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见中毒性疾病防治措施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一、磺胺类药物中毒磺胺类药物可分三类:一类是易于肠道内吸收的,第二类是难以吸收的,第三类是局部外用的。
其中以第一类中毒较易发生,常见药物有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等。
中毒原因:一是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磺胺类药物防治鸡球虫病、禽霍乱、鸡白痢等疾病;二是在饲料中搅拌不匀;三是由于计算失误,用药量超过规定的剂量;四是用于幼龄或弱体质肉鸡,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K。
症状:雏鸡比成年鸡更易患病,常发生于6周龄以下的肉鸡群。
病鸡表现萎顿、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或增重减慢,常伴有下痢。
由于中毒的程度不同,鸡冠和肉髯先是苍白,继而发生黄疸。
剖检病死鸡可见皮肤、肌肉、内脏器官呈出血性病变;胸部肌肉也有少量的弥漫性出血,大腿内侧斑状出血,心肌有少量出血;肠道黏膜有弥漫性出血斑点;腺胃和肌胃黏膜有少量出血;肾脏明显肿大,输尿管增粗,并充满白色的尿酸盐;肝肿大,呈紫红色,胆囊内充满胆汁。
防治:使用磺胺类药物时用量要准确,搅拌要均匀;连续用药时间不应过长,一般不超过5 d ;雏鸡应用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喹恶啉时要特别注意;用药时应提高饲料中维生素K 和维生素B 的含量;将2~3种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减慢细菌耐药性。
对发病的鸡立即停药,或停止使用含有磺胺类药物的饲料。
给予充足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1%~2%的小苏打水和5%葡萄糖水,加大饲料中维生素K 和维生素B 的含量;早期中毒可用甘草糖水进行一般性解毒,严重者可考虑通肾。
二、呋喃类药物中毒呋喃类药物包括痢特灵和呋喃西林,原本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常用抗菌、抗球虫药物,但因雏鸡对本药十分敏感,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当用量过大或使用时间太长,在饲料中或饮水中混合不匀时,极易引起中毒,且残留量大。
因此,国家已把其列为违禁药。
但是,有些不法企业或商贩有时仍在偷偷摸摸使用,而且经常会出现中毒现象。
中毒原因:在以前,呋喃西林给雏鸡内服,每千克体重超过10 mg 为中毒剂量,20 mg 以上为致死量,故一般对雏鸡不用呋喃西林。
浅谈鸡常见中毒性疾病的防治措施1.饲料原料引起的饲料中毒
1.1黄曲霉素中毒
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种毒素黄曲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生在花生、花生饼(粕)、豆饼、玉米黄豆、麸皮等饲料中,当温度(24-300c)和湿度(80%以上)适宜时,黄曲霉菌就迅速繁殖,产生损害动物肝脏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鸡饲料由于受潮、受热而发霉变质后也可产生多种霉菌与毒素。
黄曲霉菌以b族毒素毒性最强,b族毒素具有蓝色荧光,由紫外线照射很容易发现。
症状:症状的轻重与鸡摄入毒素的量及鸡的日龄、体质有关,雏鸡一般为急性中毒,多发于2-6周龄,常没有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病程稍长的则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食欲减退、生长不良、贫血、腹泻、粪便呈灰褐色或粪中带血鸡体消瘦,衰弱,贫血,鸡冠苍白,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有时发出呼噜声或哨声,并有明显的腹式呼吸。
青年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一般引起慢性中毒。
防治措施:黄曲霉毒素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禁止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鸡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发现中毒后,要立即停喂发霉饲料,更换全价优质饲料,加强护理,使其逐渐康复。
易霉变的原料和饲料应充分晒干后存放在通风干燥处。
贮存场所启用前最好用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30ml、高锰酸钾15g、水30ml的混合液。
可疑饲料应在太阳下晒干。
1.2食盐中毒
食盐是鸡日粮配合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适量添加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保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鸡日粮中食盐含量一般为0.3-0.4%。
当摄入过量食盐时很快出现中毒反应,雏鸡最敏感。
一般雏鸡料中食盐达0.7%、成鸡料中达1%时就可引起鸡明显口渴和腹泻;当雏鸡料中食盐达1%时,鸡群就会出现大批死亡。
发现过晚,雏鸡死亡率可达100%。
症状:因摄取食盐量的多少和持续时间的长短而不同。
症状轻微的,饮水增加,粪便稀薄或混有稀水;严重者,食欲废绝、渴欲强烈、无休止的饮水、嗦囊肿大、口鼻流黏液、腹泻、呼吸困难,最后衰竭而死、剖检可见腹腔、心包积水,肺水肿肾脏肿大,输尿管排泄物中有尿酸盐。
防治措施:正确计算用盐量,均匀拌料;平时配料所用鱼干或鱼粉一定要测定其含盐量。
含盐量高的要少加,含盐量低的可适当多加。
及时隔离中毒鸡,并喂给红糖水,增加多种维生素用量,有条件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和维生素c。
1.3菜籽饼中毒
菜籽饼含粗蛋白35%以上,含可消化蛋白27.8%,比玉米高2.8倍,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其含有害成分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可水解成有毒的异硫氰酸丙烯酯、唑烷硫铜等,普通菜籽饼在饲料中的比例为产蛋鸡占8%、肉仔鸡后期饲料占10%即可引起中毒。
症状:最初是采食减少,粪便干硬或稀薄、带血等不同的异常变化,生长缓慢、产蛋量下降、软蛋增多、孵化率下降。
剖检主要是甲状腺肿大,胃黏膜充血或出血,肾肿大,肝脏萎缩有滑腻感,消化道(尤其是胃)内容物稀薄呈黑绿色,肠黏膜脱落出血。
防治措施:发现中毒立即停喂含有菜籽饼的饲料,饮用5%葡萄糖水,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
在平时配料时,6周龄以下蛋鸡及4周龄以下肉仔鸡不使用菜籽饼,并使菜籽饼在饲料中的比例不超过5%。
1.4棉籽饼中毒
棉籽饼是棉纤维有棉油加工业的副产品,蛋白质含量在36%以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在植物性饲料中仅次与豆粕,且价格低廉,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蛋白质饲料,但其中含有1%左右的有毒棉酚。
当长时间或大量饲喂未经脱毒的棉籽饼时,棉酚在鸡体内蓄积过量就会引起中毒。
症状:中毒鸡厌食、消瘦、腿软无力、腹泻、粪便色淡、呼吸困难、数日内死亡;产蛋变小、不久蛋白变成粉红色、蛋黄变成茶青色,孵化率降低。
防治措施:棉籽饼在饲喂前必须经过脱毒处理,可煮沸加热l
小时或用0.2-0.5%硫酸亚铁液浸泡24小时。
限制喂量,饲料中棉籽饼用量一般为5%以下,蛋鸡不超过7%,种鸡、雏鸡最好不用。
用棉籽饼配料时最好相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a及钙含量。
1.5变质鱼粉中毒
鱼粉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或被一些有害物质如溃疡素、组胺、霉菌毒素、细菌(如沙门氏菌)污染等,对消化道有强烈的刺激、腐蚀和破坏作用。
当饲料中过量添加这类鱼粉时,就会引起鸡中毒。
症状:中毒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步态不稳,羽毛蓬松,喜睡、倒提、挤压嗉囊流出酱油色液体,腹泻,排棕色、黑褐色软便。
病情严重的迅速死亡,病程稍长的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防治措施:用鱼粉配制饲料时应选择优质鱼粉正确把握用量,一般优质鱼粉用量应在5%以下普通鱼粉在4%以下,禁用劣质鱼粉。
注意间歇性地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0.1-0.4%的碳酸氨钠,并随时留心观察鸡群。
发病鸡群应换用优质鱼粉减少鱼粉用量,添加酵母粉或其他蛋白质饲料饮水中加0.4%的碳酸氢钠,早晚各1次,连饮天;投服恩诺沙星,浓度为50ppm,每天2次连饮4~5天,也可服氨苄青霉素等;饲料中可适量添加维生素k3粉。
2.饲料中常见的球虫药中毒
2.1磺胺类药物的中毒
磺胺类药物是治疗鸡的细菌性疾病和球虫病的常用药物,用药量过大、连续用药时间过长都能引起严重急性中毒。
1月龄以下的雏鸡对磺胺类药物极敏感,剂量和疗程都正常的情况下也常引起中毒。
症状:精神沉郁,生长缓慢,黄疸,粪便呈酱油色,也有的呈灰白色,产蛋鸡产蛋量下降,产薄壳或软壳蛋。
剖检可见皮肤、肌
肉及内脏广泛出血。
肾肿大呈土黄色。
防治措施:发现中毒立即停用添加有磺胺类药物的饲料,供给充足的含1%-2%的碳酸氧钠水,并加入多种维生素。
每千克料加vco.2克、vk5毫克,连续数日,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
1月龄以下的雏鸡及产蛋鸡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各种磺胺类药物治疗剂量不同,应严格掌握,防止超量。
连续用药时间不得超过5天。
使用时要选择用量较小、毒性低的含有增强剂的磺胺类药,用药期间务必供给充足的饮水。
2.2马杜拉霉素中毒
马杜拉霉素是一种聚醚类抗生素型球虫药多因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不了解,如商品名为克球王、杀虫王、抗球王、灭球王、加福等的有效成分都是马杜拉霉素,如果重复应用这些药物或用药剂量过大,搅拌不均,可引起中毒。
症状:鸡轻度中毒者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不愿站立,少数病鸡兴奋异常,狂飞乱撞尖叫,原地转圈,角弓反张,鸡脖向后扭转或两肢伸直,瘫痪。
严重中毒者,突然死亡。
防治措施:必须严格控制连续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熟悉马杜拉霉素药物的商品名和药物含量避免造成重复用药。
同时用药拌料要均匀,发现中毒立即停药。
10%葡萄糖液配合电解多维素或速补多维素饮水,对重症鸡肌肉注射维生素c 2mg/kg体重,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