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文学常识选择题
- 格式:ppt
- 大小:178.50 KB
- 文档页数:21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学常识一、单选题1.(2020七上·德惠期末)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答案】C【知识点】作家作品【解析】【分析】C项错误,《茶馆》是话剧,诗文集《踪迹》作者是朱自清。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作家作品之间的搭配,都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2.(2020七上·浦东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寓言》讲述了许多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女娲造人》也是充满了丰富想象的寓言故事。
B.郭沫若写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意境美妙,语言铿锵,借助牛郎织女故事,体现诗人改造现实生活的愿望。
C.《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意大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通过写《诫子书》一文,告诫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答案】D【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家作品【解析】【分析】A.《女娲造人》是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不是寓言故事。
B.错在“语言铿锵”,应该是:语言清新自然。
C.《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人。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级文章内容的把握,注意把握所学文章的作者、作品及主要内容。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戈尔,印尼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B.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
C.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及作者分别是:《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曹雪芹)。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A【解析】A.泰戈尔,印度作家,不是“印尼作家”,故选A。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曹操——乐府——汉朝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七绝——唐代C.《次北固山下》——王湾——五律——宋代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散曲——元代【答案】C【解析】C.应改为:《次北固山下》——王湾——五律——唐代;故选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到了美女蛇的故事、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以及长妈妈的名字的来历,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
B.《陈太丘与友期行》塑造了陈元方这个明白事理,有礼有节,品行正直的“方正”少年形象。
C.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赞美了母爱的艰辛和伟大,用平静内敛的文字打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也流露出自责和悔恨。
D.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情怀。
【答案】A【解析】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没有写到长妈妈的名字的来历,是《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的。
故选A。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抓住了济南“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一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美景。
B.《雨的四季》一文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C.《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文学常识选择题1、下列关于名著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一本小说集,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小说。
B.《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解析】A。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是散文。
2、下面对《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课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中“似乎”表推测语气,表示不确定,因为“我”与百草园不见已经有七八年;“确凿”表示肯定,表明作者对百草园印象深刻。
“似乎”和“确凿”自相矛盾。
B.“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从空间角度由低到高描写百草园中的静态景物。
C.“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从空间的角度由高到低描写百草园中的动态景物,写出了它们的可爱、灵巧,表达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D.文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是插叙,令人感到恐怖,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新奇有趣。
【解析】A,“似乎”和“确凿”不矛盾。
3、下面对《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课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从视觉、听觉、味觉等角度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一年四季里百草园的乐趣。
常识与名著名篇试卷一、单选题1.(2024七上·莎车期中)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孔子——战国末期——语录体B.《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新月集》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呐喊》D.《春》——朱自清——散文家——《朱自清全集》2.(2024七上·应城期中)下列对鲁迅《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B.选文中“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说明了父亲的严厉,家人、工人都怕他。
C.《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D.《藤野先生》记录鲁迅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3.(2023七上·福绵期中)下列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海伦凯勒,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 篇。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D.“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如孔子、老子、庄子等都是对古代先哲的尊称。
4.(2023七上·衢江期中)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志怪小说集。
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古人交流常用敬辞与谦辞,“尊君”“高见”“寒舍”“劳驾”都是古代常用敬辞。
D.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
5.(2023七上·合浦期中)以下对《朝花夕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撰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五猖会》写了“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挠,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的不合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及名著综合测试选择题精选1. 选出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A.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我们学过他的《天净沙.秋思》。
B.《论语》是儒家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孟子》《中庸》《大学》合称为“四书”。
C.《观沧海》的作者曹操,其子曹丕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左迁指降职贬官。
2.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B.朱自清,字舍予,号秋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C.《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
《聊斋志异》中的志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公明,而是在诸多“奇异的事”。
D.《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一文,刻画了知识分子范爱农这一形象,他倔强耿直,愤世嫉俗,生活贫困潦倒,最终溺水而亡。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佩弦,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夜雨寄北》的作者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齐名,并称“小李杜”。
C.《观沧海》作者曹操,东汉末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这首诗为曹操带兵前往征讨乌桓经过碣石山所作,表现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之作。
D.《浣溪沙》中“浣溪沙”是词牌名,作者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4.对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纳鲁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真实再现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风气和状况。
B.《朝花夕拾》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淳朴善良又有些愚昧迷信的阿长;看似严厉其实鼓励我要拥有创新思维的父亲等。
初一语文上册:文学常识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抒情散文的共同特点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B《雨的四季》首段"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起开篇点题、领起下文的作用。
C《观沧海》属于古体诗,《次北固山下》则是格律诗(也叫近体诗)。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集中体现在作品《繁星》《春水》中。
B《散步》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双腿瘫痪,长年患病,但他一直在和病魔抗争。
他戏言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
C《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和《孟子》《礼记》《中庸》合称“四书”。
4、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没有提到长妈妈的一篇文章是()A《狗猫鼠》B《五猖会》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藤野先生》5、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散文《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海伦凯勒。
B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D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是七言绝句。
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而作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题一、选择题1.(2020·福建福州市·九年级其他模拟)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分别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
C.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最后一课》和《我的叔叔于勒》。
2.(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3.(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是曹操写的一首乐府诗。
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观海望天,气势恢宏,表达了自己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宽广胸怀和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
C.《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然通篇写景,但是怀乡之情却贯串始终。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天风和日丽的景色和作者急欲归家的欢快的心情。
4.(2020·山东聊城市·九年级学业考试)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首,这些诗歌按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
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藤野先生》选自《呼喊》,主要讲解并描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故事。
C.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用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或鼎元,其次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一文的语言精致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厚。
B.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一二岁,弱冠——男子二十岁,花甲——六十岁。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散文集另有《五猖会》《父亲的病》等篇目。
D.《〈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看法、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3.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盛为人所传诵,后世便以“咏絮之才”赞扬女子的文学才能。
B.古时,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知命之年”,50岁称“耳顺之年”。
C.“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4.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选择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根据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七年级语文(上)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抒情散文的共同特点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B《雨的四季》首段"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起开篇点题、领起下文的作用。
C《观沧海》属于古体诗,《次北固山下》则是格律诗(也叫近体诗)。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集中体现在作品《繁星》《春水》中。
B《散步》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双腿瘫痪,长年患病,但他一直在和病魔抗争。
他戏言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
C《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和《孟子》《礼记》《中庸》合称“四书”。
4、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没有提到长妈妈的一篇文章是()A《狗猫鼠》B《五猖会》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藤野先生》5、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散文《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海伦凯勒。
B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D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是七言绝句。
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而作的。
是一篇议论文。
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文学常识专项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杞人忧天”选自《列子》。
这本书相传为战国时列御寇所著,但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B.“奋不顾身”“见义勇为”“自强不息”是褒义词,“见利忘义”“中规中矩”“见异思迁”是贬义词。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见、不才、鄙人等。
D.《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重阳节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
尊称对方的父亲可用“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可用“家父”。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
其作品《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中国传统文化中“狼”多为不好的形象,“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引狼入室”等成语都是贬义词,体现了汉文化对狼的排斥。
D.人类在童年时期,对自然界许多现象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就想象出各种解释,由此便产生了神话,女娲便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4.下列诗句中不包含...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项是()A.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B.《狼》﹣﹣蒲松龄﹣﹣宋代C.《朝花夕拾》﹣﹣鲁迅﹣﹣现代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植树的牧羊人》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述了一个牧羊人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将贫瘠荒原变成幸福之地的故事。
第18课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B.志怪小说,主要指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东方朔的《神异经》、干宝的《搜神记》等。
“志”是记述的意思。
C.《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书中写的大多是奇人异士的故事。
题目“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
D.《狼》这一课告诉我们,面对那些凶恶可怕的敌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径去.B.止增笑耳.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顾.野有麦场3.下列各句中对加点的“其”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一狼洞其.中(积薪)B.屠自后断其.股(狼)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场主积薪其.中(麦场)4.我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1)对“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屠/自后/断其股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成语中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目似瞑.死不瞑.目B.顾.野有麦场三顾.茅庐C.场主积薪.其中卧薪.尝胆D.乃悟前狼假寐.梦寐.以求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假寐.(mèi)意暇.(xiá)眈.眈(dān)苫.蔽(shàn)B.缀.行(zhuì)尻.尾(kāo)顷.刻(qīng)积薪.(xīn)C.大窘.(jiŏng)麦场.(cháng)奔倚.(yĭ)弛.担(chí)D.隧.入(suì)少.时(shǎo)黠.矣(xiá)变诈.(zhà)7.经典共赏部落开展了“集对联,猜文常”知识竞赛,下列作家作品与对联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④万物复苏春光里,百鸟欢唱绿色中A.①诸葛亮②鲁迅③《世说新语》④《春》B.①诸葛亮②朱自清③《聊斋志异》④《秋天的怀念》C.①孔子②朱自清③《世说新语》④《秋天的怀念》D.①孔子②鲁迅③《聊斋志异》④《春》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缀.行(zhuì)大窘.(jiǒng)奔倚.(qí)目似瞑.(míng)B.苫.蔽(shàn)少.时(shào)诱.敌(yòu)意暇.甚(xiá)C.并驱.(qū)弛.担(chí)尻.尾(kāo)狡黠.(xiá)D.眈.眈(dān)积薪.(xīn)假寐.(mèi)顷.刻(qīng)9.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十二属相”又称“十二生肖”。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训练题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C、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
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
本文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
D、《世说新语》两则》一刘义庆,南宋彭城人。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春》一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本文选自《朱自清选集》。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英国女作家,教育家。
1964 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济南的冬天》一老舍,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主要作品有戏剧《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等。
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尚书》并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对作家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作者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
B、《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C、《天净沙秋思》一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天净沙”曲牌名,和词牌-样,是曲的音乐谱式。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散文诗集:《野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篇小说:《阿Q正传》;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的是( )A、《诗经》B、《春秋》C、《论语》D、《国语》5、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 )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6、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暗含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是( )A、元育节B、重阳节C、中秋节D、端午节7、下列词语中不是敬辞的一项是( )A、令尊B、惠存 G、久仰 D、寒舍8、下列句子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复习《常识》含答案常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常常用假设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答案】C【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C.有误,伊索是古希腊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希腊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2.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项()A.唐朝宋临川王刘义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子曹植、曹冲并称“三曹”,三国中期魏政权的奠基人。
C.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者取的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大多数人都有字,且古人常用自己的字命名其作品。
古人的字,只限于有身份地位的人。
D.《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金箍棒一古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答案】AB【详解】考查名著和文化常识。
A.表述有误,应该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B.表述有误,曹操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再塑她生命的人是安妮·莎莉文老师。
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学常识练习(含答案)(1)朱自清,字_______,号_______ ,江苏扬州人,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学者,著有诗文集《_______》,散文集《背影》,散文代表作有《春》《绿》《_______》。
(2)《济南的冬天》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族。
获“_______ ”称号,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 》。
(3)《雨的四季》作者是_______,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曾被称为“_______”。
(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_______是_______(朝代)作家、家,号_______,大都人。
代表作《_______》,后人将其散曲辑为《东篱乐府》,与_______、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_______”。
“天净沙”是_______,“秋思”是题目。
(5)《次北固山下》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 ,《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_______的意思。
(6)《观沧海》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 ,(朝代)末年_______ 、_______、诗人。
著有《_______》《_______》军事著作,诗歌《蒿里行》《观沧海》《_______》《_______》(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主义诗人,他字_______,号_______,被称为“_______”。
“左迁”的意思:(8)根据诗歌发展演变的形式,可分为古体诗、_______ 、词曲,其中近体诗又可分为绝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律诗和_______ 律诗);律诗分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文学常识选择题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B.《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C.《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D.《世说新语》是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解析】B。
泰戈尔是印度人。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
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世说新语二则》通过咏雪,表现出谢道韫的才华和机敏,显示出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传承,《陈太丘与友期行》则表现出元方的懂礼识义,聪颖机智,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要讲诚信。
D. 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感人至深。
【解析】D。
金色花,象征孩子的天真、纯洁、可爱。
3、《秋天的怀念》第一自然段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选择题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全集》,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老舍,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
B、《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文章写了四季雨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赞美之情。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集《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
C.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D.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作品之一。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其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
B.《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以生动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C.《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调动多种感官,从嗅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春天,采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方法,虚实结合,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春回大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