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508.31 KB
- 文档页数:10
组播PIM-DM实验一、实验拓扑二、步骤:1、配置组播地址:CLIENT1配置:IP地址:172.16.1.1 255.255.255.0(网关可以不配置)组播源:224.1.1.1CLIENT2配置:IP地址:192.168.1.1 255.255.255.0 192.168.1.254组播目的:224.1.1.12、配置基本IP地址:R1配置:[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72.16.1.254 24[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2.1.1.1 24 R1配置::[R2-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2.1.1.2 24[R2-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23.1.1.2 24 R3配置:[R3-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23.1.1.3 24[R3-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92.168.1.3 243、配置路由(OSPF)全通R1配置:[R1]ospf 1 router-id 1.1.1.1[R1-ospf-1]area 0[R1-ospf-1-area-0.0.0.0]network 172.16.1.0 0.0.0.255[R1-ospf-1-area-0.0.0.0]network 12.1.1.0 0.0.0.255R2配置:[R2]ospf 1 router-id 2.2.2.2[R2-ospf-1-area-0.0.0.0]network 12.1.1.0 0.0.0.255[R2-ospf-1-area-0.0.0.0]network 23.1.1.0 0.0.0.255 R3配置:[R3]ospf 1 router-id 3.3.3.3[R3-ospf-1-area-0.0.0.0]network 23.1.1.0 0.0.0.255[R3-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1.0 0.0.0.255 4、IGMP配置:R3配置:(只需要在R3上配置)[R3]multicast routing-enable/启用IGMP功能[R3-GigabitEthernet0/0/1]igmp enable/接口下启用IGMP功能5、配置PIM-DMR1配置:[R1]pim/启用PIM功能,启动进程后退出即可;[R1-pim]qu[R1]int g0/0/0[R1-GigabitEthernet0/0/0]pimdm /接口下启用PIM DM命令[R1-GigabitEthernet0/0/1]pimdmR2配置:[R2]pim[R2-pim]qu[R2]int g0/0/0[R2-GigabitEthernet0/0/0]pimdm[R2-GigabitEthernet0/0/1]pimdmR3配置:[R3]pim[R3-pim]qu[R3-GigabitEthernet0/0/0]pimdm6、推送视频流CLIENT1:推送视频流,如:CLIENT2:接收视频流三、其他1、查询表项(使用的是S,G表项)[R2]dispim routing-tableVPN-Instance: public netTotal 0 (*, G) entry; 1 (S, G) entry(172.16.1.1, 224.1.1.1)Protocol: pim-dm, Flag: ACTUpTime: 00:04:40Upstream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Upstream neighbor: 12.1.1.1RPF prime neighbor: 12.1.1.1Downstream interface(s) information: None2、查询邻居:配置完毕后,检查邻居是否正常:[R2]displaypim neighborVPN-Instance: public netTotal Number of Neighbors = 2Neighbor Interface Uptime Expires Dr-Priority BFD-Session 12.1.1.1 GE0/0/0 00:03:57 00:01:37 1 N 23.1.1.3 GE0/0/1 00:03:50 00:01:25 1 N。
基于eNSP 的组播配置实验摘要:本文首先对路由协议与组播协议和进行简述,其次通过eNSP 模拟器完成网络的基础配置和多播配置,最后通过实验测试来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应用过程中的易发生的错误进行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路由协议;组播协议;eNSP 模拟器中图分类号:TP391.61988 年Steve Deering 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IP 组播的概念,但是互联网的复杂性给IP 组播的发展带了巨大的困难,因为在互联网中的路由器并不都能很好地支持IP 组播协议。
尽管如此,IP 组播协议还是向前发展,并在广播、视频会议与实况转播等各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使传播变得更高效、快捷。
1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包括静态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的特点是简单、开销小,但不能及时应对网络的变化,需人工手动配置路由表,即直连路由;动态路由的特点是复杂、开销大,但能很好地适应网络的变化。
动态路由又分为距离- 向量路由算法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典型代表就是RIP,RIP 以固定的时隙和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发送的信息是网络距离和下一条路由器,且范围限制在15 跳以内。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典型代表是OSPF,OSPF 采用分层结构,上层的是骨干区域,标识符为0.0.0.0;下层称为下层区域,其标识符可以是1.1.1.1 或2.2.2.2 等;骨干区域通过边界路由器连接下层区域。
OSPF 分层结构使交换信息的种类增加,协议更加复杂,但每一个区域内交换的信息大大减少,使OSPF 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的自治系统。
OSPF 仅当网络拓扑发生改变时,才向相邻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信息,相邻路由器得到信息后修改路由表,并将此信息从各端口发送给与它相邻的路由器(除来的端口外),最终使整个自治系统内所有路由器保持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即全自治系统维持同一个网络拓扑图。
2 组播协议2.1 组播的地址组播相对于单播和广播而言,具有效率高,CPU 负载轻,冗余流量少的特点。
组播技术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组播技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主要探讨组播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首先介绍了组播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通过搭建实验环境,进行了组播通信的实验,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组播技术能够提高网络通信的效率和带宽利用率,并适用于一对多的通信场景。
最后,总结了本次实验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方案。
关键词:组播技术、网络通信、效率、带宽利用率、一对多通信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数据需要在网络中传输。
传统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在一对多的通信场景中存在效率低下、带宽利用率低等问题。
而组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一对多的通信。
本实验旨在介绍组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验证组播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优势。
2. 组播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1 组播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播技术是一种将数据从一个源节点发送给多个目的节点的网络通信方式。
源节点将数据报文发送到一个组播组地址,网络中的路由器将数据报文转发给加入了该组播组的目的节点。
组播技术基于IP协议实现,利用IP组播地址标识组播组。
组播组成员通过IGMP协议告知路由器它们加入了哪个组播组,路由器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组播转发。
2.2 组播技术的特点(1) 效率高:组播技术通过一次数据传输实现了一对多的通信,避免了多次点对点通信的开销,提高了通信效率。
(2) 带宽利用率高:组播技术能够将数据报文在网络中共享,减少了网络拥塞和带宽浪费。
(3) 适用范围广:组播技术适用于多媒体传输、视频会议、在线直播等一对多的通信场景。
3. 实验环境的搭建本次实验采用了基于Linux系统的网络模拟器GNS3搭建实验环境,使用VirtualBox虚拟机作为实验主机。
实验主机通过网桥连接到GNS3的网络拓扑,与其他实验节点之间通过交换机连接。
实验中使用了Wireshark工具进行网络数据包捕获和分析。
4. 组播通信的实验设计4.1 实验拓扑设计本实验中的网络拓扑采用典型的组播通信场景,包括一个源节点和多个目的节点。
实验四十(1)、交换机组播DVMRP实验一、 实验目的1、了解组播的概念;2、了解DVMRP特点;3、学会DVMRP组播协议应用的相关设置;4、了解PIM与DVMRP不同二、 应用环境DVMRP(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协议即“距离向量组播路由协议”。
它是一种密集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采用类似RIP方式的路由交换给每个源建立了一个转发广播树,然后通过动态的剪枝/嫁接给每个源建立起一个截断广播树,也就是到源的最短路径树。
通过反向路径检查(RPF)来决定组播包是否应该被转发到下游。
三、 实验设备1、DCRS-7604(或6804)交换机1台2、DCS-5526S交换机1台3、PC机2-4台4、Console线1-2根5、直通网线2-8根四、 实验拓扑五、 实验要求1、在交换机上划分基于端口的VLAN:交换机 VLAN 端口成员 IP 连接交换机A 1 E1/1 192.168.1.1/24 192.168.1.100/24 交换机A 10 E1/24 192.168.10.1/24 交换机B e0/0/1交换机B 10 E0/0/1 192.168.10.2/24 交换机A e1/24交换机B 2 E0/0/2-4 192.168.2.1/24 192.168.2.100/24 交换机B 3 E0/0/5-8 192.168.3.1/24 192.168.3.100/242、PC1-PC4的都是组播客户端:在Video Server上运行组播服务器软件Acgen.exe,在PC1和PC2上运行组播客户端软件Acrec.exe,查看组播状态。
六、 实验步骤第一步:交换机全部恢复出厂设置,配置交换机的VLAN信息交换机A:DCRS-7604(Config)#vlan 10DCRS-7604(Config-Vlan10)#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1/24Set the port Ethernet1/24 access vlan 10 successfullyDCRS-7604(Config-Vlan10)#exitDCRS-7604(Config)#int v 1DCRS-7604(Config-If-Vlan1)#%Feb 17 21:21:04 2006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1, changed state to UP%Feb 17 21:21:04 2006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Vlan1, changed state to UPDCRS-7604(Config-If-Vlan1)#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DCRS-7604(Config-If-Vlan1)#exitDCRS-7604(Config)#int v 10DCRS-7604(Config-If-Vlan10)#%Feb 17 21:21:21 2006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10, changed state to UPDCRS-7604(Config-If-Vlan10)#ip add 192.168.10.1 255.255.255.0DCRS-7604(Config-If-Vlan10)#exitDCRS-7604(Config)#交换机B:DCRS-5526S(Config)#vlan 10DCRS-5526S(Config-Vlan10)#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1Set the port Ethernet0/0/1 access vlan 10 successfullyDCRS-5526S(Config-Vlan10)#exitDCRS-5526S(Config)#vlan 2DCRS-5526S(Config-Vlan2)#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2-4Set the port Ethernet0/0/2 access vlan 2 successfullySet the port Ethernet0/0/3 access vlan 2 successfullySet the port Ethernet0/0/4 access vlan 2 successfullyDCRS-5526S(Config-Vlan2)#exitDCRS-5526S(Config)#vlan 3DCRS-5526S(Config-Vlan3)#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5-8Set the port Ethernet0/0/5 access vlan 3 successfullySet the port Ethernet0/0/6 access vlan 3 successfullySet the port Ethernet0/0/7 access vlan 3 successfullySet the port Ethernet0/0/8 access vlan 3 successfullyDCRS-5526S(Config-Vlan3)#exitDCRS-5526S(Config)#int v 1000:31:10: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10, changed state to UP DCRS-5526S(Config-If-Vlan10)#ip add 192.168.10.2 255.255.255.0 DCRS-5526S(Config-If-Vlan10)#exitDCRS-5526S(Config)#int v 200:31:24: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2, changed state to UP DCRS-5526S(Config-If-Vlan2)#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DCRS-5526S(Config-If-Vlan2)#exitDCRS-5526S(Config)#int v 300:31:42: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3, changed state to UP DCRS-5526S(Config-If-Vlan3)#ip add 192.168.3.1 255.255.255.0DCRS-5526S(Config-If-Vlan3)#exitDCRS-5526S(Config)#第二步:使交换机互通交换机A:DCRS-7604(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2DCRS-7604(Config)#交换机B:DCRS-5526S(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1DCRS-5526S(Config)#第三步:启动DVMRP协议交换机A:DCRS-7604(Config)#int v 1DCRS-7604(Config-If-Vlan1)#ip dvmrp enableDCRS-7604(Config-If-Vlan1)#exitDCRS-7604(Config)#int v 10DCRS-7604(Config-If-Vlan10)#ip dvmrp enableDCRS-7604(Config-If-Vlan10)#DCRS-7604(Config-If-Vlan10)#exitDCRS-7604(Config)#交换机B:DCRS-5526S(Config)#int v 10DCRS-5526S(Config-If-Vlan10)#ip dvmrp enableDCRS-5526S(Config-If-Vlan10)#exitDCRS-5526S(Config)#int v 2DCRS-5526S(Config-If-Vlan2)#ip dvmrp enableDCRS-5526S(Config-If-Vlan2)#exitDCRS-5526S(Config)#int v 3DCRS-5526S(Config-If-Vlan3)#ip dvmrp enableDCRS-5526S(Config-If-Vlan3)#exitDCRS-5526S(Config)#验证配置show ip dvmrp mrouteshow dvmrp neighborshow ip dvmrp routeshow ip dvmrp tunnel七、 注意事项和排错DVMRP的一些重要特性是:1.用于决定反向路径检查信息的路由交换以距离向量为基础(方式与RIP相似)2. 路由交换更新周期性的发生(缺省为60秒)3. TTL上限=32跳(而RIP是16)4.路由更新包括掩码,支持CIDR八、 配置序列交换机A:DCRS-7604#show runCurrent configuration:!hostname DCRS-7604!Vlan 1vlan 1!Vlan 10vlan 10!Interface Ethernet1/1!……Interface Ethernet1/24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nterface Vlan1interface vlan 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ip dvmrp enable!interface Vlan10interface vlan 10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ip dvmrp enableInterface Ethernet0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2 !DCRS-7604#交换机B:DCRS-5526S#show runCurrent configuration:!hostname DCRS-5526S!Vlan 1vlan 1!Vlan 2vlan 2!Vlan 3vlan 3!Vlan 10vlan 10!Interface Ethernet0/0/1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Interface Ethernet0/0/2switchport access vlan 2!Interface Ethernet0/0/3switchport access vlan 2!Interface Ethernet0/0/4switchport access vlan 2!Interface Ethernet0/0/5switchport access vlan 3!Interface Ethernet0/0/6switchport access vlan 3!Interface Ethernet0/0/7switchport access vlan 3Interface Ethernet0/0/8switchport access vlan 3!Interface Ethernet0/0/9!Interface Ethernet0/0/10……Interface Ethernet0/0/24!interface Vlan1interface vlan 1!interface Vlan2interface vlan 2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ip dvmrp enable!interface Vlan3interface vlan 3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ip dvmrp enable!interface Vlan10interface vlan 10ip address 192.168.10.2 255.255.255.0 ip dvmrp enable!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1 !DCRS-5526S#九、 相关配置命令详解配置任务序列1、启动DVMRP(必须)2、配置和CISCO互通(可选)3、配置DVMRP辅助参数(可选)(1)配置DVMRP接口参数1)配置DVMRP report报文metric值2)配置DVMRP邻居超时时间(2)配置DVMRP全局参数1)配置DVMRP重传graft报文的时间间隔2)配置DVMRP发送probe报文的时间间隔3)配置DVMRP 发送report 报文的时间间隔 4)配置DVMRP 路由超时时间 4、 配置DVMRP 隧道 5、 关闭DVMRP 协议启动DVMRP 协议在DCRS 系列三层交换机上运行DVMRP 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很简单,只需在相应接口下打开DVMRP 开关即可。
1.实验拓扑拓扑如上:PC1作为组播源(安装VLC),PC3作为组播接收者(安装VLC)。
经过试验验证,组播地址为226.1.1.1或者239.1.1.1都可以正常工作。
2.注意事项1.组播服务器的版本最好是0.8.6B版本(此版本也可以在win7,64bit版本上使用),此版本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循环播放。
最新的版本2.2.1版本性能有问题,背靠背测试都存在花屏的现象(开不开转码都会花屏),几乎不能用。
2.视频格式需要使用avi格式的视频文件,其它类型问题会卡。
这个现象和VLC软件相关。
3.需要修改TTL值,跨网段组播时,最好修改为100以上。
2.2.1的VLC版本需要设置TTL值才能跨网段组播。
(2.2.1版本类似MAC的设置,详见3.4.1的详细设置)4.MAC电脑版本的VLC也可以实现类似功能,详细设置请见3.4节。
3.实验记录3.1.VLC的设置(0.8.6b版本)软件版本:服务器端最好使用0.8.6b版本,客户端使用2.2.1.0版本. 我在实验时,客户端使用0.8.6b的版本我这里出现了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的问题,但是换成2.2.1.0版本就没有问题。
没有深究,估计是VLC解码上的问题。
使用新版本2.2.1.0作为客户端就行了。
3.1.1.PC机VLC组播源端(服务器端)详细设置过程1.PC3打开VLC软件之前,R3并没有组播组记录。
打开VLC并且接收组播流后,VLC软件将会发出IGMP加入报文关闭VLC软件,将会受到离开组播组的报文使用向导创建组播串流视屏文件的格式必须选择AVI格式。
如果没有响应格式的视屏,请使用格式工厂软件来转换视屏格式。
此处的TTL设置非常重要。
串流后查看媒体信息统计,可以看到组播数据的流量大小。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可以查看,客户端没有串流的统计信息)下图是服务器端的信息。
3.1.2.PC机VLC组播接收端(客户端)详细设置过程设置组播地址和端口号服务器端的一致。
一、下载eNSP和vlc播放器eNSP正式版本下载地址:/edownload/enterprise/download!download.action?contentId=SW10000027 40&contentType=SOFT&partNo=2001VLC是开源软件下载地址是:/vlc/download-windows.html二、安装vlc播放器下载后自行安装即可,注意要记下安装目录,等下要用。
如果下载的是ZIP压缩包,解压到任意目录即可。
三、配置eNSP的vlc参数菜单->工具->选项->工具配置VLC后面指定你刚才安装的目录\vlc.exe四、如图搭建拓扑(也可自己定义,第一次推荐照着来)五、配置网络里的各设备1 路由器的配置(可以贴进去):sysname ar1220multicast routing-enable # 全局开启组播功能的命令interface Ethernet0/0/0undo shutdownip address 192.168.200.1 255.255.255.0pim sm #接组播服务器的接口下配置pim为稀疏模式interface Ethernet0/0/1undo shutdownip address 192.168.100.1 255.255.255.0pim sm #接三层交换机的接口下配置pim为稀疏模式ospf 1 #配置OSPF保证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单播路由互通 area 0.0.0.0network 192.168.100.0 0.0.0.255network 192.168.200.0 0.0.0.255pim #路由器上配置pim的c-bsr(候选自举路由器)和c-rp(候选汇聚点)c-bsr priority 10c-bsr Ethernet0/0/0 #pim稀疏模式配置c-bsr,用来集中通告rp(组播相关概念的详细说明请查HedEx) c-rp priority 10c-rp Ethernet0/0/0 #pim稀疏模式配置c-rp,用来选举rp2 交换机的配置(可以贴进去)sysname sw5700vlan batch 10 20 100 # 创建vlanmulticast routing-enable # 全局开启组播功能的命令interface Vlanif10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pim sm #vlanif 10接口下开启pim稀疏模式igmp enable #接组播客户端的接口开启igmp功能,默认是V2interface Vlanif20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pim sm #vlanif 20接口下开启pim稀疏模式igmp enable #接组播客户端的接口开启igmp功能,默认是V2interface Vlanif100ip address 192.168.100.100 255.255.255.0pim sm #vlanif 100接口下开启pim稀疏模式,此接口是接路由器的,可以不开igmp功能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port hybrid pvid vlan 100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10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port hybrid pvid vlan 10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1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port hybrid pvid vlan 20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20ospf 1 #配置OSPF保证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单播路由互通area 0.0.0.0network 192.168.10.0 0.0.0.255network 192.168.20.0 0.0.0.255network 192.168.100.0 0.0.0.2553配置MCS服务器配置好了就点“运行”,此时可以看以服务器的视频播放。
实验十三组播通信§ 1.1实验目的理解组播通信的概念及原理,比较组播通信方式和通常的单播通信方式有何不同。
理解组播通信的实现,通过编制简单的利用组播方式通信的应用程序来加深对组播的理解。
§ 1.2实验原理1.组播介绍IP组播(组播)技术,是一种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组播源)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台主机的TCP/IP网络技术。
组播作为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是节省网络带宽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网络音频/视频广播的应用中,当需要将一个节点的信号传送到多个节点时,无论是采用重复点对点通信方式,还是采用广播方式,都会严重浪费网络带宽,只有组播才是最好的选择。
组播能使一个或多个组播源只把数据包发送给特定的组播组,而只有加入该组播组的主机才能接收到数据包。
2.组播地址IP组播通信必须依赖于组播地址,在IPv4中它是一个D类IP地址,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并被划分为局部链接组播地址、预留组播地址和管理权限组播地址三类。
其中,局部链接组播地址范围在224.0.0.0~224.0.0.255,这是为路由协议和其它用途保留的地址,路由器并不转发属于此范围的IP包;预留组播地址为224.0.1.0~238.255.255.255,可用于全球范围(如Internet)或网络协议;管理权限组播地址为239.0.0.0~239.255.255.255,可供组织内部使用,类似于私有IP地址,不能用于Internet,可限制组播范围。
使用同一个IP组播地址接收组播数据包的所有主机构成了一个主机组,也称为组播组。
一个组播组的成员是随时变动的,一台主机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组播组,组播组成员的数目和所在的地理位置也不受限制,一台主机也可以属于几个组播组。
此外,不属于某一个组播组的主机也可以向该组播组发送数据包。
3.组播的工作过程在局域网内,主机的网络接口将到目的主机的数据包发送到高层,这些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是物理接口地址或广播地址。
组播的原理以及一些重点
由于组播是基于UDP的,所以继承了UDP的缺点
1、只能是尽力而为的传输,传输无保证(Best-effort delivery)
2、没有拥塞避免机制,不像TCP有windows窗口(No congestion avoidance)
3、会产生重复的报文(Duplicates)
4、无序的、UDP包没有序列号(Out-of-sequence delivery)
组播分为三个部分:源部分、组播树部分、接收部分。
组播的地址为224.0.0.0—239.255.255.255
其中224.0.0.0-224.0.0.255作为保留地址,用作一些协议的特定组播地址;224.0.1.0-238.255.255.255作为共有组播地址,能够在公网上传递的;239.0.0.0-239.255.255.255作为私有的组播地址,不能够在公网上传递的。
其中公网的组播地址内又有233.0.0.0-233.255.255.255,这个是保留给每个AS的一组组播地址;232.0.0.0-232.255.255.255是给特定源地址做保留的。
组播和MAC地址的对应:
组播MAC地址的前25位固定,IP地址的最后23位被映射到MAC地址的最后23位,前25位一定是01.00.5e.0这个0是二进制的0。
IGMPv1(每60S发送一次查询。
hold time :180second):
只有两种报文:
1.Query包:每60秒发一次由路由器发向224.0.0.1(所有节点)
DIP:224.0.0.1 GROUP:0.0.0.0
2.Report包:主机回应Queries或主动发
DIP:224.1.1.1 GROUP: 224.1.1.1
IGMPv2: 多了一个查询者的概念和以下两种消息(每60s发送一次查询,holdtime:180s,查询者超时时间为120s)
1.指定组查询消息Group-specific query
DIP: 224.1.1.1 GROUP:224.1.1.1
2.离组消息Leaving a Group
DIP: 224.0.0.2 GROUP:224.1.1.1
查询者:当有多个路由器在同一个以太网段时,要先选出查询者(比最小IP地址),查询者超时时间默认是120S
·Shortest-Path / Source Distribution Tree(源树)
原理:在源树的分发形式中,网络会找一条从源到目标最近的路径来下发组播流量
SPT(Shortest Path Tree)
源树会在路由器上形成以下的组播条目:
(S,G)(source,group)
源树的优点:在信源和接收方之间创建一条最优的路径,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转发多播流的网络延迟。
源树的缺点:同时也增加了开销,路由器要针对每个信源存储路径信息,在包含数千个信源的网络中,这种开销是庞大的。
一个源一棵树.适用于比较多接收者时使用.每3分钟修剪一次.推模型.一般运行在DENSE 模式下.
·Shared Distribution Tree(共享树)
原理:在共享树分发形式中,需要在网络中先找出一个集合点(RP)。
然后每一个源都会先将流量发给RP,再由RP转发给接收者。
共享树会在路由器上形成以下的组播条目:
(*,G)(*,group)
共享树的优点:每台路由器存储的信息较少,降低内存消耗。
共享树的缺点:选择信源到接收方的路径不是最优的。
所以要慎重考虑RP的位置。
拉模型.RP可以手工指定.receiver端向RP端发出register包.一般运行在SPARSE模式下.
< RPF (Reverse Path Forwarding)>反向路径转发
RPF校验的目地是为了防环和防止重复报文
RPF的规则:收到组播包的方向(接口)也必须是本路由器用来向组播包的源地址进行数据转发的方向(接口),否则扔掉数据包
RPF选接口的比较原则:
1、lower AD 同样的路由,选最小AD值的路由所用的接口为RPF接口
2、longest match 同样的路由,比最长掩码
3、lower metric 如果IGP是负载均衡,同样的路由,掩码一样长,比metric
4、higher ip 以上都一样,比接口IP地址
<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PIM是基于IP的,它的报文直接封装在IP包中,在IP中的协议号是103
·协议无关的组播,指的是和单播协议无关,不管是何种单播路由协议,PIM都可以使用他们实现组播转发。
·使用现有单播路由表实现RPF校验。
·路由器之间不必发送组播路由更新,所以PIM比其他组播协议开销降低了很多。
·PIM有两种工作模式,dense-mode和sparse-mode
·组播路由器之间也要建邻居:
Hello:30S 发向224.0.0.13
Hold :30*3.5= 1分45秒
组播基本IGMP实验
1.实验拓扑:
2.实验需求:按照上述拓扑配置,R2、R3、R4、R5都模拟PC机,加入不同的组播组,了解一些常用的组播命令。
3.实验结论:
组播IGMP snooping实验
1.实验拓扑:
2.实验需求:要求熟悉IGMP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IGMP snooping的工作原理
4.实验结论:IGMP snooping默认在交换机上都开启了的
ip igmp snooping 全局开启IGMP snooping
ip igmp snooping vlan XX 在某个VLAN上开启IGMP snooping
RPF选路原则
1.实验拓扑:
2.实验需求:
了解RPF选路原则。
首先R2、R3、R5运行EIGRP 100 ,R2、R4、R5运行OSPF 1,两个路由协议同时宣告12.0.0.0/24 和56.0.0.0/24网段,然后再R1上面激发去224.6.6.6的组播流量,看看R5上面的组播路由表RPF是选择哪一条路径?现在我们把EIGRP 100的自动汇总打开,我们来看看R5上面的组播路由表RPF选择了哪一条路径?然后我们再把R2、R3、R5全部运行OSPF 1,使得R2、R3、R5这条路径的COST值修改成200,看看R5上面的组播路由表是选择哪一条路径?最后我们把COST删除,使得metric值是一样的,我们再看看R5的组播路由表RPF是选择哪一条路径?
3.实验结论:
RPF选接口的比较原则:
1、lower AD 同样的路由,选最小AD值的路由所用的接口为RPF接口
2、longest match 同样的路由,比最长掩码
3、lower metric 如果IGP是负载均衡,同样的路由,掩码一样长,比metric
4、higher ip 以上都一样,比接口IP地址
PIM-dense模式实验
1.实验拓扑:
2.实验需求:要求使用pim-dense模式来配置此网络,了解dense模式的工作原理。
3.实验结论:
PIM-sparse模式实验
1.实验拓扑:
2.实验需求:要求使用pim-sparse模式来配置此网络,了解dense模式的工作原理。
3.实验结论:
AUTO-RP选举RP实验
1.实验拓扑:
2.实验需求:R4和R5模拟PC机,首先配置静态RP为1.1.1.1/24,实现全网互通。
然后配置AUTO-RP实现自动选举RP。
由于AUTO-RP是CISCO私有协议,所以AUTO-RP必须运行在sparse-dense-mode下,要求全网运行sparse-dense-mode。
了解AUTO-RP选举的原理以及工作原理。
R1成为MA(映射代理路由器)。
3.实验结论:
使用BSR来选举RP实验
1.实验拓扑:
2.实验需求:
要求使用sparse模式来配置组播分发树,使用BSR来选举RP,了解BSR的原理以及工作过程
3.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