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涤混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检测 王嘉威
- 格式:docx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2
涤棉纤维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张岩昊;赵东兵
【期刊名称】《纺织标准与质量》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介绍了涤棉纤维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的过程,提出了日常检验时需平行检验多份试样,可显著减少测量不确定度,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张岩昊;赵东兵
【作者单位】河南省纺织产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450007;河南省纺织产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4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
【相关文献】
1.应用不确定度理论提高涤棉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定准确性的研究 [J], 李慧珍
2.棉与莫代尔纤维二组分混纺产品纤维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J], 潘虹燕
3.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的不确定度评定——以涤棉混纺产品为例 [J], 金红芳;陈伟峰;吴玲飞
4.聚酯纤维/粘纤产品纤维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J], 张明霞;刘佳;姜寒
5.聚酯纤维/粘纤产品纤维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J], 张明霞;刘佳;姜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织物参数对抗紫外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黄彪杰;廖燕芳
【期刊名称】《中国纤检》
【年(卷),期】2018(0)12
【摘要】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层,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上,皮肤癌患者增加,因此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纺织品防紫外线标准、测试方法及效果评定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评定参数采用的是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紫外线平均透射率UVA和UVB,并对防紫外性能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黄彪杰;廖燕芳
【作者单位】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织物组织结构参数对紫外透过率的影响 [J], 王玉;陈美玉;孙润军
2.工艺参数对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 [J], 张红霞;施立佳;田伟;祝成炎;樊李佳
3.碱减量工艺对抗紫外线涤纶长丝织物抗紫外线功能的影响 [J], 段亚峰;庄小雄;潘葵;叶海娜;陈兰兰
4.万寿菊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及其对抗紫外性能的影响 [J], 胡蝶
5.标准与仪器对织物防紫外线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J], 陈灿;赵群;李燕飞;郭郁;郭晓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分院:_____ 纺织分院 __ __________专业:__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__ ______指导教师:____ 邵灵玲 _ _ ____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毕业论文题目:学生所在学院纺织学院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学号2013010605学生姓名王嘉威指导教师杨乐芳起止日期2015.12.1至2016.4.28止目录1.前言 (1)2.原料鉴别 (9)2.1燃烧法鉴别纤维 (9)2.2 显微镜法法鉴别纤维 (9)3 .织物结构分析 (11)3.1 幅宽 (11)3.2 经纬纱线密度(采用徒手法) (11)3.3 织物密度(直接测数法) (12)4.织物性能检测 (14)4.1 拉伸断裂强力 (14)4.2 PH值测定 (15)4.2 摩擦色牢度检测 (17)4.3 起毛起球测定(圆轨迹法) (19)5.结论 (21)6.致谢 (22)参考文献 (22)棉涤混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检测摘要:常买衬衫的顾客都知道,很多衬衫的面料标着涤棉或者是棉涤。
“涤棉”和“棉涤”,两个字的顺序一换就成了两种不同的面料。
“涤棉”面料是指涤纶的成分占60%以上,棉的成分在40%以下,也叫TC;“棉涤”正好相反,是指棉的成分在60%以上,涤纶的成分在40%以下,也叫CVC。
而文主要是通过燃烧法、显微镜法对棉涤混纺纱线的纤维进行确认与分析。
通过起毛起球法、PH值检测法、拉伸断裂法、皂洗和摩擦色牢度的方法对棉涤混纺织物的性能进行鉴定。
关键词:棉涤混纺织物结构性能检测1.前言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也带动了世界纺织行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纺织品,人们对它的要求也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实用。
追求美观、舒适、安全的纺织品才是现在人们的目标。
棉涤指的是涤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的织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5%-67%棉花和33%-35%的涤纶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涤。
可持续棉混纺纱线的主成分灰色关联分析作者:汪晗琪武维莉顾学锋陈慰来来源:《现代纺织技术》2021年第06期摘要:采用42tex气流纺和19.5tex紧密纺纱线,对不同混纺比例的中空涤/可持续棉纱线进行条干、毛羽、力学性能测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评估中空涤/可持续棉混纺纱性能优劣时,U值、粗节35%、粗节50%可作为评价条干性能的主要指标;Hmax1m、Hmax3m、Hmax10m可作为评价毛羽性能的主要指标;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可作为评价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
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评估纱线综合性能优劣时可以优先评估纱线条干指标,其次是纱线强力和毛羽指标;19.5tex紧密纺的综合性能优于42tex气流纺,且混纺纱的综合性能随着可持续棉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中空涤;可持续棉;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紧密纺;条干性能中图分类号: TS11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65X(2021)06-0055-07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Sustainable Cotton Blended YarnWANG Hanqi1, WU Weili1, GU Xuefeng2, CHEN Weilai1(1.School of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2.Ningbo Myfitt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315700, China)Abstract: 42 tex air-spun yarn and 19.5 tex compact-spun yarn are used to test the evenness,hairines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llow polyester/sustainable cotton yarn blended with different blending ratios, and the test results are analyzed throug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 that when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lended yarn of hollow polyester and sustainable cotton, the U value, a thick section of 35% and a thick section of 50% can be used as the main indicators to evaluate evenness. Hmax1m, Hmax3m and Hmax10m can be used as the main indicators to evaluate hairiness. Breaking tenacity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can be used as the main indicators to evaluat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of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when evaluating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the yarn, the evenness of yarn can be evaluated first, followed by the strength and hairiness of yarn.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19.5 tex compact-spun yarn is better than 42 tex air-spun yarn, and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blended yar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tent of sustainable cotton.Key words: hollow polyester; sustainable cott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compact-spun; evenness收稿日期:2020-09-24 網络首发日期:2021-04-19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汪晗琪(1996-),女,安徽宣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针织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方面的研究。
不同织物弯曲性能测试仪测试结果的比较吴巧英;胡滢;吴春胜;劳世慧【摘要】为研究不同仪器弯曲性能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及其相关性,选取FAST-2弯曲仪和YG(B)022D型全自动织物硬挺度仪作为对比仪器,测试了15种棉织物、毛织物、丝织物在0°、45°、90°以及135°方向上的弯曲性能,计算了弯曲刚度测试结果的变异系数,并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硬挺度仪对3类织物的测试结果稳定性明显优于FAST-2弯曲仪,差异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丝织物、毛织物和棉织物;2种仪器对毛织物的测试稳定性均优于其他2类织物,且2种仪器测试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45,为强正相关.【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5(036)007【总页数】5页(P126-130)【关键词】弯曲性能;弯曲刚度;织物;误差分析【作者】吴巧英;胡滢;吴春胜;劳世慧【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2织物的弯曲性能对服装外观造型、成衣可加工性及穿着舒适性等方面有较大影响[1],准确评价弯曲性能对于合理选用织物,控制服装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对织物弯曲性能客观评价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2-3],其中的斜面法因操作简单,评价指标明晰而成为纺织服装界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方法[4]。
斜面法应用悬臂梁力学模型[5],测得弯曲长度,计算得到织物弯曲刚度,已成为各国的标准测试方法,如美国的ASTM,中国的GB等。
该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仪器的开发研制中,如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所(CSIRO)的FAST-2弯曲测试仪,国产各型号手动或自动的织物硬挺度测试仪。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斜面法中的弯曲刚度与其他方法如纯弯曲法[6-7]、水滴法[8]等测得的弯曲性能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程度线性相关关系。
棉涤混纺纺织品成分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性指标,是测量质量的重要标志。
织物二组分混纺比的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量,在其测量过程中,引起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很多,测量系统的概念不只局限于测量仪器、测量设备的范畴,而是用来对被测值赋值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综合。
1 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的比较不确定度与误差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它们有密切的联系,误差分析依然是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理论基础,在估计 B 类不确定度时,更是离不开误差分析,不确定度的概念则是误差理论的应用和拓展。
2 评定纤维混纺产品组分含量百分率测量不确定度混纺均匀的织物其二组分的混纺比是确定的。
混纺产品的组分经定性鉴定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溶解去除一种组分,将不溶的纤维烘干、称重,从而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质量百分比。
2.1 试验方法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组分含量百分率测试依据GB/T 2910—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2.2 环境条件烘箱温度保持在(105土3) C,水浴锅温度保持在(50±2) Co2.3 试验仪器、设备电子天平,最大允许误差0.0002 g ;电子显微镜;烘箱;水浴锅;干燥器等。
2.4 被测对象棉/ 涤二组分服装面料。
2.5 试验过程应用GB/T 2910—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 部分,用75%的硫酸溶液从已知干重的棉/ 涤纺织物中将棉纤维溶解,剩余涤纶纤维经烘干、称重,从而计算出涤纶和棉纤维的质量分数。
从实验室样品中取出约1g的两份试样,在(105土3)C的烘箱中烘至恒重(连续两次称重的相对差值小于0.5%),约 4 h;冷却30 min ;称重,精确至0.0002 g ;将试样放入250 mL的锥形瓶中,按1:200 的试样溶液比加入75%的硫酸溶液;将烧瓶在控温水浴锅内保持(50±5)C, 1h;用已称好干重的过滤器过滤,用稀氨水洗两次剩余纤维,并充分洗涤至中性;剩余样品连同过滤器一同烘干;冷却;称重,称量至0.0002 g ;计算,修约(至小数点后 1 位)。
拉曼光谱鉴别棉涤纤维成分的预处理方法研究许敏;罗峻;谢剑飞;范伟;梁逸曾;杨欣卉;吴淑焕【摘要】本文通过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采集棉涤纺织品光谱图,利用airPLS对光谱的荧光背景进行扣除,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压缩,最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棉涤纤维成分纺织品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运用这两种预处理方法处理拉曼光谱数据,可以有效地鉴别棉涤床上用品纤维成分的真伪.【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拉曼光谱;airPLS;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作者】许敏;罗峻;谢剑飞;范伟;梁逸曾;杨欣卉;吴淑焕【作者单位】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纺织品中纤维成分含量直接影响消费者使用的舒适性,是消费者购买纺织品时主要考虑的指标[1]。
而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未对采购原料送检就投消费者所好,标识上标注的纤维成分为100%棉。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3年至2012年期间,组织开展了6次针对床上用品的监督抽查工作,抽查发现,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标称纤维成分与实际不符,比如:标注为全棉,实际为棉涤产品。
标注为全棉,实际为纯涤产品。
目前,纺织品纤维检验一般使用传统的方法如燃烧法、化学溶解法、熔点试验法等等,这些方法极易污染环境、危害检测人员健康[2-3]。
拉曼光谱是一种快速无损的分子光谱检测方法,其拉曼位移和强度可以提供测定物质含量的相关信息,其中拉曼位移是表征分子振—转能级的特征物理量,是定性与结构分析的依据[4-6]。
测量得到的拉曼光谱不仅包含测定物质的信息,同时也包含了噪声、各种干扰因素,如荧光背景、基线漂移、杂散光等[7]。
因此要想通过拉曼光谱来鉴别纤维成分,就应该先进行光谱预处理,以便降噪、扣除背景及基线漂移,减少各种干扰的影响,简化后续建模过程,提高分析准确度[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