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信息技术与社会
- 格式:ppt
- 大小:982.00 KB
- 文档页数:9
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测试题库附答案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题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现在我们常常听说(或在报纸电视上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
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单选题] *A. 信息B. 通信技术C. 信息技术(正确答案)D. 感测技术2. 世界信息社会日是()。
[单选题] *A. 5月17日(正确答案)B. 6月1日C. 4月1日D. 3月8日3. 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开展调查的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一定要具有()。
[单选题] *A. 完整性B. 可用性C. 真实性(正确答案)D. 多样性4.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测度信息社会,将知识产业分为多个方面,以下()不属于知识产业。
[单选题] *A. 教育B. 大众传媒C. 数字化管理师(正确答案)D. 信息服务业5. 信息社会典型的社会特征是()。
[单选题] *A. 网络化(正确答案)B. 信息化C. 智能化D. 数据化6.()的处理和服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
[单选题] *A. 数据资源B. 网络数据C. 硬件信息D. 在线公共信息(正确答案)7. ()是信息社会的显著特征。
[单选题] *A. 数字化(正确答案)B. 信息化C. 网络化D. 社会化8. 虚拟空间中的大量数据库和服务器经由各种网络联结在一起,成为现实空间的()。
[单选题] *A. 备份B. 缓存C. 映射(正确答案)D. 扩展9. 社会发展至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有()。
[单选题] *A. 信息、知识、经济B. 物质、能源、信息(正确答案)C 通讯、材料、信息D. 工业、农业、轻工业10. 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标是() [单选题] *A 提高电脑技术水平B. 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正确答案)C. 会考的需要D. 学会用电脑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11.2003年12月再瑞士召开的第一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正式确认“信息社会”的到来。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
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
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
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上册,内容是全新的。
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文本处理。
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计算机基础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收集身边的信息,计算机与系统安全,文件管理,网络探秘、文本处理,设置文字与段落。
三、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案(最新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教案(最新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信息技术教案篇一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
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表格数据的图表制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1)图表类型、数据源的选择;(2)图表数据分析。
学习内容:一、自主学习内容:在淘宝各省销售额表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数据区域:A1:B36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数据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淘宝各省销售额;不显示图例。
1.在研讨任务1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数据区域:A3:B10;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数据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淘宝商品分类销售额;分类(X)轴:项目分类分类(Y)轴:销售额(亿)不显示图例。
2.在研讨任务2中制作嵌入式图表:数据区域:A3,B9;图表类型:饼图;数据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淘宝消费者年龄分布图;不显示图例。
3.在研讨任务3中制作嵌入式图表:数据区域:A3:B12;图表类型:折线图;数据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支付宝交易额;不显示图例。
二、扩展学习内容:1.在sheet1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图表标题:城市年平均气温对比;数据源:A1:A13和D1:D13;系列产生在:列;显示图例。
2.在sheet2中制作嵌入式图表:数据区域:A2:E2和A5:E5;图表类型:三维簇状柱形图;数据系列产生在行;图表标题:成绩表;不显示图例。
信息技术教案篇二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社会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三、教学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教学方案 (1)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2)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3)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4)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开展 (5)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6)第二章:学会操作计算机 (7)第5课时计算机的根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7)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 (9)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0)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 .......................................................... 11第9、10课时初识Windows XP与鼠标操作.................................. 11第11课时键盘操作与练习.............................................................. 14第12课时汉字输入....................................................................... 15第13课时Windows的画图—绘图工具箱 ..................................... 16第14课时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 17第15课时文件和文件夹的根本操作.............................................. 18第16课时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20第17课时资源管理器................................................................... 21第三章:上网浏览〔6课时〕 ......................................................... 23第一课走进Internet ................................................................. 23第二课认识浏览器 ..................................................................... 23第三课网上浏览和搜索.............................................................. 24第四课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 ..................................................... 24第五课下载信息......................................................................... 25第23课时网络与道德................................................................... 27第四章:word的使用 ..................................................................... 28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8课时〕 ............................................ 28第一节 WORD根本操作.............................................................. 28第二节文本的根本编辑 .................................................................. 29第三节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30第四节图文混排 .......................................................................... 31制作小报〔2课时〕........................................................................ 32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根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根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的参考书。
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材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概述本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涵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每个单元都以一个具体的主题展开,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互联网与网络安全、多媒体制作、编程基础等。
三、章节内容1. 计算机基础本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输入输出设备等。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 操作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Mac OS 等。
学生将学会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如文件管理、应用程序运行等。
同时,本章还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3. 办公软件本章介绍了常见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
学生将学习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使用PowerPoint进行演示文稿制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提高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4. 互联网与网络安全本章介绍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技巧,同时也重点讲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将学会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等,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会防范网络攻击和保护个人隐私。
5. 多媒体制作本章介绍了多媒体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视频处理等。
学生将学会使用常见的多媒体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Audacity和Windows Movie Maker 等,通过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多媒体制作能力。
6. 编程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学生将学习使用Scratch这一可视化编程工具进行编程实践。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无法忽视的一部分。
它的迅速发展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让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信息技术的世界。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1. 信息技术的起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人类文明。
在古代,人们通过口头传播信息,使用火把、纸张或纺织品编码和传递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书写系统,如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和连接文字等。
2.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20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始于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诞生。
这种新的机器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复杂计算,推动了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之后,计算机逐渐变得更小、更快、更强大。
3. 互联网的兴起和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互联网迅速发展。
它最初是为军事用途而设计的,但很快被商业界和个人所利用。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器、社交媒体等迅速交流和共享信息。
4. 移动技术的崛起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进一步实现了信息的便捷访问。
第一款商用移动电话于1983年推出,从那时起,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
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并且享受到移动应用程序带来的便利。
5. 人工智能的崛起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发展备受关注。
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使机器模拟人类的思维和智力活动,从而自动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许多领域的关键技术,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6. 大数据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的概念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大数据是指海量的数据集,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揭示趋势、识别模式和进行预测分析。
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7.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信息技术的未来将更加令人兴奋。
初一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初一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信息技术基础,使他们对计算机和网络有初步的了解,能够运用基本的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等操作,以及掌握一些简单的编程概念。
课程内容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 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
- 计算机的组成和原理
- 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
- 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其作用
- 常见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
2. 办公软件应用:
- 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或Google Docs)的基本操作和格式设置- 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Google Sheets)的基本操作、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 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或Google Slides)的基本制作和展示
3. 网络基础知识:
-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
- 常用网络服务和工具的使用
4. 网络搜索和信息筛选:
- 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
- 信息的评估、筛选和整理
5. 基本的编程概念:
- 算法和流程图的简单介绍
- 简单编程概念(如变量、条件、循环等)
- 使用简单的编程工具进行基本程序设计
6. 数字素养:
- 信息的数字化表达、处理和传递
- 理解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
7. 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
-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影响
- 社交网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 数字化媒体的创作、编辑和分享
这些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实际课程内容可能会因学校、地区和教材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