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行政监督(1).ppt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45
第八章行政监督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一、行政监督的概念(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及其特征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的监督,即行政法制监督。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特设的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如监察部门、审计机关和会计系统实施的监督等;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和政党、各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及社会舆论的监督。
行政监督的特征:1.监督对象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2.监督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国家特设的行政机关、政党、社团组织和人民群众等。
3.监督性质是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种法制监督。
有两方面的含义:(1)主体享有的监督权是法律赋予的,要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
(2)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活动中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监督,重点是执法监督。
4.监督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合理行政,改善和强化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廉政建设。
(二)行政监督的分类1.以监督的主体来划分,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具有监督权限的主体分别有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具有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行政系统内特设的监督机关(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政党、各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和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等,从而构成不同主体的监督。
2.从监督的对象看,分别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对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的监督。
3.以监督的内容为标准,有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监督和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的监督两种。
4.从监督的方向上体察,则可分为纵向监督、横向监督和双向监督。
5.以监督的时间阶段来划分,行政监督分别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6.从监督的目的和方法上来划分,还可分为积极性的监督和消极性的监督。
二、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一)行政监督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二)行政监督有助于激励行政工作人员成为人民勤务员,即社会公仆(三)加强行政监督是发展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四)完善和执行行政监督是惩治腐败、克服官僚主义、推进廉政建设的必要措施(五)加强行政监督有助于支持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定权力,保障宪法、法律、法规实施。
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第一节(一)行政管理过程的含义(重点)行政管理过程:就是指在一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方法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行政管理过程的特点:1、行政管理过程是由一系列管理活动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2、行政管理过程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它与管理过程有着共同的特点。
3、行政管理过程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或者说是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行使行政权力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
(二)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阶段管理过程的基本内容:决策、执行、监督行政管理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1、行政决策2、行政执行3、行政监督第二节(一)行政决策的含义和特点决策:是人们在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自己的行动确定目标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亦既做出决定性的过程,既是人们的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又是一个决断过程,因而也是人们意志活动的过程。
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的特点: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者2、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3、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4、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二)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式(重点)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也称科学决策模式。
六个步骤:1、发现问题2、提出目标3、设计方案4、预测后果5、分析比较6、选择最优方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式(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渐进决策模式(美国,林德布洛提出来的)混合扫描决策模式(又译为综视决策模式,美,阿·埃佐尼)(三)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重点)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2、决策方案的设计3、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和选择4、决策方案的实施完善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3、强行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第三节(一)行政执行的含义与特征行政执行: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