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48.51 K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5.数轴:(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2.利率(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利率=利息÷存期÷本金×100%(7)注意:如要上交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一、圆柱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的,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
一个长方形有两种卷曲圆柱的方式(长>宽):(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同一个圆柱的高都是相等的。
3.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²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增=4rh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①沿着高展开,展开图是长方形,如果h=2πr,则展开图形为正方形②不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③无论怎么展开都得不到梯形6.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底面积:S底=πr²底面周长:C底=πd=2πr侧面积:S侧=ch=πdh=2πrh表面积:S表=2S底+S侧=2πr²+2πrh体积:V柱=πr²h考试常见题型: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周长②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积③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高,底面积④已知圆柱的底面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⑤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高,求圆柱的底面半径,表面积,体积,底面积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第一章负数1、数的相对性,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出现了负数,如-3.5,-4等。
2、负数的读法:先读“负”,再读数,如-3读作负三。
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4、负数都在0的左边,正数都在0的右边,在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第二章百分数1、打折: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2、成数: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俗称“几成”;一成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10%;两成是十分之二,即20%;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即35%……3、税率:纳税是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集体或个人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中应纳税部分的比率叫做税率。
即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
4、利率: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存入银行后取钱时应得的本息=本金+利息例如:银行规定:存期三个月利率为3.33%,存期半年利率为3.78%,存期一年利率为4.14%,存期两年利率为4.68%,存期三年利率为5.40%,如现有20000元,存期两年,两年后能取多少钱?方法一、20000×4.68%×2=1872(元) 20000+1872=21872(元)方法二、20000+20000×4.68%×2=21872(元)第三章圆柱和圆锥1、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柱的底面形状是圆,侧面是曲面,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
一个长方形绕着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就是圆柱。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_数学知识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比例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7.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9.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
5=y×1。
2可知x:y=1.2:1.5。
10.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11.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六年级下册数学1到4单元总结六年级下册数学1 - 4单元总结(人教版)1. 知识点。
- 负数的定义: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负数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例如:在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数,0℃以下为负数;海拔高度中,海平面以上为正数,海平面以下为负数。
- 负数的读写法。
- 读负数时,先读“负”字,再读数。
例如:-5读作“负五”。
- 写负数时,先写“ - ”,再写数。
如:负八写作“ - 8”。
- 数轴。
-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 在数轴上,负数在0的左边,正数在0的右边,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例如: - 3<0<2。
2. 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负数,会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 难点: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规则,以及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 知识点。
- 折扣。
- 折扣的意义: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八折就是原价的80%,七五折就是原价的75%。
- 折扣问题的计算:原价×折扣 = 现价。
例如:一件商品原价100元,打八折后的价格是100×80% = 80元。
- 成数。
-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如:一成就是10%,三成五就是35%。
- 成数问题的计算:例如,去年小麦产量是100吨,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今年产量就是100×(1 + 20%)=120吨。
- 税率。
-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
-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 = 各种收入×税率。
例如:某商店营业额为10000元,税率为3%,应纳税额为10000×3% = 300元。
- 利率。
- 利率是单位时间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 利息的计算:利息 = 本金×利率×存期。
例如:本金1000元,年利率为2.1%,存期2年,利息为1000×2.1%×2 = 42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1】整体的数学学习要点概述本学年的数学学习内容较为广泛,并且涵盖了不同的数学概念和技巧。
以下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的知识点概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总结:【2】复习第1单元:小数1.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2 小数的大小比较1.3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1.4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1.5 小数的四则运算1.6 小数的应用问题【3】复习第2单元:分数2.1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2.2 分数的大小比较2.3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2.4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2.5 分数之间的四则运算2.6 分数的应用问题【4】复习第3单元:运算定律3.1 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3.2 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3.3 乘法和除法的结合律3.4 运算中的括号运算3.5 运算定律的应用问题【5】复习第4单元:圆4.1 圆的基本概念4.2 圆的元素:圆心、半径、直径4.3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4.4 圆的划分和角度计算4.5 圆的应用问题【6】复习第5单元:数据的分析与统计5.1 从图表中读取信息5.2 数据的分类和整理5.3 数据的统计和频数5.4 数据的分析和比较5.5 数据的应用问题【7】复习第6单元:坐标系6.1 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与构建6.2 坐标的读取与表示6.3 点的位置和图形的绘制6.4 坐标系中的平移和对称6.5 坐标系的应用问题【8】复习第7单元:图形的平移、翻折和旋转7.1 平移的概念和特性7.2 翻折的概念和特性7.3 旋转的概念和特性7.4 图形变换的组合运用7.5 图形变换的应用问题【9】复习第8单元:三角形8.1 三角形的分类和特点8.2 三角形的元素:顶点、底边、腰和高8.3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8.4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计算8.5 三角形的应用问题【10】复习第9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9.1 长方体的概念和特性9.2 正方体的概念和特性9.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9.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问题【11】复习第10单元:数据的整合与解决问题10.1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0.2 数据整合和问题解决的技巧10.3 运算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10.4 实际问题解决与数学建模能力10.5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12】总结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相对较多,从小数、分数到几何图形,再到问题解决,同学们需要花时间进行合理的复习和总结。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一、第一单元分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与整数的换算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分数,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数学能力。
分数是指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的其中一份,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分子表示这个整体分成的若干份中的几份,分母表示整个分成的份数。
例如,1/2表示一个整体分成两份中的一份。
分数的大小比较需要把分数的分母相同,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分数中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当分数大小相同时,可以通过将分数化成小数进行比较。
分数的加减乘除需要先将分数的分母相同,然后进行相应的运算。
加减法时,分数的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不变;乘法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除法时,将除数的分数倒数,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分数与整数的换算需要将整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将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形式,例如将5写成5/1的形式,将3/2化为整数时,可以先将其化为带分数1 1/2的形式,然后再计算出结果。
二、第二单元数量关系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数与代数、算式与方程、比例、百分数等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与代数的关系,能理解和熟练掌握算式和方程的基础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数和代数是密切相关的,代数式中的字母代表一个数,可以把代数式看作是数的运算式;方程是一种带有等号的算式,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可以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量的值。
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比,常见的比例有等比例和不等比例。
等比例是指两个比例之间相等,不等比例则是不相等的。
百分数是指以100为基数的百分比,常见的百分数有百分之几、百分之多少等。
百分数可以与数、小数等进行换算,例如将80%换成小数,可以将其除以100得到0.8。
三、第三单元几何图形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直线、角度的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几何图形,掌握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负数1.(1)正、负数的读写方法:○1写正数时,加“+”号或省略“+”号两种形式都可以,但是读正数时,加“+”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号的,这个“正”字也要省略不读。
○2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一”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2.正、负数不能凭正、负号进行区分,比如“+(一3)”是一个负数,而一(一3)却是一个正数。
3.能表示出正数、0、负数的直线,我们把它叫做数轴。
4.(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温度计也可以看作是一数轴。
5.(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即负数都比0小;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即正数都比0大。
因此,负数都比正数小。
(3)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与其对应的两个正数的大小,对应的正数大的那个负数反而小。
6.温馨提示: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0在这里的意义不是表示“没有”,而是一个具体的数。
7.温馨提示: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要先规定哪个量为正(或负)。
如果上升用正数表示,那么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
8.负数与正数相加,如果负数中负号后面的数比正数大,那么得数为负数,式中负号后面的数减去正数得几,结果就是负几。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的。
2.(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
(2)底面各部分的名称:圆柱的底面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和周长分别叫做圆柱的底面圆心、底面半径、底面直径和底面周长。
(3)底面的特征:圆柱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3.(1)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
(2)特征: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4.(1)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2)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
5.把圆柱平行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和底面大小相同的两个圆;把圆柱沿底面直径垂直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小学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章:数与运算1.1 整数与小数-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法-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法- 整数和小数的相互转换1.2 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定义和性质- 减法的定义和性质- 加减法的运算法则1.3 乘法与除法- 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除法的定义和性质- 乘除法的运算法则1.4 运算顺序- 括号的运用- 运算顺序的规定- 复杂运算式的计算第二章:分数与比例2.1 分数的概念与表示- 分数的基本概念-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别- 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法2.2 分数的加减运算- 分数的加法原则- 分数的减法原则- 分数的加减计算步骤2.3 分数的乘除运算- 分数的乘法原则- 分数的除法原则- 分数的乘除计算步骤2.4 比例的认识与运用- 比例的概念和表示法- 比例与图形的关系- 比例的计算方法第三章:图形与计算3.1 运用倍数和约数- 倍数的概念和计算- 整除与倍数的关系- 约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3.2 计算长度、面积和容量- 长度的换算方法- 面积的计算公式- 容量的换算和计算3.3 图形的边和顶点- 图形的基本概念- 点、线、面的定义- 图形的分类与特征3.4 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第四章:数据与概率4.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法- 数据的整理和表达方式- 数据的图表表示4.2 数据的分析与运用- 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数据的极差和平均数- 数据的运用与预测4.3 概率的认识与计算- 概率的基本概念- 事件的可能性及计算- 基于概率的决策第五章:时间与空间5.1 时间的计算和换算- 时间的单位和换算- 时、分、秒的关系- 时间的加减运算5.2 日历和闰年- 日历的基本组成- 判断闰年的方法- 日期的推算和计算5.3 方位与坐标- 方位词的理解和运用- 坐标的概念和计算- 方位与坐标的关系5.4 空间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的空间概念- 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空间图形的展开和组合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的全册知识点概述,通过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数学、几何等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了数与代数、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数与代数1.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定义、小数点的位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运算。
2.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表示、分数相等的判断、分数的比较、分数的简化和扩展、分数的运算。
3.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的表示、百分数转换为小数和分数、小数和分数转换为百分数、百分数的运算。
4.等式与不等式:等式的概念、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减相等、等式两边乘除相等、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集。
5.算术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算法则、多位数的加减法、乘法口诀、倍数和约数。
二、图形与空间1.多边形的认识:图形的种类、多边形的定义和特点、几何图形的分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的性质。
2.直角和特殊角:直角的认识、直角和其他角度的比较、锐角和钝角、特殊角度的性质。
3.四面体和正方体:四面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四面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四面体和正方体的性质。
4.平面镜像和轴对称:平面镜像的概念、轴对称的概念、平面镜像和轴对称的性质、平面镜像和轴对称的应用。
三、统计与概率1.图表和统计:图表的含义和作用、直方图、折线图、饼图、柱状图等图表的绘制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概率的认识:概率的定义、事件的概念、常见的概率问题、取球和掷骰子等概率实验。
3.常见的计数方法:组合计数法、排列计数法、计算方法的应用。
以上就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概念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每个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通过课堂学习、练习题以及实际应用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李鹏辉整理)第一单元:负数1、负数:负数是数学术语,指小于0 的实数,如 -3 。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
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边,全部的负数都比自然数5小。
负数用负号“ - ”标志,如 -2 ,-5.33 ,-45 ,-0.6 ,-等。
2、正数:大于 0 的数叫正数(不包含0)。
若一个数大于零( >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的前面能够加上正号“ +”来表示。
正数有无数个,此中分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
3、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 0 右侧的数叫做正数。
4、0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负数。
0 是正、负数的界线。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全部负数。
5、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全部的数都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也能够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6、数轴的三因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1.圆柱的特色:(1)底面的特色:圆柱的底面是圆满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色: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其张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3)高的特色: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张开图:当沿高张开时张开图是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张开图是正方形;当不沿高张开时张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4.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的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 侧 =Ch。
5.圆往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 +2×底面积,即 S 表= S 侧+2 S 底。
6.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V=Sh。
7.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他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该直角边叫圆锥的轴。
18.圆锥的高:从圆锥的极点终归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9.圆锥的特色:(1)底面的特色:圆锥的底面一个圆。
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全册笔记超详细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 正数:大于0的数,例如1、2、3等
- 负数:小于0的数,例如-1、-2、-3等
- 零:等于0的数
1.2 有理数的比较
- 有理数可以通过大小进行比较,大小两者关系如下:
- 正数 > 零 > 负数
- 绝对值大的数较小
- 绝对值相等时,正数较大
1.3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 加法:
- 同号相加:保留符号,绝对值相加
- 异号相加:符号取绝对值大的数,绝对值相减
- 减法:
-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乘法:
- 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 除法:
- 除以一个非零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4 有理数的应用
- 有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例如温度的正负、海拔的正负等。
第二章几何图形
2.1 直角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度为90度的直角,其他两个角度之和为90度。
-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斜边的长度。
2.2 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平行线段,对角线相等且平分。
2.3 等边三角形
-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相等。
第三章数据的整理与描述
3.1 表格的制作和填写
- 制作表格时,要保证表格清晰易读,标题明确。
3.2 概率与统计
- 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多次试验时发生的
次数的频率。
- 统计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包括频数、频率、中位数等。
以上是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全册的超详细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6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一、数与代数1. 分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分数混合运算2. 小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小数混合运算3. 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尺比例应用题二、空间与图形1. 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角的画法2. 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画法3. 四边形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画法4. 圆圆的性质圆的画法圆的周长和面积三、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调查法抽样调查数据整理2. 数据的表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3. 数据的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4. 概率概率的定义概率的计算概率应用题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 实践活动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探究2. 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题数学建模五、数的扩展1. 负数负数的意义负数的加减法负数的乘除法负数与正数的运算2. 分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技巧3. 分数和小数的应用分数和小数的实际应用分数和小数的应用题分数和小数的单位换算六、图形的扩展1. 空间图形立体图形的性质立体图形的分类立体图形的画法2. 几何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3. 图形与坐标坐标系坐标系的运用坐标与图形的关系七、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1. 数学思维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2. 解决问题的策略图解法代入法换元法3.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数学与艺术的融合八、数学文化1. 数学历史古代数学近现代数学数学家的故事2. 数学趣闻数学谜语数学游戏数学趣题3. 数学与艺术数学的美数学与音乐数学与绘画九、数学实验与探究1. 实验工具尺规作图计算工具2. 实验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3. 实验案例测量实验计算实验推理实验十、数学学习与评价1. 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练习2. 学习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3. 学习反思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改进措施成长记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一、数的认识1.数的分类数2.数的意义(1)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也没有最大的.........,.没有最小的整数整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是整数的一部分..........0.都是自然数。
.......,.正整数和(3)分数:把单位“................,.表示这样的一份或....1.”平均分成若干份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亿级万级个级……………………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分数改写成小数,再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简。
9.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先看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再看最简分数的分母,如果分母中只有质因数2或5,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10.数的大小比较(1)整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分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分位相同,比较千分位……(3)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分母都不同,通分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后再比较;假分数大于真分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上下册)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六年级上册一、分数的乘法二、位置与方向三、分数除法四、比五、圆六、百分数七、扇形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
(完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均匀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钱=本金×利率×时间×(1-20%)经常使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整年365天,闰年整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都是整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一 负数1、负数的由来: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25……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 加负号“-”号, 不可以省略 例如:-2,-5.33,-45,-253、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4、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5、数轴:6、比较两数的大小:①利用数轴: 负数<0<正数 或 左边<右边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
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 13 >16 -13 <-16二 百分数(二)(一)、折扣和成数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八折=810 =80﹪,六折五=6.510 =65100=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商品现在打八折 :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2、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一成=110 =10﹪,八成五=8.510 =85100=80﹪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 :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二)、税率和利率1、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2、利率(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购物策略:估计费用: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
购物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并能够最终选择最为优惠的方案学后反思:做事情运用策略的好处三 圆柱和圆锥一、圆柱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
(两种方式: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3、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 :圆柱有无数条高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 ²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 ,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 增=4rh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①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长方形,如果h=2πr ,展开图形为正方形②不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③无论怎么展开都得不到梯形6、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底面积 :S 底=πr ²底面周长:C 底=πd=2πr侧面积 :S 侧=2πrh表面积 :S 表=2S 底+S 侧=2πr ²+2πrh体积 :V 柱=πr ²h考试常见题型: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 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周长②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积③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高,底面积④已知圆柱的底面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⑤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高, 求圆柱的底面半径,表面积,体积,底面积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无盖水桶的表面积 =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的表面积 =侧面积+两个底面积烟囱通风管的表面积=侧面积只求侧面积:灯罩、排水管、漆柱、通风管、压路机、卫生纸中轴、薯片盒包装侧面积+一个底面积:玻璃杯、水桶、笔筒、帽子、游泳池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油桶、米桶、罐桶类二、圆锥1、圆柱的形成:圆锥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圆锥也可以由扇形卷曲而得到2、圆锥的高是两个顶点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与圆柱不同,圆锥只有一条高3、圆锥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锥的底面一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 :圆锥有一条高。
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②竖切(过顶点和直径直径):切面是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高是圆锥的高,底是圆锥的底面直径,面积增加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即S 增=2rh5、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底面积 :S 底=πr ²底面周长:C 底=πd=2πr体积 :V 锥=13πr ²h考试常见题型:①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求体积,底面周长②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底面积③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锥的高,底面积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三、圆柱和圆锥的关系1、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2、圆柱与圆锥等底等体积,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3、圆柱与圆锥等高等体积,圆锥的底面积(注意:是底面积而不是底面半径)是圆柱的3倍。
4、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 ,体积相差23Sh 题型总结①直接利用公式:分析清楚求的的是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体积分析清楚半径变化导致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积、体积的变化分析清楚两个圆柱(或两个圆锥)半径、底面积、底面周长、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之比②圆柱与圆锥关系的转换:包括削成最大体积的问题(正方体,长方体与圆柱圆锥之间)③横截面的问题④浸水体积问题:(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品的体积,等于盛水容积的底面积乘以上升的高度)容积是圆柱或长方体,正方体⑤等体积转换问题:一个圆柱融化后做成圆锥,或圆柱中的溶液倒入圆锥,都是体积不变的问题,注意不要乘以13四、典型题: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高是底面直径的π倍,即h=C=πd,它的侧面积是S 侧=h ²2、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表面积扩大2倍,体积扩大4倍。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也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倍。
4、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缩小3倍,表面积不变,体积扩大3倍。
5、一个圆柱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和是48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比是1 :3,圆柱占1份,圆锥占3份,一共4份,题目中说了4份的和一共是48立方厘米。
圆锥占了4份中的1份,圆柱占了4份中的3份V 锥:48÷4=12(立方厘米) 或 48×14=12(立方厘米) V 柱:48÷4=12(立方厘米) 12×3=36(立方厘米) 或 48×34=36(立方厘米) 6、一个圆柱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差是24立方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圆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比是1 :3,圆柱占1份,圆锥占3份,1份和3份相差了2份,题目中说了相差24立方分米,2份就是24立方分米圆锥占了2份中的1份,圆柱占了2份中的3份V 锥:24÷2=12(立方分米) 或24×12=12(立方分米)V 柱:24÷2=12(立方分米) 12×3=36(立方分米) 或 24×32=36(立方分米)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2厘米,圆锥的高是( )厘米。
V 柱=V 锥 V 柱=V 锥S 柱底h 柱= 13 S 锥底h 锥 S 柱底h 柱= 13S 锥底h 锥 h 柱= 13 h 锥 S 柱底= 13S 锥底 2= 13 h 锥 4 = 13S 锥底 h 锥= 2÷13 S 锥底= 4÷13h 锥=6 S 锥底=12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4平方分米,圆锥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
9、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1:6。
如果圆锥的高是3.6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如果圆柱的高是3.6厘米,圆锥的高是( )厘米。
13 S 锥底h 锥 1 13 S 锥底h 锥 1S 柱底h 柱 6 S 柱底h 柱 613 h 锥 1 13h 锥 1 h 柱 6 h 柱 6h 柱×1 = 13 ×h 锥×6 h 柱 = 13 ×h 锥×6h 柱 = 13 ×3.6×6 h 柱÷13 ÷6 = h 锥h 柱 = 7.2 3.6÷13 ÷6 = h 锥 10、一个圆柱体,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它的底面积减少94.2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减少了( )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