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第2章 地图与数字地图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9.77 MB
- 文档页数:83
【题型】:名词解释:24分简答:30分综合:16分分析:12分注:以下仅供参考,不能保证一定考到,大家自己烧香吧!第一章:绪论【重点】1、计算机地图制图:是指以计算机硬件设备为基础,在相应软件系统支持下,以数字格式对地图制图要素进行采集、处理与管理,按照地图制作的规范进行符号化、图版制作与输出、并提供地图自动分析的全过程。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本质是实现原始数据向数字地图的转换,是地图制图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的交叉和结合。
2、GPS RTK操作过程:1)向国土部门或测绘单位收集控制点数据2)到野外实测控制点WGS84坐标,计算转换参数(七参数)3)与已知控制点做点校正4)现场的地形点测量:架设基准站,发射差分信号,配置移动站,接收差分信号得到固定解,进行实时测量。
【考点】1、地图3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整饰要素2、地图的4个基本特性:1)由特定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2)使用地图符号系统产生的直观性3)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3、计算机地图制图体系1)地图制图数据处理:地图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地图数据更新2)计算机地图制图模块:地图标准与图示、地图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地图符号3)数字地图:可视化手段、直接使用、数据传输4、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特点信息容量大;易于校正、编辑和更新;比例尺无级缩放、跨图无缝漫游;良好的交互性,地图制图自动化程度较高,制图效率高;成图精度高,更新速度快;便于信息共享与交流,易于派生新信息;易于与其他系统结合;5、计算机地图制图与GIS的关系。
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最终的目的不同: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目的是快速、精确地编制高质量的地图,而地理信息系统则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地图制图方法作为基础和技术保证,反过来,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使地图制作更方便、精确。
地理信息系统载负的地理信息更广泛,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反之,不成立。
计算机地图制图: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工具, 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绘图的应用科学。
与传统地图制图相比计算机地图制图优越性:①易于编辑和更新;②提高绘图速度和精度;③容量大且易于存储;④丰富的地图品种⑤便于信息共享。
数字地图:它是存储于计算机可是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和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③信息的传丰富的计算和分析功能,具有可视化的数据探索能力。
电子地图集成软件包括设计制作系统和浏览系统关系:设计系统输出电子地图集数据库输入浏览系统数字地图与电子地图区别联系:二者区别在于数字地图计算机可识别,目视不可识别,而电子地图计算机、目视均能识别;二者的联系在于电子地图是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得来的计算机地图制图一般过程和主要内容?CAC的基本过程为:①数据采集;②数据处理;③数据输出;主要内容有:地图的数据结构、地图数据处理、地图数据库、地理信息可视化、软件开发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与GIS系统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计算机地图制图是GIS的技术基础,它涉及GIS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
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具有强大的地图制图功能;而完善的GIS 可以包含CAC系统的基本功能,此外还应该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能力。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辅助地图制图的区别及联系?CAD主要是用来代替或者辅助工程师进行各种设计。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有坐标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和处理图形数据及其空间关系,也都能处理费图形属性数据。
主要区别是:CAD多为规则的集合图形及其组合,图形功能极强,属性功能相对较弱;CAC处理的图形及其关系更为复杂,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相互操作频繁,空间数据的处理和符号化功能较强。
地图数据结构:主要是指地图数据中空间数据的结构,即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及处理的几何数据的逻辑结构。
计算机地图制图计算机地图制图(Computer-Aided Cartography,简称CAC)又称数字化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等,简称为机助制图。
简单的讲计算机地图制图是以地图学基本原理为基础,应用计算机和图形输入输出设备,从事地图制作和使用的一门学科。
数字地图数字地图是以数字形式记录和存储的地图。
电子地图电子地图是数字地图转化为模拟地图的软拷贝形式。
无极比例尺指以一个大比例尺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数据源,在一定区域内空间对象的信息量随比例尺变化自动增减,从而使得空间地理信息的压缩和复现与比例尺自适应的一种信息处理技术。
光栅化在图形输出时,从图形对象的几何和拓扑信息出发,确定最佳逼近图形的象素集合,并用指定的颜色和灰度设置象素的过程称为图形的扫描转换或光栅化。
矢量数据的压缩又称为数据化简,是指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中抽出一个子集,这个子集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数据量,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的逼近原集合。
矢量数据的压缩主要是对线的压缩。
垂距法在给定的曲线上每次顺序取三个点,计算中间点与其它两点连线的垂距d,并与限差L比较。
光栏法定义一个扇形区域,通过判断曲线上的点在扇形外还是在扇形内,确定保留还是舍去。
道格拉斯-普克法对给定曲线的首末点虚连一条直线,求中间所有点与直线间的距离,并找出最大距离dmax,用dmax与限差 L比较。
拓扑关系是一种对空间结构关系进行明确定义的数学方法,是指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点(结点)、线(链、弧段、边)、面(多边形)是表示空间拓扑关系最基本的拓扑元素。
操作尺度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时应采用最佳尺度,不同操作尺度影响处理结果的可靠程度或准确度地理网格是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网格。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对象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为独立的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第一章绪论计算机地图制图:又称机助地图制图或数字地图制图,它是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工具,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绘图的的应用科学。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特点:①、易于编辑和更新②、提高绘图速度和精度③、容量大且已与存储④、丰富地图品种⑤、便于信息共享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①、数据采集阶段(数字化、数字测量、遥感、数据转换)②、数据处理阶段(预处理、投影变换、图形处理、制图综合、符号化)③、数据输出阶段(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统计图表)第二章地图数据结构地图投影:地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曲面,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方法是建立在地球托球面上的经纬线网与平面上相应的经纬线网相对应的基础上的,实质上就是建立地图平面上点的坐标(x,y)与地球椭球面上对应点的坐标(λ,φ)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地图投影中可能引入的变形的性质,可将地图投影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的情况为: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除1:100万外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作为地理基础。
地图数据的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a、空间位置(表达地物在哪里)空间位置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地理位置,又称几何特征、定位特征。
b、空间关系(点、线、面关系如何)空间关系是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存在的一些具有空间特征的关系,主要包括:拓扑关系(拓扑变化下的拓扑不变量)方位关系(实体在地理空间中的某种顺序)度量关系(用地理空间中的度量来描述的实体之间的关系)2、属性特征属性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如事物或现象的类别、等级、数量、名称等,用来说明“是什么”。
属性特征通常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特征包括名称、类型等;定量特征包括数量、等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