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科名称:会计学学科代码:120201(所属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科代码:1202)一、学位授权点简介中国石油大学会计学科于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
2010年取得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本学位点目前已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包括财务会计与审计研究、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等,在石油企业价值管理、资本市场与微观企业的相互影响等领域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本学科注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刻苦的钻研精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实务操作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所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受到社会好评,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身心健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刻苦的钻研精神,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系统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拥有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务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对会计学科抱有积极的求知欲望,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恪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
2.知识结构要求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税务等学科前沿知识;熟悉统计分析、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知识;掌握国际交流及专业文献阅读所需的外语知识。
3.基本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及科学研究能力:能熟练查阅、整理与评析文献,理解与掌握研究领域内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系统掌握会计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提炼科学问题并进行一定的理论或应用研究,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类别名称:工程管理类别代码:1256一、学位授权点简介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交叉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于2018年获得学位授予权,2019年开始招生。
本类别面向国家能源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校工科管科优质资源和产业服务平台、国际合作资源,培养既掌握能源、装备、信息等学科专业知识技术,又了解我国经济建设、能源行业新形势和现代管理理论新发展,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良好职业素养的现代高层次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工程管理理论,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中国经济建设与能源行业发展形势和现代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工程思维,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规范,身心健康。
2.知识结构要求熟悉相关工程领域基础知识和系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技术经济评价、工程管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熟悉经济建设和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3.基本能力要求具备运用数学、科学及工程和管理知识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工程实践进行评价、决策、计划、组织与控制的能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37一、学位授权点简介我校安全工程学科创立于1999年,2003年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成为首批安全工程领域培养单位。
2007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2011年获“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入选山东省重点学科。
2017年本学科在第四次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评为B+。
本学位点依托“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紧密结合国家油气能源及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以解决重大事故风险防控方面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建设形成融合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培养体系。
在油气安全工程、海洋油气安全技术、化工过程安全工程、安全工程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形成优势培养方向,取得了一批学术和行业特色相融合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高的安全理论研究水平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了解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从事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技术开发、风险分析、工程设计、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三、基本要求(1) 品德素质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诚实守信,敢于创新,追求卓越。
(2) 知识结构要求具备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安全工程领域主流的分析方法,能够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安全分析与评估,了解安全工程学科理论和实践前沿,具有较宽广的学术视野。
(3) 基本能力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拥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担负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服务及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名称:工业工程领域代码:085236一、学位授权点简介工业工程是工程领域中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把工程的、定量的分析方法和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的知识相结合,对各种综合系统(包括生产系统、服务系统、组织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以提高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学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于2002年获得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于2003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多年来,已为社会特别是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致力于加强与我国能源行业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断拓宽、拓深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范围,许多科研成果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和推广,在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掌握工业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现代工业经济和工程管理知识,熟悉现代管理方法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具有对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或组合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行的能力,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分析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知识结构要求系统掌握生产系统、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熟悉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3.基本能力要求具备规划、设计、运营、评价与改善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能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代码:0807一、学位授权点简介本学科是由1953年建校之初的石油炼厂机器及设备专业发展而起来的,1956年首届研究生毕业,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本学科国内石油高校中唯一的一级博士点学科。
历经65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化工过程机械、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环保设备工程4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建成了多相流分离理论与技术、流体动密封理论与技术、承压设备安全评价技术、油气过程中的热能技术、微尺度传热理论与技术、环保设备技术等多个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和团队,成为过程装备与能源利用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石油、石化行业有着较高影响力。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人文素养,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较为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较强科研技能,能够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知识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3.基本能力: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具备独立开展创造性学术研究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运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学科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过程中所遇到的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一个重要学院,下设有石油经济管理系、国际商务系、国际经济合作系和国际财务系四个系。
该学院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4年,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将继续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如下:1.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一门核心学科,在该专业中,学生将深入学习国际经济理论和实践,了解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投资规则,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操作和管理技巧。
毕业生可从事国际经济研究、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工作。
2.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具备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将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操作,了解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研究国际贸易的市场开拓和营销策略等。
毕业生可从事国际贸易企业的业务操作和管理工作。
3.国际金融国际金融专业培养具备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将学习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了解国际金融的法律法规,研究国际投资和融资策略等。
毕业生可从事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管理工作。
4.国际商务管理国际商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国际商务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将学习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了解国际商务的法律法规,研究国际市场开拓和国际项目管理等。
毕业生可从事国际贸易企业的业务管理和市场拓展工作。
5.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专业培养具备国际经济法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将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操作,了解国际经济法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研究国际经济法的应用和解决国际经济争端的方法。
毕业生可从事国际经济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6.国际会计国际会计专业培养具备国际会计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将学习国际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法规,研究国际财务报表分析和国际商务税务策略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代码:0817一、学位授权点简介本学科于1953年由原清华大学化工系为主组建而成,1983年获批有机化工和应用化学博士点,1988年被国家教委审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是“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
建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催化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
本学科重视前沿领域研究和学科交叉,引领油气高效转化与利用等关键技术创新,开展石油替代资源和新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研究领域已拓展到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和现代化工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人文素养、高尚学术品德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管理者。
系统学习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本学科相关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团队合作、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后可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及市场销售等工作。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知识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以及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单元操作设备等专门知识和技术,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知识,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3.基本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富有批判性思维、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
能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学科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过程中所遇到的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