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流行三音节词
- 格式:docx
- 大小:38.68 KB
- 文档页数:8
ywjszxk@词是语言中最敏感、最活跃的要素。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汉语词汇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
现代汉语中,词以双音节为主,但近几年出现的汉语新词,三音节词的数量明显增多,刘楚群统计了2006—2010年五年间新词语的音节分布,三音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10年高达53.9%。
[1]我们对2011—2014年四年间产生的新词进行统计后发现,2011年三音节词增长速度超越2010年,达到57%,2012年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40%以上。
笔者以2006—2014年《汉语新词语》为基本语料,收集整理三音节词4425条,对其内部结构、造词方式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展开分析研究。
一、结构形式的特点1.复合式根据词语的内部语法结构关系,复合式主要包括偏正、并列、动宾、述补、主谓五种结构形式。
现代汉语中双音词的各结构形式的构词能力依次为“偏正>并列>动宾>述补>主谓”。
三音节词中,偏正结构依然是强势结构,占总量的60%以上。
而在双音节词中居第二位的并列结构,在三音节词中的构词能力大大下降,统计语料后只发现18条,占比0.4%。
究其原因,三音节并列式在结构上具有可拆分性,语感上更容易被认为是自由短语,语义上具有透明性,整体意义为各组成语素意义的组合,三音节新词语的结构及造词法分析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曹向华性表示怀疑”[4]。
使用附加问句这种话语形式是为了避免对命题作过于绝对、直接的表述,同时能够对具有话语权势的一方表示顺从,从宽泛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礼貌。
《朱子》中大量出现的附加问句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这种顺从通过情态词(如“莫”“恐”)或特定句式(如“附加问句”)或者句式变换(如刻意用疑问句)等标记形式来稀释肯定性的话语。
在很多情况下,说话人运用不确定性的话语形式与他对事情的判断本身没有关联,只是用这些来标记其对话语角色之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承认。
杨星芸从传统惯用语和网络流行语看三字格语汇发展规律内容摘要:论文以近年网络流行语三字格为出发点,通过与传统三字格惯用语在结构类型、语汇来源、语义关系、语用色彩方面的历时性对比分析,得出三字格语汇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关键词:传统惯用语三字格网络流行语三字格发展规律三字格惯用语是结构相对稳定,具有整体意义,口语色彩较浓的习用性定性三音节短语,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而近日,网络上以“高帅富”、“白富美”、“伤不起”为代表的三字格流行语红极一时,成为时下青年男女信口拈来的网络词汇。
那么,与传统的三字格惯用语相比,网络流行语的三字格又有何特点呢?同样作为三字格的言语成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呢?三字格词汇的发展规律又是什么?本文以近年来网络流行的三字格为出发点,力图从结构类型、语汇来源、语义关系、语用色彩等角度与传统三字格进行对比分析,做纵向的历时性考察。
一.结构类型(一)网络流行语三字格:网络流行语三字格的内部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多样,如:联合式:高帅富白富美土肥圆穷矮丑偏正式:凡客体咆哮体淘宝体hold住体动宾式:求包养打酱油躲猫猫压马路主谓式:楼歪歪蒜你狠姜你军动补式:伤不起碉堡了弱爆了被动式:被就业被自杀“的”字结构:你懂的还有一些三字格属于音译,无法归类,比如“闹太套”、“切克闹”等,当然也有少数可以插入成分,如“打个酱油”等。
总之,从三字格结构类型关系来看,传统三字格结构较为简单,以偏正式居多,动宾式其次,还有少量的主谓结构;网络流行语三字格则有更丰富的形态变化,语素的组合复杂多样。
从三字格结构的凝固性来看,网络流行语三字格的紧密性更强。
从三字格数量来看,传统三字格目前显然更占优势。
但传统三字格已基本发展饱和,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加;网络流行语不断更新,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二.语汇来源(一)网络流行语三字格网络流行语其主要来源有三个:其一,网民独创,并在论坛、微博中被广泛认可,大量模仿和转发,迅速走红。
浅析流行语“佛系”作者:陈丽年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8期摘要:流行语的产生,是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表现。
“佛系”这一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迅速成为如今网友热捧的一种表达方式,并衍生出“佛系X”的表达结构。
本文主要从“佛系”这一流行语的起源、语法特征、语义特征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佛系;起源;语法特征;语义特征[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1一、“佛系”的起源“佛系”最早出自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中,杂志中介绍了这样一种男性形象:他们永远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摆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
同时,插图中出现了“仏男子”的字样。
日语“仏”相当于汉语“佛”的意思,因此具有这种特征的男性形象在中国被称为“佛系男子”。
[1]但它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直到2017年底,出现了“佛系少女”、“佛系青年”等词语并迅速走红网络。
二、“佛系”的语法研究根据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中的词性判断标准,我们对“佛系”的词性和语法特征加以研究分析。
1、作定语词性判定标准认为多数形容词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
“佛系”后面可以加名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如“佛系少女”、“佛系状态”、“佛系青年”。
“佛系”后面加的大多是双音节名词,也可以加单音节或三音节名词,如“佛系菜”、“佛系人”“佛系歌唱家”、“佛系减肥法”。
2、作状语研究发现,“佛系”可以直接修饰谓词性词语作状语,构成状中结构。
如“佛系吃饭”、“佛系上课”、“佛系消费”。
“佛系”修饰的谓词性词语大多是双音节的,也可以是三音节的,如“佛系打游戏”“佛系听讲座”。
3、作补语“佛系”可以加在谓词性词语后,构成中补结构。
如“看得佛系”、“听得佛系”、“演得佛系”。
作补语时,通常中间用“得”字连接,构成表示动作状态的情态补语。
4、能受程度副词、否定副词修饰“佛系”前面可以加程度副词,表示程度的加深或适中。
从传统惯用语和网络流行语看三字格语汇发展规律作者:杨星芸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10期内容摘要:论文以近年网络流行语三字格为出发点,通过与传统三字格惯用语在结构类型、语汇来源、语义关系、语用色彩方面的历时性对比分析,得出三字格语汇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关键词:传统惯用语三字格网络流行语三字格发展规律三字格惯用语是结构相对稳定,具有整体意义,口语色彩较浓的习用性定性三音节短语,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而近日,网络上以“高帅富”、“白富美”、“伤不起”为代表的三字格流行语红极一时,成为时下青年男女信口拈来的网络词汇。
那么,与传统的三字格惯用语相比,网络流行语的三字格又有何特点呢?同样作为三字格的言语成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呢?三字格词汇的发展规律又是什么?本文以近年来网络流行的三字格为出发点,力图从结构类型、语汇来源、语义关系、语用色彩等角度与传统三字格进行对比分析,做纵向的历时性考察。
一.结构类型(一)网络流行语三字格:网络流行语三字格的内部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多样,如:联合式:高帅富白富美土肥圆穷矮丑偏正式:凡客体咆哮体淘宝体 hold住体动宾式:求包养打酱油躲猫猫压马路主谓式:楼歪歪蒜你狠姜你军动补式:伤不起碉堡了弱爆了被动式:被就业被自杀“的”字结构:你懂的还有一些三字格属于音译,无法归类,比如“闹太套”、“切克闹”等,当然也有少数可以插入成分,如“打个酱油”等。
总之,从三字格结构类型关系来看,传统三字格结构较为简单,以偏正式居多,动宾式其次,还有少量的主谓结构;网络流行语三字格则有更丰富的形态变化,语素的组合复杂多样。
从三字格结构的凝固性来看,网络流行语三字格的紧密性更强。
从三字格数量来看,传统三字格目前显然更占优势。
但传统三字格已基本发展饱和,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加;网络流行语不断更新,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二.语汇来源(一)网络流行语三字格网络流行语其主要来源有三个:其一,网民独创,并在论坛、微博中被广泛认可,大量模仿和转发,迅速走红。
782021.05[摘 要] 网络流行语“xx 子”因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的播出而在微博等社交平台走火。
本文通过描述分析网络流行语“xx 子”及其衍变机制,尝试对“xx 子”的起源作出考察;同时,对“xx 子”流行原因进行梳理,旨在对新兴网络流行语“xx 子”的流行与传播做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 网络语 “xx子” 衍变机制 流行原因[中图分类号] 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03(2021)05-0078-05网络流行语“××子”探究□ 杨小漫武汉大学作者简介:杨小漫,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
随着偶像女团竞演养成类真人秀节目《青春有你》第二季的播出,“欣欣子”(《青春有你》第二季参赛选手虞书欣支持者对虞书欣的昵称)一词在微博等社交平台迅速走火;随之出现了“敏敏子”(刘敏涛支持者对刘敏涛的昵称)、“坤坤子”(蔡徐坤支持者对蔡徐坤的昵称)等结构相同的流行语,都是将人名(主要是明星或是自己喜爱之人)的最后一个字叠用,并与“子”进行组合,来表达粉丝或支持者们对明星们的支持和追捧。
随后,这种将人名最后一个字叠用并与“子”进行组合的格式进一步衍变成“××子”,其中“××”并不限于人名最后一个字的叠用,可以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子”用法的蹿红受到广大粉丝群体追捧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争议和质疑,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
一、网络流行语“××子”的研究现状网络流行语“××子”的流行与衍变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是新产生的语言现象,并且由于受众范围较小,因此暂无学者对网络流行语“××子”作出具体的解释与分析。
网络流行语“××子”最初是由于真人秀节目《青春有你》第二季的播出走红,而未观看相关节目的群众对于“××子”的用法多有不解之处;同时,使用“××子”进行网络交际的网民也并非完全了解这一流行语的来源与实质含义。
浅谈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浅谈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浅谈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摘要:现代汉语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极广,它作为熟语的一部分,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含义,渗透于中国人民的日常口语交际中,在日常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惯用语形象简洁,在形式上以三音节为主。
因此文章主要论述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的特点及结构类型,以此深化自己对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的相关认识,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
关键词:惯用语特点结构类型语义分析惯用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独特的结构,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它同成语、歇后语、谚语等一样都属于熟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单位。
作为熟语的一部分,惯用语大多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活跃在人们的口语中。
無论是结构长度还是使用的频率、灵活度,惯用语都是和词最接近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惯用语在汉语词汇中的位置现代汉语惯用语用词少而含义丰富收效大。
它不但能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形象,而且能使表达含蓄丰富、语义幽默。
它结构简短精炼,运用灵活,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惯用语不但在日常口语中被频繁使用,而且在小说、戏剧、曲艺里,甚至在官方政论、新闻报道中也都被普遍地应用着。
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一些惯用语日益地固定化。
于是人们就把这些惯用语当做现成的语言材料加以运用,不必临时组织语言就能脱口而出。
它多以比喻的方式获得修辞上的意义转移,具有形象生动的特有表现力。
惯用语不论在结构上还是意义上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凝固性,在稳定性和凝固性的基础上同时具有灵活性的特点,精炼简短的形式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
汉语惯用语广泛存在并运用于中国文化语言中。
在其他普通语言中,为了追求语言的形象生动性都要借助惯用语来表达,这种现象同样广泛存在于其他常用语言中。
惯用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是极为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
【转载】三音节惯用语精编1、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2、白骨精:《西游记》中一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变化的女妖精。
常用来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
3、白日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
4、半边天:比喻新社会妇女的巨大力量能顶半边天,也用来指新社会的妇女。
5、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6、保护伞:比喻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
7、抱佛脚: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8、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9、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10、变色龙:比喻看风转舵的政治投机分子。
11、擦边球: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沿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
12、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13、吃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男女关系上的)。
14、吃小灶:比喻受特殊的照顾。
15、吃鸭蛋:比喻在考试或竞赛中得零分。
16、穿小鞋:比喻受到别人利用职权暗中给予的刁难、报复或施加的约束、限制。
17、单相思:指男女间仅一方对另一方爱幕。
18、打游击:比喻从事没有地点的工作或活动。
19、点鬼火:比喻鼓动别人做坏事。
20、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欲望和兴趣。
21、顶梁柱: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
22、定心丸:能使人情绪稳定的东西。
23、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请客的人。
24、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
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
25、恶作剧:捉弄耍笑,使人难堪。
26、耳旁风: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多指劝告、嘱咐)。
27、放空炮:比喻说空话,说了不能兑现。
28、放冷箭:比喻暗中害人。
29、鬼把戏:阴险的手段或政策。
30、鬼门关: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
31、过河卒:比喻不怕牺牲和挫折,勇于拼搏,决不后退的人。
三音节词语论文: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研究【中文摘要】汉语在音节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由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占优势发展到近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占主导地位,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进步,现代汉语中涌现了大量的新词,这些词语很多都呈现三音节化趋势。
可见,三音节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值得注意。
本文运用语言的形式、造词法和构词法、结构项的理论,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进行研究,从结构、语法功能等角度对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类型、特点进行分析并归类,探讨了各种类型出现的原因。
经分析可知:三音节词语包括了三音节词与语两大类,从构词方法来看,三音节词有单纯词,也有合成词。
合成词有复合式和附加式两类。
根据结构可以将它们分成: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并列式、补充式、重叠式以及附加式。
三音节词的结构特点是不对称美;修辞特点有:多样的形象色彩、丰富的感情色彩;词缀化特点。
三音节语即三字格惯用语(习语),从语义构成及修辞作用两个方面来分析说明。
三字格惯用语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1)从来源上看,三字格惯用语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大部分是口语或方言,给人以新鲜、形象、生动,简洁、明快等感觉,为它的广泛流传创造了基础。
(2)从语法结构上看,大多为包含三个音节的动宾式词组。
(3)从表达效果上看,三字格惯用语往往有简中寓繁、经济明快的表达效果。
惯用语的真实意义是通过一些修辞手段表现的,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段主要有比喻、对数量的虚指、借代、夸张等。
三音节词语大量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原因、社会发展、日常交际的需要、语言内部原因等。
【英文摘要】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respect of syllables.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monosyllables played the leading role, while disyllables dominated the modern times. However, during the last decade,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e, new words have emerged in abundanc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many of them revealing a tendency of going trisyllabic. It is thus clear that trisyllables assu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and more importance need to be attached to them.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the language form, the laws of coinage and word formation, as well as structural items, and adopting the method of combination of description and illustration, synchrony and diachrony,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conducts a study on trisyllables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analyzes their features from the angle of structural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then categorizes them into different types, and further explores into the causes of each type. Trisyllablesinclude trisyllable words and trisyllable phrases. In terms of word formation, trisyllable words consist of single-morpheme words and compound words. Compound words take either the combined form or affixed form, or they can also be categorized into modifying, subject-predicate, verb-object, paratactic, supplemental, overlapping and affixed types in the aspect of structure. Structurally speaking, trisyllable words are endowed with asymmetrical beauty, while rhetorically speaking, they enjoy diversified image colors, rich emotional colors, and affixation. Ttrisyllable phrases refer to three-syllable phrases (idioms), which will be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semantic composition and rhetorical function. Three-syllable phrases have the following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1) In respect of source, three-syllable phrases root in our real life, the majority of them being spoken language or dialects and leaving a fresh, vivid, lively, concise and crisp impression,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its wide spread; 2) Seen from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three-syllable phrases are mainly verb-object phrases composed of three syllables; 3)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expression, three-syllable phrases usually have the effect of embodying the complex into the simple, economy and vividity. The realmeanings of phrases are revealed through rhetorical means including metaphor, void numerical reference, metonymy,hyperbole and so on. The emergence of trisyllables can mainlybe attributed to such causes as social impact, social development, the need of daily communication, internal factorsof language and so on.【关键词】三音节词语三字格惯用语类型特点原因【英文关键词】Trisyllables Three-syllable Phrases Type Feature Cause【目录】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研究摘要3-4Abstract4 1绪论6-13 1.1 三音节词语研究概况6-12 1.1.1 关于三音节词语及新词的界定6-8 1.1.2 三音节词语的产生原因8-9 1.1.3三音节词语的类型及特点9-10 1.1.4 关于三字格惯用语的研究10-11 1.1.5 小结11-12 1.2 尚待深入研究的地方12-13 2三音节词语的类型及功能特点13-44 2.1 三音节合成词13-38 2.1.1 三音节合成词复合式结构类型13-22 2.1.2 三音节合成词附加式结构类型22-31 2.1.3 三音节词的结构类型总结31-32 2.1.4 三音节词的结构功能特点32-33 2.1.5 三音节词的语法功能特点33-35 2.1.6 三音节词的修辞功能特点35-36 2.1.7 词缀化特点36-38 2.2 三字格惯用语(习语)38-44 2.2.1 三字格惯用语的整体特点38-39 2.2.2 三字格惯用语(习语)的语义构成39-42 2.2.3 三字格惯用语的修辞作用42-44 3 三音节词语大量产生的原因44-46 3.1 社会原因44-45 3.1.1 反映同类特征的词语大量出现44 3.1.2 表达精细化、个性化、形象化的需要44-45 3.2 语言内部原因45-46 3.2.1 语言的形式(声音)与内容(意义)之间的协调45 3.2.2 造词法内部语法关系层次的不同45-46结语及仍待继续探讨的问题46-50参考文献50-53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3-54后记54【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QQ:139938848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
广告话语中三音节颜色词的符号传播探析摘要本文分析了广告话语中“写意”式的三音节颜色词的符号意义及其传播价值,并从心理层面揭示其流行的原因。
本文认为:这些写意颜色词实现了符号意义的增值,即:联想性的丰富、人文性的强化和情感性的凸显;其传播价值在于增强语效,增加认同感,激发语言的沟通力;三音节颜色词的广泛传播有其深层的心理动因。
关键词广告话语;颜色词;符号传播;符号意义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语言中用来表示颜色的词汇叫颜色词,颜色词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以用来指称物体的颜色。
近年来,随着消费群体心里需求的变化,商家为了赢取商机,构造出许多诗意化的颜色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在广告话语中涌现出大量特殊的颜色词,如神秘紫、狮子金、精灵蓝、浪漫粉……这类词语对传统颜色词进行符号再造后,重新以产品颜色名称的身份广泛使用于现代广告语言中,而且有蔓延扩大的趋势。
三音节颜色词在符号意义方面与现有的颜色词有何不同?具有哪些传播价值?其广泛传播的动因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三音节颜色词符号意义的增值符号所蕴含的意义是符号概念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意义隶属于符号,任何意义都是特定符号的意义,三音节颜色词作为广告传播符号无疑也包含着特定的意义。
美国学者Berlin和Kay指出,世界上许多种语言中都存在白、黑、红、绿、黄、蓝、褐、紫、粉、橙、灰这11个基本颜色词f21。
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除了上述11个单音节的基本颜色词外,还存在大量多音节复合颜色词。
从构词手段看,三音节颜色词是修饰语+基本颜色词的定中结构(定语+中心语),主要有三类:形容词+基本颜色词,如尊贵黑、纯真白;名词+基本颜色词,如恋爱粉,骑士灰;动词+基本颜色词,如轻舞白、沉思灰。
但这种简单的结构上的划分尚无法揭示这种语言修辞现象的本质。
这类三音节的颜色词与传统的双音节颜色词,如深蓝、浅绿、玫红等的明显区别是它们被传者进行了符号重塑,有着各式各样的非色彩语素做修饰语,从而有别于一般的颜色词,再成为商品新的代码。
写意型三音节手机颜色词的特点和缺陷本文以广告语体中的一类新兴颜色词——写意型三音节手机颜色词为研究对象,从语义指向、功能和文化心理出发,分析了其特点,并进而探讨了其本质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标签:写意型手机颜色词手机是信息时代极其重要的通讯工具,由于其普及程度和实用价值的不断提升,各种手机颜色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如卓越银、优雅白等。
同样是颜色词,但它们与传统的双音节颜色词深蓝、浅蓝,与三音节颜色词玫瑰红、橄榄绿有很大的区别。
这类颜色词的修饰语如“卓越”,有很大的主观性、情感性和联想性,不像传统颜色词那样客观明确地描述所修饰的颜色,且修饰语和颜色词搭配的随意性很强,因此称为写意型颜色词[1]。
本文通过分析这类颜色词的语义指向、语义功能和文化心理,探讨了其特点和缺陷,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刘慧在其《广告语体“随机造词”现象及其动因探析》一文中指出,通过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调查显示,这类颜色词有600多个。
不但有克灰、米白、雅银等双音节颜色词和赤色颠峰、火热蜜桃、冰蓝之吻等四音节颜色词,还有Jay黑、Titan银、Dream紫等中西合璧的颜色词。
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名词形容词占大多数,而颜色词都是单音节的,这很容易构成“双+单”的表达形式。
因此,在数量上,三音节颜色词占了主导地位。
下面主要考察的是三音节颜色词。
一、写意型三音节手机颜色词的特点与传统颜色词相比,两者的结构差别不大,都是修饰语加颜色词的结构,主要有三类:形容词+颜色,如尊贵黑;名词+颜色,如恋爱粉;动词+颜色,如轻舞白。
差别主要体现在语义指向和功能、文化心理上:手机颜色词更多地指向人和物,使该事物具有某种性质,而不指向和描述颜色本身。
按语义指向、语义功能分,传统颜色词有两类,一类分辨和指称颜色,如鹅黄、雪白;一类描绘颜色的状态,如亮晶晶,白花花。
可见,传统颜色词的语义指向的是颜色本身,语义具有分辨和指称颜色的功能。
如鹅黄、雪白分别指称像小鹅羽毛的黄色、像雪一样的白色,修饰语“鹅、雪”都是可感可观的事物,指向黄色和白色。
200王健颖:网络流行语“柠檬精”初探作者简介:王健颖,女,河南信阳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龙子湖校区文化与传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 要】网络语“柠檬精”是指嫉妒别人的人,后来逐渐演变成自嘲,表达对别人的相貌、才华、事业、物质、情感等各方面的羡慕。
文章从来源及含义、句法功能、衍生机制等方面对“柠檬精”进行了阐释,并从趋简避繁的社会心理、人们内心自我调适的需求、网络媒介的助推三个角度探析了其流行原因。
【关键词】网络语;“柠檬精”;衍生机制;流行原因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6-0200-02网络流行语“柠檬精”初探王健颖(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近来网络语“柠檬精”一词火遍全网并迅速蹿红于各大社交网络平台,成为年度最火爆的网络热词之一,被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咬文嚼字》杂志同时选为2019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因此,“柠檬精”理应得到大家重视。
一、“柠檬精”的来源及含义柠檬本是一种大家熟知的水果,酸是柠檬的典型特征。
柠檬味酸,与嫉妒他人时心中酸溜溜的感觉相吻合,于是,柠檬就被赋予新含义,人们把说话总是酸溜溜、喜欢嫉妒别人的人形象地称为“柠檬人”。
因“柠檬人”说话做事总喜欢酸别人,嫉妒心强,喜欢和他人争高低,爱怼别人,酸的程度明显加深,于是就出现了“柠檬精”一词。
“柠檬精”源于电竞圈,最初是指用酸溜溜的话来嘲讽其他战队,喜欢嘲讽别人、嫉妒别人的人。
后来,逐渐演变成自嘲,表示对别人的相貌、才华、事业、物质、情感等各个方面的羡慕。
比如,“我柠檬精了”就是“我羡慕了”的意思。
二、“柠檬精”的构词成分和句法功能(一)“柠檬精”的构词成分“柠檬精”是由成词语素“柠檬”和类词缀“精”组成的。
“柠檬”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有:柠檬树;柠檬树的果实。
“精”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有:纯净的好米;舂糙米为精米;精制;纯粹;精粹;精华;精密;严密;日月星辰之属;清朗;光明;明洁;明白;鲜明;锐利;敏锐;机灵;隐微奥妙;纯一;精诚;深刻;精通;精气;精神;精力;精液;精灵;灵魂;妖怪;受妖精祸害;瘦肉,精肉;甚;极;光,全无。
浅析网络新语中的三字格缩略语作者:马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8期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网络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网络新语得到广泛使用,得到青年网友们的追捧。
本文将从网络新词语中的三字格缩略语作为研究对象,以客观科学的方法简要分析网络新语中的三字格缩略语。
关键词:网络新词语;缩略语;影响作者简介:马钺(1994-),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13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在网络的不断发展中,网络新语在网络交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并卵”、“城会玩”等一系列网络缩略语的频繁使用,丰富了网络语言,这些三字格缩略语被网友们戏谑为“新三字经”。
本文从对缩略语的界定、构成方式方面分析网络新词语中的三字格缩略语。
一、什么是网络缩略语对于“缩略语”,在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缩略语在学术界有不同的提法,像‘简称’、‘缩略词语’、‘简称词’、‘简缩语’、‘略语’、‘省称’、‘省语’、‘省文’等。
”[1]鲍明凌、亢世勇两位学者在论文中提到缩略语在学术界存在不同的提法,对于“缩略语”至今没有一个确定通用的定义。
凌远征在其专著中提到“现代汉语的缩略语是汉语词语的紧缩形式,也就是说,把有些汉语的词语(包括名称)简称、紧缩或概括成为新的词语。
”[2]这里的缩略语仅指对于词语的缩略。
《缩略语》一书中提到“普通话中由固定说法经过压缩和简略而形成的词语”。
综合众学者的研究,并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对于其做出如下定义:“缩略语”是指汉語普通话中经过紧缩或简略的词或语。
网络缩略语指的是对网络上流行的词、短语、句子等进行缩略而形成的词或语。
网络缩略语的字数不一,组合形式多样,本文着重研究网络新词语中的三字格缩略语。
二、网络新词语中的三字格缩略语的构成方式缩略语的缩略方式一般有三种,分别是缩合、节略、提取。
(一)缩合法缩合法就是从原语料中选取某些语素,节略某些部分,把选取的语素组合,把节略的部分删除,从而形成缩略语。
浅谈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浅谈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摘要:现代汉语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极广,它作为熟语的一部分,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含义,渗透于中国人民的日常口语交际中,在日常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惯用语形象简洁,在形式上以三音节为主。
因此文章主要论述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的特点及结构类型,以此深化自己对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的相关认识,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
关键词:惯用语特点结构类型语义分析惯用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独特的结构,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它同成语、歇后语、谚语等一样都属于熟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单位。
作为熟语的一部分,惯用语大多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活跃在人们的口语中。
無论是结构长度还是使用的频率、灵活度,惯用语都是和词最接近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惯用语在汉语词汇中的位置现代汉语惯用语用词少而含义丰富收效大。
它不但能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形象,而且能使表达含蓄丰富、语义幽默。
它结构简短精炼,运用灵活,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惯用语不但在日常口语中被频繁使用,而且在小说、戏剧、曲艺里,甚至在官方政论、新闻报道中也都被普遍地应用着。
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一些惯用语日益地固定化。
于是人们就把这些惯用语当做现成的语言材料加以运用,不必临时组织语言就能脱口而出。
它多以比喻的方式获得修辞上的意义转移,具有形象生动的特有表现力。
惯用语不论在结构上还是意义上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凝固性,在稳定性和凝固性的基础上同时具有灵活性的特点,精炼简短的形式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
汉语惯用语广泛存在并运用于中国文化语言中。
在其他普通语言中,为了追求语言的形象生动性都要借助惯用语来表达,这种现象同样广泛存在于其他常用语言中。
惯用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是极为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
惯用语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可以从多角度折射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
现代汉语网络流行语“XX感”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层出不穷的流行语也充溢于网络,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为社团成员广泛接受,走红大江南北。
其中“XX感”的生成和流行具有理据性及深层原因,既体现自身的某些特点,又反映出与语言、社会和个人间的紧密联系。
标签:网络流行语“XX感” 获得感一、“XX感”格式的流行与传播受社会环境等因素不断变化发展的影响,语言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其中词汇系统较之语音、语法系统的变化最为明显,因为词汇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从社会流行语中可见一斑。
随着2015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的新鲜出炉,“获得感”以其独特的魅力跃居榜首。
“获得感”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习总书记讲道:“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一经问世,该词就迅速传播开来,其走红速度之快、所辖范围之广、出镜频率之高令我们不容小觑。
不但在博客、微博、腾讯QQ和微信等网聊工具上屡见不鲜,而且在电视、广播、新闻和报刊杂志等媒介中也随处可见。
我们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发现,主流媒体报纸中含“获得感”的句子比比皆是。
例如:(1)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是检验改革是否真正到位、真正彻底、真正有效的标尺。
……然后是中间环节不能跑偏,不断以群众获得感来校正航向,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5年3月19日)(2)眼下,中央推进“四个全面”的决心有目共睹,可以预见的是,在即将揭开新的一页的2016年,通过持续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获得感会越来越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2月31日)诚然,我们还能检索到许多句子和段落,其中也不乏含有“XX感”的三字格。
例如:(3)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企业联合发布的报告,用大数据告诉人们“幸福在哪里”,这些问题虽然不像柴米油盐一样关系国计民生,但却构成了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幸福感”,也让大家看到了生活的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多元。
2017.08语浅析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界定问题○王欣欣 王宇枫摘 要: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三音节词的数量也不少,并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重要地位。
合理界定三音节词是认清三音节词面貌的重要前提。
三音节词的界定在学界中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对于三音节词与惯用语也没有明确的区分。
文章试图解决三音节词的界定问题。
关键词:现代汉语 三音节词 界定引言汉语词汇形式的发展趋势,从总体来看,是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的,并且产生了许多三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三音节词的数量也不少,而且近年来也在大量出现,并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大量存在且极具特色,是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中国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由于许多理论是从西方语言学借鉴来的,在分析现代汉语时,总会有些地方不太合适。
从理论上讲,词与短语是句法的两个层级,应该是易于区分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棘手的问题。
汉语不同于英语这类表词文字,因此汉语词的判定问题一直是汉语词汇研究中的难题,三音节词属于词,对于它的划分和界定,学术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对三音节词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对现代汉语整个词汇系统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三音节词与惯用语的共性和个性的分析,可以为更大范围内的词和短语的区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一、学界关于三音节词的不同界定在汉语语言研究上,双音节词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对于三音节词的研究则长期处于较边缘的位置,从20世纪中期开始已经有一些学者零散地提及三音节词,但是对于明确给三音节词做界定的学者则相对较少。
李赓钧(1992)对三音节词中的一部分——三语素合成词有所提及,他认为凡在结构上和意义上都已定型的三语素结构都可看为三语素合成词。
但是,李赓钧并未将三音节词独立出来进行研究,也并没有探讨词和短语的区分问题。
冯胜利(1996)根据当代韵律词法理论,将三音节词词”“而[1+2]式要么不能说,要么只能是短语”[1]。
收稿日期:2014-06-10作者简介:陈倩(1989-),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词汇。
网络词语中的三音节热词分析摘要:近年来,三音节热词大量出现并掀起了一股热潮。
这些网络三音节热词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逐渐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三音节热词的广泛流行是事物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而这些词未来的发展趋势则是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的。
关键词:三音节热词;类型;特点;成因;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14)11-0078-02(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601)∗∗∗第34卷第11期绥化学院学报2014年11月Vol.34No.11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Nov .2014陈倩一、三音节热词的类型及特点(一)三音节热词的类型。
所谓三音节词即语言中定型的音义结合体,由三个音节构成的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造句单位。
近年来,网络热词中出现了许多三音节词语,根据其构词方式和表达意义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概述型。
网络热词中有一些三音节词具有概括性,主要是以概括和记述某一热门事件为主。
例如“打酱油”,这一词语最初流行起来是源于广州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位市民时问他对于某件事的看法,这位市民说:“关我何事,我出来打酱油的。
”随后这句话被网民疯狂地转载和改编。
“打酱油”一词由此而来,后来也用来表示当下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相当于“路过”的意思。
又如“煤超疯”,意思是说由于全国大幅降温给许多用煤大户带来心理压力,纷纷提前储煤,加之其他原因,致使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一个月涨幅超50%,因此被网友戏称为“煤超疯”。
诸如此类的词还有许多,像“姜一军”“豆你玩”“蒜你狠”“XX 门”“XX 热”等都是以概述时下热点事件为构词特点。
2.缩略型。
所谓缩略型三音节词就是指一些三音节词是对某一句话或某一段文字的缩略。
浅谈当下汉语新词语的三音化现象陈杰(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中图分类号:H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22-0098-02摘要词语长度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汉语新词语以三音节词语为主。
本文主要描写新词语三音化的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三音化词缀化词语模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isyllabication Phenomenon of Contemporary New Words in Chinese//Chen Jie Abstract Word length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Chi-nese vocabulary.Trisyllabic words has dominated in it.This the-sis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trisyllabication of new words in Chi-nese,analyzes its causes.Key words trisyllabication;affixation;the mold of words词语长度是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
汉语词语长度直观地反映在音节的构成上。
古汉语词语以单音词形式为主。
西周、春秋时代后,汉语词汇双音节词增加相当迅速。
[1]现代汉语双音节构词占多数。
新时期汉语词汇系统发生了变化,最显著的是新词语的涌现。
新词语在词语长度方面的变化引人注意。
众多学者研究该现象并达成现代汉语造词仍以“双音节为主,但三音节词逐渐增多”[2]的普遍共识。
本文将着重描写新词语三音化的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1现象描写新词语三音化现象的出现,从宏观系统来看,2010年度媒体新词语调查显示:三字词语占53%,是全部年度新词语的一半多,而且几年来一直走高。
[3]2010、2009、2008年的三字词语分别为265、202、171,分别占总数的53%、51.01%、47.63%,平均词长为3.21、3.26、3.31。
浅析网络流行三音节词汉语1501 沈思婷摘要:近年来,许多网络流行用语多用三音节词作为其缩略语,似乎有违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的特性。
本文将对部分有代表性的网络流行缩略语的来源、意义、用法、造词方法等进行浅析。
关键词:网络流行词缩略语三音节词词的构造发展一.词的来源及意义(一)来源1.网络,QQ、微信、微博、贴吧等交流平台中的神回复2.综艺节目或专题视频中的常用词3.由方言演化成标准普通话或谐音版本4.音译、外来词5.电影、电视剧、动漫等的人物台词(二)典例1.然并卵【原貌】: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意义】:最后其实一点用都没有的意思,并且是无价值无意义的。
【来源】:这个词最早来自由B站UP主怕上火爆王老菊的游戏讲解视频,后来被《暴走大事件》里的张全蛋采用,凭借一个《质检leader张全蛋怒揭电视机行业内幕》让这个词迅速走红,越来越多的人用它相互调侃。
2014年,网上就有一部分人运用,但还不是十分流行。
2015年,龙珠LOL主播阿倪蛋糕店的游戏讲解视频解说多次用到该词,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它的使用率。
在山东话里常爱说:或“有啥蛋用”,为表示文明,“蛋”被网友们换成了“卵”,于是乎,“然而并没有什么蛋用”就变成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在山东、湖南、江西、浙江、广西等地的方言中,类似说法很常见,如:有啥鸟用、扯卵谈关你卵事、好卵厉害等等。
由此看来,普通话表达的“然并卵”,是套用当地方言进行了恶搞。
2.何弃疗【原貌】:你为什么要放弃治疗?【意义】:讽刺一个人有(神经)病,需要进行治疗;不要放弃希望。
【来源】:杨永信是治疗网瘾少年的医生,因为在治疗一些网瘾少年的过程中使用电疗而多被指责,后来电疗就停止了。
“为什么要放弃治疗”,这句话就是杨教授说的,原因是你为什么放弃网瘾治疗,后多被用于嘲讽以及自黑,跟停药治疗同一个意思。
另外,英雄联盟游戏中,治疗受点燃效果影响,而光盾不会受到点燃影响,CD时间又短,所以放弃治疗。
游戏解说员“单车”在解说dota2时说的,团战好像是蓝猫出了血精石,然后蓝猫用血精石自杀了(其实自杀是可以治疗队友的),单车不知道血精石有自杀功能,一直在质问蓝猫为什么要自杀而不用血精石在英雄死亡后会治疗周3.杀马特【原貌】:源于英文单词smart,可以译为时尚的,聪明的。
【意义】:原始的大部分杀马特都留着五颜六色的长发,画着很浓的妆;穿一些充满个性的服装,戴着稀奇古怪的首饰;喜欢自拍,在网吧的摄像头前做些奇怪的动作;自称是:一个集潮流、视觉、杀马特为一系的群体。
至于中国的“杀马特”家族,已与摇滚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喜欢模仿夸张视觉系的服饰、化妆罢了。
所以中国的“杀马特”演变至今,既不是VR,也不是纯粹的视觉系。
而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状态、一种生活形式和一股文化潮流。
【来源】:在中国正式发展始于2008年,是结合日本视觉系和欧美摇滚的结合体,喜欢并盲目模仿日本视觉系摇滚乐队的衣服、头发等等,看不惯的网友们将他们称为“山寨系”,与脑残族并列。
杀马特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另类甚至是怪诞的青年形象,这群另类青年正不停不断挑战大家的审美神经,他们被称为“杀马特家族”。
4.玛丽苏【原貌】:即Mary Sue的音译【意义】:玛丽苏多指很好很强大,与真实剧情中的人气角色纠缠不清、暧昧不断的角色,通常给人以反感。
现在,玛丽苏还不仅指同人文、原创文的角色,也指作者的心态现象。
另外,也不仅限于女性角色(或作者),对于男女角色(或作者)皆有的这种心态现象,统一简称为“苏”(Su),这样的男性主角被称为“汤姆苏”(Tom Sue)。
【来源】:Mary Sue源自《星际迷航》的同人小说(Fan Fiction)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科幻题材影片的普及和科幻小说的风靡,出现了一群以同人化科幻小说为爱好的领军人物。
后来玛丽苏一词逐渐演变,还衍化出许多“苏”系列的词,如:平凡苏、配角苏和极端苏等等。
5.高大上【原貌】:高端、大气、上档次【意义】:有品味,有档次,偶尔也做反讽使用。
【来源】:最早开始追溯的话,应该是来自于武林外传的一集,钱大掌柜要求大嘴做包子,因为店里来了贵客,对他说了几个要求即:高端、大气、上档次。
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也曾出现过,后来在体育运动员刘翔也特别爱用这句话。
2013年后频繁出现在各种网帖、娱乐节目中,流行范围越来越广,后由网友、媒体简称为“高大上”。
再发展到后来,出现了与之对应的“低调奢华有内涵”,但其并没有或很少有对应缩略词。
6.怪我咯【意义】:难道是怪我?(往往是与“我”无关的)适合轻描谈写地说出这三个字,可以无情的回击别人,也可以傲娇的装无辜成为话题的终结语。
【来源】:.《School Days》动画中西园寺世界因为和主角伊藤诚发生关系后不负责任,世界就称自己有了孩子,伊藤诚不认账而连续触发了连环凶杀案悲剧。
某人为了洗白也许是黑诚哥,所以将责任全推给了世界,写下了这句话。
另有衍生用法,“错的不是我,是世界”(出自《反叛的鲁鲁修》)。
2015年,成为游戏英雄联盟的流行语,后在B站引起热议,网友纷纷使用。
7.呵呵哒【意义】:通常表示一种无奈或感慨,显示出了高冷又很萌的感觉,在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中作为一个结尾。
【来源】:“呵呵”最早见于史料,是《晋书°载记°石季龙》。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得宠的弟弟石韬,派刺客杀了这个老弟。
临葬前,石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
“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大唐盛世后,“呵呵”这种胡人的笑声也顺理成章地传入了中原,后经过历史发展沿用至今。
在2011年开始流行并迅速风靡。
后在“暴走大事件”第三季中提出,由“么么哒”、“萌萌哒”等词中演化出“呵呵哒”一词。
二.词语的构造(一)单纯词、复合词和“复式词”1.单纯词许多外来音译词只有一个三音节语素构成,属于单纯词。
如“杀马特(smart)、玛丽苏(Mary Sue)、图森破(too simple)”等等。
2.复合词一些流行词能完整表达意思而简短的词语,甚至包括一些简短的句子,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基本属于复合词。
如“怪我咯”、“么么哒”、“泥奏凯(你走开)”等等。
3.复式词除了少部分单纯词,其他流行词大部分是缩略词,网络流行缩略词与多个语素组成的复合词是不同的,在这里我暂且把它们称作“复式词”。
有的缩略词原貌是句子,如“我也是醉到不行”、“我们要把她上交给国家”、“请允许我悲伤一会”等;有的缩略词原貌是个并列词,如“高大上”、“冷无缺”等。
(二)造词(句)方法1.外来音译词:杀马特玛丽苏图森破2.双音节词加上语气词:怪我咯呵呵哒3.取原句中的几个字或将其进行一定转化组成新词:我伙呆——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理都懂——道理我都懂,(后面往往加“但是……”)何弃疗——你为什么放弃治疗?直膝箭——我的膝盖上直接被射中一箭。
4.取原并列词中的几个字组成新词: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冷无缺——冷漠、无理想、信仰缺失5.本身是完整句子,表达完整意思,被广泛使用:泥奏凯(你走开)由于这些词在网络中广泛使用传播,大部分词没有合理规范的构词理据,在成词时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任意性。
这些流行词中,第3类是所占比例最多的一类,也是最不科学、嘴不规范的一类。
就目前情况来看,无法作为正式词语以其理据分析其造词方式。
三.特点(一)广泛性1.来源具有广泛性这些三音节流行词来源广泛,源于各种网络平台、方言、影视节目和外来元素等等。
这些来源,特别是网络,背后有一个广大的群体在支撑,在交流中不断擦出新词的火花,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可以说其来源是相当广泛的。
运用具有广泛性由于其来源的广泛,再加上互联网这一传播介质的特点,这些词一旦流行,就被广泛运用,出现于各大网站及交流平台中。
(二)狭隘性首先,虽然这些词被广泛运用,但其运用场合基本只限于日常交流调侃,绝不可能出现在正式场合。
其次,这些流行词基本只限于现代年轻人的交流中,儿童和中老年人的言语中几乎是不会出现的(三)随意性1.语多用于较随意的语境场合大部分网络流行三音节词都用于表达戏谑,如“怪我咯”、“然并卵”、“细软跑”等等。
用在别人身上多带有讽刺意味,如“何弃疗”;用于自身多带有自嘲意味。
2.表达意思具有随意性这些流行词在不同语境下表达不同的意思,有不同效果。
如“请允悲——请允许我悲伤一会儿”小明:我的手机掉了,请允悲。
小方:是吗?怎么弄掉的?小明:我坐公交车的时候投币不小心把手机投进去了。
小方:好吧,请允悲。
它可以表达我们通常所说的悲伤,也可以表达因为对方跟你讲了他很糗的一段经历,你内心中笑爆了但无法落井下石,只能强忍笑意。
2.构词具有随意性缩略词在原貌转变的字词选择具有一定随意性,只取原句或原词中任意某些字进行缩略。
在“怪我咯”、“呵呵哒”等词中的语气词选择也具有随意性(二)派生性一些三音节流行词走红后,往往会派生出一系列三音节“词族”。
如由“玛丽苏”派生的“汤姆苏”、“平凡苏”、“极端苏”等;由“么么哒”派生的“美美哒”、“帅帅哒”、“棒棒哒”等。
四.产生原因(一)网络发展由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
且互联网设备接入日益多样化,为这些流行词的广泛传播提供设备技术基础支持。
(二)社会心理“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中流行的语言,在网络平台中,人们之间的交流传播就更加频繁、快速。
而大家都知道,好奇心是许多人都有的,并且很难控制,人们对一样事物产生好奇心,必定是这样事物有一定的新颖、独特性,而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心,一般都会去进行探索、发现,一旦发掘除了趣味性,就会开始对其进行使用、传播,而网络流行语就具有这样一种特性。
它打破了人们一直认定的传统表达方式,以一种不同于传统语言的规范性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新颖、独特,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有很大的自由性,没有约束,不像传统语言那么规范,一板一眼。
它不会对你的知识水平的高低有要求,你可以随意发挥,或许你创造的新词汇受到各大网民的认同,那么,它也就将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流行语在各大网民中进行快速传播。
流行语被广泛使用,在交流中和别人产生共鸣,也会大大增加人们交流的趣味性。
而任何一种流行语的诞生也并不是无风不起浪,它往往紧紧联系着现实生活中状态,用一种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把其表达的内容突显出来,这也是它之所以流行的原因之一。
五.社会评价及发展趋势(一)社会评价网络语言本来便多情绪化而少理智规范,一句略带戏谑的无奈之语一经传出便急速扩散,在年轻人群体中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