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 格式:docx
- 大小:18.18 KB
- 文档页数:2
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涵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号:21404190姓名:Alex日期:2015.4.23我汇报的问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如何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涵,二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一部分,如何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和对人类先进文化思想的批判继承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成为一个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崭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个具有系统性的宏大的理论体系,包括四个基本的方面,即价值取向或基本态度和立场,对世界本源和规律的基本认识或观点,获得这些基本认识或观点的基本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或人类社会发展所应该具有的最终方向和目标,把这四个方面加以简化,就是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目标。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目标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基本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立足点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普遍的一般的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普遍关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就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这是贯彻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态度和立场,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论述中。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始终充满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而只有反映历史主体性的人民大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才能够有资格代表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有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才是最革命的阶级,才能够代表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才能够完成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使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2·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下功夫·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之一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违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2)物质世界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4)从根本说上,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肖红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的方法论,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
它的基本理论是对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的概括和反映,并经过实践反复证明的普遍真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涵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人们用世界观的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世界观也就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改变世界”的问题放在首位的,它必然要求人们把每一个观点都自觉地变成指导实践和认识的方法。
马克思哲学对人类的社会实践作了科学的规定和解释,阐明了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是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离开了实践,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了自然观、历史和认识论,从而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彻底了唯物论和辩证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自然界自身的辩证运动;唯物辩证法就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的辩证运动;人的实践辩证法同样是客观的,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辩证运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
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呀,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宝贝!它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你想想看,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呀?有时候我们会迷茫,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
而马克思主义呢,它就像是那个为船只指引方向的灯塔,告诉我们该往哪里去,该怎么去。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哦!这就好比我们去买衣服,得根据自己的身材、喜好来挑选合适的衣服,而不是盲目地跟风买那些不适合自己的。
只有从实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它还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什么是辩证地看待问题呢?就像我们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到他的优点或者缺点,而要全面地去认识他。
一件事情也有它的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可能有不好的一面。
我们不能只看到一面就下结论,而是要综合考虑。
再说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吧,它让我们明白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就好像我们看一部电影,从开头到结尾,情节是一步步发展的。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更是厉害呢!它教给我们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说,我们遇到一个难题,就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先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再想办法去解决它。
这就像是医生看病一样,先诊断病情,然后对症下药。
你说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很神奇呀?它不仅在理论上有着深刻的内涵,在实践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在我们的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我们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它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而且哦,马克思主义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灵活的指南。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况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就像一棵大树,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变化,但它的根始终深深扎在地下,为它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列表一、辩证唯物论:(第一课)(5)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观1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1 :一切从实际岀发,使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无范围限定,可与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使用)______________世界观2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是客观的原理)方法论2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世界观3 :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方法论3 :要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岀发点,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地充实科学知识, 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世界观4 :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促进事物发展。
方法论4 :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规律客观性原理:世界观5 :规律客观的,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也可用在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5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二、唯物辩证法:(第二、三、四课)㈠、联系:(3)(联系的观点)世界观1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
方法论1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因果联系:(因果联系原理)世界观2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都是由其它现象引起的。
方法论2 :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世界观3 :整体主导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由部分组成,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状态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3 :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㈡、发展(4)(发展的观点)世界观1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种思想体系,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对世界的整体观念,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根基。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一种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根基。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整体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运动发展的统一整体,是一个永恒的发展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世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对真理的世界,真理是客观存在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总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永恒的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是一个相对真理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推动的,是由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推动的,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科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它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更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关于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任人主观臆断的。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还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这种世界观使我们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本质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主动权。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一种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全面分析问题,善于从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运动规律出发,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还强调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检验和实践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认为,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对辩证统一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服务于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加强对实际工作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推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体系,具有强大的理论武装力量。
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推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的观点和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的核心是唯物史
观和辩证法,是一种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
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
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性质。
这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象和历史变迁有了深刻的认识,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历史的和发展的认识。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不是僵化的机械观,而是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善于从矛盾中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
成为了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阶级矛盾和国际斗争日益激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只有深刻领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它具有深刻
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
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
我是马克思主义者发言稿尊敬的主席、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发言,我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以及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
它的核心理论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阶级斗争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论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上,即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推动的。
这种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实践非常重要。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则要求我们从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捕捉事物的本质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解析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它教导我们,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不同的经济制度和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由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不适应所引起的。
这种矛盾的解决,必然导致社会形态的转变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这一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告诉我们,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同样也存在着内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灭亡的规律。
这为我们认识现实社会,指导革命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在一个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导致了阶级斗争的爆发。
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通过革命来实现。
历史事实和现实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的正确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压迫者,取得了自己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几点体会2011年9月26日黄晓标今天早上听了葛慧君老师讲的课,收获很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对我们来说也是老生常谈了,但以前的印象总是不太好,觉得太理论、太教条,并且很空洞僵化,整个是共产党在自说自话、自吹自擂,与现实社会相去甚远。
说实在的这堂课之前,本人有那么一点不在意,但听了葛老师的课后,感觉到了一种内心的认同,也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发展和完善,党的执政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不能急于求成,要认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灵魂,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党的威信,为党的事业作出应有的努力。
具体体会如下:一、理解了马克思的伟大通过以下权威的国际评论,彻底消除了对马克思伟大之处的怀疑: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也曾于上世纪末在校内进行征询、推选,试图找出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学人”。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
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马克思被誉为全球最伟大的哲学家,不仅在于他的哲学思想,还在于他运用哲学分析历史和现实所表现出来的洞察力。
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用当前流行的话说: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二、加深了对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葛老师旁征博引,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理论的渊源、理论体系的结构,以及如何发展都做了详尽解读。
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一伟大理论成功的辉煌:1、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中的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认为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物,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是自发的、零乱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
只有经过思想家自觉研究、系统阐发和逻辑论证的世界观,才能称之为哲学。
所以哲学不等于一般的世界观,它是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世界观。
所谓理论化、系统化,就是用一系列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世界观理论体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形态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属于本体论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
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都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是第一性的,都是唯心主义。
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这两大派别,独立于两派之外的第三种哲学是不存在的。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客观唯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即认识论问题。
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
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
但也有少数的哲学家,如休谟和康德,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
(三)世界的存在状态在本原问题上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那么世界是“怎么样”的呢?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世界万物为什么会发展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根本特征。
主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发展史上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变革,与旧哲学在研究对象、内容和社会作用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
2、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必然性。
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哲学的基本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 哲学是世界观理论形态1、什么是哲学?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philosophia,本来由“爱”(philem)和“智慧”(sophia)两字所组成。
“哲”之为“学”,就是指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但这只是词源上的含义,并不是科学的定义。
从科学的意义上来看,哲学总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门特殊的学问,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身、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仅日益扩大和加深了对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的认识,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具体科学,而且还在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整个周围世界的总的看法,升华为一定的世界观,不能称其为哲学。
而哲学是由哲学家把一定的世界观运用一系列哲学概念、范畴,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原则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 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0、唯心主义的根源:⑴、社会根源;⑵、阶级根源;⑶、认识论根源。
11、唯心主义的主要二种形态:⑴、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内涵,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本质一、如何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
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哲学理论的实践性和方法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一个基本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整个世界以及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造世界的哲学,这是它的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主要是指:第一,从世界观来说,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把握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的,人的世界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第二,从认识论来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基础,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第三,从历史观来说,实践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因此,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3、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唯物史观的创立,其理论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社会生活,揭示社会本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哲学对人类的社会实践作了科学的规定和解释,阐明了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是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离开了实践,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了自然观、历史和认识论,从而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彻底地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无论从内容、对象以及社会作用上都与旧的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成为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2)从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确立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对象。
从而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结束了以往哲学家们竭力追求的包罗万象“科学之科学”的时代。
哲学既不能“代替”一切具体科学,也不能因有了具体科学而“取消”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从社会作用上看,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标志着它与旧哲学根本不同的特点。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对人类历史上优秀哲学遗产的继承和总汇,又是这一哲学思想发展的新的更高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同旧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一、从研究的对象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方面来说,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从而真正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从哲学内容上说,它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的完备的理论体制。
第三、从哲学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上说,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统一。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同旧哲学有着根本区别,成为自有哲学以来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所指内容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第一次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辨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的高度统一,因而是有史以来最科学、最进步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都是物质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
物质对精神起着决定作用,精神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但反过来又对物质发生反作用。
在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的分析,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
党员干部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从中获得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好为人民的事业甘愿奉献的思想基础。
[
2、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所指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实践方法论,是社会实践和能动的辩证法,是通过实践对事物自身逻辑的认识.它的灵魂是社会理论批判,它的特点是社会历史实践。
3、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致性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宇宙)总的根本的观点。
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贯彻世界观。
世界观更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