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风化基岩判断
- 格式:docx
- 大小:369.60 KB
- 文档页数:3
风化程度划分岩石风化程度学科:工程地质学词目:岩石风化程度英文:degree of rock weathering释文:岩石风化程度是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它包括岩体的解体和变化程度及风化深度。
岩石的解体和变化程度一般划分成: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等四级。
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如何确定基岩的风化程度请大家来谈谈基岩风化程度的划分依据1 沿海花岗岩地区分带明显且厚度大,具备定量划分的条件,其他岩性不好说2 用标贯可确定。
n<30残积土,30<=n=<50全风化,n>50强风化楼上给出的老岩土规范的划分标准,而且不修正的,实践中看,n>50不修正作为强风化上限多数是土状的东西用标贯是不准确的,有两个方面:1、标贯操作有误差,工作人员一般不热心打标贯。
2, 是标贯超过20米(有的说是25米),标贯数据误差比较大,通过修正也不能完全反应地层情况。
3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4我想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其划分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
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
我在江西南昌,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其强风化就表现出泥土状及碎片状,强度很低,手可折断;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层面多见Fe、Me质,而且泥质成分肉眼就可感觉偏多;余下划分的基本就需靠岩石强度去调整了。
风化岩石强度等级划分
风化岩石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由于风化作用的不同,风化岩石的强度也会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风化岩石的强度等级,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一、坚硬风化岩石
坚硬风化岩石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后,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硬度和强度的岩石。
这种风化岩石的强度等级较高,可以用于建筑、道路等工程中。
常见的坚硬风化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等。
二、中等风化岩石
中等风化岩石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风化作用后,岩石的硬度和强度有所降低,但仍然可以用于一些轻型建筑和道路工程中。
常见的中等风化岩石有砂岩、页岩等。
三、软弱风化岩石
软弱风化岩石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后,岩石的硬度和强度已经明显降低,不能用于建筑和道路等工程中。
常见的软弱风化岩石有泥岩、粘土等。
四、极软风化岩石
极软风化岩石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后,岩石的硬度和强度已经极度降低,不能用于任何工程中。
常见的极软风化岩石有黏土、泥炭等。
风化岩石的强度等级与其在自然界中经过的风化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风化岩石强度等级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机场快速路南延(鄞州大道 -岳林东路)工程施工Ⅴ标、Ⅵ标、Ⅶ标、Ⅷ标、Ⅸ标嵌岩桩施工勘察单位建议1、所有的试桩进入岩面都要通知勘察单位。
2、关于中风化基岩判别的方法建议根据设计方案,本标段对应的施工标段主要为Ⅴ标、Ⅵ标、Ⅶ标、Ⅷ标、Ⅸ标五个标段,根据设计方案主线桥梁桩基采用的持力层主要为中等风化基岩,中等风化岩的岩性主要为⑿1c层粉砂岩、⑿2c层砂砾岩、⒀0c层沉凝灰岩,局部有⑾4c层安山玢岩及⒀1c层熔结凝灰岩(具体以地质报告及设计图纸为准),判别桩端入岩情况主要与施工机械、钻进情况、基岩埋深及岩性特征等有关,根据工程经验,现总结以下判断方法:①等高线:根据《勘察报告》中相邻勘探孔中等风化基岩层面情况推测中等风化基岩面标高,当钻至推测中等风化基岩面时,加密取岩渣。
②钻进状态:采用回转式钻机成桩,在中等风化基岩中钻进时钻机平稳,无跳钻、别钻、卡钻等现象。
③速率:采用回转式钻机成桩,中等风化基岩中钻进速率一般小于20cm/h( 沉凝灰岩段除外)。
④岩渣:A、砂砾岩、安山玢岩、熔结凝灰岩的强风化层岩样一般棱角不明显,多为次棱角及次圆形,断面矿物色泽明显变化(发暗),中风化层岩样多为棱角形及多角形,硬度较高,矿物较新鲜,岩渣新鲜(杂质含量不大于30%);每小时进尺 15cm 以内,采用旋挖钻成孔时渣样多呈片块状,中风化岩渣样较强风化岩渣样大,岩渣新鲜,但片块状中片的部分变薄,且断口较尖锐 , 。
B、粉砂岩、沉凝灰岩因强度较低采用回转或旋挖钻进时,其原状结构基本都被破坏,呈红色泥样渣样,粉砂岩局部较硬的可能会有碎块状,所以从渣样中较难区分风化程度,旋挖钻可采取桶样与地勘钻探岩性样的比对进行确定。
(地勘每个钻孔的基岩样可见电子版)。
总体判定原则:以《勘察报告》中相邻勘探孔中等风化基岩层面为基准,在基准标高附近进行中等风化岩面的判定,判定时砂砾岩、安山玢岩、熔结凝灰岩主要以钻进渣样结合钻进时钻机的钻进状态及速率进行判定,如若采用旋挖钻可直接采取桶样与钻探岩芯样进行比对判别;粉砂岩、沉凝灰岩主要参照地勘报告的中等风化基岩层面结合钻进状态和速率判定,如若采用旋挖钻可直接采取桶样与钻探岩芯样进行比对判别。
谈钻孔灌注桩的入岩判断范祎博【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工程地质、岩土地质及地下水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钻孔灌注桩的入岩判断内容以及具体的判断方法,以确保入岩判断的准确性,进而使桩端嵌岩深度及单桩承载力满足要求.【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40)006【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嵌岩深度;判断方法【作者】范祎博【作者单位】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21 项目简介1.1 工程地质某厂址区域地质构造位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之西南,区内构造线走向为北东向,形成于燕山期。
背斜褶皱紧密,呈箱状或梳状。
厂区地质构造位于高峰寺向斜西南部转折端,为一套单斜岩层。
厂址区无大的断层通过,区域地质稳定。
1.2 岩土地质厂区地层从上至下为:第四系素填土层():成分由砂、泥岩碎、块石组成,松散,混粘性土。
该层分布在厂址区,堆填时间较短。
①层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粘土层:棕褐~紫褐色,一般多为可塑状,局部见硬塑状,该层厚度一般为0.4 m~10.55 m,最大厚度达11.0 m,含强风化岩石碎石及碎屑。
接近基岩多为软塑状。
②层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冲洪积()粘土层:灰褐~褐色,一般多为软塑,含朽木、炭屑、贝壳残骸及有机质,该层厚度一般为0.8 m ~4.8 m,最大厚度达7.8 m。
③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细砂层:灰~灰褐色,松散~稍密,饱和,混大量粘性土,该层厚度为0.35 m ~2.1 m,最大厚度达3.0 m。
④层为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沙溪庙上亚组()的泥岩、砂岩: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岩性以泥岩为主,间夹透镜体粉~细粒砂岩。
岩相变化大,软硬相间,该层广泛出露于厂区内。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上亚组()灰褐色巨厚层状砂岩,主要分布在厂区南面山丘斜坡上。
泥岩:紫红~鲜红色,泥质和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泥质胶结为主。
岩石风化程度学科:工程地质学词目:岩石风化程度英文:degree of rock weathering释文:岩石风化程度是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它包括岩体的解体和变化程度及风化深度。
岩石的解体和变化程度一般划分成: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等四级。
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如何确定基岩的风化程度请大家来谈谈基岩风化程度的划分依据1 沿海花岗岩地区分带明显且厚度大,具备定量划分的条件,其他岩性不好说2 用标贯可确定。
n<30残积土,30<=n=<50全风化,n>50强风化楼上给出的老岩土规范的划分标准,而且不修正的,实践中看,n>50不修正作为强风化上限多数是土状的东西用标贯是不准确的,有两个方面:1、标贯操作有误差,工作人员一般不热心打标贯。
2, 是标贯超过20米(有的说是25米),标贯数据误差比较大,通过修正也不能完全反应地层情况。
3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4我想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其划分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
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
我在江西南昌,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其强风化就表现出泥土状及碎片状,强度很低,手可折断;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层面多见Fe、Me质,而且泥质成分肉眼就可感觉偏多;余下划分的基本就需靠岩石强度去调整了。
岩体风化程度的判别1.岩体风化的基本特征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称为岩石风化。
其中影响岩石风化的风化营力主要是太阳热能、水溶液(地表、地下及空气中的水)、空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及生物有机体等。
同时按照风化营力的类型及引起岩石变化的方式,风化作用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
与原岩相比,风化使岩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出发,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岩体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恶化。
风化后的岩石在工程建筑上的优良性质削弱了,不良性质则增加了,使工程地质条件大为恶化。
2.岩石风化的判别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
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
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
由于岩石类型的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
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2.1 岩石颜色风化程度不同的岩石,在外观上首先表现为颜色的差异。
如有的原岩新鲜时为灰绿色,风化后,在风化壳剖面由上往下则变为:黄绿色、黄褐色、棕红色、红色,这是从整体看的。
岩石风化程度学科:工程地质学词目:岩石风化程度英文:degree of rock weathering释文:岩石风化程度是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它包括岩体的解体和变化程度及风化深度。
岩石的解体和变化程度一般划分成: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等四级。
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如何确定基岩的风化程度请大家来谈谈基岩风化程度的划分依据1 沿海花岗岩地区分带明显且厚度大,具备定量划分的条件,其他岩性不好说2 用标贯可确定。
n<30残积土,30<=n=<50全风化,n>50强风化楼上给出的老岩土规范的划分标准,而且不修正的,实践中看,n>50不修正作为强风化上限多数是土状的东西用标贯是不准确的,有两个方面:1、标贯操作有误差,工作人员一般不热心打标贯。
2, 是标贯超过20米(有的说是25米),标贯数据误差比较大,通过修正也不能完全反应地层情况。
3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4我想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其划分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
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
我在江西南昌,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其强风化就表现出泥土状及碎片状,强度很低,手可折断;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层面多见Fe、Me质,而且泥质成分肉眼就可感觉偏多;余下划分的基本就需靠岩石强度去调整了。
中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引言中风化泥岩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岩石,它的力学性质及其承载力特征一直是地质工程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中风化泥岩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全面、详细、深入地探讨,以期为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中风化泥岩的定义和特征中风化泥岩是指岩石在水分的作用下,经历了物理和化学的变化而变得松散、软弱的状态。
其主要特征包括:1.颜色变浅:经过风化作用后,中风化泥岩的颜色会变浅,由原来的暗色变为浅灰色或黄色。
2.体积增大:中风化泥岩的体积会因为水分的进入而增大,导致岩石的密度降低。
3.构造破坏:由于风化作用使岩石变得松散,中风化泥岩容易发生构造破坏,如裂隙、节理的形成。
中风化泥岩的承载力特征值中风化泥岩的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在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常用的反映中风化泥岩承载力的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岩土重度岩土重度是指中风化泥岩的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反映了岩土的密实程度。
岩土重度是衡量中风化泥岩承载力的重要参数,通过测定岩土重度可以间接推算出中风化泥岩的强度特征。
2. 摩擦角中风化泥岩的摩擦角是指在岩土体内摩擦力和法向力之间的夹角。
摩擦角是衡量中风化泥岩内摩擦性质的重要指标,对中风化泥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有着重要影响。
3. 剪切强度剪切强度是中风化泥岩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抵抗能力。
中风化泥岩的剪切强度与岩石的物理性质、颗粒间的摩擦性质等因素有关,是评价中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
4. 压缩模量压缩模量是衡量中风化泥岩抗压性能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岩土体在承受压缩应力下变形的能力。
中风化泥岩的压缩模量与其孔隙度、饱和度、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是评价中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的重要参数。
影响中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的因素影响中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1.风化程度:中风化泥岩的承载力特征值通常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风化程度越高,岩石的强度越低。
2.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中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的重要影响因素,水分的进入会导致岩土体的重度增加、剪切强度降低等。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入中风化硬质岩判定摘要:钻孔灌注桩适用土层范围广泛、施工工艺成熟、非挤土、桩径、桩长可调整、单桩承载力大高、嵌岩深度可按设计要求调整、施工质量稳定、沉降小、不受地下水位高低影响等优点,基本不受岩土层性质约束,可以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上部荷载要求选用不同的桩径、桩长来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入;硬质岩;判定1引言在山间海积平原、坡洪积斜地部位公路桥梁因覆盖层厚度不大,上部土层力学性质较差或一般,浅基础一般难以满足上部荷的要求,通常会选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以下部中、微风化基岩为桩端持力层,且桩端承受大部分上部荷载,为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嵌岩深度有一定要求,桩端是否进入持力层对承载力的影响巨大,因此,钻进过程中对持力层(岩面标高)的正确判定,是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也影响着工程造价、工期。
而嵌岩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过程中的入岩判定,无统一的标准,本人在担任329国道舟山段改建工程地勘代表期间,参与了该项目高架桥梁1000余根钻孔灌注桩的入中风化基岩判定工作,现项目已近尾声,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本项目的钻孔灌注桩的入岩判定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希望能对同类工程硬质岩的入岩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2项目地质环境背景2.1工程概况329国道舟山段改建工程起点为舟山市鸭蛋山码头,终点为东港徐家村(现329国道与平东线交叉口),路线全长约49.337km。
其中白泉至沈家门段(K32+632.653~K49+337)按双向六车道设计,特别是白泉至徐家村段兼顾城市快速路功能,大部分以高架形式通过,因上覆土层厚度不大,工程力学性质较差~一般,桥梁承载力要求高,设计要求高架桥桩基持力层为中风化凝灰岩,桩端入岩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本项目高架桥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2.2地层岩性场地浅表部地层为海积、冲海积的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中部为冲洪积的(含砾)粉质黏土、(含黏性土)砾砂、(含黏性土)圆砾、卵石和坡洪积含碎石粉质黏土、含黏性土砾砂、角砾或碎石,下部为强、中风化玻屑凝灰岩,埋深一般在30~40 m左右。
岩石分层的判定方法一、一般情况下,岩体的风化程度呈现出由表及里逐渐减弱的规律。
但由于岩体中岩性并不均一,且有断裂存在,所以岩体风化的情况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一般规律。
岩体风化厚度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沿断裂破碎带和易风化岩层,可形成风化较剧的岩层。
断层交会处还可形成风化囊。
在这两种情况下深度可超过百米。
按照岩石分化程度不同可分为:1、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
2、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3、中风化: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有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
用镐难挖,干钻不易钻进。
4、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5、全风化: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6、残积土:岩石已经风化成土。
二、如何分辨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1、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2、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及其划分条件不一样,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
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
3、岩体风化程度划分分级为①颜色光泽;②岩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③矿物成分的变化情况;④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⑤锤击声。
(1)全风化①颜色已全改变光泽消失;②组织结构己完全破坏,呈松散状或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用手可折断,捏碎;③除石英晶粒外,其余矿物大部分风化变质,形成次生矿物;④浸水崩解,与松软土体的特性近似;⑤哑声。
(2)强风化①颜色改变,唯岩块的断口中心尚保持原有颜色;②外观具原岩组织结构,但裂隙发育,岩体呈干砌块石状,岩块上裂纹密布,疏松易碎③易风化矿物均已风化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其他矿物仍部分保持原矿物特征;④物理力学性质显著减弱,具有莱些半坚硬岩石的特性,变形模量小,承载强度低;⑤哑声。
岩石分层的判定方法岩石分层的判定方法一、一般情况下,岩体的风化程度呈现出由表及里逐渐减弱的规律。
但由于岩体中岩性并不均一,且有断裂存在,所以岩体风化的情况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一般规律。
岩体风化厚度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沿断裂破碎带和易风化岩层,可形成风化较剧的岩层。
断层交会处还可形成风化囊。
在这两种情况下深度可超过百米。
按照岩石分化程度不同可分为:1、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
2、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3、中风化: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有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
用镐难挖,干钻不易钻进。
4、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5、全风化: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6、残积土:岩石已经风化成土。
二、如何分辨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1、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2、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及其划分条件不一样,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
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
3、岩体风化程度划分分级为①颜色光泽;②岩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③矿物成分的变化情况;④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⑤锤击声。
(1)全风化①颜色已全改变光泽消失;②组织结构己完全破坏,呈松散状或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用手可折断,捏碎;③除石英晶粒外,其余矿物大部分风化变质,形成次生矿物;④浸水崩解,与松软土体的特性近似;⑤哑声。
(2)强风化①颜色改变,唯岩块的断口中心尚保持原有颜色;②外观具原岩组织结构,但裂隙发育,岩体呈干砌块石状,岩块上裂纹密布,疏松易碎③易风化矿物均已风化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其他矿物仍部分保持原矿物特征;④物理力学性质显著减弱,具有莱些半坚硬岩石的特性,变形模量小,承载强度低;⑤哑声。
岩石风化程度判断1.岩石风化1.1岩石风化概念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
岩石风化是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
1.2岩石风化的常用分带标志及其原则常用分带标志主要有:颜色、岩体破碎程度、矿物成分的变化、水理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钻探掘进及开挖中的技术特性。
具体原则包括:(1)要充分反映各风化带岩石变化的客观规律,反映各带岩石因风化程度不同所具有的不同特性;(2)分带标志视具体条件选择,应既有代表性,又明确,便于掌握,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3)将定性与定量研究、宏观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综合各种标志进行分带;(4)分带数目要考虑工程建筑的实际需要,既不要过于繁琐,分级过多;也不要过于简略,致使同一带内的岩石特性差异过大。
2.岩石风化程度和各种性质变化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
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
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
由于岩石类型的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
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入岩深度的几种判定方法目前,钻孔灌注桩越来越被广泛采用,对设计采用中风化及以上强度的基岩作为持力层的桩,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地基承载力及工程的安全使用尤为重要。
在遇到地质情况特别复杂如挤压破碎带、夹层、断层、斜坡、障碍物时,持力层(入岩深度)的正确判定,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太短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太长又增大投资及施工时间)的一个关键因素。
设计图纸通常会注明桩的入岩深度,以及理论上常规判定岩性的文字描述,如某工程设计图纸说明如下:“4-1强风化岩:紫红色、浅灰色,岩石风化强烈呈半岩半土状,部分矿物成分已风化成粘粒、粉粒,岩质极软,岩芯呈土夹岩块状,浸水易软化崩解,层厚0.50~8.00m,分布于大部分场地;4-2中风化岩:紫红色、浅灰色,岩石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软,岩石较破碎,层厚0.50~13.40m,平均厚度 4.46m,分布于大部分场地;4-3微风化岩(泥质粉砂岩、砂砾岩):紫红色、浅灰色等,层状构造,裂隙稍发育,其岩面起伏变化较大,该层层顶埋深18.50~33.00m。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嵌岩钻孔灌注桩的入岩判定问题,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可循,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满足设计各项要求,正确判定钻进入岩深度是灌注桩施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的。
就笔者的施工经验来看,目前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入岩深度的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根据钻渣判断:捞取钻进时的渣样,根据渣样判断是否入岩(中风化岩的岩屑以新鲜、坚硬、棱角尖锐、无氧化边区别于强风化岩。
从理论上说,只要岩样中有新的岩屑出现,除去泥浆上返时间,就表示此时已经钻遇新的岩层。
随着钻头的深入,新岩层的成分会逐步增多,通长情况新岩含量超过80%时可评定为入新岩层。
当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对判定入岩存在分歧时,可以要求地勘单位安排专门工程技术人员驻施工现场逐桩进行判断是否入岩)。
对于岩样完整且区分度明显即吻合地质报告及设计图纸关于持力层的特性描述时很容易根据钻渣判断,而且相对较为准确。
用钻孔波速测试来确定长春地区基岩的风化程度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各项建设事业步伐的加快,岩土工程勘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作为岩土原位测试技术之一的波速测试技术也得以应用和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水电工程、路桥工程、油气、码头等众多岩土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首先对岩体波速测试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波速测试技术的相关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实例探讨了钻孔波速测试确定基岩的风化程度的应用。
关键词:钻孔波速测试;基岩;风化;剪切波;钻探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speed up the pace of the construc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application of wave velocity testing technology as one of geotechnical in situ test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now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bridge engineering, oil and gas, wharf, and many othe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reas, and achieved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This article first wave velocity testing technology for rock mass were summarized, then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wave velocity testing technology is analyzed, finally, based on the instance of application of borehole wave velocity test to determine the bedrock weathering degree.Key words: borehole wave velocity test; The bedrock; Weathering; Shear wave. Drilling一、岩体波速测试技术概述波速测试技术是弹性波测试方法中的一种,其理论基础建立在固体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理论,即:介质的波速特征特别是剪切波速反映了介质的密实程度,因而,其大小可作为场地类型划分的主要指标,根据纵波波速特征,可以判别基岩的岩性风化程度。
岩体风化程度判断1.岩石风化程度概述1.1岩石风化程度由于岩石内部结构、矿物成分的内部因素;以及岩石所处环境,包括温度、水分、pH等等外部条件影响,导致岩石风化程度有所差异。
岩石风化后,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发生不同程度改变或变化,这种变化的大小取决于风化程度的强弱。
风化程度不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改变大小也不同。
岩石风化程度,可以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以及微风化。
路堑边坡的坡度、桥基的埋深、隧道衬砌的厚度及施工方法的选择、山区公路边坡的表面防护等,都与岩石风化程度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岩石风化就必须准确判断岩石风化程度。
1.2岩石风化壳的垂直分带在风化壳铅直剖面上,从上到下岩石的风化程度不同、物理力学性质不同,因而,对建筑物的适应能力不一样。
对重型建筑物地基来说,当风化厚度不大时,可将风化岩石全部清除,使建筑物基础砌置在新鲜基岩上;当风化壳厚度较大时,全部挖除风化岩石既不经济,又无必要,采用灌浆加固、锚杆加固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岩石风化。
2.岩石风化程度判断方法2.1颜色的改变风化程度不同的岩石,在外观上首先表现为颜色差异。
如有的原岩新鲜时为灰绿色,风化后,在风化壳剖面由上往下则变为:黄绿色、黄褐色、棕红色、红色,这是从整体来看的。
从局部或某一色彩看,颜色的变化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仅沿岩石的裂隙面发生变化,有的仅部分岩体发生变化,有的全部岩体均发生变化。
未经风化的岩石色泽鲜艳,风化愈重,颜色愈暗淡。
野外观察时要注意表面和内部颜色的比较;要注意区分干燥时和潮湿时岩石色调的不同,以间接确定其风化程度。
2.2岩石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的变化风化岩石水理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是原岩矿物成分和结构变化的综合反映。
在风化壳剖面上,由上到下这些性质变化的趋势是:①孔隙性和压缩性由大到小;②吸水性由强到弱;③声波速度由小到大;④强度由低到高等。
这些性质指标的变化是风化壳分带重要的定量标志。
2.3次生矿物的发生不同矿物,抗风化能力是不同的。
机场快速路南延(鄞州大道-岳林东路)工程施工V标、W标、叫标、忸标、区标嵌岩桩施工勘察单位建议
1、所有的试桩进入岩面都要通知勘察单位。
2、关于中风化基岩判别的方法建议
根据设计方案,本标段对应的施工标段主要为V标、切标、%标、毗标、区标五个标段,根据设计方案主线桥梁桩基采用的持力层主要为中等风化基岩,中等风化岩的岩性主要为(12)1C层粉砂岩、(12)2C层砂砾岩、(13)0C层沉凝灰岩,局部有(11)4C层安山玢岩及(13) 1c层熔结凝灰岩(具体以地质报告及设计图纸为准),判别桩端入岩情况主要与施工机械、钻进情况、基岩埋深及岩性特征等有关,根据工程经验,现总结以下判断方法:
①等高线:根据《勘察报告》中相邻勘探孔中等风化基岩层面情况推测中等风化基岩面标高,当钻至推测中等风化基岩面时,加密取岩渣。
②钻进状态:采用回转式钻机成桩,在中等风化基岩中钻进时钻机平稳,无跳钻、别钻、卡钻等现象。
③速率:采用回转式钻机成桩,中等风化基岩中钻进速率一般小于20cm/h(沉凝灰岩段除外)。
④岩渣:
A、砂砾岩、安山玢岩、熔结凝灰岩的强风化层岩样一般棱角不明显,多为次棱角及次圆形,断面矿物色泽明显变化(发暗),中风化层岩样多为棱角形及多角形,硬度较高,矿物较新鲜,岩渣新鲜(杂质含量不大于30%);每小时进尺15cm以内,采用旋挖钻成孔时渣样多呈片块状,中风化岩渣样较强风化岩渣样大,岩渣新鲜,但片块状中片的部分变薄,且断口较尖锐, 。
B粉砂岩、沉凝灰岩因强度较低采用回转或旋挖钻进时,其原状结构基本都被破坏,呈红色泥样渣样,粉砂岩局部较硬的可能会有碎块状,所以从渣样中较难区分风化程度,旋挖钻可采取桶样与地勘钻探岩性样的比对进行确定。
(地勘每个钻孔的基岩样可见电子版)。
总体判定原则:以《勘察报告》中相邻勘探孔中等风化基岩层面为基准,在基准标高附近进行中等风化岩面的判定,判定时砂砾岩、安山玢岩、熔结凝灰岩主要以钻进渣样结合钻进时钻机的钻进状态及速率进行判定,如若采用旋挖钻可直接采取桶样与钻探岩芯样进行比对判别;粉砂岩、沉凝灰岩主要参照地勘报告的中等风化基岩层面结合钻进状态和
速率判定,如若采用旋挖钻可直接采取桶样与钻探岩芯样进行比对判别。
以上判定方法只能提供参考,具体还应根据打桩机的工作性能、岩石的类型进行调整
中风化粉砂岩典型岩样
中风化砂砾岩典型岩样
中风化熔结凝灰岩典型岩样中风化安山玢岩岩典型岩样
3、地质异常的判断标准
当施工入岩与该桩两相邻勘探孔岩层最高或最低偏差小于土 1.0m 时,由施工单位自控, 监理单位全过程监理和判定嵌岩情况;当施工入岩与该桩两相邻勘探孔岩层最高或最低偏 差大于土 1.0m 时,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现场研究处理。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风化沉凝灰岩典型岩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