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新蓝染色液(pH=1.0)
- 格式:pdf
- 大小:201.15 KB
- 文档页数:2
碧云天生物技术/Beyotime Biotechnology订货热线: 400-1683301或800-8283301订货e-mail:******************技术咨询: *****************网址: 碧云天网站 微信公众号阿尔新蓝-核固红染色试剂盒(pH2.5)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C0155S 阿尔新蓝-核固红染色试剂盒(pH2.5) 100次C0155M 阿尔新蓝-核固红染色试剂盒(pH2.5) 500次产品简介:碧云天生产的阿尔新蓝-核固红染色试剂盒(pH2.5) (Alcian Blue & Nuclear Fast Red Staining Kit, pH2.5)是一种通过阿尔新蓝对含有硫酸根(sulfated)的组织如硫酸化黏液物质(sulfated mucosubstances)及含有羧基(carboxylated)的组织如唾液粘多糖蛋白(sialomucins)、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及上皮酸性黏蛋白(epithelial acid mucin)等进行染色的试剂盒,同时提供核固红进行复染。
本产品对不同组织的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均适用,也可用于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染色。
本试剂盒染色时无须额外的酸化操作步骤,染色步骤更加简单便捷。
阿尔新蓝(Alcian Blue),也称阿尔新蓝8G、阿利新蓝或爱先蓝,是一种类铜钛花青共轭染料,最初用于纺织纤维染色。
阿尔新蓝的分子式为C56H68N16S4Cl4Cu,分子量为1298.86,CAS号为33864-99-2,墨绿色结晶,有金属光泽,溶于水。
阿尔新蓝属于阳离子染料,中央含铜的酞菁环与四个异硫脲基通过硫醚键相连而成,异硫脲基呈中度碱性,使阿尔新蓝带阳离子。
阿尔新蓝使酸性物质着色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阳离子的异硫脲基通过静电与组织内的多聚阴离子如酸性黏液物质的羧基或硫酸根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即染料分子中带正电荷的盐键和酸性黏液物质中带负电荷的酸性基团结合呈蓝色。
仅供科研使用版本号:161213AB-PAS染色液(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组成】Component SBJ-0410S6×50mlSBJ-0410M6×100mlStore at试剂(A):阿利新蓝染色液50ml 100ml 4℃,避光试剂(B):过碘酸溶液50ml 100ml 4℃,避光试剂(C): Schiff Reagent 50ml 100ml 4℃,避光试剂(D):苏木素染色液50ml 100ml 室温,避光试剂(E): 酸性分化液50ml 100ml 室温试剂(F): Scott蓝化液50ml 100ml 室温【保存条件】4℃,避光,6个月【产品概述】糖原染色是病理学中常规的染色方法之一,McManus在1946年最先使用高碘酸-雪夫技术显示黏蛋白,该法常用来显示糖原和其他多糖,该技术不仅能显示糖原,还能显示中性黏液性物质和某些酸性物质。
阿利新蓝(又称阿尔辛蓝、爱先蓝等)和PAS技术联合使用可鉴别同一组织切片中的中性黏蛋白和酸性黏蛋白。
这种技术也常用作广泛检测黏蛋白的手段,切片先经标准阿利新蓝(pH=2.5)染色再使用PAS技术。
阿利新蓝可将唾液黏蛋白、硫黏蛋白和蛋白多糖染成蓝色。
PAS技术可将中性黏蛋白染成深红或红紫色,同时将既含中性黏蛋白又含酸性黏蛋白的组织和细胞染成深浅不同的紫色,这是由于阿利新蓝与Schiff试剂结合并发生反应。
上述染色常可出现在含有中性黏蛋白和唾液黏蛋白的小肠杯状细胞中。
阿利新蓝的染色原理在于是类铜钛花青染料,这种阳离子染料与酸性基团结合,也即阿利新蓝与组织内含有的阴离子基团如羧基和硫酸根形成不溶性复合物。
分子中带正电荷的盐键与酸性黏多糖物质中带负电荷的酸性基团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而呈蓝色,再与PAS迚行复合染色,就能显示三种不同黏液物质成分。
AB-PAS染色液核心成分为阿利新蓝染色液和Schiff Reagent,多用于黏液物质染色,糖原、中性黏蛋白、各种糖蛋白呈紫红色,其余呈蓝色。
肥大细胞染色液(阿利新蓝沙黄法)简介:肥大细胞(Mast cell)是疏松结缔组织内常见的细胞,常成群的沿着小血管和淋巴管分布,也常见于支气管和胰腺的小叶间导管周围,一般细胞较大,直径约为20-30μm ,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较小、胞质内充满粗大且具有异染性嗜酸性颗粒。
Leagene 肥大细胞染色液(阿利新蓝沙黄法)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异染颗粒,染色后幼稚型肥大细胞颗粒呈蓝色,成熟型肥大细胞颗粒呈红色,对比较为清楚。
组成: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取新鲜组织立即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常规脱水包埋。
2、 切片厚度5-6μm ,常规脱蜡至水。
3、 用阿利新蓝沙黄染色液滴染。
4、 稍微水洗。
5、 Csaba 脱水剂反复脱水。
6、 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染色结果:幼稚型肥大细胞颗粒 蓝色 成熟型肥大细胞颗粒红色注意事项:1、 肥大细胞染色时,应注意组织要新鲜,取出后立即固定。
2、 如无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可用4%的甲醛生理盐水代替。
3、 如果Csaba 脱水剂不够,可用乙醇替代,但片子易于脱色。
4、 分色后应快速入95%乙醇、无水乙醇、二甲苯的时间不宜过久,否则容易导致褪色。
编号 名称DA0049 3×50ml Storage试剂(A): Csaba 酸化液 50ml RT 试剂(B): 阿利新蓝沙黄染色液 100ml 4℃ 避光 试剂(C): Csaba 脱水剂 250ml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1份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编号名称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DF0111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10%)DG0005 糖原PAS染色液DJ0001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核固红法)PS0013 RIPA裂解液(强)PW0053 Western抗体洗脱液(碱性)TE0002 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PNP微板法)。
北京华越洋生物提供QQ:1733351176
尼氏染色液(焦油紫法)
产品简介:
神经元细胞体包括一个具有皱褶核膜的大细胞核、稀疏的染色质和一个明显的核仁。
在细胞体中,细胞质是尼氏颗粒,即能够代表粗面内质网并在很多神经元中产生特异的斑点状嗜碱性表现的嗜碱性颗粒。
尼氏颗粒可以用很多染色来显示,例如中性红、亚甲基蓝、甲苯胺蓝和甲基紫等。
染色的变异、pH 和分化的时间使一些染色既可以仅突出尼氏物质,也可以包括神经元的细胞核和神经胶质。
尼氏体(Nissl body)或称尼氏小体是分布于神经细胞胞质内的三角形或椭圆形小块状物质,能被碱性染料如硫堇、亚甲蓝、甲苯胺蓝和焦油紫等染料染成紫蓝色。
各种神经细胞内都含有尼氏体,但其形状、数量、分布位置常常不同。
尼氏体也存在于树突中,但不在于轴突和包体的轴丘。
另外,尼氏体会因为生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尼氏体是神元内合成蛋白质合成的重要部位,当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包体内的尼氏体会明显减少。
焦油紫法尼氏染色操作简便、染色稳定、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石蜡组织切片的尼氏物质、神经元等的染色,尼氏体的存在和消失是神经细胞是否受损的重要指标,当发生脑炎、脑缺血、轴突反应等情况,尼氏体会发生溶解,甚至消失。
本试剂盒采用焦油紫(Cresyl violet)作为核心染料,焦油紫具有感光作用,能够很好地显示尼氏体的变化。
保存:见说明书,有效期1年。
关键词:尼氏染色液(焦油紫法), 尼氏染色
尼氏染色液(焦油紫法)相关染色产品:
北京华越洋生物提供QQ:1733351176
北京华越洋生物提供QQ:1733351176。
特殊染色: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实验案例1、临床应用用于胃标本组织切片的胃粘膜上皮肠化生分类、糖原和粘液物质形态观察前的染色。
主要应用于胃粘膜上皮化生分类。
在胃粘膜活检时,判别肠化生的类型较之受累程度可能更为重要。
在判别完全或不完全性肠化生时,一般的HE染色即可辩认,但判别是大肠型或小肠型,必须采用AB、PAS及HID粘液的组化染色。
阿利新蓝染色液(PH2.5)用于显示酸性粘液物质,主要应用于粘液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PAS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液用于糖原和黏液物质染色,主要应用于鉴别细胞内的空泡状变性及心肌病变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还可用于鉴别观察缺血缺氧早期心肌坏死或梗死区的糖原和糖原累积疾病,糖尿病器官,某些肿瘤的(如:肝细胞瘤、胆管瘤、横纹肌等)诊断及研究。
主要用于糖元、中性粘液的染色。
2、适用范围适宜于组织的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火棉胶切片、树脂切片等染色3、原理方法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套染法3、PAS染色液A试剂(高碘酸) B试剂(Schiff氏试剂)4、染色方法切片脱蜡水洗后:1)AB染色液(阿利新蓝染色液PH2.5)染色5~10分钟,水洗;2)PAS染色液A试剂(高碘酸)染色5分钟,蒸馏水洗;3)PAS染色液B试剂(Schiff氏试剂)染色5~10分钟,水洗;4)脱水、透明、封固、镜检。
结果参考:硫酸化粘液呈黑色,酸性粘液呈兰色,中性粘液呈红色。
5、AB染色液(阿利新蓝染色液PH2.5)做酸性粘液物质染色时操作说明染色方法:切片脱蜡水洗后:1)阿利新蓝染色液染色5~10分钟,水洗至无染料脱落;2)脱水、透明、封固、镜检。
结果参考:酸性粘液物质呈蓝色。
6、PAS染色液(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液)做糖元、中性粘液染色时操作说明染色方法:切片脱蜡水洗后:1)高碘酸染色5分钟,蒸馏水洗;2)Schiff氏试剂染色5~10分钟,水洗;3)脱水、透明、封固、镜检。
结果参考:糖元、中性粘液物质呈红色。
阿利新蓝染色实验服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引言阿利新蓝染色实验服务是一项重要且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的技术。
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档将介绍阿利新蓝染色实验服务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二、实验室安全要求1.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避免气味滞留。
2.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保养。
3.实验室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眼罩和口罩等。
4.实验室应配备应急疏散设施,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三、实验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仪器和试剂瓶,确保无杂质。
•准备阿利新蓝染色液,并按照使用说明稀释至适当浓度。
•准备待染色的样本,确保样本质量可靠。
2. 染色操作•将待染色样本放置于标本架中,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滴管滴加适量的阿利新蓝染色液至标本上,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标本。
•在盖片上或显微镜片上放置一滴显微镜油,将盖片贴在已染色的标本上。
•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记录所见。
3. 染色后处理•将已染色样本和使用过的试剂归类清理,避免污染其他实验对象。
•清洗实验仪器和试剂瓶,并妥善保管。
四、操作注意事项1.阿利新蓝染色实验涉及有害化学物质,请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气溶胶。
2.操作过程中,避免将实验液溅入眼睛或口腔,如若不慎溅入,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3.阿利新蓝染色液为易燃液体,请注意放置于防火柜内,并避免与明火或高温物体接触。
4.染色操作应严格遵循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避免使用过期试剂,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五、实验室设备保养规程1.定期检查和清洁实验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2.定期更换实验设备中的易损件,以避免因零部件老化而导致事故发生。
3.注意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保证实验的高效和准确性。
六、结论阿利新蓝染色实验服务在实验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阿利新蓝染色实验服务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大肠埃希菌生物膜两种检测方法对比研究耿朝萌;刘林波;郭瑞林;苏冰;张晓雪【摘要】目的: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和半定量粘附实验检测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
方法:对临床分离的8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生物膜形成实验,分别经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和半定量粘附实验,随机抽取25株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 )观察。
结果:临床分离的83株大肠埃希菌经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阳性率37.3%,敏感性81.8%,特异性100%;半定量粘附实验阳性率45.8%,敏感性100%,特异性78.6%;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半定量粘附实验均可用于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检测。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364-365)【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细胞学;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细菌粘附;染色与标记;显微镜检查 ,共焦;比较研究【作者】耿朝萌;刘林波;郭瑞林;苏冰;张晓雪【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系咸阳712000;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系咸阳712000;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临床检验·主题词@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细胞学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细菌粘附染色与标记显微镜检查,共焦比较研究细菌生物膜形成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对生物膜的检测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出现了各类不同的检测方法[1-5]。
本文对我院临床分离的83株大肠埃希菌在体外能否形成生物膜进行实验,并分别采用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半定量粘附实验,比较其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实验菌株、主要试剂与仪器收集2014年8~1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3株大肠埃希菌,删除同一患者相同感染部位分离的重复分离菌株,所有菌株均经临床鉴定。
第16卷第6期2007年12月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CH I NESE J OURNAL OF HISTOC HE M ISTRY AND CYTOC HE M ISTRYV o l 1161N o 16D ec 12007小肠腺三色染色法金 华 杨国宏 刘瑞丰(牡丹江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牡丹江 157011)1关键词2 小肠腺; 三色染色法1中图分类号2 R 3221451 1文献标识码2 A1收稿日期22007-01-23 1修回日期22007-04-061作者简介2金 华,女(1965年),朝鲜族,实验师。
我们采用三色染色的方法对小肠肠腺细胞进行染色,杯状细胞、潘氏细胞、胞质和肠腺基膜呈现三种不同的颜色。
细胞形态清晰,对比鲜艳,收到了理想效果。
材料和方法11材料 人小肠为手术切除新鲜标本。
10%甲醛固定24-48h ,常规脱水,石蜡包埋。
21方法 石蜡切片厚4-6L m ,切片脱蜡,蒸馏水洗2m i n ,复合染液染3-5m i n ,70%乙醇分色,蒸馏水洗1m in ,阿利新蓝染5m i n ,蒸馏水轻洗;012%光绿复染胞质、肠腺基膜20s ;70%盐酸乙醇分色;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31染液配制 (1)复合染液:1%伊红(1g 伊红,70%乙醇100m l)40m ,l 2%偶氮桃红(2g 偶氮桃红甲醇90m ,l 冰乙酸10m ,l 置放一天,用时取上清液。
)10m l 混合即可。
(2)阿利新蓝染液:1g 阿利新蓝溶于3%冰乙酸100m l(pH =215),过滤。
(3)70%盐酸乙醇:1m l 盐酸溶于70%乙醇100m l。
结 果小肠腺潘氏细胞嗜酸性颗粒呈红色,杯状细胞呈蓝色,肠腺基膜绿色,胞质浅绿色,红细胞红色(附图)。
人小肠肠腺中潘氏细胞和杯状细胞,光镜下所见。
@400(y 所示红色)潘氏细胞 蓝色)杯状细胞)P aneth p s ce lls(red :arrow )and gob let ce lls(b l ue :arro w )i n i ntesti nal g land o f hu m an s m a ll i ntesti ne 1@400讨 论杯状细胞分布于小肠粘膜柱状上皮之间,是单细胞腺,发育成熟的细胞质内充满粘蛋白原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