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10
神奇的中医脐针疗法与脐诊(珍藏版)坎--为肾为耳,主治肾病,膀胱等泌尿系统疾病,肾冷水泻,消泻疟,血液病,出血症,免疫低下,遗精,生殖系统疾病,耳病,腰背疾病,心脏病,过度疲劳,泻冷病,水肿病。
结石--艮不孕症--坤+坎+震月经不调--坎出血症(妇女)--离+坎+艮糖尿病--坎+坤腰间盘突出--坎早泻--坎(一小时)前列腺--离+坎+艮崩漏--离+坎+震卵巢囊肿--坎+艮(排卵期)站立引起膝关节疼痛(骨刺,下楼痛--坤+坎+离)尿失禁--坎+艮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坎+乾+坤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肾囊肿,肾肿瘤--坎多尿--坎前列腺--坎+坤+震减肥--坎+兑+艮大小便失禁--坎+艮腰腿痛--离+坎子宫肌瘤--坎+艮艮--为胃,主治胃病,不食症,虚涨,淤血,鼻,手脚,背麻木,关节痛,血液循环不好,痘疹,皮肤过敏,肿症,凸起,火症,疑难症,营养不良,肿瘤,结石症,血脉不通。
运动系统,(女)脾胃病,胃溃疡,出血症,各种肿瘤,甲状腺,腿痛留针15分钟。
鼻炎--艮+兑重+离大小便失禁--艮+坎关节囊积液--艮+坎肿瘤--艮慢性子宫出血--艮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艮消化--艮+乾肠癌--艮+离+坎泌尿系统--艮女性高血压--艮肝癌--艮+震肺癌--艮+兑胆结石--艮+巽膀胱癌--艮+坎腋下淋巴结肿--艮+离中风--兑+艮子宫肌瘤--艮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胃癌--艮打呼噜--山泽通气肾囊肿--艮+坎震--为肝为股,主治疼痛性疾病,精神病,腿肿痛,狂躁症,多动症,神经衰弱,声带咽喉,歇斯底里,肝病,癫痫,脂肪肝,神经过敏,剧烈痛,惊吓症,舞蹈症,妇科病,肝火旺,爱发脾气。
头痛红斑狼疮--震+坎精神障碍,抑郁症--震(女巽)闭经--震+巽妇女不排卵--震+兑+艮美尼尔--离+震半身不遂--天地日月定乾坤乳腺增生--离+震+艮巽--为胆为股,主治胸胀气,胯骨病,宿酒痞满,伤风感冒,酒后胀肚,中风,受风,忧郁症,胆病,传染病,血管病,坐骨神经病,胆石症,淋巴系统病,胆囊炎,抽筋,强直,病情不稳,喘息,哮喘,左肩病。
脐针右降四针的临床应用与经验气机升降一直是中医思维中最重视的问题。
太极是圆道,左升右降主要是指阳气的运行轨迹,阳升阴长,阳杀阴藏。
在道德经第42章中,老子曰:“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阳升阴降,有升有降,升降平衡,才能使太极的圆运动可以周而复始,循环无端。
阳气升不上去是病,降不下来也是病。
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脐针右降四针在临床中的应用。
四针针法里特别设立了右降四针这个组合,即离、坤、兑/乾、坎,其作用是滋阴、降火。
离火上升太过,便无法顺利下降,阳热不散,阴精难生,太极圆运动不能很好的如环无端,则疾病产生。
只有了解升降的重要性,才能将其组合正确的运用于临床。
临床观察发现:很多人上热下寒、上实下虚,很多病都集中在头面部,我认为这些都与阳升太过而降散不足,阳亢于上而阴虚于下有关,这时升降已失衡,阴阳不能顺接,太极循环受阻。
如何重新建立升降平衡、阴阳顺接的太极圆运动?从阳引阴,促进阳散阴藏,是最好的方法,右降四针正是这样一个非常有特别意义的针法,它以“降”取胜。
以下是我使用右降四针的临床经验分享:01右降四针在失眠中的运用失眠即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能达到个人的正常需求,从而出现疲乏、专注力不够、情绪不好等难受的感觉。
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必须依个人睡眠习惯为准,而且只有连续一个月出现以上情况,才认为患有失眠症。
失眠可见于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及心肾不交,但主要的原因是“阳不入阴”,特别是临床上遇到阴虚火旺及心肾不交而虚阳上扰时,只有滋阴降火,引火归原,才能使阳能入阴,阴阳重新归于平衡。
右降四针以离开始,再针坤,先泻离火,然后针乾,形成地天泰,对于虚阳上扰头部而失眠特别有益,最后针坎,以肾水济心火,阴阳平衡,因此这类失眠可以得到医治。
获关注公众号:林君董氏针灸刺血获取更多中医资料及教材】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腹胀有奇效
腹胀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硬化、不完全肠梗阻、顽固性便秘等临床疾病中常见的症状。
中医治病有对“症”治疗的特点,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往往是以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来就诊,所以,解决患者的“症状”,对“症”治疗也是中医外治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的。
改善患者症状,也是临床治疗的一个突破点。
胃脘部源于《说卦》的四大配伍用法,《说卦》曰:“天地定位,雷风相薄,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
”山泽通气法是取“脐内八卦全息图”的艮位及兑位,艮是山,兑是泽,山泽通气是通之大法,是少男配少女,是阳土生阴金,其用处很大。
它主治的疾病特点,病因主要是不通,故除了腹胀以外,凡是不通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参考“山泽通气”之“通”法进行治疗。
典型病例
林某,男,21岁,因“腹胀、腹痛3天,加重伴打嗝3天”为主诉于2016年10月11日就诊。
患者两周前因饮食不慎引起胃痛、恶心、呕吐,胃脘部及腹部胀满不适,喜揉喜按,矢气则舒。
自行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健胃消食片后腹胀症状缓解,未予重视。
3天前因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后引起腹胀、腹痛,胃脘部胀满不适,不思饮食,腹部叩诊呈鼓音,压之则嗳气频频,时有呃逆。
一诊,取“山泽通气”之法施针,留针30分钟。
患者诉当天下午腹中肠鸣,矢气增加,腹胀舒服很多。
二诊,诉大便未解,腹胀如故,给予山泽通气加乾,使气有出路,从大肠排出,(乾在腑属大肠)。
患者诉当天下午排大便两次,量多,有酸败之气。
三诊,前日山泽通气加乾。
共治疗7日,患者腹胀、胃胀、嗳气、打嗝等症状消失。
八卦脐针高手干货汇总八卦脐针高手详解1四正位坤坎震离坤兑2四正位艮3偏五针主要用于中风偏瘫,哪一侧肢体瘫痪,就扎那边的5个卦位,均是从上到下的扎法,即离开始,坎结束。
难点或者细节有:(1)第一针是关键,第一针须当洛书使用,针尖直指大脑损伤的位置。
(2)进针深度,建议以气交点为准。
(3)针毕,可以兼用动针法。
4四正位(1)坎震离兑(2)坎离震兑5四隅位齐永老师的进针顺序也是有2种:一是艮巽坤乾二是坤乾巽艮。
第三种:巽艮坤乾。
取意:从风山渐到地天泰,渐入佳境。
或第四种:艮乾巽坤取意于洛书数 2、4为肩,6、8为足。
皆阴数尔。
阳顺阴逆,故从8(艮)开始,扎到2(坤)6右降四针离坤兑/乾坎*为什么没有左升四针?左升右降,左阳右阴,左升即升阳三针7升阳三针坎震/巽离2.健脾三针震/巽离坤3.滋阴三针离坤兑/乾4.补肾三针坤兑/乾坎5.疏肝三针兑/乾坎震8女科三针艮乾坎 --- 三阳治阴9四象针法(四象针方互换针法之简称)(1)冬--真武三针亥子丑(2)春---青龙三针寅卯辰(3)夏---朱雀三针巳午未(4)秋---白虎三针申酉戌10四局针法( 1 )水局申子辰 ---用于足三阳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2 )金局巳酉丑 ---用于足三阴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3 )木局亥卯未---用于手三阴经络循行部位病变 ( 4 ) 火局寅午戌---用于手三阳经络循行部位病变一、四大护法 1.天地定位 2.雷风相薄 3.山泽通气 4.水火不相射二、洛书双针疗法 1.左三右七 2.二四为肩 3.六八为足 4.戴九履一三、河图双针疗法 1.天一生水 2.地二生火 3.天三生木 4.地四生金5.万物土中生四、八卦双针疗法相生吉祥,针证合拍。
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宝典] 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留针三时不放松.减肥效果坎兑坤.女加震巽苗条身.坎位一针一天整.腰突重病去九成.近视坎离进两针.视力准见日日新.颈椎离位平三针.震坎三十度角补.王某,痔疮,兑主口,上下口,并且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乾,主大肠,坎主肾,肾主前后二阴,且肾与三焦别通。
产后90天,右侧坐骨神经痛,坎主骨,艮主右下肢。
七次愈咳喘不得平卧,兑和乾为金互为表里,坤为土,培土生金偏头痛,巽主胆,胆经循行于侧头,乾先天八卦为首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
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
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
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
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
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
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
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脐针医案脐针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一例一、魏**,女,34岁,河南鹤壁人。
自诉:皮肤过敏二十年了,从14岁上初中开始脸上的皮肤经常过敏,听从皮肤科医生的建议经常用“999”皮炎平涂抹,后来成为依赖性,对各种东西都过敏,如:冷空气、湿潮气、花粉、灰尘、日光、羽毛、小动物、化妆品等等,除了全棉的以外都过敏。
连搔痒痒也会留下突起的抓痕。
临床症状:患者面部“T”型部潮红有色素沉着,有粟粒状突起,面颊有片状过敏斑,毛孔粗大,皮肤干燥起皮,发疼、发痒。
前胸后背搔痒,黑色粟粒状突起,皮肤粗糙,白天干痒稍轻,夜甚。
出汗时,身上燥痒,洗澡后舒服片刻。
平素爱熬夜,一般入睡时间为子夜,入睡时间长。
鼻干,胃不好,月经经常提前3~7天,经来小腹憋胀不舒服。
脾气急燥,思想抑郁,容易胡思乱想。
二、脐针临床治疗:取四正位,四个疗程皮肤病痊愈。
又巩固两个疗程,月经病、胃病、脾气急燥、精神抑郁、面部色素沉着全部消失。
三、临床效果:一个月后随访,患者面部色泽明润,红黄隐隐,毛孔收缩,眼角细小皱纹消失,亮丽如妆,一改往日紧缩眉头,心烦意乱之态,言语间透露着喜悦,积极。
月经不再提前,经来小腹安稳,胃口好,睡眠有规律,一般晚上八点半到早上六点半,无梦,质量好。
四、分析:本病虽为皮肤病,但是从病人的自诉中可以看到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不活,水火不济。
肾在五行属水,在脐针居坎位,主治内分泌,生殖疾病。
肝在五行为木,在脐针居震位,主治月经病,情绪病,色素沉着等。
心在五行为火,在脐针居离位,主治气血病,火病,神智病,还有美容作用,肺在五行为金,在脐针居兑位,肺主皮毛,主治皮肤病。
这位患者长期失眠是,心肾不交的原因,由于经常失眠而导致内分泌失调。
三九皮炎平中的主要药物成分为地塞米松属于激素类药物。
由于长期的使用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成为过敏性体质。
四正位的治疗方法可以调和阴阳,平稳情绪,调节免疫力,故当用脐针调整了她的阴阳和免疫力后,她困扰二十余年的顽疾就痊愈了。
脐针治疗方案简介脐针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在脐眼周围插入特定的针头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脐针治疗方案是根据病情和个体特点而定制的,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穴位和针法。
本文将介绍脐针治疗的原理、适应症、治疗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原理脐针疗法认为脐部是人体的重要经络交会点,与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紧密相连。
通过在脐部插入针头,可以刺激脐部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调整身体健康的目的。
脐针治疗的主要作用包括:•调整脏腑功能:通过刺激脐部的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的协调性,促进正常的气血运行。
•激活经络:脐部是经络的重要交会点,通过刺激脐部可以激活经络,促进气血畅通。
•强化免疫系统:脐部针刺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缓解疼痛:脐针对于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如脑血栓后遗症、颈椎病等。
适应症脐针治疗适用于许多疾病和症状,特别对于以下疾病有较好的效果:1.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便秘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3.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等。
5.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6.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7.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等。
治疗流程脐针治疗一般需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询问病情: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身体状况,了解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检查脐部: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脐部,观察脐眼的形态和颜色,确定穴位的选择。
3.准备治疗:医生会为患者准备好消毒的脐针和其他所需的器械。
4.插入针头:医生会将脐针插入脐眼周围的穴位中,插入的深度和角度会根据病情而定。
5.调整针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体感,适当调整针位,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6.留针时间:一般每个穴位留针时间为15-30分钟,但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反应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
分析脐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脐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失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脐针进行治疗,观察本次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通过对收治的92例失眠患者进行治疗2周后,其中有72例患者的失眠情况得到治愈,有12例患者是显效,有7例患者的情况是有效,有1例患者是无效。
总临床疗效率为98.9%。
结论:脐针疗法作为一种疗效好、安全而无副作用的绿色治疗方式,其治疗失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脐针治疗根据中医四诊合参及脐诊辨证选择脐部进针方位方法,隔一天针一次,一次留针24小时,治疗7次,可消除痰湿瘀阻,疏通肝胆脾胃气机,令心肾相交,阴阳和合,对改善失眠有十分明显的治疗作用,从而达到调节失眠的目的。
【关键词】脐针;失眠;临床疗效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困扰日常生活的问题,根据调查,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在过去一个月中经历过失眠。
失眠患者,即使有良好的睡眠环境,也常常入睡困难,并且睡眠表浅,容易觉醒,容易早醒,总睡眠时间减少,常少于6.5小时。
白天可能会有疲劳,情绪低落,身体不适等表现。
长期失眠不仅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疾病风险,乃至引发恶性意外事故。
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治疗失眠的方法比较多,其中脐针就是其中一类,本文就脐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失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6例,女性患者有3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8-69岁之间,平均年龄范围在(45.7±6.3)岁之间。
病程6-24个月。
1.2治疗方法采用0.30X25mm的针灸针,取脐部神阙穴,根据中医四诊及脐诊方法辨证选择脐部进针方位方法。
阴虚火旺型选择坎离位(水火既济),心脾两虚型选择坤+坎离位,肝郁化火型选择震巽+坎离位(雷风相搏水火既济),心胆气虚型选择坎+巽+离位,痰热内扰型选择坤艮+坎离位或艮兑+坎离位。
易医脐针医案1:脐针治愈顽固咳嗽8月17日下午一位朋友(女,30多岁)咳嗽严重前来就诊,医院诊断肺部有炎症,已在医院接受点滴、雾化治疗,但效果不理想。
脉诊:脉浮缓、脉势上越,双手寸、关、尺皆细弱舌诊:舌边尖红辨证:外感风寒,正气不足,日久邪气入里化热治疗:予以脐针“山泽通气”,留针20分钟之后诊脉,双手寸、关脉有力。
主诉咽喉痒,又在巽位进一针。
总共留针55分钟。
咳嗽症状已经减轻很多。
继续无为灸,在督脉至阳区域探查到热敏点,灸感很明显。
艾热首先在后背扩散开,继续定点施灸,艾热由后背透热前胸,肺部发热。
施灸一个多小时左右,感觉身体轻松很多,只是嗓子有点干,嘱其回去多喝水,明日复诊~接下来4天用了脐针“滋阴三针”三次、“山泽通气”一次,均留针55分钟。
咳嗽日渐好转,由最初的整个晚上咳嗽不能入睡,到晚上咳嗽两个多小时,到逐渐痊愈。
9月4日回访咳嗽痊愈未复发。
按:山泽通气,山即艮卦,卦意为“止”,取止咳之意;兑为肺金,咳嗽为肺气宣发肃降失常。
艮五行属为土、兑五行属金,又有培土生金之意,补中焦脾胃之气与上焦肺气。
咳嗽为肺气不通,“山泽通气”又有宣通之意。
嗓子痒为受风邪闭阻,巽为风,故取巽位,宣散风邪。
肺气虚故咳嗽迁延不愈,故用“滋阴三针”离、坤、兑,取火生土、土生金之意,有降心火、健脾气、益肺气之功。
留针时间55分钟,55为天地之数。
《周易·系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其中五个奇数为阳,为天数。
五个偶数为阴,为地数。
五个天数之和为25,五个地数之和为30,总和为55。
故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有了这些天地之数就可以“成变化而行鬼神”。
易医脐针是用易经的原理来指导临床。
用天、地、人的时间空间思维来治疗疾病;运用了天干、地支、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全息、经络脏腑等原理,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从患者症状、五运六气先天体质、命理五行等入手,运用脐部进针的方法来治疗,扶正驱邪,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脐针的临床应用针临床小结:1治疗膝关节痛,老太太用坤,大爷用巽。
2巽离坤兑治荨麻疹,前三天有可能越扎越重,不用着急,这是人体再赶邪气,继续扎则可治愈。
3 腿部总是抽筋或者酸困,找震或巽,基本是针到病除,最好针到筋膜上,那就更快了。
4 小儿尿床,扎水火既济,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小儿尿完床就醒过来了,不是真正的尿床,是心肾不交的表现,临床的总结。
5 很多人脚肿,单纯的地水效果不是那么快,可以加扎坤亥,因为亥也是水,也形成地水师卦,亥更是三焦经,气化之道也。
6 知道(或高度怀疑)是风水病了,那就扎风水两针试试。
7 气乱或气不足了,不妨扎未亥,地天泰卦吗,让小肠的气运送弥漫三焦,这就是正能量,肚脐下是小肠,小肠的气也足,人体绝对的”风水宝地”!!治疗绣球风的思路很多,如果离位不及,兑位太过,四正位不错;也可以选择金局治疗,走三阴经;可以考虑金克木的状态,木局治疗;如是下面水湿重,可以升阳三针;如果坎位不及,可以考虑兑坎两针;也可以离丑两针针,丑落艮,为止,丑走肝经,绕阴器,离主痒疮。
方案很多,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患者女,59岁,2015年7月11日就诊,诉一周以来双足心发热,白天走路活动略轻,夜间尤其明显,需要双脚泡凉水后足底贴墙才能勉强入睡,苦不堪言。
按照《灵枢经—经脉第十》,“足下热”是足少阴肾经所病,考虑是肾水不足,阴虚则热。
遂针离坤乾坎右降四针,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患者即诉双足有凉感,一次减轻,又连针两次,痊愈。
如此怪病,简简单单的几针三次拿下。
右降四针里包含有补肾三针—坤乾坎,因为热象明显所以在补肾三针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离位,形成了右降四针女性患者,膝关节疼痛1年,足底肌筋膜炎1年半,压痛明显,足底有一蚕豆大小的筋节,山泽通气加坤位,和坎位打枪,治疗3次后疼痛明显减轻,足底的筋节小了很多一对夫妻来找我,男方38岁,女方32岁,结婚4年一直未孕。
曾用西医治疗2年,中药治疗一年均无结果但女方经检查有“排卵障碍,无优势卵泡”“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劝其先治疗在做试管婴儿。
脐针治疗小儿的临床案例分享齐永脐针脐针治疗小儿临床案例闫红敏(河南省禹州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编辑/齐飞导读:我是一名西医儿科大夫,从事儿科临床27年,儿童康复13年。
因与河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附院儿科医院的脑病科保持着长年联系,我逐渐被传统医学所熏陶,中国孝文化带领我走向了脐针。
因对长辈之孝,我接触到了脐针(脐针治疗婆婆膝关节疼痛的疗效佳),又因对儿科的执着,我一口气参加了脐针初级55期、中级25期和高级19期的课程。
齐永老师的探索发明以及其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有丰富的案例分析让我感受到奇效和奇迹,让我心中激情澎湃,感觉这就是我苦苦寻求的我所缺失的那部分,即用简单易学的治疗方法--脐针来解决西医临床效果不佳的儿科疾病。
验案分享:01我的第一次脐针临床运用我用脐针治疗的第一个儿科病人是我的一个老病号。
患者女,7岁,在2018年1月2日,以反复腹痛2个月半,反复打嗝样动作2周,打嗝呈加重趋势来就诊,B超曾显示:腹膜淋巴结炎。
从我本身西医思维模式来看,腹膜淋巴结炎消炎对症治疗缓解又反复,继而又出现打嗝进行性加重,消化系统、肝胆系统、过敏性疾病系统、神经系统直到占位性疾病,均不能合情合理化解释及治疗。
于是,我决定换个思维,回想起在脐针课堂上,老师讲述过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而这位小患者腹痛位置在脐中,而又打嗝气上逆,气不顺畅,该下移的不能下移。
那么脐针治疗思路可以是艮位和兑位。
艮为山为胃,痛在胃肠道,遂以'山泽通气'的针方组合针之,艮位有明显的压痛点,5分钟后患者的妈妈抑制不住惊喜地说:“少了少了,打嗝少了”,我让患者家长计数,25分钟起针,从原来的70-80次/分频度降到了30-35次/分,连续三次治愈至今未复发。
感悟:这是我第一次运用脐针。
在没学脐针之前,以我几十年的临床经历这样的症状没有更顺手之法,亦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控制症状。
脐针,奇针也!感谢齐永老师的发明!02小儿抽动症患者女,4岁,以'眼、鼻、喉、腹肌无意识颤抖1月余伴异常声音3周'来就诊,发作频度每天20~30次,初诊为抽动症(中度)。
脐针疗法临床应用治疗荨麻疹脐针,顾名思义就是在脐部施行针刺,以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
早在唐代以前,我国就有记载以灸脐治病,唐代以后发展到药灸并用。
现行的脐疗法中最为多见的是灸脐、贴脐、填脐、熨脐等,主要是通过脐的特殊解剖部位,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脐部,通过局部皮肤的吸收和弥散使药性渗入,激发经气,籍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之循行,调整脏腑功能,使机体代谢旺盛,以达祛病延年之效。
一、基本原理脐是胎儿吸收母体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故曰“人之始生,生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生长,五脏六腑形成之根柢也;”“脐者,肾间之动气也,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
”脐名神阙,为先天之结蒂,居于任脉腹部中央。
《奇经八脉考》指出: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
又云“会足少阴、冲脉于阴交”,“会足太阴于下脘”,“会手太阴、少阴、足阳明于中脘”,“上喉咙,会阴维於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环唇上至下龈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之中央。
说明任脉与三阴经密切相连,足阴脉之气都交会于任脉的关元、中极穴。
所以称任脉为阴脉之海,任督二脉联系密切,督脉为阳脉之海,所以神阙能总理人体诸经百脉,又为冲脉循行之地,而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奇经八脉贯穿交通于十二经脉之间,对经络气血起着渗灌和溢蓄的调节作用。
因此,神阙能通调周身之经气,联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肤经脉筋骨。
故神阙具有健运脾阳、和调肠胃、温阳救逆、开窍醒神等作用。
二、操作方法1. 压痛点定位进针法约有 20% 的患者可以在脐壁(脐孔的周缘壁)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越明显。
只要用探针找到压痛点,一针即可见效。
压痛点则是根据洛书定位,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在相应的脐壁上寻找压痛点,然后用针灸针以脐蕊(脐中央朝外突出的瘢痕状组织)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刺入压痛点。
脐针八卦绝密针方(收藏备用)qi转载脐针八卦绝密针方(收藏备用)qi转载艾师行 2022-03-13 05:30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坎--为肾为耳,主治肾病,膀胱等泌尿系统疾病,肾冷水泻,消泻疟,血液病,出血症,免疫低下,遗精,生殖系统疾病,耳病,腰背疾病,心脏病,过度疲劳,泻冷病,水肿病。
结石--艮不孕症--坤+坎+震月经不调--坎出血症(妇女)--离+坎+艮糖尿病--坎+坤腰间盘突出--坎早泻--坎(一小时)前列腺--离+坎+艮崩漏--离+坎+震卵巢囊肿--坎+艮(排卵期)站立引起膝关节疼痛(骨刺,下楼痛--坤+坎+离)尿失禁--坎+艮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坎+乾+坤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肾囊肿,肾肿瘤--坎多尿--坎前列腺--坎+坤+震减肥--坎+兑+艮大小便失禁--坎+艮腰腿痛--离+坎子宫肌瘤--坎+艮艮--为胃,主治胃病,不食症,虚涨,淤血,鼻,手脚,背麻木,关节痛,血液循环不好,痘疹,皮肤过敏,肿症,凸起,火症,疑难症,营养不良,肿瘤,结石症,血脉不通。
运动系统,(女)脾胃病,胃溃疡,出血症,各种肿瘤,甲状腺,腿痛留针15分钟。
鼻炎--艮+兑重+离大小便失禁--艮+坎关节囊积液--艮+坎肿瘤--艮慢性子宫出血--艮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艮消化--艮+乾肠癌--艮+离+坎泌尿系统--艮女性高血压--艮肝癌--艮+震肺癌--艮+兑胆结石--艮+巽膀胱癌--艮+坎腋下淋巴结肿--艮+离中风--兑+艮子宫肌瘤--艮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胃癌--艮打呼噜--山泽通气肾囊肿--艮+坎2针解决胃痛震--为肝为股,主治疼痛性疾病,精神病,腿肿痛,狂躁症,多动症,神经衰弱,声带咽喉,歇斯底里,肝病,癫痫,脂肪肝,神经过敏,剧烈痛,惊吓症,舞蹈症,妇科病,肝火旺,爱发脾气。
神奇的中医脐针疗法与脐诊(珍藏版)展开全文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坎--为肾为耳,主治肾病,膀胱等泌尿系统疾病,肾冷水泻,消泻疟,血液病,出血症,免疫低下,遗精,生殖系统疾病,耳病,腰背疾病,心脏病,过度疲劳,泻冷病,水肿病。
结石--艮不孕症--坤+坎+震月经不调--坎出血症(妇女)--离+坎+艮糖尿病--坎+坤腰间盘突出--坎早泻--坎(一小时)前列腺--离+坎+艮崩漏--离+坎+震卵巢囊肿--坎+艮(排卵期)站立引起膝关节疼痛(骨刺,下楼痛--坤+坎+离)尿失禁--坎+艮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坎+乾+坤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肾囊肿,肾肿瘤--坎多尿--坎前列腺--坎+坤+震减肥--坎+兑+艮大小便失禁--坎+艮腰腿痛--离+坎子宫肌瘤--坎+艮艮--为胃,主治胃病,不食症,虚涨,淤血,鼻,手脚,背麻木,关节痛,血液循环不好,痘疹,皮肤过敏,肿症,凸起,火症,疑难症,营养不良,肿瘤,结石症,血脉不通。
运动系统,(女)脾胃病,胃溃疡,出血症,各种肿瘤,甲状腺,腿痛留针15分钟。
鼻炎--艮+兑重+离大小便失禁--艮+坎关节囊积液--艮+坎肿瘤--艮慢性子宫出血--艮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艮消化--艮+乾肠癌--艮+离+坎泌尿系统--艮女性高血压--艮肝癌--艮+震肺癌--艮+兑胆结石--艮+巽膀胱癌--艮+坎腋下淋巴结肿--艮+离中风--兑+艮子宫肌瘤--艮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胃癌--艮打呼噜--山泽通气肾囊肿--艮+坎震--为肝为股,主治疼痛性疾病,精神病,腿肿痛,狂躁症,多动症,神经衰弱,声带咽喉,歇斯底里,肝病,癫痫,脂肪肝,神经过敏,剧烈痛,惊吓症,舞蹈症,妇科病,肝火旺,爱发脾气。
头痛红斑狼疮--震+坎精神障碍,抑郁症--震(女巽)闭经--震+巽妇女不排卵--震+兑+艮美尼尔--离+震半身不遂--天地日月定乾坤乳腺增生--离+震+艮巽--为胆为股,主治胸胀气,胯骨病,宿酒痞满,伤风感冒,酒后胀肚,中风,受风,忧郁症,胆病,传染病,血管病,坐骨神经病,胆石症,淋巴系统病,胆囊炎,抽筋,强直,病情不稳,喘息,哮喘,左肩病。
眩晕症脐针案例分享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症)一、脐针加点穴;1、一位老妇,去年76岁,自述头脑眩晕史有40多年,时发时停,发时难受致极,多方治疗服药无效,病发无奈, 10月份前来求治,观其病因是脾虚,经气不能上达头部所致,脐针应扎健脾三针,正统之法为震、离、坤,但观脐震位虚弱,巽位突出,坤位松弛且暗,断定有偏头胀之感,肝胆应生过炎症或囊肿之疾,并腿部外侧偶有不适,又有便溏之症,询之确定无疑,遂改扎巽、离、坤,又以指代针,点百会穴10分钟,同时按摩该穴轻重有节,100分钟后起针,眩晕已除。
2、一位女青年,今年25岁,去年5月份用脐针灸治好了10多种病痛,今年3月份来作客谈起眩晕病,自述她在高中时也犯过,近日仰视、低头有头部眩晕难受感,观脐腹在震位有条状突出,坤位稍凹,遂以指代针,点百会穴10分钟,同时按摩该穴轻重有节,扎脐针震、离、坤三针,25分钟后起针,眩晕立消。
二、病症分析;1、西医的说法:美尼尔氏综合症又称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以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内胀痛症状的疾病。
美尼尔氏综合症常见于中年人,初期多为单侧,随着病情的发展,9-14%的患者可发展为双侧。
病因不明,很多学者认为应属于身心疾病的范畴。
美尼尔氏综合症,发病的主要症状是眩晕。
我们认为这是西医典型的误诊误治,以致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症)久治不愈。
2、中医的说法:眩晕是由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内经》有对眩晕病脏腑、病性归属方面的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灵枢·卫气》有关“上虚则眩”和《灵枢·海论》之“髓海不足”的论述则指出因虚致眩的理论。
我们认为中医虽对,但有不足之处,没有考虑经络交接之所及脾脏的元气之力,脾虚则导致脾气不能上达头顶,以致眩晕发生。
三、体会和感慨:1、以上2病例各有区别,在于辩证,老妇属脾虚型眩晕症,女青年属肝木旺克脾型眩晕症,针法稍异但达到了同样治愈眩晕症的目的。
252021年1月第28卷第1期脐针疗法临床验案三则旻虞珍脐针疗法是在脐部实施针术,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以易经为理论基础指导医学。
现总结脐针疗法临床病案三则如下:一、慢性根尖炎患者女,41岁,因“反复根尖炎1余年”,于2019年11月25日初诊。
入院前一年患者因嘴巴不慎撞伤后致左侧上颌侧切牙根尖发炎,后出现根尖脓肿,肉眼可见牙龈白色脓点;患者诉刷牙时疼痛剧烈,不敢碰触,每日自行可挤出较多脓液。
患者曾多次在绍兴当地口腔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根尖炎”,经服用抗生素等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建议拔牙后种植牙齿。
患者考虑拔牙后种植牙齿过程繁琐,希望保守治疗。
患者平素胃纳可,寐安,二便无殊。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针刺选取脐针离、坤、兑位。
脐部用碘伏棉签常规消毒后,选用0.25mm×25mm针灸针,以脐蕊为中心,在相应脐壁上用捻转进针方法平刺,进针深度0.5~1.0寸,留针55分钟。
每周治疗5次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诉晨起自行挤脓液时感脓液明显减少,白色脓头范围明显缩小,刷牙时根尖区牙龈疼痛感不明显,可轻触牙龈。
治疗第2个疗程后,患者诉脓液继续减少,刷牙时根尖区牙龈不适感明显减轻,轻触牙龈时已不感觉疼痛,后未进行后续治疗。
3个月后随访,患者诉根尖区牙龈逐渐恢复中,脓肿已消失,未见复发。
按:慢性根尖炎属中医学“牙漏”范畴,本位在离位。
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选取坤位,坤为土,离为火,坤为离之子,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选坤位以泻离位之火。
故选取离位、坤位,达到清热泻火、消炎止痛的目的。
古人云:“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口腔内的疾病均可采用兑位治疗。
慢性根尖炎亦属于口腔内的疾病,故选取兑位治疗。
二、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男,56岁,因“右眼睑痉挛1月余”,于2019年12月26日初诊。
入院前1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睑痉挛,呈阵发性,伴眼干、视物疲劳等,长时间视物作者单位:312000 浙江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康复针灸科旻通信作者:虞珍,Email:****************后感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