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测量电子元件的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10.39 KB
- 文档页数:4
万用表检测电子电路好坏的方法万用表测量法是指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器的量值,从而判断故障的方法。
所以,万用表测量法又分为电阻测量法、电压测量法和电流测量法。
它是检修电子产品时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另外,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好坏,往往也是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的。
1)电阻测量法电阻测量法是利用万用表欧姆挡,通过检查被测电器电路与地之间的直流值及有关器件的阻值是否正常,来分析故障所在的方法。
电阻测量法有“在线”和“脱焊”两种测量方法。
(1)方法要领:①使用万用表的“Ω×1”挡检测通路电阻,必要时应将测试点刮开,焊干净后再进行检测,以防止接触电阻过大,引起测量误差。
对插接件检测时,可通过摆动插接件来测其接触电阻。
若阻值大小不定,说明有接触不良故障。
②使用万用表“Ω×1k”或“Ω×10k”挡检测电容器电容值大小和漏电程度。
③使用万用表“Ω×1k”挡检测小功率晶体管,使用“Ω×100”挡检测中功率晶体管,使用“Ω×10”挡检测大功率管。
④使用“Ω×1k”挡检测电器指示电表的好坏。
常用元器件性能测试方法参见第三章。
(2)注意事项:①不能在电器通电情况下检测各种电阻。
②对电容应该先进行放电,然后再拆下其一端来进衙检测。
③对于电阻元件的检测,如果电阻和其他电路有连接,应脱焊被测电阻的一端,然后再进行检测。
④要注意万用表测试笔的极性和电阻挡的选择,以免误判。
⑤用“在线”测量方法时,所测得的阻值受其他并联支路影响,在分析测试结果时应予以考虑,以免误判。
2)电压测量法检测电器设备的外部交流电压和内部电路直流电压是否正常,是分析故障原因的基础。
因此在检修电器和电子电路调整过程中,应先测量有关电压,这样往往会发现问题,查出故障。
电压测量法就是通过测量被测电器或电子电路各部分电压,与正常值进行对照,从而找出故障所在部位。
在检修过程中,即使已确定了电路故障部位,也还需要进一步测量相关电路中的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各引脚的电压或电路中主要节点的电压值,看是否正常。
万用表测量电子元件的方法万用表具有用途多,量程广,使用方便等优点,是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工具。
它可以用来测量电阻,交直流电压和电流。
万用表还可以测量晶体管及电容器的电容量等。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是电子技术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介绍几种电子元件的检测。
一、万用表电阻档检测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的两根引线有正、负之分,在检查它的好坏时,对耐压较低的电解电容器(6V或者10V),电阻档应放在R×100或R×1K档,把红表笔接电容器的负端,黑表笔接正端,这时万用表指针将摆动,然后恢复到零位或零位附近。
这样的电解电容器是好的。
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指针摆动得也越慢。
一些耐压较低的电解电容器,如果正、负引线标志不清时,可根据它的正接时漏电电流小(电阻值大),反接时漏电电流大的特性来判断。
具体方法是:用红、黑表笔接触电容器的两引线,记住漏电电流(电阻值)的大小(指针回摆并停下时所指示的阻值),然后把此电容器的正、负引线短接一下,将红、黑表笔对调后再测漏电流。
以漏电流小的示值为标准进行判断,与黑表笔接触的那根引线是电解电容器的正端。
这种方法对本身漏电流小的电解电容器,则比较难于区别其极性。
二、万用表电阻档检测电感检测电感线圈直流电阻和绕组内部有无开路现象。
万用表调至电阻档,并将表笔接绕组两端头,这时绕组呈现一定的电阻值,这个电阻值就是绕组的直流电阻。
若测得某一绕组的直流电阻是无限大,则说该绕组内部导线已断;若已知绕组的正常直流电阻值,而测得电阻值比该绕组正常直流电阻值小得多,说明绕组有严重匝间短路。
对于多个绕组的电感器,用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判测各绕组的端头间的直流电阻,找出哪两个或几个端头属于同一个绕组。
正常情况下各绕组间、绕组与屏蔽层间的绝缘电阻都应是无限大。
三、万用表电阻档检测二极管测量时,选用万用表的“欧姆”档。
一般用R×100或R×1K档,而不用R×1或R×10K档。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概述万用表是电工常用的一种测试仪器,它能够测量电阻、电压、电流等参数。
其中,测量电容是万用表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电工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做一详细介绍。
二、万用表测量电容的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将万用表调至电容测量档位,并确保电源已打开。
2. 接线方法接下来是接线方法。
将电容器两极的引线分别连接到万用表的测试引线上。
一般来说,正极接红色测试引线,负极接黑色测试引线。
3. 读数接线完成后,观察万用表的显示屏。
万用表会显示电容的数值,单位通常为法拉(F)。
4. 反复测量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万用表测量电容的注意事项1. 要注意电容器的极性,将正负极引线连接到正确的位置,避免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
2. 在测量电容时,应将电容器从电路中拆除,避免其他元器件的影响,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在测量大电容值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因接触高压而受伤。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时,要选择适当的测量档位,避免因档位选择不当而损坏仪器。
5. 定期校准万用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 在测量结束后,及时关闭万用表的电源,并将测试引线拔出,以免因接触而引发安全事故。
四、结语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是电工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有效地保护仪器和人身安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读者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万用表是广泛应用于电工领域的一种多功能测试仪器,在测量电容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进一步扩展相关的知识内容,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
五、参考范围万用表测量电容的范围是多种多样的,大到电力电容器,小到电子元器件,均可通过万用表来进行测试。
万用表使用测量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万用表使用测量方法】万用表是电子电工必备的测量工具之一,它可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多种电学量,具有使用方便、测量准确的特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不太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关于万用表的使用测量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工具。
一、测量电压1. 选择正确的电压档位。
根据待测电压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电压档位,一般分为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两种档位。
2. 接好电路。
将红表笔接在正极,黑表笔接在负极,保证电路能够通路。
3. 读取电压值。
将表笔插入待测点,读取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
4. 清零。
每次测量完毕后,应该将表头旋钮调至“0”位,以便进行下一次测量。
2. 打断电路。
将待测电流的电路打开,将表笔接入电路,确保电流能够通过万用表。
3. 读取电阻值。
读取显示屏显示的电阻值即可得知待测电阻的大小。
以上就是关于万用表使用测量方法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这一电工工具。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错误,比如测量电阻时电路是否断开、测量电压时档位选择错误等,只有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准确操作,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电工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万用表进行各种测量,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安全。
第二篇示例:万用表是电子测量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是电工、电子工程师、科研人员必备的测量工具之一。
万用表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电学量,而且还具有测量范围广泛、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万用表的使用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和其他功能的使用。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测量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电压测量1. 设置量程:首先将测量旋钮调到电压档位,选择合适的量程,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待测电压的量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 连接测量:将黑色表笔连接到COM(共用)端口,将红色表笔连接到VΩmA(电压、电阻、电流)端口。
用万用表判断常用电子元器件“用指针万用表推断常用电子元器件”一、实验目的1.熟悉指针万用表的性能特点2.掌握指针万用表的使用方法3.掌握用指针万用表推断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电感的方法二、实验原理(一)、指针万用表简介1.基本原理指针万用表是利用一只灵敏的磁电式直流微安表做表头,当微小的电流通过表头时,就会有电流指示,但不能通过大电流,因此,务必在表头上并联与串联一些电阻进行分流或者降压,从而测出电路的电流、电压与电阻。
“万用表”因此而得名。
2.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由指示部分表头、测量电路、转换装置三部分构成。
表头:由磁电式直流微安表构成,其性能参数之一是电压灵敏度。
“电压灵敏度”是指电表作电压测量时,指针偏转至满刻度值时取自被测电路的电流值。
灵敏度越高,则取用被测电路的电流就越小,对被测电路的影响也越小,用“KΩ/V”表示。
测量电路:是把被测的电量转变成适于表头指示用的电量。
如将被测的大电流通过分流电阻变成表头所需的微弱电流,等等,因此,测量电路通常由分压电阻、分流电阻、电流或者电压互感器、整流器等原件构成。
转换装置:由于万用表作多种测量,因此务必由转换装置把仪表的电路转接成为所选定的测量种类与量程。
转换装置通常由转换开关、接线柱、按钮、插孔等构成。
3.测量电量(电阻、电流、电压)的基本原理①、测电阻原理:在表头上并联与串联适当的电阻起保护表头作用,同时串接一节电池提供电源(只有电阻挡才用电池,使电流通过被测的电阻。
根据电流的大小就可测出电阻值,改变分流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测量电阻的量程。
由图1知:ⅰ.各量程表的等效内阻是不一致的,且并联的分流电阻随量程的增大,其阻值几乎10倍的增加,A、B两点的电压也会逐次增大,流过表头的电流也增大,表针偏转超过满刻度,因此在改变量程时要调零。
因此当万用表置各量程时,回路的电流是不一致的。
量程大,则流过被测回路的电流小,流过表头的电流则大;量程小,则流过被测回路的电流大,流过表头的电流则小。
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电工测量工具,可以用来测量电阻、电压、电流等参数。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用万用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数值。
接下来,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阻的基本概念。
电阻是指电流在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单位是欧姆(Ω)。
在电路中,电阻可以限制电流的流动,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
因此,测量电阻值对于电路的正常工作非常重要。
方法一,直接测量法。
首先,将万用表的测量旋钮拨到电阻档位,然后将测量笔的两个探针分别接触电路中要测量的电阻两端,注意不要让探针接触到其他元件或导线。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万用表显示的数值稳定下来,这个数值就是电路中的电阻值。
方法二,串联法。
如果电路中的电阻值比较大,直接测量可能会受到其他元件的影响,可以采用串联法来测量。
首先,将电路中的电阻取下来,然后将万用表的两个探针分别接到电阻的两端,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
然后,将万用表拨到电阻档位,读取显示的数值即为电阻值。
方法三,并联法。
与串联法相反,如果电路中的电阻值比较小,可以采用并联法来测量。
首先,将电路中的电阻取下来,然后将万用表的两个探针分别接到电阻的两端,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并联电路。
然后,将万用表拨到电阻档位,读取显示的数值即为电阻值。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测量电阻,都需要保证电路处于断电状态,以免发生意外。
另外,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探针与被测电阻的触点良好接触,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测量误差。
总结,万用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电工测量工具,可以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
通过直接测量法、串联法和并联法,可以准确地获取电路中的电阻数值,为电路的维护和故障排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需要注意安全,保证测量准确性,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万用表电阻的测量方法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电器仪器,其主要测量范围包括电阻、电压、电流等等。
在电子电路中,需要经常测量各种元器件的电阻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万用表电阻的测量方法。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万用表一般有多个测量档位,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对于准确测量电阻很重要。
如果电阻太小,选择较小的量程,如果电阻较大,选择较大的量程。
如果不确定电阻值的范围,可先选择较大的量程,然后再逐渐减小档位。
2.准备电源在电子电路中测量电阻时,需要将元器件从电路中取下,以避免其他元器件的影响。
有些元器件可能是带电的,需要断开电源,确保安全测量。
3.准备电线用一对铜导线连接测量端口,其中一端用作黑色引线,另一端用作红色引线,然后将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万用表的两个接口。
4.选择电阻量程这个要根据量程来决定。
假如需要测量的是1千欧姆的电阻,那么选择“2kΩ x 1”档位,选择好上下电极即可。
二、测量方法1. 接线首先,将测量的电阻两端的引线分别插入万用表红色和黑色接线口,然后将万用表设置为电阻档位。
2. 读数将万用表的红色引线夹在电阻器的一个端口上,黑色引线夹在电阻器的另一端口。
等待数值稳定后,读取电阻值。
在读数时,要注意保持引线牢固接触,不要松动。
3. 调整档位如果读数不准确,可以调整档位。
一般来说,当所选档位过高时,电阻读数极小,当所选档位过低时,读数超出可测量的最大值。
因此,如果读数太小,则应选择较低的档位,如果读数超出范围,则应增大档位。
三、测量注意事项1. 电阻测量时,必须将电阻器端口的连接导线接好。
接错连接导线会导致电阻测量错误。
黑色引线接入万用表上的COM口,红色引线接入VΩ口即可。
2. 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应先将钳子轻轻地夹在电阻器上,确保电阻器的两端与对应的导线接触良好,然后读取数据。
3. 为避免误差的产生,在读数时,读数的顺序应保持一致。
读数时间应足够,应等待数值稳定后再读数。
4. 测量精度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万用表元器件识别方法如下:
1. 电阻器:把万用表调到欧姆档的适当位置,通过测量电阻器两端之间的阻值来识别。
如果显示0或者显示的数字不停变动或显示数字与电阻器的标示值相差很大,则电阻器损坏。
2. 电容器:把万用表调到欧姆档适当位置,通过测量电容器两端之间的阻值来识别。
如果显示值从“000”开始逐渐增加,最后显示溢出符号“1”,则电容器正常;如果始终显示“000”,则电容器内部短路;如果始终显示“1”,则电容器内部极间断路。
3. 三极管:选用欧姆档的R*100(或R*1K)档,通过红表笔分别接触三极管的一个电极,然后用黑表笔接另外两个电极,测出两个阻值。
再换另一电极,同样测两次阻值。
比较这三次的阻值,若某一次的阻值较小,则该次连接的是基极,且管子是PNP型的;反之,若某一次的阻值较大,则该次连接的是基极,且管子是NPN型的。
4. 二极管: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端,读取读数。
再将表笔对调测量。
根据两次测量结果判断,通常小功率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为300-500Ω,硅二极管约为1kΩ或更大些。
锗管反相电阻为几十千欧,硅管反向电阻在500kΩ以上(大功率二极管的数值要小的多)。
好的二极管正向电阻较低,反向电阻较大,正反向电阻差值越大越好。
如果测得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均接近于零,说明二极管内部已短路;若正、反向电阻很大或趋于无穷大,则说明管子内部已断路。
以上就是万用表元器件的识别方法,供您参考。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件单结晶体管:与晶体三极管的区别:单结晶体管只有一个PN结,晶体三极管有两个PN结。
根据这一点,将万用表拨至R×1K档上,依次测量管子任意两个管脚的正反向电阻,若某只管子两脚间的正反向电阻相等,而且阻值为2~15KΩ,即可判断为单结晶体管。
而该两脚分别为b1和b2。
各管脚的判定:用上面的方法找出了E极。
然后根据发射极E和每一个基极之间是一个PN 结,其正反向电阻应有明显的差别,可进一步判断此脚为E极。
此时测出的PN 结的正反向电阻值,都含有N型硅基片的部分电阻,因而阻值比一般的PN结电阻偏大。
其正向电阻为几千欧,反向更大。
一般E极靠近b2,因而E到b2的电阻较小,而E到b1电阻较大。
根据这一点就可以区分b1和b2。
具体方法是:黑表笔接发射极,红表笔依次接b1和b2,比较两个正向电阻的大小。
注:有个别管子的分压比不是这样的。
不过准确地判断b1和b2在实际应用时并不是很重要。
即使b1和b2用颠倒了,也不会使管子损坏,只是影响输出脉冲的幅度。
当发现输出脉冲的幅度较小时,对调一下就可以了。
晶体闸流管:现在常见的外形有螺栓型、平板型、和塑封型。
前两种三个电极差别较大,从外形上就可以区别。
有时为了便于和触发电路连接,在其阴极上另外引出一根细线,这样就有四个电极了。
一般螺栓型的螺纹侧为阳极A。
平板型的平面端为A极。
塑封型的中间极为A极,且常与散热段相连。
万用表检测:用R×1K档或R×100档,测任意两脚,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或接近,那么此两个管脚为阳极和阴极。
另外一脚为控制极。
然后用黑表笔接控制极,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电阻较小的一次红表笔接的是阴极,因为控制极与阴极间为一个PN结。
双向晶闸管的判别:在符号上T1和G在一侧。
1.首先找出T2:用R×100档,黑表笔接一电极,红表笔分别接其他两个电极,如果表针不动,说明黑表笔接的是T2,否则把黑表笔换一个脚再测量。
万用表测量电子元件的方法
郭银风 李芬红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摘 要: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场效应管电子元件。
关键词:电容器;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场效应管
万用表具有用途多,量程广,使用方便等优点,是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工具。
它可以用来测量电阻,交直流电压和直流电压。
万用表还可以测量晶体管及电容器的电容量等。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是电子技术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介绍几种电子元件的检测。
一、万用表电阻档检测电解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的两根引线有正、负之分,在检查它的好坏时。
对耐压较低的电解电容器(6V或10V),电阻档应放在R×loo或R×1K档,把红表笔接电容器的负端,黑表笔接正端,这时万用表指针将摆动,然后恢复到零位或零位附近。
这样的电解电容器是好的。
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指针摆动得也越慢。
一些耐压较低的电解电容器。
如果正、负引线标志不清时,可根据它的正接时漏电电流小(电阻值大),反接时漏电电流大的特性来判断。
具体方法是:用红、黑表笔接触电容器的两引线,记住漏电电流(电阻值)的大小(指针回摆并停下时所指示的阻值),然后把此电容器的正、负引线短接一下,将红、黑表笔对调后再测漏电电流。
以漏电流小的示值为标准进行判断,与黑表笔接触的那根引线是电解电容器的正端。
这种方法对本身漏电流小的电解电容器.则比较难于区别其的极性。
二、万用表电阻档检测电感
检测电感线圈直流电阻和绕组内部有无开路现象。
万用表调至电阻挡,并将表笔接绕组两端头,这时绕组呈现一定的电阻值,这个电阻值就是绕组的直流电阻。
若测得某一绕组的直流电阻是无限大,则说该绕组内部导线已断;若已知绕组的正常直流电阻值,而测得电阻值比该绕组正常直流电阻值小得多,说明绕组有严重匝间短路。
%对于多个绕组
的电感器用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判测各绕组的端头间的直流电阻.找出哪两个或几个端头属于同一个绕组。
正常情况下各绕组间、绕组与铁心间、绕组与屏蔽层间的绝缘电阻都应是无限大。
三、万用表电阻档检测二极管
测量时,选用万用表的“欧姆”挡。
一般用Rxloo或Rxlk挡。
而不用Rxl或R】(10k挡。
因为Rxl挡的电流太大。
容易烧坏二极管.R】【lok挡的内电源电压太大,易击穿二极管.测量方法:将两表棒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个电极上,读出测量的阻值;然后将表棒对换再测量一次,记下第二次阻值。
若两次阻值相差很大。
说明该二极管性能良好:并根据测量电阻的那次的表棒接法(称之为正向连接),判断出与黑表棒连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与红表棒连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因为万用表的内电源的正极与万用表的“一”插孔连通.内电源的负极与万用表的“+”插孔连通。
如果两次测量的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经击穿:如果两次测量的阻值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已经断路:两次测量的阻值相差不大,说明二极管性能欠佳。
在这些情况下,二极管就不能使用了。
四、万用表电阻档检测三极管
首先找出三极管的基极,方法是找两次电阻都较小的一组,表笔不动的是基极。
黑表笔不动的是NPN型三极管。
红表笔不动的是PNP型三极管f1)对于NPN型三极管,用手指捏住b极与假设的c极利用我们的手指充当电阻的作用,用黑表笔接假设的c极,红表笔接假设的e极.万用表打到+1K档测量两极间的电阻Rce;之后将假设的c,e极对调再测一次。
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
表笔一c极一b极一e极一红表笔.所以此时黑表笔
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f21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一e极一b极一c极一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
五、用万用表测可控硅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l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l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
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
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
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
再将旋钮拨至R×l或R×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
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2.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l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黑笔同时接通G、A极。
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极状态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
然后瞬时断开A极再接通,指针应退回*位置,则表明可控硅良好。
对于1~6A双向可控硅,红笔接T1极,黑笔同时接G、T2极,在保证黑笔不脱离T2极的前提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为几十至一百多欧(视可控硅电流大小、厂家不同而异)。
然后将两笔对调,重复上述步骤测一次.指针指示还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几至几十欧,则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触发电压(或电流)小。
若保持接通A极或T2极时断开G极,指针立即退回m位置,则说明可控硅触发电流太大或损坏。
六、万用表电阻档测场效应管
1.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检测将万用表拨于R×100档,首先确定栅极。
若某脚与其它脚的电阻都是无穷大,证明此脚就是栅极G。
交换表笔重测量,S—D之问的电阻值应为几百欧至几千欧,其中阻值较小的那一次,黑表笔接的为D极,红表笔接的是S极。
日本生产的3SK系列产品,S极与管壳接通.据此很容易确定S极。
2.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用万用表R×100档或R×1k档。
用黑表笔任接一个电极,用红表笔依次触碰另外两个电极。
若测出某一电极与另外两个电极的阻值均很大(无穷大)或阻值均较小(几百欧姆至一千欧姆),则可判断黑表笔接的是栅极G,另外两个电极分别是源S和漏极D。
在两个阻值均为高阻值的一次测量中.被测管为P沟道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在两个阻值均为低阻值的一次测量中.被测管为N沟道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若测得场效应晶体管某两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为O或为无穷大,则说明该管已击穿或已开路损坏。
学习以上几种电子元件的检测对我们电子类专业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主编.
[2]《电子技术基础》诸林裕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