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房屋建筑基本知识一、引言房屋建筑是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场所,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对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房屋建筑的原理和结构。
二、建筑结构1.地基与基础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它承受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
常见的地基类型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其中浅基础如筏基、扩展基等适用于土层相对较好的地区,而深基础如桩基则适用于土层较差的地区。
2.承重结构承重结构是指支撑整个建筑物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基的构件。
常见的承重结构包括柱子、梁和板。
柱子是垂直于地面的结构元素,梁是用来横跨支撑之间的柱子的结构元素,而板是用来覆盖梁和柱子之间的空间的结构元素。
3.墙体墙体是房屋建筑中起到隔离和分隔空间的作用,同时也能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
常见的墙体类型包括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重墙用于支撑和传递垂直荷载,而非承重墙主要用于分隔房间和隔音。
三、建筑材料1.砖石材料砖石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可以用于建造墙体和承重结构。
砖石的优点包括耐久性、重量轻和易于加工,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2.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它具有优秀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
混凝土适用于建造基础、地面和墙体等部分,并且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浇筑和成型。
3.钢材钢材是一种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它常用于建造承重结构,如柱子和梁。
钢材的优点包括重量轻、施工方便以及可塑性强。
四、建筑安全1.防火安全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是保证房屋建筑安全的重要指标。
使用防火性能较好的材料、合理设计防火隔离与排烟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能力。
2.抗震安全抗震安全是指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抵御地震力,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在建造过程中,抗震设计和使用抗震材料是确保建筑物抗震安全的重要措施。
3.应急疏散建筑物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问题。
设置合理的紧急出口、安全通道和疏散指示标识,以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疏散。
房屋建筑学基础知识大全
房屋建筑学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的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构件的
结构设计和施工。
2.建筑材料:包括常用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砖块、钢筋、玻璃、木材等,以及它们的性能、用途和施工工艺等。
3.建筑施工工艺:包括建筑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如基坑开挖、土方填筑、混凝土浇筑、砌筑、安装等。
4.建筑设计原理:包括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如空间规划、功
能布局、造型设计等。
5.建筑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和建筑群规划,包括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等。
6.建筑制图: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是建筑设
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7.建筑装饰:包括墙面装饰、地面装饰、天花装饰等,以及室
内装饰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8.建筑安装:包括给排水、供暖、通风、电气等建筑设备的安
装和调试。
9.建筑经济:包括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效益等经济问题,
以及建筑项目的招投标和造价控制。
10.建筑法规:包括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建
筑工程的安全、质量、环保等要求。
以上是房屋建筑学基础知识的大致内容,涉及到了建筑结构、材料、施工工艺、设计原理、规划、制图、装饰、安装、经济和法规等方面。
深入研究这些知识,可以为房屋的设计、施工、装修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房屋建筑知识房屋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房屋建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关于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要素,帮助读者对房屋建筑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指房屋的支撑系统,决定了房屋能够承受多大的重力和外力。
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和钢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指由柱、梁和墙体组成的框架系统,能够承受重力和抗震力。
砖混结构是指由砖和混凝土组成的墙体结构,常见于传统建筑中。
钢结构则是指由钢材构成的房屋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拉和抗压性能。
在选择建筑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用途、地理条件和经济性等因素。
二、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构建房屋的基本物质基础,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砖块、钢材、木材等。
水泥是制作混凝土的主要成分,用于建筑结构和地面铺设。
砖块是建筑墙体的常用材料,有砖瓦和空心砖两种类型。
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常用于构建钢结构。
木材是天然的建筑材料,轻便且易于加工,常用于木结构房屋。
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对于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三、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指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规划要求,对房屋进行整体布局和细节设计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应该兼顾实用性、美观性和节能性。
实用性是指房屋的功能布局合理,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美观性是指房屋外观和室内空间的设计美观、协调,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体验。
节能性是指房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益。
在房屋建筑中,土地利用规划起到关键作用,确定了房屋的位置、面积以及周边环境的合理布局。
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为居住者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五、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是将建筑设计方案落实到实际工程中的过程。
建筑施工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工程实施等环节。
建筑基础知识41条,小白入门必看!1、什么是容积率?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小数表示。
2、什么是建筑密度?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答:(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
(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
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
(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
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mm)、1/5M(20mm)、1/2M(50mm)。
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一、建筑的构成要素1、建筑的基本要素(1)建筑功能:满足人们生活、居住、活动的要求,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在构成的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2)建筑技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施工、设备等内容(3)建筑形象:建筑物内外观感的具体体现,包括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体型与立面的处理,材料、装饰、色彩的应用等内容。
2、建筑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筑功能——建筑目的,首要地位建筑技术——建筑的物质基础,实现功能的手段建筑形象——建筑的结果3、我国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4、建筑的分类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5、民用建筑的分类:(1)按使用功能分: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公寓等公共建筑——办公楼、体育馆、医院等(2)按规模大小分类大量性建筑:规模不大,但数量多,分布面广建筑大型性建筑: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3)按层数分工业建筑则分单层、多层和混合层次这三种。
(4)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四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根据房屋主要构件(如柱、梁、楼板、屋顶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①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具体判定条件如下:◆失去支持能力—构件在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构件材质性能的变化或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破坏。
—非承重构件自身解体或垮塌/承重构件挠曲率发生突变◆完整性被破坏—指薄壁分隔构件在火中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陷,形成穿透裂缝或孔洞,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面可燃物燃烧起火。
1.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
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通常称为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既不可分割又相互制约。
建筑功能通常起主导作用,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建筑技术是达到建筑目的的手段,对建筑功能和建筑形象有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表现,但也不完全是被动反映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在同样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下,也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象。
3.建筑物按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三大类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跟公共建筑两种按层数分类住宅建筑底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其他民用建筑单层建筑:1层多层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一般为2~6层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影响建筑物层数的主要因素: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2)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3)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等技术手段4)建筑防火要求5)经济条件4. 建筑的分级:按设计使用年限跟耐火程度可分为不同建筑等级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依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来划分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构件的燃烧性能跟耐火极限来确定的(分四级)5.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的图纸跟文件:设计说明书,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工程概算书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6.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7.家具设备的尺寸及人们使用家具设备时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度是确定房间面积和大小的主要依据8.气象资料包括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和风速等是解决建筑物自然通风,保温隔热,防水防潮等问题的重要依据9.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10.建筑模数: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房子建造知识点总结图文房子建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土地选址、设计方案、结构施工、装修等等。
本文将从房屋建造的各个阶段出发,总结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房屋建造的基本流程和要点。
一、土地选址1. 土地使用规划:在决定建造房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土地的用途和规划,如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这涉及到城乡规划、土地性质、用地政策等内容。
2. 土地条件评估:选择土地时需要考虑土壤、地形、地质等条件,以确定土地是否适合建造房屋。
如有土壤污染、地质灾害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和治理。
3. 建筑限高和用地比例:不同的地区和用途对建筑物的高度和用地比例有不同的规定,需要在选址时进行考虑,以免违法规定。
二、设计方案1. 规划设计:在土地选址确定后,需要进行规划设计,确定房屋的布局、楼层、功能分区等内容,使之符合居住和使用的需要。
2.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包括房屋的结构系统、承载系统、抗震设计等内容,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安全保障。
3. 材料选择:在设计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包括主体结构材料、保温材料、装饰材料等,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审美要求。
三、施工阶段1. 土建施工:土建施工是房屋建造的基础工程,包括地基处理、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等内容,需要注意土质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等技术要点。
2. 安装施工:安装施工主要包括给排水管道安装、电气设施安装、通风设备安装等内容,需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3. 装饰装修:装饰装修是房屋建造的重要环节,包括墙面装饰、地面铺装、天花装修等内容,需考虑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装饰效果等方面。
四、质量与安全1. 质量控制:房屋建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工艺质量、施工质量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施工现场安全、作业人员安全、施工设备安全等方面,以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房屋建筑知识房屋建筑是指人类利用各种材料和技术,按照一定的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建造出能够供人居住、办公、娱乐和生产等活动的建筑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与房屋建筑相关的重要知识。
一、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物的骨架,负责承受和传递建筑物自身重量以及外部荷载。
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其中,框架结构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由柱子、梁和楼板组成,能够提供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
二、建筑材料房屋建筑中使用的材料有多种多样,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砖、混凝土、钢筋、玻璃等。
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坚硬材料,用于制作建筑结构的墙体和地板;钢筋是一种具有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常用于混凝土结构中以增强其抗拉强度;玻璃是一种透明而坚硬的材料,用于建筑中的窗户和幕墙,能够增加采光和美化建筑。
三、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是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建筑物的过程。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工序。
合理的施工顺序和良好的施工质量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和耐久的重要因素。
同时,施工现场需要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四、建筑规划建筑规划是指对一个场地或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以满足人们的居住和活动需求。
在建筑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环境、交通、景观等因素。
好的建筑规划能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交通连接和美丽的景观。
五、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将建筑构思和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建筑方案的过程。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形式、结构、材料等因素,以及满足用户需求和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筑设计师需要具备创造力和专业知识,能够在设计中实现美观、实用和可行的平衡。
六、可持续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建筑。
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房屋建筑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人们居住、工作和休闲的场所。
了解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房屋,还能增加我们对建筑行业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包括房屋建筑的分类、结构、材料以及建筑规范等方面。
一、房屋建筑的分类房屋建筑通常可以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三类。
住宅建筑是为人们提供居住空间的建筑,包括单户住宅和多户住宅。
商业建筑是为商业活动提供场所的建筑,如商场、写字楼和酒店等。
公共建筑是为公共服务提供场所的建筑,如学校、医院和图书馆等。
二、房屋建筑的结构房屋建筑的结构是指建筑物的骨架,它决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房屋建筑结构有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和砖混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由柱、梁和框架组成的,它能够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
桁架结构是由斜杆和水平杆组成的,它常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物。
砖混结构是由砖墙和混凝土构件组成的,它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隔声性能。
三、房屋建筑的材料房屋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砖、水泥、钢筋和玻璃等。
砖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隔热性能。
水泥是建筑中的基础材料,它常用于制作混凝土和砂浆。
钢筋则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玻璃在建筑中通常用于制作窗户和幕墙,它能够提供良好的采光和景观视野。
四、房屋建筑的建筑规范为了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各国都有相应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建筑规范规定了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建筑物的结构和承载能力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消防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也需要按照规范进行设置。
遵守建筑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保障。
五、房屋建筑的维护和保养房屋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和确保安全。
维护和保养的内容包括清洁、漏水检查、电气设备维修和油漆涂刷等。
此外,定期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防水层等也是必要的。
正确的维护和保养可以提高房屋的使用价值,减少后期修缮和维修的成本。
房屋建筑基本知识房屋建筑基本分类一、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分类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3、工业建筑4、农业建筑(民用建筑)。
二、按建筑物(住宅)的层数分类1、低层建筑:1~3层2、多层建筑:4~6层3、中高层建筑:7~9层4、高层建筑:10层以上三、按建筑物结构分类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由承重构件(基础、墙体、柱、梁、楼板、屋架等)组成的体系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砖木结构描述:这类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用砖、木做成。
其中,竖向承重构件的墙体和柱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采用木材。
特点:层数较低,一般在3层以下。
1949年以前建造的城镇居民住宅,20世50~60年代建造的民用房屋和简易房屋,大多为这种结构。
砖混结构描述:这类建筑物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板,其中也包括少量的屋顶采用木屋架。
特点:建造层数一般在6层以下,造价较低,但抗震性能较差,开间和进深的尺寸及层高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以,这类建筑物正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所替代。
钢筋混凝土结构描述:承重构件如梁、板、柱、墙(剪力墙)等,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大材料构成。
其围护构件如外墙、隔墙等,是由轻质砖或其他砌体做成。
特点:结构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耐用年限较长。
什么是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指由柱子、纵向梁、横向梁、楼板等构成的骨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是围护结构。
什么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指在框架结构内增设的抵抗水平剪切力的墙体。
因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故剪力墙又称抗震墙。
为提升房屋使用寿命,增加抗震等级,现在框架、剪力墙结构运用较为广泛。
钢结构描述:主要承重构件均是用钢材制成。
特点:建造成本较高,多用于高层公共建筑和跨度大的工业建筑,如体育馆、影剧院、跨度大的工业厂房等。
四、按建筑施工方法分类1、现浇、现砌式建筑这种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均是在施工现场浇筑和砌筑而成。
2、预制、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均是在加工厂制成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而成。
3、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物的一部分构件(如墙体)是在施工现场浇筑或砌筑而成,一部分构件(如楼板、楼梯)是采用在加工厂制成的预制构件。
房屋建筑基本名词解释住宅名词分类别墅——独栋、联排、双拼独栋别墅:独门独院,上有独立空间,下有私家花园领地,是私密性很强的独立式住宅,表现为上下左右前后都属于独立空间,一般房屋周围都有面积不等的绿地、院落。
这一类型是别墅历史最悠久的一种,也是别墅建筑的终极形式。
特征:私密性强,市场价格较高,定位多为高端品质。
联排别墅:定义:又称TOWNHOUSE,有天有地,每户独门独院,设有1至2个车位,还有地下室。
它是由几幢小于三层的单户别墅并联组成的联排或住宅,一排二至四层联结在一起,每几个单元共用外墙,有统一的平面设计和独立的门户。
建筑面积一般是每户250平方米左右。
特征:1、比较注重项目选址,尽量余地、余绿、余水,交通比较方便。
2、价位较低,为中产阶级中上层人士及新贵阶层度身定造。
3、户型设计丰富而前卫,有特色。
双拼别墅:它是联排别墅与独栋别墅之间的中间产品,由两个单元的别墅拼联组成的单栋别墅。
特征:1.降低了社区密度,增加了住宅采光面,使其拥有了更宽阔的室外空间。
2.是低层小楼加上私家花园,在保证拥有私家花园的基础上,既要加强户外空间的交流,使私家小环境融合社区大环境,也改变了兵营式排列的呆板面孔。
3.双拼别墅基本是三面采光,外侧的居室通常会有两个以上的采光面,一般来说,窗户较多,通风不会差,重要的是采光和观景。
多层住宅——多层板式、多层点式(塔式)高层住宅——高层板式、高层点式(塔式)跃层——跃层房屋是一套房屋占两个楼层,有内部楼梯联系上下层。
一般在首层安排起居、厨房、餐厅、卫生间,最好有一间卧室;二层安排卧室、书房、卫生间等复式——复式房屋在概念上是一层,但层高较普通的房屋高,可在局部掏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内容,用楼梯联系上下。
其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使用面积,提高房屋的空间利用率。
半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假层——是指建房时建造的,一般比较低矮的楼层。
其前后沿的高度大于1.7m,面积不足底层的二分之一的部分。
附层(夹层)是房屋内部空间的局部层次。
阁楼——一般是房屋建成后,因各种需要,利用房间内部空间上部建的楼层。
建筑名词解释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建筑物: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容积率——容积率是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有4000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其容积率为0.4。
这个比值越小,意味着小区容纳的建筑总量越小,居住生活质量就会越高。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得公用建筑面积。
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一般,得房率在7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即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绿化率——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对购房者而言,绿化率高为好。
绿地率——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它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相关标准:楼高:楼间距=1:1.2比值计算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建筑红线:建筑红线指规划部门批给建设单位的占地面积,一般用红笔圈在图纸上,具有法律效力。
什么是变形缝:当房屋受到温度变化及相邻部位的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引起的相互碰撞等不利的外界因素影响时,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变形、开裂等破坏,为避免房屋遭到这样的破坏,常把房屋人为地分成几个独立单元,保证它们各自变形时互不干扰,这些单元之间的缝隙就是变形缝。
变形缝分几种类型根据外界破坏因素的不同,把变形缝分三种,即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
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
伸缩缝缝宽20~30mm,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沉降缝:是考虑房屋有可能会在某些部位出现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
宽度一般为30~120mm。
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
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
防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mm。
期房——是指房地产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为止,所出售商品房称为期房。
消费者在购买期房时应签商品房预售合同。
准现房——准现房是指房屋的主体基本完工,小区内的楼宇及相关设施也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户型、楼的间距等都已经一目了然,只剩下内外墙的装修和配套设施的施工的房地产项目。
现房——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时具备即买即可入住的商品房,即开发商已办妥所售的商品房的大产证的商品房,与消费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立即可以办理入住并取得产权证。
尾房——何谓“尾房”?就是房子盖好后,大部分都已经销售出去,只剩下几套还没卖出去。
开间——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
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
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0米--3.9米,砖混结构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
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开间5米以上,进深7米以上的大开间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进深——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
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可以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
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玄关——玄关就是登堂入室第一步所在的位置,它是一个缓冲过渡的地段。
居室是家庭的“领地”,讲究一定的私密性,大门一开,有玄关阻隔,外人对室内就不能一览无余。
玄关一般与厅相连,由于功能不同,需调度装饰手段加以分割就是自己人回家,也要有一块放雨伞、挂雨衣、换鞋、搁包的地方。
平时,玄关也是接受邮件、简单会客的场所。
隔断——隔断是指专门作为分隔室内空间的不到顶的半截立面.建筑小品——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