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结构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7
楷书结构36诀楷书结构是指楷书字形的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
它是书法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准确掌握楷书结构对于书法的美观与准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将列举36个楷书结构的诀窍,并给出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一、古体胆胆(dǎn),在造诣书法的书家中是一道必修课,先人有云,书法70%靠胆量,胆量愈大,气势愈豪,作品表现力愈强。
临古体胆,先要脱离现代写意,沉下心来,临其玩乐一番。
最后再创作。
参考内容:参照古代名家的楷书作品,如东汉王羲之《兰亭序》,唐代欧阳询、颜真卿的作品等。
二、大理张大理张即纸张,纸张大小比例要协调。
张里面的字体千万不能大而管且乡小。
若大了会显手劲大而不灵活,小了怎么写也会显杂乱。
参考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纸张,可以是宣纸、毛笔纸等。
纸张的质量要好,纸张大小可以根据自己习惯选择。
三、人骨立古人认为一个字写得好,是要看其骨骼的整齐美观。
如何写出好看的人骨立?要多学杨七郎的《怀素送骨》、夏令庵朱骏传的《赵孟坚行礼图》,尽量了解古代人物的骨体构造。
参考内容:学习观察人物的骨骼结构,尤其是头部、四肢的骨架位置。
可以参考古代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从中得到启发。
四、状斜正写楷书要求有一定的斜度,但也不可太斜,要力求字体稳定,字形不偏不倚。
参考内容:学习观察现实中的楷书作品,如书法家的作品或者书法教材中的范字等。
五、飞扬首楷书的首笔势要饱满,有一定的起扬,能够突出整个字的笔劲,给人以一种挺拔的感觉。
参考内容:借鉴写草书时对字首写出刚劲的笔画特点,加入楷书的书写中。
六、清浑规楷书的字形要清晰明了,筆势劲道,不可随意模糊。
参考内容:多练习书写楷书,保持书写的规范性和清晰度。
七、字间空楷书的字与字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大小适当。
参考内容:观察现实中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研究字与字之间的间隙关系。
八、矩形雅楷书的字形要力求方正,保持一定的矩形感,让字形显得稳定而雅观。
参考内容:研究古代楷书作品中的字形结构,如明代的文徵明《念奴娇·赤壁怀古》,秦观《浣溪沙》,了解古代楷书的字形特点。
楷书结构10大规律楷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它以其端庄、秀丽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楷书结构有着一定的规律,下面将介绍楷书结构的10大规律。
第一大规律:平衡对称楷书结构注重平衡对称,左右对称、上下对称都是其中的基本要求。
每个字的结构都要求左右结构对称,上下结构平衡,形成整体的和谐美感。
第二大规律:笔画有序楷书的笔画要有一定的顺序和次序。
每个字的笔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书写,不能乱七八糟地乱涂乱写。
只有按照规定的笔画顺序,才能书写出端庄秀美的楷书字体。
第三大规律:结构分明楷书的结构要分明,每个部分都要清晰可辨。
每个字的横、竖、撇、捺等部分要有明确的划分,形成清晰的结构,避免模糊不清。
第四大规律:勾勒有度楷书的勾勒要有度,不能过于生硬,也不能过于柔弱。
勾勒的力度要适中,要有起承转合的节奏感,使字体更加流畅自然。
第五大规律:线条流畅楷书的线条要流畅自然,不能有生硬的拐弯和颠簸。
每个笔画的线条要流畅连接,形成整体上的和谐统一。
第六大规律:形状规整楷书的字形要规整,每个笔画要有明确的形状。
每个字的形状要符合规范,不能有变形或变形过大的情况。
第七大规律:字间空白楷书的字间要有适当的空白,不能过于拥挤。
每个字之间要保留一定的空白,使得整体布局更加舒展。
第八大规律:字体比例楷书的字体比例要协调,上下左右各个部分的比例要适宜。
每个字的上下左右各个部分的比例要协调一致,不能有明显的不协调现象。
第九大规律:字形变化楷书的字形变化要有节制,不能过于夸张。
每个字的字形变化要适中,不能过于夸张或过于平淡。
第十大规律:个性鲜明楷书的每个字都要有个性,不能毫无特点。
每个字都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体现出书法家的风格和特点。
总结:楷书结构有着以上10大规律,这些规律是保证楷书书写规范、美观的基本要求。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律,才能书写出优美的楷书字体。
希望广大书法爱好者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楷书书写水平,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书法文化。
书法知识:楷书结构口诀书法学问:楷书结构口诀楷书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字体风格,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特别常见的。
现如今,一个精致的楷书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观赏力量。
书法学问:楷书结构口诀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
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例字:田、白、回、向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
斜笔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例字:五、古、直、质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
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例字:喜、吾、娄、安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
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例字:会、合、金、命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
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例字:天、父、文、支6、原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
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例字:主、王、生、正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
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例字:易、母、力、乃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
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例字:丕、互、立、并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
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例字:页、自、因、固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
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例字:木、米、朱、未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
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例字:染、粟、架、桑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
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例字:乙、已、包、乞13、划少本单薄,粗大不减容。
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
例字:卜、了、月、土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
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例字:兼、煎、兴、羔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
上点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例字:冷、次、洪、海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
方向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例字:亦、赤、然、点16、马齿最难写,斜中要有正。
上部为基点,下部对正中。
例字:马、鸟、焉、为17、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
左右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例字:伊、侈、使、便18、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
为使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例字:川、升、卯、邦19、天覆天要大,掩盖宜于严。
万象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楷书结体规律
楷书结体规律是指楷书字形的收笔方式和笔画的组织方式。
楷书
结体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整齐划一:楷书的笔画要整齐划一,每一笔的粗细和长度都
要协调统一。
2. 竖线为主:楷书中的竖线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竖线的形态
和结尾尤为重要,竖线的结尾应该均匀平稳,既不要太尖也不能太圆。
3. 横平竖直:横线和竖线在楷书中很重要,它们的长度和形态
要符合规范,必须横平竖直,不能歪斜。
4. 折线圆润:折线是指斜线、弯曲线等,这些线条不能过于生硬,要画得圆润流畅,尤其是转弯处要处理好。
5. 点画规矩:楷书中的点画也要准确规矩,点要轻轻一点、画
要略微用力,点和画的关系也要注意,点要刚好落在画的末端。
综上所述,楷书结体规律是一个高度严谨的系统,需要细心认真
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楷书字体的基本结构和规范要求楷书字体作为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以其端庄大气、遒劲有力的笔画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要学习和掌握楷书字体的基本结构和规范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基本结构楷书字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字形结构和笔画结构两个方面。
1. 字形结构楷书字形通常由偏旁部首和字根构成。
通过偏旁部首的背后和字根的搭配运用,形成了构图合理、平衡美观的字体形态。
2. 笔画结构楷书字体的笔画结构主要包括横、竖、撇、捺、点五种基本笔画。
这些笔画的顺序、顺势、力度等十分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汉字。
二、规范要求要写出规范的楷书字体,有以下几个要求需要遵守。
1. 笔画简洁有力楷书字体的魅力在于它的遒劲有力。
书写时要注意每个笔画的长度和粗细,力度要饱满均匀,避免出现过长过短、过细过粗的情况。
2. 结构均衡美观楷书字体的结构要求平衡美观,各部分之间要协调和谐。
在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的对称性和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倾斜、歪曲等问题。
3. 顺势而为楷书字体的笔画书写要顺势而为,要根据字形的特点和结构要求来使用正确的笔画顺序,使每个笔画自然流畅、有序衔接,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4. 点画精细、端正书写楷书字体时,要注重点画的精细和端正。
比如点的大小、捺的弯曲度、撇的起笔和终笔等细节,都要注意细腻准确,力求达到规范要求。
5. 保持整洁美观楷书字体书写时,要注重整洁美观。
每个笔画和结构之间要有适当的间距,字与字之间要保持相对的平衡和协调。
同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整体排列,使整篇作品看起来统一而不杂乱。
总之,学习和掌握楷书字体的基本结构和规范要求需要反复练习和不断的磨砺。
通过认真揣摩优秀的楷书字帖和名家作品,结合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相信每个人都能够逐渐掌握楷书字体的艺术技巧,写出规范、美观的楷书字作品。
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20个楷书结体规律口诀很多喜欢写字的人,不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希望能有一套实用的结体规律口诀。
口诀的好处很明显,可以把复杂的事情用简单的话说明白,能让事情做起来更简单,更高效,而且容易记忆。
简言之,好的规律口诀,通俗易懂,用好了能事半功倍。
在此我总结了20个实用的楷书结体规律口诀。
这些口诀契合了我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楷书四大结体规律,既简单又实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横折钩左下方如果是“空”的或者没有长的竖向笔画时,则横折钩的竖要左斜,让作为支点的“钩”左移,更靠近字的重心,看起来才更平稳。
也就是说,斜中求正,这是重心平稳的一种处理方式。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横画在字的最底下时,其左低右高的斜度要小。
斜度稍微一大,看起来就会显得重心不稳。
这条规律,适用于所有场景。
不论是长横、中横、短横,都是按此来处理的,没有例外。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横画遇到竖弯钩或者斜钩时,横画斜度可适当大一些。
比如,写“七、也、毛、成、戈”,都可把横画扛肩处理得大一些。
其他情况下,横画扛肩写小点就行。
如上图。
七字,竖弯钩的形态是固定的,它整体上是一个从左上到右下的一个线段(b线段),基于此,将横画的斜度写得稍大一些(a线段),呈一个从右上到左下的线段,它可以平衡竖弯钩的斜势,在视觉上看起来更显稳定。
支撑杆让小树更稳定同样的,戈字也是这样的情况。
横画斜度稍大些,能平衡斜钩的斜势,使字看起来更显稳定。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字中的多个横向笔画,大致都可按平行等距的原则来处理。
这其实是遵循布白均匀的原则。
需要强调的是,当横画之间夹有点、小撇之类的时候,横画间距要适当大一些,因为整体上也要“布白均匀”,如“音”字。
另外,当字的底部是“口”时,口的高度一般比上部的横间距稍大一点,就是说在布白均匀的基础上稍作调整,达到上紧下松的效果,比如“吾,吉”。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另外,当字中有多个竖向笔画时,其间距大多也能按照“等距”来处理,但不一定“平行”,如“而,用,川,前”。
楷书结构30 法1.. 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 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
横向右上斜5 -- 10 度,在书法上叫“ 取斜势”。
“ 竖直” 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如下图:2.. 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如下图:3.. 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如下图:4.. 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 地载”。
如下图:5.. 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 天覆”。
6.. 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 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 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细,右竖长而粗。
9.. 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
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 左小上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11.. 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 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13.. 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 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15.. 左右对称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16.. 左下、左上包围,内部稍偏右左上包围或左下包围时,内部结构宜稍偏右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7.. 右上包围,内部稍偏左右上包围,内部结构单位宜稍偏左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8.. 撇低捺高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这也与取斜势有关。
19.. 空档均匀有多横或多竖排列时,尽量使上下或左右各个空档均匀。
20.. 钩对中心弯钩和横折斜钩,其钩尖的顿笔位置对准或接近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为佳。
楷书要点和技巧有:1.线条方面:小楷书法以“清、腴”为贵。
“清”是指线条必须洁净而不混浊。
小楷的书写不是大楷的缩小版,要体现出小中见大,又要处处显现大字的技巧和功力,点画要峻利,字里行间要洁净,线条不允许臃肿,也不允许墨渣渗出。
2.结构方面:小楷字形结构以“宽绰“为贵。
古人说,大字难以结密,小字难以宽绰。
3.执笔方法:写小楷时执笔不宜过高,大概离笔头约一寸左右合适。
书写时腕宜平,掌宜竖(即肘腕部平桌面,腕能挺起则手掌微微竖起,与纸面保持一个斜直角度)。
腕平掌竖则锋容易正,锋正则四面势全。
执笔不宜过紧,以指端贴管,因为指端处感觉灵敏。
执笔浅则掌自然虚,掌虚则运动适意,无窒碍之势。
4.发笔技巧:写楷书时发笔逆入时速度要快,如惊蛇之入草;逆入作点后调锋时宜慢一些,所谓"迟回不进,以成藏头护尾之势"。
5.运笔技巧:笔与笔交换过渡时要快,所谓"过贵乎疾";钩法要快,蹲锋得势而出,所谓" 峻快以如锥”,快则力聚锋尖。
捺法宜抑扬顿挫,一波而三折,所谓"不徐不疾,欲卷复驻,得意徐乃出之"。
短撇要快,锐而且速,如鸟之啄物,所谓"仓皇而疾掩"。
挑法宜迟,仰笔锋,轻抬而进,所谓"贵乎迟留"。
长撇宜悠扬,贵险而劲,意欲婉转流畅,笔力送到而势有余韵。
悬针宜徐,徐则意足而态有余妍。
垂露宜疾,疾则力劲而笔能复逆。
点贵乎重,其势如高峰之坠石。
至于长画中间之走笔当视其情况而定,或逆势涩进,而中截略细。
毫内墨饱时用笔可略快,毫中墨少时用笔可略慢。
总的来说,写好楷书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摸索。
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各种技巧和方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楷书结构九十二法楷书,是中国书法中最为经典、规范的一种字体。
其结构之严谨、构造之严密,为后人所推崇和学习。
楷书的结构有着九十二法,这些法则对于书写楷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楷书结构九十二法,并探讨其在书写中的实际应用。
一、魁健勇毅法楷书的结构应该魁健勇毅,字形挺拔有力。
笔画要有力度,线条要有韵律感。
横、竖、撇、捺等各种笔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力度,以展现楷书的气势和刚劲。
二、章法称法度法楷书的结构要有章法,行列有序。
每个字和每行字之间的间隔要有有序的规划,使整篇书写看起来和谐美观。
行与行之间,字与字之间的间隔要适中,使得字与字之间的平衡感更加明显。
三、五行正气法在书写楷书时,要注意五行正气法。
这是指笔画方向在排列上的规律性。
楷书的方块部分一般为五行排列,上面注重左右、下面注重上下,给人以稳重之感。
四、宽容无私法楷书在结构上要宽容无私,笔画要给予相应的空间。
每个笔画都要有一定的宽度,不能过于狭窄。
这样可以营造出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五、对称协调法楷书的结构要具备对称协调的美感。
每个字的左右字形、上下字形要对称协调,整体上显得匀称和谐。
六、平稳平直法楷书的结构要平稳平直,线条流畅。
不可出现过多的起伏和曲折,以保持整篇书写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七、约艰中和法在书写楷书时,要注重约艰中和的原则。
书写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力度和速度,但也不能过于刻意。
约束和自由要相互结合,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八、近远错位法楷书的结构中,近远错位是一种美学手法。
在字与字之间以及字体的大小上,适当错位可以产生层次感和空间感。
九、重轻畅慢法楷书的结构要重视轻重畅慢的变化。
不同笔画的力度和速度要有所区别,以展现字体的韵律和节奏感。
十、上下均匀法楷书的结构上下要均匀,注重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和平衡。
上下部分不可相差过大,保持整篇的平衡感。
十一、长短齐整法楷书的结构要求字形的长短要齐整,线条的长度要一致。
同一个字的各个笔画之间要保持一致性,以增加整体书写的稳定性。
楷书结构七十二口诀面向儿童的文章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楷书结构七十二口诀!你们知道吗,写好楷书就像搭积木一样,要把每个部分都放对位置,才能搭出漂亮的房子。
这七十二口诀就是帮助我们搭好“楷书房子”的小秘诀。
比如说“横平竖直”这个口诀,就像我们走路要走得直直的,横要写得平平的。
想象一下,如果横歪歪扭扭的,就像小路上有很多石头,会让人走得不舒服。
再比如“上紧下松”,就像我们穿衣服,上面要穿得整齐紧凑,下面的裤子可以宽松一点,这样才好看。
写字也是这样,上面的部分紧凑,下面宽松,字就漂亮啦。
还有“左小右大”,这就像我们和小伙伴一起走路,小个子的走左边,大个子的走右边,这样才协调。
小朋友们,只要记住这些口诀,多多练习,你们一定能写出漂亮的楷书!面向青少年的文章同学们,楷书结构七十二口诀可是书法世界里的宝藏秘籍!想象一下,每次写楷书的时候,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设计的布局。
这七十二口诀就是我们的指南,能让我们的字变得超级棒!比如说“重心平稳”,就像我们骑自行车,如果重心不稳,肯定会摔倒。
写字也是,如果字的重心不稳,看起来就会东倒西歪。
“比例协调”这个口诀也很重要。
就像我们做值日分组,如果男生太多女生太少,或者反过来,都不协调。
写字的时候,各个部分的大小比例也要合适。
“穿插避让”就更有趣啦!好比我们在教室里,同学的桌子椅子相互让一让,大家才有足够的空间。
写字的时候,笔画之间也要懂得互相避让,这样字才不会挤在一起。
同学们,好好运用这些口诀,让我们的楷书在纸上大放异彩!面向成年人的文章朋友们,楷书结构七十二口诀,那可是书法修行路上的真经!咱们工作、生活中,常常需要写字,写一手漂亮的楷书能给自己加分不少。
这七十二口诀就是让我们字变美的魔法。
你看“疏密得当”这一口诀。
好比我们布置房间,东西放得太密了显得拥挤,太疏了又显得空荡荡。
写字时笔画的疏密安排合理,字才美观。
“向背分明”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面对面友好交流,有的背靠背保持独立。
楷书的结构技巧结构就是结字,它是专门研究点画与点画之间的搭配方法的。
楷书更注重结构之美。
它类似一个人的躯体,每个字中的点画位置安排得是否妥当,很像一个人的五官与肢体是不是匀称协调;结字中的奇正变化,与人在立、行、奔、舞时既姿态优美而又重心平稳非常相似。
所以,研究楷书结构可以参考联想人体的造型比例,如立七、坐五、盘三半、三停五眼等。
楷书的结构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
如结字中的奇与正、疏与密、宾与主、虚与实等两个对立面有机并协调地组合在字的统一体中。
细读历代名家楷书碑帖,你会看到,尽管法书风格有别,但无不严谨中露自然情趣,平正中存险绝之姿,匀称中呈跌宕之状,端庄里含流动之态。
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管束的结果。
楷书结构尽管千变万化,但也有基本规律可循。
它的要点是:(1)重心平稳。
楷书要求每个字都要达到立得稳定、站得牢固、重心平稳。
怎样达到这个要求呢?那就需要围绕中心去安排笔画,并注意笔画之间的避就和穿插,以造成八面拱心的态势。
(2)疏密有致。
字的点画有多有少,安排结构时就要考虑到点画以外的空白处,即所谓“计白当黑”。
对笔画繁多、茂密的字,点画要写得清瘦些,排列要均匀,空白大体相等,互不干扰触犯;对笔画孤单稀疏的字,要写得粗肥些,并让点画之间顾盼生情,力求精神饱满,形神凝聚。
(3)方正为本。
方正是楷书的基本形态,横平竖直,力求平正,是初学书法的起码要求。
但也不能机械地理解和应用,把字写得前后齐平,状如算字,便不是书。
正确的做法是,要以平正为基点去追求变化,又于变化中求取平正。
正所谓“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接下来我把结构的几种类型分别叙述如下:一、独体结构(1)平正一字当中有一画写得较长,这是主笔,其余的点画是副笔。
主笔是决定一个字重心平稳的关键之笔。
主笔如果写不好,其余的笔画就没有依附。
这类字以长横为主笔,竖画为主干。
横平竖直,结构匀称、安稳。
100_6240.jpg(2)偏侧左偏之类的字多为险势,横画不平,能否平稳的关键在于最后一笔。
100_6242.jpg100_6243.jpg(3)宽大笔画较多的字,应写得宽大些;另外,对笔画虽然少但笔势舒展的字,也要写得宽大点。
不同的是笔画多的字要瘦挺,笔画少的字要粗肥,形状宽大结体紧密才不至于松散。
100_6244.jpg下载附件(133.44 KB)100_6245.jpg(4)短小这一类字比较少。
笔画少而有不须放纵的字,不要写得太大,矮小的字笔画要写得粗肥,结构力求精悍,形体虽小,其势也要宽绰舒展。
100_6246.jpg(5)长瘦连横或者以竖画取势的字,横画短的要分布均匀,竖正勿歪,应写得瘦长、挺拔而清秀。
两边的直画对称呼应,左边为宾。
右边为主,左稍细短而右稍粗长,或作相背状,或作垂正状。
竖画长形窄瘦的字,竖画要正而不歪,以确保字型的端正与重心的平稳。
100_6247.jpg(6)疏单形疏势单,画少笔简,要表现笔势的贯通与呼应,结构要精练,笔画不要过短,要求骨劲肉丰,势足而精神饱满。
100_6248.jpg(7)正方肩齐足平,形体方正,两边对称的字,左边的竖画宜轻,右边的竖画宜重,笔画之间要布白均匀,内里相称。
形状比较矮小的字,矮方形外框上开下合,于端庄中求灵活自然。
高方形的要边竖垂正,以求重心平稳。
100_6249.jpg下载附件(53.94 KB)100_6250.jpg(8)浑圆对四周笔画均衡取势成浑圆形的字,要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力求匀称,横平竖直,两相对称,以保重心稳定。
100_6251.jpg二、上下结构(1)天覆与上宽天覆势平,盖尽其下,上宽下窄应左右对称,力量均衡,横平竖直重心端正。
上宽者左右取势,下窄者纵向取势,上面笔画宜轻,下面笔画宜重,力求平稳。
100_6252.jpg(2)地载与下宽地载者下横粗重,上面画轻,下画要承载起上面。
下横呈下俯之形,更显重心平稳。
上窄下宽者,上画宜重而下画宜轻,以求上下平衡。
100_6291.jpg(3)两段与浑圆两段者,上下占格均等,或上宽下窄,或上窄下宽,两边对称均衡,上下才能平稳。
浑圆形,四周笔画皆须匀停,两边对称上下稳定。
100_6254.jpg(4)中正与错落中正者,上面字首或用点画或用竖画,都要与下面的竖画垂直对正,并写在正中。
左右对称呼应,上下方能平稳,重心自然端正。
错落形的字,在上部位置偏左,在下部位置右挪,上下不在一个垂直轴心上,但要把握好尺度,过之易失平稳。
应错落多变,化呆痴为生动。
100_6290.jpg下载附件(65.95 KB)100_6289.jpg(5)三停与高长三停即上中下结构,三部分所占位置均等。
三停的字横向笔画繁多,应取纵势,使起字形高长,但是三部分必须压缩其纵向笔画让其横向舒展,不然字形就会由于过分高长而失态。
100_6257.jpg(6)中宽与中窄三停的字,无论是上下阔,中间窄,还是上下窄而中间阔,都要取其自然开合的形势,于法度中求其变化。
三者皆须平稳,左右对称均衡,以求平稳。
100_6259.jpg(7)让横与断横让横,横画重复的字要排列均匀,长短参差,形态各异。
让横取势多在中腰部位,左右对称力求平稳。
断横,左右二横虽中断,则相互对平呈笔断意连之态。
不可错落,不然会影响重心的安稳。
100_6260.jpg(8)复繁与宽大复繁者字形宜宽大,用笔清而瘦,笔画挺劲,使之清朗而不拥挤,布白均匀。
字大其精神凝聚、形不松散,各部位开合自然各得其所。
部首并重者,须调整其笔画长短宽窄,避密插疏,和谐融洽,紧凑而不拥挤。
100_6288.jpg三、左右结构(1)平分与三均平分者,左右形窄体瘦占地均等,组合紧凑不要支离,成为一个整体;两边的偏旁部首,上面要齐平而下面的笔画要参差不整,左横倾斜,右横势平,于规矩中求自然,左右力求平衡匀称。
三均,即左中右结构。
三者纵向取势形体狭窄,占地均等,中间要正,组合一体,紧凑而不拥挤。
100_6287.jpg(2)左占与让左偏旁部位在右边的字,画简形窄为宾,应让其左;左画较繁形稍宽为其主,多占地步,右简画宜粗,左繁画宜瘦,令其左右均衡。
100_6264.jpg(3)左占与让右偏旁部首在左边的字,画少形窄为宾,应让其右;右画繁形宽应为其主,多占地步,左画粗,右画瘦,力求两边均衡。
100_6265.jpg下载附件(125.71 KB)100_6266.jpg(4)中占与边占中间为主,应中宽占其地步,左右汗衬托相望之意,中繁画轻,边简画重。
左右占地步中间窄者,应务其正两侧繁简肥瘦,力求轻重平衡。
100_6267.jpg(5)让竖与断竖左右两竖画并立者,左为宾而右为主,让其右竖纵向伸展取势,其字精神顿时显露。
竖画中断者,应垂直而端正,有笔断意连之势,若错落势必重心不稳。
100_6268.jpg(6)疏密与肥瘦画简形疏的作部首,用笔宜粗肥,另一偏旁画繁形密,用笔宜轻瘦,肥者可令疏为密,瘦者能令繁成疏,应肥瘦调整疏密以求停匀,既对立又统一,使其左右均衡。
100_6269.jpg(7)左短与右短左短小势轻,宜与右宽大上齐,形同怀抱婴儿;右短形疏,应与左宽密下平,势如携领幼子,长短高低错落有致,轻重调和,自然而平稳。
100_6270.jpg2007-5-21 21:01 上传下载附件(67.16 KB)100_6272.jpg(8)避就与向背笔画分布力求布白均匀,故笔画开合收放当避密就疏;取相向之势者,因求结构紧凑,故左边笔画应避让成疏,右边笔画才能穿插,相顺相背之势的要避其中密,就其外疏,方能得以和谐自然。
100_6273.jpg下载附件(120.67 KB)100_6274.jpg四、包围结构(1)全包与四方全包者,形状方正,左右对称,字形端庄。
包简者形小势收,笔画粗肥,成上下开合之形,使其内不空旷,形态自然;包繁者形展势收,画轻上下周正,使其内不拥挤,重心稳固,内外相称。
100_6275.jpg(2)长方与上包门字框取其纵势,上平下齐,四满方正,左右对称,形体长方,左为其宾稍窄瘦形短,右为其主较宽肥粗长,两直相背的要挺拔,两竖相向的要宽博,上包形的字,里面部分稍上靠,外框大小宽窄应与内部相称。
100_6276.jpg(3)短方与下包字形短方,形小势收,精神凝聚,用笔宜丰满,两肩上开而下合,平稳自然,力求左右均衡内外相称,下包字形框矮内部应下靠,使其重心安稳。
100_6277.jpg下载附件(62.48 KB)100_6278.jpg(4)左包与左下包左包的字,左竖的长短向背应根据被包的笔画繁简长短来确定,内部应靠左,上横短的势仰,下横长的形俯,应使其平稳。
左下包即走车,内部形收敛而安稳,平捺画粗势长,不宜太短,短则难以容物,过轻则重心不稳。
100_6279.jpg下载附件(128.46 KB)100_6280.jpg(5)左上包与偏右左上包的字,重心稍向右挪,内包部分向外,撇画向左下取势,外框应根据内包笔画的繁简、大小来决定外围的宽窄高低,使其内外相称。
100_6281.jpg(6)右上包与偏左右上包的字,内部应稍向左移,内简的用斜包,勿让内部空旷;内繁的用直包,使其内不拥挤。
布白均匀,内外相称,正则形态庄重,斜则势险而又平稳。
右下取势,斜画宜长勿宽,宽则松散。
100_6282.jpg(7)横腕与纵腕左下包上,取横势,左上画斜势收,下包笔画为其主笔,向右取势应写得粗长有力。
此为关键之笔。
右上包左,取纵势,左边副画收敛,右边主笔放纵,中心左挪让其右,字形宜稍窄勿过宽,宽则形神松散。
100_6286.jpg(8)断横与断竖一字之中,左右横断应对齐写平;上下竖断应垂直对正,笔断意连前后呼应,排列均匀,布百匀称。
内繁的其外框应放宽写大,内简的边框宜收敛缩小,力求内外匀称。
100_6284.jpg2007-5-21 21:17 上传下载附件(57.95 KB)100_6285.jpg朋友们,结构之法就说这些,相信大家能够通过临帖实践,逐步掌握并应用结字的基本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