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跳频同步的研究

关于跳频同步的研究

关于跳频同步的研究
关于跳频同步的研究

关于跳频同步的研究

1.引言

跳频是用于展频信号传输中的两种基本调制技术中的一种,展频调制技术在近几年越来越普及,它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方式,其独特的抗干扰性能使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种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网络,整个网络没有固定的基础设施,节点之间通过多跳的无线链路相连接,具有自组织、自修复、自配置、自管理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国防战备、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等环境,并在下一代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

跳频方式可提高网络的抗干扰能力,自组织网络技术则可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抗毁性,因此,这种军事网络具有在移动中通信的特点,而且建网时间短、能够极大地提升通信的可靠性、抗干扰性和网络的健壮性,它在无线电传输过程中反复转换频率,通常能将电子对抗,即未经授权的对无线电通讯的中途拦截或人为干扰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由于跳频通信体制对节点的跳频同步有严格的要求,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无线自组网各节点间的灵活、自由地通信和自主地组网需求,使得采用跳频体制构建高性能的自组织网络存在较大的困难。跳频体制下严格同步的节点通信方式制约着Ad Hoc 网络的通信能力和路由中继能力,使得多跳节点的自组织网络变化灵活的节点间链路构建、自适应动态拓扑结构与动态路由、灵活自适应组网的优势难以发挥,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2.跳频同步

要实现跳频通信,关键在于跳频系统的同步。跳频同步是跳频自组网的关键技术, 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是通过调整网络中各节点的时钟并使其一致来达到全网同步的。如果网络中各节点的时钟不一致, 那么通信双方的可靠性、连续性、完整性就无法保障。

跳频系统通过跳频图案进行同步,也就是频率的同步,而时间信息TOD是用来实现收发双方的精同步。通过对TOD信息完整的接收,采用TOD与跳频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来实现跳频图案的同步。同步包括捕获与跟踪两部分。由搜索状态进入捕获状态是同步的第一步,即完成了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在频率上的同步,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本地跳频图案与发射方图案的相位差,使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在时间上同步,所以TOD是一个时间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由电台内的高精度时钟提供的。由于各电台的内部时钟独立,加上时钟的累积误差,所以各电台的TOD有差别。如果能使收发双方的TOD保持完全一致,就可使跳频图案同步,跳频同步就归结为TOD的同步。

跳频时钟同步技术是跳频自组网的一种常用机制, 现已成为跳频组网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同步方式主要有主从式同步技术、分布式同步技术、以及多种同步技术的结合。

主从同步方式是在网络内规定一个主节点时钟作为基准, 其它节点无作为从节点来接收主节点的定时基准, 从而把从节点时钟锁定到主节点基准时钟上, 使从节点时钟与主节点基准时钟达到相同的频率精度, 最终实现定时同步而分布式同步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网络中相邻节点之间的时间基准的相互交换和相互控制来实现整个网络节点的同步。分布式同步又叫互同步。在互同步过程一开始, 通常认为全网都不同步, 然后所有的节点都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准则依次发送同步时标, 并不断监控信道。接着需要设定一个监控周期, 系统将在一个监控周期内使每一个节点都测量所有可探测到的同步时标的功率和相对延迟。通过这个值来提前或推迟下一个周期的同步时标传输时间。分布式同步技术凭借它的组网速度快、抗毁性强、适于节点的快速移动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可见分布式同步更加有效,不需要依赖于主节点,可以节点之间进行同步信息交换来同步,目前的802.11TSF算法的思想是利用时间采样的方法来把时间信息扩散及全网,时间采样指的是通过在beacon帧的时间戳字段设置当前节点时钟时间的方法,这个时间会扩散及全网以达到同步效果。

3. 现存算法

存在的问题IEEE802.11最先提出TSF算法,奠定了后继算法的基础,并定义了802.11的标准跳频同步算法主要是解决全局时间不同步的问题,一个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最快时钟与最慢时钟的差称之为最大时钟偏差,把这个偏差以尽可能的并且尽快地缩小是衡量一个时钟同步算法好快的至关重

要指标,结合现存跳频同步算法可见,引起不同步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 beacon冲突:太多的节点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竞争窗口内争着发送beacon信息,导致beacon信息在发送过程中的冲突,节点很可能在好几

个beacon时隙内都无法发送自己的beacon信息。

②不同的时钟频率:节点本身的振荡器驱动的时钟频率都不尽相同,802.11只要求频率精度在0.01%偏差范围内,因为如果众多节点频率不相同,即使某一时刻依据收到的beacon信息调整了自身的时钟,但是由于始终频率差距过大,节点的时钟只差还是会越来越大,所以需要进行频率的调整使全网节点频率趋于一致,使用频率调整机制还可以解决某些节点由于长期收不到比自己快的beacon帧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周期性的把先前的时钟偏差加到它自己的偏移值上来自身进行同步。

③不准确的时间戳:beacon信息从发送节点的MAC层传送到接收节点的MAC层是需要时间的,但是beacon从发送节点发出时时间戳的信息记录的只是此刻的时间,当它传送到接收节点MAC层时接收节点也是用这个没有考虑延迟的不准确的时钟信息来更新自己的时钟,所以当接收接待你依据这个时间戳信息来覆盖自己时钟信息的时候这个值在当时时刻已经是不准确的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依据802.11标准,一个节点发送节点应该设置时间等于当前时钟时间加上从当前MAC层到接受节点MAC层所需要的发送时间和传输时间。

④多跳环境的制约:节点数目一多,快的节点的时钟信息很难将自己的时钟信息尽快传达到好几跳以外的时钟较慢的节点,不能及时扩散到全网。

理想的同步算法应该能兼容用于同步beacon帧的收发机制,此外,当向beacon帧内添加所需字段的时候应该保持尽量简短,长度变长会加

剧beacon冲突。因此我们关注多跳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同步问题,对于一个好的时间同步算法首先需要满足精确,最大的时钟偏差应该尽量小,然后是可扩展性,可以处理上百个节点,最后是对移动性的处理,对于节点一直移动的情况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最后是收敛的速度,算法应该是全网时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到基本一致。

4. UDTSF

为探索解决跳频时间同步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时间同步算法,我们称之为UDTSF(Uniform Distribution 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即均匀时钟同步算法。根据以上的分析,理想的算法应该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首先,要能够尽量减少节点发送beacon 信息产生冲突的几率,应该有一套传输避免冲突机制。

②其次,要考虑到传输时延误差的影响,并能够调整时钟频率,使得全网节点时钟能保持一个基本统一的始终频率,并且还要保证频率不会过度调整,应该具备一种频率约束的机制,避免全网时钟频率因为过度调整导致越来越快的情况出现。

③最后,要使 beacon 信息快速交换最短时间能扩散至全网,达到尽快收敛的效果。

虽然这些特点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以前的算法基本都不能同时满足以上的条件,由此我们引入UDTSF,设想节点按照与附近节点的beacon信息中的时间戳集合取中值的方法来进行逐渐的同步最后实现全网的同步,由于各个节点都按照与附近节点的TOD 来联合取中值,对多条的网络应该有不错的同步效果,可以解决延展性问题,接着我们结合UDTSF 逐个分析这3 个特点。

4.1 传输机制

由于 UDTSF 是收集邻居节点的TOD 信息和自己时钟进行加权平均的方法更新自己时钟,许多节点同时发送自己的beacon 帧,由此可能会带

来beacon 传输冲突问题,首先为了解决beacon 冲突问题,对每一个节点,把时间分为一些列观察周期,在每一个周期,网络中的节点在周期的起始时刻,以CSMA 机制去竞争信道,获得信道访问权限的节点就会把自己的跳频同步信息发送出去。

即在每个 beacon 间隙,节点在[0,W]中随机产生一个延迟值,当延迟值为零时节点将依照CSMA 机制竞争信道发送自己的时钟信息。如果在随机延迟未结束时收到其他节点的时钟信息,则取消本周期内等待的发送,通过引入CSMA 的竞争发送机制,可以很好的解决传输冲突的问题。

4.2 频率调整

仅仅靠定期的对收集到的周围节点的TOD进行中和更新自身时钟信息仍然是不够的,因为节点的自身时钟振荡频率并不相同,如果相差较大的话,即使定期更新,在下一次更新前由于频率不同节点时钟有的会越走越快或者越走越慢,这样会影响算法同步的效果,所以我们引入频率调整的

机制,即通过比较最近2次节点进行中和加权得到的TOD信息的差值算出调整的频率,这个差值反映了无线节点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内(我们称之为一个区域)所有节点整体的频率调整趋向,并周期性的把这个不断变化时钟偏差加到它自己的偏移值上,可以实现节点的频率调整,一个无线网络中所有的区域都进行这样的频率调整,最终全网的频率都将趋于一致。

4.3 快速收敛

先前分析的算法很多都只适用于单跳的环境,一旦节点数目增多,效果都不理想,原因是按照802.11TSF 的基本思想,给时钟最快节点较高的优先级传送自己的beacon 帧来同步其它节点,但是节点数目一旦上百,跳数增多,beacon 信息很难及时扩及全网,很有可能全网部分节点的时钟和最快节点相差悬殊,造成全网最大的时钟总偏差很大。

UDTSF 与以往算法不同,以往算法虽然都是分布式的,但是节点的地位并不是完全的平等,时钟快的节点有更高优先级,所以这些少数的快的节点要把自己的beacon 传达到全网肯定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而UDTSF 采用的是节点依据邻居节点同步自身时钟的策略,所以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完全平等的,不会存在beacon 信息扩散而影响全网时钟同步,很好解决了多跳环境下收敛慢的问题。

4.4 UDTSF 算法

接着引入UDTSF 算法的详细过程,以下定义的是一系列参数,首先定义一个表Neighbor_Table 记录每个节点i 收到的附近节点beacon 信息的时间戳信息,并保持对他们TOD 信息的追踪,一旦受到同一节点的新的时间戳信息就马上在表里更新,并对收集到的时间信息与节点自己的时间信息相加取中值更新自己的时钟信息,算法具体步骤是:

①每个节点在每个beacon时隙内通过CSMA的方式竞争发送包含自身TOD的beacon信息。

②在每个beacon时隙,对收到每一个beacon,节点i提取其中包含的TOD信息并把TOD信息对应记录在节点自身的Neighbor_Table中,并把所有节点的TOD值与自身当前时钟进行加权平均,产生新的TOD值并更新自己的当前时钟,并等待发送出去。

③移动节点i 自动提前调整自己的时钟offset 1 微妙在每一个ai 微秒内。

5.仿真

我们用NS-2 软件来进行算法的仿真,并在比特率为54MBPS 的OFDM基础上运行仿真,参数设置为窗口W=30,beacon 长度b=4,误码率

为0.01%,beacon 时隙长度为0.1s,场景范围1000m × 1000m,默认的节点信号覆盖范围是250m,并设置节点频率在偏差范围{-d,d}内,其

中d=0.01%(802.11 标准规定的最差的时钟频率精度)。

可以看出,在初始偏差达到近千微妙的情况下算法可以在很短时间内(5个BP,大约0.5s)达到快速收敛,并接在节点数目增多的情况下丝毫不影响同步效果。

6. 总结

本文通过对跳频通信的分析,可见跳频通信下实现分布式多跳自组织组网还存在着大量的技术难题,比如本课题研究跳频时钟同步,通过对时钟同步存在的各种问题的介绍以及解决方法的摸索,引入了UDTSF 算法,通过比较可见算法有很多优点,但仍需要进行改进,使之与跳频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更好地结合,使跳频通信更精确,更高效。

跳频系统概述

6.1 跳频系统概述 6.1.1 为什么要跳频 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无线通信系统都是载波频率固定的通信系统,如无线 对讲机,汽车移动电话等,都是在指定的频率上进行通信,所以也称作定频通信。这种定频通信系统,一旦受到干扰就将使通信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使通信中断。 例如:电台的广播节目,一般是一个发射频率发送一套节目,不同的节目占用不同的发射频率。有时为了让听众能很好地收听一套节目,电台同时用几个发射频率发送同一套节目。这样,如果在某个频率上受到了严重干扰,听众还可以选择最清晰的频道来收听节目,从而起到了抗干扰的效果。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需要很多额谱资源才能传送一套节目。如果在不断变换的几个载波频率上传送一套广播节目,而听众的收音机也跟随着不断地在这几个频率上调谐接收,这样,即使某个频率上受到了干扰,也能很好地收听到这套节目。这就变成了一个跳频系统。 另外在敌我双方的通信对抗中,敌方企图发现我方的通信频率,以便于截获所传送的信息内容,或者发现我方通信机所在的方位,以便于引导炮火摧毁。定频通信系统容易暴露目标且易于被截获,这时,采用跳频通信就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因为跳频通信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通信策略、使敌方不易发现通信使用的频率,一旦被敌方发现,通信的频率也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频率上了。当敌方摸不清“转移规律”时,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 因此,跳频通信具有抗干扰、抗截获的能力,并能作到频谱资源共享。所以在当前现代化的电子战中跳频通信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另外,跳频通信也应用到民用通信中以抗衰落、抗多径、抗网间干扰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6.1.2 什么是跳频图案? 为了不让敌方知道我们通信使用的频率,需要经常改变载波频率,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似地对载波频率进行跳变,跳频通信中载波频率改变的规律,叫作跳频图案。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题目: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姓名: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系:通信工程系 专业: 年级: 学号: 教师: 2012年7月10日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摘要 扩频技术是一种信息传送技术,它利用伪随机码对被传输信号进行频谱扩展,使之占有远远超过被传送信息所需的最小带宽。而跳频技术以其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衰落性及较低的信号被截获概率,成为战术通信领域应用最广的一种抗干扰手段。本文在介绍跳频通信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并借助计算机仿真工具Matlab /Simulink 搭建仿真模型,得到了在多径信道下的误码率-信噪比曲线,从而分析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关键字:跳频、Simulink 仿真、多径、抗干扰 一.引言 跳频通信时现代通信中采用的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与定频通信相比,由于发送的信号调制在多个伪随机跳变的频率上,敌方不容易捕获到所发送的信息,有利于信号的隐藏,可以有效躲避干扰。因此,跳频技术在通信对抗尤其是卫星通信中处于特别有利的位置。扩频技术正在取代常规通信技术成为军事通信的一种主要抗干扰通信技术。因此,对扩频通信的研究,成为通信对抗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Matlab 软件仿真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过程,在多径信道下分析其抗干扰能力。 二.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系统是一种信息处理传输系统,这种系统是利用伪随机码对被传输信号进行频谱扩展,使之占有远远超过被传输信息所必需的最小带宽。在接收机中利用同一码对接收信号进行同步相关处理以解扩和恢复数据。现有的扩频系统可分为: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以及上述几种方式的组合。其中跳频系统是如今使用最多的扩频技术。 跳频扩频的调制方式可以为二进制或M 进制的FSK(MFSK)。如果采用二进制FSK ,调制器选择两个频率中的一个,设为0f 或1f ,对应于待传输的信号0或1.得到的二进制FSK 信号是由PN 码生成器输出序列输出觉得的频率平移量,选择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

跳频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系统。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一个在很宽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其中:跳频控制器为核心部件,包括跳频图案产生、同步、自适应控制等功能;频合器在跳频控制器的控制下合成所需频率;数据终端包含对数据进行差错控制。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只要对方不清楚载频跳变的规律,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同时,跳频通信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即使有部分频点被干扰,仍能在其他未被干扰的频点上进行正常的通信。由于跳频通信系统是瞬时窄带系统,它易于与其他的窄带通信系统兼容,也就是说,跳频电台可以与常规的窄带电台互通,有利于设备的更新。 通信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是事先约好的,同步地按照跳频图案进行跳变。这种跳频方式称为常规跳频(Normal FH)。随着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越演越烈,在常规跳频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适应跳频。它增加了频率自适应控制和功率自适应控制两方面。 在跳频通信中,跳频图案反映了通信双方的信号载波频率的规律,保证了通信方发送频率有规律可循,但又不易被对方所发现。常用的跳频码序列是基于m序列、M序列、RS码等设计的伪随机序列。这些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移位寄存器加反馈结构来实现,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较快实现同步。它们可以实现较长的周期,汉明相关特性也比较好,但是当存在人为的故意干扰(如预测码序列后进行的跟踪干扰)时,这些序列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在90年代初,出现了基于模糊(Fuzzy)规则的跳频图案产生器。在这种系统中,由模糊规则、初始条件以及采样模式共同来决定系统的输出序列。只要窃听者不知道模糊规则、初始条件、采样模式三者的任何一个,就无法预测到系统的输出频率,由此就提高了系统的抗窃听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模糊跳频给出的跳频码序列与传统的跳频码序列相比更加均匀,也更难预测。 90年代末有人提出了混沌(chaotic)跳频序列。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混沌系统的符号序列来生成跳频序列。在这个混沌系统中要确定一个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初始条件和混沌规则,三者唯一确定一个输出序列。由此确定的混沌跳频序列体现了良好的均匀性,低截获概率,良好的汉明相关特性以及具有理想的线性范围。 与一般的数字通信系统一样,跳频系统要求实现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此外,由于跳频系统的载频按伪随机序列变化,为了实现电台间的正常通信,收发信机必须在同一时间跳变到同一频率,因此跳频系统还要求实现跳频图案同步。跳频系统对同步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同步速度快,二是同步能力强。目前跳频电台的同步方法有精确时钟法、同步字头法、自同步法、FFT捕获法、自回归谱估计法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同步方案常常综合使用多种同步方法。例如战术跳频系统中常用扫描驻留同步法,综合使用了精确时钟法、同步字头法、自同步法三种同步方法,分成扫描和驻留两个阶段进行。扫描阶段完成同步头频率的捕获,驻留阶段从同步头中提取同步信息,从而完成收发双方的同步。

快速跳频系统设计管理论文

快速跳频系统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介绍基于高性能、低成本的ML2724和DSP的2.4GHz快速跳频系统设计,探讨跳频信道的分配、跳频图案的设计,以及跳频同步问题,并给出了部分软件实现的流程图。 关键词:跳频技术扩频通信无线局域网ML2724DSP 2.4GHz是无线产品开发使用最为广泛的公用频段。目前很热门的技术话题——无线局域网的802.11标准就是采用2.4GHz这段频段。针对无线局域网,最大的争论便是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国内外诸多文献指出:除了在无线局域网中采用更佳的密钥机制,应该广泛使用扩频和跳频等技术,增加其在无线信道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比较无线局域网中采用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两种方式的性能,可以得出:在无线局域网中采用跳频方式更佳。目前,对于跳频系统的设计通常采用CPLD+FPGA+DSP协同频率合成器实现,这样既增大了系统的体积,更导致系统的成本很高。本文介绍了基于高性能、低成本的ML2724和DSP的2.4GHz快速跳频系统设计。由于ML2724集成了可编程频率合成器、正交调制器和各种滤波器,并具有方便的控制接口,这样既可以减小体积,又可以降低成本;详细介绍了信道的分配和PN码的设计,以及跳频同步问题,并给出了部分软件实现的流程图。 图1 1ML2724简介 ML2724是MicroLinear公司的一款高性能的广泛应用于2.4GHz快速跳频通信系统的单片集成收发芯片,它集成了本振、抗镜像Ⅳ滤波器和基带低通滤波器、限幅器、数据判决器,并且自带了一个可编程控制的频率合成器,具有同步指示和与基带处理相接的各种端口。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能够完成2.4GHz通信系统的收发功能的集成单芯片; (2)信道间隔为2.048MHz,具有80个信道; (3)完全集成了所有的Ⅲ滤波器和数据滤波器; (4)灵敏度为-90dBm; (5)内部集成了完整的1.6GHz的频率合成器;

跳频通信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跳频通信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跳频通信是扩频通信的一个分支,它的突出优点是抗干扰性强,因而很适用于军事领域。当70 年代末第一部跳频电台问世以后,就预示着其发展势头锐不可挡。到了80年代,世界各国军队普遍装备跳频电台。这十年是跳频电台发展速度最快的十年。广泛使用跳频电台曾被誉为80年代VHF频段无线电通信发展的主要特征。90年代, 跳频通信如虎添翼,在军用跳频通信领域已相当成熟的同时,跳频通信的应用又拓宽到民用领域。业内人士指出,跳频通信是对抗无线电干扰的有效手段,称其为无线电通信的“杀手锏”。跳频通信是如此的神奇,以致于自其问世至今的短短30 年间,倍受世界各国,特别是几大军事强国的青睐。 2跳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2.1定义 我们在用收音机收听某电台,当电台在中波和短波两个波段上播放同一个节目时,有这样的体会:若中波波段信号不好,则随即换到短波波段收听;当短波波段信号不好,则又换回到中波波段收听。这种以更换波段的手段来改善收听效果的方法,就是跳频的通俗含义。只不过这种跳频仅在接收端发生,而且是由人工干预来实施跳频的。我们假设,当广播电台发送的频段也能“紧跟”收音机用户更换的话,那么,这种通信方式就是跳频通信。因此,跳频通信可这样描述:通信收发双方同步地改变频率的通信方式称为跳频通信。

2.2同步条件(通信条件)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的载波频率一直在跳变。工作中,发方以相当快的速率(跳速)改变频率,收方必须与发方同步地改变频率,双方才能保持通信。也就是说,跳频通信时,收发双方必须采用同一种跳频图案。跳频电台之间要成功地进行跳频通信,收发双方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跳频频率相同;跳频序列相同;跳频的时钟相同(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无法实现跳频通信。 3跳频通信的主要特点 3.1抗干扰性强 跳频通信抗干扰的机理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策略,敌方搞不清跳频规律,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一方面,我方的跳频指令是个伪随机码,其周期可长达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跳变的频率可以达到成千上万个。因此,敌方若在某一频率上或某几个频率上施放长时间的干扰也无济于事。 另外,跳频频率受伪随机码控制而不断跳变,在每一个频率 的驻留时间内,所占信道的带宽是很窄的。由于频率跳变的速率非常快,因而从宏观上看,跳频系统又是个宽带系统,即扩展了频谱。事实上,跳频的带宽就是频率的数目与每个频率所占信道带宽的乘积。由扩频通信理论可知,扩展频谱的好处可以换取更好的信噪比。也就是说,如果扩展了频带,

跳频通信技术的研究

跳频通信技术的研究 当今信息时代,如何有效的利用宝贵的频带资源,如何进行准确可靠的信息通信是通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扩频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了对扩频技术的研究,其抗干扰、抗窃听、抗测向等方面的能力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由于扩频系统的设备复杂,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制成适应军事和民用需要的扩频系统是不可能的,因而扩频技术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新型器件的出现,特别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SP)器件、扩频专用集成电路(ASIC)以及像声表面波(SAW)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这样的新型器件的问世,使扩频技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许多新型系统相继问世,兵在实际的使用和实验中显示出了它们的优越性,使扩频通信成为未来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并因此受到了人们极大的重视。扩展频谱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扩频方式: (1)直接序列扩频(DS) (2)跳频(FH) (3)跳时(TH) (4)线性调频(Chirp) 本文中主要讲述对跳频通信的研究。本论文共分X章, 第一章扩频技术及其理论基础 1.1概论 扩展频谱系统具有很强的干扰性,其多址能力、保密、抗多径等功能也倍受人们的关注,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通信和民用通信中。 扩展频谱系统是指发送的信息被展宽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这一频带比要发送的信息的带宽宽得多,在接收端通过相关接收,将信号恢复到信息带宽的一种系统,简称为扩频系统或SS(Spread Spectrum)系统。

1.2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扩频通信技术是把要发送的信号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然后再发送出去,系统的射频带宽比原始信号的带宽宽得多。这样做,系统的复杂度比常规系统的复杂度要高得多,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可以从著名的香农定理来看。 香农定理指出:在高斯白噪声干扰条件下,通信系统的极限传播速率(或称信道容量)为 C=B lb(1+S/N)b/s (1-1)式中:B为信号带宽,S为信号平均功率,N为噪声功率。若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可为,噪声功率N= B,则信道容量C可表示为 (1-2) 由上式看出,B、、S确定后,信道容量C就确定了。由香农第二定理知,若信源的信息速率R小于或等于信道容量C,通过编码,信源的信息能以任意小的差错概率通过信道传输。为使信源产生的信息以尽可能高的信息速率通过信道,提高信道容量是人们所期望的。 由香农公式可以看出: (1)要增加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则要求增加信道容量。增加信道容量的方法可以通过增加传输信号带宽B,或增加信噪比S/N来实现。由式(1-1)可知,B与C成正比,而C与S/N呈对数关系,因此,增加B比增加S/N 更有效。 (2)信道容量C为常数时,带宽B与信噪比S/N可以互换,即可以通过增加带宽B来降低系统对信噪比S/N的要求;也可以通过增加信号功率,降低信号的带宽,这就为那些要求小的信号带宽的系统或对信号功率要求严格的系统找到了一个减小带宽或降低功率的有效途径。 (3)当B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信道容量C不可能无限地增加。由式(1-1)可知,信道容量与信号带宽成正比,增加B,势必会增加C,但当B增加到一定程度后,C增加缓慢。由式(1-2)知,随着B的增加,由于噪声功率N= B,因而N也要增加,从而信噪比S/N要下降,影响到C的增加。1-2扩频系统的物理模型

跳频和扩频通信

跳频通信和扩频通信 跳频通信是扩频通信的一个分支,它的突出优点是抗干扰性强,因而很适用于军事领域。当70年代末第一部跳频电台问世以后,就预示着其发展势头锐不可挡。到了80年代,世界各国军队普遍装备跳频电台。这十年是跳频电台发展速度最快的十年。广泛使用跳频电台曾被誉为80年代VHF频段无线电通信发展的主要特征。90年代,跳频通信如虎添翼,在军用跳频通信领域已相当成熟的同时,跳频通信的应用又拓宽到民用领域。业内人士指出,跳频通信是对抗无线电干扰的有效手段,称其为无线电通信的“杀手锏”。跳频通信是如此的神奇,以致于自其问世至今的短短30年间,倍受世界各国,特别是几大军事强国的青睐。 2 跳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2.1 定义 我们在用收音机收听某电台,当电台在中波和短波两个波段上播放同一个节目时,有这样的体会:若中波波段信号不好,则随即换到短波波段收听;当短波波段信号不好,则又换回到中波波段收听。这种以更换波段的手段来改善收听效果的方法,就是跳频的通俗含义。只不过这种跳频仅在接收端发生,而且是由人工干预来实施跳频的。我们假设,当广播电台发送的频段也能“紧跟”收音机用户更换的话,那么,这种通信方式就是跳频通信。因此,跳频通信可这样描述:通信收发双方同步地改变频率的通信方式称为跳频通信。 2.2 同步条件(通信条件)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的载波频率一直在跳变。工作中,发方以相当快的速率(跳速)改变频率,收方必须与发方同步地改变频率,双方才能保持通信。也就是说,跳频通信时,收发双方必须采用同一种跳频图案。跳频电台之间要成功地进行跳频通信,收发双方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跳频频率相同;跳频序列相同;跳频的时钟相同(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无法实现跳频通信。 3 跳频通信的主要特点 3.1 抗干扰性强 跳频通信抗干扰的机理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策略,敌方搞不清跳频规律,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一方面,我方的跳频指令是个伪随机码,其周期可长达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跳变的频率可以达到成千上万个。因此,敌方若在某一频率上或某几个频率上施放长时间的干扰也无济于事。

跳频扩频系统

跳频扩频系统 一、定义及原理 跳频扩频系统: 采用码序列控制信号的载波,使之在多个频率上跳变而产生扩频信号。接收端产生一个与信号载波频率变化相同移频信号,用它作变频参考,再把信号恢复到原来的频带。调频系统可随机选取的频率数通常是几百个或更多。 跳频系统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控制,不断地、随机地跳变,因此跳频系统可视作载频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多频频移键控(MFSK)。与直扩系统不同,跳频系统中的伪随机序列并不直接传输,而是用来选择信道。跳频系统主要由PN码产生器和频率合成器两部分组成,快速响应的频率合成器是频率跳变系统的关键部件。频率跳变系统的发射机在一个预定的频率集中,由PN码序列控制频率合成器,使发射频率能随机地由一个跳到另一个。接收机中的频率合成器也按相同的顺序跳变,产生一个与发射频率只差一个中频的本振频率,经混频后得到固定的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到解调器,恢复传送的信息。此处,混频器实际上担当了解调器角色,只要收发双方同步,就可将频率跳变信号转换为一个固定频率的信号。 二、跳频系统的结构

三、跳频系统的波形 发送端的波形

接收端的波形 四、跳频系统的优点 跳频扩频技术的优点如下: (1)抗单频干扰,部分带宽干扰能力强 跳频系统的抗干扰原理和直扩系统不同,直扩是靠频谱的扩展和解扩处理来提高信噪比的;跳频是靠躲避干扰,来达到提高信噪比的。虽然不能像直扩系统那样,但由于载波频率是跳变的,减少了单频干扰和窄带干扰进入接收机的概率。故调频系统具有抗单频及部分带宽干扰的能力。当跳频的概率数目足够多、跳频的带宽足够宽时,其抗干扰能力是很强的。 (2)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利用载波频率的快速跳变,具有频率分集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系统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3)便于实现多址通信 应用跳频通信可以很容易地组建一个多址网络,网络内的各

跳频通信系统中的迟入网技术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7年第17卷第2期 随着跳频技术的出现,跳频通信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其独特的技术性能,跳频通信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跳频信号的载频具有伪随机跳变的特点,而侦察方无法预先获知其跳变规律,因此难以用伪码同步方法来实现对跳频信号的解跳侦收。本文讨论了跳频通信中的同步控制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实现迟入网同步的有效方法。 1系统结构及基本原理 以一种数字化的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简要框图为例(见图1),图中Ain,Aout分别表示模拟话音输入和输出。DSP是进行同步控制和信号处理的核心模块。发送时,DSP主要完成信号的组织、波形形成、驱动频率合成器跳频等任务;接收时,完成信号捕获、同步信息接受、驱动频率合成器跳频以实现解跳及对基带信号进行码元判决等。数字上、下变频器的作用是在DSP和高速A/D/A器件之间完成取样率的匹配,同时进行调制、解调;跳频码发生器根据DSP提供的时间信息TOD(TimeOfDelay),启动加密算法计算出伪随机的跳频码送给DSP;主控单片机用于对系统内的各模块功能进行集中控制和协调,并提供人机接口;外接计算机用于数据传输。 2时间信息(TOD)与3种跳频同步分类 2.1TOD设计格式 为了提高跳频电台的抗干扰能力,同步频率要随时间变化。我们设计了一种非线性的TOD表示方法(见图2),将TOD分为高段和低段,高段以1min为计时单位,低段以跳频间隔为计时单位,低段计够1min后要向高段进位;所以低段只需要16kb,高段为32kb。TODh与TODl一起代表了系统的实时状态。 2.23种跳频同步的关系 跳频同步又分为初始同步、迟入网同步和勤务同步。初始同步是指接收方通过接收同步字头实现与发送方同步的过程;迟入网同步是指未能通过接收初始同步入网的电台或者初始同步后又失去同步的电台,通过接收发送方在信息(话音数据或数传数据)跳中的迟入网同步信息实现跳频同步;勤务同步是指接受方在取得初始同步或者迟入网同步后,仍然需要通过接收方插入在信息(如话音数据)跳中的勤务同步信息来保持同步,以免因为收发双方频率源漂移等原因丢失跳频同步。 通常迟入网同步跳和勤务同步跳放在一起设计,只是用途不同而已,简称为迟入网同步。插入在信息跳中的迟入网同步信息和勤务同步信息称为迟入网勤务同步信息,简称为勤务同步;也就是说勤务信息的作用有两个:迟入网同步和同步跟踪保持。 同步跟踪保持在跳频同步中必不可少。不同电台之间由于系统频率源的差异,会造成彼此定时关系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同步之后会导致失步。这是因为,两电台获得初始同步以后,在接受机前端收发的跳沿(起跳时刻)是对齐的,现在假定收方的系统频率源略快于发方,那么收方的抽样定时也就略快于发方,从而收方的跳频间隔略快于发方,见图3。当然这里为了说明问题,对时钟差异做了夸大。 由图3可以看出,同步后随着时间增长,跳沿的逐渐错开会导致信号接收出错,直至完全失步。在设计中应避免这种失步,需要设置跳频勤务信息跳,实现跳频同步跟踪保持。勤务信息的接收应具有判断这种跳沿错开方向及大小的作用,所以说,勤务信息是同步保持及快速再同步的保证。 用于计算同步频率的算法称为同步频率算法。在设计同步频率算法时,不管在初始同步中,还是在迟入网勤务同步中,同步频率算法都采用一个不变的算法,但要求这一组同步频率应具有足够的随机性,以提高同步信息的防截获、抗干扰能力。因此在同步方案设计与实现中,对算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迟入网同步方案 3.1勤务序列格式 本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为,每隔280跳发一组勤务信息序列,共20跳(传插有6跳数据),用于迟入网同步和跳频跟踪保 持。设计的跳频迟入网勤务同步序列组成格式见图4。 它由同步序列、网号、TOD构成,各自的跳数分配如下: 第一组f0 ̄f5发\Walsh0~\Walsh5(\表示负的);第二组f2 ̄ 文章编号:1005-6033(2007)02-0197-02收稿日期:2006-09-11跳频通信系统中的迟入网技术研究 李冬贵,帖翊,陈生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71) 摘要:介绍了超短波跳频电台系统结构及基本原理,分析了时间信息(TOD)与3种 跳频同步分类,提出了一种迟入网同步方案。 关键词:跳频通信;跳频同步;迟入网同步 中图分类号:TU914.41文献标识码:A 图1系统结构图示 图2TOD表示方法注:图中带端点的箭头指示的是跳频起始时刻—— —跳沿;第几跳指初始同步完成后跳频跳数计数的跳序数。 图3收发跳沿错开的情况 197

跳频图案的产生及跳频同步方法

1 跳频图案的产生 1.1 什么是跳频图案? 为了不让敌方知道我们通信使用的频率,需要经常改变载波频率,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似地对载波频率进行跳变,跳频通信中载波频率改变的规律,叫作跳频图案。 通常我们希望频率跳变的规律不被敌方所识破,所以需要随机地改变以至无规律可循才好。但是若真的无规律可循的话,通信的双方(或友军)也将失去联系而不能建立通信。因此,常采用伪随机改变的跳频图案。 只有通信的双方才知道此跳频图案,而对敌方则是绝对的机密。所谓“伪随机”,就是“假”的随机,其实是有规律性可循的,但当敌方不知跳频图案时,就很难猜出其跳频的规律来。 图1-1所示为一个跳频图案。图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这个时间与频率的平面叫作时频域。也可将这个时频域看作一个棋盘,横轴上的时间段与纵轴上的频率段构成了棋盘格子。阴影线代表所布棋子的方案,就是跳频图案;它表明什么时间采用什么频率进行通信,时间不同频率也不同。

图1-1 图1-1中所示为一跳频图案,它是在一个时间段内传送一个或多个比特信息。通常称此时间段叫跳频的驻留时间,称频率段为信道带宽。 在时频域这个“模盘”上的一种布子方案就是一个跳频图案。当通信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完全一致时,就可以建立跳频通信了。图1-2所示就是建立跳频通信的示意图。

图1-2 其中t表示时间,s表示空间,f表示频率。当收、发双方在空间上相距一定距离时,只要时频域上的跳频图案完全相重合,就表示收、发双方同步跳频地进行通信。 1.2 跳频图案与跳频频率表 跳频图案是由跳频指令控制频率合成器所产生的频率序列。跳频系统中,跳频带宽和可供跳变的频率(频道)数目都是预先定好的。 比如说,跳频带宽为5MHz,跳频频率的数目是64个,频道间隔是25kHz。这样,在5MHz带宽内可供选用的频道数远大于64个,那么你怎样选择出64个频率来呢? 这就是所谓的跳频频率表。 根据电波传播条件、电磁环境条件以及敌方干扰的条件等因素来制定一张或几张具有64个频率的频率表,即f1,f2,…f64,另一

跳频同步技术及其干扰措施

跳频通信同步技术及其干扰措施 摘要:跳频通信是短波通信抗干扰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最为有效的技术,它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本文论述了通信对抗中跳频技术的原理、特点、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方向等,并就如何对跳频通信实施干扰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跳频通信技术原理 跳频就是用伪码序列构成跳频指令来控制频率合成器,并在多个频率中进行选择的移频键控。所传递的信息码与伪随机序列模二相加(或波形相乘)构成跳频指令(即跳频图案),并由它随机选择发送频率。发送端的信息码序列与伪随机序列经过调制后,按不同的跳频图案控制频率的合成。在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与干扰经高放滤波后送至混频器。接收机的本振信号也是一频率跳变信号,跳变规律是相同的,两个合成器产生的频率相对应,但对应的频率有一频差,正好为接收机的中频。只要收发方的伪随机码同步,就可使收发双方的跳频源一频率合成器产生的跳变频率同步,经混频后,就可得到一个不变的中频信号,然后对此信号进行解调,就可恢复出发送的信息。而对干扰信号而言,由于不知道跳频频率的变化规律,与本地的频率合成器产生的频率不相关,因此,不能进入混频器后面的中频通道,不能对跳频系统形成干扰,这样就达到了抗干扰的目的。其工作原理框图如1所示: 图1 跳频通信系统框图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只要对方不清楚载频跳变的规律,就很难截获对方的通信内容。同时,跳频通信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即使有部分频点被干扰,仍能在其它未被干扰的频点上进行正常的通信。通信双方的跳频图案是事先约好的,同步地按照跳频图案进行跳变,这种跳频方式称为常规跳频。随着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越演越烈!在常规跳频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适应跳频,它增加了频率自适应控制和功率自适应控制两方面。 二、跳频通信的抗干扰性能分析 跳频之抗干扰如同游击战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术,携带信息的载频不断变化,使敌方的侦察和干扰跟不上通信载频的变化,从而无法施放干扰。所以,跳频性能好坏取决于频率点变化的多少(频率点越多,意味着信号带宽越宽)和频率点变化的快慢,即跳频速率(简称跳速)。跳频带宽越宽,跳速越高,则侦察和干扰越困难。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一般可以用处理增益来描述。跳频处理增益: G N =(1) ( ) lg 10dB F FH 式中 N为跳频信道数。 F 处理增益的物理意义是敌方采用宽带干扰方式干扰跳频电台时所需的功率,较之干扰一个窄带定频电台所需的功率大出的倍数。但是一旦跳频电台被对方的跟踪式干扰机所跟踪,则跳频处理增益不再能说明抗干扰能力。更有实际意义的 10-时,同步概率为95% (又是在干扰环境下的通信能力,例如当同步误码率在1 例如当跳频频率有30%受到干扰时,仍能保持话音通信,但话音质量有所下降。 三、跳频通信关键技术 3.1频率合成技术 频率合成技术是跳频系统的心脏,跳频系统的快慢决定于频率合成器换频时间的快慢,跳变频率的总数和跳频速率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能。频率合成器的频率偏差度则决定了跳频通信系统稳定工作的时间。因此,频率合成技术是跳频通信的关键点之一。 3.2跳频图案 跳频图案是通信双方频率跳变的规则,是通信双方事先约定和预置的相关频

跳频信号的侦察技术研究

跳频信号的侦察技术研究 跳频通信因其良好的抗干扰性、低截获概率及组网能力,在军事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向通信侦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开展对跳频信号侦察的研究,寻求截获、估计、分选跳频信号的方法,已成为当前通信侦察领域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之一。论文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跳频信号侦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跳频信号的检测、参数估计和信号分选三部分内容。首先,将各种时频表示应用于跳频信号的检测,仿真其性能,在时频聚焦性和抑制交叉项两项指标上定性和定量比较了各种时频表示的优劣,寻求综合性能较好的时频表示。建立了跳频信号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跳频信号各种参数的定义;重点研究了各种线性时频表示、二次时频分布、重排类时频分布、组合时频分布在跳频信号检测中的应用;利用信息熵,定量评价了各类时频分布的性能,并估算了几种典型时频分布的计算复杂度,给出了各类时频分布的综合评价。其次,针对单天线宽带数字接收系统,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基于时频分析的跳频信号参数盲估计算法。针对跳频信号侦察,提出了“复合信息熵”的定量评估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电磁环境中的信号类型数、跳频信号数目、跳速和信道使用情况,由类型熵、密度熵和分布熵三部分组成;基于信道化门限和时频分析完成了去噪和信号预选;基于谱图对单个跳频信号的跳周期、跳时和载频进行了盲估计;基于组合时频分析(SP&SPWVD),对多个跳频信号的跳周期、跳时、载频和幅度参数进行了盲估计,并给出了各参数估计的仿真性能。再次,基于时频分析、空间谱估计,结合数字信道化、时频聚焦等技术对FH

信号、FH/DS信号进行空时频测向,实现了欠定条件下的高精度测向。根据传统的空时阵列模型,结合信号的时频分析,建立了空时频分布 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空时频测向能获得时频增益的原因,研究了增益 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利用空时频分析实现了多个跳频信号的DOA估计,提出了适合无“频率碰撞”情况下的线性空时频DOA估计算法; 虽然利用空时频技术能够实现欠定条件的多信号测向,但在N /M值较大情况因为信号之间的互扰较大使测向性能欠佳,故再结合数字信道 化技术,解决了N /M值较大情况信号之间互扰很大的问题,实现了多 个跳频信号的高精度测向;将空时频分析和宽带信号测向方法,实现 了欠定条件下多FH/DS信号的DOA高精度估计。最后对跳频信号分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提出了相应的分选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应于环境中仅存在异步组网电台的实时分选方法,该方 法计算量少,便于实时分选,适合应用于快速、高速跳频信号的侦察; 提出了一种类数目K值的估计和优选初始聚类中心的改进K-Means算法;初始聚类中心优选能使聚类迭代次数大为减少,并能避免聚类过 程中陷入局部最小,增强了聚类的鲁棒性;利用改进K-Means聚类算 法对HDW集合进行了聚类分选;针对高斯核参数σ的优选问题,提出 了粗搜索和精估计相结合的改进方法,在得到精确的σopt同时减少 了总搜索次数;利用密度分布图和领域半径、门限参数实现了KKM算 法中类数目K的估计和初始聚类中心的优选;利用基于高斯核函数的 K-Means对跳速和到达角均时变的跳频信号进行聚类分选,分选效果 良好。

军用跳频电台

军用跳频电台 军用跳频电台大多是短波或超短波电台。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系统。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一个在很宽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其中:跳频控制器为核心部件,包括跳频图案产生、同步、自适应控制等功能;频合器在跳频控制器的控制下合成所需频率;数据终端包含对数据进行差错控制。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只要对方不清楚载频跳变的规律,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同时,跳频通信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即使有部分频点被干扰,仍能在其他未被干扰的频点上进行正常的通信。由于跳频通信系统是瞬时窄带系统,它易于与其他的窄带通信系统兼容,也就是说,跳频电台可以与常规的窄带电台互通,有利于设备的更新。 通信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是事先约好的,同步地按照跳频图案进行跳变。这种跳频方式称为常规跳频( Normal FH)。随着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越演越烈,在常规跳频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适应跳频。它增加了频率自适应控制和功率自适应控制两方面。 在跳频通信中,跳频图案反映了通信双方的信号载波频率的规律,保证了通信方发送频率有规律可循,但又不易被对方所发现。常用的跳频码序列是基于m序列、M序列、RS码等设计的伪随机序列。这些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移位寄存器加反馈结构来实现,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较快实现同步。它们可以实现较长的周期,汉明相关特性也比较好,但是当存在人为的故意干扰(如预测码序列后进行的跟踪干扰)时,这些序列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在90年代初,出现了基于模糊(Fuzzy)规则的跳频图案产生器。在这种系统中,由模糊规则、初始条件以及采样模式共同来决定系统的输出序列。只要窃听者不知道模糊规则、初始条件、采样模式三者的任何一个,就无法预测到系统的输出频率,由此就提高了系统的抗窃听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模糊跳频给出的跳频码序列与传统的跳频码序列相比更加均匀,也更难预测。 90年代末有人提出了混沌(chaotic)跳频序列。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混沌系统的符号序列来生成跳频序列。在这个混沌系统中要确定一个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初始条件和混沌规则,三者唯一确定一个输出序列。由此确定的混沌跳频序列体现了良好的均匀性,低截获概率,良好的汉明相关特性以及具有理想的线性范围。 与一般的数字通信系统一样,跳频系统要求实现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此外,由于跳频系统的载频按伪随机序列变化,为了实现电台间的正常通信,收发信机必须在同一时间跳变到同一频率,因此跳频系统还要求实现跳频图案同步。跳频系统对同步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同步速度快,二是同步能力强。目前跳频电台的同步方法有精确时钟法、同步字头法、自同步法、FFT捕获法、自回归谱估计法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同步方案常常综合使用多种同步方法。例如战术跳频系统中常用扫描驻留同步法,综合使用了精确时钟法、同步字头法、自同步法三种同步方法,分成扫描和驻留两个阶段进行。扫描阶段完成同步头频率的捕获,驻留阶段从同步头中提取同步信息,从而完成收发双方的同步。 在自适应跳频中,同步还包括收发双方频率集更新的同步,保证双方同步地实现坏频点替代,否则会使收发双方频率表不一致,导致通信失败。 频合器是跳频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目前大多数跳频电台中使用的频率合成器采用的是锁相环(PLL)频率合成技术,但是该技术的频率转换速度已经接近其极限,要进一步改善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分辨率较低。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跳频速率,提出了直接式数字频合器(DDS)。它采用全数字技术,具有频率分辨率高,频率转换时间快,输出频率可以很高而且稳定性好,相位噪声低等优点,可满足快速跳频电台对频率合成器的要求。例如在美国的JTIDS中,跳速达到每秒35800跳,只有采用直接数字频合器才能实现。但是DDS的价格昂贵,复杂度大,直接用于战术跳频电台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DDS+PLL的方法,结合两者的长处,可以获得单一技术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跳频系统中,即使在信道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在少数跳中出现错误,因此有必要进行差错控制。差错控制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自动请求重发纠错(ARQ)技术;二是采用前向纠错(FEC)技术。 ARQ技术可以很好的对付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它要求有反馈电路,当信道条件不好时,需要频繁的重发,最终可能导致通信失败。 FEC技术不需要反馈电路,但是需要大量的信号冗余度以实现优良的纠错,从而会降低信道效率。由于纠错码对突发错误的纠错能力较差,而通过交织技术可以使信道中的错误随机化,因此,经常采用编码与交织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来获得良好的纠错性能。 在跳频系统中常用的纠错编码技术有汉明码、BCH码、trellis码、RS码、Golay码、卷积码和硬判决译码、软判决译码等。1993年提出了TURBO码,其信噪比接近于Shannon极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与RS码等常用的跳频编码相比, TURBO码在跳频系统中显示了极大的应用潜能。此外,还可以把不同的编码方法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进行联合编码。在快跳频方式下,还可以运用重发大数判决来克服跳频频段内的快衰落。 跳频电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要组成跳频通信网,以实现网中的任何两个通信终端均能够做到点到点的正常通信。组网除了要避免近端对远端的干扰、码间干扰、电磁干扰等其它干扰以及由系统引起的热噪声等噪声干扰以外,还要注意避免由组网引起的同道干扰、邻道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等。采用跳频的多址通信网具有很多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低截获概率,低检测概率,对频率选择性衰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等等。但是,与常用的DS/CDMA系统相比,跳频网的最大用户数相对较小。 跳频通信网可以分为同步通信网和异步通信网。跳频通信网有多种组网方式,如分频段跳频组网方式、全频段正交跳频组网方式等。在分频段跳频组网方式中,系统把整个频段分成若干个子频段,不同的通信链路采用不同的子频段进行通信,从而有效地防止同一通信网间的干扰。全频段正交跳频组网方式仅用于同步跳频通信网中,也就是说整个通信网中只有一个基准时钟,通过设计在某一相同时刻t的N个相互正交的跳频频率序列来进行组网,这样尽管各个终端间的通信均使用相同频段,但是由于瞬时的跳频频率点不相同,因此可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出现同频道干扰。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中,由于在通信过程中会去除那些通信条件恶劣的信道,因此频率更新后可能会出现同频道干扰现象,故必须设计一种良好的频点更新算法,保证更新后的跳频序列之间依然是正交的,否则可能会使各通信节点之间频繁出现频率碰撞,导致无法正常通信。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把以上两种组网方式结合进行。例如英国Recal-Tacticom公司的Jaguar系列电台在组网中就同时采用了这两种组网方式,可组网数目达到200—300个。 除了以上这些关键技术以外,调制解调方法在跳频系统中也很重要,可以采用FSK、QAM、QPSK、QASK、DPSK、QPR、数字chirp调制等多种调制方式。 自适应跳频系统是在常规跳频系统的基础上,实时地去除固定或半固定干扰,从而自适应地自动选择优良信道集,进行跳频通信,使通信系统保持良好的通信状态。也就是说,它除了要实现常规跳频系统的功能之外,还要实现实时的自适应频率控制和自适应功率控制功能,因此就需要一个反向信道以传输频率控制和功率控制信息。 通过可靠的信道质量评估算法,发现了干扰频点后,应当在收发双方的频率表中将其删除,并以好的频点对它们进行替换,以维持频率表的固定大小。这种检测和替换是实时进行的。为增加跳频信号的隐蔽性和抗破译能力,跳频图案除具有很好的伪随机性、长周期外,各频率出现次数在长时间内应具有很好的均匀性。在引入自适应频率替换算法对频率表进行实时更新后,为保障系统性能,仍然要求跳频图案具有很好的均匀性,所以应当依次用不同的质量较好的频点来分别替换被干扰的频点。 收端频率表的更新会导致收发频率表的不一致性。为了使收发频率表同步更新,必须通过反馈信道将收端的频率更新信息通知发方。这种信息的相互交换是一种闭环控制过程,需要制定相应的信息交换协议来保证频表可靠的同步更新。衡量协议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便是频点去除的速度。在检测出干扰频点后,干扰频点去除的速度越快,对通信的影响越小。 信道质量评估的另一个作用是进行自适应功率控制。功率控制就是要把有限的发送功率最好地分配给各个跳频信道,使得各个信道都能够以最小发射机功率实现正常通信,从而提高跳频信号的隐蔽性和抗截获能力。在自适应跳频系统中,系统检测每个信道的通信状况,并通过信道质量评估单元中的功率控制算法对每个跳频信道单独进行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算法可以基于两种原则:一是比特误码率最小原则,算法为各个跳频信道选择适当的功率,

利用MATLAB实现跳频通信系统

利用MATLAB实现跳频通信系统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不断快速的发展,跳频调制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跳频通信是一种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通信体制。其工作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即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跳频技术是一种具有高抗干扰性、高抗截获得能力的扩频技术。由于它的技术优势,跳频技术不仅在军事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民用领域也有很好的表现。 本课题要求构建蓝牙跳频通信系统的各组成模块,包括信号传输,信号接收,谱分析和误码分析部分,了解和熟悉蓝牙跳频系统的特点,分析系统的运行及性能。主要研究方法是MATLAB软件进行蓝牙跳频通信系统的仿真,通过各组成模块的连接与封装,运行并分析结果。 关键词:蓝牙,跳频,MATLAB,无线通信

Realize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MATLAB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requency hopping modulation techniques.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is a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working principle is a communication mode which refers to the carrier frequency that sends and receives the signal according to rule to do dispersant change, that is applying the carrier frequency used in communication by pseudo-random code control and random changes hopping. Frequency hopping technology is a spread spectrum with high anti-interference and resistance ability. Frequency hopping technology not only being widely used in military communication areas, but also in civilian areas due to its technique advantages. This paper is to make up composed modules for the Bluetooth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including signal transmission, signal reception, spectral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as well as to know an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ystem, and also including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and its performance.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is using matlab to make the simulation of the Bluetooth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 run and analysis results by the simulation of each of the modules connection and encapsulation. Keywords: Bluetooth, frequency hopping, MATLAB, wireless communic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