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21.69 KB
- 文档页数:2
舞蹈啦啦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探讨
舞蹈啦啦操是一项在校园里非常受欢迎的体育活动,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
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舞蹈啦啦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舞蹈啦啦操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的活力和魅力。
舞蹈啦啦操通常会在校
园活动、体育比赛等重要场合进行表演,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
够给同学们带来欢乐和刺激,还为校园带来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舞蹈啦啦操也成为了校园
文化的一部分,展现了学校的特色和风采,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舞蹈啦啦操还培养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舞蹈啦啦操需要同学们表演出精准
的动作和舞蹈技巧,要求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魅力。
通过舞蹈啦啦操的训练和表演,同
学们能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舞蹈啦啦操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
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梦想。
舞蹈啦啦操通过丰富多样的舞蹈动作和音乐元素,丰富了同学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舞蹈啦啦操不仅要求同学们掌握精准的舞蹈动作,还需要他们理解和感受舞蹈背后蕴
含的情感和表达。
通过学习舞蹈啦啦操,同学们的艺术修养得到了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
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舞蹈啦啦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丰富了校园的活力和魅力,培养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
审美能力。
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舞蹈啦啦操的发展,给同学们提供更好的舞台,让他
们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价值研究作者:王思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2年第02期摘要啦啦操运动是一项通过身体动作完美完成和高超的技能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队精神,集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的体育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健身方式风靡于我国高校的校园体育活动中,并且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啦啦操运动项目在在高校体育文化中价值及作以研究。
关键词啦啦操体育文化价值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学环境下,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触底高校文化形式之一,包括高校的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以及体育精神等多方面内容。
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啦啦操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啦啦操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运动员完美的舞蹈动作完成高超的技能展示,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的运动项目。
它始创于1880年的美国校园,原名cheer leading,起初只是观众为本队队员加油呐喊,到现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体育运动。
自从传入中国,在短短的几年内深入到全国所有高校并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开展,唤起了广大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它所表现的感染力、自信心和团队精神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并且在全国诸多赛事中都可见到啦啦操这项运动的表演。
三、啦啦操运动与高校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对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的认识,高校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健身、教育、竞技以及审美等方面,其特点表现为健身性、娱乐性和竞技性。
高校啦啦操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研究一、高校啦啦操在美育方面的独特功能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
高校啦啦操运动需要选手具备一定的舞蹈和表演技巧,要求动作流畅、舒展大方、节奏协调。
通过学习和训练高校啦啦操,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更加欣赏和理解美。
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啦啦操在进行动作时需要融合音乐,要求学生动作优美、舞姿舒展,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血液循环,锻炼学生的肌肉和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高校啦啦操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体育项目,要求队员之间密切配合,协作默契。
在练习和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增强学生自信心。
高校啦啦操比赛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需要选手展示自己的风采,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信心。
通过学习和训练高校啦啦操,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高校啦啦操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高校啦啦操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啦啦操运动要求选手具备舞蹈技艺、音乐感和体操能力,学生在学习和训练高校啦啦操时可以培养出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啦啦操运动需要选手具备一定的体能,参与其中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意志品质。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高校啦啦操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践高校啦啦操在美育功能方面的应用:1.开设高校啦啦操课程。
学校可以开设高校啦啦操课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学习和训练高校啦啦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开展高校啦啦操培训。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教练和舞蹈演员进行高校啦啦操培训,让学生学习专业的啦啦操技巧和表演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的实践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啦啦操在美育功能方面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啦啦操运动的应用实践尝试1. 引言1.1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啦啦操运动的应用实践尝试通过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开展啦啦操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舞蹈技能。
啦啦操运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在未来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应继续加大对啦啦操运动的支持和投入,完善相关的培训体系和赛事规划,推动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更广泛应用和发展,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
2. 正文2.1 啦啦操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啦啦操还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
啦啦操表演可以为校园各类活动增添色彩和活力,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和关注。
啦啦操还可以为校园带来欢乐和正能量,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通过啦啦操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体质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2.2 啦啦操在高校体育赛事中的应用实践啦啦操在高校体育赛事中的应用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加比赛的气氛,还可以提升运动员的士气和团队合作能力。
啦啦操运动员的表演可以为比赛增添色彩,让观众和选手都感受到更加激烈和有趣的比赛氛围。
在高校体育赛事中,啦啦操通常会在开场和中场休息时进行表演,为比赛增添一份别样的风采。
啦啦操运动员们会进行各种动作编排和舞蹈表演,配合着音乐和呐喊声,展现出活力与激情,让整个赛场都充满了欢乐和动感。
除了在比赛中进行表演外,啦啦操队员还会在比赛的间隙为队员们加油助威,提升队员们的信心和斗志。
他们在场边不停地跳跃和呐喊,为自己的队伍加油打气,让整个比赛现场都变得更加热闹和激动。
啦啦操在高校体育赛事中的应用实践是非常成功的,它为比赛增添了乐趣和活力,同时也为运动员们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高校体育赛事增色不少。
125作者简介:苑宁宁(1994—),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啦啦操、健美操)。
舞蹈啦啦操在大学女生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研究苑宁宁 郑州财经学院摘要:舞蹈啦啦操是现代体育舞蹈项目的一种,它融合了众多的体育运动要素。
随着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舞蹈啦啦操逐渐走入了大学校园的体育课堂。
舞蹈啦啦操受到了女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
舞蹈啦啦操可以充分地展现当代女大学生蓬勃的朝气,有助于促使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同时舞蹈啦啦操强化了学生之间的联系,需要学生完成高度的配合,因此舞蹈啦啦操的开展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舞蹈啦啦操突破了常规大学体育运动的局限,激发了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符合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指示要求。
本文将在以下围绕舞蹈啦啦操在大学女生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展开具体研究。
关键词:舞蹈啦啦操;大学女生;体育课程改革;作用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也是一项多人的集体项目。
这种舞蹈啦啦操的形式符合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体育学习需求,运用这种体育项目开展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其得到良好的身心素质与体育能力训练,而且能通过将其运用到女大学生体育教学之中,可以实现对大学女生体育课程的有效改革。
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思考有效的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出舞蹈啦啦操的教育教学价值,从而促使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
一、舞蹈啦啦操的起源与特点舞蹈啦啦操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通常认为舞蹈啦啦操最早的起源是西方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
舞蹈啦啦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传统,逐渐成为一项世界体育界中的重要运动项目。
舞蹈啦啦操是现代化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突破了传统体育项目、舞蹈项目的形式和内容,舞蹈啦啦操更像是将体育与舞蹈进行了结合。
舞蹈啦啦操走进了我国人民的视野,逐渐成为我国当下社会群众中一项重要的运动健身项目。
啦啦操运动对高中体育文化促进作用的分析张浩引言: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关键构成,也是促进校园文化不断发展的助推剂,有时还会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任务和活动,其实体育活动应该与文艺活动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文化的活力及创新性。
啦啦操运动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并且是建设体育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该项运动将体育与艺术融合起来,通过身体这一特殊语言来诠释运动,并将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肢体语言展现出来。
本文以此为重点,分析了啦啦操运动对高中体育文化产生的促进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推动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
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过程中应该以其空间环境为背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出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以及精神风貌,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建设良好的体育文化才能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啦啦操运动已经逐步进入高中校园,并且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一项新项目,长时间进行啦啦操运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提升自身情操,培养审美观念,并且就当前情况而言,啦啦操运动对高中体育文化建设产生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应该提高对啦啦操运动的关注度,充分发挥啦啦操运动对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1啦啦操运动的类型及其本质特点1.1啦啦操的类型根据动作内容及形式,啦啦操可以分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两种类型,其中舞蹈啦啦操不仅可以全面展现舞蹈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舞蹈啦啦操主要囊括彩球、高踢腿、爵士以及道具;而技巧、体操以及舞蹈动作综合表现则为技巧啦啦操。
根据目的又可以分为竞技啦啦操和大众啦啦操,前者是以获得比赛胜利为目的的高水平啦啦操项目,并且是以后者为基础衍生而来。
现阶段我国啦啦操比赛类型主要分为大奖、冠军、明星、分区、挑战以及总决赛等等。
1.2啦啦操的本质特点分析啦啦操不仅属于健美操的范畴,健身美体、陶冶人们情操的健身方式,同时还是一项具备集体性的运动项目,所以展现健与美已然成为啦啦操运动的重要表示,代表了人们对人体美的需求,同时还是体操、健美操、舞蹈以及音乐相融合的结果,通过独树一帜的风格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运动体验,也正是因为啦啦操的本质特点成为高中生青睐的主要原因。
研究与交流舞蹈啦啦操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作用的研究分析李树桦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摘要:舞蹈啦啦操运动自身不仅仅属于体育项目,更是一种教育手段,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充当着体育文化的载体和资源,舞蹈啦啦操以其独特魅力成为一项充满活力和市场潜力的新型健身娱乐项目而快速席卷全国,尤其是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
因此本文通过以舞蹈啦啦操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通过研究得出舞蹈啦啦操对于校园文化健身的积极作用,为今后促进校园文化的更好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舞蹈啦啦操;校园文化;作用一、舞蹈啦啦操运动的特点(一)时尚性和观赏性并存舞蹈啦啦操这个运动项目主要表现个人的独特色彩,参加此项运动的均为有自己风格的年轻人,给观赏的大众人群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符合现代人的时尚观赏特点,在年轻人的带领下队形的流动以及配合程度、服装等视觉效果给人一种享受的美感。
啦啦操表演过程中强调的是展示团体协作精神,也将更快、更高以及更强的体育精神表现出来。
在舞蹈啦啦操运动的集体成套动作中其规定的时间一般为1分30秒到2分15秒,需要动作整齐且一致,所以需要运动员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随着舞蹈啦啦操运动的不断发展,其运动员的运动技能也能够被得到有效的挖掘,所以其成套动作的变化过程、服装效果以及现场的氛围等构建成为了独有的时尚感和极具观赏性的运动项目。
(二)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啦啦操不同于健美操的是啦啦操的独特地方,舞蹈啦啦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项团队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蹈艺术,舞蹈啦啦操运动中分为很多种更具有代表性的是花球舞蹈啦啦操,其发力的特点是快、准、稳、狠,遵循杠杆发力原理,由36个手位构成,发力的过程中需要快速且低重心的进行;爵士舞蹈啦啦操融入芭蕾舞蹈元素,远端发力,更注重呼吸和延伸;街舞啦啦操融入街舞元素,但是和正统的街舞比,街舞啦啦操更注重的是团队的整齐性、动作的力度,而舞蹈啦啦操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在里面,可以是几种甚至多舞蹈种风格的融合,更考验教练的创编能力。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全民健身计划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教育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人才培养的标准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尽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新时代根正苗红的人才,而在高校的教育当中,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渠道,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啦啦操作为一种新的健身形式,正以全新的面孔走进校园文化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它的动作完美,融合了各种跑、跳、走、基本体操与健美操的律动、现代舞、体育舞蹈的腰跨动作,各种翻腾,空中人体抛接,站立及托举的空中造型,多种元素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大多数自古就能歌善舞,有着自己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倡导团队、活力、时尚三大元素的啦啦操运动,不仅多元化的表演让人目不暇接,更集团队协作、奋发向上、自信热情于一身,代表着激情热烈、朝气蓬勃的精神力量,非常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在高校内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成为了学生热爱的项目之一,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校园文化,本文试着探讨一下啦啦操运动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以更好的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推动啦啦操的普及和发展。
1、啦啦操的功能1.1、强身健体的功能这点毋庸置疑,啦啦操本身就作为一项运动项目,必定就会有着运动的功能,对人起着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的功效。
一个健康的人所应该具备的身体素质是具有良好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平衡性,灵敏性,柔韧性和协调性。
而啦啦操是一项有氧运动,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和强度下跳啦啦操,通过身体练习,能带动身体的各关节、韧带、以及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也进行律动,从而能够加强它们的运动负荷,对抑制体重的增加、体脂的改变等一些身体成份有很大作用,还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对人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都有很大提高作用,因此可以有效的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保证他们的青春和活力。
1.2、塑造形体美的功能啦啦操既然能够强身健体,保持人的体重,那么当然就能塑造人的体型,使人的体型保持健康之美,而很多人热爱啦啦操的锻炼,特别是对于一些女孩来说,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追求形体美。
那什么样的体型才能称之为上美呢?形体美应该包括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
如果先天的体形不太好看,是可以经过后天体育锻炼而改变的。
啦啦操的创编是根据生理学,解剖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理念的指导,而且通过人的实践证明,它的确能够有效的塑造人的形体。
当然形体美不只是人的外观的线条美,还应该表现在人的行走,站立的姿态上都是舒展,大方和富有生气的。
在自然而然中所表现出来的仪表风度,当然人的整体气质还要看人的内在文化素养,真正的一种内在美,只有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结合才是人追求的高层次美。
1.3、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人们享受发展的带来的好处之时,也加快了人们生活节奏,人们的压力也随之越多,各方面的压力都接踵而至,人们在长期的精神压力下就会萌发出许多心理问题,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当然也会引发很多的身体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而适当的体育运动对缓解人的精神压力有很大帮助,也能预防各种疾病。
啦啦操作为一项新起的运动项目,它动作优美,协调,还有优美的旋律和音乐的伴奏,人在投入这项运动时,自然的可以使人暂时的忘却烦恼,缓解精神压力。
在欢快的伴奏下,人们手舞足蹈,产生一种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心理,可以帮助练习者的心理回归平啦啦操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沈桃淑陈娟娟(凯里学院体育学院贵州凯里556011)摘要:啦啦操运动(Cheerleading)自2000年在我国开展至今,已成为风靡全国的一项体育文化活动。
它是一项集竞技性、娱乐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等多种特性为一体的新兴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性的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
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中开展啦啦操运动,不仅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发展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有效地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啦啦操高校体育文化少数民族地区作用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18)-10-ZQ基金项目:2016年凯里学院院级课题,课题编号:S1611。
作者简介:沈桃淑(1988-),女,湖南湘乡人,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陈娟娟(1985-),女,湖南邵阳人,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
8静,进入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以此调节人的不良情绪,愉悦身心,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另外,开展啦啦操活动需要很多人参与,这些人都来自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同学们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扩大了同学们的社交范围,提高了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人本来就是一种社交性的动物,人们只有在不断的交往中,相互学习和提高,才能满足他们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也就是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1.4、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啦啦操运动锻炼需要人有良好的耐性和自制力,顽强的意志力等心理品质,那么经常参加啦啦操锻炼的人,就容易培养这些良好的品质。
在促进人的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给人以美的熏陶,人的思想境界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2、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2.1、促进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应该占有一定比例,像贵州等地区,高校内少数民族文化的气息本就非常浓厚,而啦啦操的盛行,即与少数民族当地的舞蹈一样,具有观赏性,又有时代气息,具有很强的青春和活力,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丰富了校园的体育运动项目,带动体育热,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各种啦啦操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体育活动更加生机勃勃,同时就也丰富了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在编创啦啦操时,既可以采用一定的民族特色,又赋予时代的时尚特色,促进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碰撞和相互融合,使其更加吸引学生,也能增加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的了解,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促进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更好的发挥精神引领的作用。
2.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在整个国家的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它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也应该积极适应这种需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啦啦操虽然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但它不只是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他还在人的心理素质上,品格性格上,人际交往上都有很大帮助作用,能够培养人的健康心理品质,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如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的能力,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精神,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同学们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3、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高校虽然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的地方,但学生长期在校园中生活,除了学习活动,还有学习之外的业余时间,利用好业余时间对学生的教育和熏陶,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着底足轻重的作用。
而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和运动的占有很大比重,啦啦操具有群众性、艺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是校园体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爱,啦啦操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神,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学生可以随意的挑选自己喜欢的风格和类型来进行锻炼,并投入到不同风格中去实现自我锻炼,激发血学生的锻炼热情,活跃校园气氛,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既锻炼了他们除学习以外的能力,又能提升学习效果。
2.4、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学生通过啦啦操的锻炼,促进他们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意识,个性和品质,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而且啦啦操是体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运动,艺术性自然有利于审美的培养,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既可以充分展示自我,而且还能够感受美,享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从而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性。
3、结束语啦啦操作为体育和艺术的相结合的一项运动,它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起到很大帮助作用,它既符合少数民族地区能歌善舞的特色,又符合时代特色,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开放发展,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又能充分彰显出学生的青春与活泼,引起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1]郑华玲,吴晓鸣,江金泽,林长地,李霞.福建省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 (05).[2]刘河杉.啦啦操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式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34(02).[3]唐阳成.啦啦操运动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6).[4]丁辉.校园啦啦操运动的推广价值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06).[5]李育林,寇磊,王晓东.近5年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2(08).[6]王丽娟,吕万刚.我国体育院校啦啦操专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03).[7]陈丽妹.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自信心心理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06).[8]方奇,周建社.国际接轨背景下中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5).[9]胡娟娟.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1).[10]邱建钢.我国啦啦操项目市场化推广策略研究———以“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推广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06).[11]张庆如,张庆玲.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体育观察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年10月上PHYSICAL OBSERVATION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