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常见疾病
- 格式:pptx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42
河南农业2019年第8期(上)
YANG ZHI TIAN DI
养殖天地
二、先天性震抖
(一)症状
仔猪先天性震抖又叫传染性先天性震抖,俗称“仔猪跳跳病”或“仔猪抖抖病”。
出生20 d 的仔猪易发此病,因痉挛而出现全身震颤,双耳、被毛和尾开始发抖,站立不住,被迫躺卧;震颤减轻后,再次站立又出现新的症状。
全身震颤程度不同,主要是头部或颈部震颤,无法准确吸奶,后身不能站立,发展到全身肌肉有节奏性扭曲,后肢严重痉挛,呈跳跃运动状态。
病情轻者,虽全身震颤,但可运动,呼吸、脉博和体温均没有明显变化。
死性炎症,肠内物呈现红褐色并有气泡,肠壁黏膜下层、肌层或肠系膜有灰色小气泡,肠系膜淋巴变肿并出血。
(三)防治措施
一是仔猪感染此病后,禁止喂乳,猪仔用泻利宁、青霉素、链霉素调成糊状,抹入仔猪舌根部。
二是用上霉素、庆大霉素等预防,在母猪产前15 d 或30 d 肌肉注射红痢菌苗10.0 mL。
四、新生仔猪衰弱病
(一)症状
在仔猪出生后,食欲差、发育不良,个头比正常仔猪小,不活泼,
无法吮吸乳汁。
青饲料、100~500 g,2~3 d 补加铁射液、右旋糖酐铁。
六、仔猪水肿病
(一)症状
该病发生于断乳仔猪,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最常发病。
发病较快的仔猪,发病突然,见不到任何反应就死亡;发病较慢的,开始表现为不食,精神沉郁,头部、眼脸、肛门和颈部等出现水肿,严重时全身水肿,用指甲压下留有痕迹。
(二)治疗措施
用安维糖腹腔注射液注射防治,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
在治疗时,增加青料,停止喂精料,让仔猪多运动。
猪场常见的六种疾病一、圆环病毒类型1类型1.1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导致病猪僵住和死亡。
1.2皮炎肾炎综合征:脾脏肿大呈肉样变。
1.3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肺脏肿胀坚硬,或萎缩或实质性病变。
2治疗方法2.1拌料:林可大观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黄芪多糖、板青颗粒、清瘟败毒颗粒。
2.2注射药剂:林可、头孢喹肟、阿莫西林+双黄连、板蓝根、黄芪多糖。
二、链球菌1类型:1.1脑膜炎型:多发于即将断奶仔猪,会导致病猪呼吸困难,衰竭死亡。
2治疗方案2.1注射预防:磺胺+地塞米松(第一次用双倍剂量)。
2.2拌料预防:磺胺+多西环素。
2类型2.1淋巴关节型:关节肿胀跛行,导致腿瘸,下颌淋巴结肿大变硬破溃流脓。
2治疗方案2.1注射:安痛定+头孢喹肟。
2.2拌料:氨苄西林+板青颗粒。
3类型3.1败血症型:体温升高,全身感染,皮肤发紫,结膜潮红。
3治疗方案:3.1注射:磺胺类药物。
3.2拌料:磺胺+多西环素,或头孢拉定或林可大观霉素拌料。
三、猪副嗜血杆菌1表现体型消瘦、温度升高、多发浆膜炎和关节炎、胸膜炎和心包炎明显、死亡体表发紫等。
2治疗方案2.1注射:头孢喹肟+双黄连与替米考星,分点注射。
2.2拌料:头孢拉定、氨苄西林、替米考星+双黄连、板蓝根、黄芪多糖。
四、仔猪水肿病1表现眼睑水肿、体温低、呈现游泳状。
2防治方案2.1注射:磺胺类药物,结合亚硒酸钠VE针剂、地米、呋塞米等。
2.2拌料:磺胺+多西环素。
五、病毒性腹泻1表现腹泻严重、后腿站立不稳。
2防治方案2.1注射:干扰素+博落回、硫酸小檗碱、恩诺沙星。
2.2拌料:白头翁散+氨苄西林+益生菌。
六、呼吸道病1表现咳嗽喘气。
2防治方案2.1注射: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林可大观霉素。
2.2拌料:替米考星、支原净+氟苯尼考、磺胺+多西环素。
20种常见猪病及防治方法目前的生猪养殖,病害种类日趋复杂。
比如:仔猪黄白痢、猪瘟、猪流感、猪链球菌、猪口蹄疫、猪丹毒、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副伤寒等等频见各大养猪场。
整理了20种常见的猪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猪瘟猪瘟防治,规范引种,严格消毒,接种防疫疫苗。
临床治疗,用抗猪瘟血清,每次10倍剂量注射,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期间,做好防控继发病准备,用氟苯尼考注射治疗,防控效果更好。
2、猪链球菌猪链球菌防治,重点改善猪群管理,清洁猪舍环境,接种防疫疫苗附红细胞体病重点是引种和消毒,特别注意打耳号、断尾、阉割等环节的器械消毒。
流行季节饲料添加阿散酸或对氨基苯砷酸钠,病猪可用血虫净、新胂凡纳明配合土霉素、四环素进行治疗。
3、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白痢防治,重点加强妊娠期母猪和哺乳期母猪的饲喂管理,注意清洁养猪卫生环境。
母猪产前,接种用大肠杆菌苗,产生母源抗体,仔猪经吮乳能增强抗黄白痢的能力。
病猪注射粘杆菌素,同时灌服庆大霉素,同窝仔猪灌服庆大霉素,严重脱水者进行补液。
4、母猪乳腺炎母猪有乳腺炎的应及时治疗。
弓形虫病重点是消毒、灭鼠,禁止猫狗等动物进出猪舍。
病猪一侧肌注磺胺间甲氧嘧啶+TMP,首次加大剂量,另一侧注射安乃近。
5、应激性腹泻应激性腹泻重点是提高猪舍温度,加强饲养管理。
发病猪注射庆大霉素,全群用诺氟沙星拌料,饮水添加电解多维,严重脱水者进行补液。
6、猪流感猪流感防治,重点提高舍温。
临床用安乃近、柴胡、吗啉胍、地塞米松磷酸钠、青霉素,组合治疗,效果要好些。
改善养殖卫生条件,增强猪群抗病体质,降低此病感染概率的基础上,一旦有疑似病例出现,务必第一时间隔离诊治,及时控制疫情蔓延,确保健康猪群不受污染。
7、猪口蹄疫猪口蹄疫的治疗,临床高免血清为此病治疗的高效血清,用于紧急治疗和早期预防效果较好。
高免血清的注射,应根据口蹄疫疫情的发生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在此病刚发生初期,水泡尚未破裂,注射高免血清1次即可,能很好消除水泡。
猪的常见病有哪些,分别如何防治回答猪常见的疾病主要有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衣原体病、猪魏氏梭菌病等种类。
1、猪伪狂犬病:该病易造成孕猪流产,公猪不育,仔猪则会出现昏睡、呕吐等症状,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2、猪口蹄疫:在病猪的蹄冠、蹄叉与蹄踵处会有水疱。
3、猪圆环病毒病:病猪的身体会逐渐消瘦,且出现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等情况。
4、猪细小病毒病:该病容易造成孕猪繁殖障碍,例如产死胎或者产木乃伊胎。
一、猪的常见病有哪些1、猪伪狂犬病(1)猪伪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会呈暴发性流行,在发生之后会造成孕猪流产、公猪不育、新生仔猪死亡,因此它也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2)该病在仔猪身上的发生程度通常很严重,发病后,病猪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还有昏睡、呜叫、呕吐、拉稀等症状,一旦发病,猪通常会在1-2天内死亡。
2、猪口蹄疫(1)发生猪口蹄疫后,猪的蹄部会出现水疱,而且体温也会升高,一旦发生该病,它便会以很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并大面积的流行,当仔猪染上后便有可能造成大量死亡,从而给猪场造成严重的损失。
(2)病猪的体温会升高,蹄冠、蹄叉与蹄踵会发红并形成水疱,接着发生溃烂,若有继发感染,那么它的蹄壳还可能脱落。
3、猪圆环病毒病(1)在发病之后,猪会慢慢的消瘦下去,或者生长速度变慢,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出现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呼吸困难等症状。
(2)而造成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多是由于饲养管理差、混养来源不同以及年龄不同的猪、饲养密度过高等因素所造成的。
4、猪细小病毒病(1)当怀孕母猪染病后会出现繁殖障碍的问题,比如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等。
(2)而且该病具有很高的感染性,若有病毒进入了易感猪群中,在3个月内,几乎能让猪群全部染上该病。
5、猪衣原体病(1)当孕猪染上之后,会出现早产、产死胎、流产、产弱仔、产木乃伊胎等症状,而且在母猪流产前一般没有任何表现,体温也正常,但是有部分母猪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
八种猪常见的传染病的症状与防治-养猪技术猪的传染病防治是养殖户应该了解的常识,做好猪疾病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可以有效避免因猪传染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下面有八种猪常见的传染病的症状与防治,一起来了解一下!1、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侵害出生数小时至3日龄左右的仔猪。
病原为溶血性大肠杆菌。
感染后病猪排黄色或淡黄色混有气泡并带腥味的稀粪,口渴,精神沉郁,不吃乳,脱水,最后衰竭、昏迷而死亡。
剖检可见十二指肠呈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肿胀,肠内容物呈黄色稀薄水样。
该病多发于3日龄内的仔猪。
病猪排黄色粪便,也可根据剖检病变做出诊断。
为防治该病可在母猪分娩前后,对乳头、产栏和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2、仔猪白痢仔猪白痢是由猪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10~30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病最多。
病原主要是大肠杆菌。
感染后病猪精神不振,下痢,排出乳白色、灰白色糊样粪便,有腥臭味。
病猪拱背、四肢无力、怕冷、喝水、不吃乳、消瘦、被毛粗乱、目光呆滞,最后因脱水、昏迷、虚脱而死亡。
剖检可见病猪胃黏膜红肿,肠内容物黄白色、粥状、有酸臭味、充满气体,肝、胆肿胀。
治愈后的仔猪多数成为僵猪。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作出诊断。
防治该病应加强对哺乳母猪、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防止饲料突变,保证泌乳质量。
妊娠母猪可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
仔猪吃乳前用0. 1%高锰酸钾擦拭母猪乳头,乳房和皮肤。
发病的仔猪可内服磺胺脒0. 5~1. Og,每天4次,连用Sd。
3、仔猪红痢仔猪红痢为C型产气夹膜梭菌或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1~3日龄的肠毒血症。
病猪突然发病并死亡,临床特征是肠坏死、排血色稀粪。
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人畜肠道中,母猪肠道中更为多见,病猪排出的病菌污染猪栏、饲养用具及周围环境。
感染后该病主要侵害1~3日龄的仔猪,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不吃乳、畏寒、四肢乏力、行走不稳、腹泻、排出红色稀粪,故称红痢。
猪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猪是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因为它们的肉质鲜美,对人类的营养具有极高的价值。
猪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做好猪的疾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猪常见的一些疾病及防控措施。
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双球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气喘、咳嗽、粘液性鼻涕等。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传染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不仅影响猪的生长,而且极易造成猪的死亡,对猪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预防和控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关键在于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工作。
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物品的进出,确保猪场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
要做好猪的隔离工作,将病猪与健康猪隔离开来,避免病原菌扩散。
猪场应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测,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
饲养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使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疾病的人传人传播。
二、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涎、流产等。
这种疾病对母猪的危害最大,容易导致母猪的流产、死胎、畸形仔猪等,给养殖户带来重大损失。
预防和控制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关键在于加强猪场的消毒管理工作。
猪场应定期对饲料槽、饮水槽、猪舍等进行消毒,杀灭病毒及病原菌,减少疾病的传播。
要做好母猪的隔离管理工作,避免感染母猪引起疾病的传播。
要加强饲料管理,确保猪的饲料干净卫生,避免饲料受到病原菌的污染。
三、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
猪瘟非常容易传播,一旦发生疫情,会对猪的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蹄部炎症等。
口蹄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人为传播和呼吸道传播,一旦发生疫情,将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猪的疾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才能保障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仔猪常见疾病
仔猪阶段,指仔猪出生至断奶后1周-2周这个阶段。
这段时间是猪生长的关键时期,大多数的传染病、部分寄生虫病以及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营养缺乏症都可对仔猪构成威胁,引起发病。
有许多病可导致仔猪直接死亡。
仔猪红痢:多发生于1周龄内幼猪。
仔猪白痢:出生仔猪发病率高。
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40日龄至70日龄仔猪,10日龄内乳猪
很少发生,近来日龄有增大趋势。
猪瘟:从乳猪至断奶前后的仔猪均可感染,年龄越小的病猪死亡越快。
猪丹毒:多因母猪发病引起。
猪肺疫:乳猪很少发生,断奶后仔猪在流行期可感染发病。
猪链球菌:病仔猪易感性高,其中败血性常导致仔猪快速死亡。
仔猪副伤寒:多发生在2月龄至4月龄未接种疫苗的仔猪,1月龄内仔猪极少发生。
猪流感:仔猪发病率低,断奶仔猪发病率增高。
猪嗜血杆菌病:常在猪感染流感后继发。
仔猪先天性肌肉震颤:本病在部分地区呈散在发生,常整窝发生,初生猪常被饿死或压死。
猪口蹄疫:幼猪感染后有很高的死亡率。
乳猪感染本病常看不到水疱症状,常呈急性胃肠炎或心肌炎而死亡。
传染性胃肠炎:对10日龄内幼猪有高致死率。
猪肺线虫病:断奶前仔猪感染可大批死亡。
猪蛔虫病:1周龄后的乳猪即可感染。
猪囊虫病:在流行区仔猪可感染,但很少出现临床症状。
仔猪贫血:是2周龄至4周龄哺乳仔猪常见多发病之一,3日龄至10日龄猪发病可突然死亡。
佝偻病(软骨病):由于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引起,其中先天性佝偻病系由母猪营养缺乏导致仔猪胚胎期骨发育不良引起。
三十二种常见的猪病
三十二种常见的猪病有仔猪副伤寒、仔猪黄痢、白痢、猪水肿病、猪瘟、猪流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猪痘、猪水泡病、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猪丹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猪渗出性皮炎、猪副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梭菌性胃肠炎。
猪病诊断与防治
猪患上蓝耳病会出现精神不振、厌食、咳嗽、流产和产死胎等症状,可以采用扶正解毒散搭配青蒿散、黄芪多糖进行防治。
猪患上传染性皮炎和肾炎,全身会出现红色或紫红色圆斑,可使用盐酸林可霉素搭配氨基多维进行防治。
地塞米松加青霉素治疗猪病
地塞米松加青霉素治疗猪病的种类有猪鼻炎、喉炎、血液原虫病、肺炎等。
在用药时要注意不能用于早期妊娠母猪、新生仔猪,不能用于疫苗接种期。
头孢加恩诺沙星治什么猪病
头孢加恩诺沙星可以用于治疗猪呼吸道疾病和肠道疾病、气喘病、渗出性皮炎、母猪子宫炎等疾病,同时也能预防育肥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肺疫。
猪病各种症状与治疗
猪病有很多种类,如圆环病毒病会出现眼结膜发炎、拉稀等症状,猪瘟会出现嗜睡、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于圆环
病毒病可选用治嗽静加万特肺灵等药剂进行防治,猪瘟只能通过疫苗和日常防疫来进行防治。
小非猪病啥症状
小非猪病具有眼结膜和口角等处有出血斑点,在发病初期有便秘、下痢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磨牙、后退、并发肺炎、昏迷等症状。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仔猪水肿病,又称为仔猪水肿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7天的仔猪身上,特征是全身性水肿以及心脏异常。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防治涉及多个因素,包括环境、遗传、饲养管理等。
环境因素对于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低温、高湿度的环境会造成仔猪失温,引发水肿病。
仔猪只出生后不久就接触到污秽的环境,也容易导致病原菌的入侵,引起疾病。
遗传因素也是仔猪水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系中存在遗传的疾病易感基因,容易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繁殖选择中应考虑对这些易感基因进行负选择,降低遗传水平。
饲养管理对于防治仔猪水肿病也非常重要。
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集约化管理可以减少仔猪间的传染机会。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营养均衡,充分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饲喂增加营养价值的饲料可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生。
预防仔猪水肿病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于新生的仔猪要做好保暖工作,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避免失温引发疾病。
饲喂高营养饲料,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注重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定期对仔猪进行体检,发现病情及时处理。
对于确诊为仔猪水肿病的病例,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避免传播给其他仔猪。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影响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饲养者在工作中要加强对仔猪水肿病的认识和防治方法的学习,确保猪只的健康生长。
仔猪常见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探究仔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对于农民来说,如何诊断并及时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仔猪疾病进行临床诊断和防治探究。
一、生殖与泌乳系统疾病1. 乳汁钙质不足症状:仔猪生后1-6天内出现四肢抖动,站不稳等症状。
母猪乳水质量不足,仔猪吃不饱。
诊断:对母猪乳汁进行检测和分析,具有钙和淀粉添加剂来帮助改善乳水质量。
对于生后的仔猪需要及时补钙治疗。
2. 脐带炎症状:仔猪脐部有血液、伤口肿胀等症状。
如果病情较重的话,仔猪会出现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症状。
诊断:需要检查仔猪生后脐部是否干燥愈合,如果没有及时干燥治疗,则容易引起脐带炎。
治疗方法是保持脐部干燥卫生,定期更换环境卫生。
3. 子宫炎症状:仔猪背部时常出现凹陷状态,母猪基本没有乳汁。
诊断:检查母猪阴道内是否有分泌物质,这是子宫炎的一种症状。
治疗方法是定期更换垫被,保持环境卫生,对母猪进行药物治疗。
二、呼吸系统疾病1. 沙眼症状:仔猪双眼出现肿胀,分泌物较多,严重的话会使仔猪失明。
诊断:检查仔猪眼部是否有感染,是否有分泌物。
治疗方法是给予仔猪注射灭菌药物,同时给予消炎药物和增强营养的药物来加速愈合。
2. 瘤胃异位症状:仔猪出现胃疼、腹泻等症状。
诊断:检查仔猪胃内是否有异位现象,同时对仔猪的饮食也需要进行检查。
治疗方法是给予仔猪铁医治和消炎药物治疗。
1. 腹泻症状:仔猪出现腹泻,身体弱,没有精力。
症状:仔猪口腔红肿,口腔阴部出现白斑等症状。
综上所述,仔猪常见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方法都需要及时处理,给予仔猪正确的治疗方法,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仔猪的健康发育。
生猪常见病的症状与治疗生猪常见病的症状与治疗生猪常见病的症状与治疗一.仔猪黄白痢1、发病原因及病症: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肠道传染病。
黄痢常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1—3日龄多发,白痢常发生于1—4周龄的仔猪,1—2周龄为多发期。
黄痢病表现为拉黄色糊状稀便,含小块凝乳块,身体虚弱,进而脱水,昏睡而死。
白痢多见于1—2周龄仔猪,排泄乳白色或灰白色糨糊状粪便为特征。
2、预防措施:疫苗预防,常采用大肠杆菌K88.K99.987P 三价灭活菌苗,于预产期前15—30天对母猪进行耳下肌肉注射,计量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3、药物治疗:仔猪黄痢常用庆大霉素进行注射每次4毫升/公斤体重,1天1次;同时口服磺胺脒0.5克加甲氧苄氨嘧啶0.1克,研末,每次5—10毫克/公斤体重,1日2次;仔猪白痢常用庆增安注射液每次每千克体重0.2毫升。
上述药物均需连用3天以上。
1、发病原因及病症: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常发生的疾病,一般在断奶后1-2周发生,死亡率高达90%。
发病突然,精神委顿,食欲减退,口流白沫,病猪不时抽搐,四肢如游泳状,站立时弓背发抖,步态不稳。
常在脸部,眼睑,颈部、腹部、皮下发生水肿。
2、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 防止饲喂过饱。
免疫预防接种多价大肠杆菌灭活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
3、药物治疗:治疗水肿病方法很多,但没有特效疗法,一般以综合疗法为主。
(一)按量腹腔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同时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亚硒酸钠维生素E 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按量分别肌肉注射。
(二)樟脑磺酸钠、硫酸庆大霉素按量静脉滴注或缓慢推注,同时分别按量肌肉注射呋喃苯胺酸(速尿)、亚硒酸钠维生素E 注射液。
猪排尿后,补液盐或电解多维饮水。
(三)用那霉素(25万单位/毫升)2毫升、5%碳酸氢钠30毫升、25%葡萄糖液40毫升,混合后1次静脉注射,每日2次;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C (0.1克)2毫升,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