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教案)四年级下册音乐《甘洒热血写春秋》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片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欣赏和演唱,从而对国粹的京剧的产生浓厚兴趣,并起到传承和推广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演唱、欣赏、模仿的该唱段,探究京腔京韵。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基本的手势和身段参与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次唱段。
重点与难点:
身段表现和运用基本技巧演唱此唱段
教学内容:
1.教师演唱“迎来春色换人间”引出课题
2.智取威虎山的故事的了解,对戏曲行当的分析
3.对老生行当身段的学习
4.运用戏曲的吊嗓的发声练习
5.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课堂总结:
总结课堂内容,课后继续学习并唱会该唱段。
四年级《甘洒热血写春秋》音乐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四年级《甘洒热血写春秋》音乐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甘洒热血写春秋》音乐优秀教案 1一、教学目标:1、学习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2、继续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著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3、通过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二、教学难点: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三、教具准备:影片剪辑:《智取威虎山》简介;《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课件《京剧著名演员》及其视频剪辑:马连良《草船借箭》;裘盛戎《赤桑镇》;梅兰芳《霸王别姬》;朱世慧《报药名》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二)互动学习1、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说一说这是哪个角色?演员属于哪个行当?你认识这个演员么?2、对!这是著名旦角演员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断。
是旦行花衫。
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名京剧大师?3、在旦行里,还有三个人和梅兰芳齐名,你知道他们都是谁么?四大名旦:1927年。
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的四大名旦。
4、除了著名的四大名旦之外,你还知道京剧那些著名演员?5、学生汇报上网查找的四大须生资料:30年代人们喜欢听京剧的唱腔,当时最负盛名的老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森宝、奚啸伯,他们被誉为京剧的四大须生。
6、欣赏马连良《草船借箭》片断。
7、净行俗称大花脸。
在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净行演员裘盛戎,并欣赏裘盛戎《赤桑镇》片断。
8、认识著名丑行演员:朱世慧,并欣赏朱世慧的《报药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甘洒热血写春秋》教案一. 教材分析《甘洒热血写春秋》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激昂,歌词表达了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精神。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词的含义尚不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爱国主题的音乐作品有一定的兴趣,但需要在教师的启发下,进一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深厚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理解歌曲的爱国主题。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学生可能不易掌握。
2.歌词的含义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练习法:学生跟唱、分组练习,提高演唱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伴奏。
3.乐谱:为学生提供歌词和旋律的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乐谱,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各个部分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发音和旋律错误。
随后,学生分组练习,加强合作意识。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大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总结评价,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肯定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强调歌曲的爱国主题。
唱歌甘洒热血写春秋-鲁教五四学制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唱歌是人们发扬人类文化的有力手段”这一思想;•能够大声传唱《甘洒热血写春秋》;•认识到经典曲目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情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经典曲目的尊重;•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小组同学唱歌的优点和特点,促进艺术感受和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唱歌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大声传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2.难点•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欣赏和发现小组同学唱歌的优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0分钟)1.首先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唱歌,询问学生们日常有没有唱歌的习惯,并开展小型问答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唱歌的意义和价值。
2.接着,引入《甘洒热血写春秋》这首经典曲目,并分析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让学生了解唱歌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2.学习唱歌(30分钟)1.直接播放《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音乐并分析整首歌曲的歌词、曲调和表现手法,向学生介绍唱歌时需要注意的基本技巧。
2.初步了解歌曲后,通过小组活动来分析歌词中的重要表达方式和情感,还可以针对每个小组组织唱歌练习,并由老师指导,不断调整和提升小组唱歌的效果。
3.确定每组的表演时间,并鼓励他们进行推销式的表演,以促进学生之间艺术感受和情感交流。
3.总结(10分钟)1.对比小组的唱歌表演效果,总结唱歌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唱歌的意义和价值推广到身边的人。
2.老师吸取本节课的反馈意见,总结本节课所掌握的音乐技巧和知识点,并让学生体验唱歌的兴奋与成就感。
3.最后,可以让学生合唱《甘洒热血写春秋》,以此来强调本节课的主题和周期性。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包括导入、学习唱歌和总结三部分,学习唱歌是重点和难点,掌握这一技能要靠耐心的练习和实践,而实践过程中又强调的是个体感受和经验积累,所以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增强学生对唱歌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领悟能力,为之后的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甘洒热血写春秋-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古琴、古筝、笛子、二胡等传统中国乐器。
2.能够正确演奏、歌唱《春晓》和《敖包相会》等经典乐曲。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提高其文化修养。
二、教学重点1.了解传统乐器。
2.学习和演奏经典乐曲。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
2.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琴、古筝、笛子、二胡等传统乐器。
2.视频、录音等相关教学资料。
3.乐谱等教学资源材料。
五、教学过程1. 了解传统乐器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传统乐器(包括古琴、古筝、笛子、二胡等),并通过图片和演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来源、特点和演奏方式。
2. 学习和演奏经典乐曲第一课:学习《春晓》1.教师向学生介绍《春晓》这首经典乐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
2.要求学生仔细听、看录音、视频等教学资料,了解曲调和节奏。
3.分组练习演奏和歌唱《春晓》,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参与。
第二课:学习《敖包相会》1.教师向学生介绍《敖包相会》这首经典乐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
2.要求学生仔细听、看录音、视频等教学资料,了解曲调和节奏。
3.分组练习演奏和歌唱《敖包相会》,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参与。
3. 演出表演学生们利用第二课学到的《敖包相会》进行一次小型演出表演,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技巧和展示产品的机会,同时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音乐才华的机会。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对传统乐器和经典乐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最重要的是,积极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和认识。
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唱歌)甘洒热血写春秋》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2、继续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著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3、通过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2学情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
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
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3重点难点
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干洒热血写春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二)互动学习
1、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说一说这是哪个角色?演员属于哪个行当?你认识这个演员么?
2、对!这是著名旦角演员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断。
是旦行花衫。
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名京剧大师?
3、在旦行里,还有三个人和梅兰芳齐名,你知道他们都是谁么?四大名旦:1927年。
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的。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3.3 《甘洒热血写春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甘洒热血写春秋》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教版。
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饱满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歌曲中的歌词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模仿和创造,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方面也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在这方面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甘洒热血写春秋》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3.训练学生良好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使学生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欣赏和传播优秀音乐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理解歌曲的歌词内涵,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演唱、分组练习等途径,提高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
4.欣赏法:引导学生主动欣赏优秀音乐作品,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片段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音乐片段。
3.钢琴:教师伴奏使用。
4.教学视频:用于展示歌曲的演唱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歌曲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同时,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对歌曲有所了解。
2.呈现(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甘洒热血写春秋》教案
2、教师演示唱腔,让学生跟唱。
重点教授一字多音的拖
腔唱法。
同时,让学生注意唱腔的节奏和韵律。
3、分组练,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练,互相指导。
4、课堂展示,让几组学生上台表演唱腔,教师进行点评
和指导。
5、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个
新的唱腔段落,并进行表演。
教学要求:让学生在研究唱腔的过程中,体验到京剧演唱与平时唱歌的不同之处,同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研究,同时注重唱腔的技巧训练。
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京剧唱腔的特点和学唱京剧唱段的方法。
我们了解到在京剧中,强拍称为“板”,弱拍称为“眼”,1/4拍
属于“有板无眼”的板式。
同时,京剧中还有一种拖腔演唱,一字对着多个音,快速地灵活演唱。
在学唱京剧唱段时,需要注意咬字归韵,同时结尾的演唱可以根据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
在演唱时值、速度上有所变化。
最后,我们再一起欣赏了《智取威虎山》的经典唱段—《穿林海跨雪原》。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甘洒热血写春秋》教案一. 教材分析《甘洒热血写春秋》是一首四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歌词展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体现了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神。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词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歌曲旋律的把握和演唱技巧。
3.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歌词的含义。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感受,分享自己的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词和五线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2.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播放歌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词和五线谱,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分组练习,加强合唱效果。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检验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感受,分享自己的心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甘洒热血写春秋》优质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XXX《甘洒热血写春秋》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2、通过演唱,学生了解到《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体验到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2、感受、欣赏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音频,导入新课教学。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个片断。
XXX是生行的角色,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生或者武生,而是经过创新了的。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影片《智取威虎山》的片段。
2、介绍剧情,并观看影片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智取威虎山》。
)师:1946年,我军某部团参谋长率部队进山,发动群众,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土匪XXX。
经过侦查,威虎山倚仗着地堡暗道,想要制胜最好是智取。
参谋长派侦察排长XXX改扮土匪打入威虎山,XXX假意把联络图交给了座山雕,XXX因其献图有功,劳苦功高所以提拔了XXX,被封为“XXX”,并一起喝庆功酒。
除夕夜XXX趁着土匪们为座山雕祝寿的时机,将匪徒灌醉,此时大部队赶到,全歼顽匪。
这一段就是匪徒们在为XXX庆功的时候,XXX所唱的一段。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唱段。
教学要求:教师随多媒体的播放进程进行讲解,学生认真聆听,了解影片的故事情节。
二、《甘洒热血写年龄》歌曲进修1、初听,教师提问:这段唱腔是哪个行当的演员演唱的?表现了什么情绪?1生回答:这段唱腔是生行的演员演唱的。
表现了一种豪迈的心情。
师:同学们回覆得非常好。
这首歌曲表现了XXX机智勇敢,深入虎穴当卧底,并要获得最后胜利《甘洒热血写年龄》的决心和信心。
2、学唱第一部分。
(1)聆听选段第一部分。
师:跟老师一起为第一部分选段打拍子,并找出这个选段的特点。
学生回答:每一个乐句都是弱拍起,基本上停留在弱拍上。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甘洒热血写春秋》教案一、教材分析《甘洒热血写春秋》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革命情感的歌曲,它反映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
歌曲的旋律激昂,节奏鲜明,歌词中透露出的豪情壮志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而,由于生活时代的差异,他们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可能相对肤浅。
因此,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理解歌词中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的控制和气息的运用。
歌曲情感的把握和表达,尤其是豪情与悲壮的结合。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语言引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回到那风雨如晦的年代,感受那些英雄们为民族独立洒下热血的豪情壮志。
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听我讲述一段关于《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故事……”•展示历史背景图片和影像资料:播放与歌曲相关的历史图片和短视频,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提问互动:“你们知道这首歌背后的历史故事吗?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你所了解的英雄事迹?”新课学习(30分钟)•教师范唱:“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唱,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逐句教唱:“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先从第一句开始,注意音准和节奏。
”教师带唱,学生跟唱。
•技巧指导:“在唱高音部分时,我们要注意气息的控制,用腹式呼吸法来帮助你稳定音准。
”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并请学生尝试。
•情感表达:“现在我们不仅要唱准音符,还要把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想象自己是那位英勇的战士,为了家国抛头颅、洒热血。
”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体验豪情与悲壮的情感。
•小组合作:分组练习歌曲,每组之间互相指导和学习。
最后进行小组展示,评选出最佳表演组。
甘洒热血写春秋-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甘洒、热血等音乐人物,感受他们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贡献,同时也要通过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唱歌、欣赏音乐等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春秋时期历史背景和甘洒、热血等音乐人物的事迹和贡献。
2.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唱歌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教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2.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甘洒、热血等人在音乐上的贡献。
四、教学准备1.课件、音响设备、幻灯片等。
2.《音乐四下》课本和教师用书。
3.有关春秋时期和甘洒、热血等音乐人物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幻灯片等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这一时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教师可以讲述甘洒、热血等音乐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对音乐事业的贡献。
(二)新课讲解1.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甘洒热血写春秋》这首歌曲的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
2.分析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曲调,学唱这首歌曲。
(三)个性化扩展1.提问学生:你觉得这首歌能否倡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2.分组讨论学生对甘洒、热血等音乐人物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对结果进行汇报。
(四)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的回顾和认识。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能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
2.学习效果:学生能否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甘洒、热血等音乐人物的事迹及贡献,并学会唱歌。
《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教材分析
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此唱段属于老生行当的唱腔,西皮快二六。
该选段1/4拍,节奏紧凑,速度较快。
表现了侦察排长杨子荣胆大心细、足智多谋,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
整个选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中一字多音的京剧唱腔比比皆是。
“日”“志”“未”“显”等。
每一句话的起拍都在弱拍,落拍多在强拍,唱腔咬字归韵也很到位,色彩明朗。
第二部分运用了长拖腔,如:“秋”,演唱铿锵有力,流畅自如。
《智取威虎山》剧情简介:1946年冬季,我人民解放军某团参谋长率领的一支小分队,为剿灭“座山雕”的土匪武装,进入东北深山老林。
侦查员杨子荣不畏艰险,假扮土匪打入敌人内部。
参谋长在山外的夹皮沟村,发动群众、恢复生产,组织民兵配合剿匪战斗。
最后,在土匪的“百鸡宴”上,得到土匪信任的杨子荣与前来剿匪的小分队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座山雕”的土匪武装,巩固了东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教学目标
1. 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2. 能够准确演唱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3. 了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演唱。
(二)教学难点
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京剧行当的知识,听辨唱段属于京剧哪个行当导入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都了解京剧的行当包括: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请同学们听听这段音频属于哪个行当?
学生回答:生行当。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个片段。
京剧中的角色-杨子荣是生行的角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生或者武生,而是经过创新了的人物角色。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影片《智取威虎山》的片段。
2. 介绍剧情,并观看影片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智取威虎山》片段)
师:1946年,我军某部团参谋长率部队进山,发动群众,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
经过侦查,威虎山倚仗着地堡暗道,想要制胜最好是智取。
参谋长派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土匪打入威虎山,杨子荣假意把联络图交给了座山雕,座山雕因其献图有功,劳苦功高所以提拔了杨子荣,被封为“老九”,并一起喝庆功酒。
除夕夜杨子荣趁着土匪们为座山雕祝寿的时机,将匪徒灌醉,此时大部队赶到,全歼顽匪。
这一段就是匪徒们在为杨子荣庆功的时候,杨子荣所唱的一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唱段。
(二)《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学习
1.聆听唱段范唱
师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学生回答:表现了一种豪迈的心情。
师:《甘洒热血写春秋》表现了杨子荣机智勇敢,深入虎穴当卧底,以及要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2.学唱第一部分。
(1)聆听选段第一部分。
师:跟老师一起为第一部分选段打拍子,并找出这个选段的特点。
学生回答:每一个乐句都是弱拍起,基本上停留在弱拍上。
师:这一点符合我们前面学到的京剧中哪个唱腔的特点?
学生回答:属于西皮。
(2)分句学唱。
①学生边打拍子边听赏、模唱第一句、第二句。
提问:演唱有什么和平时唱歌不一样的?
学生回答:“日”“志”“未”,都是一个字对着四个十六分音符,音符快速地上下起伏。
师:京剧中经常有这样的唱腔,是一种拖腔演唱,一字对着多个音,快速地灵活演唱。
②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③听录音范唱第一部分。
教师提问:演唱时应用什么样的力度?哪几个字的咬字和我们平时唱歌不一样?
学生回答:“酒”“酬”“休”。
师:演唱时咬字要有字头、字尾、归韵。
④跟随范唱,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3.学唱第二部分
(1)聆听选段第二部分。
师:你能找出哪些是拖腔演唱吗?
学生回答:“显”“秋”等。
师:我们一起来模唱第二部分“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学生学唱“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2)学唱最后一句。
师:下面,我们一起学唱最后一句。
学生:慢速打拍子跟琴学唱最后一句。
教师提问:最后一句“秋”字乐谱共应该唱几拍?范唱中还是十拍吗?
学生回答:乐谱共唱十拍,范唱中仅第一个音就唱了十拍。
师:结尾的演唱根据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作品表达的意思,可以在演唱时值、速度上有所变化。
(3)完整演唱第二部分唱段。
4.随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伴奏完整演唱。
5.总结京剧唱腔与歌曲演唱的不同。
(1)总结京剧唱腔与歌曲演唱的不同。
提问:你能根据刚才我们对京剧唱段的了解,说说京剧唱腔与歌曲演唱的不同吗?学生回答:京剧中注意了咬字归韵,会有多处拖腔。
歌曲演唱自然,流畅,更像说话。
(2)再次随伴奏完整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三)课堂小结
《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此唱段属于老生行当的唱腔,表现了侦察排长杨子荣胆大心细、足智多谋,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感受并体验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多接触有关京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