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影视资料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细节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作者:孙向民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1期电视节目中的细节是指能够凸显新闻价值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在电视节目中展示或描绘人物形象性格、事件发展过程、社会环境与生活背景及自然景观中的最小组成单位。
电视节目中的细节不仅指具有冲击力的图像,还包括具有特色的神态、动作、同期声、效果声等有吸引力的要素,以及对细节进行描述的解说词和屏幕文字。
细节虽小,但功能很大。
作为电视人,要发现和挖掘细节,正确适时地运用细节,就必须了解和把握细节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可强化作品的真实性,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真实性是电视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真实的画面细节远比千言万语的叙述要生动、深刻得多。
客观的画面细节能使电视的现场感增强,形象更真实,可信度更高。
画面细节在被展示和运用时,往往是被放大、被刻意突出、被特别交代的,大多是特写或近景画面,这样的细节视觉冲击力强,加之电视独有的现场感,细节常常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如1998年湖北洪灾电视报道中,5岁小女孩江珊被救时的现场画面可谓震撼人心。
画面上前景是焦急呼喊的人,然后将镜头推到拍摄主体小江珊身上,表现了令人紧张、恐慌的现场气氛。
在小江珊被救上船的瞬间,摄像机镜头表现的是小女孩脸部痛苦的表情、裂开的嘴角、僵硬得不能活动的手指和喃喃不清的声音,这些镜头细节直抵人的心灵,视觉冲击力极强。
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形象人们常说,艺术的典型来源于细节的典型。
细节是最能体现事物典型性和独特性的元素。
现实生活本身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细节,我们的责任是对这些细节去粗取精,把最能体现事物本质和特性的细节强调和表现出来,使人物更生动、形象更典型。
电视节目《铁路科技赤子——邢书明》中有这样两个细节:一个是他那占有两大面墙的专业书籍,另一个是他家的书柜有一只角是用四块砖垫起来的。
这两个细节的对比,表现出全国劳模邢书明生活上的马虎、清苦和简约,而对铁路科技的钻研却总是那么认真细致。
浅析细节在电视专题片中的运用作者:杨善林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6期【摘要】电视如今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五彩缤纷的电视节目当中,电视专题片以其内容丰富、表现多样、寓意深刻的特点而大放异彩。
电视专题类节目的魅力主要在于其独特的细节表现手法,无论是纪实性、写意性,还是纪实兼写意的专题片留给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是细节,能集中的、鲜明的体现主题的也是细节。
如果说专题片是一曲动听的交响乐,那细节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从某种意义上讲,细节是专题片的生命。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电视细节;解说词语言;画面语言;真实性电视细节,顾名思义,是指那些细小的、局部的东西,它犹如一棵大树上的片片绿叶、大海中的朵朵浪花。
故事、情节贯穿如同树干,没有绿叶,光有树干,这棵大树是没生气的;光有平静的海面,没有浪花飞舞,大海也缺乏生命力。
具体说来,专题片细节的构成是有许多不同类别的,包括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物件细节、环境细节等。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中,会有多个鲜活而又充满生活质感的细节,推动着事物深入地发展。
同时这些细节也是专题片中的闪光点、动情处,能够深深地吸引观众感染观众,而对于专题片的编导来说,细节也是最难把握与表现的。
细节不是举手可得的,它需要编导认真地采访,细心地观察,深入地挖掘,才能将生动而动人的细节捕捉到。
一、做到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把可听性和可看性结合起来电视是一门以视听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它在艺术表现上的多元性致使电视细节也包含了多面性。
在电视专题片中,准确、生动、真实的语言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烘托环境氛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微中见巨。
细节写好了,也就融通了作品的“血脉”,成功也就有了基本保障。
在电视专题片中,语言细节用得比较广泛。
它通过对具体人物心理、行动、表情、言谈、感觉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更直接地以凝炼的笔融,概括人物的情感世界的波澜,从而为刻画人物注入了有力的一笔。
专题类电视节目中细节的作用作者:柴子璐来源:《科技传播》2018年第16期摘要在进行专题节目报道时,细节描写常常可以使整个主题得到很好阐述。
文章通过许多真实专题类节目素材展现出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细节描写可以更好地传递市场信息,强化主题;通过细节描写还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具有感染力;通过细节描写还可以启迪观众,增强社会关注效果;通过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强真实性,增加整个专题节目的感染力。
关键词专题类节目;细节;主题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7-0061-02随着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什么样的专题类节目才能够真正赢得观众的心已经成为了很多媒体人关注的焦点。
一般而言,专题类节目内容非常宽泛,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有细致细节才能够使得专题报道深深映入观众的脑海之中。
任何一个细节都比千言万语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说服力。
在专题类节目中,有细节才能一叶知秋,才能使整个专题节目更加丰满,使故事更加生动,抓住细节就抓住了观众的内心,抓住了专题节目的灵魂,这是文字表达和图画表达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常常具有极强感染力。
细节在专题类节目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细节能准确传递信息,强化新闻主题新闻事实都是由各个事件所构成,而事件本身就包含有许多细节。
在对新闻事件进行表述时,我们除了需要真实记录和详细描述之外,对于细节抓拍更可以烘托主题,表现整个事件的真实性。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培养自己挖掘细则能力有助于使整个主题更加突出,这也是新闻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
在《焦点访谈》这一节目中,有一期节目对内蒙古沙化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节目一开始就以纪实手法进行了大面积铺排,镜头所到之处都是狂风乱沙,给人触目惊心感觉。
在此之后,节目对于沙化蔓延村落进行了深入采访,出现在镜头中的村民都讲述了沙漠地带迁移事实。
在采访画面中,几个孩子在一天比一天更高的沙堆上疯狂玩耍,画外音介绍了这些孩子的未来并没有着落,他们的游戏除了沙子还是沙子。
浅谈纪录片中细节的决定性作用一部让观众喜闻乐见的纪录片才是好纪录片。
而纪录片故事的发生发展,需要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情节来架构,而情节的讲述则需要细腻、鲜活、突出主题思想的细节来支撑。
因此,细节是纪录片的血肉,是灵魂,是构成纪录片的重要要素。
一、画面景物构图细节的表现,即画面拍摄时在不违背纪录片原则的基础上,对被摄主体与周围环境进行改变或移动机位,使画面更富艺术性和感染力。
俗话说绘画是加法艺术,摄影是减法艺术。
摄影是带着框框在纷繁复杂、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寻找表现创作者思想灵魂的景物,以简明扼要、生动纯洁的画面语言来突出主题,阐述思想。
如拍摄无垠的大海,夕阳西下,金黄色的余辉铺满水面,情景虽好,但单一如照片,不能充分展现电视画面连续性的艺术表现力。
这时如果有一叶扁舟以及撑着长篙的渔夫,小船悠悠然划过水面,皱起阵阵涟漪,这样一幅云霞满天的落日图,加上渔船晃动的身影,整个画面就鲜活、丰富起来。
二、画面活动主体的外在细节表现,即拍摄主体直观的行为动作表现,来以突出人物个性细节的,因此它是画面活动主体的外在细节表现。
真实有趣的细节,它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还可以使主题得到深化,从而使情节更加吸引人。
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龙脊》有一组镜头,讲的是学生潘能高和另一名男同学因值日之事打了同班的女同学,被老师罚提水冲厕所的故事,尽管刚刚被老师批评过,但这两个男孩在提水时依然改不了男孩调皮的习性,他们在每冲完一桶水之后,就用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来确定谁拎回空桶。
这一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孩子们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天性,很好地调动了观众收看的情趣。
三、画面活动主体的内在细节表现;即拍摄对象内心活动情感的细节表现。
1、主人公情感的主观表露。
人的主题是艺术的永恒主题,纪录片当然也无一例外要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
正如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所说:“一切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与人有关的,通过人而发生的。
”片中主人公的情感表露自然成为该片情感细节的直接显现,也是直接感染观众的情感力量。
影视作品细节在电影中的作用完美电影的细节导演应当明确规定观众应该往哪看和怎么看。
他设计的镜头,应当使观众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使观众所注意的人物,细节是他这时必须注意的人物,细节。
从这方面来说,导演就是一个对观众实行独裁的人。
” ——米哈伊尔-罗姆人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看过很多电影,往往故事的基本情节、主人公,甚至连片名都忘了,唯独对有些细节念念不忘。
比如《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阶梯”,《孤星血泪》中那爬满小耗子的婚礼大蛋糕,《红菱艳》中那双鲜红发光的舞鞋,《复活》中妓院掌班透过钥匙孔窥视等,这些细节至今还烙印在脑海里。
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在看过很长时间之后,具体情节可能忘记了,但是片中的精彩生动的细节却让人永远记忆犹新。
这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艺术家在细节上竭尽全部力量,必将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一直以来,每当在观看那些各国电影大师拍摄的不同风格不同形态的经典作品时,我就感觉自己像一个毕恭毕敬的小学生,在一点一滴地消化吸收电影整体的本质营养;又像一个外科手术的实习医生,得认真地剖析记录导演掌控的电影中每一个分镜头语言承载的目的。
我发现自己最关注最集中的并不是对一部电影架构和组成技法上起重要基础作用的形象,节奏,全景,时空观,美学感觉,镜头本体语言,剪接手段等,而是容易被忽视却往往最能表达出导演思想意图的对其作品中细节场景铺陈与特写镜头设置。
其实对一部作品来说,细节场景虽然看似只是局部或者说是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非影片的整体展现,但细节场景处理得不到位,安排得不合理甚至于随意,都将直接影响到电影本质化的传播和完成效果!因此对一个电影导演来说,必须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将目光倾注于此。
所谓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的组成元素。
在影视作品里面,社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的屏幕体现,就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节来完成的。
在电影语言中,细节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事实的细节,二是指形象的细节。
影视作品中细节的作用说起来这影视作品啊,细节,那可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里的点睛之笔。
你瞅瞅,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要是没了细节,那就跟炒菜没放盐似的,吃着没味儿,看着也没劲儿。
记得有回看一部年代戏,讲的是民国时候的事儿。
那主角儿是个少爷,长得细皮嫩肉的,穿一身长衫,戴个圆眼镜,看着挺斯文。
但导演厉害就厉害在细节上。
有场戏,这少爷刚下洋车,往家走,手里还攥着本洋装书。
风一吹,书页哗哗翻,他赶紧低头护住,那神态,活脱脱一个书生模样。
可你注意没?他脚上那双皮鞋,擦得锃亮,却沾了点泥点子。
就这么一点泥点子,一下就把人物给立住了。
你说他是少爷吧,可脚上还有泥,说明他不是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的那种;你说他不是少爷吧,那身行头,那气质,又明摆着。
细节,就在这不言不语中,把人物给说透了。
还有一回,看的是个警匪片。
那里面有个黑帮老大,一脸横肉,说话跟打雷似的。
可你注意他那手表没?金壳的,链儿还挺粗,一看就值钱。
但每次他发脾气的时候,那表就会不经意地从袖口露出来,表盘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这就叫细节,不用多说,观众心里头就明白了:这家伙,有钱有势,但也是个爱显摆的主儿。
细节啊,还能给剧情添彩。
比如说,有个爱情片,男女主角在雨中相遇。
那雨下得跟瓢泼似的,两人都淋得跟落汤鸡一样。
可就在这时候,男主角突然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给女主角擦脸。
手帕是旧的,边上还绣着一朵小花,看着挺不起眼。
但这一擦,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升温了。
你说这手帕重要不?重要!没它,这场戏就少了几分味道。
再比如说,有个悬疑片,讲的是一起谋杀案。
那凶手狡猾得很,现场留下的线索少之又少。
可最后,警察是怎么破案的呢?就是靠一个细节。
凶手在逃跑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烟蒂掉在了现场。
警察就靠这个烟蒂,查出了凶手的身份。
你说这烟蒂重要不?重要!没它,这案子还不知道要拖到啥时候呢。
所以啊,细节在影视作品中,那真是不可或缺。
它就像是一条线,把剧情、人物、情感都给串了起来。
细节在电视专题片中的作用初探作者:李迎春来源:《记者摇篮》2018年第09期【摘要】细节是构造人物形象,烘托故事氛围,推动情节发展的一种手法,而电视专题片是一种多样性、内容真实的电视节目,通过对细节的刻画,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衬托出人物的情感,感染观众。
所以说,细节是构成一篇好文章,拍摄一部优秀电视节目,成功构造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关键,本文探究了细节在电视专题片中的作用,并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细节电视专题片作用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需要导演注重对细节的设计,通过摄影师与人物的配合,成功塑造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引领观众的思维走向,打动观众,获得观众的青睐。
可以说,结构是整部作品的骨架,细节是整部作品的灵魂,一部作品成败取决于它的细节处理。
电视专题片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特色,有一定的真实性,在进行拍摄时,不仅要注重介绍内容,还要通过对细节的刻画深入观众的心里。
一、细节在专题片中的重要性对细节的刻画在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中极为重要,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拍摄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的关键在于专题的选择、编辑和摄像能力的高低,并没有意识到细节刻画的重要性。
通过对一些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和优秀的文章进行探究,可以发现,那些优秀的作品、成功的片段都是通过对细节出神入化的描写,不漏声色地将一个人物的性格、形象特征表现出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表达出电视专题片的专题思想。
所以,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创造者都能够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营造出整部作品的闪光点,提高整部作品的档次,实现电视专题片的真正目的。
二、在专题片中如何进行细节刻画1.明确人物细节刻画所展现的内涵,保证质量。
在电视专题片拍摄前,导演、相关拍摄人员一定要深入了解这部专题片专题思想,然后明确人物细节刻画时所展现的真正内涵,因为电视专题片专题思想和人物细节所要展现的内涵可以说是整部专题片的灵魂,只有导演和拍摄的工作人员透彻地了解这部专题片的专题以及它在细节刻画所要展现的内涵,才能够通过细节刻画向观众完整地展现出这部专题片的内涵。
Me dia P ra ctice媒体实战6传媒∷M DI 53(下)浅谈细节在专题类电视节目中的作用文/陶晓静什么样的专题类电视节目才能更打动人?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这是很多电视人都会提出的一个问题。
专题类电视节目中宽泛的视野、空泛的描述很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具体的、细致的细节,才会使专题报道深深地印入观众的脑海。
“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
电视节目的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象征意义,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在专题类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有了细节,才有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才会让人物形象更丰满、传神,让故事更贴近、生动,抓住细节,就抓住了人物的内心、事件的灵魂,不管是文字的描写还是画面的表现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细节在电视专题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细节能准确传递信息,强化新闻主题新闻事实由事件构成,事件本身则由无数的细节组成,我们在表述新闻事件时,除了要真实地记录和具体地描述,对细节的抓拍更能烘托主题事件的真实性、可视性和表达效果。
培养自己发掘细节的能力,把体现主题的细节恰当地运用到整个节目当中,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焦点访谈》节目中曾有一期报道内蒙古沙化问题的节目,节目开始以纪实的手法大面积铺排,镜头所到之处到处是狂风漫天以及因为沙化严重而稀稀落落的村庄和寥寥无几的人家,让人看了确实是触目惊心。
接下来是对沙化蔓延村落情况的入户采访,镜头中的村民讲述了很多人家都迁移出沙漠地带的事实。
采访中细节的抓拍让笔者记忆犹新。
画面中出现的是几个孩子在一天比一天高的沙堆上“疯狂”玩耍的场景,画外音介绍说孩子们没有别的去处,他们的游戏除了玩沙还是玩沙。
还有就是记者随手在村民的桌子上一抹,桌子上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痕迹,这时村民大妈介绍说,桌子早上刚刚擦过。
在节目的结尾,主持人敬一丹在演播室的一段结束语抓住细节,突出了主题。
细节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影视资料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的画面细节是指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摄取那些最能引起人们深刻思考、感悟,表现生活中琐细小事或人物细微神态动作,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或是在后期编辑过程中,根据新闻事实,利用电脑特技等手段,插入一些背景资料,制作出能强化对事实的证实能力,提高新闻传播的信息饱满度的画面。
细节能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也是刻画新闻人物性格,透视新闻人物思想,揭示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
细节是电视屏幕上展现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景、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是对表现对象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
好的细节在节目中起着见微知著、以一当十的作用。
如果说主题和结构是电视节目的灵魂和骨架,那么细节就是使之丰满的血肉。
少了细节就像一棵大树少了枝叶,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在现实中,观众对电视新闻常常不甚满意,认为有的宣传说教味过浓,有的内容和形式干巴枯燥,信息量少等。
形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采编方面占了较大的部分。
主要表现在:来访拍摄新闻过程中,记者往往带着个人主观臆想采拍画面,到现场又没有进行仔细观察,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在编辑过程中,按图索骥把现场随意拍摄的画面印证文字稿的内容,不作事实细节和其他资料的深力口工,造成文稿与画面相互脱节,信息量不够,可视性不强。
在我国,纸质媒体历来都十分重视细节的选取和使用。
电视节目,这一比较年轻的传播
形式在细节的选取和使用上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这是由电视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情节和细节是构成节目的两个元素。
在电视节目中,电视的纪实性特点确定了它只能忠实生活的本来面月,不能设置冲突,营造情节,因此,要求记者必须舍弃多余的东西,选择最能表现主体的鲜活的瞬间动态加以表现,而表现这瞬间动态的正是细节。
第二,电视声画结合的独特优势,使电视节目具有具体、逼真、生动、感人的特点,而细节是体现这些特点的最好载体。
细节在电视节目中起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情感,增强感染力,深化主题等作用,具体讲,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增强可视性、感染力
对电视从业者来说节目的可视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上个优秀的电视节目,给人印象最深刻、最持久的就是那些过目不忘的细节。
细节在调动观众的收视情感,提高收视兴趣上起着重要作用。
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埃及总统遇险的背后》节目中,主持人就是以一个细节串场开头的:“我手里拿的是一本关于一个外国总统的传记……他就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他曾经两次险些遭暗杀,而就在两天前,也就是9月26日,穆巴拉克又遭到了一次非常危险的刺杀。
”这个细节一下就把观众引入了节目之中,调动了观众进一步观看节目、深入了解的兴趣。
焦点访谈:《收购季节访棉区》也是靠一个个精彩的细节推动着事件的发展,吸引着观
众的关注。
由于非法收购棉花的力口工点知道记者要去采访,把棉花藏了起来,就连加工棉花的机器都打扫干净了,人也都躲了起来。
没有了人证;物证,似乎节目已无法做下去,但两个记者很有经验。
他们进入办公室,发现室内弥漫着尘土味,桌上还有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记者抓住这两个细节告诉观众人走茶不凉,显示主人离去的匆忙。
接下来,他们采访了一位头上还粘着棉花的女工,女工说,“玩来了”,好像收购棉花与她无关。
这时镜头却推到了挂在她耳边的棉花,观众从镜头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她在说谎。
这一细节的运用,使节目充满了喜剧效果,不仅起到了语言无法表达的作用,而且推动了事件的发展。
二、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内心情感
电视节目具有声画合一的优势,可以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知手段,因此电视节目中的细节在全方位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内心情感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焦点访谈”《难圆绿色梦》中,徐志民老人得知自己种下的树被毁后,执意要到现场去看看。
到现场后,他蹲在有树王之称的树桩前,用颤抖的手去摸上面的沙土,久久凝视着,脸上的皱纹微微颤动,眼角挂着浑浊的泪水,轻轻叹口气说:“唉,太过分了,败家货。
”这个细节是一个只有10秒钟的画面,却很好地展现了徐志民老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它所提供的信息是―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
上海电视台的节目《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有这样一个细节:一位盲人在别人的引导下,用脚步量着大桥的宽度,用手摸着铁索的直径,通过这个细节,充分展现了南浦大桥在上海人民心中的位置―以及上海人民由衷的喜悦之情。
纪录片《毛泽东》中有一段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会晤的细节。
上午的会谈因赫鲁晓夫提出无理要求不欢而散,下午毛泽东提议将会谈地点改在游泳池。
他首先请赫鲁晓夫游泳。
毛泽东欢快畅游,赫鲁晓夫却抓着游泳圈发呆。
这个细节很好地展现了毛泽东不畏强权、善于进攻的性格,而对赫鲁晓夫以势凌人、外强中干的丑态也起到了有力的鞭笞作用。
三增强真实感、现场感
电视节目细节的可感性、鲜活性,在生动反映生活本质的同时,又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感、现场感。
观众可以从屏幕上真切地看到细节展现的全部内容。
细节越细腻、越精彩,其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就越高。
焦点访谈”《罚要依法》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一辆货车在公路上行驶,一个戴墨镜的交警拦车。
离车数十米就举起一张罚款单。
当时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交警刘代江:20(一张没有罚款理由的罚单)
记者:给10决算了!(刘一把抢过10元钱)
记者:这是什么钱?
刘代江:来来来,下来我告诉;你!
记者:照顾一下吧?!
刘代江:(用舌头舔了一下手指,又撕一张罚单)再来20。
记者:照顾一下算了,空车……
刘代江:(提高嗓门)40。
司机:算了,再说就揍你了。
这个细节,展现了一种活生生的真实,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其强烈的现场感真实地再现了部分交警乱罚款的恶劣行径。
这个细节被《焦点访谈》节目组视为成功之作。
电视的特点是形象化的,要发挥电视的长处,就必须重视细节。
展现细节是增强电视节目魅力,深化节目主题的重要手段,也是电视节目的优势所在。
重视细节,选好细节,使用
好细节,为观众提供优秀的电视节目是电视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