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O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
- 格式:pdf
- 大小:283.46 KB
- 文档页数: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算法研究一、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其应用已经涉及到军事、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等诸多领域。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精确定位算法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节点定位算法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质量,其可靠性和耐久性也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本文将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方式入手,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节点定位算法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二、定位方式根据节点定位方式的不同,将节点定位分为以下三种方式:1.空间定位法空间定位法是利用多个已知位置节点的信号信息来计算未知位置节点的位置。
常用的方法有多普勒定位法、GPS定位法等。
2.信号定位法信号定位法是通过测量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度、传输时间等属性来计算节点的位置,常用的方法有距离测量法、角度测量法等。
3.混合定位法混合定位法是将空间定位法和信号定位法进行结合,一方面补充信号定位法的不足,另一方面提高节点定位的准确性。
常用的方法有加权一致算法、最小二乘法等。
三、节点定位算法1.多普勒定位算法多普勒定位算法是基于多普勒效应的信号测量技术,通过测量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来计算未知节点的位置。
它是一种无需接收信号时间同步的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大距离等优点。
但是,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多普勒频移量过小、线性动态范围过小等原因,多普勒定位算法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GPS定位算法GPS定位算法是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一种节点定位算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多个卫星上的可见性信息,并利用卫星上的精确钟和伪距差来计算出节点的位置。
GPS定位算法具有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强的优点。
但是,由于信号的遮挡、突变、传播延迟等原因,GPS定位算法在城市、山谷等环境下定位精度较低。
3.基于角度的定位算法基于角度的定位算法主要是利用节点间的角度信息来计算节点的位置。
常用的角度测量法有方向余弦法、最大似然法和迭代加权最小二乘法等。
基于角度的定位算法相比其他算法,具有计算所需的信息链路较少、系统复杂度较低等优点。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节点定位与跟踪算法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领域。
它们被广泛地应用在了环境监测、交通管制、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
在这些应用中,节点的位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信息能够提供有关环境的各种指标和控制措施。
如何实现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节点定位与跟踪一直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该问题,并介绍目前较为成熟的节点定位与跟踪算法。
一. 节点定位算法节点定位,即确定节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坐标,是无线传感网络中的重要问题。
节点定位算法的目的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信号强度、时间差、角度差等)来确定节点在空间中的位置。
1. 信号强度法信号强度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节点定位技术。
该技术利用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度来计算节点在空间中的位置。
其基本原理是,当一个节点向其他节点发送信号时,其他节点会接收到这些信号并计算它们的信号强度。
据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信号强度来计算节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有自身的局限性,因为信号强度会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建筑物和树木等。
2. 时间差法时间差法是利用节点之间传输数据的时间差来计算节点位置。
当一个节点发送数据包时,其他节点会通过接收数据包的时间差来计算出该节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对发射和接收时间的同步有极高的要求,运用该技术必须保证节点的时间同步性。
3. 角度差法角度差法是一种利用节点之间角度差来计算节点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确定两个节点之间的角度差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距离。
由此,我们可以基于三个节点之间的角度差来确定它们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
二. 节点跟踪算法节点跟踪是指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跟踪目标的位置或运动轨迹。
节点跟踪通常用于安全监测、行车记录仪、追踪和监测贵重物品等方面。
节点跟踪可以分为静态节点跟踪和动态节点跟踪两种方式。
1. 静态节点跟踪静态节点跟踪是指当目标静止时,跟踪器通过感知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其他属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算法作者:陈凤娟来源:《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年第10期【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视区域的大量微型的具有无线通信及计算能力的传感器节点,以无线多跳通信方式构成的分布式自组织网络系统。
它能根据环境需要,通过功能有限的传感器节点之间的协同工作,对监控区域内的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进行实时感知、采集和处理,获得详尽而准确的侦测数据。
本文主要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技术,研究如何降低网络中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寿命。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锚节点;能量消耗【中图法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1 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一种由成百上千的传感节点组成的非结构化的无线网络,通过这些传感节点间的互相协作,WSN同时具备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
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很多学者的目光,尤其是在节点的定位研究方面。
对定位的研究能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更广泛,而高效的定位算法能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其他研究领域的效率。
本文首先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然后介绍了常见的节点测距方法,再分析根据各种节点测距方法构造的各不相同的节点定位算法,比较各个算法的优缺点,最后对无线传感器中的节点定位算法的研究未来进行展望。
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及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具有传感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的分布式自组织网络,它能根据环境需要,通过功能有限的微小的传感器节点进行协同工作,完成对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的对象进行感知、采集、处理和发布感知信息等任务。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网关(汇聚)节点(Sink Node)和管理节点三类。
而传感器节点主要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个部分组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与优化算法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是一种由大量自主的且能感知环境信息的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定位及优化算法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就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和优化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项基本任务。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位置信息对于很多应用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如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系统、农业与环境保护等。
节点定位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算法,使得网络中的节点能够准确获取自身位置信息。
目前,节点定位主要有两种方法:基于GPS技术和基于无GPS技术的定位方法。
基于GPS技术的定位方法需要在每个节点上安装GPS模块,通过接收卫星信号获取节点的位置信息。
然而,GPS模块的成本较高,且在室内或其他信号受限的环境中,会导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基于无GPS技术的定位方法则是通过无线信号强度、时间差测量、角度测量等技术手段实现节点的定位。
这些方法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在室内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也能够实现较高的定位精度。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优化算法是为了提高网络中节点的性能和效率。
传统的优化算法主要包括分布式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分布式算法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通过节点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实现全局最优解。
遗传算法模拟了生物进化的过程,通过遗传、变异和选择等操作,逐步寻找最优解。
模拟退火算法则通过模拟金属退热过程,在搜索空间中逐步寻找最优解。
除了传统的优化算法,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重视。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学习网络中的节点数据,识别和预测节点的行为模式,从而优化网络中节点的任务分配、能量管理等。
例如,可以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模型来预测节点的能量消耗情况,从而在网络中实现节点的智能调度和优化。
一种基于PSO的有效能量空洞避免的无线传感器路由算法刘安丰;吴贤佑;陈志刚
【期刊名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年(卷),期】2009(046)004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均衡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水平,避免形成能量空洞,从而导致整个网络过早死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首先将路由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证明了路由问题与线性规划问题的等价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PSO)来求解能量空洞避免路由问题.算法重新定义了PSO的粒子、粒子的运算与"飞行"规则,提出了基于PSO的无线传感器路由优化算法.算法不仅能够适用于平面网络,经过稍加改进同样可以适用于层次网络的路由算法.通过理论分析证实了算法的正确性,同时大量的模拟实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总页数】8页(P575-582)
【作者】刘安丰;吴贤佑;陈志刚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盲点查找的能量空洞避免路由算法 [J], 赵湘宁
2.有效能量空洞避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多跳路由算法 [J], 杨晓峰;王睿;彭力
3.基于能量分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空洞避免算法 [J], 洪昌建
4.基于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传感器能量空洞避免算法 [J], 宋晓莹;温涛;郭权;盛国军
5.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Convex hull的能量空洞避免路由算法 [J], 康春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电子技术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2023年6月1日第46卷第11期Jun.2023Vol.46No.110引言PSO 算法在搜索数据样本时,对于搜索空间并不设置明确的要求,所以算法机制的应用模式简单,能够适用数据处理等多种类型的实际应用问题。
而改进PSO 算法将惯性权重因子贯穿到应用过程中,可以适应数据样本利用习惯,同时对所涉及信息参量进行全面搜索,不但避免了数据样本出现过度增大或减小的行为,还可以将搜索系数的取值限定在既定数值范围之内,从而保证数据样本的收敛能力,建立全局性搜索策略[1]。
相较于传统PSO 算法,改进算法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特性,实现对搜索度量参数的精准求解。
数据聚类是将抽象对象分成多个小型类项的过程,可以将相似信息参量整合成簇类对象集合,简单来说,就是簇内数据对象彼此类似,但簇内数据与簇外数据完全相异。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类项过于繁杂会导基于改进PSO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自适应聚类算法原大明(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电气信息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类项过于繁杂的问题,将相似信息参量整合成独立的簇类对象集合,提出基于改进PSO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自适应聚类算法。
按照改进PSO 算法的作用机制,确定欧氏距离指标的计算数值,实现对网络数据的处理。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中定义聚类排序原则,结合相关数据样本求解自适应期望熵,完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自适应聚类算法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改进PSO 算法作用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经过整合后的簇类对象集合数量由20个减少到6个,能够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类项过于繁杂的问题,满足按需整合相似信息参量的实际应用需求。
关键词:改进PSO 算法;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聚类;惯性权重;测试函数;欧氏距离;期望熵;簇类对象集合中图分类号:TN711⁃34;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 (2023)11⁃0099⁃04Improved PSO based adaptive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ataYUAN Daming(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Qinhuangdao,Qinhuangdao 066004,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oo many data categori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the similar information parameters are integrated into an independent cluster object set,and an adaptive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ata based on improved PSO is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the improved PSO algorithm,the calculation value of Euclidean distance index is determined to realize the processing of network data.In the system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the principle of clustering and sorting is defined,and the adaptive expected entropy is solved in combination with relevant data samples to complete the research of adaptive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ata.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improved PSO algorithm,the number of cluster object sets 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ata is reduced from 20to 6,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oo complex data class item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and mee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integrating similar information parameters on demand.Keywords :improved PSO algorithm;wireless sensor network;adaptive clustering;inertia weight;test function;Euclideandistance;expected entropy;cluster object collectionDOI :10.16652/j.issn.1004⁃373x.2023.11.018引用格式:原大明.基于改进PSO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自适应聚类算法[J].现代电子技术,2023,46(11):99⁃102.收稿日期:2022⁃11⁃02修回日期:2022⁃11⁃18基金项目:2019年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引导性创新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容错定位及坐标求精方法研究(2019QNQ⁃02)99现代电子技术2023年第46卷致簇类对象集合数量相对较少,从而使网络主机对相似信息参量的整合处理能力下降。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与局部化算法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在物联网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节点定位与局部化是WSN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网络的布署、资源分配、数据传输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与局部化算法展开探讨。
首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确定节点在物理空间中的精确位置。
节点定位主要有两种方式:基于GPS的全球定位和基于距离测量的局部定位。
前者依赖GPS卫星信号,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全球定位,但它需要额外的硬件设备和较大的能源消耗,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后者通过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来实现局部定位,具有无需额外设备和较低能耗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在局部化算法中,距离测量的准确性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常见的测距技术包括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时间差测量(Time of Arrival,ToA)、到达时间测量(Time on Arrival,ToF)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存在一定的精度误差,因此需要结合定位算法来提高节点定位的准确性。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节点定位与局部化算法主要包括多跳定位算法、几何定位算法和统计学定位算法。
多跳定位算法利用节点之间的跳数信息进行定位,是一种简单且易于实现的方法,但容易受到节点位置信息的不完整性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导致定位误差较大。
几何定位算法是利用三角测量原理或多边形约束来实现节点定位的方法,通常要求节点具备足够的测距能力和计算能力,能够实时地估计自身的位置。
统计学定位算法则是利用统计模型和算法来推测节点的位置,主要基于RSSI、ToF等测距技术,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除了上述常用的节点定位与局部化算法,还有一些新兴的算法不断涌现。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节点定位算法与定位精度研究无线传感网络是由大量分布在空间中的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可以自组织地协作工作,共同完成某种任务。
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网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监测和管理网络的运行状态,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本文将探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节点定位算法及其定位精度研究。
首先,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节点定位算法可以分为两类:无源节点定位算法和有源节点定位算法。
无源节点定位算法通过节点之间的通信方式来实现节点的定位,而有源节点定位算法则通过节点主动发送信号或使用天线进行定位。
无源节点定位算法中最常用的是基于距离测量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节点之间的信号传输延迟或强度来计算节点的相对位置。
其中,最经典的算法是多边形定位算法(Polygon Localization Algorithm)和加权三角测量算法(Weighted Triangulation Algorithm)。
多边形定位算法通过节点之间的跳数和角度来计算节点的位置,而加权三角测量算法则根据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度进行定位。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节点之间的协作来提高定位精度。
有源节点定位算法则更为灵活,因为可以通过主动发送信号来实现定位。
其中最常用的是信号强度定位算法和时间差定位算法。
信号强度定位算法通过节点发送的信号强度与接收节点收到信号的强度来计算距离,并通过多个节点的距离来进行定位。
时间差定位算法则通过节点发送信号的时间与接收节点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并通过多个节点的距离来进行定位。
这些算法在定位复杂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精度。
定位精度是衡量无线传感网络定位算法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除了算法本身的准确性之外,定位精度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节点的分布密度、节点的能量消耗等。
节点的分布密度越大,定位精度越高,因为可以通过更多的邻居节点信息进行定位。
节点的能量消耗也会影响定位精度,因为能量消耗较大的节点可能无法参与到定位过程中,导致局部区域的定位精度降低。
基于DV-Hop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欧永青
【期刊名称】《通信电源技术》
【年(卷),期】2022(39)12
【摘要】利用传统方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未知节点进行定位时,存在定位精度低的问题,绝对定位误差较大,因此设计一种利用DV-Hop算法的节点定位方法。
信标节点将信息结构以数据包的形式随机传播给其他锚节点,并通过最小跳数计算出待测节点间的距离,根据三边测量法中的几何位置关系对待测节点的位置坐标进行求解,从而实现准确定位,并通过位置修正有效实现了定位精准度的提高。
在实验论证中,基于仿真环境分别利用传统方法和设计的方法对相同条件下的传感器网络进行节点定位,并对比分析其定位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V-Hop的网络节点定位精度明显优于传统方法,能够满足实际应用中对定位精度的要求,该算法的适应性更强。
【总页数】4页(P124-127)
【作者】欧永青
【作者单位】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DV-Hop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
2.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DV-Hop节点定位算法的研究
3.基于DV-HOP无线传感器的网络节点定位算法
4.
基于DV-Hop算法的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5.基于DV-Hop算法的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拓扑控制与节点定位算法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大量节点组成的自组织、无线通信的网络系统,用于采集、处理和传输环境信息。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拓扑控制和节点定位算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拓扑控制和节点定位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化方法。
一、拓扑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分析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拓扑控制算法主要用于确定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构建稳定、可靠的网络拓扑结构。
常见的拓扑控制算法包括最小生成树算法、分簇算法和虚拟骨干树算法。
最小生成树算法是一种基于无向图的算法,通过寻找最短路径的方式来连接所有节点,从而构建最小生成树。
该算法的优点是能够保证网络连通性,但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较远,容易导致能量消耗加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分簇算法是将网络节点划分为若干个簇,每个簇中都有一个簇首节点负责数据的收集与传输。
簇首节点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送到基站,从而降低了网络能量的消耗。
常见的分簇算法有LEACH、SEP等。
这些算法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和距离基站的距离进行簇首节点的选择,能够有效延长网络寿命。
虚拟骨干树算法通过选举出虚拟骨干节点来构建网络拓扑结构。
虚拟骨干节点负责传输网络中的关键信息,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虚拟骨干树算法有MCDS、PMB和MIPS等。
这些算法通过优化骨干节点的选取策略和网络拓扑结构来降低网络能耗和延迟。
二、节点定位算法的研究与分析节点定位算法是指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节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信息来确定节点的准确位置。
节点定位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提供关键的位置信息,用于实现环境监测、目标追踪和资源管理等应用。
节点定位算法可以分为全局定位和局部定位两类。
全局定位算法是通过全局范围内的节点信息来确定节点位置,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数据量大且计算复杂,较少使用。
局部定位算法是基于节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信息来估计节点位置,常用的算法有多边形定位算法、加权多边形定位算法和迭代定位算法。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位置定位技术研究随着物联网、智能城市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位置定位技术是实现许多重要应用的基础,如监测环境变化、定位运动物体等。
因此,研究有效的节点位置定位技术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位置定位技术研究。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位置定位技术现状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节点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实现对物理事件、环境等的监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互联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准确的节点位置定位技术是保证网络性能和应用效果的重要基础之一。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常见的节点位置定位技术主要包括测距定位、指纹定位和角度测量定位。
测距定位利用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来推算节点位置,常见的测距定位方法有距离调制技术、超声波测距、时间差测距和信号强度测距等。
指纹定位使用节点接收到信号的强度或其它属性来实现节点位置的识别,常见的指纹定位技术包括基于RFID、基于WiFi、基于蓝牙的指纹定位等。
角度测量定位通过测量节点之间的角度信息来推算节点位置,常见的角度测量定位技术包括基于GPS的角度测量、基于声波的角度测量和基于磁场的角度测量等。
上述定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可根据具体应用选择不同的技术进行节点位置定位。
但是,它们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距离误差大、节点数量限制、可靠性不足等,此时就需要研究新的节点位置定位技术。
二、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位置定位技术研究改进PSO算法是一种基于启发式搜索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鸟群觅食行为来寻找全局最优解。
该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易于实现等优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位置定位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改进PSO算法主要由两步组成,第一步是初始化,第二步是通过迭代操作不断更新粒子位置。
粒子的位置代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位置,粒子移动的路径被称为种子路径。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算法设计与评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大量分布在某一区域内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具有自组织、分布式、自适应等特点。
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基础性问题,准确的节点定位可为网络应用提供可靠的位置信息,进而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节点定位算法的设计与评估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算法设计与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的挑战节点定位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面临许多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无线信号强度不稳定: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通常通过测量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度来进行定位。
然而,无线信号强度受到环境干扰、信号衰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信号强度不稳定。
2. 节点分布不均匀:节点在网络中的分布通常是随机的,导致节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多样化,增加了节点定位的难度。
3. 能量限制: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由电池供电,能量有限。
节点定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需要设计低能耗的节点定位算法。
二、节点定位算法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算法主要可分为基于测距信息和基于无线信号强度信息的两类。
1. 基于测距信息的节点定位算法基于测距信息的节点定位算法采用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
常用的测距手段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声纳等。
其中,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测距手段,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进行定位。
然而,由于定位精度和定位可用性等方面的限制,全球定位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满足节点定位的需求。
声纳是一种基于声音传播速度的测距方法。
通过发送声波并测量声波从发射节点到接收节点经过的时间,便可以计算得出节点之间的距离。
声纳测距方法通常适用于小范围内的节点定位,但由于声波在水中传播损耗较大,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环境的影响。
2. 基于无线信号强度信息的节点定位算法基于无线信号强度信息的节点定位算法通过测量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度来进行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算法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一种由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这些节点能够自组织、自适应地采集、处理、传输环境中的各种信息。
WSN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位置感知,即通过节点定位,实现对物联网中各种对象的准确掌握。
节点定位是WSN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它的目标是通过少量的精确定位的节点,来推断整个网络中的节点位置。
节点定位算法可以分为两种: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
一、绝对定位绝对定位是指通过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或其他现有的位置信息,来计算节点的真实位置。
RSSI是通过衡量电磁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程度,从而推断出距离和位置的技术。
绝对定位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基于最小方差的定位算法该算法是通过最小化节点与最近邻节点之间的距离误差和RSSI 值的方差来估算节点的位置。
该算法不需要更多的硬件设备,但是误差较大,不太精准。
2. 基于距离估计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多智能体协同定位来实现对节点进行三维定位。
它通过先估算距离,然后结合节点角度估计出节点的位置,精度较高。
3. 基于加权中心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了加权中心的思想,将距离近的节点权值相对较大,距离远的节点权值相对较小,从而计算出节点的位置。
在定位算法中,该算法成本最低,但是精度相对较低。
二、相对定位相对定位是指不考虑绝对位置信息,通过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关系来计算节点的相对位置。
相对定位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基于距离向量的距离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向量,然后将它们转换成有向图,从而估算节点位置。
该算法要求节点数量较少,但是在大型网络中精度难以得到保证。
2. 基于三角定位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三角定位法,其中三个节点的角度和距离确定三角形,从而确定节点位置。
该算法成本较低,但是需保证距离和角度的精度足够高。
基于改进 PSO 算法的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杨永建;樊晓光;甘轶;禚真福;王晟达;赵鹏【摘要】当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采用概率覆盖模型时,难以采用几何方法进行网络覆盖率的优化。
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有效提高了WSN 网络的覆盖率。
首先对粒子越界处理的方法进行推了广,提高了其适用范围;其次,针对PSO 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通过对粒子探索能力进行增强,提出了一种探索能力增强型PSO(explorative capabili-ty enhancement PSO,ECE-PSO)算法,有效改善了种群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
基于概率覆盖模型的WSN 覆盖优化的仿真验证表明,ECE-PSO 算法显著提高了解的质量,有效改善了算法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缺点,且 ECE-PSO 算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The geometric method is unsuitable to optimize the coverage rate of the network when the proba-bility coverage model is used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A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coverage rate of WSN.First,the method to handle the cross-bor-der particles is generalized to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of PSO.Then,the explorative capability enhancement PSO (ECE-PSO)method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SO which is easy to converge to local opti-mum.Finally,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optimizing the coverage of WSN based on the probability coverage mod-el show that the ECE-PSO algorithm which has an excellent stability can prominently improve the solution quali-ty and avoid the PSO algorithm converging to local optimum.【期刊名称】《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年(卷),期】2017(039)002【总页数】6页(P310-315)【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粒子群优化算法;探索能力增强【作者】杨永建;樊晓光;甘轶;禚真福;王晟达;赵鹏【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由大量、能量有限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通过协作处理感知对象的检测信息,可向用户提供准确、全面的目标信息。
网络通信技术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的FW-P S O算法优化分析赵梦龙(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贵阳市550023)摘要:本文根据无线传感网络的复杂性、无标度性特征,实现对无线传感网络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先 进的F W-PS0算法,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然后,借助不同攻击方案,不断优化和改进无线传感网络性能。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利用F W-PS0算法,可以实现对无线传感网络运行性能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F W-PS0算法;优化无线传感网络在具体的运用中,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抗毁性,又加上该网络所处的应用环境比较复杂,导致无线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中断问题,甚至出现网络资源被黑客、病毒、不法分子恶意攻击现象,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无线传感网络性能,如何科学利用FW-PSO算法,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是技术人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F W-PS0算法概述FW-PSO算法主要是指通过采用加快收敛速度的方式,快速计算出计算机网络最优解,该算法的操作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PSO算法,对粒子群不断进化,从而适应性强的最 优粒子,并淘汰掉适应性差的粒子m,从而实现对种群规模的精简和优化。
(2)利用烟花算法,从爆炸处理、变异处理和选择操作三个 环节出发,对保留下来的多个粒子进行择优选择,从而得到适应性更强的grounm-n粒子。
(3)釆用PSO算法与烟花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grounm-n 粒子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形成适应性更强的新粒子群,为下次迭代次数的增加发挥出重要作用。
2无标度特性的W S N拓扑结构模型及优化求解过程2. 1无标度特性的W S N拓扑结构糢型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FW-PSO算法的应用优势,现利用无线传感网络特征,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处理,从而淘汰路径冗余操作步骤,从而不断提高自然连通度,以实现对无线传感网络抗毁性的全面增强[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与路径规划一、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由许多具备感知、计算和通信能力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节点的定位和路径规划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重要问题,对于提高网络性能和实现各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与路径规划算法及其应用。
二、节点定位节点定位是指通过测量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或相对位置,确定节点在空间中的准确位置的过程。
节点定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1 GPS 定位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定位技术,通过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利用距离或时间测量等方法确定节点位置。
GPS定位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但在室内或密集城市等环境下存在信号弱化和多径效应等问题。
1.2 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是通过测量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度来估计节点的相对位置。
常用的算法有加权最小二乘法和指纹定位法。
加权最小二乘法通常利用节点之间的距离和信号强度的关系来进行定位,而指纹定位法则利用预先收集的信号强度指纹库来进行匹配和定位。
1.3 基于角度的定位基于角度的定位是通过测量节点之间的角度信息来确定节点的位置。
常用的算法有AOA(Angle of Arrival)和TOA(Time of Arrival)两种。
AOA定位通过测量节点接收到的信号的入射角度来进行定位,而TOA定位则通过测量信号传播的时间来进行定位。
三、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指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确定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以实现数据传输、信息聚合等目标。
路径规划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2.1 最短路径算法最短路径算法是指通过计算节点之间的距离或成本,确定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
其中最著名的算法是Dijkstra算法和A*算法。
Dijkstra算法通过动态地选择当前最短路径节点来逐步扩展路径,直到找到最短路径。
A*算法则通过引入启发函数来预计目标节点的距离,从而加速搜索过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优化算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其中,节点定位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准确地知道每个节点的位置,可以让各种应用更加高效地运行,如环境监测、医疗健康、智能交通等。
因此,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进行优化算法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的基本思想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据信号强度与节点之间的距离关系来实现定位。
通常情况下,这个距离可以用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或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来测量。
RSSI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负值来测量距离,距离越短,信号强度越强。
而TDOA是根据信号到达不同定位器的时间差来测量距离,时间差越小,距离越近。
在实际应用中,节点定位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信号的干扰、节点的多样性和信道的变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节点定位采用一些优化算法。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的优化算法1、随机空间投影(Randomized Space Projection,RSP)随机空间投影是一种基于统计学的节点定位算法。
该算法是通过构造随机映射来将高维空间中的节点映射到低维空间中,并根据低维空间得到的节点坐标进行节点定位。
RSP可以有效地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的复杂度。
2、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最大似然估计是一种基于概率的节点定位算法。
该算法是通过建立模型来描述节点之间的距离和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最大化概率函数来进行估计。
MLE可以有效地提高节点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3、贝叶斯估计(Bayesian Estimation,BE)贝叶斯估计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节点定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