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十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28
1.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他悼念的是()A.康有为B.袁世凯C.孙中山D.陈独秀解析:选C。
依据材料所提取有效信息“自由神”、“三民”、“推翻专制”等判断,蔡元培悼念的应该是孙中山。
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项。
2.下图是1910年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出版的《南风报》第一期中的插图。
图中的竹叶是由三民主义中的某个主义组成,请分析判断竹叶所示的主义指的是三民主义中的()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解析:选B。
从题干材料中可看出竹叶之下是“雄鸡独立”,那就意指在民族(竹)主义的旗帜下,争取民族独立。
故正确答案为B。
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解析:选D。
1923年前后,一再失败的孙中山找不到前行的方向,陷入迷茫之中。
正是通过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了国共合作,促进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4.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析:选B。
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体现反帝反封建的精神,符合时代的要求。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A、C,三大政策不属于三民主义。
第十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导学案)【基础扫描】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简述全球贸易网形成的过程。
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市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开始形成的?说出其开始形成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1)背景:①贸易局限:15世纪之前,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和大陆之间;②贸易扩展: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洲际贸易得到扩展。
(2)表现:①商品与大大增加;②公司出现和发展。
(3)影响:客观上了洲际贸易,促使世界市场形成。
2、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动力是什么?简述其主要的表现和影响。
(1)动力:①19世纪中后期,随着的完成,世界市场形成;②条件的改变,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①形成了国际和格局。
②世界额剧增。
③更多的地区纳入到世界之中。
(3)影响:世界市场形成,世界日益成为一个。
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完全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动力是什么?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述其主要的表现和影响。
(1)动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的展开,世界市场形成。
(2)影响因素:①阻碍因素:两次的影响,两大阵营对峙的阻碍。
②促进因素:1947年的签署,中国的发展,格局瓦解及“”的结束,世界组织的成立。
(3)发展表现:1950—2000年,全球贸易(出口)总值增长了近100倍。
①主要国家通过输出、掠夺原、输出,控制落后国家的命脉,榨取大量财富。
②西方列强掀起的狂潮。
到20世纪初,世界被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影响:生产的国际深度发展,经济化加快发展。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是:两次;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1、原因:国际的开展,双方的接触,商品对的传播。
2、表现:(1)茶的外传及影响:①外传:16世纪之前,中国茶主要在大陆传播;近代以来,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西洋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