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介绍天地(常州)
- 格式:doc
- 大小:5.58 MB
- 文档页数:43
KJ69N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安装手册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煤科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2008年8月V1.1一、安装KJ69N前必备工作系统的理想硬件架构是一台服务器,两台巡检计算机,如果具备该条件,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若不具备,请参考本章节最后的安装方法。
在开始安装KJ69N系统前请在服务器上完成以下工作:1、安装Windows Sever 2003操作系统,安装IIS服务管理器,打上SP1以上的系统补丁。
WEB服务器推荐安装正版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安装后,需要安装IIS。
IIS安装方法:在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应用程序服务器”,如图1.1所示。
图1.1 windows组件向导然后点击“详细信息”,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和“Internet信息服务(IIS)”,如图1.2所示。
图1.2 应用程序服务器添加组件然后再点击“详细信息”,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所有选项,然后点击确定直到出现图1.1,点击“下一步”安装即可。
IIS安装完成后,开始安装Win2003 SP1补丁。
安装完成后请安装杀毒软件。
2、安装.NET FrameWork 3.5及其语言包。
3、安装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并且打上SP4补丁。
请将数据库存放路径选择在D:\Program Files下。
安装数据库时请选择空密码。
1)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 企业版2)点选“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3)点选“安装数据库服务器”4)一直点击下一步,下一步,直到出现“安装类型”界面,如图1.3所示,在这里,我们要更改安装路径,将“数据文件”目的文件夹更改到D盘下。
图1.3 更改数据文件安装路径5)点击下一步,选择本地系统帐户,如图1.4所示,点击下一步。
图1.4 选择本地系统帐户6)身份验证模式选择混合模式,密码勾选为空密码,如图1.5所示,点击下一步。
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我国第一套应用RFID技术于井下移动目标位置监测的系统,可实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和运输车辆位置的监测查询及多种实用的报警功能,适于大、中、小各类矿井使用。
该系统具有被测目标无负担、通行方式无限制、安装使用简便等特点,已在全国各大矿务局和地方煤矿推广应用井下人员监测查询功能可实时监测查询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人员所处的位置、人员的活动踪迹及在各区域停留时间;可查询区域当前人员信息、人员进入区域的时间和各监测点人员的经过信息;可实时监测当前各区域、各部门、各工程、各职务下井人数及人员区域分布情况;可对特定人员实时跟踪,对重要区域单独显示;可查看任一历史时刻的人员分布情况。
报警功能通过设定下井时间闸,对下井超过一定时间的人员提示报警,并给出相关人员的名单等信息;在井下一些重要峒室、危险场合(如盲巷等)配备语音站,可有效地阻止人员违章进入,并将违章人员记录在案;特定危险区域超过规定的安全人数时自动报警,特殊人员未按规定路线行走时可提示报警;在发生事故和出现紧急状况时,地面指挥中心能与应急预案联动,显示应急预案和避灾路线。
统计考勤功能可查询任一班次及时间段各部门下井人数及下井时间;可显示一个月或任一时间段某部门或某个人的下井考勤情况,并根据工程、职务、部门等(规定足班时间),判断不同类别的人员是否足班;可显示一个月或任一时间段某部门及某人员的下井时长分布情况和该时间段内平均井下时长;可显示下井人员确切的下井时间和上井时间,统计井下持续时间;可单独统计考核某些特殊工种、职务人员的上下井情况;可单独考核某部门一个月或任一时间段的所有人员班次考勤总计。
信息联网功能可向局、矿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有关人员的实时和统计信息,可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以浏览网页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
井口LED大屏显示功能可实时显示井下总人数、各部门下井人数及人员信息,可实时显示经过上井点人员的信息。
KJ69人员监测系统使用手册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2007年6月版权声明本软件系统名称为“KJ69人员监测系统”,其版权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任何个人,单位未经本公司许可均不得使用,复制,转借或传播,否则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手册中所出现的人名地名等均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部分图形取自本公司本软件在各矿成功运行的截图。
编写目的本手册阐述了人员监测系统的日常操作方法、软件的参数设置、安装及配置、常见故障的处理等,使用户可以熟练掌握人员监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目录第一部分综合监控系统 (7)1 系统运行 (7)2 菜单栏 (7)2.1 系统生成 (7)2.1.1 安全天数输入 (7)2.1.2 用户管理 (8)2.2 人员监测系统 (9)2.2.1 人员监测参数生成 (9)2.2.2 人员监测系统综合显示 (9)2.2.3 数据库表单查询 (9)2.2.4 人员超限弹出报警 (9)2.2.5 提醒在井下超过*小时之人员 (9)2.2.6 显示超时人员 (10)2.2.7 特别提示:超时人员不自动确认上井(用于救灾) (10)2.3 召唤显示 (10)2.4 辅助操作 (10)2.4.1 用户交接 (11)2.4.2 用户操作记录 (11)2.4.3 系统维护 (12)2.4.3.2 数据库结构维护 (12)2.4.3.3 数据库压缩 (12)2.4.3.5 主控和热备相互切换 (13)2.4.3.5 导入主控文件 (13)2.4.3.6 与热备机对时 (13)2.4.3.7 通讯数据立即存盘 (13)2.5 简要说明 (13)2.6 关于计算机 (14)2.6.1 系统配置 (14)2.6.2 系统运行日志 (15)3、工具栏 (15)4、分站巡检栏 (15)图1-20 (16)第二部分人员监测系统日常操作 (17)1 界面进入 (17)2 主界面操作 (17)2.1井下总人数 (18)2.1.1 当前井下人员统计表 (18)2.1.1 人员轨迹列表 (19)2.1.3 轨迹再现 (20)2.1.4 当前井下人员统计中的各时段人员统计 (20)2.2.2 分站状态信息 (22)2.3 接收探头信息 (23)2.3.1 接收探头人员经过统计 (23)2.3.2 接收头状态信息 (23)2.4 区域人员信息 (24)2.4.1 区域当前人员统计 (24)2.4.2 区域配置信息显示 (24)2.4.3 井下各区域人员统计 (25)2.5 发射器缺电信息 (25)2.6 图形区域 (26)3工具栏操作 (26)3.1当前井下人员概况 (26)3.2 人员下井综合查询 (26)3.2.1下井人员考勤 (27)3.2.1.1 月报表 (28)3.2.1.2 日报表 (29)3.2.1.3 个人月下井详细记录 (30)3.2.2 人员综合查询 (31)3.2.3 人员当前位置查询 (32)3.2.4 下井时间不足人员统计 (32)3.2.5 显示时间段设定 (33)3.3 井下各区域人员统计 (34)3.4 人员轨迹再现 (34)3.5 当前井上人员统计 (34)3.6 当前设备运行报告 (34)3.6.1 分站工作状态 (34)3.6.2 发射器状态 (35)3.7 人员监测站状态图 (35)3.8 系统当前故障 (36)3.9 系统历史故障 (36)3.10 井下人员分布曲线图 (37)4 菜单操作 (39)4.1 选择打开图形 (39)4.2 召唤显示 (39)4.2.1 当前井下人员概况 (40)4.2.2 人员下井综合查询 (40)4.2.3 当前井上人员统计 (40)4.2.4井下人员分布曲线图 (40)4.2.5 当前设备运行报告 (40)4.2.6 人员监测站状态图 (40)4.2.7 井下各区域人员统计 (40)4.2.8 单个区域人员列表 (40)4.2.9 人员轨迹再现 (40)4.2.11 系统当前故障 (41)4.2.12 系统历史故障 (41)4.3 按部门显示 (41)4.4 辅助操作 (41)第三部分人员监测参数生成 (43)1 可修改的系统配置 (43)2 人员及站点生成 (43)2.1 人员信息录入 (44)2.1.1人员导入 (45)2.2 区域站点生成 (46)2.2.1 站点生成 (47)2.2.2 区域生成 (47)3 全矿井布置图生成 (48)3.1 背景图 (48)3.2 全矿井布置图生成 (49)3.2.1区域 (49)3.2.2 输入文字 (50)3.2.3 设置分站和接收器 (50)3.2.4 设置区域 (50)3.2.4.1 选择单个或多个区域 (51)3.2.4.2 选择特定人员集合 (51)3.2.4.3 显示注册人数 (52)3.2.5 设置轨迹 (52)第四部分软件安装与配置 (53)1 主控程序安装步骤 (53)2 工作站程序安装步骤 (57)3 服务器程序安装步骤 (59)第一部分综合监控系统返回目录1 系统运行双击桌面上图标或从开始菜单->程序->,进入综合监控系统主界面:图1-1标题栏显示“使用单位”、“当前日期及时间”、“主控或热备”、“工作方式(X10或X00)”、“当前值班人员”。
一、启动人员定位系统(KJ69J)1.检查人员定位系统(KJ69J)主控计算机与热备计算机及其外设,确认各个端口连接无误后送电,送电后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2.打开不间断电源(UPS)与传输接口的电源,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启动人员定位系统(KJ69J)主控计算机和热备计算机。
3.计算机启动后将登录windowsXP操作系统。
4.将通讯子系统打开,界面顶部会显示“主机-在线”,分站图标上面会出现一个蓝色的框在移动。
如果顶部显示“主机-准备”,则表示这个软件在其他电脑上有开启了。
5.人员定位系统(KJ69J)操作平台用户登录人员定位系统(KJ69J)操作平台程序启动后出现登录对话框:在“服务器”框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在“用户”框中输入“admin”,在“密码”框中输入“123456”,然后点击“确定”即可进入人员定位系统(KJ69J)。
二、人员定位系统(KJ69J)的日常操作1.人员定位系统(KJ69J)的实时信息监测1.1分站的实时信息监测打开通讯子系统:界面分上下两个大框,上面显示分站,下面显示接收器;如果系统分站和接收器无故障时则系统分站显示为绿色,有故障时则显示为红色,如果显示的是黄色,则有可能是电池在供电,也有可能是此分站开启了报警。
1.2人员位置的查询打开综合操作平台:首先进入的是“地图跟踪”,在这里面可以直接看到每个区域的人数及井下的总人数,也可以直接点击区域就能进入查看此区域内的人员信息。
在“地图跟踪”里面还能从图上看出井下所安装的设备在哪些位置。
点击“人员查询”,在这里面可以查询各个部门的下井人员情况,了解他们任意时间点的位置(包括历史记录),也可以通过姓名、灯号、射频号、工号查询某一个人的当前时间的位置或者历史记录。
这里还可以通过右击查询某个人的下井轨迹记录,也可以给某一个人实时位置的跟踪(在地图上显示一个小人)。
点击“轨迹记录”,选中“查询射频码轨迹”在后面的框中输入要查询的人的射频号,然后在把起始时间改成你要查询的时间段,点击查询即可。
摘要:详细介绍了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克州恒泽投资有限公司的应用。
该系统能实时反应井下人员的分布状态,并能实现双向通信和历史轨迹查询功能,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时监测、查询、定位,提高了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KJ69J;人员定位;考勤管理;应用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安全是煤矿永恒的话题,而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就无法确切知道他们所处的位置,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提高矿井的抗灾、救灾能力,克州恒泽投资公司引进了由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RFID技术的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井下各工作地点、禁止区域、主要大巷的人员分布情况以及人员历史轨迹,方便在日常生产中合理调度,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水平。
1系统组成及原理1.1系统组成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由地面中心站、系统软件、传输平台、无线数据监测站、无线数据收发器、无线编码发射器及电源、传输电缆等组成。
(1)地面中心站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监测数据的管理、分站实时数据通讯、统计存储、屏幕显示、查询打印、画面编辑、网络通讯等任务。
(2)系统软件主要负责完成人员信息编码采集、识别、加工、显示、存储、查询和报表打印。
包括数据管理子系统、考勤管理子系统、定位跟踪子系统、安全报警子系统、通信子系统、WEB浏览模块等功能模块。
图一系统软件结构框图1.2 系统工作原理在井下巷道、工作面的交叉口安装射频接收器、监测分站,下井工作人员按照要求佩戴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配备的定位卡。
当携带定位卡的人员经过射频接收器信号接收范围时,定位卡即被激活,并发出具有代表身份特征的射频信号,射频接收器接收到定位卡信息之后,将信息传输至监测分站,分站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再通过现场总线等方式传送至地面中心站。
KJ69人员监测系统使用手册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KJ69人员监测系统日常操作说明系统进入:在主控机上,综合监测系统主菜单上点击“人员监测系统”菜单,选择“人员监测综合显示”,进入人员监测系统主界面。
在工作站中,主菜单上选择“人员监测”菜单,进入人员监测系统主界面。
主界面操作:图1 人员监测主界面井下总人数:显示系统当前监测到的井下总人数。
分站图标:表示分站工作正常。
表示分站故障。
区域人数:显示该区域当前人数。
井下总人数:该数据实时变化,真实而实时地反映井下当前人员数量。
用鼠标右键点击,提示“当前井下人员概况”,左键选中进入“当前井下人员统计”表,如图2。
图2 当前井下人员统计表当前井下人员统计表实时刷新,如果要查看数据点击按钮“暂停”,表处于静止状态,便于查看。
表中信息按照人员下井时间先后顺序排序,红色背景的部分的信息表示人员下井已经超过一个班的时间。
表中显示下井人员的姓名、工号、部门、射频码、下井时间、当前位置等信息。
在顶端有显示条件,可根据需要选择按照“全部井下人员”、“部门”、“姓名”等条件部分或全部显示当前井下人员信息。
如查看某一个部门当前井下人员分布,先选中“部门”前面的“⊙”,然后在部门条件里面选择该部门即可。
如果要查看某个人当前信息,先选中“姓名”前面的“⊙”,在姓名中选中此人的姓名即可(也可当前位置查询中直接输入此人的姓名,见图23)。
如果选择显示条件后显示内容没有变化,点击“继续”按钮;如果显示内容为空,表示没有符合该条件的信息,去掉“只显井下人员”前的“√”,对于当前不在井下的人员,当前位置栏信息会显示“不在井下”。
点击“统计”按钮,显示当前时刻各部门在井下人员的数量。
如图3图3 井下各部门人员统计表图3井下人员统计表要在刷新情况下才能统计出结果,如果点击统计后各部门井下人数都为空时,点击“继续”按钮即可显示统计数据。
在图2井下人员信息中,右键选中某条信息,可以查看该人员的当天的下井轨迹,如图4图4 人员轨迹列表表中详细显示该人员下井所经过的监测站及经过时间。
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介绍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2015年8月目录第1章系统概述 .................................................................................................................. - 1 -第2章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 - 1 -2.1、技术优势.. (1)2.2、系统特点 (2)第3章设计原则 .................................................................................................................. - 4 -3.1、先进性、成熟性.. (4)3.2、可靠性、安全性 (4)3.3、易操作性 (4)3.4、实时性 (4)3.5、完整性 (4)3.6、可查询性 (4)3.7、互联性和扩展性 (5)3.8、经济性 (5)第4章设计标准 .................................................................................................................. - 5 -第5章系统组成 .................................................................................................................. - 6 -5.1、地面中心站. (6)5.2、系统软件 (6)5.3、传输平台 (6)5.4、KJF80数据监测站 (7)5.5、KJF91A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 (8)5.6、KDW16A本安兼隔爆电源 (9)5.7、KGE37B无线编码发射器 (10)5.8、MT8000型综合数据交换接口 (10)5.9、FDY3矿用移动式读卡器 (11)5.10、KLX5LM(A)信息化矿灯 (11)5.11、CFC1专用检测仪 (13)第6章主要功能 ................................................................................................................ - 14 -6.1实时监测功能 (14)6.2查询功能 (16)6.3安全保障功能 (18)6.4统计考勤功能 (20)6.5信息联网功能 (22)6.6系统运行状态提示(自诊断功能) (23)6.7操作权限及操作日志 (24)第7章主要技术指标......................................................................................................... - 25 -7.1、系统容量 (25)7.2、传输方式 (25)7.3、同时读卡数量 (25)7.4、最大巡检周期 (25)7.5、漏读率 (25)7.6、传输速率及误码率 (25)7.7、地面中心站至数据监测分站传输距离 (25)7.8、数据监测分站至无线接收器传输距离 (25)7.9、数据监测分站最大有效接收区半径 (25)7.10、存储时间 (26)7.11、双机切换时间 (26)7.12、软件画面响应时间 (26)第8章公司简介 ................................................................................................................ - 27 -第1章系统概述KJ69J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我公司最新研发推广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KJJ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介绍天地(常州)————————————————————————————————作者:————————————————————————————————日期: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介绍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2015年8月目录第1章系统概述 .................................................................................................................. - 1 -第2章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 - 1 -2.1、技术优势.. (1)2.2、系统特点 (2)第3章设计原则 .................................................................................................................. - 4 -3.1、先进性、成熟性.. (4)3.2、可靠性、安全性 (4)3.3、易操作性 (4)3.4、实时性 (4)3.5、完整性 (4)3.6、可查询性 (4)3.7、互联性和扩展性 (5)3.8、经济性 (5)第4章设计标准 .................................................................................................................. - 5 -第5章系统组成 .................................................................................................................. - 6 -5.1、地面中心站. (6)5.2、系统软件 (6)5.3、传输平台 (6)5.4、KJF80数据监测站 (7)5.5、KJF91A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 (8)5.6、KDW16A本安兼隔爆电源 (9)5.7、KGE37B无线编码发射器 (10)5.8、MT8000型综合数据交换接口 (10)5.9、FDY3矿用移动式读卡器 (11)5.10、KLX5LM(A)信息化矿灯 (11)5.11、CFC1专用检测仪 (13)第6章主要功能 ................................................................................................................ - 14 -6.1实时监测功能 (14)6.2查询功能 (16)6.3安全保障功能 (18)6.4统计考勤功能 (20)6.5信息联网功能 (22)6.6系统运行状态提示(自诊断功能) (23)6.7操作权限及操作日志 (24)第7章主要技术指标......................................................................................................... - 25 -7.1、系统容量 (25)7.2、传输方式 (25)7.3、同时读卡数量 (25)7.4、最大巡检周期 (25)7.5、漏读率 (25)7.6、传输速率及误码率 (25)7.7、地面中心站至数据监测分站传输距离 (25)7.8、数据监测分站至无线接收器传输距离 (25)7.9、数据监测分站最大有效接收区半径 (25)7.10、存储时间 (26)7.11、双机切换时间 (26)7.12、软件画面响应时间 (26)第8章公司简介 ................................................................................................................ - 27 -第1章系统概述KJ69J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我公司最新研发推广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KJ69J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使用说明书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煤科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2010年12月V2.0声明✓本文档版权属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许可,文件的任何内容不得通过任何形式或任何方法(电子、机械、化学、影印、记录等)对外传播。
编写目的✓本手册阐述了KJ69J人员监测系统软件的配置、日常操作方法等,使用户可以熟练掌握KJ69J人员定位系统软件的使用和维护。
修订记录版本日期修订者描述1.0 2008-5 王维介绍软件的配置及使用1.1 2008-7 王维补充了人员汇总,人员轨迹,分站报警及紧急寻呼等使用说明1.2 2008-8 姜文峰更新了部分图片,增加了菜单说明1.3 2008-8 王维补充了上载矿井图功能介绍,修订了部分说明1.4 2008-9 王丽丽增加人员信息管理模块功能介绍以及使用说明1.5 2008-10 王维增加考勤信息说明,补充了上下井合计的地标集合说明1.6 2008-12-8 王丽丽增加考勤信息管理模块功能介绍以及使用说明1.7 2008-12-11 王维增加了有关打印功能的阐述1.8 2008-12-18 王维增加通讯子系统-参数设置说明和联网数据生成说明增加编辑虚拟路径的说明1.9 2009-12-2 王维修订了区域编辑部分说明2.0 2010-12 王维针对KJ69J修订了说明书目录第一章KJ69J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软件简介 ....................................................... - 1 -1.1 系统简介...................................................................................................................... - 1 - 第二章KJ69J软件的配置 .................................................................................. - 3 -2.1 地标设置...................................................................................................................... - 3 -2.2 区域设置...................................................................................................................... - 4 -2.3 分站及接收器设置...................................................................................................... - 6 -2.4 通讯控制单元-参数设置............................................................................................ - 8 -2.5 联网数据生成.............................................................................................................. - 9 - 第三章 KJ69J软件的使用 ................................................................................... - 10 -3.1 地图跟踪.................................................................................................................... - 10 -3.2 人员查询.................................................................................................................... - 12 -3.3 位置查询.................................................................................................................... - 13 -3.4 人数汇总.................................................................................................................... - 14 -3.5 轨迹记录.................................................................................................................... - 15 -3.6 安全告警.................................................................................................................... - 17 -3.7 考勤信息.................................................................................................................... - 20 -3.8 短信记录.................................................................................................................... - 21 - 第四章KJ69J综合操作平台菜单说明 .............................................................. - 23 -4.1系统............................................................................................................................. - 23 -4.1.1重新登陆........................................................................................................... - 23 -4.1.2修改登陆密码................................................................................................... - 23 -4.1.3保存查询结果................................................................................................... - 24 -4.1.4打印设置........................................................................................................... - 24 -4.1.5打印预览........................................................................................................... - 24 -4.2视图............................................................................................................................. - 26 -4.3图层............................................................................................................................. - 26 -4.4位置............................................................................................................................. - 27 -4.4.1显示历史时刻位置场景(默认为显示当前时刻)....................................... - 27 -4.5警报............................................................................................................................. - 28 -4.5.1查询警报........................................................................................................... - 28 -4.5.2复位警报........................................................................................................... - 28 -4.5.3报警音............................................................................................................... - 28 -4.6控制............................................................................................................................. - 28 -4.6.1打开关闭警报和寻呼....................................................................................... - 28 -4.7维护............................................................................................................................. - 29 -4.7.1定位编辑地标................................................................................................... - 29 -4.7.2定义编辑区域列表........................................................................................... - 30 -4.7.3 上载矿井地图.................................................................................................. - 31 -4.7.4 人员信息管理.................................................................................................. - 32 -4.7.5 人员考勤管理.................................................................................................. - 47 -4.7.6 编辑虚拟路径,实现人员轨迹形象显示...................................................... - 53 -KJ69J 使用说明书-1-第一章 KJ69J 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软件简介1.1 系统简介KJ69J 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综合操作平台和通信子系统。
中煤平朔集团井工三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汇报材料井工三矿机电队一、系统简介我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于2008年6月份开始投入运行,系统使用的是常州天地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KJ69J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采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技术,动目标经过监测站时无特定要求。
系统既能独立成网运行,也能和已有的KJ95N安全监控系统在同一网络下运行。
系统主要功能:1.通过地面中心站可以实时观察所有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2.可进行查询分布,查询轨迹,加权查询等多种方式的人员位置查询;3.安全保障功能,主要包括门禁、超时报警、区域超员报警等功能;4.对井下人员进行下井次数、时间、班次等多种分类统计,便以考核,并具备相应的中长期数据储存和有关报表的打印功能。
5.可作为我矿信息管理系统(MIS)网的信息源,向MIS网提供有关人员或车辆的实时和统计信息。
系统主要组成部分:1.地面中心站:主要由主控计算机、热备机、传输接口、打印机等设备构成,主要功能是完成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查询、图形及报表显示和打印、屏幕提示报警等功能。
2.环网交换机:主要是将井下监测分站的数据传输至地面中心站。
3.井下数据监测站:由无线监测分站(型号KJF80.1)和1~8个无线编码接收器(型号KJF80.2A)构成,主要完成无线编码接收器数据的接收和预处理以及和地面中心站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并可输出用于控制报警器或提供给其它监测系统的开关量信号。
4.无线编码接收器(以下内容统称为接收器): 接收器主要功能是接收无线编码发射器信号并根据信号强度判断无线编码发射器的位置信息及电量是否充足,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分站。
5.无线编码发射器(以下内容统称为定位卡,型号KGE37A):入井人员佩戴入井。
产生并发射无线信号,供无线编码接收器接收信号并判断人员相应信息。
使用CR2477钮扣式电池供电,供电电压DC3V。
6. KDW16A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不间断电源:主要是为监测分站及接收器提供电源。
K J69J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目录第1章KJ69J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1)1.1系统概述 (1)1.2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 (1)1.3设计原则 (4)1.4设计标准 (5)1.5系统组成 (6)1.6主要功能 (10)1.7主要技术指标 (19)1.8 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分站布置 (20)第2章KT130型WIFI无线通信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KT130型矿用无线通信系统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系统主要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技术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KXT23型IP网络广播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320400 MZ171-2012代替Q/320400 MZ171-2009KJ69J 矿用人员管理系统2012-10-10 发布2012-10-10 实施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Q前言本标准是在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有关监测监控系统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KJ69J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的特点编写的。
在编写格式、表述方法和引用标准方面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在防爆方面符合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相关条款的规定;在技术方面符合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
本标准代替Q320400 MZ171-2009,主要技术内容与Q320400 MZ171-2009相比有如下变化:1)增加设备KTG2A、MT8000、KJJ31、KJJ32、KJJ58、KJJ61A、KGE37C、KJ69J-K、KJ69J-D、KJF80.1、KJF80.2A、KJF90A、KJF91A、KDW65、JHH-2、JHH-3、GPU1-JP12/2S、GPU-25/260/4PI、CFC3。
2)删除设备KJJ90、KJF80、KDW16-15、KLH11-204、KLH11-410、GPU1-JP6/2S、GPU1-25/4(3)I、CFC1。
本标准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起草并发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振龙、顾义东、谭达克。
本标准2009年2月11日起首次发布、实施;2012年10月10日第2次发布、实施。
本标准代替:Q/320400 MZ171-2009。
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介绍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2015年8月目录第1章系统概述 .................................................................................................................. - 1 -第2章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 - 1 -2.1、技术优势.. (1)2.2、系统特点 (2)第3章设计原则 .................................................................................................................. - 4 -3.1、先进性、成熟性.. (4)3.2、可靠性、安全性 (4)3.3、易操作性 (4)3.4、实时性 (4)3.5、完整性 (4)3.6、可查询性 (4)3.7、互联性和扩展性 (5)3.8、经济性 (5)第4章设计标准 .................................................................................................................. - 5 -第5章系统组成 .................................................................................................................. - 6 -5.1、地面中心站. (6)5.2、系统软件 (6)5.3、传输平台 (6)5.4、KJF80数据监测站 (7)5.5、KJF91A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 (8)5.6、KDW16A本安兼隔爆电源 (9)5.7、KGE37B无线编码发射器 (10)5.8、MT8000型综合数据交换接口 (10)5.9、FDY3矿用移动式读卡器 (11)5.10、KLX5LM(A)信息化矿灯 (11)5.11、CFC1专用检测仪 (13)第6章主要功能 ................................................................................................................ - 14 -6.1实时监测功能 (14)6.2查询功能 (16)6.3安全保障功能 (18)6.4统计考勤功能 (20)6.5信息联网功能 (22)6.6系统运行状态提示(自诊断功能) (23)6.7操作权限及操作日志 (24)第7章主要技术指标......................................................................................................... - 25 -7.1、系统容量 (25)7.2、传输方式 (25)7.3、同时读卡数量 (25)7.4、最大巡检周期 (25)7.5、漏读率 (25)7.6、传输速率及误码率 (25)7.7、地面中心站至数据监测分站传输距离 (25)7.8、数据监测分站至无线接收器传输距离 (25)7.9、数据监测分站最大有效接收区半径 (25)7.10、存储时间 (26)7.11、双机切换时间 (26)7.12、软件画面响应时间 (26)第8章公司简介 ................................................................................................................ - 27 -第1章系统概述KJ69J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我公司最新研发推广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KJ69系列精确人员定位系统是我公司自主研发、国内首先采用RFID技术实现井下人员定位功能的系统。
从2002年正式在矿安装、运行,十二年以来KJ69系列人员定位系统已在全国各大矿务局、煤矿成功推广运用2000多套。
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就无法确切知道他们所处的位置,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KJ69J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功能就在于:让我们能借助它实时了解井下人员及机车的流动情况、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准确数量及分布情况,查询任一指定下井人员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查询任一指定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
另外,作为下井人员考勤系统,统计与考核下井人员的出勤情况,可以对任一日期或指定日期段、任一指定月份,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下井班次等进行分类统计,产生人员考勤的日报表、月报表,便于考核,并能打印相关报表。
可用来规范人员的活动,防止缺岗、串岗、迟到和早退,提高矿井生产效率,有效防止只考勤不下井或下井不考勤的情况,确保考勤统计数量与井下作业人员的数量完全一致。
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KJ69J井下人员刷卡考勤定位系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系统取得安全标志证书,产品取得安全标志证书及防爆合格证。
第2章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2.1、技术优势(1)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是专业从事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产品的开发单位,是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目前的国家标准AQ6210-2007的起草单位,同时也是目前全国矿用通信类产品的权威检验机构。
(2)KJ69系列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我公司自主研发、国内首先采用RFID技术实现井下人员定位功能的系统。
自2002年以来,经过前几代(KJ69、KJ69A、KJ69N)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系统已经发展到性能更强,稳定性更好的KJ69J型。
(3)已在全国各矿务局、矿推广运用2000多套,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
经过12年的实践证明,产品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4)KJ69系列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售后服务良好,我公司在全国各大矿务局设有专门的产品售后服务中心,有专门人员长期负责产品售后和维护,接到用户通知确保做到24小时内到达服务现场,并且有专人负责定期走访客服,了解客服需求和产品使用情况。
(5)KJ69系列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国内唯一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证书的产品。
(6)将全新ZigBee技术应用于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最具代表性的无线传感网络,具有统一技术标准和低成本、功耗等特点,将有效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
(7)自主研发信息化矿灯,将人员定位卡与矿灯合二为一,为矿方节省定位卡的维护量和成本;信息化矿灯采用三重化保护技术及合理的工艺,使矿灯的防爆等级由矿用特殊型ExsI 提升到矿用本质安全型Ex iaⅠMa,该矿灯是国内首个取得ia 等级MA 证的信息化矿灯产品,大大提高了矿灯的安全等级。
迄今为止已取得以下奖项:◆2003年度被评为“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2004年度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局颁发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获“九五”、“十五”煤炭工业优秀科技成果奖;◆2006年获得煤炭工业协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2、系统特点◆被测目标“无负担”被测人员通过检测点无需主动进行任何操作。
◆通行方式无限制对被测人员经过检测点的通行方式没有限制,允许多人以“鱼贯而入”、“成组成群”的方式通过检测点,不影响井下人员的正常通行和正常作业。
◆结构简单,配置灵活可根据具体需要及投资情况灵活设置井下无线数据监测站。
监测站设置得越多,则划分的人员定位区域越多,人员定位的空间范围越准确。
◆一站多点,节省投入每个无线数据监测站可连接2-8个无线接收器,可满足井下丁字巷、十字巷、井口等复杂路况的安装要求,减少投入,增加系统可靠性。
◆系统自维护系统可实时监测在用无线编码发射器的供电情况,无线接收器的通信情况及数据监测站的供电状态。
◆安装简便无线编码发射器设计美观、实用,安装方式采用国家专利。
和矿灯完全结合在一起,不额外增加携带人员的负担,可有效防止一人携带多卡下井的情况发生。
◆可靠性经过多年发展和完善,通过技术创新以及生产工艺上的不断改进,目前我们系统软硬件均已日臻完善,系统稳定、可靠,漏卡率极低。
系统软件采用容错技术,监控主机采用冗余热备份系统,确保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
系统具有抗过流、过压、防雷击等保护措施。
◆双向通信功能携带编码发射器人员遇到紧急情况可向地面监测中心发送紧急呼叫;井下发生险情时,监测中心也可向某区域或全矿井发送报警撤退信号。
◆矢量放大缩小系统具备图形矢量放大、缩小功能。
◆报表生成能生成各种实时信息的动态报表和历史信息的报表,根据要求设置考勤报表,并能打印。
◆大屏显示功能可在井口安装液晶监视器,可实时显示经过监测点的人员姓名、射频号及当前井下人员数量、各部门人数、各区域人数等信息,也可自定义显示内容。
◆遇险救灾指引功能(可选)系统可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当发现有险情时,地面人员能够在调度室,按照预先设定的紧急情况处理预案,通过控制安装于矿井内的语音报警器、矿用本安型LED电子显示牌、矿用本安型信号牌、人员定位分站、无线编码发射器等设备的语音播报和指示信息的显示,指导工作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
第3章设计原则KJ69J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方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3.1、先进性、成熟性使用先进、成熟、实用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使得整个系统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3.2、可靠性、安全性实时监控的不间断性决定了在设计中必须考虑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系统在硬件选型、线路、支撑环境及结构上都选用了高质量的材料,并采用了先进的防火墙技术,以确保安装的监控主机、分站、接收器、发射器与布线系统,能适应煤矿井下高温、高湿、瓦斯等严格的工作环境,实现了系统稳定。
3.3、易操作性以易于使用的图形人机界面功能,为信息共享与交流、信息资源查询与检索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