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设计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14
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明,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
同时随着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多样化,高层建筑由原来的独立单一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合了办公、酒店、餐饮、娱乐、商业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与普通的单体高层建筑不同,商业综合体不仅需要单独考虑每一个单体的形态、功能、结构等一系列基本高层建筑的参数,更多的则需要考虑各个单体的组合以便更好的反映商业综合体作为“微型都市生活体”的这一意识形态。
项目简介:建于原四川历史博物馆旧址,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人民南路与一环路交汇点,主要通过半围合式塔楼布局烘托出中心广场的公共休闲空间,裙房和地下空间为一个与地铁站相连的超级时尚购物中心,五栋白色的混凝土清水塔楼则包含了国际甲级写字楼、酒店及国际高端服务公寓、城市豪宅等复合功能,并且收放自如地在塔楼之中嵌入诸多商业和公共空间,同时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室外活动休闲和体验空间,正如霍尔所说“建筑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城市体验,让建筑与人和谐共生,所以我们在来福士广场设计了非常好的公共空间。
”下面结合着本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层商业综合体进行分析和理解:一:设计理念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高层建筑组团设计中的理念:强调整体化的都市功能与形式、建筑体的多孔隙性、还空间于市民、融入三峡理念的中庭广场、用现代环保技术打造超级绿色建筑等概念,希望带给成都市民一种兴奋的体验。
城市在眼前缓缓展开,可以感受到来福士这个“城中之城”的城市内涵。
他所述说的建筑体的孔隙性,以及还空间于市民,这些理念更好的诠释了建筑的人文精神,人与建筑的互动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如下图所示:A:建筑的孔隙性:大部分高层建筑着重表达外观世界,对内部的表达以服务和装修环境表达居多,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成都来福士给了我们另外的一种探索研究的可能性:1.与封闭的具有使用者局限性的屋顶花园不同,这里以开放的屋顶平台来取代,增加了建筑本身的活力和屋顶平台的利用率,把服务对象扩充到整个市民。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案例分析一:日本LALAPORT购物中心关键成功因素分析一、概况1、日本第一家号称美式的购物中心LALAPORT(日本人所谓美式的购物中心主要是指:拥有广大的土地面积,建筑物采取低楼层的建筑),在一九八一年四月于千叶县的船桥市诞生。
2、名称所以取“LALAPORT”,主要是“LALA”之意,就是指“跳动的旋律,愉快的心情”,“PORT”,即为“港”之意,由于这家购物中心就是住在东京湾周边的一个港口,因此希望这个购物中心的开发,能够让来店的人,都可感受那种跳动的旋律,让每个人都拥有愉悦的心情,充分享受购物、娱乐、休闲的生活情趣。
3、由于千叶县位于东京都的东北方,外地人口若想来东京都工作,千叶组则是一个相当理想的落脚外,因此所谓的新市镇、新社区则不断在开发兴建,自然吸引了不少的新家庭(NEWFAMILY)与新世代的人口,加上各项新的公共设施与交通网络陆续在兴建,京叶县的捷运系统等带动了人潮的流动,产生了新的工作与生活空间,给予LALAPORT购物中心带来了新的景象,有了更好的商机。
4、这个购物中心在一九八一年PART I开幕之后,事隔七年,在一九八八年PART 2又按着开幕,而让LALAPORT这个购物中心在当前日本的购物中心当中,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个案。
5、它的整个基地面积大约有五万二十坪左右,建筑结构方面PART 1采取低楼层的建筑,PART 2则采取高楼层的建筑,在建物面积的分配上,除了零售部门的各业态商店之外,还包括了旅馆、办公大楼与公共设施,基本上可以分成七大部份,大致分配如下:(1)专门店:PART 1与PART 2都有,合计共27486坪。
(2)百货店:只PART 1有,计20103坪。
(3)量贩店:只PART 1有,计7028坪。
(4)旅馆:只PART 1有,计6057坪。
(5)商业设施:只PART 1有,计4248坪。
(6)立体停车场:PART 1与PART 2都有,合计共11093坪。
成都来福士广场案例分析全球化的趋势势在必行,而建筑行业作为一个辐射范围甚广的领域,更是十分鲜明。
全球化给我国原本的设计环境、政府政策、人们思想等一系列的变化。
那么作为全球化大旗下的一个产品,成都来福士感觉是比较成功的。
下面关于本案例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一:来福士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理念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些来福士广场,正如来福士的广告所说每一座来福士建筑均出自世界知名大师的手笔,所以这个项目本身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它的决策者更多的是来福士集团,相关政府的决策者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就其自身来说,设计谁来做也许都会达到自身的功能需要,但是霍尔的设计感觉还是很可人的。
自2003年霍尔的北京的当代MOMA出现以来,他的作品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在南京、成都、深圳、天津、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以及他的最新作品青岛文化艺术中心。
在中国有这么多作品的国外明星建筑师中,他的确是凤毛麟角的一位。
这也充分说明了相关决策者对霍尔本身的认可,也侧面的反映出了霍尔的建筑所带来的名牌效应,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商业利益。
而这也间接的反映出了不同范围的人群,比如文化艺术中心的受益者普通大众,商业综合体里面的消费者,办公人员对建筑的认可。
在这个建筑群里所需要体现的是:强调的整体化都市功能与形式、建筑体的多孔隙性、还空间于市民、融入三峡理念的中庭广场、用现代环保技术打造超级绿色建筑等概念,希望带给成都市民一种兴奋的体验。
城市在眼前缓缓展开,可以感受到来福士这个“城中之城”的城市内涵。
这些就是霍尔的创意灵感和设计理念。
从下面这张图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与传统商业综合体不同的外向表现不同,他要营造的是一个内向的空间。
建筑师应用"微型都市生活体"的理念,在大都会场地内创造了适合人居住尺度的建筑,双门商店朝向街道和购物中心开放。
塔楼体块上雕刻有三个巨大的开口,分别是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历史馆、利布斯·伍兹设计的光之馆和中国雕塑家韩美林设计的本土艺术馆。
百货商场优秀案例一、摩天百货:打造全方位的购物体验1.商场概况摩天百货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大型百货商场,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购物体验。
商场占地数万平方米,拥有上百个品牌商户和数千种商品,涵盖服装、化妆品、珠宝、家居用品等多个品类。
同时,商场内还设有餐厅、剧院和儿童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为顾客提供全面的服务。
2.个性化推荐系统摩天百货引入了先进的个性化推荐系统,通过分析顾客的购物历史和浏览行为,为每位顾客量身定制推荐商品。
顾客可以在商场的APP上查看个性化推荐和优惠活动,提高购物效率并享受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3.主题活动与展览摩天百货经常举办各种主题活动与展览,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参与。
例如,他们会组织时装秀、美妆大赛、厨艺比赛等,让消费者在购物之余还能参与到有趣的活动中,增加购物的乐趣。
二、欧洲购物中心:融合时尚与艺术的典范1.商场设计欧洲购物中心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而闻名,建筑结构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商场内部以明亮的画廊为主题,将购物与艺术相结合,为顾客提供了一个独特而舒适的购物环境。
2.高端品牌与定制服务欧洲购物中心引进了许多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并提供高品质的定制服务。
顾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服装、珠宝等商品,享受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这一举措既满足了顾客对品质和个性化的需求,也提高了商场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3.文化活动与展览欧洲购物中心定期举办与艺术相关的文化活动与展览,吸引了众多的艺术爱好者。
商场与当地的艺术机构和画廊合作,组织艺术品展览和文化讲座等,为顾客创造了一个与艺术接触的机会,提升了购物中心的文化氛围。
三、亚洲购物广场:打造时尚潮流的聚集地1.快时尚品牌亚洲购物广场引进了众多国际知名的快时尚品牌,以追求时尚潮流的顾客为主要目标群体。
这些品牌的价格相对较低,款式更新换代较快,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也提高了商场的流量和销售额。
2.时尚活动与发布会亚洲购物广场经常举办各类时尚活动与发布会,吸引了知名品牌和设计师的关注。
商场建筑案例分析
燕莎友谊商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燕莎地区,是北京市最大的高档购
物中心之一、商城一期于1989年开业,二期于1996年开业,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
燕莎友谊商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高品质的商品而闻名。
燕莎友谊商城的建筑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商业的结合。
商城外部建筑以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为灵感,采用了斗拱、琉璃瓦和屋顶造
型等特点。
这种设计风格不仅使商城在视觉上独特醒目,同时也与周围的
建筑环境相协调。
商城内部则采用了现代化的装修和布局,给人一种现代
与传统结合的感觉。
不仅如此,商城还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为顾客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
商城内部设置了设施完善的停车场、休息区和洗手间等,方便顾客的交通
和休息需求。
此外,商城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顾客的关
注与参与。
百强商业项目案例之二——正佳广场正佳广场——亚洲体验之都正佳广场和天河城在上世纪90年代初都是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在广州设立的两个中外合资商业零售试点单位。
天河城至2005年已是开业的第九个年头;而正佳广场因为资金原因,一度作为烂尾楼,搁置在天河最繁华的地段。
如今,正佳广场几经坎坷,终于以“亚洲首个体验游乐园” 的巨无霸姿态与世人见面。
虽然正佳广场已是十多年前的规划设计,但今天仍能超越群雄,取得亚洲购物中心霸主地位。
一度作为烂尾楼的正佳广场凭什么称霸?本文就对正佳广场的开发背景、定位、规划设计、招商推广及后期的经营管理进行了深度的解剖,以体现其在设计、策划、经营等方面的成功独到之处。
正佳广场概述正佳广场位于天河路与体育东路交汇处,连通6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
在城市中轴黄金核心,是华南最大交汇点,13米过道直驳地铁一号线与三号线换乘站,与广佛地铁、珠三角城市轻轨网络连为一体。
地上七层,地下两层半东塔楼:48 层五星级酒店式公寓西塔楼: 3 0 层超甲级写字楼。
约100000个国内外品牌同场经营。
正佳广场以体验式购物为主题,采用剧场式的商业空间布局,设计日顾客流量80万人次,是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康体、商务于一身的超大型购物中心。
经济技术指标占地面积:5.7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 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40 亿元人民币功能定位:大型都市MALL停车位:1500 个投资商:大鹏集团发展商:广州正佳企业有限公司物业管理:广州市正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单位:美国捷得建筑事务所广州市设计院项目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28 号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发展1.1珠三角经济格局珠三角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历史的沉淀,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以广州为顶点,东西两翼发展,珠海、深圳为地线,南沙为中心,各经济因子点状散布着城市的空间经济格局。
向西延伸:广州——番禺——顺德——中山——珠海向东管伸:广州——东莞——深圳——惠州广州是珠三角经济格局的核心,而天河区又是广州的商业中心,由此可见,天河区在珠三角商圈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个商厦改变一座城-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成功案例解析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是郑州市的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商厦。
它不仅仅是一个购物中心,更是一个城市焦点和地标性建筑物。
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的成功可以归功于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面我将对其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的地理位置优越。
它位于郑州市中心地带,交通十分便利。
周边的居民和游客都能够轻松到达这里,这为商场提供了充足的客流量和潜在消费者。
此外,商场附近还有众多的办公楼、酒店和住宅区,使得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
其次,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注重了人性化的考虑。
商场的外部和内部都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和装饰,使其外观充满了时尚感和独特性。
商场内部的布局也非常合理,各个商铺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消费者能够便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此外,商场还为顾客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停车场、高品质的餐饮区域和娱乐设施等,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再次,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商场内设有大型的超市、时尚品牌店、餐饮店、电影院和娱乐场所等,顾客可以一站式地满足各种需求。
商场还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展览、音乐会和时装秀等,吸引了更多的人流量和粉丝群体。
这种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增加了商场的吸引力,并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物和娱乐。
最后,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的成功还得益于其良好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商场管理团队精心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运营策略,包括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租赁管理等方面。
他们不仅注重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当地社区发展。
商场工作人员也接受了专业培训,为顾客提供周到的咨询和帮助。
通过这些措施,商场在顾客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使其成为人们信赖和喜爱的购物场所。
综上所述,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地理位置优越、人性化的设计、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以及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都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自世界第一个城市综合体诞生以来,人们就把城市综合体与庞大的建筑群、商业中心、城市地标、城市发展引擎联系在一起。
就像美国纽约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英国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日本的东京中城、六本木,香港的太古广场,中国深圳的万象城、北京的国贸,它们外在以摩天大楼的形式丰富着城市的天际线,内在以功能集约的聚合力量营造着城市新中心。
它们是展示城市鼎盛的符号,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动力旗舰,用钢筋铁骨般的巨桨把城市进程大步推向前进。
一、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一)洛克菲勒中心简介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国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中部,是一个包括19幢大楼、占地22英亩集商业、娱乐和办公等城市功能的大型建筑群。
主要建筑始建于1931年,1940年完成。
建筑群区域涵盖第五大道至第六大道,以及第48大街至52大街之间,共占地45000平方米。
建筑群的主体是GE大厦,共有70层,高259米。
外观强调垂直线条,是板式高层建筑的雏形。
2007年12月10日,孩子们在“便士丰收的田野”开幕式上摆放硬币的情形,放置这1亿枚硬币区域长49.5米、宽9米,宽度相当于一条街道。
1932年起,每年圣诞节前夕,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都要竖立一棵纽约市最大的圣诞树,这里的圣诞夜景时来纽约的游客必看之处。
(二)案例启示洛克菲勒中心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先河,因此号称是20世纪最伟大的都市计划之一,整个建筑布局紧凑,密集有序。
这块区域占地22英亩,由19栋建筑围塑出来的活动区域,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新风貌,完整的商场与办公大楼让中城继华尔街之后,成为纽约第二个市中心,对都市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洛克菲勒中心在建筑师上最大的冲击是提供公共领域的使用,这种为普通大众设计的空间概念引发后来对于“市民空间”的重视,巧妙地利用大楼的大厅、广场、楼梯间、路冲设计成行人的休息区、消费区,彻底落实为广大中产阶级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