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小青蛙》 (5)
- 格式:docx
- 大小:10.37 KB
- 文档页数:1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稿第【1】篇〗一、理论背景说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交往对话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完善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说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小青蛙》是部编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情趣。
本课的生字共12个,其中由“青”加偏旁生成的新字有5个。
这样,这个字便形成了以“青”为基本字的一组音近、形近的形声字。
而这些字的意思,在这首儿歌的情境中有具体的体现。
于是,这些字的音、形、义在语境中便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很有特点。
2.说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 点和认知发展特点的限制,有趣、具体、细致的内容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虽然有了半年的语文学习经验,但识字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教师仍需指导识字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上述的教学背景分析,我设计了这样的说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形声字特点,借助声旁读准字音,借助形旁语境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初步了解形声字特点,并运用其规律识字。
”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基于这样的说教学目标,我精选教学内容,精简教学环节,设计思路如下:入课环节:上课伊始,便让学生猜个谜语。
谜面反应了青蛙的外形特征、生理特点等。
学生猜出了青蛙,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说板书过程中,指导“青”字,为后面“清、晴、睛、情、请”这组新字的学习做了铺垫。
小青蛙一、说教材《小青蛙》是一篇孩子们喜欢的儿歌。
本组教材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7 个,要求会认的字12个。
由于面对的是低年级学生。
我尽量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以识字为主,阅读为辅,以多种游戏的形式,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活“起来。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和“自主识字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有张有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运用“做一做、演一演、议一议、贴一贴、读一读”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乐于参与的活动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三、说学生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表现欲特强,但持久性很差。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花样多、新,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此外,在学习生字时,学生只会抓简单的字进行说明学习,对较难的字不大爱理,所以,在教学中我需要对较难的字给以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感悟。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针对本课生字特点,拟定了以下几个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小青蛙做的好事,培养爱护青蛙的情感。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知识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活动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辩清字形。
(2)认识新的部首(3)对本课的第一类生字认、会写、会用。
3.能力目标:能正确归范的书写本课的第一类生字。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寻找方法,正确书写。
五、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
课堂气氛的营造十分重要。
良好的气氛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小青蛙文本分析本文内容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中,可以采用归类识字、猜字谜识字、看图识字、编儿歌识字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欲望,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课时安排2课时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正确区分“清、晴、睛、情、请”5个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激趣。
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
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打一动物)2.教师根据谜底板书课题。
(板书:小青蛙)引导学生和小青蛙打招呼。
(生齐读课题)3.(课件播放青蛙捉害虫视频,出示青蛙图片)学生观看视频、观察图片,说说青蛙长什么样子。
(青蛙鼓着一对大眼睛,宽嘴巴,有四条腿,身穿绿衣裳。
)4.(课件出示青菜、青草、青苗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明确“青”指蓝色和绿色。
5.学生互动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青蛙的知识,教师可补充相关资料。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到水中。
青蛙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所食昆虫绝大部分为农业害虫。
据估计,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只虫子,一年可消灭15000只害虫。
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过渡:小青蛙不仅模样可爱,还会捉害虫。
你们听,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呢!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然后再读一读要求会认的12个生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能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采用趣味性的节奏游戏,形象地感受×与××的时值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青蛙、荷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律动《小蜻蜓》进教室。
2、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1、猜一猜:绿衣小英雄,田时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猜得出是什么小动物吗?2、师: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讲讲小青蛙的故事。
在一个池塘边,住着一只美丽的青蛙妈妈。
青蛙妈妈和她的孩子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着。
有一天,小青蛙和他的同伴们在池塘里玩捉迷藏,渐渐的,天黑了,他迷了路,着急的哭了起来。
这时,乌龟爷爷游了过来,他告诉小青蛙,只要踩着池塘里的“荷叶桥”就可以找到家了,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帮助小青蛙找到家好吗?3、节奏练习:出示“荷叶桥”师:小青蛙只有顺利地通过这座桥就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小朋友们,动动小脑筋,小青蛙在荷叶上会做什么动作呢?(生:跳)出示跳跳的荷叶。
大家一起来跟着小青蛙做跳跳的动作。
小青蛙一直跳着,它累了,还会在荷叶上干什么?(生:唱歌,呱呱)。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跟着小青蛙,踏过荷叶桥吧。
××|××|××|××|×××|×××|×××|×××‖注意:小青蛙在荷叶桥上的动作可不能太大,太大,荷叶可支撑不了这么强烈的摇晃。
生看荷叶桥,师生配合,生生配合,轻轻地唱出节奏。
(或者个别生扮演小青蛙,其他小朋友配合。
)三、学习新歌1、这只小青蛙最后是否找到自己的家呢?听歌曲范唱。
师:小青蛙回到家了吗?生答:回到家了。
师:(小青蛙回到家,高兴地跳起舞来,音乐继续,师随音乐跳)2、出示歌曲曲谱,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念歌词。
《小青蛙》教学设计(公开课)授课教师:密凤琴课题:第一组第3课教学内容:小青蛙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青”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知道小青蛙是益虫,要爱护小青蛙。
教学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青”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知道小青蛙是益虫,要爱护小青蛙。
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时间、班级:2017年3月15日星期三第一节一(2)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激趣。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
猜猜看,它是谁?课件出示:身穿绿衣裳,田里把歌唱。
舌头一伸出,害虫无处逃。
同学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
(板书:小青蛙)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4、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5、学写“青”字(设计意图: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小青蛙的距离,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读文识字(一)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并标出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2、学生自由读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借助拼音、问同桌、问老师)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
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句。
1、指生读第一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2)先引导学生同桌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预设一:“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第【1】篇〗《小青蛙》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识字中的第三课《小青蛙》。
一、说教材《小青蛙》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识字中的第三课。
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中的“清、晴、睛、情、请”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有效的避免了学习形声字的枯燥。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动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受到启发,从而树立爱护青蛙、爱护益虫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会写“青、清、晴、情、请”5个生字。
教学难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青蛙做了不少好事情,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四、说教法学法针对以上学情,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读,才能体会课文中包含的感情,可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2.对比学习法:将课文中的由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清、晴、情、请”放到一节课来对比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掌握对比学习法的学习方法。
3.探究学习法:通过观看小青蛙捉害虫的视频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五、说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叫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第二课时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想一想,填一填。
(课后题)
二、读文感知
1、接力朗读,及时正音。
2、教师范读,问:你听懂了什么?
3、交流自己的感受。
4、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呢?
5、再次朗读课文。
6、指导写字:生、气。
三、拓展训练
1、还有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处?
2、句式练习:我知道(),它能帮我们人类(),我们应该保护它。
3、想一想,填
一填。
包——抱、饱、胞、跑、泡、炮、袍书(包)拥(抱)吃(饱)同(胞)(跑)步水(泡)放(炮)(袍)子
主——住、注、柱、拄、蛀、往、驻(主)人(住)宅(注)意(柱)子(拄)着(蛀)虫来(往)(驻)足
四、布置作业
给你喜欢的小动物写几句赞扬的话。
五、板书设计
3、小青蛙
青——请、晴、清、情
爱护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