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刚 一级建造师 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精讲通关(5) 1L410000 交换系统和其他通信网
- 格式:pdf
- 大小:398.74 KB
- 文档页数:6
1L411070通信电源系统1L411071通信电源系统的要求及供电方式一、通信电源系统要求通信设备对电源系统的要求:可靠、稳定、小型、高效。
电源系统应有完善的接地与防雷设施,具备可靠的过压和雷击防护功能,电源设备的金属壳体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通信电源设备及电源线应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层,绝缘层包括有足够大的绝缘电阻和绝缘强度;通信电源设备应具有保护与告警性能。
其他要求:1.必须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由交流电源供电时,交流电源设备一般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UPS)。
在直流供电系统,一般采用整流设备与电池并联浮充供电方式。
为了确保供电的可靠,还采用由两台以上的整流设备并联运行的方式。
【习题】在直流供电系统中,采用()的供电方式。
A.交流不间断电源B.柴油发电机后备C.整流设备与电池并联浮充D.双路市电【答案】C2.通信设备要求电源电压稳定,不能超过允许变化范围。
交流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是标志其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2007真题考点)。
直流电源的电压和杂音是标志其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2007)标志交流电源质量的重要指标有()。
A.电压B.电流C.频率D.杂音E.电容【答案】AC3.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应正常工作,且不对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
4.电源装置必须小型化、集成化,能适应通信电源的发展和扩容。
5.必须提高电源设备的效率,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太阳能电源和风力发电系统。
二、通信电源系统的供电方式:集中供电、分散供电、混合供电和一体化供电四种方式。
1.集中供电方式: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接地系统和集中监控系统组成。
通信局(站)一般分别由两条供电线路组成的交流供电系统和一套直流供电系统为局内所有负载供电。
交流供电系统属于一级供电。
2.分散供电方式:直流供电系统可分楼层设置,也可以按各通信系统设置多个直流供电系统。
但交流供电系统仍采用集中供电方式。
3.混合供电方式:在无人值守的光缆中继站、微波中继站、移动通信基站,通常采用交、直流与太阳能电源、风力电源组成的混合供电方式。
2024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通信与广电工程实务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使用前应检查各单体开路电压,若低于()或储存期已达到3~6个月,则应运用恒压限流法进行充电。
A.2.13B.2.23C.2.25D.2.5【答案】 A2、在6~9度抗震设防时,计算的螺栓直径超过( )时,设备顶部应采用联结构件支撑加固。
A.M8B.M10C.M12D.M14【答案】 C3、下列关于光缆接续的内容,正确的做法是()。
A.光纤接续时,现场采用熔接机监测接续质量,并记录接续损耗值B.光缆金属加强芯在接头盒内固定牢固,金属构件可靠连通C.预留在接头盒内光纤盘绕半径大于等于30mmD.带状光缆的光纤带应做“S”弯预留,以便维修【答案】 C4、最小边模抑制比是指在最坏的发射条件时,全调制下主纵模的平均光功率与最显著边模的光功率之比,其测试主要仪表为( )。
A.多波长计B.传输分析仪C.光谱分析仪D.光功率计【答案】 C5、塔顶放大器室外电源线为65米,防雷接地线安装正确的是()。
A.3点接地,接地线与电源线夹角10°B.3点接地,接地线与电源线夹角20°C.4点接地,接地线与电源线夹角10°D.4点接地,接地线与电源线夹角20°【答案】 C6、行车式悬吊装置使用灯具数量较少,调动灵活,布光速度快,与机械化灯具配套使用,操作十分简便,适合于在面积大于( )m2、顶棚高度大于8m的中、大型演播室使用。
A.100C.300D.400【答案】 D7、通信电源的交流供电系统不包括()。
A.交流配电屏B.高频开关电源C.燃油发电机D.UPS【答案】 B8、关于光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纤是光通信系统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传输媒质B.它由单根玻璃纤芯、紧靠纤芯的包层、一次涂覆层以及套塑保护层组成C.纤芯和包层由两种光学性能不同的介质构成,纤芯对光的折射率比包层的折射率低D.包在纤芯外围的覆盖层就像不透明的物质一样,防止了光线在穿插过程中从表面逸出【答案】 C9、仰角:地球站天线轴线方向应高于天际线( )。
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精讲讲义1L411000 通信与广电工程专业技术1L411010 通信网1L411011掌握通信网的构成考点(掌握):•通信网及其构成要素•通信网的类型及拓扑结构•通信网的基本结构一、通信网及其构成要素(一)通信网的作用1)用户使用通信网可以克服空间、时间等障碍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
2)通信网上任意两个用户间、设备间或一个用户和一个设备间均可进行信息的交换。
交换的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如话音、数据、图像等)、控制信息(如信令信息、路由信息等)和网络管理信息三类。
(二)通信网的构成要素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一个完整的通信网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软件设施则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通信网的硬件即构成通信网的设备,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和传输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
1.终端节点最常见的终端节点有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视频终端和PBX(程控交换机).(1)用户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将用户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系统传输的信号以及相应的反变换.(2)信令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产生和识别连接建立、业务管理等所需的控制信息。
2.交换节点交换节点是通信网的核心设备。
最常见的有电话交换机、分组交换机、路由器、转发器等。
交换节点负责集中、转发终端节点产生的用户信息,但它自己并不产生和使用这些信息。
主要功能有:(1) 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功能,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组成.(2)交换功能,通常由交换矩阵完成任意入线到出线的数据交换.(3)信令功能,负责呼叫控制和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
(4)其他控制功能,路由信息的更新和维护、计费、话务统计、维护管理等.3.业务节点最常见的业务节点有智能网中的业务控制节点(SCP)、智能外设、语音信箱系统,以及Internet 上的各种信息服务器等。
202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通信线路工程中,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项?A、光发射机B、光纤C、光接收机D、天线2、在广电工程中,卫星电视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不包括以下哪项?A、调制解调技术B、编码解码技术C、信号放大技术D、多路复用技术3、在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A、全员参与原则B、系统管理原则C、持续改进原则D、经济效益优先原则4、题干:通信管道施工中,用于保护管道免受外力损害的设施是:A. 管道支架B. 管道保温层C. 管道防腐层D. 管道保护套5、题干:在广电工程中,以下哪种设备不属于前端设备?A. 卫星接收机B. 模拟信号调制器C. 数字信号调制器D. 光纤放大器6、题干:在通信工程中,以下哪种测试方法不适用于光缆的施工质量控制?A. 耐压测试B. 局部放电测试C. 传输损耗测试D. 环境适应性测试7、通信线路工程中,下列哪种情况属于通信线路的故障类型?A、通信线路的弯曲度过大B、通信线路的绝缘性能下降C、通信线路的传输速率降低D、通信线路的安装位置不符合规定8、下列关于通信塔基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础施工前应先进行地质勘察,但不需要了解基础承载能力B、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完成,不得分段施工C、基础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避免施工机械在其上进行振动作业D、基础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通信塔的安装工作9、关于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天线安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天线安装位置应避开强电磁干扰源B、天线安装时应使用非导电材料固定C、天线安装高度应低于周围建筑物高度D、天线安装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调试和测试10、在通信工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光纤传输系统的组成部分?A. 光发射机B. 光接收机C. 光纤D. 光缆接头盒11、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实现电视信号的放大?A. 同轴放大器B. 光放大器C. 卫星接收器D. 信号调制器12、关于通信线路的敷设,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在敷设通信线路时,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线路交叉敷设B. 通信线路应采用直埋方式敷设C. 通信线路敷设时,应考虑线路的承载能力和抗干扰能力D. 在敷设通信线路时,应保证线路的接地良好13、题干:下列关于通信线路工程中光缆敷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1L411020光传输系统1L411021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一、光纤通信系统1.光纤通信系统由光发射机、光纤线路(包括光缆和光中继器)和光接收机组成。
2.光纤通信系统通常采用数字编码、强度调制、直接检波等技术。
强度调制就是在光端机发送端,通过调制器用电信号控制光源的发光强度,使光强度随信号电流线性变化(这里的光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光功率)。
直接检波是指在光端机接收端,用光电检测器直接检测光的有无,再转化为电信号。
二、光传输媒质(考试重点)1.光纤由单根玻璃纤芯、紧靠纤芯的包层、一次涂覆层(p70)以及套塑保护层组成。
纤芯和包层由两种光学性能不同的介质构成,内部的介质对光的折射率比环绕它的介质的折射率高,因此会发生光全反射现象。
2.光在光纤中传播,会产生信号的衰减和畸变,原因是光纤中存在损耗和色散(2009、2012真题考点)。
损耗和色散是光纤最重要的两个传输特性。
(1)光纤传输损耗:光纤自身的损耗主要有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2011真题考点)。
散射损耗是因为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或有缺陷、光纤表面畸变或粗糙造成的,主要包含瑞利散射损耗、非线性散射损耗和波导效应散射损耗。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还存在非自身原因的一些损耗,包括连接损耗、弯曲损耗和微弯损耗等。
(2014真题考点)(2012)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产生()会导致信号畸变。
A. 损耗B.色散C.折射D.反射【答案】B(2014)光纤通信系统中存在非光纤自身原因的损耗有()。
A.吸收性损耗B.非线性散射损耗C.微弯损耗D.瑞利散射损耗【答案】C(2)光纤传输色散:是光脉冲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不同模式,在传输时因速度不同(2015真题考点),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不同而引起的波形畸变,限制了通信容量和传输距离。
(2015) 光在光纤中传播会产生色散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
A.频率不同,光传播速度不同,传输频率展宽B.光纤的折射率不均匀C.光纤表面畸变或粗糙D.光纤材料有缺陷【答案】A三、光传输设备: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光中继器。
2021年一级建造师一本通《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1L410000通信与广电工程技术1L411000通信与广电工程专业技术1L411011现代通信网及其发展趋势一、现代通信网及其构成要素(一)通信网的概念通信网交换的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如语音、数据、图像等)、控制信息(如信令信息、路由信息等)和网络管理信息三类。
(二)通信网的构成要素硬件上看,通信网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传输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传输。
1.终端节点最常见的终端节点有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视频终端、智能终端和用户小交换机。
2.交换节点交换节点是通信网的核心设备,最常见的有电话交换机、分组交换机、路由器、转发器等。
3.业务节点最常见的业务节点有智能网中的业务控制节点(SCP)、智能外设、语音信箱系统,以及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服务器等。
4.传输系统硬件组成应包括: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传输系统一个主要的设计目标就是提高物理线路的使用效率。
二、现代通信网的功能和分类(二)通信网的分类1.按业务类型分:电话通信网(PSTN、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X.25、Internet、帧中继网)、广播电视网【对应着三网融合:电话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有线电视网】2.按空间距离和覆盖范围分:广域网、城域网、局城网3.按信号传输方式分: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4.按运营方式和服务对象分: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防空通信网、军事指挥网、遥感遥测网)5.按通信终端分: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三、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1.网络信道光纤化、容量宽带化2网络传输分组化、IP化3.接入宽带化、IP化、无线化4.三网融合:电话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有线电视网5.下一代网络泛指一个以IP为中心。
分组化的、分层的、开放的结构是下一代网络的显著特征。
SDN(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实现了控制功能和转发功能的分离,通过软件的方式可以使得网络的控制功能很容易地进行抽离和聚合。
1L411060其他通信网1L411061用户接入网类型及应用接入网是指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实施网络,也称为用户网。
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
可经由维护管理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其传送实体是线路设施和传递设施,可提供必要的传送承载能力,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不作处理。
接入方式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
【习题】接入网是由()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的。
A.业务节点接口和管理接口之间B.业务节点接口和业务节点接口接口之间C.用户网络接口和用户网络接口之间D.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答案】D—、接入网功能接入网处于通信网的末端,直接与用户连接,包括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端设备之间的所有实施设备与线路,含复用、交叉连接和传输功能。
(一)接入网的定界: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由三个接口来定界,即网络侧经业务节点接口(SNI )与业务节点(SN )相连;用户侧经用户网络接口(UNI )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 )相连。
图1L411061 接入网定界示意图(二)接入网的分层:接入网按垂直方向分解为电路层、传输通道层和传输媒质层三个独立的层次,其中每一层为其相邻的高阶层传送服务,同时又使用相邻的低阶层所提供的传送服务。
(三)接入网的功能:用户口功能(UPF )、业务口功能(SPF )、核心功能(CF )、传送功能(TF )和系统管理功能(2012、2013、2014真题考点)。
(2012,2013、2014)、接入网的功能包括下列()。
A.用户口功能B.业务口功能C.传送功能D.交换功能E.核心功能(CF )【答案】ABCE1.用户口功能:将UNI 的要求适配为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即将窄带和宽带接入业务进行A/D 转换和信令转换、UNI 的激活/去激活、UNI 承载通路/容量的处理、UNI 的测试和UPF 的维护及管理与控制。
2.业务口功能:将SNI 的要求适配为公共承载信道,并处理接入网管理系统中选择的信电信管理网(TMN ) 接入网(AN ) 业务节点(SN ) Q3 Q3 UNI SNI息。
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精讲通关主讲老师:张永刚1L420080通信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1L420081通信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一、质量事故的等级划分:重大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和一般质量事故。
二、质量事故的报告和现场保护(2009真题考点)(一)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和报告内容:质量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将事故主要情况上报主管部门和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遇有人身伤亡时应同时上报安全主管部门,并在48小时内提交质量事故的书面报告。
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建设、维护、设计、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单位名称;2.事故发生的简要过程、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算;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单位。
(二)现场保护要求: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三、质量事故的调查: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调查组,其他工程质量事故由通信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组织调查组到事故发生现场调查。
四、质量事故的处理(2009真题考点)(一)处理质量问题的单位:建设工程在竣工验收前,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管理、使用不合格器材等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修复。
所发生的费用由事故的责任方承担。
(二)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罚要求1.对于无证或超范围设计、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的,除追究设计、施工单位的责任外,还要追究建设单位的责任。
3.对于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警告、罚款,并由发证机关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
4.对造成质量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根据不同的质量事故等级,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记过处分,或分别给予不同数量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罚款要求【案例1L420081】背景:某通信工程公司于7月份通过投标承担了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市内通信管道的施工任务。
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精讲通关主讲老师:张永刚1L411050 交换系统1L411051交换系统分类及特点交换系统主要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系统。
一、电路交换(一)工作原理:必须经历建立电路阶段、传送数据或语音阶段和拆除电路阶段三个阶段,电路交换属于电路资源预分配系统,有空分交换和时分交换两种交换方式(2010真题考点)。
电路交换系统有()和时分交换两种方式。
(2010)A.分组交换B.报文交换C.空分交换D.帧中继交换【答案】C(二)电路交换的特点(2007真题考点):可提供一次性无间断信道。
当电路接通以后,形成类似于专线电路,不干预信息的传输,给用户提供了完全“透明”的信号通路。
通信时存在两个限制条件:首先,通信双方必须处于同时激活可用状态;其次,两个站之间的通信资源必须可用,且必须专用。
电路交换还有其他一些特点:1.呼叫建立时间长,并且存在呼损。
在通信双方所在的两节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信道所花的时间称为呼叫建立时间。
在电路建立过程中,若由于交换网繁忙等原因而使建立失败,对于交换网则要拆除已建立的部分电路,用户需要挂断重拨,这叫呼损。
2.对传送的信息不进行差错控制。
电路连通后提供给用户的是“透明通道”。
3.对通信信息不做任何处理,原封不动地传送。
延迟完全可以忽略。
它适用于实时、大批量、连续地数据传输。
4.线路利用率低。
5.通信用户间必须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通路。
6.实时性较好。
二、报文交换(一)报文交换的原理:又称为存储转发交换(2013真题考点)。
报文交换可以进行速率、码型的变换,具有差错控制措施,可以发送多目的地址的报文,过负荷时则会导致时延的增加。
以“存储-转发”方式传输数据信息的是:()。
(2013)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空分交换D.时分交换【答案】B三、分组交换(一)分组交换原理:采用了报文交换的“存储一转发”技术。
分组交换是将用户要传送的信息分割为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中有一个分组头,含有可供选路的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节点对所收到的各个分组分别处理,按其中的选路信息选择去向,以发送到能到达目的地的下一个交换节点。
(二)分组交换方式:分组交换可提供虚电路方式与数据报方式两种服务方式。
(三)分组交换的特点1.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1)信息的传输时延较小,而且变化不大,能较好地满交互型通信的实时性要求。
(2)易于实现链路的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
(3)容易建立灵活的通信环境,便于在传输速率、信息格式、编码类型、词步方式以及通信规程等方面都不相同的数据终端之间实现互通。
(4)可靠性高。
便于实现差错控制,降低了误码率。
(5)经济性好。
提高了利用率,降低了通信的费用。
2.分组交换的主要缺点(1)网络附加的信息较多,影响了分组交换的传输效率。
(2)实现技术复杂。
交换机要对各种类型的分组进行分析处理。
(四)软交换(分组交换的应用之一):软交换是一种提供呼叫控制功能的软件实体,是在IP电话基础上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它采用分组交换作为其业务统一承载平台。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
软交换技术是NGN 中语音部分即下一代电话业务网中的核心技术。
1L411052电路交换设备的功能及构成一、电话交换机的任务、功能及组成(一)电话交换机的任务及功能:呼叫检出、接收被叫号码、对被叫进行忙闲测试、向被叫振铃、向主叫送回铃音、被叫应答,接通话路、双方通话,及时发现话终、进行拆线,使话路复原。
(二)电话交换机系统构成:通话的话路系统和连接话路的控制系统(2009真题考点)构成。
交换机系统由进行通话的话路系统和连接话路的()构成。
(2009)A.管理系统B.监测系统C.计费系统D.控制系统【答案】D1.话路系统包括用户电路、设备、交换网络、出中继器、入中继器、绳路及具有监视功能的信号。
话路系统的构成方式有空分方式和时分方式两种。
空分方式传送模拟信号,时分方式传送数字信号。
2.控制系统包括译码、忙闲测试、路由选择、链路选试、驱动控制、计费等设备。
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有布线逻辑控制方式(简称布控方式)和存储程序控制方式(简称程控方式)。
二、程控数字交换机功能: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特点是将程控、时分、数字技术融合在一起。
(一)程控数字交换原理数字交换实质上就是把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进行搬移。
数字交换网络由时间(T)接线器和空间(S)接线器组成,能够将任何输入PCM复用线上的任一时隙交换到任何输出PCM复用线上的任一时隙中去。
采用时间(T)型接线器,可以在同一条PCM 总线的不同时隙之间进行交换;采用空间(S)型接线器,可以在不同PCM总线的同一时隙之间进行交换;采用TST或STS型交换网络,可以在不同PCM总线的不同时隙之间进行交换。
(二)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包含检测终端状态、收集终端信息和向终端传送信息的信令与终端接口功能,交换接续功能和控制功能。
三、程控数字交换机构成(一)硬件系统:话路系统、控制系统、外围设备组成。
1.话路系统:由用户模块(2007真题考点)、远端用户模块、选组级(数字交换网络)、各种中继接口、信号部件等组成。
用户模块是模拟用户终端与数字交换网络(选组级)之间的接口电路,由用户电路和用户集线器组成。
用户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用户线提供接口设备,将用户话机的模拟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每个用户所发出的较小的呼叫话务量进行集中,然后送到数字交换网络,从而提高用户级和数字交换网络之间链路的利用率。
2.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为三级:第一级:电话外设控制级,它对靠近交换网络及其他电话外设部分进行控制。
第二级:呼叫处理控制级,它是整个交换机的核心,是将第一级送来的信息在这里分析、处理,又通过第一级发送命令来控制交换机的路由接续或复原。
这一级的控制部分有较强的智能性,称为存储程序控制。
第三级:维护测试级,用于操作维护和测试,包括人一机通信功能。
这一级要求更强的智能性,所以需要很多的软件控制。
1L411053分组交换技术的应用及特点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
常用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X.25分组交换: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给用户提供低速数据业务的数据通信网。
X.25建议是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之间的接口协议,它使得不同的数据终端设备能接入不同的分组交换网。
二、帧中继(一)帧中继技术特点:帧中继是分组交换网的升级换代技术。
与X.25协议相比,帧中继仅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不再进行逐段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在使用简化分组交换传输协议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以帧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与交换。
同X.25分组交换技术相比,它具有下列特点:1.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2.传输速率快。
3.费用低廉。
4.兼容性好。
5.组网功能强。
三、异步传输模式(ATM)1.ATM在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优点的同时,克服了电路交换方式中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分组交换方式信息时延大和抖动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效率。
四、路由器(一)应用1.路由器是网络层的互联设备,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在网络层将数据包进行存储转发。
它只接收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
路由器是连接IP 网的核心设备。
2.路由器主要用于网络连接,进行过滤、转发、优先、复用、加密、压缩等数据处理,以及配置管理、容错管理和性能管理等。
3.路由器的功能分为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通道功能(2009真题考点)。
数据通道功能用于完成每一个到达分组的转发处理,包括路由查表、向输出端传送分组和输出分组调度;控制通道功能用于系统的配置、管理及路由表维护。
路由器具有数据通道功能和()通道功能。
(2009)A.管理B.检测C.控制D.维护【答案】C(二)路由器组成及分类2.由于应用场合的不同,路由器可分为骨干路由器、企业路由器和接入路由器。
骨干路由器用于连接各企业网;企业路由器用于互连大量的端系统;接入路由器用于传统方式连接拨号用户。
1L411060 其他通信网1L411061用户接人网类型及应用接入网是指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实施网络,也称为用户网。
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
接入方式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
—、接入网功能接入网处于通信网的末端,直接与用户连接。
它包括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端设备之间的所有实施设备与线路,可含复用、交叉连接和传输功能。
(一)接入网的定界: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由三个接口来定界,即网络侧经业务节点接口(SNI)与业务节点(SN)相连;用户侧经用户网络接口(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
(二)接入网的分层:接入网按垂直方向分解为电路层、传输通道层和传输媒质层三个独立的层次,其中每一层为其相邻的高阶层传送服务,同时又使用相邻的低阶层所提供的传送服务。
(三)接入网的功能:用户口功能(UPF)、业务口功能(SPF)、核心功能(CF)、传送功能(TF)和系统管理功能(2012、2013真题考点)。
接入网的功能不包括下列()。
(2012)A.用户口功能B.业务口功能C.传送功能D.交换功能【答案】D二、有线接入网:有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混合光纤/ 同轴电缆(HFC )接入网三类。
(一)铜线接入网:使用了数字用户线(DSL)技术,以解决高速率数字信号在铜缆用户线上的传输问题。
常用的DSL技术有高速率数字用户线(HDSL)和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
1.高速率数字用户线(HDSL)技术采用了回波抵消和自适应均衡技术,延长基群信号传输距离。
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对用户线路的质量差异有较强的适应性。
2.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可以在一对普通电话线上传送电话业务的同时,向用户单向提供1.5〜6Mbit/s速率的业务,并带有反向低速数字控制信道,而且,ADSL的不对称结构避免了HDSL方式的近端串音,从而延长了用户线的通信距离。
(二)光纤接入网(三)混合光纤/ 同轴电缆(HFC)接入网1.混合光纤/ 同轴电缆接入网是一种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传输技术、同轴电缆和光缆技术、射频技术、高度分布式智能型的接入网络,是通信网和CATV网相结合的产物。
2.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接入网可以简单归纳为窄带无源光网络(PON)+HFC混合接入、数字环路载波(DLC)+单向HFC混合接入和有线+无线混合接入三种方式。
三、无线接入网(一)固定无线接入(二)移动无线接入:用户终端移动的无线接入有蜂窝通信网、移动卫星通信网和个人通信网(2009真题考点)3种类型。
用户终端移动的无线接入有()和个人通信网。
(2009)A.计算机网B.互联网C.专用通信网D.蜂窝通信网E.移动卫星通信网【答案】DE1L411062数字数据网的构成及应用数字数据网(DDN)传输媒介有光缆、数字微波、卫星信道,用户端可用普通的电缆和双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