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妇产科学: 妊娠期高血压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九版-妇产科学整理第九版妇产科学整理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以及生育调控的医学学科。
第九版妇产科学在以往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更新和完善,涵盖了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和更先进的诊疗技术。
以下是对第九版妇产科学的整理。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阴道是性交和胎儿娩出的通道,其黏膜具有较强的伸展性。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呈倒置的梨形,分为子宫体和子宫颈两部分。
子宫体的内膜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是输送卵子和受精的部位,由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组成。
卵巢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
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的生殖功能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以及月经周期。
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的功能,垂体则分泌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作用于卵巢。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卵泡的发育和排卵、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增殖、分泌和脱落,形成月经。
三、妊娠生理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受精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受精卵通过输卵管的蠕动和纤毛的推动向宫腔方向移动,并在宫腔内着床。
胎儿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孕期母体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生殖系统的变化、乳房的变化、循环系统的变化、泌尿系统的变化等,以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
四、妊娠诊断早期妊娠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
停经是妊娠最早的症状,但不是特有症状。
妊娠试验检测尿液或血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是诊断妊娠的常用方法。
超声检查可以确定宫内妊娠,并能看到孕囊、胎芽和胎心搏动。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可以通过腹部检查、超声检查等方法,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胎位、胎盘位置等。
第九版妇产科学。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威胁母婴健康的疾病,发生率在5%-12%之间。
该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病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病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这些疾病会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
子病前期-子痫是一种动态性疾病,病情可持续进展,严重程度也会延续。
因此,不再将子痫前期分为“轻度”和“重度”,而是统一诊断为子痫前期,以免造成对病情的忽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分为好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病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好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但产后12周内可以恢复正常,尿蛋白也为负。
子痫前期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伴有尿蛋白和其他一些严重表现。
子痫则是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病前期是指妊娠前无蛋白尿,但妊娠20周后出现蛋白尿,或者妊娠前有蛋白尿,但妊娠后蛋白尿明显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其他严重表现。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则是指妊娠20周前出现高血压,但妊娠期无明显加重。
子病前期-子痫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
子病前期和子痫的主要特点是病因的异质性、严重程度的延续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子病前期和子痫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妊娠期出现的高血压,严重时可导致终末器官损伤,甚至发生抽搐。
治疗原则主要为降压、解痉、镇静等,密切监测母儿,适时终止妊娠是最有效的处理。
在产后12周之后仍然存在高血压的情况被认为是晚发型子病前期。
大量的蛋白尿(24小时蛋白尿≥5g)不仅不能作为评判严重程度的标准,也不应该作为终止妊娠的指征,但是需要密切监测。
为了监测血压,应该在同一手臂上至少测量两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被定义为高血压。
如果血压比基础血压升高了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这不应该作为诊断依据,但需要密切观察。
对于首次发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应该间隔4小时或以上再次测量血压。
《妇产科学》(第九版)教学大纲Obstertrics and Gynaec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73(理论总学时40/实践总学时33)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3.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教学进度安排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育调控的一门临床学科。
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和计划生育学。
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以及产褥期全过程中孕产妇、胚胎及胎儿发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并对病理改变进行预防、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医学学科。
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改变,并对病理改变进行预防、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医学学科。
计划生育学在我国是一门独立的亚学科,主要研究生育的调控,包括生育时期的选择、生育数量和间隔的控制及非意愿妊娠的预防和处理。
在妇产科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授课条理分明,突出重点,结合国内外新动态、新成就、理论你们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始终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做好临床医生、妇产科医生、妇婴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和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应在理论课重点讲授;第二级为熟悉的内容,进行选择性讲授;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主要为学生自学。
强调教师在讲课中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新进展及动态,适当进行双语教学。
增加学生自学的内容,此部分内容可在见习、实习课中补充讲解。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妇产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和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妇产科学是医学科学的组成部分,它与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 它基于内、外科学,又是一门非常独立的学科。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018 李风光
*为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子病前期子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
*子病前期、子痫的主要特点为病因的异质性、严重程度的延续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子病前期子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期出现的高血压,严重时可导致终末器官损伤,甚至发生抽搐。
*子痫前期、子痫的治疗原则主要为降压、解痉、镇静等,密切监测母儿,适时终止妊娠是最有效的处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
该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病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子痫前期-子痫
子痫前期-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妊娠20周之后发生。
本病是一种动态性疾病,病情可呈持续性进展,这就是子痫前期子痫严重程度的延续性。
“轻度”子痫前期只代表诊断时的状态,任何程度的子痫前期都可能导致严重不良预后,因此不再诊断“轻度“子病前期,而诊断为子痫前期,以免造成对病情的忽视,将伴有严重表现的子痫前期
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以引起重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分类临床表现
好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
(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
常;尿蛋白(-);产后方可确诊。
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
张压≥90mmHg,伴有尿蛋白≥0.3g/24h,或随
机尿蛋白(+)
或虽无蛋白尿,但合并下列任何一项者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0×10°/L)
·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水平为正常值2倍以上
·功能损害(血肌酐水平大于1.1mg/dl或为正常
值2倍以上)
·肺水肿
·新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视觉障碍
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慢性高血压并发慢性高血压妇女妊娠前无蛋白尿,妊娠20周后
出现蛋白
子痫前期尿;或妊娠前有蛋白尿,妊娠后蛋白尿明显增加,
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血小板减少
<100×109/L,或出现其他肝肾功能损害、肺水
肿、神经系统异常或视觉障碍等严重表现
妊娠合并慢性妊娠20周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除外
高血压滋养细胞疾病),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
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注:(1)普遍认为<34周发病者为早发型子病前期
(2)大量蛋白尿(24小时蛋白尿≥5g)既不作为评判子痫前期严重程
度的标准,亦不作为终止妊娠的指征,但需严密监测
监测血压:
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定义为高血压。
若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 时,不作为诊断依据,但需严密观察。
对首次发现血压升高者,应间隔4小时或以上复测血压。
对于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的严重高血压,为观察病情指导
治疗,应密切观察血压。
为确保测量准确性,应选择型号合适的袖带(袖带长度应该是上臂围的1.5倍)
尿蛋白
高危孕妇每次产检均应检测尿蛋白,尿蛋白检查应选中段尿,对可疑子前期孕妇应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的诊断标准有2个:①尿蛋白≥0.3g24h;②尿蛋白定性≥(+)。
随机尿蛋白定性不准确,只有定量方法不可用时才考虑使用。
要注意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羊水污染尿液.当泌尿系统感染、严重贫血、心力衰竭和难产时,可导致蛋白尿。
降压
目的: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母儿并发症。
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mk的严重高血压必须降压治疗;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的非严重高血压建议降压治疗;收缩压140-150mmHg和(或)舒张压90-100mmHg不建议治疗,但对并发脏器功能损伤者可考虑降压治疗。
妊娠前已用降压药治疗的孕妇应继续降压治疗。
目标血压:未并发脏器功能损伤者,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55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105mmHg;并发脏器功能损伤者,则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39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89mmHg。
降压过程力求下降平稳,不可波动过大。
为保证子宫胎盘血流灌注,血压不建议低于130/80mmHg。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