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3.4函数的应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71
备课2016 年 10 月29 日第周周月日时间编写吕世金上课时间班级节次课题函数与方程(1)总课时数第节教学 1 理解函数的零点的观点,认识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目标 2 并运用其解决相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散布问题.教学教课要点: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断重难点教课难点:数形联合思想,转变化归思想的培育与应用教学教材凤凰新教案参考授课自学指引类比教课协助手段多媒体方法专用教室教学二次备课一、问题情境:.情境:在第节中,我们利用对数求出如图 1,一次1了方程 0.84x= 0.5 的近似解;函数 y=kx+ b 2.问题:利用函数的图象能求出方程0.84x=的图象与 x 轴0.5 的近似解吗?交于点 (-2,教3.假如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与 x 轴0),试依据图象填空:学交于点 (-3,0)和(1,0),且张口方向向下,试画出y 图象,并依据图象填空:过(1)方程 ax2+bx+ c= 0 的解是;程( 2 )不等式 ax2+ bx + c > 0 的解集- 2xO设为;图1 ax2+ bx+ c< 0 的解集为.计三、建构数学( 1) k0 , b1.函数 y= f (x)零点的定义0;( 2)方程 kx+ b =0的解是2.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a > 0)与二次函数y= ax2( 3)不等式kx + bx+ c 的图象之间关系:+ b< 0 的解集△= b2- 4ac△>0△=0△<02=ax +bx+c0 的根y y yy=ax2+bx+Oc 的图象O x1xx x xO xy=ax2+bx+c的零点四、数学运用例 1 函数 y= f (x)(x [ -5, 3])的图象如下图,依据图象,写出函数 f (x)的零点及不等式 f (x)3.函数零点存在的条件:函数y= f (x)在区间[a,b]上不中断,且 f (a)·f (b)<0,则函数 y=f (x)在区间 (a ,b)上有零点练习(1)函数 f(x)=2x2- 5x+ 2 的零点是 _______>0 与 f (x)<0 的解集.y( 2 )若函数f(x) = x2- 2ax-5 -3O-1x + a 没有零13点,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例 2求证:二次函数 y=2x2+3x-7 有两个不( 3)二次函数同的零点y = 2x2+ px+15 的一个零判断函数 f(x)= x2-2x- 1 在区间 (2,3)点是- 3,则另例 3一个零点是上能否存在零点?五、回首反省:1.函数零点的观点、求法.2.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变,即转变思想;以及数形联合思想课外课本 P97-习题 2,5.作业教学小结。
2.1.2函数的表示方法(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分段函数的表示,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符合题意的分段函数;2.能较为准确地作出分段函数的图象;3.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由具体逐步过渡到符号化,代数式化,并能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理性化思考,对事物间的联系的一种数学化的思考.教学重点:分段函数的图象、定义域和值域.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复习函数的表示方法;已知A={1,2,3,4},B={1,3,5},试写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两个函数.2.问题.函数f(x)=|x|与f(x)=x是同一函数么?区别在什么地方?二、学生活动1.画出函数f(x)=|x|的图象;2.根据实际情况,能准确地写出分段函数的表达式.三、数学建构1.分段函数:在定义域内不同的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几部分的并;(3)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不能有相交部分;(4)分段函数的图象可能是一条连续但不平滑的曲线,也可能是由几条曲线共同组成;(5)分段函数的图象未必是不连续,不连续的图象表示的函数也不一定是分段函数,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6)分段函数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函数.四、数学运用1.例题.例1 某市出租汽车收费标准如下:在3km 以内(含3km)路程按起步价7元收费,超过3km 以外的路程按2.4元/km 收费.试写出收费额关于路程的函数解析式.例2 如图,梯形OABC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 (0,0),A (6,0),B (4,2),C (2,2).一条与y 轴平行的动直线l 从O 点开始作平行移动,到A 点为止.设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M ,OM =x ,记梯形被直线l 截得的在l 左侧的图形的面积为y .求函数y =f(x )的解析式、定义域、值域.例3 将函数f (x )= | x +1|+| x -2|表示成分段函数的形式,并画出其图象,根据图象指出函数f (x )的值域.2.练习:练习1:课本32页7,9两小题.练习2:(1)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 (2) 若f (x )= 求f (-1),f (0),f (2),f (f (-1)),f (f (0)),f (f (12))的值.(3)试比较函数f (x )=|x +1|+|x |与g (x )=|2x +1|是否为同一函数.(4)定义[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试作出函数f (x )=[x ] (x ∈[-1,3))的图象.并将其表示成分段函数.练习3:如图,点P 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边上按A →B →C →D →A 的方向移动,试将AP 表示成移动的距离x 的函数.五、回顾小结x 2-1,x ≥0, 2x +1,x <0. x -1 (x ≥0) 1-x (x <0) A B C D P x y O A BC分段函数的表示→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分段函数的图象;含绝对值的函数常与分段函数有关;利用对称变换构造函数的图象.六、作业课堂作业:课本32页3,7,12;课后探究:已知函数f(x)=2x-1(x∈R),试作出函数f(|x|),|f(x)|的图象.。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学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准备。
1.1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并利用所得函数模型解释有关现象或对有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与作业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函数模型解决问题前,进行拟合检验,培养学生的负责态度。
1.2教学重点:由面临的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检验函数模型,并利用得到的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1.3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面临的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
1.4教学准备:PPT制作与几何画板制作。
1教学过程。
(学生):(对5种基本初等函数进行回顾)(教师):(打开PPT)函数建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把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从数学角度来反映或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得出的关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称为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的形式是多样的。
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建立数学建模,把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联想、抽象转化为数学问题。
函数知识内容丰富、应用广泛,不仅数学问题,而且社会生活、生产和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问题都需要用函数知识来解决,如成本最底、利润最高、用料最省、路程最短等常可归纳为函数的最值问题。
现在同学们来回顾一下以前是如何来解应用题的?它的步骤是怎样的?(打开PPT)运用建模思想解函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读(阅读材料,审题,找基本量或关系);建(提取信息,抽象成数学语言,根据相关定义及数学知识建立模型);求(根据数学思想和方法,求解函数模型,得出结论);还(把数学结论还原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分析、判断、检验得到实际正确解答,写出答案)。
一.由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学生):是不是题目中就已经告诉我们几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了?(教师):是的。
而且我们以前所接触的基本上就是这样的题目。
二.由所掌握的数据资料,即根据确定性,随机性数据建立函数关系,这种往往要画散点图。
(学生):它是不知道函数关系式的。
第三十三课时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 【学习导航】知识网络学习要求1.了解解实际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初步学会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3.渗透建模思想,初步具有建模的能力.自学评价1.数学模型就是把 实际问题 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再从数学角度来反映或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得出关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2. 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加以 抽象概括建立相应的 数学模型 的过程,是数学地解决问题的关键.3. 实际应用问题建立函数关系式后一般都要考察 定义域 .【精典范例】例1.写出等腰三角形顶角y (单位:度)与底角x 的函数关系.【解】1802y x =- ()090x <<点评: 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不仅要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而且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例2.某计算机集团公司生产某种型号计算机的固定成本为200万元,生产每台计算机的可变成本为3000元,每台计算机的售价为5000元.分别写出总成本C (万元)、单位成本P (万元)、销售收入R (万元)以及利润L (万元)关于总产量x (台)的函数关系式.分析:销售利润()L x =销售收入()R x -成本()C x ,其中成本()C x =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解】总成本与总产量的关系为2000.3,C x x N *=+∈.单位成本与总产量的关系为2000.3,P x N x*=+∈. 销售收入与总产量的关系为 0.5,R x x N *=∈.利润与总产量的关系为0.2200,L R C x x N *=-=-∈ .例3.大气温度()y C o随着离开地面的高度()x km 增大而降低,到上空11km 为止,大约每上升1km ,气温降低6C o ,而在更高的上空气温却几乎没变(设地面温度为22C o ).求:(1)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 3.5x km =以及12x km =处的气温.【解】(1)由题意,当011x ≤≤时,226y x =-,∴当11x =时,2261144y =-⨯=-,从而当11x >时,44y =-.综上,所求函数关系为 []226,0,1144,(11,)x x y x ⎧-∈⎪=⎨-∈+∞⎪⎩; (2)由(1)知, 3.5x km =处的气温为226 3.51y =-⨯=C o ,12x km =处的气温为44C -o .点评:由于自变量在不同的范围中函数的表达式不同,因此本例第1小题得到的是关于自变量的分段函数;第2小题是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的问题.追踪训练一1.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时的全部支出称为生产成本,可表示为商品数量的函数,现知道一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为x 件时的成本函数是()21200102C x x x =++(元),若每售出一件这种商品的收入是200元,那么生产并销售这种商品的数量是200件时,该企业所得的利润可达到17800元.2.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一种新药,如果成年人按规定的剂量服用,据监测,服药后每毫升血液中的含药量y (微克)与时间t (小时)之间近似满足如图所示的曲线.(OA 为线段,AB 为某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O为原点).(1)写出服药后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f x=;(2)据进一步测定: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不少于49微克时,对治疗有效,求服药一次治疗疾病有效的时间.解:(1)由已知得24011(5),154t tyt t≤≤⎧⎪=⎨-<≤⎪⎩(2)当01t≤≤时,449t≥,得119t≤≤;当15t<≤时,214(5)49t-≥,得1911,33t t≥≤或,∴1113t<≤∴11193t≤≤,∴11132399-=,因此服药一次治疗疾病有效的时间约为3.5小时.【选修延伸】一、函数与图象高考热点1: (2002年高考上海文,理16)一般地,家庭用电量(千瓦时)与气温(℃)有一定的关系,如图所示,图(1)表示某年12个月中每月的平均气温.图(2)表示某家庭在这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用电量.根据这些信息,以下关于该家庭用电量与其气温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气温最高时,用电量最多B.气温最低时,用电量最少C.当气温大于某一值时,用电量随气温增高而增加D.当气温小于某一值时,用电量随气温渐低而增加答案:C分析:该题考查对图表的识别和理解能力.【解】经比较可发现,2月份用电量最多,而2月份气温明显不是最高.因此A项错误.同理可判断出B项错误.由5、6、7三个月的气温和用电量可得出C项正确.思维点拔:数学应用题的一般求解程序(1)审题:弄清题目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2)建模:将题目条件的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3)解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4)结论:将用数学方法得到的结论还原为实际问题的意义,并根据题意下结论.追踪训练二1.有一块半径为R的半圆形钢板,计划剪裁成等腰梯形ABCD的形状,它的下底AB是⊙O 的直径,上底CD的端点在圆周上,写出这个梯形周长y和腰长x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它的定义域.分析:关键是用半径R与腰长x表示上底,由对称性:2CD AB AE=-,故只要求出AE.解:设腰长AD BC x==,作DE AB⊥垂足为E,连结BD,则90ADB∠=o,∴Rt ADE∆∽Rt ABD∆∆,∴2AD AE AB=⨯,22xAER=,∴222xCD AB AE RR=-=-∴周长2222(2)24xy R x RRxx RR=++-=-++,∵ABCD是圆内接梯形∴0,0,0AD AE CD>>>,即2220xxRxRR⎧⎪>⎪⎪>⎨⎪⎪->⎪⎩,解得02x<<,即函数y的定义域为{}02x x R<<本节学习疑点:如何根据题意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第33课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分层训练1.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每件成本为a 元,出厂价为b 元,厂家从每件产品获纯利%p ,则( )()A %b a p -= ()B %b a p b-= ()C %b a p a -= ()D %a p b= 2.某商场进了A B 、两套服装,A 提价20%后以960元卖出,B 降价20%后以960元卖出,则这两套服装销售后 ( )()A 不赚不亏 ()B 赚了80元()C 亏了80元 ()D 赚了2000元3.某商品降价20%后,欲恢复原价,则应提价( )A 10%B 20%C 25%D 35%4.某种茶杯,每个0.5元,把买茶杯的钱数y (元)表示为茶杯个数x (个)的函数 ,其定义域为 .5.某种商品的进货价为a 元,零售价为每件1100元,若商店按零售价的80%降价出售,仍可获利10%(相对于进货价),则a = 元.6.建筑一个容积为36000m ,深为6m 的长方体蓄水池,池壁的造价为a 元/2m ,池底的造价为2a 元/2m ,把总造价y (元)表示为底的一边长()x m 的函数.7.某人骑自行车沿直线匀速旅行,先前进了a 千米,休息了一段时间,又沿原路返回b 千米()b a <,再前进c 千米,则此人离起点的距离S 与时间t 的关系示意图是 ( )()C ()D8.某物体一天中的温度T 是时间t 的函数:3()360T t t t =-+,时间单位是小时,温度单位是C o ,0t =时表示12:00,其后t 取值为正,则上午8时的温度为 ( )()A 8C o ()B 18C o ()C 58C o ()D 128C o9.物体从静止状态下落,下落的距离与开始下落所经过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已知开始下落的最初两秒间,物体下落了19.6米,则下落的距离S (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 (秒)间的关系为 .10.某商人购货,进价已按原价a 扣去25%,他希望对货物定一新价,以便按新价让利20%销售后仍可获得进价的25%的纯利,则此商人经营这种货物的件数x 与获利总额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11.某服装厂生产一种服装,每件服装的成本为40元,出厂单价定位60元.该厂为鼓励销售商订购,决定当一次订购量超过100件时,每多订购一件,订购的全部服装的出厂单价就降低0.02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商一次订购订购量不会超过500件.(1)设一次订购量为x 件,服装的实际出厂单价为P 元,写出函数()P f x =的表达式;(2)当销售商一次订购了450件服装时,该服装厂获得的利润是多少元?(服装厂售出一件服装的利润=实际出厂单价-成本)拓展延伸现准备用下列函数中的一个表示这些数据满足的规律,其中最接近的一个是( ) (A )2log v t = (B )12log v t =(C )212t v -= (D )22v t =-13.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行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说明所求面积的实际含义;(2)假设这辆汽车的里程表在汽车行驶这段路程前的读数为2004km ,试建立行驶这段路程时汽车里程表读数skm 与时间t h 的函数解析式,并作出相应的图象.。
3.4函数的应用3.4.1函数与方程第1课时函数的零点1.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以及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重点)2.会求函数的零点.(重点、难点)3.掌握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并会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零点的概念阅读教材P91至P92例1,完成下列问题.1.函数零点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使函数y=f (x)的值为0的实数x称为函数y=f (x)的零点.2.方程、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1)函数y=f (x)的零点就是方程f (x)=0的实数根.(2)函数y=f (x)的零点就是它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函数y=x2+3x+2的零点是________,其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________.【解析】令x2+3x+2=0,则(x+2)(x+1)=0,∴x=-1或x=-2.【★答案★】-1或-2(-1,0),(-2,0)教材整理2零点存在性定理阅读教材P92例2至P93“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若函数y=f (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不间断的曲线,且f (a)·f (b)<0,则函数y=f (x)在区间(a,b)上有零点.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任何函数都有零点.()(2)任意两个零点之间函数值保持同号.()(3)若函数y=f (x)在区间(a,b)上有零点,则一定有f (a)·f (b)<0.()【解析】(1)可举反例f (x)=x2+1无零点.(2)两个零点间的函数值可能会保持同号,也可以异号,如f (x)=(x-1)(x-2)(x-3)有三个零点即x=1,2,3,在(1,2)上f (x)为正,在(2,3)上f (x)为负,故在零点1和3之间有正有负.(3)举例f (x)=x2-1,选择区间(-2,2),显然f (x)在(-2,2)上有零点1和-1,但是f (2)·f (-2)>0.【★答案★】(1)×(2)×(3)×2.若函数f (x)在区间(2,5)上是减函数,且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f (2)·f (5)<0,则函数f (x)在区间(2,5)上零点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由f (x)在区间(2,5)上是减函数,可得f (x)至多有一个零点.又因为f (x)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f (2)·f (5)<0,所以f (x)在(2,5)上至少有一个零点,可得f (x)恰有一个零点.【★答案★】 1[小组合作型]求函数的零点求下列函数的零点.(1)f (x)=x3-x;(2)f (x)=2x-8;(3)f (x)=1-log4x;(4)f (x)=(ax-1)(x-2)(a ∈R).【精彩点拨】根据函数零点的方程根的关系,求函数的零点就是求相应方程的实数根.【自主解答】(1)∵f (x)=x3-x=x(x2-1)=x(x-1)(x+1),令f (x)=0,得x=0,1,-1,故f (x)的零点为x=-1,0,1.(2)令f (x )=2x -8=0,∴x =3, 故f (x )的零点为x =3.(3)令f (x )=1-log 4 x =0,∴log 4 x =1,∴x =4. 故f (x )的零点为x =4.(4)当a =0时,函数为f (x )=-x +2, 令f (x )=0,得x =2. ∴f (x )的零点为2.当a =12时,f (x )=⎝ ⎛⎭⎪⎫12x -1(x -2)=12(x -2)2,令f (x )=0得x 1=x 2=2. ∴f (x )有零点2. 当a ≠0且a ≠12时, 令f (x )=0得x 1=1a ,x 2=2. ∴f (x )的零点为1a ,2.综上,当a =0时,f (x )的零点为2;当a =12时,函数有零点2;当a ≠0且a ≠12时,f (x )的零点为1a ,2.函数零点的求法求函数f (x )的零点时,通常转化为解方程f (x )=0,若方程f (x )=0有实数根,则函数f (x )存在零点,该方程的根就是函数f (x )的零点;否则,函数f (x )不存在零点.[再练一题]1.若函数f (x )=x 2-ax +b 有两个零点1和4,则函数g (x )=bx 2-ax +1的零点为________.【解析】 由韦达定理得⎩⎨⎧a =1+4=5,b =1×4=4,∴g (x )=4x 2-5x +1=(4x -1)(x -1),令g (x )=0,则x =14或1,即g (x )的零点为14或1. 【★答案★】 14或1零点存在性定理及其应用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 (x )=e x +4x -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________.(填序号)①⎝ ⎛⎭⎪⎫-14,0;②⎝ ⎛⎭⎪⎫0,14;③⎝ ⎛⎭⎪⎫14,12;④⎝ ⎛⎭⎪⎫12,34. 【精彩点拨】 利用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判断,即是否具备f (a )f (b )<0,也可以利用函数图象判断,即函数图象与x 轴是否有交点.【自主解答】 ∵f ⎝ ⎛⎭⎪⎫14=4e -2<0,f ⎝ ⎛⎭⎪⎫12=e -1>0, ∴零点在⎝ ⎛⎭⎪⎫14,12上.【★答案★】 ③1.判断零点所在区间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二是利用函数图象.2.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函数零点的性质在函数零点所在区间的判断中的应用,若f (x )的图象在[a ,b ]上连续,且f (a )·f (b )<0,则f (x )在(a ,b )上必有零点,若f (a )·f (b )>0,则f (x )在(a ,b )上不一定没有零点.[再练一题]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e x -(x +3)=0(e ≈2.72)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________.(填序号)x -1012 3e x0.371 2.727.4020.12x+32345 6①(-1,0);②(0,1);③(1,2);④(2,3).【解析】设f (x)=e x-(x+3),由上表可知,f (-1)=0.37-2<0,f (0)=1-3<0,f (1)=2.72-4<0,f (2)=7.40-5>0,f (3)=20.12-6>0,∴f (1)·f (2)<0,因此方程e x-(x+3)=0的根在(1,2)内.【★答案★】③[探究共研型]方程零点个数的判断探究1【提示】(1)可以解方程;(2)可以结合图象;(3)可以用零点存在性定理.探究2求方程零点的方法有何优缺点?能否用来判断零点的个数?【提示】解方程法.优点:解的准确,不需估算.缺点:有些方程,我们解不出根的精确值,如f (x)=2x-3x.图象法和零点存在性定理解得的零点未必是精确值,但我们可以通过图象的交点个数来判断方程零点的个数.(1)函数f (x)=e x-3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2)函数f (x)=ln x-1x-1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3-x)=a-x(a∈R),试讨论方程实数根的个数.【精彩点拨】(1)利用函数的零点的概念解方程求解.(2)利用函数图象来求解.(3)原方程可化为(x-1)(3-x)+x=a,利用直线y=a与抛物线y=(x-1)(3-x)+x的位置关系讨论,也可以利用判别式.【自主解答】(1)令f (x)=0,∴e x-3=0,∴x=ln 3,故f (x)只有1个零点.(2)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ln x与y=1x-1的图象,如图所示,函数y=ln x与y=1x-1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所以函数f (x)=ln x-1x-1的零点个数为2.【★答案★】(1)1(2)2(3)法一:原方程化为-x2+5x-3=a.令f (x)=-x2+5x-3,g(x)=a.作函数 f (x)=-x2+5x-3的图象,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的纵坐标为12-25 4×(-1)=134,画出如图所示的简图:由图象可以看出:①当a>134时,方程没有实数根;②当a=134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a<134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法二:原方程化为x2-5x+3+a=0. Δ=25-4(3+a)=-4a+13.①当Δ<0,即a>134时,方程没有实数根;②当Δ=0,即a=134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Δ>0,即a<134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的方法主要有:(1)可以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来确定零点的存在性,然后借助于函数的单调性判断零点的个数.(2)利用函数图象交点的个数判定函数零点的个数.[再练一题]3.若把(3)中x 加以限制(1<x <3),求解相应问题. 【解】 原方程可化为-x 2+5x -3=a (1<x <3),作函数f (x )=-x 2+5x -3(1<x <3)的图象,注意f (x )=-x 2+5x -3的对称轴为x =52,f ⎝ ⎛⎭⎪⎫52=-254+252-3=50-25-124=134,f (1)=-1+5-3=1,f (3)=-9+15-3=3. 故f (x )在1<x <3上的草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①当a =134或1<a ≤3时,方程有一解; ②当3<a <134时,方程有两解; ③当a ≤1或a >134时,方程无解.1.下列图象表示的函数中没有零点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 ②③④的图象均与x 轴有交点,故函数均有零点,①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故函数没有零点.【★答案★】 ①2.函数f (x )=(x -1)(x 2+3x -10)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 【解析】 ∵f (x )=(x -1)(x 2+3x -10) =(x -1)(x +5)(x -2),由f (x )=0,得x =-5或x =1或x =2. 【★答案★】 33.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有如下的x ,f (x )对应值表:【解析】 ∵f (2)·f (3)<0,f (3)·f (4)<0,f (4)·f (5)<0,f (6)·f (7)<0,∴共有4个区间.【★答案★】 44.方程0.9x -221x =0的实数解的个数是________. 【解析】 设f (x )=0.9x -221x ,则f (x )为减函数,值 域为R ,故有1个. 【★答案★】 15.关于x 的方程mx 2+2(m +3)x +2m +14=0有两实根,且一个大于4,一个小于4,求m 的取值范围.【解】 令f (x )=mx 2+2(m +3)x +2m +14. 依题意得⎩⎨⎧ m >0,f (4)<0或⎩⎨⎧m <0,f (4)>0,即⎩⎨⎧ m >0,26m +38<0或⎩⎨⎧m <0,26m +38>0, 解得-1913<m <0.。
3.4.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3)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数据拟合建立恰当的函数某型,并利用所得函数模型解释有关现象或对有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2.通过实例了解数据拟合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3.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地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数据的拟合,感悟函数的应用.教学难点:通过数据拟合建立恰当函数模型.教学方法:讲授法,尝试法.教学过程:一、情境问题某工厂第一季度某产品月产量分别为1万件、1.2万件、1.3万件.为了估测以后每个月的产量,以这三个月的产量为依据,用一个函数模拟该产品的月产量y与月份x的关系.模拟函数可以选用二次函数或函数y=ab x+c(其中a,b,c为常数).已知4月份的产量为1.36万件,问:用以上哪个函数作为模拟函数好?为什么?二、学生活动完成上述问题,并阅读课本第85页至第88页的内容,了解数据拟合的过程与方法.三、数学建构1.数据的拟合:数据拟合就是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近似的数学表达式的一种方式.2.在处理数据拟合(预测或控制)问题时,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原始数据,在屏幕直角坐标系中绘出散点图;(2)通过观察散点图,画出“最贴近”的曲线,即拟合曲线;(3)根据所学知识,设出拟合曲线的函数解析式——直线型选一次函数y =kx +b ;对称型选二次函数y =ax 2+bx +c ;单调型选指数型函数y =ab x +c 或反比例型函数y =kx +a +b .(4)利用此函数解析式,根据条件对所给的问题进行预测和控制.四、数学应用例1 物体在常温下的温度变化可以用牛顿冷却规律来描述:设物体的初始温度为T 0,经过一定时间t 后的温度是T ,则T -T a =(T 0-T a ),(0.5)t/h 其中T a 表示环境温度,h 称为半衰期. 现有一杯用880C 热水冲的速溶咖啡,放在24℃的房间中,如果咖啡降到40℃需要20min ,那么降到35℃时,需要多长时间(结果精确到0.1).例2 在经济学中,函数f (x )的边际函数M f (x )的定义为Mf (x )=f (x +1)-f (x ),某公司每月最多生长100台报警系统装置,生产x 台(x ∈N*)的收入函数为R (x )=3000x -20x 2(单位:元),其成本函数为C (x )=500x +4000(单位:元),利润是收入与成本之差.(1)求利润函数P (x )及边际利润函数MP (x );(2)利润函数P (x )与边际利润函数MP (x )是否有相同的最大值?例3 (见情境问题)五、巩固练习1.一流的职业高尔夫选手约70杆即可打完十八洞,而初学者约160杆.初学者打高尔夫球,通常是开始时进步较快,但进步到某个程度后就不易再出现大幅进步.某球员从入门学起,他练习打高尔夫球的成绩记录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各点,请你从下列函数中:(1)y =ax 2+bx +c ;(2)y =k ·a x+b ;(3) y =k b x a++;判断哪一种函数模型最能反映这位球员练习的进展情况? 2.某地西红柿从2月1日起开始上市,通过市场调查,得到西红柿种植成本y (单位:元/100kg)与上市时间t (单位:天)的数据如下表:80(1)根据上表数据,从下列函数中选取一个描述西红柿的种植成本y与上市时间t的变化关系;y=at+b,y=at2+bt+c,y=ab t,y=a log b t(2)利用你选取的函数,求西红柿种植成本最低时的上市时间及最低种植成本.简答:(1)由提供的数据描述西红柿的种植成本y与上市时间t之间的变化关系不可能是常函数,因此用y=at+b,y=ab t,y=a log b t中的任一个描述时都应有a不等于0,此时这三个函数均为单调函数,这与表中所给数据不符合,所以,选取二次函数y=at2+bt+c进行描述.(2)略.六、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处理数据拟合(预测或控制)问题时的解题步骤.七、作业课本P104习题3.4(2)-4.。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一、教学目的1、利用函数图象及数据表格,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差异;2、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意义;3、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式、图象、表格)并结合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以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比较常数函数、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难点:怎样选择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1、复习引入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用到函数的例子?生:细胞分裂;银行储蓄;早晨跑步锻炼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师:很好,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用好数学,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利用数学为我们服务的例子。
2、新课(用幻灯片展示例题)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1)每天回报40元;2)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3)第一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
请问:你会选择哪一种投资方案?(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提示:1)、考虑回报量,除了要考虑每天的回报量之外,还得考虑什么?(回报的累积值)。
2)、本题中涉及哪些数量关系?如何利用函数描述这些数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思考应当选择怎样的函数模型来描述;由学生自己根据数量关系,归纳概括出相应的函数模型,写出每个方案的函数解析式,教师在数量关系的分析、函数模型的选择上作适当的指导。
设问:根据所列的表格中提供的数据,你对三种方案分别表现出的回报资金的增长差异有什么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三个方案的数量变化情况,对“增加量”进行比较,体会“直线增长”、“指数爆炸”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并进行交流。
苏教版高中数学函数教案
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 理解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
2. 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
3. 能够运用函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函数的定义及函数图像的性质。
2.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
教学难点:
1. 函数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判断。
2. 函数图像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第一章相关内容。
2. 讲义、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函数的概念,并询问他们对函数的理解。
二、讲解函数的基本性质(15分钟)
1. 函数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及求法。
3. 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原则。
4. 函数的单调性和周期性的判断。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给出一些函数的表达式,让学生判断其奇偶性和周期性。
2. 给出几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
四、课堂互动(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相检查答案,并就不懂的地方进行解释。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函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练习,学生对函数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判断还存在一定困难。
下节课将重点讲解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增加更多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019-2020年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一3.4.1《函数与方程》word教案(3)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二分法原理,能够结合函数的图象求函数的近似解,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数形结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渗透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教学重点:用图象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难点:图象与二分法相结合.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复习二分法定义及一般过程;2.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前提是确定根存在的区间,如何能迅速地确定呢?二、学生活动利用函数图象确定方程lg x=3-x解所在的区间.三、建构数学1.方程的解的几何解释:方程f(x)=g(x)的解,就是函数y=f(x)与y=g(x)图象交点的横坐标.2.图象法解方程:利用两个函数的图象,可精略地估算出方程f(x)=g(x)的近似解,这就是图象法解方程.注:(1)在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用图象法求解;(2)在精确度要求较高时,先用图象法确定解存在的区间,再用二分法求解.3.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数与形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正是基于对数与形的抽象研究才产生了数学这门学科,才能使人们能够从不同侧面认识事物,华罗庚先生说过:“数与形本是两依倚,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
”把数量关系的研究转化为图形性质的研究,或者把图形性质的研究转化为数量关系的研究,这种解决问题过程中“数”与“形”相互转化的研究策略,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要使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四、数学运用例1 利用函数图象确定方程lg x =3-x 的近似解.例2 在同一坐标系作出函数y =x 3与y =3x -1的图象,利用图象写出方程x 3-3x +1=0的近似解(精确到0.1).变式训练:(1)用二分法求方程3310x x -+=的近似解(精确到0.1).(2)用Excel 求方程3310x x -+=的近似解(精确到0.1).例3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2x 与y =4-x 的图象,利用图象写出方程24x x +=的近似解(精确到0.1).练习:(1)方程lg x =x -5的大于1的根在区间(a ,a +1)内,则正整数a = .再 结合二分法,得lg x =x -5的近似解约为 (精确到0.1).(2)用两种方法解方程2x 2=3x -1.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1.方程解的几何解释;2.先用图象确定范围,再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数形结合思想.六、作业课本P97-7,9.。
问题1:方程x2-2x-3=0和x2-2x+1=0的根分别是什么?提示:方程x2-2x-3=0的根分别是-1,3;方程x2-2x+1=0的根是1.问题2:作出函数y=x2-2x-3=0和y=x2-2x+1的图象,指出它们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提示:如图所示:函数y=x2-2x-3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1,0)和(3,0);函数y=x2-2x+1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1,0).问题3:观察函数图象,它们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与相应方程的根有什么关系?提示: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相应方程的根.1.函数的零点:一般地,我们把使函数y=f(x)的值为0的实数x称为函数y=f(x)的零点.2.函数y=f(x)的零点,图象与x轴交点以及方程f(x)=0的根之间的关系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实数根,也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观察二次函数f(x)=x2-2x-3的图象,发现f(x)=x2-2x-3在区间[-2,1]上有零点,在[2,4]上也有零点.问题1:计算f(-2)与f(1),f(2)与f(4)的积,并判断符号.提示:f(-2)f(1)=-20<0,f(2)f(4)=-15<0.问题2:在零点附近两侧,对于x的取值,对应函数值的乘积都小于零吗?提示:不一定.如函数y=x2-2x+1的零点是1,两侧对应函数值的乘积大于零.问题3:如果图象是连续不断的,函数y=f(x)在[a,b]上,有f(a)f(b)<0,那么在[a,b]上一定有零点吗?有多少个?提示:有,个数不确定.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一般地,若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不间断的曲线,且f(a)·f(b)<0,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上有零点.1.函数的零点不是点,而是一个实数,当自变量取零点时,函数值为零.2.函数f(x)的零点就是f(x)=0的根,因此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就是判断方程f(x)=0是否有实根,有几个实根.[例1] 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f (x )=x 2-x -6;(2)f (x )=x 3-x ; (3)f (x )=(ax -1)(x -2)(a ∈R ).[思路点拨] 根据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求函数的零点,就是求相应方程的实数根. [精解详析] (1)法一:令f (x )=0,即x 2-x -6=0. ∵Δ=(-1)2-4×1×(-6)=25>0,∴方程x 2-x -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2,x 2=3. ∴函数f (x )=x 2-x -6的零点是x 1=-2,x 2=3. 法二:由f (x )=x 2-x -6=(x -3)(x +2)=0, 得x 1=-2,x 2=3.∴函数f (x )=x 2-x -6的零点为x 1=-2,x 2=3. (2)∵x 3-x =x (x 2-1)=x (x -1)(x +1), ∴令f (x )=0得x (x -1)(x +1)=0. ∴f (x )的零点为x 1=0,x 2=1,x 3=-1. (3)当a =0时,函数为f (x )=-x +2, 令f (x )=0,得x =2. ∴f (x )的零点为2.当a =12时,f (x )=(12x -1)(x -2)=12(x -2)2,令f (x )=0得x 1=x 2=2. ∴f (x )有零点2. 当a ≠0且a ≠12时,令f (x )=0得x 1=1a,x 2=2.∴f (x )的零点为1a,2.综上,当a =0时,f (x )的零点为2;当a =12时,函数有零点2;当a ≠0且a ≠12时,f (x )的零点为1a,2.[一点通] 根据函数零点的定义,求函数f (x )的零点就是求使f (x )=0的x 的值,即方程f (x )=0的根.一般求法是①代数法:解方程的思想.如求一元二次方程f (x )=0的实数根常用求根公式、分解因式等方法;②几何法:函数y =f (x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函数的零点.1.函数f (x )=x 3-3x +2的零点为________.解析:由f (x )=x 3-3x +2=0得x 3-x -(2x -2)=0,即(x -1)2(x +2)=0,解得x =1或x =-2.答案:1或-22.求下列函数的零点:(1)f (x )=4x -3;(2)f (x )=-x 2-2x +3; (3)f (x )=x 4-1;(4)f (x )=log 2x .解:(1)由于f (x )=4x -3=0,得x =34,所以函数f (x )=4x -3的零点是34.(2)由于f (x )=-x 2-2x +3=-(x +3)(x -1),因此方程f (x )=0的根为-3,1,故函数f (x )=-x 2-2x +3的零点为-3,1.(3)由于f (x )=x 4-1=(x 2+1)(x +1)(x -1),令f (x )=0,得x =1或x =-1,故函数f (x )=x 4-1的零点是-1,1.(4)由于log 21=0,故函数f (x )=log 2x 的零点为1.3.若函数f (x )=x 2-ax +b 有两个零点2和3,试求函数g (x )=bx 2-ax +1的零点. 解:∵2和3是f (x )的零点,∴2、3是方程x 2-ax +b =0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2+3=a ,2×3=b ,∴⎩⎪⎨⎪⎧a =5,b =6.∴g (x )=6x 2-5x +1=(3x -1)(2x -1), 令g (x )=0,得x 1=13,x 2=12.∴g (x )的零点为13和12.[例2] 判断下列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是否存在零点: (1)f (x )=x 2-3x -18,x ∈[1,8]; (2)f (x )=x 3-x -1,x ∈[-1,2]; (3)f (x )=log 2(x +2)-x ,x ∈[1,3].[思路点拨] 利用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判断,即是否具备f (a )f (b )<0,也可以利用函数图象判断,即函数图象与x 轴是否有交点.[精解详析] (1)∵f (1)=-20<0,f (8)=22>0, ∴f (1)·f (8)<0.故f (x )=x 2-3x -18在[1,8]上存在零点. (2)∵f (-1)=-1<0,f (2)=5>0,∴f (-1)·f (2)<0,∴f (x )=x 3-x -1在[-1,2]上存在零点. (3)∵f (1)=log 2(1+2)-1>log 22-1=0, f (3)=log 2(3+2)-3<log 28-3=0.∴f (1)·f (3)<0,故f (x )=log 2(x +2)-x 在[1,3]上存在零点.[一点通] 由函数给定的区间[a ,b ]分别求出f (a )和f (b ),判断f (a )f (b )<0是否成立,这是判断函数有无零点的基本方法,同时要注意如果f (a )f (b )>0,并不说明函数在[a ,b ]上没有零点.4.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有如下x ,f (x )的对应值表:则函数f (x )在区间[1,6]上的零点至少有________个. 解析:根据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判断至少有3个零点. 答案:35.已知函数f (x )=x 2+x +a 在区间(0,1)上有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函数f (x )=x 2+x +a 在(0,1)上单调递增. 由已知条件f (0)f (1)<0,得a (a +2)<0,即⎩⎪⎨⎪⎧ a >0,a +2<0或⎩⎪⎨⎪⎧a <0,a +2>0,解得-2<a <0. 答案:(-2,0)6.求下列函数零点的个数: (1)y =x 3+x -1;(2)y =2x -log 13x .解:(1)∵f (x )=x 3+x -1在R 上是单调增函数, 又∵f (0)=-1<0,f (1)=1+1-1=1>0, ∴f (0)·f (1)<0.∴f (x )在R 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2)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f (x )=2x 和g (x )=log 13x 的图象.由图可知,f (x )=2x 与g (x )=log 13x 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即方程2x -log 13x =0有且只有一个根,也即y =2x -log 13x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例3] 已知二次函数f (x )=7x 2-(k +13)x -k +2的两个零点分别在区间(0,1)与(1,2)内,试求k 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 本题其实质是方程7x 2-(k +13)x -k +2=0的两根分别在(0,1)与(1,2)内,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精解详析] 由题意可知,方程7x 2-(k +13)x -k +2=0的两根分别在区间(0,1)与(1,2)内,也就是说函数y =7x 2-(k +13)x -k +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分别在0与1,1与2之间,作出草图.根据图象得⎩⎪⎨⎪⎧ f (0)>0,f (1)<0,f (2)>0即⎩⎪⎨⎪⎧-k +2>0,7-(k +13)-k +2<0,28-2k -26-k +2>0.解之得-2<k <43.故k 的取值范围是(-2,43).[一点通] 解決此类问题可设出方程对应的函数,根据题意画出图象的草图,然后根据草图列出限制条件组成不等式组求解.限制条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①判别式;②对称轴;③所给区间端点的函数值;④开口方向.7.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mx +2m +1=0,若该方程有两根,一根在区间(-1,0)内,另一根在区间(1,2)内,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设f (x )=x 2+2mx +2m +1,则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分别在区间(-1,0)和(1,2)内,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则⎩⎪⎨⎪⎧f (-1)=2>0,f (0)=2m +1<0,f (1)=4m +2<0,f (2)=6m +5>0,解得-56<m <-12.答案:(-56,-12)8.已知函数f (x )=⎩⎪⎨⎪⎧(12)x +34, x ≥2,log 2x , 0<x <2.若函数g (x )=f (x )-k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画出函数f (x )图象如图.要使函数g (x )=f (x )-k 有两个不同零点,只零y =f (x )与y =k 的图象有两个不同交点,由图易知k ∈(34,1).答案:(34,1)1.判断函数零点个数的主要方法(1)利用方程根,转化为解方程,有几个根就有几个零点.(2)画出函数y =f (x )的图象,判断它与x 轴的交点个数,从而判定零点的个数. (3)结合单调性,利用f (a )·f (b )<0,可判定y =f (x )在(a ,b )上零点的个数. (4)转化成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 2.判断函数y =f (x )零点的存在性的两个条件(1)函数的图象在区间[a ,b ]上是一条连续不间断的曲线.(2)由f (a )·f (b )<0就可判断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但应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并非函数所有的零点都能用这种方法找到.如y =x 2的零点在x =0附近就没有这样的区间.只有函数值在零点的左右两侧异号时才能用这种方法.②利用上述结论只能判别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零点的存在性,但不能确定其零点的个数.一、填空题1.若函数f (x )=mx +n 有一个零点是2,则函数g (x )=nx 2-mx 的零点是________. 解析:由条件知,f (2)=2m +n =0,∴n =-2m . ∴g (x )=nx 2-mx =-2mx (x +12),由g (x )=0得x =0或x =-12.∴g (x )的零点是0和-12.答案:0和-122.函数f (x )=x -2-x 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解析:由f (x )=x -2-x =0得x =⎝⎛⎭⎫12x,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x ,y =⎝⎛⎭⎫12x 的图象,两函数图象有1个交点,即函数f (x )=x -2-x 的零点个数为1.答案:13.已知方程a x =x +a (a >0且a ≠1)有两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如图.当0<a <1时,y =a x 与y =x +a 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当a >1时y =a x 与y =x +a 的图象必存在两个交点,故a >1.答案:(1,+∞)4.已知函数f (x )=2x +x ,g (x )=x +log 2x ,h (x )=x 3+x 的零点依次为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 =2x 和y =-x 的图象,可得a <0,同样的方法可得b >0,c =0,∴b >c >a .答案:b >c >a5.已知函数f (x )=x 2+(a -1)x +(a -2)的一个零点比1大,一个零点比1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解析:∵函数f (x )的图象开口向上,又两个零点分别在1的两侧,∴f (1)=1+(a -1)+(a -2)<0,即2a -2<0.∴a <1. 答案:(-∞,1)6.(天津高考改编)函数f (x )=2x |log 0.5x |-1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解析:函数f (x )=2x |log 0.5x |-1的零点即2x |log 0.5x |-1=0的解,即|log 0.5x |=(12)x 的解,作出函数g (x )=|log 0.5x |和函数h (x )=(12)x 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两函数共有两个交点,故函数f (x )=2x |log 0.5x |-1有2个零点. 答案:2 二、解答题7.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f (x )=2x +7; (2)f (x )=2x 2-5x +1; (3)f (x )=(x -1)(x -2)(x +3).解:(1)令f (x )=2x +7=0,解得x =-72.∴函数的零点为x =-72.(2)令f (x )=2x 2-5x +1=0,解得 x 1=5-174,x 2=5+174.∴函数的零点为x 1=5-174,x 2=5+174.(3)令f (x )=(x -1)(x -2)(x +3)=0,解得x 1=-3,x 2=2,x 3=1.∴函数的零点为x 1=-3,x 2=2,x 3=1.8.已知函数f (x )=ax 2-(a +3)x +4.若y =f (x )的两个零点为α,β,且满足0<α<2<β<4,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函数y =f (x )的两个零点是α,β,且α<β, 则当a =0时,显然不可能有两个不同零点.则应有⎩⎪⎨⎪⎧a >0f (0)=4>0f (2)=2a -2<0f (4)=12a -8>0①或⎩⎨⎧a <0f (0)<0f (2)=2a -2>0f (4)=12a -8<0②解①得23<a <1,②无解.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为{a |23<a <1}.9.已知二次函数y =x 2-2(m -1)x +m 2-2m -3,其中m 为实数.(1)试讨论当m 取任意实数时,这个二次函数的零点个数,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这个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x 1,x 2,且x 1,x 2的倒数和为23,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1)记二次函数对应的方程为x 2-2(m -1)x +m 2-2m -3=0, 则Δ=4(m -1)2-4(m 2-2m -3) =4m 2-8m +4-4m 2+8m +12=16>0,∴方程x 2-2(m -1)x +m 2-2m -3=0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即不论m 取何值,这个二次函数必有两个零点.(2)依题意,x 1,x 2是方程x 2-2(m -1)x +m 2-2m -3=0的两个实数根, ∴x 1+x 2=2(m -1),x 1x 2=m 2-2m -3.又1x 1+1x 2=23,即x 1+x 2x 1x 2=23, ∴2(m -1)m 2-2m -3=23,① 解之得m =0或m =5.经检验m =0或m =5都是方程①的解. 故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x 2+2x -3或y =x 2-8x +12.已知函数f (x )=x 2-6.问题1:计算f (2),f (3),并判断(2,3)内是否有零点?提示:f (2)=-2,f (3)=3,∴f (2)f (3)<0,所以f (x )在(2,3)内一定有零点. 问题2:计算f (2.5),判断零点所在的更小的区间是什么? 提示:f (2.5)=0.25>0.∴零点在(2,2.5)内. 问题3:能否再使零点所在的区间更小一些? 提示:能.f (2.25)=0.0625>0,∴可取区间(2,2.25). 问题4:这种依次取中点的做法,会达到什么目的? 提示:会逐步找到零点的近似值.1.二分法的定义若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一条不间断的曲线,且f (a )·f (b )<0,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2.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1)确定区间(a ,b ),验证f (a )·f (b )<0; (2)求区间(a ,b )的中点x 1; (3)计算f (x 1);①若f (x 1)=0,则x 1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f (a )·f (x 1)<0,则令b =x 1(此时零点x 0∈(a ,x 1));③若f(x1)·f(b)<0,则令a=x1(此时零点x0∈(x1,b)).(4)复(2)~(4).二分法就是通过不断地将所选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直至找到零点附近足够小的区间,根据所要求的精确程度,用与此区间的两个端点的近似值相等的值近似地表示函数的零点.[例1]如图所示,下列函数的图象与x轴均有交点,不能用二分法求交点横坐标的是________.[思路点拨]利用二分法的定义进行判断.[精解详析]按定义,f(x)在[a,b]上是连续的,且f(a)·f(b)<0,才能不断地把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进而利用二分法求出函数的近似零点,故结合各图象可得②③④满足条件,而①不满足,在①中,图象经过零点x0时,函数值不变号,因此不能用二分法求解.[答案]①[一点通]判断一个函数能否用二分法求其零点的依据是:其图象在零点附近是连续不间断的,且该零点为变号零点(在零点两侧函数值的符号相反).因此,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的近似值的方法仅对函数的变号零点适用,对函数的不变号零点不适用.1.用二分法求函数f(x)在区间[a,b]内的零点时,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f(x)在区间[a,b]是连续不间断;②f(a)·f(b)<0;③f(a)·f(b)>0;④f(a)·f(b)≥0.解析:根据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以及二分法的要求,二分法适合的是变号零点,故应填①②.答案:①②2.用二分法求方程3x+3x-8=0在(1,2)内近似解的过程中,设函数f(x)=3x+3x-8,算得f(1)<0,f(1.25)<0,f(1.5)>0,f(1.75)>0,则该方程的根落在区间________内.解析:由f(1.25)<0,f(1.5)>0得f(1.25)f(1.5)<0,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函数f(x)的一个零点x0∈(1.25,1.5),即方程3x+3x-8=0的根落在区间(1.25,1.5).答案:(1.25,1.5)[例2]求方程2x+4x=4的根所在的一个区间.[思路点拨]判断根所在的区间,可以分别画出函数y=2x,y=4-4x的图象,根据交点位置,构造函数F(x)=2x+4x-4,由零点存在性定理进行判断.[精解详析]令f(x)=2x,g(x)=4-4x,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由图象知方程2x+4x=4只有一个解.原方程即为2x+4x-4=0,令F(x)=2x+4x-4.∴F(0)=20+4×0-4=-3<0,F(1)=2+4-4=2>0,∴F(0)·F(1)<0,∴函数的零点在区间(0,1)内.[一点通]本题构思巧妙,运用了构造函数及数形结合的思想.往往判断方程的根所在的区间,需要多次尝试判断,对于方程f(x)=g(x),首先作出函数y=f(x),y=g(x)的图象,观察两图象交点的位置,而方程的根正是交点的横坐标;再构造函数F(x)=f(x)-g(x),利用零点存在定理判断即可.3.判断方程ln x+2x-6=0的解所在的区间.解:方程可化为ln x=-2x+6.分别作出y=ln x,y=-2x+6的图象.如图.构造函数F(x)=ln x+2x-6,由图象可知,交点的横坐标大致在(2,3)内,∵F(2)=ln 2-2<0,F(3)=ln 3>0,∴函数的零点即方程的根在区间(2,3)内.4.求证:方程x3-3x+1=0的根一个在区间(-2,-1)内,一个在区间(0,1)内,另一个在区间(1,2)内.证明:令F(x)=x3-3x+1,它的图象是连续的,又F(-2)=-8+6+1=-1<0,F(-1)=-1+3+1=3>0,∴方程x3-3x+1=0的一根在区间(-2,-1)内.同理可以验证F(0)F(1)=1×(-1)=-1<0,F(1)F(2)=(-1)×3=-3<0,∴方程的另两根分别在(0,1)和(1,2)内.[例3]证明方程6-3x=2x在(1,2)内有惟一一个实数解,并求出这个实数解的一个近似值(精确到0.1).[思路点拨]构造函数f(x)=6-3x-2x,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证明,根据二分法步骤求解.[精解详析]设f(x)=6-3x-2x,∵f(1)=6-3-2=1>0,f(2)=6-6-22=-4<0,∴f(1)·f(2)<0又f(x)在定义域内是减函数,故方程在(1,2)内有惟一的解.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列表如下:∴6-3x=2x在(1,2)内的一个近似解是1.2.[一点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首先要选好初始区间,这个区间既要包含所求的零点,又要使其长度尽量小,其次及时检验区间端点的值按近似要求是否相等,以决定停止运算还是继续运算.5.用二分法求方程x3-8=0在区间(2,3)内的近似解,求经过几次二分后精确度能达到0.01?解:区间(2,3)的长度为1,当7次二分后区间长度为127=1128<1100=0.01,故经过7次二分后精确度能达到0.01.6.用二分法求方程x3-2=0的近似解(精确到0.1).解:设f(x)=x3-2.由于f(1)=-1<0,f(2)=6>0,故可取区间(1,2)为初始区间.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列表如下:由于1.250.1的近似解是1.3.1.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只适用于变号零点.当f(a)·f(b)>0时,在[a,b]上也可能存在零点.2.用二分法求函数的近似零点(或方程的近似解)需注意两点(1)在探索初始区间时,区间长度不易过长,否则会导致计算量增大,出现错误.(2)求解过程中,区间两端点的值按要求精确到某一值x i时,是否具有相同的值,若相同即为所求,否则继续,直到满足要求为止.一、填空题1.已知函数f(x)的图象如图,其中零点的个数与可以用二分法求解的个数分别为________.解析:图象与x轴有4个交点,所以零点的个数为4;左、右函数值异号的有3个零点,所以可以用二分法求解的个数为3.答案:4,32.用二分法求方程x 3-2x -5=0在区间[2,3]上的近似解,取区间中点x 0=2.5,那么下一个有解区间为________.解析:令f (x )=x 3-2x -5,∵f (2)=-1<0,f (3)=16>0,f (2.5)=5.625,根据二分法可知,下一个有解区间为(2,2.5). 答案:(2,2.5)3.为了求函数f (x )=2x +3x -7的一个零点,某同学利用计算器得到自变量x 和函数f (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解析:由题表知f (1.375)·f (1.437 5)<0,且1.437 5-1.375=0.062 5<0.1,所以方程的一个近似解可取为1.4.答案:1.44.在用二分法求方程x 3-2x -1=0的一个近似根时,现在已经将根锁定在区间(1,2)内,则下一步可以断定根所在的区间为________.解析:令f (x )=x 3-2x -1,则f (1.5)=(1.5)3-2×1.5-1=-0.625<0, f (1)=13-2×1-1=-2<0, f (2)=23-2×2-1=3>0, ∴f (1.5)·f (2)<0,∴区间为(1.5,2). 答案:(1.5,2)5.已知图象连续不断的函数y =f (x )在区间(0,0.1)上有惟一的零点,如果用“二分法”求这个零点(精确到0.01)的近似值,则应将区间(0,0.1)等分的次数至少为________次.解析:由0.12n <0.01,得2n >10,∴n 的最小值为4.答案:46.已知函数f (x )=(13)x -log 2x ,若实数x 0是方程f (x )=0的解,且0<x 1<x 0,则f (x 1)的值与0的大小关系恒有________.解析:∵f (1)f (2)=[(13)1-0]·[(13)2-log 22]<0,∴1<x 0<2.如图所示,当0<x 1<x 0时,函数y =(13)x 的图象在y =log 2x 的上方,即必有(13)x 1>log 2x 1,∴f (x 1)>0恒成立.答案:f (x 1)>0 二、解答题7.已知函数f (x )=ax 3-2ax +3a -4在区间(-1,1)上有一个零点. (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a =3217,用二分法求方程f (x )=0在区间(-1,1)上的根.解:(1)若a =0,则f (x )=-4,与题意不符,∴a ≠0. 由题意得f (-1)·f (1)=8(a -1)(a -2)<0,即⎩⎪⎨⎪⎧ a -1<0,a -2>0或⎩⎪⎨⎪⎧a -1>0,a -2<0,∴1<a <2,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 (2)若a =3217,则f (x )=3217x 3-6417x +2817,∴f (-1)=6017>0,f (0)=2817>0,f (1)=-417<0,∴函数零点在(0,1)上,又f (12)=0,∴方程f(x)=0在区间(-1,1)上的根为12.8.判断函数y=x3-x-1在区间[1,1.5]内有无零点,如果有,求出一个近似零点(精确到0.1).解:因为f(1)=-1<0,f(1.5)=0.875>0,且函数y=x3-x-1的图象是连续的曲线,所以它在区间[1,1.5]内有零点,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列表如下:因为 1.3.9.求函数y=ln x与函数y=3-x的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精确到0.1).解:求函数y=ln x与函数y=3-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即求方程ln x=3-x的根.令f(x)=ln x+x-3,因为f(2)=ln 2-1<0,f(3)=ln 3>0,所以可取初始区间为(2,3),列表如下:由于2.187 5x+x-3=0在(2,3)内的一个近似根可取为2.2,即2.2可作为两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的近似值.问题1:目前为止,你学习过的基本初等函数有哪些?提示: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问题2:它们的解析式分别是什么?提示:正比例函数:y=kx(k≠0);反比例函数:y=kx(k≠0);一次函数:y=kx+b(k≠0);二次函数:y=ax2+bx+c(a≠0);指数函数:y=a x(a>0且a≠1);对数函数:y=log a x(a>0且≠1).幂函数:y=xα(α为常数).问题3:匀速运动的汽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什么函数模型?人口增长问题属什么模型?提示:正比例函数.指数函数.1.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模型y=kx+b(k≠0)的图象的增长特点是直线式上升(x的系数k>0),通过其图象可以直观地认识它,特例是正比例函数模型y=kx(k>0).2.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是y=ax2+bx+8c(a≠0).3.指数函数模型:y=a·b x+c(b>0,且b≠1,a≠0),其增长特点是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的速度越来越快(底数b>1,a>0),常形象地称为指数爆炸.4.对数函数模型:y=m log a x+n(a>0,a≠1,m≠0),其增长特点是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的速度越来越慢(底数a>1,m>0`).[例1]甲、乙两人连续6年对某县农村甲鱼养殖业的规模(产量)进行调查,提供了两个方面的信息,如图甲调查表明:每个甲鱼池平均出产量从第一年1万只甲鱼上升到第6年2万只.乙调查表明:甲鱼池个数由第1年30个减少到第6年10个,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说明:(1)第2年甲鱼池的个数及全县出产甲鱼总数;(2)到第6年这个县的甲鱼养殖业的规模比第1年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说明理由;(3)哪一年的规模最大?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利用待定系数分别求出年数与甲鱼平均只数,年数与甲鱼池数的函数解析式,利用解析式求解即可.(2)分别求出甲鱼的总只数比较即可.(3)甲鱼养殖规模是由总只数衡量的,它是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 [精解详析] (1)由图可知,设直线y 甲=kx +b ,且经过(1,1)和(6,2),可求得k =0.2,b =0.8.∴y 甲=0.2(x +4). 同理可得y 乙=4(-x +172).第二年甲鱼池的个数为26个,每个甲鱼池平均出产量为1.2万只,全县出产甲鱼的总数为26×1.2=31.2(万只).(2)规模缩小,原因是:第一年出产甲鱼总数30万只,而第6年出产甲鱼总数为20万只.(3)设第x 年规模最大,即求y 甲·y 乙=0.2(x +4)· 4(-x +172)=-0.8x 2+3.6x +27.2的最大值.当x =- 3.62×(-0.8)=2 14≈2时,y 甲·y 乙=-0.8×4+3.6×2+27.2=31.2最大. 即第二年规模最大,为31.2万只. [一点通]这种解决图形信息的问题,首先要读懂图形,根据图象写出解析式,然后利用求出的解析式解决问题.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是大家熟知的函数,也是中学最基础的函数,解题时应牢记它们的图象和性质,以便于解决问题.1.某软件公司开发出一种图书管理软件,前期投入的开发广告宣传费用共50 000元,且每售出一套软件,软件公司还需支付安装调试费用200元.(1)试写出总费用y (元)与销售套数x (套)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每套定价为700元,那么软件公司至少要售出多少套软件才能确保不亏本?解:(1)总费用y =50 000+200x (x >0).(2)设软件公司至少要售出x 套软件才能确保不亏本. 由题意,得700x ≥50 000+200x .解得x ≥100. 故软件公司至少要售出100套软件才能确保不亏本.2.某公司试销一种新产品,规定试销时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500元/件,又不高于800元/件.经试销调查发现,销售量y (件)与销售单价x (元/件)近似满足一次函数y =kx +b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求一次函数y =kx +b 的表达式;(2)设公司获得的毛利润(毛利润=销售总价-成本总价)为S 元,求该公司可获得的最大毛利润,并求出此时相应的销售单价.解:(1)由图可知所求函数图象过点(600,400),(700,300),得⎩⎪⎨⎪⎧400=k ×600+b ,300=k ×700+b ,解得⎩⎪⎨⎪⎧k =-1,b =1 000, 所以y =-x +1 000(500≤x ≤800).(2)由(1)可知S =xy -500y =(-x +1 000)(x -500) =-x 2+1 500x -500 000=-(x -750)2+62 500(500≤x ≤800), 故当x =750时,S max =62 500.即销售单件为750元/件时,该公司可获得最大毛利润为62 500元.[例2] 牛奶保鲜时间因储藏时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假定保鲜时间与储藏温度间的关系为指数型函数y =k ·a x (k ≠0).若牛奶在0 ℃的冰箱中保鲜时间约是192 h ,而在22 ℃的厨房中保鲜时间则约是42 h.(1)写出保鲜时间y (单位:h)关于储藏温度x (单位:℃)的函数解析式;(2)如果把牛奶分别储藏在10 ℃和5 ℃的两台冰箱中,哪一台冰箱储藏牛奶保鲜时间较长?为什么?(参考数据:22732≈0.93) [思路点拨](1)利用题中数据代入函数关系式,解出k 和a 值; (2)利用函数单调性求解.[精解详析] (1)保鲜时间与储藏温度间的关系符合指数型函数y =k ·a x (k ≠0),由题意可知⎩⎪⎨⎪⎧k ·a 0=192,k ·a 22=42, 解得⎩⎨⎧k =192,a =22732≈0.93,∴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 =192×0.93x . (2)令f (x )=y =192×0.93x ,∵0<a =0.93<1, ∴f (x )是单调减函数,又10>5,∴f (10)<f (5), ∴把牛奶储藏在5 ℃的冰箱中,牛奶保鲜时间较长. [一点通] 应用已知函数模型解题,有两种题型: (1)直接依据题中的函数解析式解决相关问题;(2)若函数解析式中含有参数,将题中相应数据代入解析式,求得参数,从而确定函数解析式,并解决问题.3.如图,开始时桶1中有a 升水,如果桶1向桶2注水,桶1中剩余的水符合指数衰减曲线y 1=a ·e-nt(n 为常数,t 为注水时间),那么桶2中的水就是y 2=a -a ·e-nt.如果由桶1向桶2中注水5分钟时,两桶中的水相等,那么经过________分钟桶1中的水只有a 8.解析:由于t =5时两桶中的水相等,所以a ·e -n ×5=a -a ·e -n ×5,所以(e -n )5=12,即e -n=(12)15.由条件可得a ·e -nt =a 8,即(12)5t=(12)3,所以t =15. 答案:154.衣柜里的樟脑丸会随着时间挥发而体积缩小,刚放进的新丸体积为a ,经过t 天后体积与天数t 的关系式为:V =a ·e -kt ,若新丸经过50天后,体积变为49a ,则一个新丸体积变为827a 需经过的时间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a >0,当t =50时,有49a =a ·e -50k ,即49=(e -k )50,得e -k =5049,所以当V =827a 时,有827a =a ·e -kt ,即827=(e -k )t =(49)50t,得(23)3=(23)25t, 所以t =75. 答案:75天[例3] 燕子每年秋天都要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研究燕子的科学家发现,两岁燕子的飞行速度可以表示为函数v =5log 2Q10,单位是m/s ,其中Q 表示燕子的耗氧量.(1)求燕子静止时的耗氧量是多少个单位;(2)当一只燕子的耗氧量是80个单位时,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思路点拨] 第(1)问知v 求Q ,直接求得;第(2)问知Q 求v ,也是直接代入. [精解详析] (1)由题知,当燕子静止时,它的速度v =0,代入题中给出的公式可得:0=5log 2Q10,解得Q =10.即燕子静止时的耗氧量是10个单位. (2)将耗氧量Q =80代入题中给出的公式得: v =5log 28010=5log 28=15(m/s).即当一只燕子的耗氧量是80个单位时,它的飞行速度为15 m/s .[一点通] 对数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基本初等函数,但对数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不是很多.一般地都是直接给出解析式,应用其解决问题.5.某种动物繁殖数量y (只)与时间x (年)的关系为y =a log 2(x +1),设这种动物第一年有100只,到第7年它们发展到________只.解析:由条件知,100=a log 2(1+1),得a =100, ∴x =7时,y =100log 2(7+1)=300. 答案:3006.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单位.物理学家引入了声压级(SPL)来描述声音的大小:把一很小的声压P 0=2×10-5帕作为参考声压,把所要测量的声压与参考声压P 0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乘以20得到的数值称为声压级.声压级是听力学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单位是分贝(dB).分贝值在60以下为无害区,60~110为过渡区,110以上为有害区.(1)根据上述材料列出声压级y 与声压P 的函数关系式; (2)某地声压P =0.002帕,试问该地区为以上所说的什么区?(3)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某小品类节目上演时,现场响起多次响亮的掌声,某报记者用仪器测量到最响亮的一次音量达到了90分贝,试求此时中央电视台大厅的声压是多少帕?解:(1)由已知,得y =20lgP P 0=20lg P 2×10-5. (2)当P =0.002时,y =20lg 0.0022×10-5=40,∵y <60,∴该地区为无害区.(3)设中央电视台大厅的声压是x 帕,则当y =90时,有lgx 2×10-5=9020=4.5,∴x =105,∴此时中央电视台大厅的声压是105帕.[例4] 某地西红柿从2月1日起开始上市.通过调查,得到西红柿种植成本Q (单位:元/102 kg)与上市时间t (单位:天)的数据如表:(1)Q 与上市时间t 的变化关系.Q =at +b ,Q =at 2+bt +c , Q =a ·b t ,Q =a ·log b t .(2)利用你选取的函数,求西红柿种植成本最低时的上市天数及最低种植成本. [思路点拨] 根据这四种函数增长速度的特点选择适合表中数据函数模型,然后再用该模型解决问题.[精解详析] (1)根据直线匀速增长、指数“爆炸”,对数增长越来越慢可知,应选取二次函数y =at 2+bt +c 进行描述.由题意知⎩⎪⎨⎪⎧a ×502+b ×50+c =150,a ×1102+b ×110+c =108,a ×2502+b ×250+c =150.解得a =1200,b =-32,c =4252.∴Q =1200t 2-32t +4252.(2)由(1)知,Q =1200(t -150)2+100.∴当t =150天时,西红柿的种植成本是最低100元/102 kg. [一点通] 建立实际情境函数的模型时,可采用以下步骤.7.某个体经营者把开始六个月试销A,B两种商品的逐月投资与所获纯利润列成下表:该经营者能获得最大利润,并按你的方案求出该经营者下月可获得的最大纯利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以投入额为横坐标,纯利润为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散点图,如下图所示.由散点图可以看出,A种商品所获纯利润y与投入额x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二次函数模型进行模拟.取(4,2)为最高点,则y=a(x-4)2+2,再把点(1,0.65)代入,得0.65=a(1-4)2+2,解得a=-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