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摘要】髌骨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术后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从手术后康复护理措施、伤口护理、活动训练、饮食调理、康复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手术后的康复护理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定期复查、保持休息等。
进行适当的活动训练和康复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合理的饮食调理也对骨折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康复护理,手术后康复护理措施,伤口护理,活动训练,饮食调理,康复体育锻炼1. 引言1.1 概述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尤其是在参加高强度运动或运动员中更为常见。
髌骨作为膝盖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髌骨骨折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为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许多患者选择进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手术。
髌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将骨折骨片重新固定在一起,加快骨折愈合的过程。
但是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同样至关重要,正确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伤口护理、活动训练、饮食调理和康复体育锻炼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生活和运动中,并避免因不当康复而导致的并发症。
愿本文对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的患者有所帮助。
2. 正文2.1 手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手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非常关键,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患者应当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定期复诊、按时服药等。
患者在术后要保持休息充足,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
在行动时应注意避免受伤、避免过度使用患部。
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在康复期间进行物理治疗,帮助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骨折术后到底如何康复?骨折后通常会发生出血、渗出以及炎症等,这些问题会使骨折组织愈合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短缩、粘连或是瘢痕等,严重骨折损伤需要长期制动,否则会加重组织的变性或萎缩,引发关节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简单用药治疗是无效的,需要采取康复治疗。
临床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制动时间、组织病变情况以及需要恢复的功能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有效缓解疼痛,松懈粘连,提高肌肉韧带柔韧性,增加肌力与运动的协调性,恢复功能性的活动能力。
下面简单科普骨折术后到底如何进行康复才有效。
一、一期康复训练受伤后的0-3周(血肿机化期),这个时期属于骨折伤处肿胀严重,疼痛感较强烈阶段,骨折端不稳定,很容易再次发生移位。
早期康复训练其目的就在于锻炼周围肌肉,保持肌肉张力,缓解局部肿胀程度,避免发生关节僵硬或是肌肉萎缩,确保骨折的能够愈合与功能恢复的较大可能性。
骨折早期基本都需要卧床休息,确保患肢处于舒适的状态,高度略高于心脏,才有助于静脉回流,可做向心性的辅助按摩帮助消肿。
在不活动关节的前提下,练习伤肢如股四头肌肌肉等长收缩,肌肉进行有节奏的收缩与放松,通过练习肌肉等以防止肌肉粘连或萎缩。
建议每天练习4-5次,每次5-10分钟,要以患者感觉不累为宜。
同时可主动练习患肢踝关节跖屈运动与背伸运动,此类练习不会影响骨折的固定,不可做影响骨折愈合的激烈运动,如不可做患肢内旋运动。
早期康复训练原则是除骨折处上下关节不可运动外,身体其他部位都可进行正常活动。
通常术后4-6小时即可进行简单的关节主动或被动锻炼,放松患肢肌肉,促进静脉回流,有助于肿胀的消退。
做好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练习上肢外展扩胸运动,有助于增进心肺功能。
同时可多多练习踝关节与趾间关节的屈伸运动,练习小腿肌肉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术后0-3周的康复训练,本质是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自主收缩与放松。
术后要细心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如有无出现伤口渗血,肿胀是否严重等;若是髋部骨折,术后几天翻身与患肢活动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与协助下进行,患者与家人不可随意活动,以免二次受伤。
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患者康复的速度和效果。
本文将从伤口护理、饮食调理、疼痛管理、康复锻炼等方面详细介绍骨折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伤口护理1. 伤口清洁:手术后第二天开始,每天进行一次伤口清洁。
清洁前需用肥皂水洗手,再用生理盐水或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
使用无菌纱布轻轻擦拭伤口,不要用力过度。
2. 更换敷料:如果敷料被污染或渗透,则应及时更换。
更换敷料时需要注意保持手部卫生和无菌操作。
3. 预防感染:手术后易感染,应注意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使用含有色素和香料的化妆品;不要让他人触摸伤口;避免游泳等水上活动。
二、饮食调理1. 补充足够的营养:手术后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类、瘦肉等。
2. 控制饮食量:手术后,由于患者活动量减少,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因此,应控制饮食量,并避免过度进食高热量的食物。
3. 增加水分摄入量:手术后应增加水分摄入量,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每天应喝足够的水,并多吃富含水分的蔬菜和水果。
三、疼痛管理1. 应用镇痛药:手术后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应及时使用镇痛药进行控制。
但要注意遵医嘱使用,并注意药品剂量和频率。
2. 使用冰敷或温敷:冰敷可以缓解局部肿胀和疼痛,温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但使用时要注意时间和方法,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3. 避免过度活动:手术后应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增加疼痛和伤口的损伤。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活动,并注意休息和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四、康复锻炼1. 恰当的康复锻炼:手术后应进行恰当的康复锻炼,以帮助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
但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和强度,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2. 坚持锻炼:康复锻炼需要坚持不懈,不能间断或草率结束。
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髌骨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术前和术后两个方面,详细解析髌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 健康教育在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手术方式、术后恢复过程、功能锻炼等。
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意义和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 心理护理患者因疼痛、活动受限等因素,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皮肤准备术前,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去除患肢皮肤上的污垢、油脂等,预防术后感染。
4. 术前饮食术前,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营养摄入,增强体质。
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为主,如瘦肉、鱼、鸡蛋、牛奶、豆制品等。
5. 排便训练对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应进行床上排便训练,以适应术后卧床生活,避免术后便秘。
6. 术前准备术前,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二、术后护理1. 伤口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
如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
伤口拆线后,注意避免感染。
2. 患肢抬高术后,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患者可采取卧床、坐位等姿势,但避免患肢过度弯曲。
3. 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给予抗凝药物预防。
4. 功能锻炼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如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收缩等,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5.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6.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措施。
康复护理服务方案对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李闯发布时间:2023-07-06T09:52:23.56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8期作者:李闯[导读]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服务方案对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康复护理服务方案,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康复方法,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三个月的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术后三个月的疼痛感、关节弯曲和伸展程度以及步态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也较对照组更高,(均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康复护理服务方案对于膝关节骨折病人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建议在临床中更加广泛应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康复三科 110000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服务方案对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康复护理服务方案,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康复方法,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三个月的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术后三个月的疼痛感、关节弯曲和伸展程度以及步态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也较对照组更高,(均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康复护理服务方案对于膝关节骨折病人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建议在临床中更加广泛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服务方案;膝关节骨折病人;功能恢复;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临床骨科手术之一,也是导致老年人身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
对于膝关节骨折病人,除了手术治疗外,康复护理服务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2]。
本文旨在探讨康复护理服务方案对膝关节骨折病人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现将获得的研究过程、成果及数据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康复护理服务方案,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康复方法。
导语: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而双腿骨折更是对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
术后护理对于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双腿骨折术后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一、术后早期护理1. 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 麻醉恢复期护理术后麻醉恢复期,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给予适当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3.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每天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 肢体护理(1)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一般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或略高于心脏水平。
(2)根据医嘱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患肢,防止肿胀。
(3)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5. 功能锻炼(1)术后早期(1-2周)以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为主,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2)术后中期(2-4周)可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如关节屈伸、旋转等。
(3)术后后期(4周后)可进行关节稳定性练习,如平衡训练、负重训练等。
二、术后中期护理1.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促进骨折愈合。
可给予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的食物。
2.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预防并发症(1)预防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预防压疮: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避免局部受压。
(3)预防关节僵硬: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预防关节僵硬。
三、术后晚期护理1. 恢复日常生活在医生指导下,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2. 随访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功能锻炼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四、注意事项1. 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
2.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12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康复护理组患者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早期康复锻炼、出院指导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经比较得知,康复护理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45例,良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58例(96.7%),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同时在术后3周后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渐增加康复训练运动等。
康复护理组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耐心讲解康复锻炼的必要性,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3]。
认真讲解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康复锻炼疗程。
1.2.2 早期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及自身耐受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锻炼。
指导帮助患者抬高患肢,并进行足趾屈伸活动,从而消除患肢肿胀,促进患肢静脉回流。
对恢复过程较好的患者,在掌握好力度的情况下,可在第三天对手术部位相邻关节行指导活动[4]。
术后第5天可进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行早期功能锻炼时可使用cpm,注意控制好运动频率,以患者可耐受为宜。
2-3周后可进行受累关节屈伸主动运动,20-30次/天。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患肢局部进行中医熏蒸治疗,每次30min,3次/d,1周为一疗程。
术后第3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周围组织功能情况。
35 例髌骨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髌骨骨折35 例患者,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分析其治疗护理效果。
结果35 例髌骨骨折患者全部I 期愈合,经过x 放射拍片复查,没有骨折块分离移位的发生,关节面平整无粗糙;在随访的35 例中,最长5 年,最短l0 个月;骨折一般在8~10 个月左右愈合,均全部愈合。
关节功能获得良好恢复,无关节僵硬发生,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
内固定取出时没有发现松脱情况,骨折全部获良好愈合。
结论护理干预对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髌骨骨折;功能锻炼;护理【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264-01髌骨骨折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导致髌骨的完整性受损,约占所有骨骼损伤的1%。
常伴有髌旁腱膜和关节囊破裂。
髌骨骨折后直接影响膝关节的行走和跑跳功能。
近几年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早期正确的康复功能锻炼是直接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以防止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炎的发生,预防制动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恢复关节功能。
通过对我院骨科35例髌骨骨折患者术后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现总结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0-58岁,平均(33.6±4.8)右侧26例,左侧9例;闭合性的骨折29例,开放性的骨折6例。
伤后手术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7天,开放性的骨折行急诊手术,均采取了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
2 护理干预2.1心理护理心理康复决定肢体功能的康复,医护人员应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使患者主动参与机体康复训练。
详细做好术后康复指导,全面了解患者的心态,耐心疏导。
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及悲观情绪。
使其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康复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
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观察及护理目的探讨功能锻炼时机的选择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对36例髌骨骨折不同术式内固定术后膝关节的护理及伸屈功能的观察比较。
结果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膝关节伸屈活动范围较好。
结论只要选择坚强内固定术式,强调尽早功能锻炼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膝关节恢复良好的功能。
标签:髌骨骨折手术方式功能锻炼髌骨是膝关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膝关节的生理运动中主要作用是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作用力及维护膝关节的稳定[1]。
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当往往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及膝关节伸屈功能受限等并发症。
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及痛苦。
自2000年以来,我科有25例髌骨骨折选择了“改良张力带固定术”,大部分未作外固定,少数用长腿石膏托外固定2周。
11例选择了“环形钢丝固定术”均用长腿石膏托外固定3~4周。
笔者按手术方式进行分类比较,发现行改良张力带固定术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6例髌骨骨折,男28例、女8例,年龄21~68岁。
影像学及手术均证实:横形骨折20例,粉碎性骨折14例,纵形骨折2例。
且均返我院行内固定取出术。
1.2 分组方法根据改良张力带固定术(25例)与髌骨环形钢丝固定术(11例)分成2组对照,2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骨折类型等无显著性差异。
2 结果2组病人到取内固定术时膝关节伸屈功能。
见表1。
从表中可看出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外固定时间短,可早期活动关节,膝关节伸屈优良率明显提高。
3 护理3.1 心理护理术前因病人活动受限,治疗时间长,担心肢体残废,表现出急躁、消极悲观情绪,在护理过程中应多给病人安慰、关怀,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3.2 饮食护理给予高钙、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注意饮食合理调配,多饮开水,预防便秘及泌尿系结石。
做好其他生活护理。
3.3 术后观察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患肢抬高,以利淋巴和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冬季注意肢体远端保暖,石膏托外固定后应密切观察患肢远端感觉、温度、血运、足趾活动等情况,每2小时1次,注意石膏绷带包扎后,应松紧适宜,如有肢端剧痛、麻木、发绀、皮肤温度降低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损伤之一,由于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膝关节前部,因此髌骨骨折后会对膝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髌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
一、卧床休息1. 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避免过早下地负重活动,以防骨折部位移位或再次受伤。
2. 卧床期间,患者应保持膝关节伸直,避免膝关节屈曲,以利于骨折部位恢复。
3. 卧床期间,患者可适当进行脚趾、踝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肢体僵硬。
二、饮食护理1. 术后初期,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用蔬菜、水果、鱼汤、蛋类、豆制品等。
2. 饮食中应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素,以促进骨折愈合。
3. 术后恢复期,可适当增加骨头汤、鱼类、蛋类、动物肝脏等富含钙质、蛋白质的食物。
4.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三、伤口护理1. 术后伤口要保持干燥、清洁,按时进行换药,防止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 术后3-5天,伤口拆线后,注意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沾水。
四、功能锻炼1. 术后早期(1-2周),进行膝关节伸直位收缩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2. 术后2-4周,进行膝关节屈曲位被动锻炼,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3. 术后4-6周,进行膝关节屈曲位主动锻炼,加强膝关节活动能力。
4. 术后6周后,逐渐增加运动量,进行跑步、游泳等全身运动。
五、预防并发症1. 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在床上进行下肢肌肉舒缩锻炼。
2.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注意会阴部卫生,及时排尿;定期进行膀胱冲洗。
3. 预防褥疮: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注意保暖。
4. 预防肌肉萎缩: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肌肉锻炼,防止肌肉无力、松弛。
六、康复指导1. 术后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2. 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膝关节功能。
3. 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受凉。
4.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老年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 19(27):3836-3838.[7] 付连涛.甲状腺手术体位对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手术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3):91-93.[8] 娄欢欢,孙文佳,王永波.体位调整对全身麻醉甲状腺手术病人眼压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11):1502-1504.[9] 涂丽红.改良手术体位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舒适度及头痛与呕吐发生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7):148-149.[2023-04-18收稿]膝部骨折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部分患者术后因为缺少锻炼,膝关节功能会受到程度迥异的束缚,影响患者正常作息生活[1]。
关节功能锻炼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是一种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关节强直、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的康复器械,借助步进减速电机,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电机速度[2]。
其优势为调速便利、安全可靠、使用简单、读数及时且精准、可调整角度、便于外出携带、能显示运动里程数等,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合康复护理是以基础护理为根本,借助其他专业化护理技术,对残疾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减少患者因为病变原因导致的肢体活动受限,以提高其活动能力的一种模式[3]。
将二者结合,共同作用于膝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因此,本文将CPM 机器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膝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一定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 2022年6月来医院治疗的60例膝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骨折类型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4~69岁,平均44.23±2.03岁;病程1~5年,平均2.55±0.44年;骨折类型:左侧骨折12例,右侧骨折11例,双侧骨折7例。
膝关节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骨折是一种多发性损伤,常并发有前、后交叉韧带、侧副韧带等损伤及关节腔积血等。
经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常受影响,严重者可出现膝关节强直。
笔者于2008年12月-2011年1月采用术后早期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下肢关节器),并予以中药熏洗局部的方法,治疗了46例膝关节及其周围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患者中,男32例,女14例;平均43.5岁。
其中股骨髁上骨折10例,股骨髁间骨折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5例,胫骨平台骨折23例。
均行手术治疗并予以坚强内固定,稳定性骨折术后不用石膏固定,粉碎性骨折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2~4周。
1.2 治疗方法
根据骨折病理修复过程分为外伤炎症期、骨痂形成期、骨痂成熟期进行康复训练、治疗。
1.2.1 外伤炎症期(3周内)
主要进行患肢非固定关节主被动活动训练,每日2次,每次5min。
同时在术后第4~5天开始使用CPM下肢关节器,帮助患者进行膝关节运动。
第1天将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调节到患者能忍受屈膝的最大限度(多在45°~50°)的下限,让患膝关节被动屈膝活动,每次20~30min,上、下午各1次。
第2天,将活动度调至50°~60°,活动时间及间隔同前。
第3天后直至2周内重复此方法治疗,活动度可随患者的承受力而增加到80°。
1.2.2 骨痂形成期(3~9周)
采用CPM机及中药外用熏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步骤如下:先行药物外熏洗治疗,将中药(透骨草20g,伸筋草20g,五加皮12,三棱12g,莪术12g,秦艽10g,海桐皮12g,牛膝10g,木瓜10g,红花10g,苏木10g。
加水30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30min,取药液约1500ml,先熏患处,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将患者肢体尽量浸泡在药液内。
在熏洗的同时,嘱患者推、挤、按、揉患处关节及软组织,使其尽量松解粘连,并经常巡视观
察,防止烫伤。
每日1剂,每天洗3次,每次约30min,外熏洗治疗完毕后,采用CPM
机功能锻炼,活动度可增加到100°。
1.2.3 骨痂成熟期(9周以上)
再用上述方法外熏洗治疗完毕后,立即用CPM机功能锻炼,活动的角度可自由调节,由小到大,至功能器的最大角度后,仍坚持锻炼,并指导患者在锻炼期间,双手扶杆,做下
蹲活动。
1.3 疗效标准
按Judet 标准[1]:将膝关节功能情况分4 级。
优:关节活动度> 100°;良:80°~
100°;可:50°~80°;差:< 50°。
2 结果
4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优25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1%。
复查X线片无1例出现内固定及骨折移位。
3 体会
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关键在于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最大限度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而早期功能锻炼是防止膝关节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待组织愈合后再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关节囊及软组织发生粘连、挛缩,导致关节僵硬或强直,有的患者不得不再行松解术,再次忍受手术及功能锻炼之苦,且效果差[2 ] 。
因此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不仅是骨折治疗的原则之一,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CPM下肢关节器通过引导下肢屈伸运动,起到被动活动膝关节屈伸肌的作用。
它可增强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活动,加速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的损伤修复,刺激具有双重分化能力的细胞向关节软骨转化,缓解关节损伤或术后疼痛。
CPM机具有无痛苦、消肿快、伤口愈合快、消除关节粘连,改善关节活动角度、
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自身修复等优点。
中药熏洗疗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中药蒸气对患肢进行熏洗通过物理热力及药物的作用,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解除淤滞,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及全身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3]。
骨折患者伤及筋骨脉络,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使肌肉和关节得不到濡养;又骨折固定不管时间长短,必然造成局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关节僵硬,肿胀疼痛,活动不利,这时关节功能恢复仅靠内服药物和功能锻炼,在短时间内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熏洗方中药物
有行气活血,温经止痛,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同时热力的蒸腾也使毛孔开放,血管扩张,有利于药物渗入,从而达到宣通气血、消除凝滞、舒经通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