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7.83 KB
- 文档页数:3
图2-1高中地理 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同步练习(2) 鲁教版必修11.关于图2-1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2.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D.极地东风的实际风向是东北风 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4.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下列中的 ( )A.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5.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B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冷热不均C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辐射D .大气运动的形式指大气水平运动 6.下图为“北半球理想等压线图”,图中的风向箭头代号正确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7.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8.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B.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损失D.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9.夏季晴朗的夜晚.我们站在海边,背对大海.所感到的风一般是( ) A.迎面吹来B.背后吹来C.左侧吹来D.右侧吹来读右列“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19—21题10.从该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看,其所在的半球位置以及类型是(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我国南方的天气为( )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陆地海洋陆地海洋ABCDC.台风天气D.寒冷天气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东北风B.西北风C. 东南风D.西南风13.读右图,图中①②③④点的气压值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A .①②④③B .①②③④C .②①④③D .②①③④ 14.读下面四幅热图环流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15.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 .地面的冷热不均B .地转偏向力C .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D .水平气压梯度力 16.某人在北半球的某地背风而立,问高压区在其什么位置?( ) A .左前侧 B .右前侧 C .左后侧 D .右后侧 17.夜间多云,气温比晴朗的夜晚高,主要原因是( )A .云层的反射更强B .云层的散射更强C .云层的逆辐射更强D .云层的吸收更强 18.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 .气旋和反气旋B .三圈环流C .热力环流D .季风环流 19.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A .印度低压B .亚洲高压C .蒙古高压D .西伯利亚高压20.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的伏旱天气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A B C D21.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A .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地球自转B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C.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D.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2.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指()A.硫氧化合物 B.氮氧化合物 C.二氧化碳 D.臭氧23.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是()A.冷锋过境时的天气 B.暧锋过境时的天气C.冷锋过境后的天气 D.暧锋过境后的天气24.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是()A.亚洲南部 B.亚洲东部C.北美洲东南部 D.欧洲西部25.右上图为近地面风的形成图,F1 F2 F3 F4四个箭头中代表风的是()A.F 1 B.F2 C.F3 D.F426.右图中,①地为偏西风,②地为偏北风,③地为偏东风,④地偏南风,⑤地为晴朗天气,则该地为()A.北半球的反气旋B.北半球的气旋C.南半球的反气旋D.南半球的气旋27.高层大气的水平运动,不受哪个力的影响()()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地面摩擦力D.风向28.受下列天气系统控制,出现晴朗天气的是()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29.读下面“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
当堂检测1、副热带高气压的形成原因是()A、温度比赤道附近地区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
B、温度比赤道地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C、赤道上空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前进,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2、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只冷暖性质不同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A、赤道附近B、南北纬300附近C、南北纬600附近D、极低附近3、下列节气中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4、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至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5、影响三圈环流形成的因素有()A、地区间冷热不均B、海陆分布C、地形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6、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A、信风带都分布在副热带高压带南侧B、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流都是上升的C、西风带内的风是寒冷湿润的D、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热力因素造成的7、关于亚洲高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一部分B、夏季分布于亚洲北部C、它是极地高气压带的一部分D、冬季分布于亚洲北部8、有关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正确叙述是()A、气压带、风带基本保持原位置不动B、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为东西方向C、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变化而南北移动D、气压带、风带冬季北移,夏季南移9、关于锋面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锋面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很大B、锋面是倾斜而狭窄的地带C、冷空气在锋面以下,暖空气在锋面以上D、锋面附近一定有云、雨雪、大风等天气现象10、关于大气运动的正确叙述是()A、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空气旋涡叫反气旋B、在北纬300附近地区,终年天气晴朗干燥是因为全年盛行上升气流C、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和水汽输送。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大气层的组成部分?()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地壳2、2、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对流层?()A、雷暴B、台风C、雾D、极光3、下列哪种天气现象属于大气运动产生的?A. 雨夹雪B. 雾C. 雷阵雨D. 霜冻4、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气候?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寒带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5、关于大气圈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大气圈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氮气占比约为78%。
B.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内,主要功能是吸收紫外线。
C. 对流层是最冷的一层大气,随着高度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D. 大气圈中,水汽含量在赤道地区最少,在两极地区最多。
6、下列关于气候与天气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来的平均天气状况。
B.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变化。
C. 气候的变化可以影响生物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结构。
D. 天气预报可以准确预测未来几十年的气候变化趋势。
7、题干: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8、题干: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苔原气候9、关于大气中的温室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B. 温室气体仅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气C. 温室效应可以完全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散发到太空D.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会对缓解全球变暖产生任何影响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形地貌B. 海陆分布C. 太阳辐射D. 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11、大气垂直分层的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大气层D. 热层1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球自转B. 海陆分布C. 植被覆盖率D. 太阳辐射13、题干:以下哪个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最大?A. 地球自转B. 海陆分布C. 气候类型D. 太阳辐射14、题干: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大气环流?A. 雨季B. 台风C. 季风D. 雨雪15、【题目】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 对流层大气厚度约10~15千米B. 平流层大气厚度约10~15千米C. 高空大气厚度约10~15千米D.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16、【题目】下列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吸收、反射、散射三种B.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主要吸收紫外线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主要发生在低层大气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主要发生在海面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第3单元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大气中水汽最主要的来源是:A、海洋B、陆地C、河流D、湖泊2、下列对大气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的自转导致大气作水平运动B、水平气压梯度力导致大气作垂直运动C、地转偏向力导致大气作水平运动D、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冷热不均3、大气垂直分层的原因是:A. 温度、湿度、气压随高度逐渐变化B. 地面物体发射的长波辐射导致大气温度层次分明C. 空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多D. 大气中臭氧、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含量随高度升高而降低4、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B. 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 植被的种植可以减少温室效应D. 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5、关于锋面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冷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 暖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C. 冷锋移动速度通常比暖锋快D. 暖锋过境时常伴有大风和沙尘暴6、下列关于季风的描述错误的是:A. 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影响而形成的B. 印度夏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带来充沛的降水C. 冬季风通常比夏季风强,持续时间更长D. 季风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7、题干:以下哪种现象是大气垂直运动造成的?A. 海市蜃楼B. 雨的形成C. 雪的形成D. 霜的形成8、题干: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球自转B. 太阳辐射C. 海陆分布D. 植被覆盖9、下列关于大气分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对流层中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B、平流层中存在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C、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D、热层中的大气密度非常大,适合飞机飞行 10、关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所导致B、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是因为信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地中海气候的形成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季节性移动D、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副极地低压带全年稳定存在11、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A. 二氧化硫(SO2)B. 甲烷(CH4)C. 氮氧化物(NOx)D. 臭氧(O3)12、关于大气垂直运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垂直递减率降低有利于低空气压的增加B. 垂直递减率增加有利于气压梯度力的增强C. 上升运动有利于降水形成D. 下降运动可以减少大气对流稳定性13、关于大气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B. 平流层是飞机飞行的理想区域,因为这里空气平稳且能见度好C. 中间层是最热的一层,因此对地球生物有保护作用D. 散逸层含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14、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 气候变暖可能引起极端天气事件频率的增加C. 温室效应增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D.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所有地区的降水量都减少15、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对流层大气密度最大,但高度最低B. 平流层大气密度最大,但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 中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D. 高层大气(热层)大气密度最大,且温度极高16、关于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 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发生变化C. 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 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分析某地区一次暴雨的过程,描述暴雨的成因,并说明暴雨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练习与解析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 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B •几乎全部的大气质量都集中在此C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 .大气平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答案:C 点拨:对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下热上冷,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越往上气温越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下列干洁空气的各种成分中,构成生物体基本成分的是........................ ( )A •氧气B •氮C.二氧化碳 D •臭氧答案:B 点拨:生物体当中有大量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氮是构成氨基酸的主要成分之一。
3 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A•氮 B •臭氧 C •二氧化碳 D •氧答案:C 点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同时二氧化碳又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将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4 低层大气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 )A .氧和臭氧B .氧和二氧化碳C •氮和一氧化碳D •氮和氧答案:D 点拨:干洁空气当中,氮约占其体积的78%,氧约占其体积的21%。
5 有关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B .由于上部冷下部热,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由于上部热下部冷,空气对流运动显著D .有臭氧层,是该层大气的热量来源答案:D 点拨:由于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大量地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大于0.175微米的紫外线而增温,所以说臭氧层是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越往上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造成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
高一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1.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对一些地区气候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下图为“某区域局部大气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四处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因为近地面温度较低,空气下沉B.②处暖湿气流上升,常出现阴雨天气C.③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为西北风D.④处空气因为堆积下沉,常形成高压【答案】B【解析】①处纬度比较低,近地面温度较高,空气下沉是因为动力原因形成的,A错;②处暖湿气流上升,常出现阴雨天气,B对;③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为西南风,C错;④处空气因为气温低形成高压,D错。
【2】若甲、乙位于大陆西岸,此季节两地之间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低温少雨【答案】C【解析】若甲、乙位于大陆西岸,此季节两地之间受西风带影响,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选择C。
2.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北京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高度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N表示(晨线或昏线)。
(2)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
(3)②位置的日期是,该日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极昼现象出现在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4)9月5日至7日,北京正午标杆影长变,正午太阳高度变;该时段地球运行在图中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
【答案】(1)昏线(2)①③(3)6月22日前后(夏至日)短北(4)长小 b 南【解析】(1)MN表示昼夜分界线—晨昏线。
(2)①为春分,②为夏至,③为秋分,④为冬至。
全球昼夜平分的是春分和秋分。
(3)②位置的日期是6月22日(夏至日),该日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小值,极昼现象出现在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4)9月5日至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京正午标杆影长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该时段地球运行在图中b段。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公转。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北京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高度记录表”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地球公转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二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1.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以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的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读图,完成下题。
【1】伦敦地区夏季降水较少是由于()A.地处背风坡B.西风偏弱C.副高控制D.寒流流经【答案】B【解析】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南北温差小,西风较弱,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少,因此降水较少。
故B正确。
【2】水闸的主要功能是()A.拦水发电B.储存淡水C.供旅游活动D.防海水入侵【答案】D【解析】泰晤士河下游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来自北海的海水倒灌造成水质变坏,河水水位上涨,城市易受洪涝威胁。
特别是夏季降水较少,来自北海的涌潮影响更强。
水闸位于泰晤士河下游,关闭水闸可以阻拦北海海水倒灌,故D正确。
【3】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A.含沙量减小B.结冰期延长C.通航能力减弱D.水能蕴藏量增加【答案】A【解析】泰晤士河流域植被覆盖好,地形平坦,水流缓慢且季节变化小,因此河流含沙量小。
所以河流下游泥沙主要来自海水倒灌时从河口带来。
水闸关闭时,阻断了涌潮从河口带来的泥沙,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含沙量减小,A正确。
结冰期延受当地气候影响,与水闸无关;通航能力减弱变化不大;受水闸影响,河流流速减慢,水能蕴藏量稍减B、C、D错误。
【点睛】本小题难度较大,解题时注意分析题干中“关闭的时间夏季多于冬季”的原因及水闸的位置。
2.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下面小题。
【1】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答案】A【解析】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越复杂,山地垂直自然带基带自然带相一致,甲基带为针阔混交林带,温度低纬度最高,乙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纬度适中,丙基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度最高纬度最低,选择A。
【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答案】A【解析】地形会影响水热的变化,在低纬度山脉地区,针叶林分布的高度较高,随着纬度的增加,针叶林分布的高度在递减,所以影响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原因是地形,故选A.3.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高二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1.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 h Pa温度≥0.0℃和85 0 h 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融化层”位于图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2-4℃,②③④都位于零度以下,所以只有雪花下落在①融化,“融化层”位于①处,选择A。
【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A.郑州B.赣州C.南昌D.清远【答案】B【解析】常以700 h Pa温度≥0.0℃和85 0 h 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
赣州正好符合这个条件,选择B。
【3】“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A.农业减产B.破坏输电设施C.高速封闭D.干扰无线电通讯【答案】C【解析】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诗词说明受冻雨影响,交通受阻。
从现在情况来看,天下冻雨,高速公路封闭,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选择C。
2.读北半球某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中①③两地与乙图中相对应的点分别是A.d、a B.a、b C.b、c D.d、c【答案】A【解析】根据甲图中气团移动方向,雨区位置,甲图是冷锋天气,①在锋前,受暖气团控制。
③在锋后,受冷气团控制。
两地与乙图中相对应的点分别是d、a,d在冷锋前,a在冷锋后,A对。
b在暖锋前, c在暖锋后,B、C、D错。
【2】关于图中天气现象的正确叙述是A.甲图中②地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B.甲图中①地的气温最低C.乙图中城市为晴朗天气D.乙图中b处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答案】D【解析】甲图中②地正值冷锋过境,可能出现降水天气,A错。
甲图中①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最高,B错。
乙图中城市位于锋面气旋中心,为阴雨天气,C错。
乙图中b处位于暖锋锋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D对。
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2024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调研)下图为沿20°E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若下图中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2.在c风带的影响下,当地旗帜飘向()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024江苏淮安涟水一中月考)下面为某同学绘制的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绘制完全正确的只有一幅图,它是()A.①B.②C.③D.④4.上题完全正确的图中的气压带为()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5.该图代表的半球和季节正确的是()A.北半球、夏季B.北半球、冬季C.南半球、夏季D.南半球、冬季6.图中②⑥代表的气压带、风带分别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题组二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7.有关a气压带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高纬流向低纬,大气冷干B.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流暖湿C.气流受热膨胀上升D.高空大气堆积下沉8.此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寒冷干燥D.温和多雨下图为地球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下列关于图中M、N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M气压带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B.N气压带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C.M气压带控制地区多阴雨天气D.N气压带控制地区天气炎热干燥10.下列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P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B.受Q影响,欧洲西部全年高温多雨C.地中海气候区受M和Q交替控制D.热带沙漠气候区受N和P交替控制题组三季风与季风气候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课一练一、单选题1.下图代表大气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中甲、乙位置的气压带分别为A. 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B. 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C.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2.读下图“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 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3.如果气球在英国伦敦( 经纬度位置为:51.5°N,0.1°W) 施放,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刚刚施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为A. 向西北方向B. 向东北方向C. 向西南方向D. 向东南方向4.4.在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分布中,有两支冷暖性质不同气流相遇的地带位于A. 赤道附近B. 极地附近C. 南北纬30°附近D. 南北纬60°附近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对应的可能是A. 甲图与丙图 B. 乙图与丙图 C. 丙图与丁图 D. 甲图与丁图6.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A. 3个月B. 6个月C. 9个月D. 1年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 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 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 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8.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A. B. C. D.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题。
9.③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是A. 副热带高压带B. 西风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信风带10.常年在①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为“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必修1《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高频题集考试总分:74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6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8分)1.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在-50℃到20℃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40℃2. 一个法国考察队在幼发拉底河上游挖掘庞大的废墟城市马里时,发现了一座配备着许多烟囱的约有4000年历史的宫殿。
如下图,下面关于烟囱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利用虹吸原理,拔火拔烟B.尽量将烟尘排到近地面逆温层之外,减轻环境污染C.改善燃烧条件D.烟囱越高排烟能力越好是因为海拔越高空气压强越小3.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影响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海陆分布D.洋流(2)B地的植被是()A.温带落叶林B.亚热带常绿林C.荒漠D.雨林(3)A地比B地气温气温年较差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B.洋流影响C.植被覆盖率高D.天气4. 下图是该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乙地的风向是()A.西北风B.东南风C.南风D.东北风(2)不考虑地面状况,图中风速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5. 下图为我国某月近地面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为阴雨天气B.乙地即将经历寒潮降温天气C.②地风力小于①地D.丙地天气晴朗(2)图示季节,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A.AB.BC.CD.D6. 下列两幅图示意同一时刻M.N两地昼夜(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分布。
高三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1.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
图为某年4月17日至26日影响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前后的风向分别是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西南风C.西南风、西北风D.东北风、东南风【答案】C【解析】从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分析,热带气旋大致由东向西运动,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前气旋位于城市的东部,因气旋中心为低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影响,①城风向为西南风;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后,气旋中心位于①城南部,同理可知①城风向为西北风,所以C正确。
【2】该时段,图中①、②两城A.日出日落时刻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增大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日出日落时刻差值增大【答案】D【解析】4月17至2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间相同,故A、C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①②两城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不变,B错;此时段内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故两城日出日落时刻差值增大,所以选D项正确。
【考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及风向判断;地球运动的意义2.2013年11月到2014年春季,全国多地区出现大雾天气,东北三省接连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华东多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部分高速公路和机场被迫关闭。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地理原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答案】D【解析】深秋初冬时节受高气压影响,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夜间地面辐射强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是大雾的多发期;晴朗干燥,有充足的凝结核。
高一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测试题知识点一:锋面系统读某锋面天气系统图,该锋面系统由西向东推移,回答1—2题1.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常出现的天气是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C.出现较大的风,并出现雨雪天气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出现晴朗天气2.下列天气现象中,主要由该锋面系统造成的是①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②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③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④我国东南沿海夏季的特大暴雨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分析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3~5题。
3.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A.反气旋影响B.冷锋影响C.气旋影响D.准静止锋影响4.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A.气流下沉形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5.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6.读冷锋示意图,从图中可判断出A.白天气温:①<④B.夜晚气温:④>①C.气压:②>③D.降水:④<③7.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B.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C.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D.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右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回答8-9题。
8.图示地区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9.当前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10.“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
《第3单元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以下哪个波段是大气吸收作用最强的?A、紫外线波段B、可见光波段C、红外线波段D、微波波段2、下列哪个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A、太阳能量的变化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C、地球自转速度的改变D、海洋环流的变化3、题干: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厚的一层,厚度可达1000公里以上B、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主要吸收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到保护作用C、高层大气中的对流运动较弱,天气现象很少发生D、热层以上的大气层被称为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4、题干:关于气候类型划分,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根据气温和降水组合划分的气候类型只有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B、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至40°之间的大陆西岸C、极地气候的特点是全年寒冷,降水稀少D、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5、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空气密度最小、天气现象多变且有利于高空飞行的层次是: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6、下列选项中,能够描述强烈对流形成条件的是:A、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形成逆温现象B、气温升高,地面辐射大量的水汽C、空气上升运动且水汽充足,能够形成凝结核D、强风使得空气迅速上升7、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吸收作用B、散射作用C、反射作用D、折射作用8、以下关于气候形成的描述,错误的是:A、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B、海陆位置对气候有显著影响C、地形地势对气候影响不大D、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逐渐增强9、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且四季分明,该地最可能位于:A. 热带地区B. 温带地区C. 寒带地区D. 地中海气候区 10、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对流层大气压力随高度增加而增加B. 平流层大气压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少C. 热层大气压力随高度增加而增加D. 预层大气压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少11、在一般情况下,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现象,是由于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的辐射。
地理ⅰ鲁教版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后练习3【一】选择题读“某地某时间段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1~2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高气压造成B、准静止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2、此系统对我国天气现象的主要影响表现为()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华北平原上的春雨2017年新年伊始,一股强冷空气入侵我国,从北到南迎来大范围强降温天气,暴雪严寒导致新疆、内蒙古近90万人受灾。
据此回答3~4题。
3、此时影响我国西北内陆的主要天气系统是()4、下图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过程的是()5、常带来晴朗天气的天气系统是()①冷锋过境时②暖锋过境后③气旋④反气旋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D、②④中央气象台2017年11月28日10时发布热带气旋公报:今年第22号强台风“妮妲”于11月27日晚上再次加强为超强台风,28日8时,其中心位于美国关岛西北方大约86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19.0度、东经139.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25百帕。
据此回答6~8题。
6、从材料中台风中心的气压值可知台风在天气系统方面属于()A、高压B、低压C、反气旋D、锋面7、从其分布可知其多形成于()A、温带洋面上B、热带洋面上C、温带大陆上D、热带大陆上8、此时关岛的风向为()9、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为________锋示意图,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2)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______(前、后)。
(3)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各种锋面附近天气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锋过境后天气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副热带高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A 、温度比赤道附近地区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
B 、温度比赤道地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C赤道上空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前进,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2、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只冷暖性质不同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A、赤道附近 B 、南北纬300附近
C南北纬600附近 D 、极低附近
3、下列节气中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的是()
A、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4、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至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
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A、亚洲低压副热带咼压带
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
5、影响三圈环流形成的因素有()
A 、地区间冷热不均
B 、海陆分布
C、地形 D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A 、信风带都分布在副热带高压带南侧
B 、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流都是上升的
C 、西风带内的风是寒冷湿润的
D 、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热力因素造成的
7、关于亚洲高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一部分
B 、夏季分布于亚洲北部
C 、它是极地高气压带的一部分
D 、冬季分布于亚洲北部
8、有关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A 、气压带、风带基本保持原位置不动
B 、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为东西方向
C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变化而南北移动
D 、气压带、风带冬季北移,夏季南移
9、关于锋面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很大
B 、锋面是倾斜而狭窄的地带
C 、冷空气在锋面以下,暖空气在锋面以上
D 、锋面附近一定有云、雨雪、大风等天气现象
10、关于大气运动的正确叙述是()
A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空气旋涡叫反气旋
B、在北纬300附近地区,终年天气晴朗干燥是因为全年盛行上升气流
C、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和水汽输送
D、北纬600附近地区,由于南方暖湿气流上升到高空分别向南北运行,地面形成副极地高气压带
当堂检测答案:新课标第一网
1、C 2 、C 3 、B 4 、A 5 、A
6、D
7、D
8、 C
9、 D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