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共同运行的必要性参考文本
- 格式:docx
- 大小:82.05 KB
- 文档页数:9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共同运行的必要性电力系统是一个高度自动化、复杂的系统,一些关键设备的故障或误操作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电力系统中加入了很多防误闭锁措施。
在安全保障这一方面,电气二次防误闭锁系统和微机防误闭锁系统是两个常见的防误闭锁措施。
本文主要探讨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共同运行的必要性。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电气二次防误闭锁是一种基于电气原理的闭锁系统,采用电气逻辑关闭和联锁,能有效避免误操作带来的危险和损失。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是电力系统中最先进、最常用的防误闭锁措施之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可靠性高。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程,控制信号的来源多种多样,能够有效消除误操作。
2.灵敏度高。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异常情况,并及时启动保护措施。
3.自动化程度高。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系统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维护成本低。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系统的维护成本比较低,因为它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自动运行。
微机防误闭锁微机防误闭锁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闭锁系统,采用现代化的软件和硬件技术,功能强大,能够自适应复杂的电力系统工作环境,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微机防误闭锁相对于传统的电气二次防误闭锁,具有以下优势:1.功能强大。
微机防误闭锁拥有丰富、灵活、多种多样的功能,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闭锁场合和用户需求。
2.精度高。
微机防误闭锁通过采集、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能够快速、精确地分析电力系统中各种异常情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3.可编程性强。
微机防误闭锁能够进行高级编程,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程序设计,满足个性化要求。
4.可靠性高。
微机防误闭锁采用领先的技术和高品质的硬件,并严格执行各种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的共同运行电气二次防误闭锁和微机防误闭锁都是电力系统中防误闭锁方案中比较重要、常用的两种方式。
220千伏输电线路导线断裂分析刘玲1徐路强1马昕21、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2、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乌鲁木齐830000)摘要:二次回路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有机整体,在设计和安装微机型防误闭锁系统备前,应充分考虑对相关二次系统和二次设备安全运行可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掌握二次回路接线原理,开展作业危险点分析工作,制定并采取预控措施。
关键词:防误闭锁闭锁回路二次接线误操作0前言为了进一步加强现场作业的管理,防止二次系统“三误”(误碰、误整定、误接线)事故的发生,提高微机五防设备的可靠性,就要从微机型防误闭锁装置电气二次接线设计安装制度化、规范化入手。
1微机型防误闭锁系统基本配置原则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所的微机型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应满足实现计算机监控、集控、无人值班的防误操作闭锁要求。
采用的各类锁具应满足无限编码要求。
各电压等级变电所防误闭锁装置应具有与监控、视频监控、调度(或集控站)等系统的接口通信功能。
根据管辖变电站情况,已建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不宜改造为在线式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即全部采用遥控闭锁继电器,应结合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的配置。
在配置中应满足以下原则:1)计算机监控系统远方(后台、调度或集控站)操作的倒换运行方式的电气设备,均采用遥控闭锁装置实现强制闭锁;检修时才操作的电动操作设备,原则上采用就地电编码锁闭锁;就地手动操作的电气设备均采用机械编码锁闭锁。
110kV及以下压等级的临时地线及网门应采用机械编码锁进行闭锁。
2)防止电气设备误操作应满足惟一操作权原则。
权限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设备本体操作、汇控箱或端子箱及开关柜操作、测控屏操作、操作员站(含调度及集控中心遥控操作)操作。
同一时间只能一处操作。
3)除GIS设备外,其它电气设备不论手动和电动操作均不宜采用接点串联逻辑方式实现操作闭锁。
4)合理使用电气闭锁,对成套设备不完善的操作内容,必须增加相应的强制性闭锁。
2024年传统电气闭锁防误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由于误操作、设备故障或其它原因,会出现对系统或设备的误操作,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这种事故的发生,传统电气闭锁防误和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对这两种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和对比。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是一种基于电气原理的防误措施,它通过在电气线路中设置闭锁设备,当设备需要操作时,必须满足一定的电气条件,才能解除闭锁并实现操作。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误操作引起的事故。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手段。
在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中,常用的闭锁设备包括闭锁继电器、闭锁开关和闭锁装置等。
闭锁继电器通过检测电气信号的状态,判断是否满足闭锁条件,从而进行闭锁操作。
闭锁开关是一种特殊的开关,只有在特定的操作状态下才能进行操作,否则会处于闭锁状态。
闭锁装置则是在设备的操作位置上设置的闭锁装置,只有满足特定的操作条件,才能解除闭锁,否则无法进行操作。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具有简单、可靠、成熟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的闭锁条件只是基于电气信号的状态,不能对操作人员的意图进行判断,有时候误操作仍然无法避免。
其次,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的闭锁设备通常是机械设备,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闭锁失效。
与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相比,现代微机五防技术采用了先进的微机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地对操作进行判断和控制,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现代微机五防技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防范措施:一是误闭锁防范,通过对闭锁条件设置的优化和闭锁设备的智能化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误闭锁的概率。
二是误操作防范,通过对操作人员的身份识别和权限管理,能够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三是设备自保护,通过设备自身的保护功能,能够检测设备的状态和运行参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设备损坏。
探究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在我国每年都会发生许多由于操作人员误操作而导致的重大事故,而且还造成了许多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以及大面积停电等恶性事故,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安装和使用电气防误操作装置已经成为建设或改造变电站和电厂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
电力系统必防的五大恶性事故如下:误分、合断路器;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接地线(合接地刀闸);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隔离开关;误入带电间隔。
标签:电气;二次;防误闭锁;微机防误闭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机防误闭锁已取代传统的电气二次防误闭锁技术,成为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其已广泛应用于新建变电站,同时,许多装有机械防误闭锁的变电站也加快了微机防误闭锁的加装和改造的步伐,微机防误闭锁与一次设备操作手柄上设置的程序锁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相配合,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变电站防止电气误操作的技术防线,但是,是否利用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就能够完全阻止运行值班人员、检修人员以及其他人员误操作?新建变电站在配置了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后,是否可考虑不设计电气二次回路闭锁?类似此类的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分析和探讨。
1、误操作事故原因的分析从误操作的过程来看,人为误操作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运行值班人员、检修人员以及其它人员的误操作。
还有因操作二次回路绝缘损坏,造成的恶性事故的发生。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就是防止运行人员的误操作这类事故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但是它是在微机(或模拟屏的单片机)上实现的,是虚拟的。
它只能满足运行值班人员的操作要求,并不能完全解决检修人员和其它原因的误操作问题。
因为在检修和试验过程中,这时的拉合是由检修人员执行,在不能依赖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前提下,电气二次回路联锁就成了最后一道防线。
此外,还有二次操作回路一点的绝缘破坏、无关的人员误碰等外力原因造成误操作事故。
2、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技术分析2.1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技术概述电气防误操作是建立在二次操作回路上的,它通过断路器、隔离开关的辅助接点,在其操作二次回路上串入并相互联锁来实现的防误操作。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模版摘要:电气闭锁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力设备操作顺序的安全措施,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但是传统的电气闭锁存在一些问题,如易误操作、操作繁琐、无法实时监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微机五防技术被引入到电力系统中,提供了更可靠、高效、智能的闭锁防误措施。
本文将分别介绍传统电气闭锁和现代微机五防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
并探讨如何将现代微机五防技术应用于传统电气闭锁中,提高电力系统的闭锁防误能力。
关键词:电气闭锁,闭锁防误,微机五防技术第一章传统电气闭锁1.1 电气闭锁原理电气闭锁是一种通过锁定电气元件以实现相关设备操作顺序限制的安全措施。
其原理是依靠电气元件之间的联系,通过控制电源或信号线使得操作的安全顺序符合系统规定。
通常,电气闭锁是由继电器、按钮、开关等组成的电器元件构成,通过这些元件的相互触发和闭合,实现对应设备的控制和闭锁。
1.2 传统电气闭锁的优缺点传统电气闭锁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控制手段,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和维护;(2)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应用;(3)原理直观,易于操作。
然而,传统电气闭锁也存在一些问题:(1)易误操作。
传统电气闭锁操作步骤繁琐,容易出现误操作导致设备故障;(2)无法实时监控。
传统电气闭锁只是提供了一种手动操作的闭锁控制手段,无法对操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
第二章现代微机五防技术2.1 微机五防技术原理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原理,将闭锁防误功能与数字通信、信息处理、监控控制等功能相结合,实现对电气设备的闭锁和操作的全面控制。
其原理是通过数字化的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操作过程,根据预设的操作规程实现闭锁控制。
2.2 现代微机五防技术的优缺点现代微机五防技术相比传统电气闭锁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可靠。
现代微机五防技术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避免了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了闭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监控实时。
电气二次系统防“三误”措施为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从事二次系统工作的人员误碰、误整定、误接线,造成人为责任事故,制订本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本措施的相关条款。
一、组织措施1、继电保护等二次系统的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监护制度。
2、工作中要按照公司《工作票、操作票管理标准》,工作必须使用工作票、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作业指导书,实行标准化作业。
3、继电保护工作前还要按照《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定规程》以及河北电网的要求执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安全措施。
二、技术措施1、继电保护系统不得随意接入其他设备。
如需与系统联网实现监视、数据采集等功能时,必须做好可靠的隔离措施。
2、保护管理机、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重要微机设备不能从事与工作无关的工作,要作好防病毒工作。
3、禁止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软件升级工作,相关的软件必须定期备份。
4、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基建工程管理,施工必须按二次施工图和技术规范要求施工。
5、现场继电保护装置的端子排、继电器、压板等设备要有明确的文字标注或数字编号。
6、机组运行中,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必须制定具体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并经相关专业负责人审核,分管生产领导批准。
7、机组检修中,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上的工作,涉及到其它机组保护、测量、控制、自动回路时,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相关专业负责人审核,分管生产领导批准。
三、继电保护全过程技术监督1、在系统规划、设计和确定一次系统接线时,考虑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性能,多征求省调的意见。
2、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必须统筹兼顾,本着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服从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
3、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反事故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保证施工质量并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
4、运行人员介入调试继电保护装置,了解装置性能、结构和参数,并对装置按规程、标准进行验收。
浅析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摘要:文章主要针对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现状,从问题的提出、误操作事故分析、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分析研究、科学合理的防误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二次防误闭锁;微机防误闭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作用下,以往的电气二次防误闭锁技术已经逐渐为微机防误闭锁所取代,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并逐渐在各新建电站中得到广泛使用。
其中拥有机械防误闭锁的电站也快速对微机防误闭锁进行改进与完善,但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其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的作用、运行原理等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解决计划,促进电站快速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在各电场中受到了广泛的运用,各传统防误闭锁电站也纷纷结合当前社会情况对微机防误闭锁进行安装与完善,并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结合我国某变电站对微机防误闭锁安装与改装的实际情况,在安全管理角度,对微机“五防”技术与电气二次防误闭锁进行比较与各种运行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误操作事故分析在误操作流程分析发现,人为的误操作通常情况下由三方组合而成,主要囊括了其他工作人员、运行值班工作人员以及检修维修人员的误操作。
其中还存在由于操作二次回路绝缘层出现相应的损伤,致使较为严重的运行事故发生。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通常是在微机上进行各种运行,具有较强的虚拟性。
可较好的对值班人员的实际操作需求进行相应的满足,但不能全面的对维修人员与其他误操作为进行良好的解决。
引发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主要为在检修维护期间,进行的各种拉合通常由检修人员所操作的,在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对微机防误闭锁进行利用的条件环境中,电气二次回路联锁则是检修人员的主要防线。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分析作者:莫镇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5期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误操作事故出现的原因,解析变电运行对防误操作的具体要求,最终分析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防误闭锁措施。
关键词:电气二次防误闭锁;微机防误闭锁;五防项目名称:隔离开关机构箱的可视化设计与改造。
项目编号:031900KK52180056在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变电运行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众多人身伤亡及设备的事故事件,这些事故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误操作。
因此要保证电气变电安全运行,就必须要加强防误操作。
从电力员工入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为防误操作提供保障;同时还应该加强防误操作措施,通过变电防误技术为防误操作提供技术支持。
经过多年发展与建设,目前防误闭锁措施相对完善,不仅仅有机械闭锁,还有电气闭锁以及微机防误闭锁等,不同的闭锁方式具有不同的优势,也具有不同的应用场合,但是单一的防误闭锁方式也往往具有一些弊端。
要想实现科学防误,还往往综合利用多种防误闭锁方式,保证变电可靠运行。
1.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在变电运行中误操作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导致的人为因素以及技术措施不完善导致的技术因素。
1.1人员因素出现误操作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操作人员自身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不高会导致误操作出现,同时工作人员不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操作也会引起误操作事故。
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总结当前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1无票操作在操作人员进行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不开票或者事后补票的情形,认为开票对于操作无关紧要,仅仅是应付检查,不按照票上的顺序进行相应操作。
最终在实际防误操作中的出现跳项的问题,甚至出现漏项的问题,最终引起误操作事故。
1.1.2未认真执行监护制度在目前操作人员超过过程中往往是单人操作,并没有安排监护,在部分操作过程中还存在操作人与监护人错位问题,这些都是直接引起误操作事故的因素。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然而,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由于许多原因,如人为操作错误、设备故障、天气灾害等,很容易发生事故和故障,给线路设备、人员安全和电力供应带来极大的风险。
因此,电力系统必须要有一套可靠的系统来预防和处理错误操作,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而电气闭锁防误和现代微机五防技术就是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电气闭锁防误是一种传统的电气防误技术。
它通过机械装置或电气元器件实现对电气操作的控制和限制。
当出现操作错误时,闭锁装置会阻止错误操作的执行,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电气闭锁防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闭锁机构和检测装置来实现对操作序列的监控和限制。
当操作序列违背安全规程或超出设定限制时,闭锁装置会触发报警或切断电源,从而保护系统的安全。
然而,电气闭锁防误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闭锁装置通常是机械或电气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存在故障率。
其次,闭锁装置只能实现对操作序列的限制,不能对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进行监控和纠正。
另外,由于闭锁装置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的高昂,很难应用于大型电力系统。
总之,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与传统的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相比,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是一种更加先进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微机五防技术通过微处理器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保护和控制。
它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防误功能。
首先,微机五防技术具备电气闭锁防误的监控功能。
它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当发现异常情况或操作错误时,可以立即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其次,微机五防技术具备电气闭锁防误的保护功能。
它可以实施自动故障检测和隔离,与主保护装置和跳闸装置协同工作,及时切断故障区,防止故障扩大和酿成事故。
另外,微机五防技术具备电气闭锁防误的控制功能。
它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操作,避免了人为操作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由定电“五防”引发的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电气“五防”在国华定洲电厂工程中的使用现状,阐述了该工程中传统电气防误闭锁方式和现代微机防误闭锁方式的不同原理和功能,并从运行、安全管理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对“五防”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可供有关电气技术人员进行参考,意在使电气防误工作更加完善可靠。
关键词:五防误操作微机防误1.引言:国华定洲电厂2×600MW机组工程为国家重点大型在建工程,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该施工项目,使机组能够早期顺利投产?需要先进的设计,过硬的设备。
完善的电气“五防”系统是机组能够达标投产的重要保障,是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的结合愈加紧密,微机防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正在广泛应用和发展。
新建机组和电站大部分都装配了微机五防系统,一些老机组和老电站也在进行微机五防系统的加装或改造。
目前微机五防系统是否能够完全取代传统五防系统?配置微机五防系统后, 是否可以考虑不设计电气回路闭锁?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定电工程电气“五防”现状,从安全管理、五防技术、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对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定电工程防误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2.国华定电“五防”现状:国华定洲电厂2×600MW机组为在建工程,其电气设备“五防”系统既有传统的机械式、电磁式防误方式,又有现代微机防误方式。
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其防误方式、防误功能各不相同,下面分系统加以介绍。
主厂房低压厂用0.38kV配电系统采用了GCS型和MLS型低压抽屉柜。
其“五防”系统为机械程序闭锁装置,主要功能为断路器在试验位置合闸后不能推进工作位置,在工作位置合闸后,断路器不能拉出。
防误闭锁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安装和调整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经常出现卡阻现象。
主厂房高压厂用6kV配电系统采用的是厦门ABB生产的ZS1型铠装式金属封闭高压柜。
2024年传统电气闭锁防误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是电力系统中防误保护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技术,并对它们在2024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是通过电气信号的传输和处理实现的,主要包括闭锁逻辑装置、电气闭锁防误装置、闭锁触发装置等。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气信号的传导和计算,判断操作操作的正确性,避免错误操作引发事故。
1.闭锁逻辑装置闭锁逻辑装置用于判定传输的信号是否正确,一般包括门电路、与门电路、或门电路等。
当接收到正确的信号时,闭锁逻辑装置将输出闭锁信号,阻止错误信号的传输。
2.电气闭锁防误装置电气闭锁防误装置用于判断操作过程中信号的正确性,一般包括断路器闭锁防误、分站闭锁防误等。
通过电气闭锁技术,可以有效杜绝误操作引发事故。
3.闭锁触发装置闭锁触发装置用于触发闭锁防误装置,保证其正常工作。
一般通过人工操作或自动装置来完成,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成熟的技术基础。
然而,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复杂的闭锁逻辑和操作过程。
其次,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的传输信号较为复杂,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导致误判或延迟。
最后,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的系统复杂度较高,维护和管理成本也较高。
二、现代微机五防技术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是基于微机处理器和通信技术的高级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微机保护、通信保护、智能终端保护、数字闭锁保护和全数字保护。
1.微机保护微机保护采用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保护。
通过内置的算法和模型,能够准确评估电力系统的状态,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2.通信保护通信保护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高效协同工作。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范文一、引言电气闭锁防误技术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两种防误技术。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通过电气传统的方式进行操作,具有经济、可靠等优点。
而现代微机五防技术则利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软件控制和监测,更加灵活、智能。
本文将对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和现代微机五防技术进行对比与分析,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二、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防误技术,它主要通过电气传统的方式来进行闭锁操作。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气元器件,如继电器、接触器等,将设备进行闭锁,从而防止误操作引发危险。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经济实用: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采用简单的电气装置,成本相对较低,并且维护也相对容易。
2. 可靠性高: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通过电气元器件实现闭锁操作,其可靠性较高,不易受到外界干扰。
3. 扩展性差: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的扩展性较差,不易实现对大规模系统的闭锁操作。
4. 操作复杂: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并且容易出现误操作。
三、现代微机五防技术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是一种利用先进的微机技术实现防误的技术。
它通过软件控制和监测,更加灵活、智能。
现代微机五防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灵活性强:现代微机五防技术通过软件控制和监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系统的闭锁需求。
2. 智能化:现代微机五防技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自动判断设备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
3. 扩展性好: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扩展性较好,可以实现对大规模系统的闭锁操作。
4. 成本高:现代微机五防技术采用的是先进的微机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成本相对较高。
5. 可靠性一般:由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涉及软件控制和监测,因此其可靠性受到软件故障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来说可靠性一般。
四、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的比较1. 成本方面: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而现代微机五防技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微机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成本较高。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与现代微机五防摘要:误操作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恶性事故,防止误操作已成为高压电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设备的更新和完善,电气防误闭锁和微机五防闭锁措施已成为主要的电力系统防误保护。
关键词:防误;电气五防;微机五防前言: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在变电站的运行二次回路上设置电气插销或安装微机五防系统,已成为防止误操作等事故发生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段。
近年来,随着微电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微电脑五防被广泛应用于新建变电站和发电厂。
同时,许多旧站也在微电脑五防系统的安装或改造中。
微机防错能否完全取代原有的二次操作电路防错电气锁?新站安装微机五防系统后,能否考虑不设计电路闭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安全管理、微机五防技术与传统电气故障预防装置的功能比较、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对防误提出的要求我国电力系统在面对无数血的教训,结合中外电力的实践操作,为了有效防止电气设备的错误操作而导致个人和重大设备事故,早在1990年提出了“五防”电气设备要求,并以立法形式规定电气误差预防管理学原理、操作、设计和使用。
根据规定,防错装置的设计应遵循所有可能引起防错运行的高压电气设备均应配备防错装置及相应的防错电气锁紧电路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防”条例。
其要求是:(1)防止误分、合断路器。
(2)防止带负载分、合隔离开关。
(3)防止带电接地线或合接地刀。
(4)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刀)合断路器(隔离开关)。
(5)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其中,明确规定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应优先考虑电气防误联锁的设计原则。
为什么存在这个规则?从误操作的过程来看,误操作由值班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其他人员三部分组成。
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主要发生在误拉、误合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走错间距等方面,容易造成恶性事故。
微机故障预防是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一种积极措施。
以变电站防误系统为基础,实现了开关运行的防误要求,但它是在微机上实现的,是虚拟的。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与现代微机五防技术引言: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系统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气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操作或故障情况,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针对电气系统的防误和安全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和现代微机五防技术是常用的两种防护措施,本文将对两种技术进行详细的讨论和比较。
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是指通过使用机械和电气装置来实现对电气系统的防误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装置和逻辑控制将操作步骤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程序进行锁定和控制,防止误操作或意外发生。
1. 闭锁功能: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的核心是闭锁功能,通过在电气系统中设置各种互锁装置,例如闭合式断路器、电动机机构、接触器等,对电气设备的操作进行限制。
闭锁功能可以防止误操作引起的意外事故,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2. 闭锁条件: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设定闭锁条件。
闭锁条件一般是通过逻辑控制装置实现的,例如接触器、开关等。
通过设定合适的闭锁条件,可以限制不符合操作步骤的操作,从而防止误操作。
3. 闭锁装置:传统电气闭锁防误技术还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装置来实现闭锁功能。
这些装置包括电气联锁装置、电子闭锁装置、机械防护装置等。
这些装置有助于确保电气设备的操作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并能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提醒操作人员遵守操作步骤,防止误操作。
现代微机五防技术: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微机五防技术逐渐成为电气系统防误的新趋势。
现代微机五防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对电气系统的全面监控和远程控制,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1. 微机控制:现代微机五防技术使用计算机作为控制中心,通过控制软件和硬件设备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计算机可以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记录运行参数和故障信息。
同时,计算机还可以根据系统的要求进行自动检测和调节,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微机防误闭锁在电站中的运用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微机防误闭锁在电站中的运用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电气误操作事故是电力系统频发性事故之一,也是影响极其严重的事故之一,轻者能造成设备损坏、重者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和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其中对电力系统危害最大的是以下5种恶性误操作:误分(合)断路器、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带接地线(接地开关)合断路器(隔离开关)、误入带电间隔。
为了防止以上5种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各种“五防”装置应运而生。
从早期的机械联锁、电磁锁、机械程序锁发展到现在的微机防误闭锁系统,技术不断更新。
新型微机防误闭锁系统是目前国内行业的主流产品,也是中小电站和变电站较为经济适用的产品。
此系统于20xx年初,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天楼地枕水电站得到了应用。
1 电站及其防误装置基本情况天楼地枕水电站是清江上游一座径流式水电站,装机容量4×6300 kW,机端电压6.3 kV,经主变升压至110 kV后与主网相联。
全站共有53个闭锁间隔,269个闭锁点。
原有的五防闭锁装置是机械程序锁,主要缺点:一是对地线及户外间隔的网门闭锁和状态检测不完善;二是在保证五防功能的前提下,操作和对位不够灵活、不够准确;三是五防锁具易卡涩、易锈蚀、经常失灵,维护工作量大。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共同运行的必要
性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微机防误闭锁共同运行的必要性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该文对已运行变电站的防误闭锁改造为微机防
误闭锁装置,对新建的变电站能不能只采用微机防误闭
锁,而把以前常用的二次回路闭锁在设计、施工中省掉,
对新建变电站防误闭锁问题等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字:倒闸操作;电气二次联锁;微机防误闭锁
1 问题的提出
《电业安全生产规程》和1990年能源安保[1990]
1110号文提出了电气设备"五防"的要求,其中明确规定
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应优先采用电气防误联
锁的设计原则。
所以在操作二次回路上设置电气闭锁已成
为防止人为误操作等事故发生的有效而可行的手段。
近几
年来,随着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广泛运用,许多老式防误闭锁的变电站也在进行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加装或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那么新建变电站在配置了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后, 是否可考虑不设计电气二次回路闭锁?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安全管理、微机"五防"技术与传统电气二次防误装置功能比较,以及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2 误操作事故原因的分析
从误操作的过程来看,人为误操作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运行值班人员、检修人员以及其它人员的误操作造成。
还有因操作二次回路绝缘损坏,造成的恶性事故发生。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就是防止运行人员的误操作这类事故而采取的一种积极措施。
但是它是在微机(或模拟屏的单片机)上实现的,是虚拟的。
它只能满足运行值班人员的操作要求,并不能完全解决检修人员和其它原因的误操
作问题。
因为在检修、试验过程中,这时的拉合是由检修人员执行,在不能依赖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前提下,电气二次回路联锁就成了最后一道防线。
此外,还有二次操作回路一点的绝缘破坏、无关的人员误碰等原因造成外力原因误操作事故。
3 传统电气二次防误闭锁与现代微机防误闭锁技术分析
电气防误操作是建立在二次操作回路上的一种防误功能,一般通过断路器和开关的辅助接点,在其操作二次回路上串入并相互联锁来实现。
微?quot;五防"则是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用于高压开关设备防止电气误操作的装置。
通常主要由主机、模拟屏、电脑钥匙、机械编码锁、电气编码锁等功能元件组成。
现行微机防误闭锁装置闭锁的设备有断路器、开关、地线、地线开关、遮拦网门(开关柜门),上述设备需由软件编写操作闭锁规则程序。
微机防
误闭锁系统与传统电气二次防误技术比较,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电气二次防误闭锁回路是一种现场电气联锁技术, 主要通过相关设备的辅助接点连接来实现闭锁。
这是电气闭锁最基本的形式,闭锁可靠。
但这种方式需要接入大量的二次电缆,接线方式较为复杂,运行维护较为困难,辅助接点设备工作不可靠。
(2)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一般不直接采用现场设备的辅助接点,接线简单,通过防误闭锁系统微机软件规则库和现场锁具实现防误闭锁。
(3)电气闭锁回路一般只能防止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误操作,对误入带电间隔、接地线的挂接(拆除)等则无能为力。
不能实现完整的"五防"功能。
(4)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五防"规则程序,可以实现较为完整的"五防"功能和杜
绝不正常的操作行为发生(易引发恶性事故发生),但是在微机系统故障而解除闭锁时,"五防"功能完全失去。
另外,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二次操作回路绝缘破坏还极易导致开关的误拉和误合。
4 完善的防误解决方案
从以上的分析和比较可知,片面地认为电气闭锁回路可靠和不可靠,认为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万能,可以彻底取消电气二次闭锁回路,都是不可取的。
电气二次闭锁回路是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完善和总结,发展起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误闭锁方法,实现起来方便、可靠,但回路复杂,间隔多的大型变电站实现起来耗费大量电缆,且在运行中存在开关辅助接点工作不可靠、户外电磁锁机构易损坏等问题,再者其防误功能随二次接线而定,不易增加和修改,不能实现完全?quot;五防"功能。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通过软件将现场大量的二次闭锁回路和操作行为变为电脑中的"五防"闭锁规则库,实现了防误闭锁的数字化,并可以实现以往不能实现或者是很难实现的防误功能,应该说是电气设备防误闭锁技术的最新技术和飞跃。
但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漏洞和其致命的弱点在于"五防"功能以操作逻辑为核心,对于无票操作和误碰(主要是检修人员)及二次绝缘破坏则有可能防不住。
通过分析传统电气二次闭锁回路和现代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各自的特点,对于新建和改造的变电站,我们建议采用的"五防"闭锁系统方案如下:
方案一:对于站内所有断路器和开关的位置为实遥信,且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与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共享一个数据库的,可以考虑不设计或取消电气二次回路闭锁,所有防误功能由微机"五防"系统独立完成,且要求微机防误闭锁系统有"防空程"措施。
方案二:对于站内所有断路器和开关的位置为虚遥信,且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与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共享一个数据库的,可以考虑部分不设计或部分取消电气二次回路闭锁(主要是指接地开关电磁锁和综合闭锁),防误功能由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和间隔电气二次闭锁回路共同完成。
要求微机防误闭锁系统有"防空程"措施。
方案三:无论站内所有断路器和开关的位置为虚遥信还是实遥信,也无论微机防误闭锁与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是否共享一个数据库,不设计或取消电气二次回路闭锁,但在电动操作的开关或接地开关机构箱的操作电源回路中加入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强制接点,防误功能由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独立完成,并要求微机五防系统有"防空程"措施。
5 结论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技
术对电气"五防"系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传统电气防误闭锁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而作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运用发展方向的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在功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为了安全可靠起见,在大力推广应用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同时,适度保留间隔的电气二次闭锁回路或将微机防误闭锁系统接点引入到电动操作回路中,应该是比较有效的防误闭锁措施。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