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危局谁主沉浮
- 格式:pdf
- 大小:410.45 KB
- 文档页数:3
国内乳企陷低谷,苦寻出路求破局关于国内的乳业规模和市场潜力,很多资料记载的都很详细,读起来也很令人振奋。
这个看似非常宏大的市场前景,似乎潜力无限。
但乳企的半年报,则让我们看到了大部分乳企则整体划一跌落到营收及净利双双下滑的窘境,而奶粉版块则表现的更为明显。
凛冬来到,何以为战?近两年中国乳业市场下滑明显,国内乳业和外资企业都不同程度有所下滑。
到了2015年上半年结束的时候,这种下滑的趋势更为明显。
今年5月15日,荷兰合作银行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未来五年增速将大幅放缓。
在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增长率会从此前年复合增长率16%下降到7%~8%之间。
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增幅将被腰斩的同时,大量乳企这两年忙于扩充产能,这些扩大产能的项目将于2016年开始投产,将会在每年新增约41万吨的婴幼儿奶粉的产能,相当于2013年中国市场总量的65%,新增的产能将大大加剧市场竞争,婴幼儿乳企的生存环境恐怕更为严峻。
2014年,中国进口乳清粉40.44万吨,同比下降6.83。
而乳清粉主要用于婴幼儿乳粉,乳清粉进口量下降标志着国内婴幼儿乳粉产量的下降,估计去年国内婴幼儿乳粉产量大约在65万吨左右。
市场增速放缓,国内奶粉行业黄金期已成过去式,乳品业已步入深度调整期和低谷期: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真的步入寒冬了。
有专家认为,这种态势可能会持续三四年。
奶粉市场的销量下行,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这个市场的发育已经趋向成熟,下一步必将是发展成一个规范的市场。
而目前的市场形势下,乳企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度过寒冬。
乳企的报表能很直观的让我们了解企业面临的困窘和压力,通过他们一系列的布局和推进,我们也能逐渐清晰他们寻求走出困窘的思路。
在此,笔者将各类乳企的战略规划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希望能给国内乳品行业以点拨和借鉴。
低谷期的价格战,产能过剩是主因?最近两年,“价格”成为中国奶粉市场的一个关键词,君乐宝以价格杀手的形象入市,电商渠道为争夺流量纷纷把奶粉作为牺牲品类。
奶价和成本出现首次倒挂中国奶业正迎来至暗时刻作者:张卫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16期当前,我国奶业正在面临自2008年以来最大的挑战。
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透露,2024年以来,牛奶原奶过剩的情况较2023年更为严重,导致其收购价持续下跌,使得奶价和成本出现了国家奶牛体系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倒挂。
面对这一困境,养殖企业、乳制品加工企业该如何应对?两大原因致原奶价格暴跌多家原奶企业将出现亏损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第四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22元/公斤,较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4.1%。
面对原奶价格下跌,养殖户的感受最深,受的伤也最深。
曾经是乳业巨头稳定供应商的牧场主李力表示,“近几天,原奶的收奶价格维持在3元/公斤上下,这个价格我连成本都回不来。
”呼和浩特市的牧场主王扬表示:“我们这边散牧场比较多,竞争压力也较大。
我本来今年计划再扩建牧场,现在能维持现状就知足了。
”宁夏的牧场主张明表示,现在自己牧场生产的原奶成本要4元/公斤,而收购价格基本在3.1元/公斤浮动。
原奶价格跌跌不休的原因,主要归为供应过剩和消费不畅两大方面。
在原奶供应方面,2023年,全国牛奶产量为4197万吨,同比增长6.7%,这是我国原料奶产量连续第4个年头增幅超过6%(2022年6.8%、2021年7.1%、2020年7.5%)。
2024年一季度,全国原料奶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牛奶产量同比增长5.1%,重点产区中,宁夏增长26.5%、山东增长10.73%、黑龙江增长4.9%、内蒙古增长4.6%、河北增长3.3%。
在终端消费方面,虽然近几年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不少人愈发重视摄入乳制品,但回看中国2023年人均乳品42.4千克的消费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受到消费环境的影响,去年我国奶类消费不增反降,全年同比下滑1.6%。
在两方面的“作用”下,乳制品越来越卖不动,传导到前端,导致原奶价格越来越低。
乳业巨头参差不齐,谁会掉队?
郝亚辉
【期刊名称】《糖烟酒周刊》
【年(卷),期】2004(000)034
【摘要】2004年是乳业巨头争霸年,如果说以前我们默认的六大巨头还能够齐头并进的话,那么今年它们各自的市场战略和定位正在发生着转化,处事风格有所不同,座次排名也发生了变化.2003年底伊利一举取代光明,成为乳业老大;蒙牛则一路狂奔“杀入”四强;三元的排名不但没有前移,还落后了好儿位。
如果给它们的表现找一个特色词来概括的话,伊利是居安思危,蒙牛是激勇冒进,三鹿是有惊无险,三元是退保北京,光明则是积蓄后劲。
本文通过评点今年儿大巨头的市场战略及走势,大家可以从中看出它们命运的不同演变,思考2004谁会掉队?(注:由于完达山乳业目前正处于企业改制阶段,我们暂不加以评论,本文中只点评乳业五巨头)。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郝亚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2
【相关文献】
1.乳业高峰论坛上乳业巨头们都说了点啥? [J],
2.青海乳业拿什么向国内乳业巨头叫板 [J], 巨丽丽;谢晓英
3.YKHRMS网络版落户西南乳业巨头三联乳业 [J], 无
4.巨头哄抢有声阅读流量谁会是“耳朵经济”最终收割者? [J], 贾敬华
5.光明乳业:华东乳业巨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利行业竞争分析伊利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肩负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和竞争压力。
在这个行业中,伊利的主要竞争对手有蒙牛、光明、完达山等企业。
下面对这些竞争对手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是蒙牛乳业。
作为国内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之一,蒙牛与伊利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与伊利不同,蒙牛在产品定位上更加注重中高端市场,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健康饮品。
同时,蒙牛注重品牌营销和植入式广告,通过与各种娱乐活动的合作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蒙牛还加强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是光明乳业。
光明乳业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也非常重视,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光明积极布局电商渠道,提升产品销售和分销的效率。
此外,光明还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增强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光明在品牌建设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品牌推广,建立了消费者对光明品牌的认知和认可。
再次是完达山乳业。
完达山是一家以销售特浓奶粉和低温酸奶为主的企业,对标伊利的核心产品。
完达山在产品定位上注重高端市场,推出多款高质量的特浓奶粉和低温酸奶。
完达山注重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和挖掘,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碑。
此外,完达山还加强了品牌营销和推广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伊利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伊利还要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定位,推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通过以上的行业竞争分析,希望能够为伊利在竞争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乳制品行业市场竞争风险目录一、报告说明 (2)二、市场竞争风险 (3)三、当前市场规模 (5)四、总体规模与增长 (7)五、成熟稳定阶段 (9)六、乳制品的定义 (11)七、结语 (12)一、报告说明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乳制品企业开始注重产品创新。
一些企业通过研发新产品、优化产品配方、改进包装等方式,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为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以功能性乳制品、有机乳制品等为代表的新型乳制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乳制品的研发和生产将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乳制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成熟稳定阶段。
在这一阶段,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竞争态势相对均衡,行业内企业竞争格局明晰。
政策环境对乳制品行业的快速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乳制品行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扶持龙头企业、加强质量控制、鼓励科技创新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增长。
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随着消费升级、新型乳制品的兴起以及国际化的进程,乳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二、市场竞争风险乳制品行业作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参与,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竞争风险是乳制品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其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品同质化竞争风险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和竞争的加剧,乳制品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
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品质、口感、包装等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不同品牌的产品。
这种同质化竞争加剧了市场竞争,增加了企业推广产品的难度和成本。
乳制品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提高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以应对同质化竞争的风险。
(二)市场份额争夺风险乳制品行业的市场份额是有限的,各大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乳品市场竞争分析及应对策略一、乳品市场竞争现状1.市场竞争对手众多:乳品市场有许多知名乳企,如蒙牛、伊利、光明等,它们在品牌、产品、渠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产品同质化:乳品市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在购买时难以区分不同品牌的产品,往往会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
3.价格竞争激烈:价格是消费者选择乳品品牌的关键因素之一,乳品企业之间进行价格竞争,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4.渠道竞争加剧:渠道是乳品企业销售的重要环节,不同乳品企业都在拓展各种销售渠道,以抢占市场份额。
二、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是乳品企业制定应对策略的关键一步,通过对竞争对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其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到自身的定位和优势。
1.品牌比较:分析竞争对手的品牌形象、品牌知名度、品牌口碑等方面,了解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2.产品比较: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对比和分析,了解其产品的特点、定位和差异化策略。
3.价格比较: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了解其在市场中的价格优势或劣势。
4.渠道比较:了解竞争对手的销售渠道、分销网络及市场覆盖程度,根据渠道差异进行竞争策略的调整。
三、应对策略针对乳品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乳品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应对:1.品牌塑造:通过加强品牌形象的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口碑。
乳品企业可以通过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信任和好感,增加品牌忠诚度。
2.差异化产品:在乳品产品的研发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
乳品企业可以通过推出有特色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3.维护合理价格:乳品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定价,保持竞争力并保护自身利润。
在制定价格策略时,要考虑成本、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并进行合理的优惠活动。
4.加强渠道建设:优化乳品销售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
乳品企业可以考虑与超市、便利店、餐饮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
5.客户关怀:加强对现有客户的维护和服务,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通过客户口碑的传播吸引新客户。
中国乳企面临发展新拐点
李飞
【期刊名称】《乳品与人类》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目前,国内乳企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松散型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一直制约着奶源质量保障,但这肯定不是问题的全部。
近几年,“致癌”、“汞超标”、“回收过期奶”等乳品安全事件接踵而至,将消费者心中对国产乳品的信任一一击碎。
在国内乳企自毁前程的时候,国外进口乳品已经悄悄成了行业领头羊。
【总页数】7页(P48-54)
【作者】李飞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2.1
【相关文献】
1.奶源价格下跌背景下中国乳企面临的营销风险分析 [J], 高金城
2.龙头乳企入局低温奶区域乳企面临二次攻防 [J], 谷悦
3.6家乳企首接受食品安全审计乳企面临二次洗牌 [J], 新京报
4.冀鲁豫:草根乳饮遭遇拐点——面临拐点,探寻升级转型之路 [J], 孙力;陈龙;吴宏伟
5.危机来袭河南乳企面临“拐点”? [J], 蔡运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乳业市场乱局
无
【期刊名称】《今日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最近几年来,中国乳业可谓多事之秋,先是三鹿集团因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而被宣告破产,此后又是圣元奶粉的激素事件甚嚣尘上,最近又曝出伊利遭受蒙牛借助专业网络公司恶意制造的诽谤。
从报道看,伊利蒙牛之间的结怨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发生的诋毁蒙牛的“未晚事件”背后就有伊利的影子。
无论当事双方作出何种解释,反法律、反道德伦理的恶性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
恶劣至极的竞争不仅带来两败俱伤的结局,更会沉重打击本就脆弱的中国乳品业。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2.7
【相关文献】
1.2015年中国奶业形势和区域型乳品企业应对之道--2015年中国乳业市场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专家报告精选 [J], 聂迎利
2.中国乳业市场拐点到来(二)--2014年中国乳业市场趋势与方向预测 [J], 侯军伟
3.中国乳业市场拐点到来(一)--2013年中国乳业市场回顾 [J], 侯军伟
4.讲透中国乳业市场,一本书就够了——《2018中国乳业(奶制品)营销发展白皮书》[J], 刘为民
5.2009年底中国乳业市场现状 2010年中国乳业市场展望 [J], 冯启;牛海军;王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