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免疫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2
鸡的免疫程序鸡的免疫程序肉鸡和蛋鸡的防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鸡场中对于肉鸡和蛋鸡的防疫工作必须制定一个十分严格的免疫程序,对于今后的鸡常见病的预防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以下是推荐的肉鸡和蛋鸡的免疫程序。
` 一、多维公司推荐肉鸡免疫程序:(包括乌骨鸡、雉、鹌鹑、珍珠鸡)1日龄:孵化出壳24小时内,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
4日龄:肾传弱毒苗、传支H120,2倍量饮水或点眼。
7日龄: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AA鸡、爱维茵、红宝等快速型肉鸡可免)。
8日龄:新城疫Ⅱ系2倍或Ⅳ系苗1.5倍量饮水或滴鼻点眼。
10日龄:预防新城疫用Ⅳ系苗,使用方法:滴鼻或滴眼。
新城疫疫区或发病严重鸡场,可将活疫苗与灭活苗同时使用,即用1头份活疫苗滴鼻,同时新城疫油佐剂灭活苗0.2毫升,肌肉注射。
11日龄:IBD中等毒力苗1倍量滴口或1.5倍量饮水。
13日龄:小鸡三联油乳苗(新城疫、法氏囊、传支二价三联苗)每羽皮下注射0.3—0.5毫升。
14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7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20—25日龄:禽霍乱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快速型鸡可免)。
28日龄:预防新城疫Ⅳ系苗,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40—45日龄:新、副、支(新城疫、副粘病毒、传支二价)三联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二、多维公司推荐蛋鸡免疫程序(一):1 日龄:注射马立克疫苗。
7 日龄: H120 饮水或滴鼻。
10 日龄:Ⅱ系或Ⅳ苗滴鼻、点眼或饮水。
14 日龄:法氏囊苗滴鼻、点眼或饮水。
20 日龄:新、支、法(小三联)冻干苗饮水、小三联油苗肌注( 0.3ml/ 羽)。
30 日龄:鸡痘苗刺种(需两针约 0.01ml/ 羽)。
50 日龄:慢呼(鸡毒支原体)苗点眼。
70 日龄:Ⅰ系苗、新城疫油苗同时肌注( 0.5ml/ 羽)。
100 日龄:注射大三联(新、支、减)苗( 0.8ml/ 羽)。
土鸡免疫程序及方法土鸡养殖过程中,免疫程序和方法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保护土鸡免受疾病的侵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鸡的免疫程序及方法。
一、土鸡免疫程序:1. 鸡苗期免疫:(1)1天龄鸡苗时给予新城疫活疫苗,防止禽流感和新城疫的感染;(2)3-5天龄鸡苗时给予传染性法氏囊病原活疫苗,防止法氏囊病的传播;(3)15天龄鸡苗时给予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生活疫苗,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2. 生长期免疫:(1)30-35天龄鸡时给予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口服疫苗,加强对法氏囊病的免疫;(2)60-65天龄鸡时给予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生活疫苗,继续增强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3)70-75天龄鸡时给予新城疫活疫苗,加强对新城疫的免疫。
3. 成熟期免疫:(1)90天龄成鸡时给予新城疫活疫苗;(2)120天龄成鸡时给予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口服疫苗;(3)150天龄成鸡时进行疫苗加强免疫,防止禽流感等疾病。
二、土鸡免疫方法:1. 疫苗免疫:(1)疫苗的选用:根据土鸡目前经常感染的疫病情况,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免疫,如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2)疫苗的接种:根据免疫程序,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给予疫苗,可通过食物、饮水、皮下、肌肉或气管等途径接种疫苗。
2. 细菌疫苗接种:对于一些细菌导致的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可以通过细菌疫苗进行免疫,按照兽医的指导进行接种。
3. 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理鸡舍,清除鸡粪、尸体和过期的饲料等;保持鸡舍内外环境的清洁;(2)消毒措施: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杀病原体,防止疾病的传播;(3)良好的通风环境:保持鸡舍内通风良好,减少湿度,防止细菌滋生。
4. 饲养管理措施:(1)饲料营养均衡: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鸡的营养需求,增强鸡的免疫力;(2)合理饲喂:按照饲养要求给予鸡的饲料和药物,避免过度饲喂或饲喂受污染的饲料;(3)定期检查和观察:定期检查鸡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病症,采取相应的措施。
养鸡技术|林地鸡场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林地鸡场养鸡技术在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林地鸡场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保障鸡群健康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免疫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预防性免疫:根据鸡群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和年龄,制定适当的免疫计划。
一般来说,鸡的免疫程序可以分为初次、加强和保留免疫。
初次免疫是指在鸡苗阶段进行的第一次免疫接种,加强免疫是在鸡长大后再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免疫效果,保留免疫是指为了维持免疫效果,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免疫接种。
2.免疫接种方法:免疫接种可以通过口腔滴剂、饲料、饮水、皮下注射等方式进行。
具体方法需要根据疫苗的要求和鸡的年龄来确定。
3.疫苗选择:选择适合林地鸡场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选择对当地疾病有很好的防控效果的疫苗,并在免疫程序中合理使用。
同时,还要注意疫苗的存储和使用,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二、预防接种方法1.疫苗的选择:根据鸡群所处环境和可能遇到的疾病威胁,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常见的疫苗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新城疫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等。
2.疫苗的存储和使用:疫苗是生物制品,存储和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疫苗的冷藏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不使用过期或者疫苗瓶封损坏的疫苗;使用适量的疫苗,避免浪费或者过量使用。
3.预防接种的时间和方式: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和鸡群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接种时间和方式。
一般来说,鸡苗在出壳后1-7天进行初次免疫,然后再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加强免疫。
三、注意事项1.饲养环境控制: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饲料和饮水也要注意质量控制,避免饲料和水源中受到污染。
2.定期体检和疫病监测:定期对鸡群进行体检,检查其生长发育情况和免疫效果。
同时,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疫情。
3.生产管理:合理安排饲料和饮水,控制饲养密度。
对于有疫情的鸡群,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种鸡免疫程序介绍
在种鸡养殖过程中,做好免疫工作不仅可以保证种鸡群的健康,还可避免疫病垂直传播。
以下为种鸡场具体的免疫程序。
1.1日龄,即出壳后10~24小时内注射免疫鸡马立克疫苗。
2.7日龄,喷雾免疫克隆30 肾型传支MA5苗,肌肉注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
3.10日龄,免疫肾传支苗。
4.14日龄,饮水免疫法氏囊冻干苗。
5.18日龄,免疫注射禽流感H5油苗。
6.22日龄,免疫新城疫Ⅳ 传染性支气管炎H52苗。
7.27日龄,饮水免疫法氏囊冻干苗。
8.32日龄,免疫肾传支。
9.60日龄,免疫新城疫I系禽流感H5油苗。
10.80日龄,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
11.90日龄,饮水免疫新城疫Ⅳ系弱毒苗。
12.100日龄,肌肉注射免疫传染性鼻炎苗。
13.120日龄,免疫新减二联新城疫I系鸡痘苗。
14.130日龄,注射免疫禽流感H5油苗。
15.140日龄,注射免疫禽流感H9油苗。
鸡的免疫程序操作规程鸡的免疫程序操作规程为了保障鸡的健康和生产,饲养者需要严格遵守免疫程序的操作规程。
一、免疫计划的制定1.免疫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鸡的生产阶段以及可能面临的疾病风险。
通过与兽医师进行沟通和了解,制定出适合鸡的免疫计划。
2.免疫计划制定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备案。
包括免疫计划的具体内容、日期、免疫措施的执行情况等,以便于日后追溯和查阅。
二、饲养环境的准备1.在进行鸡免疫前,需要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清除杂草、废弃物和异物,消毒鸡舍的地面、墙壁和设备。
确保鸡舍内没有可能传播疾病的污染源。
2.为了提高鸡的免疫效果,需要确保饮水和饲料的质量。
饮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饲料要保证新鲜,并且合理配制。
三、疫苗的选用和购买1.根据免疫计划,确定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选择合适的疫苗并确保其质量。
必要时可以请兽医师的建议。
2.购买疫苗时,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和可靠品牌,确保疫苗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购买后,及时进行存放,避免疫苗的冻结或过渡暴露。
四、疫苗的运输和接种1.在疫苗接种前,需要对疫苗进行运输,确保疫苗的稳定性。
运输途中需要注意防止冷藏疫苗融化和破坏。
2.疫苗的接种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接种前,需要检查疫苗的瓶盖和标签,确保完整和正确。
接种时,要采用正确的接种方法和剂量。
3.接种后,需要对接种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接种日期、疫苗种类和批号、接种方法等。
在接种完毕后,需要对鸡群进行观察,确保没有明显异常反应。
五、免疫后的管理1.在鸡群接种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免疫观察和管理。
包括观察鸡群的活动情况、食欲和生长状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在鸡群免疫结束后,需要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检测抗体水平或者进行病原学检测等方法,来判断免疫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3.根据免疫计划的要求,定期进行鸡群的复养接种,以保持免疫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六、疫病的监测和应对1.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监测,包括观察鸡群的行为习性、食欲和粪便情况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养鸡场免疫程序分析预防措施:1.场所设计与准备:养鸡场应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确保鸡舍的通风、排气和排污系统正常运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可能性。
2.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鸡舍、垫料、器具和设备,特别是在新一批鸡只到达之前。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确保对各个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
3.防虫措施:对于存在虫害的养鸡场,应采取适当的防虫措施,比如使用杀虫剂或安装物理屏障,以减少病媒生物的传播机会。
4.营养保健: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保证鸡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增强鸡只的免疫力。
5.控制物品进出:限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特别是对于感染性疾病流行地区的鸡只,应做好隔离和排斥措施。
监测措施:1.建立检疫程序:确保每一批新到达的鸡只在进入养鸡场之前经过检疫,观察是否有明显的生病症状,以及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
2.建立监测系统:建立并实施监测系统,包括记录鸡只的行为、体温、食欲和生产力等参数。
定期检测鸡只的血样、粪便样等,并进行实验室分析,以确保早期发现疾病的迹象。
应对措施:1.隔离和治疗:一旦发现有鸡只生病,应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确保隔离区域具备充足的通风和洁净条件,为患病鸡只提供适当的医疗护理。
2.疫苗接种:根据鸡只所在地区的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以增强其免疫能力,并减少患病的风险。
3.严格的卫生管理:加强卫生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鸡舍和设备,处理废弃物和致病材料,以及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总结而言,养鸡场免疫程序的分析包括预防、监测和应对三个方面。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措施,鸡只免疫系统的健康将得到保障,养鸡场的生产效益也将得到提高。
然而,由于养鸡场免疫程序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疫情,建议养鸡场定期与兽医合作,以确保免疫程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鸡场建议免疫程序
在鸡场管理中,免疫计划是确保鸡群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免疫程序的有效实施能够防止疾病的传播和爆发,并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本文建议了鸡场的免疫程序,包括准备工作、免疫时间表、免疫方法以及监测和记录等方面。
一、准备工作
1.鸡舍清洁消毒:在免疫开始之前,鸡舍应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确保没有病原菌残留。
2.人员培训:确保饲养人员了解免疫程序,并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
二、免疫时间表
1.疫苗选择:根据鸡群的年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疫苗。
2.免疫时间:制定合理的免疫时间表,包括首次免疫和补充免疫。
三、免疫方法
1.疫苗接种:根据疫苗的类型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接种方法,如皮下接种、水上接种或喷雾接种。
2.剂量调整:根据鸡群的年龄和体重,合理调整疫苗的剂量。
3.接种技术:准确的接种技术是确保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饲养人员应接受培训并掌握正确的接种技术。
四、监测和记录
1.监测鸡群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鸡群的健康检查,观察鸡只的生长情况、行为和排泄物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记录免疫信息:建立详细的免疫记录,包括接种时间、疫苗种类、剂量和接种方法等信息,以便于监测和追溯。
五、免疫后的注意事项
1.接种后的观察:接种后应密切观察鸡群的反应,注意是否有异常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等。
2.保护鸡群环境:接种后的鸡群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应保持鸡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参数,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
六、其他建议
2.饮水、饲料添加:可将一些营养物质或草酸放入饲料或饮水中,增强鸡只的免疫力。
土鸡免疫程序及方法土鸡免疫程序及方法是保障土鸡群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土鸡免疫的程序和方法。
免疫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疫苗接种计划:土鸡养殖者应根据土鸡的生长发育和抗体保护期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一般来说,土鸡在1日龄时接种新城疫疫苗,再根据需要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炎、流行性感冒、重型禽白血病等疫苗。
接种计划要符合疫苗的保护期,确保土鸡在重要阶段获得充分的抗体保护。
2. 接种疫苗的方法:疫苗接种通常通过口服、滴眼、鼻喷、翅下注射等方式进行。
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取决于疫苗的特性和鸡只的情况。
一般来说,新城疫疫苗可以采用水中或者眼滴的方式进行接种,而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则使用口服或者眼滴的方式进行接种。
3. 防疫隔离措施:在土鸡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应严格做好防疫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新进鸡只在进入饲养场前需要进行检疫,并在检疫合格后放入隔离区进行观察。
确保新进鸡只不会带来疾病,防止与已有鸡群发生接触。
同时,如果发现鸡群中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隔离患病鸡只,并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如消毒饲养环境等。
4. 养殖环境管理:良好的养殖环境对土鸡的健康至关重要。
养殖场的清洁、通风、排水等条件要保持良好,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
同时,注意养殖场的卫生管理,每年进行1-2次彻底消毒,定期清理粪便、及时更换饮水器、喂食器等设备,保持鸡舍内的整洁。
5. 定期体检:定期对土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的征兆。
可以通过观察鸡只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羽毛等情况,也可以进行体温测量、血液检测等方式进行。
体检的频率根据土鸡的年龄和季节等因素来确定。
通过上述免疫程序和方法,可以保障土鸡群体的健康问题。
同时,免疫工作需要定期跟进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
土鸡养殖者在进行免疫工作时,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科学、合理的免疫措施,提高土鸡产业的健康发展水平。
雏鸡免疫疫苗流程
一、生物安全措施
1、进场前消毒
2、免疫设备滴瓶经过清晰消毒
3、免疫前与鸡舍负责人沟通了解鸡群健康状况。
二、疫苗准备
1、疫苗种类数量与当天免疫程序,鸡群数量相等.
2、疫苗标签完整在使用期内
3、疫苗口无松动,瓶内无异物,发霉分层等情况
4、活疫苗冷藏保存
5、稀释活疫苗使用专用的稀释液。
6、配置疫苗前检查疫苗瓶是否真空
三、免疫接种——滴眼
1、滴瓶垂直于鸡,相距1——2厘米,避免伤鸡,应等疫苗在鸡眼内散开后再放鸡。
2、免疫过程中避免手心紧握疫苗瓶或阳光直射疫苗,免疫过程中现配现用,配好后需1小时用完,备用疫苗冷藏箱保存,用要的疫苗瓶用消毒药浸泡,免疫结束后疫苗瓶焚烧。
小鸡疫苗免疫流程养鸡是一项需要精心照料和科学管理的工作,其中给小鸡进行疫苗免疫是保障鸡群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小鸡疫苗免疫的流程。
一、疫苗免疫前的准备1、了解鸡群健康状况在进行疫苗免疫之前,要对鸡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小鸡没有感染疾病、营养不良或处于应激状态。
如果鸡群存在健康问题,应先进行治疗和调理,待鸡群恢复健康后再进行免疫。
2、选择合适的疫苗根据鸡的品种、年龄、养殖环境以及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
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清晰的疫苗。
3、准备免疫工具常用的免疫工具包括注射器、滴鼻器、点眼器等。
在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4、人员培训负责免疫操作的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免疫程序和操作方法,确保免疫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鸡舍环境准备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将温度、湿度调整到适宜的范围,为小鸡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应激反应。
二、疫苗的保存和运输1、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要求保存疫苗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保存条件,一般来说,活疫苗需要在低温条件下保存,灭活疫苗则需要在 2 8℃的环境中保存。
避免疫苗受到阳光直射、高温、冻结等不良影响。
2、运输过程中保持温度稳定在运输疫苗时,应使用专用的冷藏设备,确保疫苗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符合要求,以保证疫苗的质量和效力。
三、疫苗免疫的操作方法1、滴鼻点眼法适用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的免疫。
操作时,将疫苗稀释后,用滴管将疫苗滴入小鸡的鼻孔或眼睛内,使其自然吸入。
2、饮水免疫法将疫苗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到清洁的饮水中,让小鸡自由饮用。
为了确保每只小鸡都能摄入足够的疫苗量,应在饮水前适当停水一段时间,以使小鸡在短时间内饮完含疫苗的水。
3、注射免疫法包括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方式。
皮下注射一般选择在颈部或胸部皮下,肌肉注射则多选择在胸部肌肉或腿部肌肉。
注射时要注意消毒,掌握好注射的深度和剂量,避免损伤内脏和神经。
养殖技术-鸡免疫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免疫程序:1日龄颈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疫苗,7日龄新城疫IV系一传支120二联苗滴鼻点眼,14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21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二次饮水免疫,28日龄新城疫IV一传支120二联苗二次饮水免疫,35日龄禽流感肌注免疫并于55日龄时加强注射一次。
成活率达94%以上。
注意事项:1、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日龄和母源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根据免疫程序实施免疫计划。
2、在免疫接种疫苗之前,必须了解鸡群健康情况,鸡在患病期间禁止接种疫苗。
3、疫苗接种前后3天内,饮水中应加抗应激类药品,如电解多维、延胡索酸等,以缓解鸡群接种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
4、进行免疫接种前后3天内,应禁止给鸡舍消毒、给鸡群喂药,避免影响免疫效果。
5、疫苗免疫剂量应按照说明书上规定进行,不可过多或过少,否则均会影响免疫效果。
6、稀释疫苗不宜使用金属用具,疫苗稀释后应放置阴凉处,避免日光照射,稀释好的疫苗应立即使用,并于2小时内用完。
7、鸡群使用滴鼻、点眼免疫时,滴后应停1~2秒后再放鸡,以确保药液被吸收。
8、饮水免疫的稀释用水可选用蒸馏水、冷开水或清洁的深井水,不应使用热开水或含重金属离子、漂白粉等消毒剂的水。
饮水时添加0.1%~0.2%的脱脂奶粉,免疫效果极佳。
在饮水免疫前应停水一定时间,一般2~4小时。
应根据舍内温度适当调整,饮水免疫应有足够饮水器,以保证2/3的鸡都能同时饮水。
含有疫苗的水应在1~2小时内饮完,饮完之前不要添加任何水。
饮水免疫后,应对饮水器消毒处理。
9、疫苗接种工作结束后应立即用清水洗手并消毒,用过的器具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或深埋处理,不可乱扔乱放,避免活毒疫苗侵袭鸡群,造成危害。
10、接种疫苗前后,要加强鸡只饲养管理。
严格控制环境卫生,防止鸡群在没完全产生免疫力前感染强毒,而导致免疫失败。
11、免疫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养殖水平不尽相同,养殖户在参考其他免疫程序时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种鸡场免疫程序及操作规程一、免疫程序1.提前准备在免疫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购买充足的疫苗,并检查疫苗的保质期;(3)整理免疫设备,包括注射器、针头、杀菌剂等;(4)制定免疫计划,确定免疫的时间和频率。
2.检查鸡舍在免疫前,必须对鸡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环境卫生状况良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理鸡舍内外的杂草和垃圾,保持鸡舍周围的环境整洁;(2)消毒鸡舍,杀灭病原体和寄生虫等;(3)检查鸡舍的通风和温度控制设备,确保鸡舍内的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
3.免疫操作(1)疫苗制备:按照疫苗说明书,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或溶液稀释疫苗,并轻轻摇匀,确保疫苗的质量。
(2)注射针头消毒:将采用的注射针头放入含有杀菌剂的容器中,浸泡5-10分钟,确保杀灭细菌。
(3)免疫器具消毒:将免疫器具(如注射器)分别放入开水中煮沸或用消毒液浸泡,确保杀灭病原体。
(4)免疫注射:将疫苗注射到鸡的胸部肌肉中,确保疫苗被有效吸收。
4.记录免疫情况在进行免疫操作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记录,包括以下内容:(1)免疫日期;(2)免疫种类;(3)免疫数量;(4)免疫方式;(5)鸡舍编号。
二、操作规程1.免疫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适龄、健康的鸡进行免疫;(2)购买具备相关资质的疫苗,并注意检查疫苗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3)整理免疫器具,包括注射器、针头等,并保证其卫生和可靠性;(4)做好鸡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以确保免疫的成功;(5)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确定免疫的时间和免疫程序。
2.免疫操作流程(1)取出疫苗,并按照指定的比例配制成适宜的浓度;(2)消毒注射器和针头,确保其卫生和无菌;(3)将已稀释好的疫苗装入注射器,准备进行免疫注射;(4)将鸡捕捉并固定,以确保免疫过程的顺利进行;(5)注射疫苗到鸡的胸部肌肉,注意注射的角度和深度;(6)免疫后的鸡在鸡舍内逐渐恢复活动,并观察其行为和反应。
3.免疫后的处理(1)清洁和消毒注射器和针头,以防止交叉感染;(2)纪录免疫的情况,包括免疫时间、种类、数量等;(3)观察鸡群的免疫反应和效果,及时处理异常情况;(4)定期检查免疫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免疫计划。
集约化养鸡场基础免疫程序一、鸡新城疫(NO)本病的免疫应在抗体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弱毒苗与油剂灭活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免疫。
1.种鸡与蛋鸡没有监测条件的小鸡场、个体专业户养鸡场可采用下列免疫办法。
7~10日龄用弱毒苗(B1、克隆30或LaSota)滴鼻、点眼或大雾滴气雾免疫。
25~30日龄重复上述免疫。
60日龄注射I系苗。
120~140日龄注射I系苗或油乳剂灭活苗。
2.肉鸡7~10日龄用弱毒苗(B1、克隆重30或LaSota)滴鼻、点眼或大雾滴气雾免疫。
25~30日龄重复上述免疫。
也可以在10日龄时用弱毒苗滴鼻、点眼或大雾滴气雾免疫的同时,皮下注射半个剂量灭活苗。
二、马立克氏病(MD)1日龄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根据本场情况可以用AVT冻干苗或细胞结合苗;也可以用双价苗(如HVT+SB1苗),但要确保一个免疫剂量不少于4000个蚀斑量。
三、传染性法氏囊病(IBD)10~14日龄用中等毒力疫苗饮水免疫。
21~24日龄用中等毒力疫苗进行第二次饮水免疫。
种鸡应在第二次免疫基础上,在120~140日龄与40周龄各注射一次油乳剂灭活苗。
如果一旦免疫失败,鸡群发病,可尽早用蛋黄抗体液或高免血清治疗四、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在疫场进行本病免疫。
20~42日龄,用弱毒苗点眼免疫,间隔6周后再重复免疫1次。
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1周内尽早用H120饮水或滴鼻免疫,3周后用弱毒苗重复饮水免疫,120~140日龄用H52饮水或注射油乳剂灭活苗。
六、鸡痘(FP)25~35日龄刺种(在本病早发地区可在1周内刺种)。
120~140日龄再次刺种免疫。
蛋鸡养殖场免疫操作规程一、目的和意义蛋鸡养殖场免疫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蛋鸡在养殖过程中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保证蛋鸡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免疫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能够规范养殖场的管理和操作行为,降低疫情发生风险,提高蛋鸡的抗病能力。
二、免疫程序1.免疫计划的制定:养殖场应根据蛋鸡的品种、生长阶段和地区的疫情情况,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免疫计划。
免疫计划应包括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和剂量等内容。
2.疫苗的选择和采购:养殖场应选择质量可靠、有效性好的疫苗,并根据需要提前采购足够的疫苗。
3.疫苗的接种:养殖场应根据免疫计划和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接种操作。
接种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4.接种记录的管理: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记录,包括蛋鸡的个体标识、接种的日期、疫苗的种类、批号和有效期等信息。
记录的管理应做到及时、准确和可追溯。
5.疫苗保质期和存储:养殖场应定期检查疫苗的保质期,并按照疫苗的存储要求进行保存。
疫苗的存放地点应干燥、通风,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存放区域应进行标识和隔离。
三、接种操作规范1.场所准备:接种场所应保证干净、整洁,避免接种时的交叉感染。
应根据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疫苗、注射器、针头、药棉球等,确保接种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2.接种人员要求:接种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学和兽医知识,熟悉接种操作的流程和要求。
接种前须进行必要的手卫生,戴好手套和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接种方法:根据疫苗的种类和接种地点,选择适当的接种方法。
接种操作时,应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接种部位,然后用注射器将疫苗稳定地注射到蛋鸡的肌肉或上皮下组织中。
4.接种后的处理:接种后应将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消毒处理,避免传播病原体。
蛋鸡的接种部位应进行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免疫效果评估免疫后,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免疫效果的评估。
评估的指标主要包括蛋鸡的存活率、生长速度、蛋产量和免疫效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