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格式:pptx
- 大小:456.37 KB
- 文档页数:11
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数字通信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进行通信的方式,是现代通信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涉及到数据传输速率、信噪比、误码率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数字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速度,通常用比特/秒(bit/s)或其衍生单位来描述,例如千兆比特/秒(Gbps)等。
数据传输速率与数字信号的带宽有关,带宽越大数据传输速率越快。
数字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的吞吐量,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的重要指标。
2. 信噪比信噪比是指信号与背景噪声的比值,通常用分贝来表示。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噪比的大小与数字信号的质量密切相关。
信噪比越高,数字信号的质量就越好,反之则越差。
数字通信系统需要在保证一定信噪比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提高传输效率。
3. 误码率误码率是指数字信号中出现误码的概率。
误码率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数字通信系统需要在保证一定的误码率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提高传输效率。
误码率还与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和解码方式有关,不同的编码方式和解码方式对误码率的影响也不同。
4. 抗干扰能力数字通信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减少外界干扰对数字信号的影响。
数字通信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抗干扰技术,如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等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数字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涉及到数据传输速率、信噪比、误码率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
数字通信系统需要在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传输速率和效率。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也在不断优化和提高,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方式。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数据通信技术基础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数据传输速率传码速率⼜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记作NBd,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信号码元的个,单位是波特(Baud)。
传信速率⼜称为⽐特率,记作Rb, 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进制码元的个数,单位是⽐特/秒(bit/s,或kbit/s或Mbit/s)。
千⽐每秒,即 kb/s (103 b/s)兆⽐每秒,即 Mb/s(106 b/s)吉⽐每秒,即 Gb/s(109 b/s)太⽐每秒,即 Tb/s(1012 b/s)计算⽅式信道带宽信号带宽:(bandwidth)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模拟信道:表⽰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就称为线路带宽(通频带)。
数字信道:“带宽”是所能传送的“最⾼数据率”同义语,单位是“⽐特每秒”。
误码率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时延:⼜称为传输时延,发送数据时,使数据块从结点进⼊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信道带宽:数据在信道上的发送速率。
常称为数据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
发送时延 = 数据块长度(⽐特) / 信道带宽(⽐特/秒)传播时延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定的距离⽽花费的时间。
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 / 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秒)处理时延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进⾏⼀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是处理时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理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数据从源点到达⽬的点所经历的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之和: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信道容量信道容量是指在⼀定的条件下,给定通信路径(信道)上所能达到的最⼤数据传输速率。
奈⽒准则:在理想的条件下,即⼀个⽆噪声,带宽为W 赫兹的信道,其传码速率最⾼为2W 波特。
计算机基础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指标中,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的是()。
[单选题]*A、误码率*B、重码率C、分辩率D、频率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A、内存中存放的是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所需的数据*B、内存中存放的是当前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C、外存中存放的是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所需的数据D、内存中只能存放指令3、现代微型计算机中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
[单选题]*A、电子管B、晶体管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部分是()。
[单选题]*A、CPU、键盘和显示器B、主机和输入/出设备*C、CPU和输入/出设备D、CPU、硬盘、键盘和显示器5、计算机的系统总线是计算机各部件间传递信息的公共通道,它分()。
[单选题]*A、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B、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C、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D、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6、下列选项中,既可作为输入设备又可作为输出设备的是()。
[单选题]*A、扫描仪B、绘图仪C、鼠标器D、磁盘驱动器*7、控制器(CU)的功能是()。
[单选题]*A、指挥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一致地工作*B、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C、控制对指令的读取和译码D、控制数据的输入和输出8、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是()。
[单选题]*A、分辨率*B、亮度C、重量D、耗电量9、在微机系统中,麦克风属于()。
[单选题]*A、输入设备*B、输出设备C、放大设备D、播放设备10、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因为()。
[多选题]*A、可降低硬件成本*B、两个状态的系统具有稳定性*C、二进制的运算法则简单*D、二进制比其它进制运算速度快。
现代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现代数据通信技术指标已经发展成一种全新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通信。
它的技术指标包括流量控制、可靠性、安全性、速度和可扩展性。
流量控制是指在网络上传输数据时,能够控制数据流速,以便网络不会因为流量过多而崩溃。
可靠性指的是网络的可靠性,它是衡量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使数据传输不受外界干扰,保证数据安全。
安全性指的是网络安全性,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保护网络资源不被破坏或窃取。
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它是衡量网络效率的重要指标,可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使用户体验更好。
最后,可扩展性是指网络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扩展,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使网络更加可靠和稳定。
现代数据通信技术的技术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数据通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网络发展的今天,这些技术指标对于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扩展性。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技术指标的研究和应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使网络变得更加安全、可靠和可扩展。
填空1、有两种类型的数据,取连续值的数据称为模拟数据,取离散值的数据称为数字数据。
2、信道按使用权限可分为专业信道和共用信道;按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信道、无线信道和卫星信道;按传输信号的种类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等。
3、数据通信系统它是由数据终端设备(DTE)、数据线路端接设备(DCE)和通信线路等组成。
4、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5、通常使用三种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6、ATM模型分为三个功能层:ATM物理层、ATM层和ATM适配层。
7、分组交换又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
8、差错检验的方法有奇偶校验和循环冗余码校验。
名词解释数据通信:是两个实体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在计算机网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传输介质,把处在不同位置的终端和计算机,或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完成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和通信处理等任务。
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是对物质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表示物质与外部的联系。
信息有各种存在形式。
数据:信息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信道:信道是传送信号的一条通道,可以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由传输及其附属设备组成。
逻辑信道也是指传输信息的一条通路,但在信号的收、发节点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与之对应的物理传输介质,而是在物理信道基础上,由节点设备内部的连接来实现。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码元:在数字传输中,有时把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
比特率:比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单位用比特每秒(bps)或千比特每秒(Kbps)表示。
波特率: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也称波形速率。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线路上每秒钟传送的波形个数就是波特率,其单位为波特(baud)。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速率:数据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通常是以比特率(bit/s)或字节率(B/s)来表示,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或字节数。
2. 数据容量:数据通信系统的容量通常指最大传输数据量,也可以指存储器容量或缓存器容量等。
3. 误码率:数据通信系统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数量与总传输数据量的比值。
4. 可靠性:数据通信系统收发数据的可靠性指标,通常用差错检测、差错纠正和重传机制等进行保障。
5. 延迟:数据通信系统收发数据的时延,包括传输延迟、处理延迟、排队延迟等。
6. 带宽:数据通信系统的带宽指它能够传输数据的频率范围或最大带宽。
7. 传输距离:数据通信系统传输信号能够达到的最大距离或有效传输距离。
8. 传输介质:数据通信系统所采用的传输介质,包括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等。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数据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它支撑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传输的数据速率、链接的覆盖范围、网络的负载情况,以及通信的安全性等。
首先,数据传输的速率是数据传输技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它衡量的是网
络中数据传输的速度,用来衡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
另外,链接的覆盖范围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它衡量网络覆盖的范围,也就是接收器可以接受到信号的有效范围。
网络的负载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
它衡量的是网络中数据传输的稳定程度与可靠性。
最后,数据安全性也是数据通信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衡量技术是否能够满足安全性的要求,保护数据而不泄露敏感信息。
以上就是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它们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参照。
如果想要更加安全、快捷地进行数据传输,我们需要牢记以上技术指标,对现有技术和设备进行充分利用,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满足网络传输的需求。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各种通信系统有各⾃的技术性能指标,但对于任何通信系统衡量其优劣的基本指标都是以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基础的。
但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盾的,只能求得相对的统⼀。
有效性指标1. 信息传输速率信道的传输速率通常以每秒所传输的信息量来衡量。
信息量是⼀种消息多少的⼀种衡量。
消息的不确定性程度越⼤,则其信息量越⼤。
信息传输速率是指每秒传输的信息量。
信息论中已经定义信源发出信息量的度量单位是"⽐特",所以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为⽐特每秒"bit/s"。
2. 符号传输速率符号传输速率也叫信号速率或者码元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Bd)"。
这⾥的码元可以是多进制的,也可以是⼆进制的。
符号速率不管传输的信号为多少进制,都代表每秒钟所传输的符号数。
对于信息传输速率,则必须折合为相应的⼆进制码元来计算。
符号速率与信息传输速率转换关系:R = N * log2 (M);M:符号的进制数N :符号传输速率R :信息传输速率3. 频带利⽤率在⽐较不同的数字通信系统的效率时,单看信息传输速率是不够的,或者说即使两个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相同,他们的效率也可能不同,因此还要看传输这种信息所占信道频带的宽度。
通信系统所占⽤的带宽越宽,传输信息的能⼒应该越⼤,所以⽤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的指标(有效性)应当是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对于⼆进制传输时,可表⽰为:可靠性指标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指标是误码率。
在传输过程中发⽣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称作误码率。
这个指标是多次统计结果的平均量,所以这⾥指的是平均误码率。
误码率的⼤⼩由通路的系统特性和信道质量决定,如果通路的系统特性和信道特性都是⾼质量的,则系统的误码率较低。
提⾼信道信噪⽐(信号功率/噪声功率),缩短中继段距离信噪⽐可以提⾼,从⽽使误码率减少。
2021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历年真题及答案节选计算机一级分为DOS版和Windows版,考核应试者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使用微机系统的初步能力。
本题库是针对windows版的MS office科目,包含有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章节题库及答案解析,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等3个部分,其中操作题部分只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截图说明),暂不提供相应的操作环境和素材。
一、历年真题及章节题库节选:1.计算机所采用的主机电子器件的发展顺序是( )。
A.晶体管、电子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B.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芯片D.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芯片【答案】B【解析】传统分代方法中各代的电子器件为:①第一代是电子管,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为了特定的任务,各自使用不同的语言;②第二代是晶体管,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并出现了高级语言;③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还使用了操作系统;④第四代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继续缩小体积,PC得到推广。
2.专门为某种用途而设计的计算机,称为( )计算机。
A.专用B.通用C.特殊D.模拟【答案】A【解析】计算机按用途可分为:①专用计算机,专门为某种用途而设计的特殊计算机;②通用计算机,适用于一般科学运算、学术研究、工程设计和数据处理等。
3.CAM的含义是( )。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教学C.计算机辅助制造D.计算机辅助测试【答案】c【解析】CAM(c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简称。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cmputer aided instructin)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c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测试简称CAT(cmputer aided t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