最易感染。
症状及病理变化:本病特异症状是粪便带血。
解剖检验发现,肠内粪便为暗红色,其它肠部有炎症和出血。
外观症状同鸡白痢。
预防和治疗:床上平养和网上平养的鸡,由于与其粪便隔离,发病率很低。
防病:进雏前用1%-2%火碱消毒,地面垫草勤换勤晒。
同时增加维生素A的使用量,增强鸡对球虫病的抵抗力。
药物治疗:每500克饲料中拌1片或2片痢特灵,连喂5天,或3-5天非常有效,而且也很经济。
6、鸡痘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于秋季。
本病原为鸡痘病毒,用1%火碱水消毒5分钟才可把它杀死。
鸡痘传染主要通过有伤口皮肤或粘膜感染。
健康鸡不易感染,本病很好辨认和诊断,一般在五毛处(如鸡眼脸部),长出结痂,开始为白色,逐渐变大突出皮肤表面。
还有一种情况,在其喉部有黄白色豆渣状的假膜。
预防:可用接都疫苗接种。
养鸡专业户一定要严格防止本病发生,因为一旦发生,不易彻底清除此病毒。
三、练习与思考:
1.最常见的鸡病有哪几种?如何预防?
2.囊病的病症有什么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