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级经济法65讲第35讲_票据的种类、与票据相关的各种关系、票据行为的有效
- 格式:doc
- 大小:188.00 KB
- 文档页数:9
合格票据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票据的基本概念1. 票据的定义:票据是由付款人向收款人发出的,要求收款人或其指定人按照票据上的特定金额支付款项的书面凭证。
2. 票据的特点:票据是一种信用工具,具有流通性和强制执行力。
票据具有金额确定、权利明确、期限明确、流通性强、强制执行力等特点。
二、票据的种类1. 汇票:是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以债务人或第三人为付款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票据。
2. 本票:是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以债务人自己为付款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票据。
3. 支票:是开票人以银行存款为基础开出的支付指示,由银行按照指示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票据。
4. 票据转让:持票人可以将其所持票据的权利转让给他人,转让的方式可以是背书、让与或抵押等形式。
三、票据的要素1. 出票人:是指开出票据的债权人,需写出票据并签名。
2. 收款人:是指持票人要求支付的对象,即收款的人。
3. 付款人:是指根据票据的要求进行支付的对象,即付款的人。
4. 金额:票据规定的应付款项金额。
5. 期限:票据规定的支付期限,包括付款期限和付款地点。
6. 背书人:持票人可以在票据背面签名转让票据权利的人。
四、票据的功能1. 流通媒介:票据可以在买卖商品和服务时代替货币进行支付。
2. 支付手段:票据可以作为支付手段进行支付,是商业支付的一种重要方式。
3. 融资工具:票据可以作为融资工具被银行和企业应用,进行短期融资。
4. 结算工具:票据可以作为结算工具,用于结算贸易、服务等支付。
五、票据的使用1. 签发票据: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发出票据,要求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金额。
2. 背书票据:持票人可以将持有的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形式可以是背书、让与或抵押等。
3. 提示支付票据:持票人可以要求付款人按照票据的要求进行支付。
4. 背书拒付:在票据到期未支付时,持票人可以通过背书拒付通知付款人,追索票据款项。
六、票据的背书1. 背书定义:票据持有人在票据的背面签名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
票据的总结知识点在商业交易中,票据通常被用作支付工具,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将从票据的定义、种类、要素、基本要求及行使权利等方面对票据进行总结。
一、票据的定义票据是一种用于证明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是债权人向债务人提出的一种请求,要求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支付或接受支付的一种书面凭证。
票据通常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和收据等,是商业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支付工具。
二、票据的种类1. 汇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提出的一种请求,要求债权人在指定的时间内支付一定金额的钱款给指定的收款人的一种票据。
2. 本票:是债务人用特定形式的书面文件向债权人表示自己欠债的证据,是一种单方债券。
3. 支票:是债权人向银行开具的、用以清偿债务的书面凭证。
4. 收据:是债权人向债务人表示收到债款的证明,用以确立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三、票据的要素1. 票据的种类:根据支付方式的不同,票据可以分为汇票、本票、支票和收据等不同种类。
2. 票据的金额:票据中应明确规定债务人应付的款项数额。
3. 票据的期限:票据应明确规定债务人应在何时履行支付义务。
4. 票据的买卖双方:票据应明确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姓名和住所。
5. 票据的签发日期:票据应明确规定签发日期。
6. 票据的到期地点:票据应明确规定到期地点。
四、票据的基本要求1. 票据应当具有一定形式:票据的形式、内容、格式等应当符合法定规定。
2. 票据应当具有一定内容:票据的内容应当真实、完整、清晰、具备法律效力。
3. 票据应当具有一定功能:票据应当具备支付功能和证明功能,能够用于清偿债务和证明支付事实。
4. 票据应当具有一定利益转让功能:票据在符合法定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背书、贴现、抵押等利益转让操作。
五、票据的行使权利1. 票据的持有人可以对票据进行背书,将票据上的权利转让给第三人,实现债权的转让。
2. 票据的持有人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贴现操作,将票据所代表的债权向金融机构借贷,实现资金流动。
第九单元票据法律制度(总则)考点6:票据权利的取得(★★★)(P177)1.票据权利的种类(1)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2)一般情况下,持票人应当首先行使付款请求权,得不到付款时,方可行使追索权。
2.票据权利的取得方式(1)出票取得;(2)转让取得;(3)通过税收、继承、赠与、企业合并等方式获得票据。
3.当事人能否取得票据权利的判断(1)对价①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
②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之限制;但其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
(2)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或者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考点7:票据丧失后的补救措施(★★)(P178)(一)挂失止付1.可以挂失止付的票据(1)已承兑的商业汇票;(2)支票;(3)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4)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2.暂时的预防措施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自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之日起12日内未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书的,自第13日起,挂失止付通知书失效。
3.非必经程序挂失止付并不是票据丧失后票据权利补救的必经程序,而只是一种暂时的预防措施,最终要通过申请公示催告或提起普通诉讼来补救票据权利。
【提示】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3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普通诉讼,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不挂失止付)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普通诉讼。
(二)公示催告1.哪些票据丧失可以申请公示催告?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丧失的,失票人可以申请公示催告。
【提示】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现金支票不得背书转让,这些票据不能申请公示催告。
2.谁可以申请公示催告?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失票人,是指在丧失票据占有以前的最后合法持票人,也就是票据所记载的票据权利人。
3.公示催告的程序(1)人民法院受理公示催告申请的,同时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
【相关链接】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自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之日起12日内没有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书的,自第13日起,挂失止付通知书失效。
第07 讲票据的概念与分类、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票据特征七、票据的概念与分类(一)概念票据是由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
(二)分类八、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票据法上的票据关系,是指“ 当事人”基于“ 票据行为”而产生的“ 票据权利义务”关系。
【链接 1】票据当事人: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保证人【链接 2】票据行为:出票、承兑、背书、保证【链接 3】票据权利:付款请求权、追索权【链接 4】票据义务:付款义务、偿还义务【说明】A 出票给B,A’是A 的付款银行,B 背书给 C,老赵是 B 的保证人,C 背书给 D。
九、票据的特征(一)票据是“ 完全有价证券”——票据与其所表示的权利不可分割。
【思考 1】将票据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或者将票据金额分别转让给两人以上的背书无效。
【思考 2】能够行使付款请求权的当事人,包括票据记载的收款人和最后的被背书人,能够行使追索权的当事人除了票据记载的收款人以及最后的被背书人外,还包括代为清偿票据债务的保证人和背书人。
【说明】A 出票给B,A’是A 的付款银行,B 对A’有付款请求权,如果A’拒绝付款,A’应当将票据还给 B。
【说明】A 出票给B,A’是A 的付款银行,老赵是 A 的保证人,B 将票据背书转让给 C,C 对A’有付款请求权,如果A’拒绝付款,C 向B 进行追索,B 付款后向老赵追索,老赵付款后向 A 追索。
(二)票据是“ 文义证券”【思考】出质人未在汇票、粘单商记载“质押”字样,而另行签订质押合同、质押条款的,不构成票据质押。
(三)票据是“ 无因证券”【思考】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应当审查票据背书的连续,并审查提示付款人合法身份证或有效证件。
(四)票据是“ 设权证券”(五)票据是“ 金钱债权证券”(六)票据是“ 要式证券”【思考】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和结算凭证。
第三单元票据法律制度【考点1】票据行为(★★)(2005年单选题、2009年判断题、2016年单选题、2017年单选题)1.票据行为成立的有效要件【解释1】票据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保证。
【解释2】出票是基本票据行为,承兑仅限于商业汇票(见票即付的商业汇票除外)。
(1)实质要件①行为人必须具有从事票据行为的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②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或无缺陷以欺诈、偷盗、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③票据行为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票据行为的合法主要是指票据行为本身必须合法(如记载的内容要合法)(2)形式要件签章符合规定单位财务专用章(或公章)+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个人个人的签名“或者”盖章不符合规定①出票人的签章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无效②承兑人、保证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③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前手”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记载事项①绝对记载事项是指票据法明文规定必须记载的,如无记载,票据行为即为无效的事项;如“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②相对记载事项是指某些应该记载而未记载,适用法律的有关规定而不使票据失效的事项;如“出票地”、“付款地”③非法定记载事项是指《票据法》规定由当事人任意记载的事项。
如签发票据的原因或用途;票据项下交易的合同号码等【特殊事项】①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同时记载的,二者必须一致,否则票据无效②票据“金额、出票日期和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否则票据无效【考题1·单选题】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汇票上可以记载非法定事项。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法定记载事项的是()。
(2005年)A.出票人签章B.出票地C.付款地D.签发票据的用途【答案】D【解析】汇票上可以记载《票据法》规定事项以外的其他出票事项,但是该记载事项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
【考点3】票据抗辩(★★★)(2007年单选题、2008年单选题、2013年简答题、2015年简答题、2016年多选题、2017年单选题)1.对物抗辩【解释】对物抗辩是基于票据本身的内容而发生的事由所进行的抗辩,可以对任何持票人提出。
票据行为不成立如:①应记载的内容有欠缺;②债务人无行为能力;③无权代理或超越代理权进行票据行为;④票据上有禁止记载的事项(如付款附条件);⑤背书不连续;⑥持票人的票据权利有瑕疵(如恶意取得)等依票据记载不能提出请求如票据未到期、付款地不符等票据载明的权利已消灭或已失效如票据债权因付款、抵销、提存、免除、除权判决、时效届满而消灭等票据权利的保全手续欠缺如应作成拒绝证书而未作等票据上有伪造、变造情形2.对人抗辩(2013年、2015年简答题)【解释】对人抗辩是指票据本身没问题,只是特定的持票人有问题,只能对特定的持票人进行抗辩。
(1)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
(2)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的抗辩事由(如出票人与票据债务人存在合同纠纷、出票人存入票据债务人的资金不够)对抗持票人。
(3)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如票据债务人与持票人的前手存在抵销关系)对抗持票人,持票人存在明知的除外。
(4)凡是善意的、已付对价的正当持票人可以向任何票据债务人请求付款,不受其前手权利瑕疵和前手相互间抗辩的影响。
(5)持票人取得的票据是无对价或者不相当对价的,由于其享有的权利不能优于其前手,因此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抗持票人前手的抗辩事由对抗该持票人。
【考题1·单选题】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汇票债务人可以对持票人行使抗辩权的事由是()(2007年)A.汇票债务人与出票人之间存在合同纠纷B.汇票债务人与持票人的前手存在抵销关系C.背书不连续D.出票人存入汇票债务人的资金不够【答案】C【解析】根据规定,背书不连续的情况下,属于形式上的不连续,此时票据债务人可以行使对物的抗辩。
票据知识点笔记总结一、票据的定义和种类1. 票据的定义票据是指借款人或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并由出票人签发、盖章的一种债权凭证。
票据具有代表价值、流通性强和支付便利等特点,是商业交易中常用的结算工具。
2. 票据的种类票据根据不同的结算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汇票、本票、支票、债券等多种形式。
其中,汇票是由出票人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汇兑凭证,本票则是由出票人自行支付款项给收款人的债权凭证,支票是由开户行支付款项给收款人的债权凭证,债券是发行者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本金的凭证。
二、票据的主要特点1. 代表金钱票据是具有金融属性的凭证,代表了一定数额的货币,可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结算凭证。
2. 流通性强票据可以通过背书和转让的方式进行流通,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可以方便地用于商业交易和结算。
3. 支付保证票据本身就是一种对支付款项的承诺,具有较强的支付保证性,债权人可以凭借票据向出票人追讨应收款项。
4. 信用背书票据可以通过背书的方式转让给第三方,背书人对票据背面进行签名确认,承担了担保责任。
5. 到期付款票据有明确的到期日,到期时由出票人或支付人支付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具有确定的付款时间和条件。
三、票据的要素和形式1. 票据的要素票据包括出票人、收款人、支付人、票面金额、到期日等基本要素。
出票人是票据的发行者,收款人是接受支付款项的权利人,支付人是支付款项的义务人,票面金额是票据规定支付的金额,到期日是票据规定付款的日期。
2. 票据的形式票据必须采用特定的形式进行填写,包括票据的名称、出票日期、出票地点、具体的付款要求、出票人签名等内容,必须符合法定的格式和要求。
四、票据的发行和转让1. 票据的发行票据的发行是由出票人向收款人发出的一种支付承诺,出票人必须在票据上签署、盖章,并载明票据的付款金额、付款对象、付款条件等要素,然后发行给收款人。
2. 票据的转让票据持有人可以通过背书的方式转让给第三方,即将票据的权利转移给其他人,同时承担了对票据背书的担保责任,转让必须符合法定要求和程序。
中级会计票据知识点在财务会计的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票据。
票据是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凭证,对于正确处理票据,如记账、核对、备查等环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从票据的种类、票据的记账方法以及票据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票据的种类票据的种类主要分为三大类:收据、支票和发票。
1. 收据:收据是交易双方对于交易事项的一种书面确认,通常用于收取或付出款项。
它主要包括收款收据和付款收据。
收款收据是指对收到的货币、票据等进行确认,通常由收款人签发。
付款收据是指对付出的货币、票据等进行确认,通常由付款人签发。
2. 支票:支票是一种特殊的票据,用于支付给他人一定金额的款项。
它是一种债权转让工具,经过持票人背书后,即可将权利转让给其他人。
支票由开票人开出,收款人持支票到指定的银行进行兑现。
3. 发票:发票是指销售商向购买者提供的,确认交易内容和金额的凭证。
它通常由销售商开具并交予购买者,购买者凭发票可以进行相关的报销和税务申报等工作。
二、票据的记账方法在处理票据时,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记账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记账方法:1. 现金收支记账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收到或支付现金的交易。
在收到现金时,会计人员应当以“现金”为借方,对应的科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支付现金时,会计人员应当以相应的科目为借方,对应的科目为贷方。
2. 银行收支记账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通过银行账户进行收付款的交易。
在收到银行存款时,会计人员应当以“银行存款”为借方,对应的科目为贷方。
在支付银行存款时,会计人员应当以相应的科目为借方,对应的科目为贷方。
3. 贷记记账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收到或支付的票据无现金交易的情况。
在收到贷记票据时,会计人员应当以相应的科目为借方,对应的科目为贷方。
在支付贷记票据时,会计人员应当以相应的科目为贷方,对应的科目为借方。
三、票据的使用注意事项在处理票据时,会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准确性:在处理票据时,会计人员应当仔细核对票据上的信息是否准确,如金额、日期、双方名称等,以避免错误记账导致的差错。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知识点解析:票据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是指规定票据使用与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包括票据种类、票据的发行、流转和兑付等方面的内容。
在经济活动中,票据是一种常见的支付工具,是商业信用的体现,对于维护商业信誉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学习票据法律制度对于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的经济法知识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 票据的种类据法律规定,我国票据种类有六种,分别是: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折和收据。
其中,汇票、本票和支票属于有价证券,具有一定的流转性和转移性,可以作为支付工具使用。
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记录债务人向债权人的债务关系。
存折是一种存款凭证,证明持有人在银行存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收据则是一种证明收款或收货的证明,常用于商品交易中。
2. 票据的发行据法律规定,票据的发行必须遵守法律程序。
票据的发行单位必须是经营商业或信用活动合法的机构或个人。
票据的发行必须注明票据的种类、金额、出票人、收款人、出票日期、到期日等内容,并签名或盖章。
发行人可以通过担保人或保证人提供担保或保证的方式增加票据的信用性。
票据的发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会造成其无效。
3. 票据的流转票据的流转是指票据从出票人到收款人之间的转移过程。
票据在流转中必须遵守法律程序,包括背书、质押和保证等方式。
背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将票据上的收款人转移给他人的过程,可以增加票据的流动性和转移性。
质押是指将票据作为担保物抵押给债权人的过程,增加票据的信用性和保证性。
保证是指保证人对票据的支付信用担保,增强票据的支付能力和信誉度。
4. 票据的兑付票据的兑付是指票据到期后由出票人支付给收款人的过程。
票据的兑付必须符合法律程序,包括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支付。
若票据到期后未得到兑付,持有人可以采取诉讼或申请强制执行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若出票人无力支付,则可以找到背书人或担保人等代为支付。
综上所述,了解票据法律制度对于中级会计师考试的经济法知识点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中级票据知识点总结归纳1. 票据的基本概念票据是由付款人开具并赋予收款人一种确定金额的付款要求的书面文档。
它能证明债权人应为付款而得到的权利,并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支付工具在商业交易中使用。
2. 票据的主要种类常见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存折、银行汇票等。
汇票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许可人付款的无条件支付担保书据;本票是指付款人对持票人开具保证付款的书据;支票是指银行客户开具的,通过支票张的支付方式来完成对银行账户余额的合法让渡;存折是指在金融机构存取款时用来记载存取记录的书据;银行汇票是指银行为客户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
3. 票据的要素(1)出票人:票据的开具者,通常是债务人。
(2)收款人:票据的受款人,通常是债权人。
(3)付款人:票据的付款人,通常是担保人。
(4)票据金额:票据所载的支付金额。
(5)票据期限:票据的支付期限,包括付款日期和地点。
(6)票据编号:票据上的唯一识别号。
(7)签发日期:票据的签发日期。
(8)签发地点:票据的签发地点。
(9)签发人:票据的签发人。
(10)背书人:对票据进行转让的人。
(11)承兑人:票据的承诺人。
(12)保证人:票据的保证人。
(13)收款日期:票据的收款日期。
4. 票据的基本功能(1)支付功能:票据是一种有效的支付工具,可以用于结算交易。
(2)信用功能:票据可以证明债务人的履约能力和信用状况。
(3)流通功能:票据可以便于流通、转让和支付,具有良好的流通性。
(4)融资功能:票据可以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帮助企业获取资金。
(5)证明功能:票据可以作为债权关系的证明材料,具有法律效力。
(6)结算功能:票据可以作为商业交易的结算凭证,便于核对和清算。
5. 票据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票据必须是真实有效的。
(2)清晰明确原则:票据必须表达清晰明确的支付要求。
(3)无条件支付原则:票据的支付要求必须是无条件的。
(4)按期支付原则:票据必须按期支付。
(5)豁免支付原则:票据的支付不得受到豁免或递减。
第三单元票据法律制度【考点2】票据权利(★★★)(2007年判断题、2014年单选题、2015年简答题、2017年单选题、2018年单选题)1.票据权利内容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第一次权利)和追索权(第二次权利)。
2.票据权利的取得(1)取得票据权利的方式①出票是创设票据权利的票据行为,从出票人处取得票据,即取得票据权利。
②票据通过背书方式可以转让他人,以此取得票据即获得票据权利。
③依税收、继承、赠与、企业合并等方式获得票据。
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
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2)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或者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3)凡是善意的、已付对价的正当持票人可以向票据上的一切债务人请求付款,不受前手权利瑕疵和前手相互间抗辩的影响。
【考题1·判断题】甲以背书方式将票据赠与乙,乙可以取得优于甲的票据权利。
()(2007年)【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
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考题2·多选题】甲受乙胁迫开出一张以甲为付款人,以乙为收款人的汇票,之后乙将该汇票赠与丙,丙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与丁,以支付货款。
丙、丁对乙胁迫甲取得票据一事毫不知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有权请求丁返还汇票B.乙不享有该汇票的票据权利C.丙不享有该汇票的票据权利D.丁不享有该汇票的票据权利【答案】BC【解析】(1)选项AD:行为人善意取得票据,即取得了票据权利,甲无权请求丁返还票据;(2)选项B: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3)选项C: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
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丙的前手乙没有票据权利,乙也不享有票据权利。
3.票据权利的补救(1)挂失止付适用范围不适用未记载付款人的票据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据不能挂失止付适用①已“承兑”的商业汇票②支票③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④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地位暂时①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3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普通诉讼②如果银行自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之日起12日内未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书的,自第13日起,挂失止付通知书失效非必经挂失止付并不是票据丧失后票据权利补救的必经程序,而只是一种暂时的预防措施。
论述票据的知识点总结一、票据的定义票据通常是指具有一定格式的书面凭证,载明了付款人向收款人承诺按照一定期限和金额进行支付的债权工具。
票据是法定的、经过特定格式和程序填写、签发和转让的债权凭证。
二、票据的种类票据主要分为汇票、本票、支票、存单等各种类型。
汇票是由付款人向收款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金额的债权凭证;本票是由收款人向付款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金额的债权凭证;支票是由银行代付人签发的,用于向特定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债权凭证;存单是由存款人向银行存款而开立的一种债权凭证。
此外还有其他各种特殊类型的票据,如汇兑票据、商业汇票、银行本票等等。
三、票据的特点1. 书面凭证:票据必须是书面形式的凭证,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化的。
2. 特定格式:票据必须按照法定的格式和程序填写和签发,否则将被视为无效票据。
3. 使用范围广泛:票据可以在金融交易中广泛流通和应用,如结算、融资、投资等。
4. 流通性强:票据具有很强的流通性,可以通过背书、转让等方式实现流转。
5. 有利于支付:持票人可以通过票据向出票人主张债权,要求支付相应的金额。
6. 关系复杂:票据关系涉及到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持票人等多方,其关系较为复杂。
四、票据的发行和流通票据的发行是指出票人开出票据,并通过背书、转让等方式将票据在市场中进行流通。
票据的流通是指票据在市场中不断转手,实现支付和结算的过程。
在票据的发行和流通过程中,需要注意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等问题,否则会造成纠纷和损失。
票据的背书、转让等行为也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商业习惯,否则可能导致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
五、票据的结算和清偿票据的结算是指票据的受款人向出票人主张债权,要求支付相应的金额,实现债务的结清和支付的过程。
票据的清偿是指票据在到期日按照规定进行支付的过程。
在票据的结算和清偿过程中,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商业习惯,否则会导致纠纷和损失。
六、票据的法律地位票据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可以独立存在并流通,具有强制执行力。
本章单元框架
第九单元票据法律制度(总则)
本单元考点框架
考点1:票据的种类(★)(P182)
(一)从票据当事人角度分类
(二)从付款期限角度分类
【提示】纸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考点2:与票据相关的各种关系(★★)(P173)
1.票据关系与票据的基础关系
(1)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2)票据关系一经形成,就与基础关系相分离,基础关系是否存在,是否有效,对票据关系都不起作用。
(3)票据关系因一定原因失效,亦不影响基础关系的效力。
2.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
(1)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是指由票据法直接规定的,不基于票据行为而发生的票据当事人之间与票据有关的法律关系。
例如,票据上的正当权利人对于因恶意而取得票据的人行使票据返还请求权而发生的关系,票据付款人付款后请求持票人交还票据而发生的关系,利益返还请求权等。
(2)利益返还请求权
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案例】1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约定价款为50万元,甲公司应在收货后10日内签发转账支票完成支付。
1月15日,乙公司交货;1月20日,甲公司签发以丙银行为付款人的转账支票交付给乙公司。
但乙公司没有请求丙银行付款,也没有向甲公司提出任何请求,直至10月。
【评析】
(1)从票据关系角度上看,甲公司是出票人、乙公司是收款人、丙银行是付款人;本来乙公司作为票据权利人有权在1月30日前(出票日起10日内)向丙银行提示付款,如果丙银行无理拒付,乙公司可以在7月20日前(出票日起6个月内)向甲公司追索,要求甲公司支付票款;现上述两个期限均已经过,乙公司的票据权利消灭。
(2)从票据基础关系角度看,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转账支票的原因是二者之间存在买卖合同,该买卖合同关系就是该转账支票的基础关系;合同卖方已经履行完货物交付义务,而买方的付款义务也已经完成(转账支票已经依法签发,只要乙公司依法行使票据权利,完全可以拿到货款;换言之,甲公司并不存在违约行为,乙公司不能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3)票据权利已经消灭、买卖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可是卖方乙公司并未实际收到款项,乙公司怎么办?此时,“利益返还请求权”提供了帮助,乙公司可以依此请求甲公司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该利益返还关系即为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
考点3:票据行为的有效要件(★★)(P174)
1.行为人必须具有从事票据行为的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其签章无效。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无缺陷。
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3.票据行为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4.票据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
考点4:票据上的签章(★★★)(P175)
1.签章人VS票据债务人
(1)票据签发时,由出票人签章;票据转让时,由背书人签章;票据承兑时,由承兑人签章;票据保证时,由保证人签章。
【提示】上述签章均使得签章人承担票据债务。
(2)票据代理时,由代理人签章。
【提示】由代理人签章,但:①在有效代理情境下,由被代理人承担票据责任;②在无权代理情境下,由签章的无权代理人承担票据责任。
(3)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时,由持票人签章。
【提示】持票人签章表明其票据权利已经得到满足,全体票据债务人的票据责任消灭。
2.如何正确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