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第二讲 人性的假设与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6.29 MB
- 文档页数:94
组织行为学人性假设与管理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决策的学科。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性假设是一种理论观点,它认为人性假设在组织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组织行为学中的人性假设以及如何在管理中应用。
人性假设的概念人性假设是指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决策是基于一定的人性特征和动机驱使的。
人性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有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希望获得成就感、认可和满足感。
人性假设也认为人们有合作的倾向,他们愿意与他人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人性假设的重要性人性假设对于理解和管理组织中的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动机和需求,从而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和管理策略。
人性假设能够促进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提高他们的工作表现和满意度。
人性假设的应用在管理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应用人性假设:1. 激励和奖励制度根据人性假设,管理者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激励和奖励制度来激发员工的动机和积极性。
这包括提供个人成就和认可的机会,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等。
管理者还应该关注员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激励计划。
2. 提供发展机会人性假设认为人们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为了满足这种愿望,管理者应该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这包括培训课程、职业发展规划和提供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等。
通过提供发展机会,管理者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建立合作和支持的文化人性假设认为人们有合作的倾向。
为了推动合作和支持的文化,管理者应该鼓励团队协作和知识分享。
此外,管理者还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帮助员工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
4. 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人性假设认为人们有交流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管理者应该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包括定期组织团队会议、一对一沟通和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积极的沟通,管理者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工作满意度。
人性假设认为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决策是基于一定的人性特征和动机驱使的。
它强调人们对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的渴望,以及对合作和支持的追求。
组织行为学课件组织行为学课件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二章组织行为学中的人性观★ 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从中了解西方管理学界对人性假设的理论,扩大眼界,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2、通过学习关于“人性的假设”理论及其评价,使学生从中学习归纳和分析的方法,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 重点和难点重点: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难点:几种理论的比较★ 教学内容人性假设对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者对人有什么样的预料和假设,就会有什么样的管理办法。
人性假设是一切管理者应用管理理论、实施管理行为的哲学基础,是管理者采取各项管理措施的`前提。
第一节心理学中的人性观1、心理学理论中的人性观(1)生物动力论(2)积极向善论(3)机械运作论(4)交互决定论2、人性观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1)对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2)对研究方法的影响第二节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措施一、经济人假设麦克雷戈将这种人性的假设概括为x理论。
(一)基本观点1、一般人天性不喜欢工作;2、对大多数人要用强迫控制、奖励等措施促使目标的达成;3、一般人不愿担责任,宁愿接受指导;4、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5、除多数符合上述设想的人之外的是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他们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二)相应的管理措施1、重视完成任务,不考虑人的感情;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3、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二、社会人假设(一)基本观点1、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
2、人们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工作的意义。
3、人受“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受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影响更大。
4、工作积极性取决于管理者对下属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
(二)相应的管理措施1、把注意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2、应重视职工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3、提倡集体奖励制度;4、管理者应了解职工的需要,尊重职工的情感。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习题及答案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1.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
A.道格拉斯.麦格雷戈B.梅奥C.罗斯D.安德鲁斯E.埃德加・沙因2、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A.X理论B.Y理论C.Z理论D.超Y理论E.文化人假设3.“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的结果提出来的。
这一假设认为。
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A.霍桑试验B.搬运铁砂实验C.照明实验D.阿希实验E.斯坦福监狱实验4.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
A.X理论E.性善论5.()最先提出“人性”问题,《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E.荀子6、孟子的“性善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假设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A.复杂人B.经济人C. 自我实现人D.社会人E.文化人7、荀子在批判继承诸子人性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性恶”理论,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和西方管理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十分接近,形成了法家()的理论基础。
A.法治B.人治C.德治D.自治E.无为而治8.日裔美国管理学者威廉·大内提出的专门研究人与企业、人与工作之间关系的理论是( ) 。
D.Y理论E.复杂人假设理论9.在围绕“人的本性”来论述人类行为规律的学派中,把人的本性假设为懒惰、缺乏进取心、不愿负责任、缺乏理性的理论是()。
A.X理论B.Y理论C.M理论D.Z理论E.超Y理论10.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总总前人的总设,其中是他自己提出的人性假设是()。
A.复杂人假设B.经济人假设C.社会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E.文化人假设参考答案:1.A 2.A 3.A 4.A 5.A 6.C 7.A 8.B 9.A 10.A。
(一)有关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所谓人性即指人的本性,它侧重于人与生具来的特性。
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的假设最具代表性的是性善说和性恶说。
在西方,关于人性的学说更是多种多样,我们这里只介绍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人性理论,比较公认是四种: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
1.关于经济人假设经济人,也可以翻译成“理性的经济人”,或“实利人”。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
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恶论的管理理论。
美国学者薛恩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关于人性是理性的和经济的说法,归根到底是从享乐主义衍生出来的,这种学说主张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使自己的利益变得最大。
这种管理思想认为,人天生好逸恶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趋利的,管理他们就要诱之以利,惩之以罚,即“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将这种管理方式称为X理论。
关于经济人的具体假设教材中列举了许多条,大家要记住这种理论的基本点是:他们认为人天生就是懒惰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趋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对人的管理采取的是不信任和惩罚式的。
这种管理方式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广为应用的管理模式,即刚才提到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这一时期正是我们上一讲所提到的科学管理阶段,泰勒时期,只注意物理的评估手段,不管工人的主观反映,完成任务有奖,超额重奖,完不成则罚,以至开除,这样做的结果提高了生产力,同时加重了剥削,使工人处于高度的紧张的状态,遭到了工人的反对和抗议。
3.关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自我实现人是根据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而提出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的,人要尽自己的所能追求更高的成就。
麦格雷戈借用了马斯洛的这个思想,提出了自我实现人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要工作,正如要娱乐和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并不是不喜欢工作,而是要看工作的条件。
当工作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成为人们满意的源泉,人们就合自然地从事工作,而当人们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或这些工作使人感到不愉快,人们就不愿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