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划拔管评估表(1.2)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非计划性拔管评分
非计划性拔管指的是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未按预定计划自行或因医疗效果等原因提前拔去胃积管或胆积管等管道的情况。
对此类非计划性拔管行为进行评分可以更好地评估可能的并发症风险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非计划性拔管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拔管时间。
距预定拔管时间提前多长时间拔去管道会影响评分,一般预定时间提前1天以内评分较低,超过1天评分越高。
2. 拔管原因。
自行要求拔管的评分高于因医疗判断提前拔管。
后者还需结合判断原因的合理性。
3. 并发症风险。
某些部位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并发症风险高于其他部位,如胆道拔管风险较高。
4. 随访效果。
随访发现治疗效果受影响,评分将提高。
因而拔管后规律随访十分重要。
5. 其他因素。
如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状况等也是评分的参考因素。
总体来看,非计划性拔管评分旨在科学全面判断拔管行为的风险性,为下一步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也起到预防不良后果和监测治疗效果的作用。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项目年龄高危导管非高危导管意识状态管路刀口评估总分评估人签名标准评评估日期分?≥ 70 岁?< 5 岁1气管插管 / 切开3脑室引流管3心包引流管3胸腔引流管3T 管引流管3动脉插管3专科高危导管5导尿管1鼻胃(肠)管2盆 / 腹引流管2胃肠减压管2深静脉置管2PICC2造瘘管2专科非高危导管2烦躁 / 嗜睡 / 谵妄 / 意识模糊 / 精神5障碍未缝线固定,局部多汗、渗血或2分泌物多无风险1-3低风险4-6高风险≥7效果评价:发生非计划拔管是否护士长签名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一、评估时机和频次1、首次评估:新入或转入带管、置管后、手术后带管病人2小时内完成评估。
2、再次评估:病情变化时或新置入管路后。
3、评估频次:低风险患者,每周评估1次;高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2次。
二、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护理措施1、高风险患者床边放置防拔管警示标识。
2、选择合适的导管固定材料和方法有效固定,连接紧密3、当固定材料出现污染、潮湿、粘性下降、卷边甚至脱落等不能有效固定管道时,应及时更换。
4、选择正确的管道标识贴,注明管道名称、日期,贴于距离各管道末端5~10cm处,如标识出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5、密切观察患者对留置导管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6、密切观察导管位置、深度及固定情况;保持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堵塞或脱出。
7、定时观察留置导管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准确记录;8、密切观察导管周围皮肤及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缝线有无松脱;9、查看引流装置的压力是否正常,如常压或负压等。
10、严格床头交接班,班班交接。
11、对于清醒患者或家属告知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防止导管意外脱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知晓相关内容并配合。
12、意识障碍、烦躁不安、术后麻醉未清醒、语言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对导管极不耐受患者,必要时给予有效约束(必须下达“保护性约束”医嘱,若家属或患者不同意约束,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或遵医嘱用药,施行约束时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情况。
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在防范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护理中应用【摘要】目的为了减少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观察应用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内科ICU气管插管的204例患者,按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评分后再予护理干预。
结果采用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后,降低了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结论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的临床应用,可以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预测能力,有效降低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几率,保证患者安全。
【关键词】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71-02ICU是治疗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基地,应用先进监护和规范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其中气管插管的建立是改善缺氧,防止重要器官损害的重要手段。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unpianned extubation UEX)已成为临床护理中管道护理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0.8%[1]。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指气管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允许患者自行拔除,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失当所致,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将会引起的严重后果:对患者来说,危及生命,延误治疗;对于护理团队来说,降低护理工作质量,增加院内感染[2];对科室来说,延长住院日,易引发医患纠纷,不利于科室发展。
可见完善护理防范措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对于保证患者安全的重大意义。
自2015年04月以来,我院ICU运用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评估,筛选出意外拔管的高危患者,强化护理管理,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插管时间大于24h,无谵妄,肌力正常患者,2014年10月-2015年03月入住ICU口气管插管患者7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3 例、女32 例,年龄31 ~97 岁,平均年龄( 54.5 ± 12.6) 岁,疾病类型包括呼吸衰竭32例,ARDS16 例,急性心衰10例,感染性休克6 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重症胰腺炎4例,溺水2例。
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一。
非计划拔管这事儿,可大可小,咱得有个清晰的分级标准,心里才有底。
1.1 先说最轻的,那就是没啥大碍的。
比如说管子刚被碰了一下,有点松动,但很快就处理好了,也没对患者造成啥实质性的影响。
这就好比是小打小闹,有惊无险。
1.2 稍微严重点的,管子拔出来一小段,患者出现了一些轻微的不适,但经过及时处理,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这就像是在路上摔了一跤,擦破点皮,没啥大伤。
二。
接下来可就不能掉以轻心了。
2.1 中度的情况,管子拔出了比较长的一段,患者的病情受到了一定影响,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治疗措施来纠正。
这就如同车在路上出了点故障,得修一修才能继续跑。
2.2 再严重些,管子完全拔出了,患者的病情明显加重,得赶紧进行紧急处理,甚至可能需要重新插管。
这简直就是半路抛锚,麻烦大了。
2.3 最严重的那种,管子拔出后,导致患者出现了生命危险,得全力抢救。
这无异于晴天霹雳,让人措手不及。
三。
咱得明白,这分级不是为了分而分,是为了更好地应对。
3.1 早发现早处理,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就像治病要趁早,不能拖拖拉拉。
3.2 医护人员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时刻留意,不能有丝毫马虎。
毕竟这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容不得半点疏忽。
非计划拔管这事儿马虎不得,分级标准要牢记在心,守护好患者的健康,那才是咱的职责所在!。
附表非计划拔管护理评估、核查记录表护士长审核签名: 外二科制表: 年 月UEX 高危因素: □认知障碍.( )■曾经自拔管路□沟通困难(失语症)□其他:( ) 项目 代码 日期 时间基础情况评估管路情况评估意识状态用药情况Ramsay 评分身体约束约束部位约束用具置管种类(可复选)、牢固度固定部位固定 用物①清醒 ②嗜睡 ③谵妄 ④呆滞⑤浅昏迷 ⑥深昏迷 ①无 ②有 4h 内用药A 镇静剂B 止痛剂C 肌松剂D 其他: ( )① 1分 ② 2分 ③ 3分 ④ 4分 ⑤ 5分⑥ 6分①无 ②有 皮肤情况A 正常B 发绀C 压疮D 其他: ( )①手掌腕 ②足踝部 ③ 肘部 ④ 肩部 ⑤胸腹部 ⑥膝关节 ⑦其他: ( )①手套 ②腕踝 约束带 ③胸腹 约束带 ④床单类 ⑤其他: ( )约束松紧度(可插入几指宽)①胃管(a 口 b 鼻) ②导尿管 ③气管导管 ④脑室外引流管⑤胸/腹腔引流管 ⑥深静脉导管 ⑦ T 管 ⑧ 其他需注明:( )A 置管深度 (cm )B 固定部位皮肤潮湿或出油 是:Y 否:N *记录 格式: A/B① 口鼻部 ② 颈肩部 ③ 胸背部 ④ 臂部 ⑤ 腹部 ⑥ 大腿部⑦ 其他: ( ) ■ 布胶布 □ 纸胶布 □ 绷带 ■ 固定带 □ 其他日/月 时意识状态 用药情况Ramsay 评分身体约束 约束部位约束用具置管种类(可复选)、牢固度固定部位 签名备注:1.置管患者应每班进行评估记录,直至去除管路或患者高危因素解除,特殊情况应在护理病历记录单中进行记录说明。
2.患者如发生非计划拔管(UEX )事件,需及时填报 ‘管路不良事件统计上报表’交护理部备案。
Ramsay 镇静评分1分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焦虑不安、烦躁安静配合有定向力嗜睡、能听从指令睡眠状态,可唤醒睡眠,对强刺激迟钝深睡眠,刺激无反应。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70岁<5岁
住院号
一、评估时机和频次
1、首次评估:新入或转入带管、置管后、手术后带
管病人2小时内完成评估。
2、再次评估:病情变化时或新置入管路后。
3、评估频次:低风险患者,每周评估1次;高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2次。
二、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护理措施
1、高风险患者床边放置防拔管警示标识。
2、选择合适的导管固定材料和方法有效固定,连接紧密
3、当固定材料出现污染、潮湿、粘性下降、卷边甚至脱落等不能有效固定管道时,应及时更换。
4、选择正确的管道标识贴,注明管道名称、日期,贴于距离各管道末端5~10cm处,如标识出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5、密切观察患者对留置导管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6、密切观察导管位置、深度及固定情况;保持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堵塞或脱出。
7、定时观察留置导管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准确记录;
8、密切观察导管周围皮肤及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缝线有无松脱;
9、查看引流装置的压力是否正常,如常压或负压等。
10、严格床头交接班,班班交接。
11、对于清醒患者或家属告知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防止导管意外脱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知晓相关内容并配合。
12、意识障碍、烦躁不安、术后麻醉未清醒、语言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对导管极不耐受患者,必要时给予有效约束(必须下达“保护性约束”医嘱,若家属或患者不同意约束,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或遵医嘱用药,施行约束时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