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619中国史综合2018年考研专业课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80.85 KB
- 文档页数:1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语文综合(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大学语文各占50%)考试科目代码:[809]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部分一、考试要求《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学语文课程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要求测试以下能力: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解2.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3.中学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教学设计能力)4.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的阐述与评价性运用(教学实施和教学改革问题探讨)二、考试内容1.语文课程论(1)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2)语文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3)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4)语文课程评价的测试与评价。
2.语文教材论(1)语文教材的价值和类型。
(2)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3)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思想和体例。
(4)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3.语文教学论(1)语文教学论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
(2)语文学习的性质、类型、内容、过程、方式。
(3)语文教学基本原则。
(4)阅读教学理念,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阅读教学的层次和角度,我国的阅读教学模式,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古诗文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和基本方法。
(5)作文教学的理念,作文教学的原则和要求,作文教学过程,各类文体的写作教学。
(6)口语交际教学的特征、内容、策略和设计。
(7)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和目标,内容与特点,实施与评价。
4.语文教师论(1)语文教师的使命与素养。
(2)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备课,说课,上课,评课。
(3)语文教师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4)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体例与类型。
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内容90分钟)2.分数:150分(本内容75分)3.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5分×3=15分)(2)简答题(15分×2=30分)(3)论述题(30分×1=30分)四、考试内容来源(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大学语文部分一、考试要求大学语文科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表达应用五种能力。
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复试真题专业课一:中国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宫词2、辛派词人3、毛诗郑笺4、金圣叹5、今文经学二、分析题(三选二,每题35分,共70)1、鲁迅《文学史大纲》说道屈原《楚辞》比《诗经》对后世影响必须浅,恳请从文体风格等内容与形势方面去表明其成就与对后世的影响2、结合具体作家作品阐述韩愈的诗文理论主张对于宋代诗文学革新运动的影响3、从题材、内容等方面阐释明清戏曲创作的新特征,并融合历史与现实谈论其原因付:专业课一无论是哪个方向,只要是考古文学的都一样的,只有专业课2才会根据不同的方向出不同的题目专业课二(先秦魏晋南北朝方向,托福邵炳军先生的博士,11挑选5,共100分后)1、写出古今中外有关十三经某一经的十部研究论著之作者、书名、版本2、从二《雅》贵族政治反讽诗看看先秦文学之直言无惮之传统3、从《楚辞》对《诗经》比兴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发展4、谈论孔子时代散文创作的基本状况与主要文学成就5、今本、帛本、简本三种版本《老子》有何异同,他们之间在版本方面存在着怎么样的继承关系6举例说明汉代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文学阐述方法特点之异7、班固《汉书艺文志》在整理汉代文献目录过程中对刘歆《七略》有那些创新与继承8你如何认知建安风骨的实质。
建安文学时代风格的构成主要原因存有那些9从庾信入北前后风格的变化说明社会整治生活环境对作家文学创作风格之影响。
10、从《诗※国风》农事诗看看中国古代田园诗歌之发端与演变过程11、、“物象“兴象、”、“意象”有何区别?你认为《诗经》作者的意象经营艺术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经营有何影响专业课二(元明清方向,托福张寅彭和孙小力先生的博士)一、名词解释(4×5=20)1、写下明前后七子的'姓名、字号、里籍、生平,著作、仕履等基本情况2、写出钱谦益身平小传3、同光体的基本情况4桐城创作三元则的基本情况二、分析(三挑选二,每题40分后,共80)1、归有光在唐宋散文“文统”中的作用及地位2、梅村体的来龙去脉及在清代诗史上的地位3神韵。
历史考试大纲2018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次历史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1. 准确记忆历史事实、人物、事件和时间。
2. 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
3. 分析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及后世的影响。
4. 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考试内容本次历史考试内容涵盖以下几大板块:1. 古代历史-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影响2. 中世纪历史-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与社会变革- 宗教改革与十字军东征- 蒙古帝国的兴起与衰落3. 近现代历史-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4. 当代历史-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信息技术革命与全球化的影响5. 中国近现代史- 晚清的衰落与辛亥革命- 抗日战争与新中国的建立-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包括:1.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准确记忆和理解。
2. 填空题:测试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的掌握。
3. 简答题: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 论述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重点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成就。
2.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变化,特别是封建制度的建立与解体。
3. 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变革。
4. 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世界格局的长远影响。
5. 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特别是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
五、复习建议1. 系统复习教材,确保对历史知识有全面的理解。
2. 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3. 练习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
2018-2019-201X年考研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原文-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201X年考研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原文
201X年历史学统考大纲终于出炉,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201X年考研历
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Ⅰ、考试性质
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
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
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
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
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能辨析
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2018年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大纲说明及答案参考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1。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
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例l (2011海南单科卷)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D.援助额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通过解读图文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提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示意图,要求考生熟练利用地图材料,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图文信息,同时联系所学知识,熟悉当时的历史背景,准确把握题目主旨,得出正确答案。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例2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精品资料目录大纲一、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汇编0.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2001-2003、(回忆版)2012-2014、2018年考研真题1.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回忆版)2012-2014年真题答案。
二、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相关资料(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笔记+课件+提纲]①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
②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本科生课件。
③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精编。
②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精编。
③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论述题精编。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考研相关资料(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课件+提纲]①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
②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本科生课件。
③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复习提纲。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精编。
②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简答题精编。
③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论述题精编。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①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六套仿真模拟题。
②上海大学816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强化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2019-2020 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最全备考指南一、上海大学历史学院简介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是复旦大学分校,成立于1978年12月,第一任校长是新闻界老前辈、复旦大学教授王中先生,第一任党委书记是李庆云同志。
1983年成立上海大学后改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
至1994年组建新上海大学前,文学院拥有中文、历史、社会学、涉外经济法、影视、广告、行政管理、文献信息管理、档案等9个系的1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总数1400余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为上海经济建设和上海大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现下辖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研究3个系,有24个研究中心。
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此外,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被批准为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社会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本科教育被批准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世界史是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等学科是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
2015年,创意写作、艺术考古与文物修复专业开始招收专业硕士。
二、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目录(1)06020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本硕士点侧重探讨中国史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前沿问题,注重传统学术与当代史学理论结合,本专业旨在培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学与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3年研究方向:01.(全日制)史学理论02.(全日制)中国史学史03.(全日制)中国学术史指导教师:刘长林、陈德军、杨雄威、张呈忠等教师数名。
招生人数:2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619中国史综合4.复试科目:中国通史060204 专门史本硕士点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培养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厚重的基础的高级专业人才。
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精品资料目录大纲一、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汇编1.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01-2003、2007-2012、2014-2016、(回忆版)2018年考研真题,暂无答案二、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资料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相关资料(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课件+提纲]①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
②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本科生课件。
③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考研相关资料(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课件+复习题+提纲]①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考研复习笔记。
②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本科生课件。
③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④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习提纲。
4.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相关资料(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课件+提纲]①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复习笔记。
②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本科生课件。
③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
(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简答题精编。
②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之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论述题精编。
(3)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①上海大学81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专业课六套仿真模拟题。
历史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1。
2018历史学考研考试核心内容揭秘历史学2018考研考试重点根据07-15年考研大纲的要求,考研历史学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下面对这几个方面的出题规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对2018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揭秘历史学2018考研考试重点一、中国古代史本科目的考查涵盖了考试大纲中的4种题型:即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在分值分布上,历年都保持稳定,基本上占到总分的30%左右。
每年的题量都保持在8-9道,具体来说就是选择题4-5道,名词解释2-3道,史料分析题1道,简答(论述)题1道。
根据历年真题的分析,中国古代史依然是以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史和经济史为主,也就是主要考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现象等内容,例如2012年考查到了"一条鞭法"、乾隆时期的林爽文起义、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2013年考查到了明朝的五军都督府、昭宣中兴、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隋唐妇女地位的提高、15世纪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2014年考查到了五代十国的兴亡、周公旦、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元朝至清朝中期(1840年前)海外贸易政策及其影响,2015年考查到了汉至隋江南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概述宋辽间的战与和,评价宋辽盟约,同时在选择和名词解释题中会兼顾考查思想、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考查的全面性。
二、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注重考查考生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近现代史范围大、内容多,任何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拿来作为考查的内容,例如2012年考查到的"昭信股票"、2013年考查到的中俄"瑷珲条约"、2014年考到了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2015年考到了"中央信托局"。
名词解释考查的还是这一阶段较为重要的史实的再现能力和阶段特征的总结能力,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例如2012年考到的《三朝北盟会编》、蒲安臣使团;2013年考到的"863"计划;2014年考到的厘金、安福国会;2015年考到的严复、商团叛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大纲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 - 中国古代史大纲第一章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1.1 原始社会1.1.1 原始人类的起源和演化1.1.2 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1.2 夏商周时期1.2.1 三代之时1.2.2 夏朝的政治制度1.2.3 商朝的经济特点1.2.4 周朝的分封制1.3 春秋战国时期1.3.1 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1.3.2 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1.3.3 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传播1.3.4 兵法家与墨家的兴起第二章秦汉时期的统一与繁荣2.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2.1.1 秦朝的政治制度2.1.2 秦朝对外扩张的影响 2.1.3 秦始皇的改革措施2.2 汉朝的兴盛与文化繁荣2.2.1 汉朝的政治制度2.2.2 汉朝的经济特点2.2.3 社会文化的发展2.2.4 丝绸之路的开通第三章隋唐时期的开放与辉煌3.1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3.1.1 隋朝的政治制度3.1.2 隋朝对外交往的影响 3.1.3 隋文化的特点3.2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3.2.1 唐朝的政治制度3.2.2 唐朝的经济特点3.2.3 文化艺术的繁荣3.2.4 唐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变革与发展4.1 北宋时期的政治变革4.1.1 北宋的政治制度4.1.2 北宋的经济特点4.1.3 文化科技的进步4.2 南宋时期的政治困境4.2.1 南宋的政治制度4.2.2 南宋的社会经济特征 4.2.3 文化艺术的发展4.3 元朝的统治与文化融合4.3.1 元朝的政治制度4.3.2 元朝对外开放的影响 4.3.3 文化融合与交流第五章明清时期的封闭与启蒙5.1 明朝的政治制度5.1.1 明朝的政治改革5.1.2 明代的农田改革5.1.3 文化、科技的进步5.2 清朝的政治困境5.2.1 清朝的政治制度5.2.2 清朝的经济特点5.2.3 文化的相对封闭第六章近代中国的起点与挑战6.1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6.1.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6.1.2 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6.1.3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6.2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 6.2.1 近代中国的经济开放6.2.2 社会制度的变革6.2.3 文化、科技的突破与转型结语:中国古代史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基石,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2018上海大学:各院系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
2018考研已开始,为方便上海大学考研学子更好地复习,聚英考研网特意为大家分享上海大学各学院的专业考研真题等资料,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以上内容由聚英考研网整理发布,此外,我们会为广大考生持续更新最新的考研报考信息及考研辅导班!我们还提供更多关于上海大学考研最新研讯、考研经验、考研真题等一手资讯。
或者可以加入我们的2018考研qq群和众多考研学子一起备战考研!。
2019年上海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考试科目:619中国史综合
一、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中国史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中国史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国通史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二、主要复习内容:
1、系统掌握中国史的基本知识,把握中国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特别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典章制
度、经济措施、思想文化。
2、大概掌握史前时期的文明特征、文化特点。
3、大概掌握夏、商、西周时期的关键历史事件,商朝及其考古发现,西周的盛衰,西周的制度
经济与文化。
4、大概掌握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与社会变动、改革与变法以及思想与文
化。
5、大概理解秦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化与思想变化以及秦汉时期的民族
关系。
6、大概掌握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形式与民族关系,南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7、大概理解和掌握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理解隋唐的
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思想、文化和科技。
8、大概理解和掌握宋辽夏金元时期的历史变化趋势,理解此阶段重要理论以及宋元对外经济文
化交流。
9、初步理解和掌握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晚明政治与明末农民战争,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
10、大体掌握列强的对华侵略、清统治的衰落以及近代化的运动。
11、要求掌握近代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影响,基本认识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晚清民国、社会与
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外的交流,认识到抗战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