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控制限值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控制限值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控制限值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控制限值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报告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报告浅谈高速铁路轨道技术 完成人:谢大海(20072102) 完成时间:2011年4月19日

浅谈高速铁路轨道技术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交通工具有了新的要求,不但要舒适、安全、更要高速。本文将围绕因此而催生的高速铁路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速铁路、有碴轨道、无碴轨道。 高速铁路轨道和普通铁路轨道一样,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等部分组成。这些力学性质绝然不同的材料承受来自列车车轮的作用力,它们的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并对列车运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铁路轨道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 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的应用范围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主要类型有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 有碴轨道是铁路的传统结构。它具有弹性良好、价格低廉、更换与维修方便、吸噪特性好等优点。但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其缺点也逐渐显现。首先,由于有碴轨道不均匀下沉产生的120 Hz以下频率范围的激振严重,轨道破损和变形加剧,从而使维修工作量显著增加,维修周期明显缩短。 根据德国高铁资料,当行车速度为250~300 km /h时,其线路维修费用约为行车速度为160~200 km /h时的2倍;速度为250~300 km /h时,通过总重达3 亿吨后道碴就需全部更换,而在160~200 km /h时,通过总重则可达10亿吨。 日本对高速铁路桥上的有碴轨道与无碴轨道维修费用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有碴轨道的线路维修费用比无碴轨道高111% ,也就是说有碴轨道的维修费用相当于无碴轨道的2倍多。 基于这一情况,许多专家认为,从经济角度和维修管理角度看,高速铁路应采用无碴轨道。特别是在桥隧结构上,由于无碴轨道减少了二期恒载和建筑高度,采用无碴轨道更为有利。除此以外,无碴轨道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线路状况良好、不易胀轨跑道、高速行车时不会有石碴飞溅等优点,因此无碴轨道在国外高速铁路上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铺设范围已从桥梁、隧道发展到土质路基和道岔区,无碴轨道结构在高速铁路上的大量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 世界上一些国家铺设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的概况 日本除在1964年开通的东海道新干线未采用无碴轨道外,其后修建的高速铁路采用无碴轨道的比例逐年增加: 1972年开通的山阳新干线占4. 9%; 1975 年开通的山阳新干线占68. 6%; 1991 年开通的东北新干线占82%; 1990 年开通的上越新干线占90%; 1997 年开通的北陆新干线占87. 5%。德国认为,当运营速度超过300 km /h时,有碴轨道会出现道碴粉化现象,需要经常维修,由于维修成本增加,其最终成本要比无碴轨道高。德国在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高速铁路,无碴轨道不足30%; 而1998年开通的柏林—汉诺威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比例达到80%以上。

高速铁路选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d9920677.html, 高速铁路选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强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01期 摘要高铁工程的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沿线的生态环境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要科学选线,从而有效减少高速铁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铁路选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供借鉴。 关键词高速铁路;生态环境;选线 现如今,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我国高速铁路网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在高速铁路发展的过程中,沿线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高速铁路建设的过程中会穿过环境保护区和水源地,因此在高速铁路建设期间必须要坚持科学选线,让工程顺利竣工。 1 高速铁路概述 (1)高速铁路的概念。高速铁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铁,一般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较快,能够确保铁路安全平稳和高速行驶的铁路。相关标准明确规定,高速铁路的设计开行时速应在250km以上,初期运营时速应在200km以上。高铁运行速度较快,乘客舒适度较高,故而该交通工具成为当今人们一种重要出行方式。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先后建设了高速铁路。 (2)高速铁路的优势。高速铁路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其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交通条件。高速铁路建设初期能够加强两个发达城市之间的联系,中途如若经过沿线城市,还会起到缩短城市空间距离的作用,进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交通发展速度。而且高铁建设还能带动城市的发展,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1]。 2 高速铁路选线的影响因素及原则 (1)人为因素。很多因素都会影响选线的最终决策,如线路的政治、经济和国防作用,运输需求和需要承担的运输量,以及沿线地区的水文地理条件等,上述因素都会对最终的高铁选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若在选线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桥涵、隧道、车站等设施的相互影响,就可能会降低选线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甚至还有可能因此引发较大的经济损失。 (2)环境因素。在铁路选线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铁路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进而造成的多种危害,如列车运行时所发出的噪声和振动、铁路污水、固体废弃物等。所以在选线的过程中,应防止线路穿越保护区、缓冲区以及与之相关的外围保护地带,此外,而且还要在选线的过程中

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案

会审记录

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案 一、概述 我矿主要通风机于 2017年 2 月 17 日-- 18 日对主扇0°角进行性能测定,依据相关规定,“主通风机每五年进行1次测定”。根据井下采掘部署情况,进行了叶片角度调整,为了掌握现阶段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性能,为今后主扇工况、效率提高、节省电耗等方面取得可靠依据,确保安全生产,我矿定于2017年 2 月14 日-15 日请山西省测试中心对主要通风机性能进行全面测定,为确保性能测 定工作顺利进行了,特制定本测定方案。 二、主要通风机运行情况 通风机房安装2台FBCDZ№.22/2×132;型轴流式主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型号为YBF2-355S-8,,主通风机额定风量37-105m3/s,额定风压936—3243pa,额定转速740r/min,额定频率50Hz。现阶段主通风机运行叶片角度为0°,实测排风量4626m3/min,通风阻力1100pa,等级孔3.23m2,主通风机承担全矿井的通风任务,采用木板控制调节风量,最大风量能满足全矿井的需风量。三、成立各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小组 为保证测试工作安全、准确、快速进行,测试前设领导小组和各测试小组,各小组各负其责,听从领导组指挥和安排。 (一)测试领导组 总指挥:康海兵 副总指挥:任杰、冯海强、韩建动、董永刚、 张蝉柱、康永强、车喜彬、李海军、任绍良(省测试中心负责人)职责:负责测定时间的选择,以及对鉴定人员进行动员。负责矿井主通

风机性能测试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技术审查工作。 (二)通风组 组长:韩建动 副组长:李海军、胡国峰 成员:通风队人员 职责:保证测试前后井下通风设施的完好和通风系统的稳定;具体性能测试技术方案的确定、需要提供的测试设备的布置和调试。 (三)风机启动和运行维护组 组长:冯海强 副组长:车喜彬、贺志忠 成员:主扇司机、风机房维修电工、井下机电设备维护人员职责:负责风机测试过程中启动和运行维护,按总指挥的指令进行风机的开停。保证测试前后井下通风系统的稳定。 (四)参数测试组 由山西省测试中心人员负责风机运行参数的测试(风机风量、风压、风机房水柱计读值、空气密度测算等),根据测试参数及时速算风机的运行工况点,确定测试工况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作为风机运行工况调节的指导。 (五)安全组 组长:张蝉柱 副组长:李宏强 成员:安全员 职责:负责风机测试过程中矿井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监察。

_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限值研究

陆家榆等:±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限值研究第10期 (特高压输电技术专栏)±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限值研究 陆家榆,鞠 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5) 摘要:±800kV直流线路的电磁环境限值是确定导线型式和线路结构的重要依据,确定合理的电磁环境 限值对保护环境和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对国际上交直流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控制指标、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电磁环境标准进行了分析,结合国情,提出了±800kV直流线路电场、离子流密度、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限值建议;根据电磁环境预测结果和限值,给出了±800kV直流线路的导线结构、极导线最小对地高度和不同极导线高度下的走廊宽度。结果表明:采用建议的限值来控制±800kV直流线路的电磁环境,其电场和离子流密度水平与我国超高压直流线路的相当;无线电干扰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可听噪声满足国家环境噪声标准。关键词:特高压;电磁环境;限制值中图分类号:TM723;TM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649(2006)10-0037-06 收稿日期:2006-08-19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资助项目(SGSC[2005]78) 作者简介:陆家榆(1957-),男,湖北钟祥人,博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 压所(电磁环境所)总工程师,从事电磁场理论和计算及电磁兼容技术研究。E-mail:lujy@epri.ac.cn 0引言 直流输电具有线路输电能力强、损耗小、两侧 交流系统不需同步、发生故障时对电网造成的损失小等优点,特别适合长距离点对点大功率输电。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对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促进电力产业技术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跨大区、跨流域的水电火电互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输电走廊利用率和保护环境的战略性举措。±800kV直流线路具有电压高、 导线大、单条线路走廊宽等特点,其电磁环境(电场、 离子流、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与±500kV线路的有一定差别,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将受到各方关注,须采取措施加以限制,使其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1 电场强度和离子流密度 1.1 人在直流线路电场下的直接感受和暂态电击 直流线路的电场由导线上电荷产生的场(标称 电场)和电晕引起的空间电荷(离子)产生的场合成。空间电荷运动形成离子流。离子遇到对地绝缘体,将附着在该物体上使其带电,可能引起暂态电击。 人在直流线下会截获离子流,被截获的离子流通过人体入地。研究表明:要得到同样的感受,流过 人体的直流电流要比交流电流大5倍以上;而人在直流线下截获的电流又比能感觉的临界值小2个数量级。因此,人在直流线下截获离子流一般不会有感觉。 与交流线路不同,在正常运行的直流线路下,基本没有电场变化产生位移电流的现象。人在电场中的直接感受和暂态电击是制定直流线路电场限值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美国在直流线下进行的直接感受试验表明,对穿普通鞋的人,当电场为30kV/m时,毛发和皮肤才开始出现刺激感。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指出,对大多数人,因表面电荷引起烦恼的感觉不会发生在25kV/m场强以下。前苏联研究直流电场效应后认为, 直流线路下的允许电场可达 50kV/m。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直流线路下进行 的人体直接感受试验表明:毛发和皮肤对直流电场最敏感。在地面电场强度E<30kV/m的地方,皮肤感觉不明显;在E为30、35、38、44kV/m的地方,外露皮肤的感觉分别为有微弱刺激感、较明显的刺激感、很明显的刺激感和刺激感很强烈。离开高场强区后,皮肤刺激感立即消失,无任何不适反应。 暂态电击按其严重程度分为0类、第1类和第 2类。0类一般界定为可感觉的电击;第1类能使人 不舒服和引起疼痛并使肌肉出现不自觉反应,但不 中国电力ELECTRICPOWER 第39卷第10期2006年10月Vol.39,No.10 Oct.200637

铁路环境保护管理的现状及未来

铁路环境保护管理的现状及未来 发表时间:2019-07-01T10:31:12.37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9期作者:刘力钊 [导读] 在铁路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代中国,“八横八纵”的高速铁路网将覆盖中国大多数主要城市和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不断推进,铁路工程的造价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刘力钊 甘肃铁科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在铁路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代中国,“八横八纵”的高速铁路网将覆盖中国大多数主要城市和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不断推进,铁路工程的造价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铁路工程的环保问题,为了降低铁路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需要进行铁路工程造价在环保方面的优化配置,建立符合环保要求的铁路工程造价约束控制模型,结合成本约束和环保约束方法,提高铁路的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提高铁路的环境保护产出效益。 关键词:建设;可持续发展;绿色铁路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提高,但是资源过度消耗,也使中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如中国城市区域出现的雾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要改变这种雾霾问题,保障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 1铁路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铁路的信息化建设与存在的铁路运输直接相关,信息化建设是在原本存在铁路的基础上发展的。以基础的设施设备作为发展的前提,其次集中技术和精力进行各项研发,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做的非常领先。在做好以上的情况下,加强管理,注重营销,最关键的是与国际接轨,保证信息的衔接和部分共享,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提高铁路信息化的效率。 2铁路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现状 2.1遵法和守法意识有待提高 个别基层站段管理者更重视经济效益和成本投资,对无直接经济收益的环境保护及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从法律层面深入研究环保相关政策、落实法律责任,不知法、不懂法易发生环保违法事件。 2.2专业化管理水平较低 基层站段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特别是国家环保政策趋严,环保法规、标准等集中颁布,存在对法规及标准掌握不及时、解读不充分,对环保专业性指导不强等情况,在环保方案比选及治理、环保设备维护维修、环境隐患排查及设备升级改造方面易出现失误,可能造成环保管理与环保政策、治理技术脱节,措施无法落实。 2.3环保整体性观念尚需强化 尽管铁路建设项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计、环保竣工专项验收等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渗透到各个阶段,但各阶段服务模式相对独立、缺乏整体性观念。存在对选址、规模、性质的可行性论证,环保措施和设备处理效果的研究,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等运营期使用要求产生影响考虑不充分的问题。 2.4治理投入还需加强 尽管铁路系统通过新上项目和技术改造,污染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新形势下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治理设施不足、管理模式单一,需要先进技术和投入做支撑。 3绿色铁路发展 3.1细化政策扶持,加强资金保障 打破传统,推广新式服务模式需要各级政府、环保管理部门及铁路企业通力配合,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和保障,以鼓励企业参与,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引入“环保管家”服务模式,还需要地方政府和铁路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以合理的服务效果和客观的经济回报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并尝试这一新型服务模式。 3.2加强信息公开,鼓励公众监督 推行信息公开、鼓励公众监督是“环保管家”服务客观公正的重要保障。政府环保管理部门应建立区域“环保管家”服务机构监督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机构信息、服务内容和监督目标,并公开征求公众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 3.3增强环保巡查及自我整改力度 “环保管家”可以定期进行巡查,重点开展污水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监测,环境风险、应急措施及防范措施隐患排查,环保制度建设及检查等,实时监控企业的环保动态,提出整改措施。 3.4加强施工组织管理 一是加强项目前期策划。项目中标后,成立以副总经理任组长的施工准备阶段筹备工作组并迅速进驻现场,结合实际确定项目安全质量、工期进度和成本效益目标,进行项目总体施工部署,确定施工顺序及主要施工方案;确定项目组织管理模式、人料机等重大资源配置方案。二是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以“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以专业化分公司、专业作业队、蓝领工人队伍和劳务队伍组织化建设管理及项目资金集中管控、物资设备集采分供为重点,全面实施项目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3.5节约能源 一是引进先进工程设备。通过引进能源消耗低、工作效率高的工程设备和节能环保的照明、取暖设备,及时淘汰高能低效的老旧设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二是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制定《工程设备保养与维修管理办法》,明确工程设备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停放保养、走合期保养、换季保养等工作要点,规范工程设备故障修理、大项修及评估整修的流程及要求,减少机械故障,提高运转效率。三是严格能源消耗过程管控。以单台设备或独立使用单位(个人)为核算单元,明确燃油、电力消耗使用定额标准,建立燃油、电力消耗台账,定期进行成本费用分析,实行单机单车核算考核,增强作业人员节能意识,杜绝能源浪费。

黄土地区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特性分析

黄土地区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特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16T11:17:14.6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作者:白广明王东陈迁[导读] 分析了列车速度为250km/h下黄土地基地面振动的传播和衰减规律,研究结果对黄土地区环境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兰州交通大学兰州 730070 摘要:为了研究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堤对地面振动的影响,应用ANSYS (LS-DANY)软件建立高速铁路轨道-路基系统三维数值模拟动力学模型对不同高速铁路速度引起的地面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本文分析了250km/h车速下黄土路堤的地面振动的传播与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距轨道中心线8.8m内,即路堤坡脚以内地面振动衰减迅速,路堤坡脚至30m衰减很缓慢,30m以后衰减极小几乎不衰减,并在在 32m处出现了一定的振动“反弹”现象。研究结果对黄土地区环境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关键词:高速铁路地面振动路堤黄土 0引言 铁路振动不但影响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还会对沿线建筑物的安全和精密仪器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朱志辉、余志武等人建立车-桥-墩-桩-土耦合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认为地面振动强度与列车速度并不是不是线性递增的,而是与上部结构的振动有关。董国庆利用有限元数值软件对高速铁路高架桥段诱发的地面振动及地面隔振进行了研究。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引起环境振动的研究比较少,因此针对黄土地区,开展高速铁路引起的环境振动现场实测和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1列车引起环境振动传播特性 在研究高速铁路环境振动问题时,通常将将土体假设为各向同性的弹性介质体,把土体中传播的应力波简化作弹性波。振动荷载的能量以应力波的形式在土体中向四周各个方向传播。在土体中传播的振动波按照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的关系分为有三种剪切波(S波)、压缩波(P波)和表面波(R波)。R波又叫做Rayleigh波,和压缩波统称为体波。能量波在土体中的波速的计算公式: 2 车辆-轨道垂向力模型 2.1车辆模型计算参数 CRH2高速列车采用八节编组形式,计算模型参数如表1所示。表1计算模型参数 2.2列车荷载的计算

电能质量限值计算汇总

第3章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计算 3.1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的定义 对供配电电网特定供电点的供电指标限值和用电质量指标限值称之为该供电点的电能质量限值。 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不包括设备定型试验时对无条件接入公用低压供电系统的设备的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和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供配电网供电质量指标限值包括供电电压偏差限值、电力系统频率偏差限值、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限值、电压波动和闪变限值、谐波电压限值、间谐波电压限值、电压暂降限值等。 供配电网用电质量指标限值包括负序电流限值、波动负荷产生的电压闪变限值、谐波电流限值、单个用户引起的间谐波电压限值、功率因数限值、有功冲击限值等、。 用电质量恶化是使供电质量变差的主要因素,因此用户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干扰水平常用用电质量指标衡量。 3.2供配电网电能质量限值计算的必要性 严格地控制用户或电力设备对电网的干扰水平和提高电网供电的电压质量需要较高的电网控制和管理成本,但是可以降低电网损耗,净化电网和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使电网和电力设备更加安全高效运行,降低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费用。反之,如果放宽用户或电力设备对电网的干扰和降低电网供电的电压质量则会降低电网控制和管理成本,但是将使电网损耗增大,电网和电力设备运行环境恶化,增加电网和电力设备的运行故障,增大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难度和费用。 为了协调维护电力公司、用户和电力设备制造商三者之间的利益,以在整体社会成本最小的条件下,把电能质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需要一套统一而且完整的电能质量标准。电能质量限值计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关各方的权利和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按照标准为相关各方提供一个共同的遵守规范,进而在整个社会成本最小的条件下,通过相关各方的合作,在电力公司、电力用户和电力设备三者之间实现最大的兼容。 3.3供配电网电能质量考核 3.3.1公用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考核(电网公司内部管理考核) (1)考核点

铁路的高速发展对人们出行方式及思维的影响

铁路的高速发展对人们出行方式及思维的 影响 随着高速铁路时代的来临,世界发达地区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速铁路运输成为各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同时铁路的高速发展正在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 在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火车已经成为舒适、速度、温馨的代名词。铁路是大众化出行的工具,而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更是火爆,“五一”小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旅客必然会增多。在每个小长假来临之前,铁路部门都会提早动手、科学安排,调整运能,增加临客,加挂车辆、动车组重联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运能,满足广大旅客乘车出行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确保广大旅客出行的需求。全力做好小长假期间旅客出行的准备工作,为的就是让旅客安全出行、舒心乘车。“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不是一句空话,铁路部门一直在努力的提高服务标准,全面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通过改进服务态度、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为旅客出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有理由相信:始终朝着人民满意方向,服务好人民、服务好社会、服务好经济建设的铁路人在今后工作当中会表现得更精彩,人民群众对铁路服务的满意度会越来越高。 以下几方面是人们选择铁路出行的原因: 1.受天气影响小 比起其他交通方式,高铁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就拿上周刚刚结束的春节返程高峰来说,年初四开始一场雨雪席卷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因为恰逢春节返程高峰,山西、陕西、河北境内多条高速采取了封闭或限行措施,数百万人的出行受阻。京沪等高铁线路虽然也受到影响降低了速度,但是并没有停止运行,毕竟比堵在路上又冷又饿一动不动的好啊。 2.速度快 速度是高铁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现在世界上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有人做过测算,在700公里以内的路程,因为免去了来往于机场、安检、候机的时间,坐高铁甚至比坐飞机更加省时。 3.安全性好 高速铁路的安全程度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高速铁路问世35年以来,日、德、法三国共运送了50亿人次旅客。除德国1998年6月高速列车行驶在改建线上发生过事故外,各国高速铁路都未发生过重大行车事故。其事故率及人员伤亡率也远远低于汽车、飞机等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因此,高速铁路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 4.能源消耗小对环境友好 高速铁路能源消耗低,每人每公里的能源消耗只有小汽车的1/5、飞机的1/6。从全社会看,高速铁路更是可以节约巨量的社会旅行时间,增加社会财富。 选择坐火车出门,仍然是大部分老百姓选择的主要方式。原因很简单,便宜、快速、简单、方便。正是因为铁路建设步伐加快,为旅游带来了很多新的契机和活力。与此同时,为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也算是费劲心思了,不仅要加强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积极向旅行社、景点等了解客流动态,灵活增减在途经地点多的列车上加挂车厢,增加运能,在中心城市之间也开始增开高铁、动车

主通风机性能测试措施

. . 编号:PA—JYB—20150109 寿阳段王集团平安煤业 主通风机性能测试的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 _________ 施工单位: _________ 编制日期: 2015 年 01月09日 执行日期: 2015 年 0 月日

审批意见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年月日机电科:技术科: 安监科:调度室: 通防科:总经理助理: 通防部经理:机运部经理: 生产部经理: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安监):总工程师: 总经理:

主通风机性能测试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概况: 主通风机目前已安装完成,近期计划对主通风机的性能进行测试,为确保测试期间的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人员组织及分工: 为有利于协调、组织及保证此次风机性能测试的安全顺利进行,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曲正战 副组长:王绥增、军 成员:王超、苗桂山、白华(中煤四处) 技术负责人:吉福(机电)、小牛(通风)、主通风机厂家技术员和风机在线监测和电控厂家技术员(由供应科负责联系)、中煤四处技术员(机电科负责通知)、公信检测技术负责人(机电科通知中煤四处,然后由中煤四处联系检测中心到矿检测风机性能),具体分工如下: (1)、阻力调节组:由通防科负责。负责在回风立井井底打密闭,并确闭质量和测量期间的阻力调节。【调节方法:由中煤四处用吊车将防爆盖吊下,然后按照4等分的方法将长6m/根的30Kg/m的轨道用吊车吊起[采用卸液压支架专用平衡钩捆绑轨道两端)放在井口上方,通风机启动后抽取地面短路风流,利用人为增加木板(规格:长:3m、宽0.2m、厚0.3m)的方法(每块木板由两人负责放置,木板两端各1人,随着木板从井筒边

电磁屏蔽室的标准

电磁屏蔽室的标准

作者: 日期:

《讣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HI?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汁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SJ/r30003-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065004-95) ?建筑内部装修设汁防火规范》(GB5O22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J5005£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2-82)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12190-90) 《电磁屏蔽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31470-2002) ?涉及国家机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BMZ1-2000) 项目设计要求、图纸及相关产品的企业标准及设讣规范。 二、屏蔽室设il原理: 计算机、通信机及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该电磁波可能会对其它设备产生丁扰或被专用设备所接收,以窃取其工作内容。同时,这些电子设备也需要在小于一泄强度的电磁环境下保证其正常工作。 屏蔽就是用金属板体(金属网)制成六而体,将电磁波限制在一世的空间范帀内使苴场的能量从一而传到另一而受到很大的衰减。屏蔽室就是利用其屏蔽的原理,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个六面体房间,由于金属板(网)对入射电碱波的吸收损耗、界面反射损耗和板内反射损耗, 使其电磁波的能量大大的减弱,而使屏蔽室产生屏蔽作用。 由于屏蔽室内通常有人员和设备在里而工作,因此屏蔽室六而密闭的同时,必需留有人员及设备进出的屏蔽门,良好的通凤,室内所需的电源,信号的进出,必备的室内装修,以确保屏蔽室能正常工作。 因此影响屏蔽室屏蔽效能主要有以下因素:屏蔽室所用材料、屏蔽材料的接缝处理、屏蔽门、通风窗、屏蔽窗、电源线的滤波处理、信号线的屏蔽处理等。 屏蔽材料:1、厚度为l?5?3mm的冷轧或镀锌钢板。 三、技术方案: 1、性能指标: 执行标准:BMB3?1999《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 和测试方法》C级磁场 lOKHz >7OdB 15OKHZ >95dB 一、设计依据:

2017年主通风机性能测定安全技术措施

微山湖矿业集团永胜煤矿 主通风机性能测定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时间:

审批签字栏

主通风机性能测定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新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八条、AQ1011-2005有关规定及我矿实际情况,需对矿井主通风机进行性能测定。为保证测定的各种参数的准确性,我矿委托公信安全科技对地面两台主通风机性能进行测定,计划与2017年2月8日-2017年2月9日进行测定。为了确保测定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一、主通风机性能测定时间安排: 1#主通风机年月日时 2#主通风机年月日时 二、主通风机参数 型号:对旋直流通风机FBCDZ- N0/25 功率:2*315KW 静压:2575-700PA 风量:72-150m3/s 反风率:60% 额定转速:742r/min 电源频率:50Hz 额定电流:23.9A 绝缘等级:F级 额定电压:10000V 最大尺寸:21081*3650*4660mm 重量:38080KG 出厂日期:2012年6月生产厂:平安电气公司 三、测定方法:测定采用挂网法测定 四、测试依据:《新煤矿安全规程》及AQ1011-2005《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检测检验规》。

五、1#主通风性能测定前准备工作: 1、安排电工检修班巡检35KV至风井主通风机两回架空线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证风井变供电安全可靠。 2、安排电钳工检查1#主通风机: 机械: ①检查机座及壳体有无漏风现象。 ②检查叶片是否松动、开焊、有无裂纹和摩擦壳现象,叶片 的安装角度是否与原先设定相同。 ③检查润滑脂,如变质老化要及时清理、更换新的润滑脂。 ④检查各紧固螺栓有无松动并及时紧固。 ⑤检查风门是否到位,密封是否完好。 电控:①检查1#主通风机电机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②在试验位置就地合1#主通风机1#、2#电机正转柜断路器 开关,确保正常。 ③检查风机风门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动作灵敏可靠。 3、待所有检查正常后,汇报调度室,经调度室同意后,按程序 开始2#主通风机性能测定。 四、组织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成立测试指挥小组 总指挥:保延 副总指挥:杜总军、马世伟、朱长林 成员:安全科、机电科、调度室、通防科、机电工区;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一览表要点

发表于 2006-11-20 21:19:08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一览表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类别对应国际标准 1 GB/T 4365 1995 电磁兼容术语基础IEC 50 (161) 1990 2 GB/T 6113.1 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基础CISPR16 1 1993 3 GB/T 6113.2 1998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基础CISPR16 2 1993 4 GB 3907 83*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基础CISPR16 1977 5 GB 4859 84* 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基础 6 GB/T 15658 1995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基础 7 GB/T 17624.1 1998 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基础IEC 61000 1 1 8 GB 17625.1 1998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基础IEC 6100 0 3 2 9 GB 17625.2 1999 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基础IEC 61 000 3 3 10 GB/T 17626.1 1998 抗扰性测试综述基础IEC 61000 4 1 11 GB/T 17626.2 1998 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2 12 GB/T 17626.3 1998 辐射(射频)电磁场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3 13 GB/T 17626.4 1998 快速瞬变电脉冲群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4 14 GB/T 17626.5 1998 浪涌(冲击)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5 15 GB/T 17626.6 1998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6 16 GB/T 17626.7 1998 供电系统及所联设备的谐波和中间谐波的测量仪器通用导则基础IEC 61000 4 7 17 GB/T 17626.8 1998 工频磁场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8 18 GB/T 17626.9 1998 脉冲磁场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9 19 GB/T 17626.10 1998 衰减振荡磁场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10 20 GB/T 17626.11 1999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11 21 GB/T 17626.12 1998 振荡波抗扰性试验基础IEC 61000 4 12 22 GB 8702 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通用 23 GB/T 13926.1 19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通用IEC 801 1 24 GB/T 13926.2 1992 〃静电放电要求通用IEC 801 2 25 GB/T 13926.3 1992 〃辐射电磁场要求通用IEC 801 3 26 GB/T 13926.4 199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通用IEC 801 4 27 GB/T 14431 1993 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通用 28 GB 4343 199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产品类CISPR 14 1993 GB 4343.2 1999 CISPR 14 –2 1993 29 GB 4824 1996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产品类CISPR 11 199 0 30 GB 6833 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产品类 31 GB 7343 1987* 10kHz~30MHz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产品类CISPR 17 1

风机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太原煤气化公司东河煤矿主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应用 研 究 报 告 二o—一年十月十日

1、概述 通风机在线监测系统是依据国家标准《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GB/T1236-2000和煤炭行业标准《煤矿用主要通风机现场性能参数测定方法》MT 421- 2004的要求,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而研制的新一代矿用主通风机在线监测系统。它利用高性能PLC构成前端数据釆集和处理单元,以稳定、可幕、精确的方式将采集数据传送给主控制计算机,主控制计算机 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显示存储,从而对通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的在线监测,为通风机 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风机是矿井要害设备之一,风机的实时运行数据需要纳入全矿井自动化系统,传统的设备无法与矿井自动化系统交换数据,只要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才可以将风机运行的实时信息数据传 送给矿调度室,并将其运行数据并入全矿井数据库以供整体分析决策使用。所以,在线监测是实 现全矿井自动化的必须设备。 通风机微机监测系统是应用于大型通风机流量监测方法的装置;系统以国家标准”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和煤炭行业标准”煤矿用主要通风机现场性能参数测定方法”为依据,应 用工业计算机检测技术和独特的专有研究成果对矿用大型通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在线测量与 处理,以多种方式提供通风机运行状态的各种数据,保障通风机的安全运行和方便通风机的性能 测试,并为多种功能扩充提供方便的条件。 在线测量与处理的风机运行参数包括:风量、负压、静压、动压、全压、风速、瓦斯;风机振幅;电机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轴功率、转速、轴承温度、定子绕组温度、电能损耗、正反转、

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

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速铁路安全防护,防范铁路外部风险,保障高速铁路安全和畅通,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第三条高速铁路安全防护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构建企业主体、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综合管理格局。 第四条铁路监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健全完善高速铁路安全防护标准,对危害高速铁路安全的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及时消除危及高速铁路安全的隐患。 第五条各级交通运输、工信、公安、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建、水利、安监、能源、地震、气象等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职责规定,协调和处理保障高速铁路安全的有关事项,做好保障高速铁路安全的相关工作。必要时加强日常检查管理,防范和制止危害高速铁路安全的行为。 第六条铁路监管部门应当督促协调高速铁路沿线地方人民政府构建高速铁路综合治理体系,健全治安防控运行机制,落实高速铁路护路联防责任制。 第七条从事高速铁路运输、建设、设备制造维修等相关企业应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执行高速铁路安全防护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相关管理制度,保证高速铁路安全防护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对高速铁路安全防护情况进行经常性巡查,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或报告。 第八条有关单位和个人在高速铁路保护范围内施工、建造构筑物、生产经营等应当遵守保证高速铁路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采取措施防止影响高速铁路运输安全。 第九条铁路监管部门应当联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铁路运输等相关企业建立安全信息通报和问题督办机制,做到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联防联控。 第十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围绕高速铁路安全制定洪水、地震、风雪雷雨、冰冻等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应急预案中应当充分发挥沿线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铁路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基本技术要求

高速铁路达到的基本要求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一、沉降变形观测首次开展工作的时间性要求: 1、桥梁: 从承台施工完成后就要进行首次观测,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将回填不再使用,随施工的逐步进行依次进行墩身、桥台、梁体的变形观测。 2、隧道: 从一段水准基点间隧道填充或底板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观测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 3、路基: 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级配碎石顶面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换填地段从换填底层开始进行)。路基填筑完成后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六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4、涵洞: 从涵洞主体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 二、沉降变形观测元件埋设的技术要求: 1、桥涵: 承台观测标:埋设Φ20mm钢筋,表面高出3mm,位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和右侧大里程 墩身观测标:埋设Φ14mm不锈钢螺栓,表面露出20-30mm。位于墩身两侧高出地面0.5-1m 桥台观测标:原则应设置在台顶,测点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 梁体观测标: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六个,位于两侧支点和跨中;连续梁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置,三跨以上连续梁布置相同。

涵洞观测标:测点设置于涵洞两侧的边墙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6个,涵洞填土后观测点可从边墙移到帽石上,涵洞进出口的帽石上各设置两个测点,位于帽石两侧位置。 桥台观测标、梁体观测标、涵洞观测标埋设元件同承台观测标 2、隧道: 每个观测断面设置2个沉降观测点,分别设置在隧道中线两侧各6.24m处;明暗交界、围岩级别、衬砌类型变化处及变形缝处每个观测断面设置4个沉降观测点,分别设置在中线两侧各约6m和变形缝前后各0.5m处。 3、路基: 一般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和沉降板,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左右线中心两侧各3.2m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设于双线路基中心。 软土、松软土路堤地段观测断面一般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两侧各3.2m处;沉降板位于双线路基中心;位移观测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脚外2m、10m处,并与沉降观测桩及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上。 路基过渡段观测断面根据沉降观测细则要求应在距不同结构物起点1m、10m、30m处分别设置观测断面。 路堑地段观测断面分别位于路基中心、左右中心线以外3.2m的路基面处各设1根沉降观测桩,观测路基面的沉降。(换填地段设有沉降板) 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钢筋,埋置深度不小于0.3m,桩周用0.15m用C15砼浇筑固定。 沉降板埋设: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一般情况下:由底板、金属测杆(Φ40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75PVC管)组成。钢筋砼底板尺寸为50*50cm,厚3cm或钢底板尺寸为30*30cm,厚0.8cm。 位移边桩:采用C15钢筋砼预制,断面采用15*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设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十字线。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解读

标准更权威监测有依据 ——解读《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修订版) 编者按 随着信息发射设施、电磁能利用设备、高压输变电设施地建设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曝露地电场及电磁场是否存在潜在地健康影响,已成为公众关注地热点.近日召开地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作为—地修订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对原标准进行了增删修改. 本版特邀标准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电磁室副主任邵海江就这一标准修订地相关内容为读者进行详细解读. 限值严于推荐标准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为什么增加了~频段电场和磁场地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邵海江:主要是由于~频段包括了重要地电磁源——高压交流输变电设施产生地工频()电磁场,也就是我们常看到地高压线和变电站. 我国此前只有一个行业推荐标准———,但没有规定国家环境标准.由于行业推荐标准通常都是建议性地,而随着国家和公众对这些设施越来越重视,增加这一频段电场和磁场地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很有必要. 此外,从国际上来看,相关国际组织和主要工业国家地电磁场标准基本上包括~频段,我们可以作为参照. 其实,~频段又可以细分为更窄地频段,由于不同频段对人体地影响机理和生物效应不同,因此限值也不一样.其中最主要地工频()频率,也就是前面所说地高压线和变电站,因为数量比较多,跟我们地生活紧密相关.所以这次地修订我们把这一块作为重点关注地内容. 从这次地修订来看,最主要地工频()频率地电场强度限值是(千伏米),磁感应强度限值为(毫特斯拉).这个限值略严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地标准,推荐标准为电场强度限值,磁感应强度限值. 据悉,此次《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修订“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内容,合理调整了监测要求.”请您具体谈谈. 邵海江:原标准管理内容涉及豁免管理、申报登记、安全设计、职业防护设备、职业训练等个方面地内容.其中豁免管理内容此次予以保留并进一步细化,其余删除. 豁免管理是电磁环境管理地重要原则之一,实际工作中已执行多年,从保持管理地延续性,加强科学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角度出发,本次修订考虑予以保留.申报登记、安全设计内容已在年颁布实施地《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号)中予以规定,本标准无需赘述;职业防护设备和职业训练属于职业卫生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标准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因此,职业防护设备和职业训练与电磁辐射地职业照射一样,也不宜纳入本标准. 同时,修订之前地《电磁环境控制限值》有监测要求内容,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单独地监测方法标准,本次修订就无需复述监测要求了. 职业曝露限值是从事辐射相关工作人员地限值,《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为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