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测量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1
RTK(1+1)简易使用手册RTK由两部分组成:基准站部分和移动站部分。
其操作步骤是先启动基准站,后进行移动站操作,最后用USB数据线或SD存储卡将所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微机上。
基准站部分1)基准站安装1.在基准站架设点上安置脚架,安装上基座,再将基准站主机用连接器安置于基座之上,对中整平(如架在未知点上,则大致整平即可)。
注意:基准站架设点可以架在已知点或未知点上,这两种架法都可以使用,但在校正参数时操作步骤有所差异.2. 安置发射天线和电台,将发射天线用连接器安置在另一脚架上,将电台挂在脚架的一侧,用发射天线电缆接在电台上,再用电源电缆将主机、电台和蓄电池接好,注意电源的正负极正确(红正黑负)。
注意:主机和电台上的接口都是唯一的,在接线时必须红点对红点,拔出连线接头时一定要捏紧线头部位,不可直接握住连线强行拨出。
2)主机操作1.打开主机轻按电源键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大于5颗,PDOP值小于3时,基准站会自动启动。
主机发射后,电台TX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表明基准站开始正常工作。
2.打开电台在打开主机后,打开电台。
轻按电台上的“ON/OFF”按钮打开电台.注意:为了让主机能搜索到多数量卫星和高质量卫星,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周围视野开阔,避免在截止高度角15度以内有大型建筑物;避免附近有干扰源,如高压线、变压器和发射塔等;不要有大面积水域;为了让基准站差分信号能传播的更远,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的位置。
移动站部分1)移动站安装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底部,同时将手簿使用托架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主机与手簿操作1.打开主机轻按电源键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2.打开手簿按住<ENTER/ON>至少1秒,即可打开。
实验六GPS-RTK认识一、实验目的(一)熟悉GPS-RTK系统组成;(二)熟悉GPS-RTK实验物品及各部件作用;(三)掌握各部件连接方法;(四)理解RTK工作原理;(五)掌握电子手簿无线蓝牙连接方法。
二、实验物品基准站仪器:华测X90基准站接收机、DL3电台、蓄电池、加长杆、电台天线、电台数传线、电台电源线、三脚架两个、基座一个、加长杆铝盘。
流动站仪器:华测GPS流动站接收机一台、棒状天线一根、碳纤对中杆、手簿一个、托架一个、华测Recon电子手簿一个。
三、实验内容(一)检收仪器;(二)架设基准站;(三)架设流动站;(四)使用蓝牙连接手簿与GPS接收机;(五)上交仪器。
四、实验步骤(一)领取仪器、检查仪器对照所需仪器清单清点仪器;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伤;开机检查接收机、手簿及蓄电池是否有电,电量是否充足。
如有问题及时找实验管理人员联系。
(二)选择实验场地1.基准站应当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
2.基准站应架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以利于UHF无线信号的传送,如移动站距离较远,还需要增设电台天线加长杆。
(三)架设基准站1.连接接收机、电台、电台天线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将接收到的差分信号通过电台发射给流动站。
电台数据发射的距离取决于电台天线架设的高度与电台发射功率。
2.连接基准站接收机与DL3电台DL3电台由蓄电池供电,使用电台电源线接蓄电池时一定要注意正负极(红色接正极,黑色负极)。
当基准站启动好后,把电台和基准站主机连接,电台通过无线电天线发射差分数据,一般情况下,电台应设置一秒发射一次,也就是说电台的红灯一秒闪一次,电台的电压一秒变化一次,每次工作时根据以上现象判断一下电台工作是否正常。
按下电源键即可开机(接入电源为11-16V),电源键具有开机与回退的功能,需短按,在任何时候长按即起到关机的效果。
可“设置”电台当前的波特率、模式、功频、液晶等相关信息,用向上或向下按钮选择,回车键进行确认后,即完成相应设置。
GPS/RTK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常规的GPS/RTK作业指导,对于特殊项目和高要求的控制测量则不包括在此列。
使用此作业指导书必须遵守以下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城市测量规范》GJJ8-99项目的设计文件和特殊要求。
1.准备工作1.1 收集资料1.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1.2准备相应的规范规程:《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等等。
1.1.3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
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1.1.4 仪器设备准备:对工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充放电检查、内存及容量检查、数据通信与传输检查、仪器结构几何关系检查、对中检查等等。
1.2.现场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1.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1.2.2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测量时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
1.2.3 注意事项:GPS控制点位置选择与常规网不同之处是不需要每个方向都通视,另外GPS点不能选在:具有强反射的地面附近;如大面积的水面附近、平坦光滑的地面附近、盐碱地带、金属矿区及雪地里。
具有强反射的环境里:如大片水域、山谷、山坡及大批建筑群等附近;电磁波强辐射源的附近:如雷达、电台及微波中转站、高压线下等附近地区。
RTK(1+1)简易使用手册RTK由两部分组成:基准站部分和移动站部分。
其操作步骤是先启动基准站,后进行移动站操作,最后用USB数据线或SD存储卡将所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微机上。
基准站部分1)基准站安装1.在基准站架设点上安置脚架,安装上基座,再将基准站主机用连接器安置于基座之上,对中整平(如架在未知点上,则大致整平即可)。
注意:基准站架设点可以架在已知点或未知点上,这两种架法都可以使用,但在校正参数时操作步骤有所差异.2. 安置发射天线和电台,将发射天线用连接器安置在另一脚架上,将电台挂在脚架的一侧,用发射天线电缆接在电台上,再用电源电缆将主机、电台和蓄电池接好,注意电源的正负极正确(红正黑负)。
注意:主机和电台上的接口都是唯一的,在接线时必须红点对红点,拔出连线接头时一定要捏紧线头部位,不可直接握住连线强行拨出。
2)主机操作1.打开主机轻按电源键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大于5颗,PDOP值小于3时,基准站会自动启动。
主机发射后,电台TX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表明基准站开始正常工作。
2.打开电台在打开主机后,打开电台。
轻按电台上的“ON/OFF”按钮打开电台.注意:为了让主机能搜索到多数量卫星和高质量卫星,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周围视野开阔,避免在截止高度角15度以内有大型建筑物;避免附近有干扰源,如高压线、变压器和发射塔等;不要有大面积水域;为了让基准站差分信号能传播的更远,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的位置。
移动站部分1)移动站安装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底部,同时将手簿使用托架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主机与手簿操作1.打开主机轻按电源键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2.打开手簿按住<ENTER/ON>至少1秒,即可打开。
表...................................................... 54 III目录IV 第一章测量准备第一章测量准备本书旨在以方便用户进行 RTK 作业当中的操作,以 Wince 手簿操作为主。
首先认识手簿软件-工程之星软件。
§1.1 工程之星介绍工程之星运行在 WinCE3.0 操作系统之上。
菜单校正向导界面切换坐标管理库关于信号测量参数浏览时间查看当前状态比例尺点存储设置存储点点信息图 1-1 主屏幕介绍工程之星的使用包括三个部分: 1.新建一个工程。
即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在这个文件夹里设置好测量参数如椭球参数、投影参数等。
这个文件夹中包括许多小文件,它们分别是测量的成果文件和各种参数设置文件,如.dat、.cot、.rtk、 .ini 等,具体请参考(文件结构目录树)。
2.进行测量校正。
校正分两种:基准站架在已知点校正和基准站架在未知点校正。
具体请参考校正向导。
1 基准站架在已知点校正包括两种:利用一个点(即用架基准站《RTK 作业系统操作手册》 1第一章测前准备的那个点)校正和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点校正。
2 基准站架在未知点校正包括两种:利用一个点校正和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点来校正。
3.开始测量或放样。
§1.2 RTK 快速入门1)连接好仪器,设置好基准站。
打开主机电源,出现如下界面:图1-2 开机机号信息图 1-3 主界面稍等片刻后,将出现如图 1-3 所示界面。
进入设置菜单,此时光标停在自动处,按 ENTER 键确认一下,屏幕将回到初始界面,依次进入测量→动态→状态,待卫星个数达到要求后,就可以启动基准站了。
2)连接好移动站,打开手簿电源(注意:开机即可,不进入测量程序)。
3)打开移动站主机电源(请确认先后顺序为先开手簿电源,再打开主机电源),将出现如下屏幕:图 1-4 开机机号信息图 1-5 主界面稍候,出现如图 1-5 所示界面:进入设置菜单,此时光标停在蓝牙处,按 ENTER 键确认一下,屏幕将回到初始界面,依次进入测量→动态→状态(此时主机上的操作已完成,剩下来只需要在手簿上操作即可)。
GPS静态观测(有手簿-无手簿)前言:目前GPS静态观测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测绘来说,主要用于高等级的控制网测量(控制点的引测)。
故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外业的勘测(地形,卫星开阔度,控制点的布控,控制网形状的优化)还有就是外业仪器高的正确量取。
下面就徕卡GPS在静态过程中需做的一系列步骤做简要说明---第一步(静态设置)如下:此界面为开机界面,可以查看卫星状选择第5项(配置集)对静态配置集进在此可以新建,也可以在原来配置集的况和卫星颗数,把光标移到第3项行设置,具体如下图:基础上做调整(这里面不见意有很多配置(管理)然后按左下角继续进入下图集,多了乱),然后按编辑这里以查看所有内容为例:这里面主要是一些设置,可以不做变动。
静态模式这里选择“无”注意天线类型(选择相应的架设方法)这里按默认设置即可。
这里按默认设置即可。
缺省高度即为仪器高,测量类型-垂直(0.36米为垂直偏移改正数)记录原始数据选择“仅静态”,记录速率要是有手簿静态测量的话就如上图所表这里按默认设置即可。
可以根据情况选择(5S,10S)--记录时示,无手簿静态测量的话把上面标注的间越小相同时间内采集的数据历元就越多。
位置改成“是“(自动观测和自动保存)这里按默认设置即可。
这里按默认设置即可。
这里按默认设置即可。
(也可以根据习惯更改相应的快捷键)这里按默认设置即可。
有手簿静态测量的话如上图所示,无手这里按默认设置即可。
(根据测量环境簿静态测量的话,把开机界面改成“测量”可以对卫星类型和高度角进行调整)其他设置不变。
这里按默认设置即可。
这里显示的是主机序列号的后四位。
回到初始界面。
至此静态配置集已经设置好,下面进入测量。
第二步(外业测量)如下:如果是无手簿观测的话直接开机就好,不作业名称可以根据需要更改,配置集选点号可以根据需要做改变,天线高输过要在外业观测本上记录好仪器高,如果择刚才建好的,天线类型如实际情况选实际量测值,然后按观测—经过一个时有手簿情况的话,就选择测量,按继续- 择。
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PS RTK Surveys1 总则1.1为了GPS RTK技术在治黄测绘及其它相关领域内推广应用,统一RTK作业方法、仪器使用要求、数据处理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1.2本标准参照与引用的标准1.2.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1.2.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1.2.3《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1.2.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8016-1995)。
1.3本规程适用于四等平面以下、等外水准控制测量、放样测量、地形测量(包括水下地形测量)、断面测量,以及当采用RTK技术辅助水文测验、河道冲淤监测时亦可参照本规程。
2 术语2.1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是由美国研制的导航、授时和定位系统。
它由空中卫星、地面跟踪监控站、和用户站三部分组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
GPS系统的特点是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
2.2实时动态测量(RTK)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
2.3观测时段Observation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长度。
2.4同步观测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站或两站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观测。
一,基准站设置1打开手簿电源和基准站接收机电源进入主菜单选择:开始测量——转到基站菜单2,仪器的设置:选择仪器——仪器连接——其他所有连接——选择“基站接收机”——点击屏幕“编辑”(接收机:GS10|GS15——连接时使用“选择蓝牙”——点击手簿上面“搜寻”——选择基准站(序列号)对应蓝牙进行连接)——确定(等待蓝牙连接,一定要到手簿上面图标感叹号消失出现蓝牙标志(对应语音提示)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选择“基站RTK1”——点击“编辑(勾选“发送RTK基站信息”——连接使用“端口2”——点击屏幕上的“设备”——选择电台“Satel 3AS(GFU14)”——确定——RTK数据格式“Leica”——确定)——确定——确定(返回基站菜单)3,设站:基站仪器设置完了就进入设站:开始测量——选择“在已知点上”——输入基站的天线高度——天线选择“GS15脚架缩短”——点击屏幕“下一步”——选择我们基准站的点号——确定(提示基站设置完成、查看手簿上面电台标志向上箭头闪烁、基准站接收机发射灯也要闪烁)——切换到流动站。
注意:a,如果蓝牙连接不上,连接改成电缆后确定了在该成蓝牙重新搜索连接,在不行就都关机重启在搜索连接,还是连接不上就用电缆线连接;b,设站完成后基站发射灯不闪主要看手簿上面,可能是基站电台选错、设站的坐标选错都有可能。
二,流动站设置:开启流动站手簿进入主菜单:选择仪器——仪器连接——其他所有连接——CS 连接“GPS流动站”——点击屏幕“编辑”(接收机:GS10|GS15——连接时使用“选择蓝牙”——点击手簿上面“搜寻”——选择流动站(序列号)对应蓝牙进行连接)——确定(等待蓝牙连接,一定要到手簿上面图标感叹号消失出现蓝牙标志(对应语音提示)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选择“接收机连接”——选择“RTK流动站”——点击屏幕“编辑”(勾选“接受RTK数据”——连接使用“端口3”——点击屏幕上的“设备”——选择电台“Satel(SLR5)”——确定——RTK数据格式“Leica”——确定)——点击屏幕上“控制”(选择对应的通道,查看流动站频率和基站电台一致——确定)——确定(回到主菜单),有固定解表示设置没有问题注意:设置流动站完成后手簿上电台图标的向下接受标志闪烁,仪器主机接收灯也会闪烁,过一会手簿左上角出现十字或语音提示已获得RTK固定解就表示我们设置没有问题;如果得不到固定解就要检查我们的设置是不是正确了(主要检查RTK基站数据是不是在发射、电台通道、数据格式是否设置正确、使用端口、电台类型等是否都设置好);流动站都正常了之后我们就要对我们这些设置进行验证:到另个控制点上去看我们坐标的精度是不是符合的;如果点没有问题单最后我们验证结果差的比较大的话就要看我们项目坐标系统建立是不是正确的、基准站的设置是不是正确的(重新设站);验证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测量和放样作业了所有设置正确在外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关说明:1,流动站距基站距离没有多远就没有信号或者信号不好:测量位置是不是天空遮挡比较严重(找一个没有什么遮挡的地方可以验证);基准站电瓶电量不足(更换电瓶);地形条件复杂电台信号干扰严重(区域多找地方进行测试,都没有就考虑搬站)。
远航RTK测量系统使用手册第一版广州天宇光电仪器有限公司二○二二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引言...............................................................§1.2产品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产品特点 (3)第二章远航测量系统 (5)§2.1整体介绍 (5)§2.2远航主机介绍 (6)§2.2.1主机外型 (6)§2.2.2按键和指示灯 (8)§2.3远航模式查看和切换 (9)§2.3.1主机自检 (9)§2.3.2(手簿)软件设置工作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设置工作模式 (9)§2.3.4USB模式配置 (9)§2.3.5WIFI配置 (9)§2.3.6关闭主机 (9)§2.3.7恢复出厂设置 (9)§2.4手簿 (10)§2.4.1手簿介绍 (10)§2.4.2蓝牙连接.......................................错误!未定义书签。
§2.5主机配件介绍 (13)§ 2.5.1仪器箱 (13)§2.5.2电池及移动电源 (13)§2.5.3差分天线 (14)§2.5.4数据线 (15)§2.5.5其他配件 (15)第三章作业方案 (16)§3.1静态作业 (16)§3.1.1静态测量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作业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PS RTK Surveys1 总则1.1为了GPS RTK技术在治黄测绘及其它相关领域内推广应用,统一RTK作业方法、仪器使用要求、数据处理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1.2本标准参照与引用的标准1.2.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1.2.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1.2.3《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1.2.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8016-1995)。
1.3本规程适用于四等平面以下、等外水准控制测量、放样测量、地形测量(包括水下地形测量)、断面测量,以及当采用RTK技术辅助水文测验、河道冲淤监测时亦可参照本规程。
2 术语2.1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是由美国研制的导航、授时和定位系统。
它由空中卫星、地面跟踪监控站、和用户站三部分组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
GPS系统的特点是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
2.2实时动态测量(RTK)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
2.3观测时段Observation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长度。
2.4同步观测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站或两站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观测。
2.5天线高Antenna Height观测时接收机相位中心到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2.6参考站Reference Station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
2.7流动站Roving Station在参考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并实时提供三维坐标的接收机称为流动接收机。
2.8世界大地坐标系1984(WGS1984)World Geodetic System1984由美国国防部在与WGS72相关的精密星历NSWC–9Z-2基础上,采用1980大地参考数和BIH1984.0系统定向所建立的一种地心坐标系。
2.9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YY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ference Frame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推荐的以国际参考子午面和国际参考极为定向基准,以IERS YY天文常数为基础所定义的一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地球)坐标系。
2.10永久性跟踪站Permanent Tracking Station长期连续跟踪接收卫星信号的永久性地面观测站。
2.11广域增强差分系统(WAAS)Wide Area Augmentation Differential GPS System WAAS系统是将主控站所算得的广域差分信号改正信息,经过地面站传输至地球同步卫星,该卫星以GPS的L1频率为载波,将上述差分改正信息当作GPS导航电文转发给用户站,从而形成广域GPS增强系统。
美国已计划将WAAS发展成国际标准,是美国GPS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
2.12局域增强差分系统(LAAS)Local Area Augmentation Differential GPS System 将基准站所算得的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改正值、C/A码测距信号,一起由地基播发站调制在L1频道上传输给用户站。
2.13在航初始化(OTF)On The Flying是整周模糊度的在航解算方法。
2.14截止高度角Elevation Mask Angle为了屏蔽遮挡物(如建筑物、树木等)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所设定的角度阀值,低于此角度视野域内的卫星不予跟踪。
3 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3.1坐标系统3.1.1RTK测量采用WGS84系统,当RTK测量要求提供其它坐标系(北京坐标或1980西安坐标系等)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基本参数,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表3.1.1项目地球椭球参考椭球坐标系名参数名称WGS-84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长半轴a(m)短半轴b(m)6356752.31426356755.28826356863.0188扁率α1/298.2572235631/298.2571/298.3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130.9590.2966第二偏心率平方e’20.22270.9470.46833.1.2坐标转换求转换参数时应采用3点以上的两套坐标系成果,采用Bursa-Wolf、Molodenky等经典、成熟的模型,使用PowerADJ3.0、SKIpro2.3、TGO1.5以上版本的通用GPS软件进行求解,也可自行编制求参数软件,经测试与鉴定后使用。
转换参数时应采用三参、四参、五参、七参不同模型形式,视具体工作情况而定,但每次必须使用一组的全套参数进行转换。
坐标转换参数不准确可影响到2~3cm左右RTK测量误差。
3.1.3当要求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其它高程系高程时,转换参数必须考虑高程要素。
如果转换参数无法满足高程精度要求,可对RTK数据进行后处理,按高程拟合、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方法求得这些高程系统的高程。
3.2时间系统3.2.1RTK测量宜采用协调世界时UTC。
当采用北京标准时间时,应考虑时区差加以换算。
这在RTK用作定时器时尤为重要。
4 RTK测量技术设计4.1RTK技术当前的测量精度(RMS)平面10mm+2ppm;高程20mm+2ppm。
4.2RTK测量可用于的测量工作4.2.1控制测量:RTK技术可用于四等以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的工作。
4.2.2地形测量:采用RTK,并配合一定的测图软件,可以测设各种地形图,如普通测图;线路带状地形图的测设;配合测深仪可以用于水下地形图;航海海洋测图等。
RTK外业可进行属性编码。
4.2.3放样测量:将设计方案放样到实地。
在外业可直接设计线路,增强了设计的应用范围。
由于RTK在行进中不断计算测站位置、偏移量及填/挖方量,此时放样可以与设计很好的结合起来。
从RTK硬件设备特性和观测精度、可靠性及可利用性综合考虑,现阶段RTK的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RTK测量技术设计要求表4.2等级精度要求距离(km)测回数四等以下平面控制最弱点位误差≤5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4.5万≤8≥3等外水准30≤8≥3图根控制(测图控制、像控测量、放样、中桩测量等)最弱点位误差≤5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4000≤10≥2地形测量平面:图上0.5mm高程:1/3等高距≤10≥14.3RTK的测量距离4.3.1由于RTK数据链的传播限制和定位精度要求,RTK测量一般不超过10km。
各等级测量要求可按4.1的测量计算某个测区的最长流动站距离。
但在中小比例尺测图时,在等高距大于2米时,可将测距放宽至不大于15km。
当等高距小于2米时,应不大于10公里。
但要注意下列要求:(1)GPS接收机的性能要高,且机内有先进的数学模型,能确保长基线进行正确整周未知数的求解。
(2)数据链的性能要好,传送距离要远,能正确无误的将参考站的数据发送到流动站。
(3)根据无线电传播的规律,参考站和流动站离地面要有一定的高差。
(4)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必须没有山体、楼群之类的遮挡,另外作业区域内还不能存在强烈的电磁波等干扰。
4.3.2发射距离与电台天线的高度也有关系。
由于参考站电台天线发射UHF波段差分信号电波,天线的高度对RTK测量距离影响很大,天线高与作用距离服从于下列公式:D=4.24×(+)(4.3.2)式中I1和I2分别是基准站和流动站电台的天线高,单位为米;D为数据链的覆盖范围的半径,单位为公里。
上式是在无障碍物遮挡和无电波干扰的理想条件下的覆盖范围,实际应用中将会有所出入。
根据测区大小,可设置不同的发射天线高度。
4.4RTK测量准备4.4.1测区内欲用作参考站的控制点应首先进行图上设计,分析RTK 链的覆盖范围。
如果某处距控制点过远,应加测高等级控制点,再进行RTK测量。
4.4.2RTK测量时应视测量目的、要求精度、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测区已有控制点情况及作业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作业。
4.4.3当测区内有GPS永久性跟踪站、国家A或B级网点、GPS地壳形变监测点时,应首先选用作参考站点。
4.4.4为了检验当前站RTK作业的正确性,必须检查一点以上的已知控制点,或已知任意地物点、地形点,当检核在设计限差要求范围内时,方可开始RTK测量。
5 参考站的设置要求5.1点位要求5.1.1参考站的选择必须严格。
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5.1.2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º;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
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5.1.3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5.1.4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5.2参考站设置5.2.1参考站上仪器架设要严格对中、整平。
5.2.2GPS天线、信号发射天线、主机、电源等应连结正确无误。
5.2.3严格量取参考站接收机天线高,量取二次以上,符合限差要求后,记录均值。
5.2.4参考站的定向指北线应指向正北,偏离不得超过左右10度。
对无标志线的天线,可预先设置标志位置,在同一测区内作业期间,应每次标志指向做到基本一致。
5.3参考站运行期间作业要求5.3.1当为了节省控制器电量或用于流动站时,参考站在工作期间可关闭手持控制器后去掉。
5.3.2尽管各RTK设备在设计时考虑到防水、防晒等因素,但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烈日暴晒或雨水淋湿。
5.3.3参考站工作期间,工作人员不能远离,要间隔一定时间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对不正常情况及时作出处理。
5.3.4由于参考站除了GPS设备耗电外,还要为RTK电台供电,可采用双电源电池供电,或采用汽车电瓶供电。
条件许可时,可采用12V直流调变压器直接同市电网路连接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