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见中毒性疾病防治措施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一、磺胺类药物中毒磺胺类药物可分三类:一类是易于肠道内吸收的,第二类是难以吸收的,第三类是局部外用的。
其中以第一类中毒较易发生,常见药物有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等。
中毒原因:一是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磺胺类药物防治鸡球虫病、禽霍乱、鸡白痢等疾病;二是在饲料中搅拌不匀;三是由于计算失误,用药量超过规定的剂量;四是用于幼龄或弱体质肉鸡,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K。
症状:雏鸡比成年鸡更易患病,常发生于6周龄以下的肉鸡群。
病鸡表现萎顿、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或增重减慢,常伴有下痢。
由于中毒的程度不同,鸡冠和肉髯先是苍白,继而发生黄疸。
剖检病死鸡可见皮肤、肌肉、内脏器官呈出血性病变;胸部肌肉也有少量的弥漫性出血,大腿内侧斑状出血,心肌有少量出血;肠道黏膜有弥漫性出血斑点;腺胃和肌胃黏膜有少量出血;肾脏明显肿大,输尿管增粗,并充满白色的尿酸盐;肝肿大,呈紫红色,胆囊内充满胆汁。
防治:使用磺胺类药物时用量要准确,搅拌要均匀;连续用药时间不应过长,一般不超过5 d ;雏鸡应用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喹恶啉时要特别注意;用药时应提高饲料中维生素K 和维生素B 的含量;将2~3种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减慢细菌耐药性。
对发病的鸡立即停药,或停止使用含有磺胺类药物的饲料。
给予充足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1%~2%的小苏打水和5%葡萄糖水,加大饲料中维生素K 和维生素B 的含量;早期中毒可用甘草糖水进行一般性解毒,严重者可考虑通肾。
二、呋喃类药物中毒呋喃类药物包括痢特灵和呋喃西林,原本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常用抗菌、抗球虫药物,但因雏鸡对本药十分敏感,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当用量过大或使用时间太长,在饲料中或饮水中混合不匀时,极易引起中毒,且残留量大。
因此,国家已把其列为违禁药。
但是,有些不法企业或商贩有时仍在偷偷摸摸使用,而且经常会出现中毒现象。
中毒原因:在以前,呋喃西林给雏鸡内服,每千克体重超过10 mg 为中毒剂量,20 mg 以上为致死量,故一般对雏鸡不用呋喃西林。
鸡的几种常见中毒症的症状与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各地养鸡业的发展,养鸡已成为广大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来源。
与此同时,每年因鸡发生各类中毒事故也给养鸡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此,为减少鸡中毒性疾病的发生,笔者现将鸡的几种常见中毒性疾病的特征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中毒类型及症状1.1饲料中毒常见饲料中毒有变质鱼粉、霉变饲料中毒和食盐中毒,有时也可遇到生豆饼、棉籽饼、菜籽饼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及硫酸亚铁等饲料添加剂中毒。
1.1.1变质鱼粉中毒其特征是:病鸡从口腔流出棕色或黑色液体,排便困难,粪便多呈黑色酱油状。
剖检后可见从口腔到直肠都有黑色液体,嗉囊有炎症;腺胃松软无弹性,腺胃乳头肿胀软腐,粘膜增厚,有时可见溃疡面;肌胃松驰变大,角质层有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溃疡,皱褶不规则,上下盲肠糜烂、溃疡、穿孔;十二指肠肠壁薄或增厚,粘膜上皮脱落,充血、出血。
1.1.2霉变饲料中毒此病主要是因饲料中玉米、饼粕等霉变后产生的毒素引起。
病鸡表现生长不良,色素不能正常沉着,抗病力大大降低,剖检十二指肠肿大,充满卡他性内容物;肝肿大、苍白、质脆、脂肪变性,慢性病例,肝脏萎缩,表面有结节,胆囊充盈;肾肿大、充血、出血、变性;心包积液;有的鸡肌肉苍白,胸部、腿部皮下出血,腹腔有积水。
1.1.3食盐中毒食盐中毒一般多是因误加食盐或鱼粉中食盐过量或拌料不均所引起。
鸡患病后,表现厌食,拼命饮水,粪便稀薄带有泡沫,有的出现共济失调,行走困难或兴奋鸣叫。
急性死亡鸡,头部肿大,嗉囊柔软膨大,皮肤干燥,蜡黄色;慢性中毒者,病鸡羽毛易脱落,腹腔积水,肌胃柔软无弹性。
生豆饼中毒主要表现为拉稀和贫血,棉籽饼中毒主要表现为鸡冠、肉垂发绀,食欲不振,消瘦,产蛋下降,肠炎,肝、肾变性。
菜籽饼中毒主要表现为贫血,生长缓慢,突然死亡;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蛋壳上有污斑,心包积液,腹腔有积水,严重者肝脏破裂。
亚硝酸盐中毒主要表现为鸡冠、肉垂发绀、呼吸困难,心肺淤血,血液呈酱油色,凝固不良。
鸡的几种常见中毒病及其防治近年来,鸡的中毒性疾病发生越来越多,对养鸡业的危害亦日趋严重。
特别是一些较新的中毒病,人们对其了解得还不够全面。
为了降低鸡中毒病的发生率,减少损失,现仅就几种鸡常见而且较新的中毒病简述如下。
1喹乙醇中毒喹乙醇(Olaquindox)又名倍育诺、快育灵、喹酰胺醇,因其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效果,尤其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致病菌所致的消化道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是常用的添加剂之一。
该药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确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特别在在饲养环境较差的场地使用效果更为显著。
然而,由于使用方法不当等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喹乙醇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常造成重大损失。
1.1病因:喹乙醇中毒多因使用方法不当所致,如饲料中添加量过大、混合不均匀、饲喂含药饲料时间过长等。
由于喹乙醇几乎不溶于水,因而唯有通过拌料给药,如误采用饮水给药也会引起中毒。
1.2症状:精神不振,采食减少或停食,鸡冠和肉髯发紫,口腔粘液增多,排稀便。
视中毒程度不同,体温降至35.5℃~36.2℃不等,畏寒,低温季节更明显。
腿肌软弱无力,脚软,早期勉强以关节着地行走,后期则完全瘫痪,飞节红肿,最终因丧失饮食能力而死亡。
中毒症状出现时间与喹乙醇摄入量呈正相关,鸡饲料中喹乙醇含量达700毫克/千克时可以在24小时内出现典型中毒症状,72小时内可见大批死亡。
1.3病理变化:剖检可见口腔有粘液,多数病鸡的嗉囊和肌胃内含有淡黄色的内容物,鸡冠、胸下、肛门少毛部位有散在淤血斑,皮下组织干燥无光。
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点及出血斑,小肠粘膜呈弥散性出血。
尤以十二指肠为甚,腺胃到小肠段粘膜易剥离,呈糜烂状,肠腔内含有大量灰黄色粘液。
泄殖腔严重出血。
肝脏肿大,表面呈土黄色,切面外翻,质地脆弱。
肾脏可见轻微肿大,密布针尖状出血点,皮质、髓质呈暗灰色,界限不清,输尿管多有淡黄色或白色沉淀物。
血液呈深紫褐色。
鸡常用药物中毒及其防治措施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疾病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
为防治各种疾病的发生,投药是不可避免的。
但如果投药的方法不当(如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则会引起药物中毒,严重的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甚至造成大批死亡。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物中毒及其防治措施。
一、磺胺类药物中毒1、临床症状。
各日龄的鸡如果磺胺类药物用量过大,连续用药时间过长(7天以上)都能引起急性严重中毒,雏鸡表现尤其明显。
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全身虚弱,食欲锐减或废绝,呼吸急促,冠髯青紫,可视粘膜黄疸,贫血,翅下有皮疹,粪便呈酱油色,有时呈灰白色,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出现软壳蛋,部分鸡死亡。
2、剖检变化。
最常见的病变是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出血。
肝脏肿大,紫红色或黄褐色,有出血斑点和坏死灶;肾脏肿大呈土黄色,有出血点,输尿管变粗,充满尿酸盐;腺胃粘膜、肌胃角质膜下及小肠粘膜出血;脾肿大,有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区。
3、预防。
⑴1月龄以下的雏鸡和产蛋鸡应避免使用磺胺类药物。
⑵各种磺胺类药物治疗剂量不同,应严格掌握,防止超量,连续用药时间不超过5天。
⑶选用含有增效剂的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敌菌净、复方新诺明等,其用量较小,毒性也就比较低。
⑷治疗肠道疾病,如球虫病等,应选用肠内吸收率较低的磺胺药,如复方敌菌净等。
这样一方面肠内浓度高,可增进疗效,同时血液中浓度低,毒性较小。
⑸用药期间务必供给充足的饮水。
4、治疗。
发现中毒应立即停药,供给充足的饮水,并于其中加1%-2%的小苏打,每公斤饲料加维生素C0.2克,维生素K35毫克,连续数日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
二、喹乙醇中毒1、临床症状。
一般中毒情况下,常是强壮鸡突然抽搐或角弓反张,倒地死亡。
有时可见冠髯发绀,扭颈转圈,口流粘液,脚软甚至瘫痪。
鸡群时有拉稀,重者下痢,偶有发呆。
死亡时间不集中,常呈散发形式,几乎每天伤亡由多只到少数,可维持短则半日、长达两月的时间。
死亡率视其用药量的大小、次数、间隔时间不同而差异很大,达3%-60%不等。
鸡中毒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作者:李秀芳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0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0)09-0043-01食盐是家禽机体中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物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等一起维持着机体正常生理活动,当其在饲料或饮水中含量适当时,可增加食欲,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当家禽摄取食盐过多会导致中枢神经障碍的疾病,其实质是钠中毒。
正常情况下,饲料中食盐添加量为0.25%~0.50%。
当雏鸡饮服0.54%的食盐水时,即可造成死亡,饮水中食盐浓度达0.9%时,5d内死亡可达100%。
如果饲料中添加5%~10%食盐,即可引起中毒;另据资料报道,饲料中添加20%食盐,只要饮水充足,不至于引起死亡,因此饮水充足与否,是判断食盐中毒程度的重要指标。
1临床症状鸡发生食盐中毒一般呈急性经过。
病鸡精神委顿,不爱活动,羽毛蓬乱,两翅下垂,怕冷聚堆;食欲减退乃至废绝,但饮欲异常增强,饮水量剧增;嗉囊胀大发软,将鸡倒提时有黏液从口流出,排水样稀粪;肌肉震颤,两腿无力,运动失调,行走困难或瘫痪;后期可见关节、皮下水肿,头颈歪斜、角弓反张。
病鸡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
少数慢性病死鸡可见皮肤干燥、发亮呈蜡黄色,羽毛较易脱落等症状。
2病理剖检病鸡食欲废绝,饮入大量水,剖检可见嗉囊内有大量液体蓄积,全身性营养不良,可见皮下组织水肿,食道、嗉囊、胃肠黏膜充血、出血,黏膜脱落。
小肠黏膜肥厚,十二指肠弥漫性点状出血;肾肿大,输尿管内有盐类结晶沉着;腹腔及心包积水,心脏出血,肺瘀血水肿,头部皮下浮肿,脑膜出血,脑血管扩张充血,脑实质变软。
3诊断详细调查饲料中食盐的含量和调制饲喂方法以及饮水情况,再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可确诊为食盐中毒。
4防治严格控制饲料中食盐添加量,添加盐粒要细,并且在饲料中搅拌要均匀。
若发现可疑食盐中毒时,应立即停止饲喂含盐量多的饲料,改换其他饲料,供给充足新鲜饮水或5%葡萄糖溶液,也可在饮水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
浅谈鸡常见中毒性疾病的防治措施1.饲料原料引起的饲料中毒
1.1黄曲霉素中毒
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种毒素黄曲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生在花生、花生饼(粕)、豆饼、玉米黄豆、麸皮等饲料中,当温度(24-300c)和湿度(80%以上)适宜时,黄曲霉菌就迅速繁殖,产生损害动物肝脏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鸡饲料由于受潮、受热而发霉变质后也可产生多种霉菌与毒素。
黄曲霉菌以b族毒素毒性最强,b族毒素具有蓝色荧光,由紫外线照射很容易发现。
症状:症状的轻重与鸡摄入毒素的量及鸡的日龄、体质有关,雏鸡一般为急性中毒,多发于2-6周龄,常没有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病程稍长的则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食欲减退、生长不良、贫血、腹泻、粪便呈灰褐色或粪中带血鸡体消瘦,衰弱,贫血,鸡冠苍白,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有时发出呼噜声或哨声,并有明显的腹式呼吸。
青年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一般引起慢性中毒。
防治措施:黄曲霉毒素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禁止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鸡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发现中毒后,要立即停喂发霉饲料,更换全价优质饲料,加强护理,使其逐渐康复。
易霉变的原料和饲料应充分晒干后存放在通风干燥处。
贮存场所启用前最好用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30ml、高锰酸钾15g、水30ml的混合液。
可疑饲料应在太阳下晒干。
1.2食盐中毒
食盐是鸡日粮配合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适量添加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保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鸡日粮中食盐含量一般为0.3-0.4%。
当摄入过量食盐时很快出现中毒反应,雏鸡最敏感。
一般雏鸡料中食盐达0.7%、成鸡料中达1%时就可引起鸡明显口渴和腹泻;当雏鸡料中食盐达1%时,鸡群就会出现大批死亡。
发现过晚,雏鸡死亡率可达100%。
症状:因摄取食盐量的多少和持续时间的长短而不同。
症状轻微的,饮水增加,粪便稀薄或混有稀水;严重者,食欲废绝、渴欲强烈、无休止的饮水、嗦囊肿大、口鼻流黏液、腹泻、呼吸困难,最后衰竭而死、剖检可见腹腔、心包积水,肺水肿肾脏肿大,输尿管排泄物中有尿酸盐。
防治措施:正确计算用盐量,均匀拌料;平时配料所用鱼干或鱼粉一定要测定其含盐量。
含盐量高的要少加,含盐量低的可适当多加。
及时隔离中毒鸡,并喂给红糖水,增加多种维生素用量,有条件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和维生素c。
1.3菜籽饼中毒
菜籽饼含粗蛋白35%以上,含可消化蛋白27.8%,比玉米高2.8倍,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其含有害成分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可水解成有毒的异硫氰酸丙烯酯、唑烷硫铜等,普通菜籽饼在饲料中的比例为产蛋鸡占8%、肉仔鸡后期饲料占10%即可引起中毒。
症状:最初是采食减少,粪便干硬或稀薄、带血等不同的异常变化,生长缓慢、产蛋量下降、软蛋增多、孵化率下降。
剖检主要是甲状腺肿大,胃黏膜充血或出血,肾肿大,肝脏萎缩有滑腻感,消化道(尤其是胃)内容物稀薄呈黑绿色,肠黏膜脱落出血。
防治措施:发现中毒立即停喂含有菜籽饼的饲料,饮用5%葡萄糖水,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
在平时配料时,6周龄以下蛋鸡及4周龄以下肉仔鸡不使用菜籽饼,并使菜籽饼在饲料中的比例不超过5%。
1.4棉籽饼中毒
棉籽饼是棉纤维有棉油加工业的副产品,蛋白质含量在36%以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在植物性饲料中仅次与豆粕,且价格低廉,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蛋白质饲料,但其中含有1%左右的有毒棉酚。
当长时间或大量饲喂未经脱毒的棉籽饼时,棉酚在鸡体内蓄积过量就会引起中毒。
症状:中毒鸡厌食、消瘦、腿软无力、腹泻、粪便色淡、呼吸困难、数日内死亡;产蛋变小、不久蛋白变成粉红色、蛋黄变成茶青色,孵化率降低。
防治措施:棉籽饼在饲喂前必须经过脱毒处理,可煮沸加热l
小时或用0.2-0.5%硫酸亚铁液浸泡24小时。
限制喂量,饲料中棉籽饼用量一般为5%以下,蛋鸡不超过7%,种鸡、雏鸡最好不用。
用棉籽饼配料时最好相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a及钙含量。
1.5变质鱼粉中毒
鱼粉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或被一些有害物质如溃疡素、组胺、霉菌毒素、细菌(如沙门氏菌)污染等,对消化道有强烈的刺激、腐蚀和破坏作用。
当饲料中过量添加这类鱼粉时,就会引起鸡中毒。
症状:中毒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步态不稳,羽毛蓬松,喜睡、倒提、挤压嗉囊流出酱油色液体,腹泻,排棕色、黑褐色软便。
病情严重的迅速死亡,病程稍长的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防治措施:用鱼粉配制饲料时应选择优质鱼粉正确把握用量,一般优质鱼粉用量应在5%以下普通鱼粉在4%以下,禁用劣质鱼粉。
注意间歇性地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0.1-0.4%的碳酸氨钠,并随时留心观察鸡群。
发病鸡群应换用优质鱼粉减少鱼粉用量,添加酵母粉或其他蛋白质饲料饮水中加0.4%的碳酸氢钠,早晚各1次,连饮天;投服恩诺沙星,浓度为50ppm,每天2次连饮4~5天,也可服氨苄青霉素等;饲料中可适量添加维生素k3粉。
2.饲料中常见的球虫药中毒
2.1磺胺类药物的中毒
磺胺类药物是治疗鸡的细菌性疾病和球虫病的常用药物,用药量过大、连续用药时间过长都能引起严重急性中毒。
1月龄以下的雏鸡对磺胺类药物极敏感,剂量和疗程都正常的情况下也常引起中毒。
症状:精神沉郁,生长缓慢,黄疸,粪便呈酱油色,也有的呈灰白色,产蛋鸡产蛋量下降,产薄壳或软壳蛋。
剖检可见皮肤、肌
肉及内脏广泛出血。
肾肿大呈土黄色。
防治措施:发现中毒立即停用添加有磺胺类药物的饲料,供给充足的含1%-2%的碳酸氧钠水,并加入多种维生素。
每千克料加vco.2克、vk5毫克,连续数日,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
1月龄以下的雏鸡及产蛋鸡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各种磺胺类药物治疗剂量不同,应严格掌握,防止超量。
连续用药时间不得超过5天。
使用时要选择用量较小、毒性低的含有增强剂的磺胺类药,用药期间务必供给充足的饮水。
2.2马杜拉霉素中毒
马杜拉霉素是一种聚醚类抗生素型球虫药多因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不了解,如商品名为克球王、杀虫王、抗球王、灭球王、加福等的有效成分都是马杜拉霉素,如果重复应用这些药物或用药剂量过大,搅拌不均,可引起中毒。
症状:鸡轻度中毒者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不愿站立,少数病鸡兴奋异常,狂飞乱撞尖叫,原地转圈,角弓反张,鸡脖向后扭转或两肢伸直,瘫痪。
严重中毒者,突然死亡。
防治措施:必须严格控制连续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熟悉马杜拉霉素药物的商品名和药物含量避免造成重复用药。
同时用药拌料要均匀,发现中毒立即停药。
10%葡萄糖液配合电解多维素或速补多维素饮水,对重症鸡肌肉注射维生素c 2mg/kg体重,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